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引导下腹腔多路置管引流对SAP并发胰周包裹性坏死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吕慧 刘学进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5期18-19,共2页
目的:探究在CT的引导下进行腹腔多路置管引流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胰周包裹性坏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68例SAP后并发胰周包裹性坏死患者,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引流处理,观察组接受在CT引导下的腹腔多路... 目的:探究在CT的引导下进行腹腔多路置管引流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胰周包裹性坏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68例SAP后并发胰周包裹性坏死患者,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引流处理,观察组接受在CT引导下的腹腔多路置管引流手术。记录患者发热消失时间、腹痛消失和住院所需时间并进行比较,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的肝功能指标,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热症状消失、腹痛症状消失和住院所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在手术后7 d时,观察组血清AST、ALT和GG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T引导下进行腹腔多路置管引流术可明显改善SAP并发胰周包裹性坏死患者的预后,缩短其症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引导下腹腔多路置管引流 重症急性胰腺炎 胰周包裹性坏死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包裹性坏死行CT引导腹腔多路置管引流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黄陈海 吴志毅 +1 位作者 陈泰鑫 余少平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4期145-146,共2页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包裹性坏死行CT引导腹腔多路置管引流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4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包裹性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n=20)与试验组(n=20),参照组行经左结肠旁沟腹膜后入路清除胰...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包裹性坏死行CT引导腹腔多路置管引流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4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包裹性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n=20)与试验组(n=20),参照组行经左结肠旁沟腹膜后入路清除胰腺坏死组织并留置粗三腔管引流,试验组采用CT引导下腹腔多路置管引流。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白细胞计数、血清淀粉酶和体温变化,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腹痛消失、发热消失、血淀粉酶恢复)以及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术后试验组IL-8、TNF-α、IL-6等炎症因子水平变化与白细胞计数、血清淀粉酶和体温变化指标均低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腹痛消失、发热消失、血淀粉酶恢复等改善所需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包裹性坏死行CT引导腹腔多路置管引流效果显著,能够缩短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所需时间,改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血清淀粉酶、体温和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包裹性坏死 CT 腹腔多路置管引流
下载PDF
CT引导下腹腔多路置管引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包裹性坏死患者的治疗作用
3
作者 李晋绅 《华夏医学》 CAS 2021年第2期58-61,共4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腹腔多路置管引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包裹性坏死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9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包裹性坏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引流处理,观察组采取CT引导下腹腔多路置管引流处理。观察两...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腹腔多路置管引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包裹性坏死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9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包裹性坏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引流处理,观察组采取CT引导下腹腔多路置管引流处理。观察两组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发热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两组血清AST、ALT水平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17%,低于对照组17.39%(P<0.05)。结论:CT引导下腹腔多路置管引流可快速缓解重症急性胰腺炎包裹性坏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多路置管引流 重症急性胰腺炎 包裹性坏死 肝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