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脂多糖配合腹腔神经丛阻滞调控HSP70对老年宫颈癌大鼠的干预效果及作用机制
1
作者 马晓俞 申华素 +2 位作者 王平 刘微 吴振 《中国老年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84-687,共4页
目的 分析脂多糖配合腹腔神经丛阻滞调控热休克蛋白(HSP)70对老年宫颈癌大鼠的干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18月龄的SPF健康雌性SD老年大鼠40只,将40只大鼠其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10只,分别为对照(A)组、宫颈癌模型(B)组、脂多糖(C)组... 目的 分析脂多糖配合腹腔神经丛阻滞调控热休克蛋白(HSP)70对老年宫颈癌大鼠的干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18月龄的SPF健康雌性SD老年大鼠40只,将40只大鼠其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10只,分别为对照(A)组、宫颈癌模型(B)组、脂多糖(C)组、脂多糖^(+)腹腔神经从阻滞(D)组。B、C、D组大鼠进行建模,C、D组大鼠向腹腔注射脂多糖药物(1 mg/kg),连续给药1 w。与此同时,D组注射罗哌卡因。实验结束观察大鼠的肿瘤重量和肿瘤体积、免疫性T细胞亚群、疼痛介质P物质(SP)、胺类的5-羟色胺(5-HT)、γ氨基丁酸(GABA)及HSP70相对表达情况。结果 与B组相比,C组、D组肿瘤重量显著降低、肿瘤体积显著缩小(P<0.05);与C组相比,D组肿瘤重量降低情况、肿瘤体积缩小情况更显著(P<0.05)。与A组相比,B组、C组、D组CD3^(+)、CD4^(+)、自然杀伤性T(NK/T)细胞、SP、5-HT、GABA、HSP70水平显著降低,CD8^(+)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B组相比,C组、D组CD3^(+)、CD4^(+)、NKT、SP、5-HT、GABA、HSP70水平显著升高,CD8^(+)水平显著降低,但D组CD3^(+)、CD4^(+)、NKT、SP、5-HT、GABA、HSP70升高水平、CD8^(+)降低水平明显优于C组(P<0.05)。结论 脂多糖配合腹腔神经丛阻滞可能会通过上调HSP70,改善宫颈癌机体免疫细胞及疼痛介质水平,发挥抗肿瘤的作用,从而提升了淋巴细胞活力,缓解了癌痛,最终有利于宫颈癌机体生存时间的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脂多糖 腹腔神经丛阻滞 热休克蛋白70 疼痛介质
下载PDF
腹腔神经丛阻滞术联合^(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晚期胰腺癌的近期疗效
2
作者 柯尊乾 尹志红 +5 位作者 周冬 朱晓东 聂豪 胡水红 曾勇 邹佳华 《肿瘤防治研究》 CAS 2024年第7期583-587,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神经丛阻滞术联合^(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晚期胰腺癌(不可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和转移性胰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100例CT引导下^(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联合腹腔神经丛阻滞术治疗的晚期胰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第7... 目的探讨腹腔神经丛阻滞术联合^(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晚期胰腺癌(不可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和转移性胰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100例CT引导下^(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联合腹腔神经丛阻滞术治疗的晚期胰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第7天、1个月和3个月评估疼痛缓解情况和肿瘤标志物CA19-9的变化以及术后3个月通过CT评估肿瘤大小的变化。结果100例患者术后三个月,完全缓解(CR)12例,部分缓解(PR)78例,疾病稳定(SD)5例,疾病进展(PD)5例。CA19-9明显下降(P<0.01),肿瘤长短径之和明显缩小(P<0.01)。治疗前100例患者均属重度疼痛(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AS):7~10分),术后3个月有59例患者疼痛消失(VAS:0分),35例患者轻度疼痛(VAS:1~3分),6例患者中度疼痛(VAS:4~6分),疼痛缓解率100%。结论腹腔神经丛阻滞术联合^(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对晚期胰腺癌患者的近期疗效较好且能有效改善患者近期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腹腔神经丛阻滞 ^(125)I粒子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腹前壁途径腹腔神经丛阻滞术治疗癌性疼痛 被引量:21
3
作者 潘杰 杨宁 +3 位作者 刘巍 金征宇 赵玉沛 蔡立行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2期99-102,共4页
目的 评价CT引导下经腹前壁途径腹腔神经丛阻滞术 (NCPB)治疗上腹部及后背癌性疼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2 4例接受CT引导下经腹前壁穿刺无水酒精腹腔神经丛阻滞治疗癌性疼痛的中、晚期胰腺癌和其它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 目的 评价CT引导下经腹前壁途径腹腔神经丛阻滞术 (NCPB)治疗上腹部及后背癌性疼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2 4例接受CT引导下经腹前壁穿刺无水酒精腹腔神经丛阻滞治疗癌性疼痛的中、晚期胰腺癌和其它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短期疗效 (<2周 )的有效率为 91.7% ,完全缓解率为 45 .8% ;长期疗效 (>3个月 )的有效率为 71.4% ,完全缓解率为 14.3%。无 1例严重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经腹前壁穿刺腹腔神经丛阻滞术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上腹部及后背癌性疼痛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神经丛阻滞 癌性疼痛 无水酒精 CT
下载PDF
CT导引下经膈脚后入路行腹腔神经丛阻滞 被引量:13
4
作者 崔健君 姚鹏 +3 位作者 王彬 陈培红 郭文力 孟凌新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0-11,共2页
目的 :探讨经膈脚后入路行腹腔神经丛阻滞的方法、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8例癌痛病人 ,在CT导引下经膈脚后入路 ,用无水乙醇行毁损性阻滞。观察阻滞后当日、阻滞后 1~ 4周和 5~ 8周三个时段的镇痛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三个... 目的 :探讨经膈脚后入路行腹腔神经丛阻滞的方法、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8例癌痛病人 ,在CT导引下经膈脚后入路 ,用无水乙醇行毁损性阻滞。观察阻滞后当日、阻滞后 1~ 4周和 5~ 8周三个时段的镇痛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三个时段镇痛有效率分别是 10 0 %、77.78%和6 8.75 % ,有 4例病人血压下降超过阻滞前的 30 % ,处理后恢复正常 ;5例发生乙醇中毒症状 ,3例发生腹泻 ,均自愈。结论 :经膈脚后入路行腹腔神经丛阻滞的方法 ,简便、安全、有效 ,可供临床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导引 膈脚后入路 腹腔神经丛阻滞 并发症 癌痛 并发症
下载PDF
CT引导弯针穿刺在腹腔神经丛阻滞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邵成伟 左长京 +2 位作者 田建明 赵起 吕桃珍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361-1363,共3页
目的评价CT引导下弯针穿刺技术在腹腔神经丛阻滞止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2例晚期癌症患者,其中13例伴有后腹膜淋巴结广泛肿大并融合成团。所有病例均为顽固性上腹部疼痛,采用麻醉类止痛药治疗及放射治疗,止痛效果均不佳。应用CT引导下... 目的评价CT引导下弯针穿刺技术在腹腔神经丛阻滞止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2例晚期癌症患者,其中13例伴有后腹膜淋巴结广泛肿大并融合成团。所有病例均为顽固性上腹部疼痛,采用麻醉类止痛药治疗及放射治疗,止痛效果均不佳。应用CT引导下弯针穿刺腹腔神经丛阻滞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即刻、2周、4周、8周、12周、16周的止痛有效率分别为100%、100%、96.9%、90.6%、87.5%、84.4%。肿大淋巴结均有明显坏死缩小。结论联合应用双侧膈脚前、后阻滞及穿入淋巴结内阻滞疗法可取得较好的止痛效果,弯针穿刺技术使阻滞止痛更加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顽固性 肿瘤 腹腔神经丛阻滞 弯针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腹腔神经丛阻滞用于晚期癌性腹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平 陶凡 郑汉光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17-118,共2页
1996年3月开始,我科对晚期癌肿性腹部疼痛的患者进行腹腔神经丛阻滞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腹腔神经丛阻滞 疗效 晚期癌 患者 癌肿 胃癌 胃肿瘤 胰头癌 腹部疼痛
下载PDF
腹腔神经丛阻滞术治疗上腹部顽固性癌性疼痛 被引量:6
7
作者 刘江泽 李英 +2 位作者 易长虹 王光亚 谢孝平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5年第2期127-129,共3页
 目的 评价腹腔神经丛阻滞术治疗上腹部顽固性癌性疼痛的止痛效果。方法 105 例晚期癌症患者,67 例伴有后腹膜淋巴结广泛肿大并包绕神经、血管,均有顽固性上腹痛,经CT导引穿入隔脚前及后腹膜肿大淋巴结内行两侧腹腔神经丛无水乙醇阻...  目的 评价腹腔神经丛阻滞术治疗上腹部顽固性癌性疼痛的止痛效果。方法 105 例晚期癌症患者,67 例伴有后腹膜淋巴结广泛肿大并包绕神经、血管,均有顽固性上腹痛,经CT导引穿入隔脚前及后腹膜肿大淋巴结内行两侧腹腔神经丛无水乙醇阻滞术。结果 经 4 个月随访观察,在 2 周、1 个月、2 个月、3 个月、4 个月,止痛总有效率分别为100%、98.09%、97.05%、93.81%、90.42%。在止痛效果显著者,可观察到无水乙醇扩散较完全,能从两侧包绕腹主动脉,肿大的淋巴结有明显坏死。本组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CT导引下腹腔神经丛阻滞术治疗上腹部顽固性癌性疼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应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腹部顽固性癌性疼痛 腹腔神经丛阻滞 治疗 晚期癌症患者 顽固性上腹痛 止痛效果 无水乙醇 CT导引 腹膜淋巴结 肿大淋巴结 严重并发症 随访观察 总有效率 腹主动脉 推广应用 后腹膜 两侧
下载PDF
穿入淋巴结内腹腔神经丛阻滞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培军 左长京 +9 位作者 崔恒武 田建明 吕桃珍 杨继金 王敏杰 邵成伟 李树平 张火俊 陈炜 郝强 《放射学实践》 2001年第6期384-387,共4页
目的 :评价CT引导下经皮穿入淋巴结内腹腔神经丛阻滞术对伴有后腹膜淋巴结广泛肿大、融合 ,并侵犯、包裹腹腔神经丛的顽固性癌性腹痛的止痛效果。方法 :93例晚期癌症患者 ,均伴有后腹膜淋巴结广泛肿大 ,并融合成团块状。全部病例均有严... 目的 :评价CT引导下经皮穿入淋巴结内腹腔神经丛阻滞术对伴有后腹膜淋巴结广泛肿大、融合 ,并侵犯、包裹腹腔神经丛的顽固性癌性腹痛的止痛效果。方法 :93例晚期癌症患者 ,均伴有后腹膜淋巴结广泛肿大 ,并融合成团块状。全部病例均有严重的上腹部疼痛 ,采用过麻醉类止痛药治疗 ,34例还接受过放射治疗 ,止痛效果均不佳。应用CT引导下穿入淋巴结内酒精阻滞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后即刻、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的止痛有效率分别为 10 0 %、10 0 %、10 0 %、97.9%、96.6%、92 .5 %。肿大淋巴结均有明显坏死。结论 :对伴有后腹膜淋巴结广泛肿大 ,融合成块 ,并侵犯、包裹腹腔神经丛的顽固性癌性腹痛患者 ,用传统的膈脚前阻滞疗法止痛效果有限 ,应采用穿入淋巴结内阻滞疗法 ,可取得较好的止痛及使肿大淋巴结缩小的双重治疗效果 ,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神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经皮腹腔神经丛阻滞 癌性腹痛 治疗
下载PDF
不同剂量无水乙醇腹腔神经丛阻滞治疗上腹癌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孙成建 王彦华 +7 位作者 王松 李子祥 周岩冰 赵清喜 王承恩 解玲玲 刘彤晖 任伟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36-1540,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无水乙醇腹腔神经丛阻滞术治疗晚期上腹部癌痛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45例保守治疗无效的晚期上腹部癌痛患者,并随机分为15ml无水乙醇组(A组)、20ml无水乙醇组(B组)和25ml无水乙醇组(C组),每组15例,在CT引导下...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无水乙醇腹腔神经丛阻滞术治疗晚期上腹部癌痛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45例保守治疗无效的晚期上腹部癌痛患者,并随机分为15ml无水乙醇组(A组)、20ml无水乙醇组(B组)和25ml无水乙醇组(C组),每组15例,在CT引导下经前腹壁或背侧入路行经皮腹腔神经丛阻滞术,止痛效果分为0~Ⅲ级,分别于术后1个月、3个月时评价止痛效果。结果随访观察3个月,1个月、3个月时20ml和25ml无水乙醇组有效率显著均高于15m1无水乙醇组(P均〈0.01);而20m1无水乙醇组与25ml无水乙醇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5ml无水乙醇组术后疼痛的患者数明显高于20ml组。20ml无水乙醇组术后1个月的有效率为93.33%(14/15),3个月有效率为73.33%(11/15),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3组患者术后1个月与术后3个月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用20ml无水乙醇腹腔神经丛阻滞治疗晚期上腹部癌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腹部肿瘤 腹腔神经丛阻滞
下载PDF
CT引导下腹腔神经丛阻滞联合介入化疗治疗胰腺癌疼痛的初步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杜炜 孟环 张春艳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6期380-381,共2页
胰腺癌晚期顽固性上腹痛、腰背痛,一般止痛药物及全身化疗效果不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CT引导下腹腔神经丛阻滞术(CT—guided celiac plexus neurolysis,CT—CPN)向腹腔神经丛注射无水酒精,使腹腔神经丛变性、毁损,可起到... 胰腺癌晚期顽固性上腹痛、腰背痛,一般止痛药物及全身化疗效果不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CT引导下腹腔神经丛阻滞术(CT—guided celiac plexus neurolysis,CT—CPN)向腹腔神经丛注射无水酒精,使腹腔神经丛变性、毁损,可起到阻滞神经、缓解疼痛的作用,是缓解晚期胰腺癌所致的腹痛、背痛安全有效的方法,联合介入化疗能明显提高疼痛的缓解率,改善生活质量。我们于2001年开展此项工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神经丛阻滞 晚期胰腺癌 介入化疗治疗 CT引导 癌疼痛 临床研究 顽固性上腹痛 生活质量
下载PDF
CT引导下腹腔神经丛阻滞术治疗胰腺癌合并重度腹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1
作者 郑琳 黎海亮 郭晨阳 《疑难病杂志》 CAS 2011年第7期512-514,共3页
目的观察CT引导下腹腔神经丛阻滞术对胰腺癌合并重度腹痛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40例伴重度腹痛的胰腺癌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药物治疗组(药物组)20例,予硫酸吗啡缓释片10mg口服,每日2次,根据镇痛效果逐步调整剂量至30mg,每... 目的观察CT引导下腹腔神经丛阻滞术对胰腺癌合并重度腹痛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40例伴重度腹痛的胰腺癌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药物治疗组(药物组)20例,予硫酸吗啡缓释片10mg口服,每日2次,根据镇痛效果逐步调整剂量至30mg,每日2次;介入治疗组(介入组)20例,在CT引导下经背侧入路经皮穿刺腹腔神经丛,注射无水乙醇15~20ml行损毁治疗。治疗后评价疼痛缓解度和不良反应。结果疼痛缓解度:药物组完全缓解(CR)1例,明显缓解(PR)11例,轻度缓解(MR)5例;介入组CR 17例,PR 2例,MR 1例,明显缓解率介入组(95.0%)高于药物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0%)明显低于药物组(90.0%),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T引导下腹腔神经丛阻滞术治疗胰腺癌合并重度腹痛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胰腺癌 腹痛 癌性 腹腔神经丛阻滞 CT引导
下载PDF
不同浓度乙醇腹腔神经丛阻滞治疗上腹部癌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昌熙 方华 +2 位作者 严相默 刘进 王泉云 《四川医学》 CAS 2006年第6期612-614,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乙醇腹腔神经丛阻滞术时晚期上腹部癌性疼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96例晚期上腹部癌痛患者随机分为50%乙醇组、75%乙醇组和无水乙醇组,每组32例,X线引导下分别于背侧入路实施经皮疆腔神经丛阻滞术,止痛效果被分为0...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乙醇腹腔神经丛阻滞术时晚期上腹部癌性疼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96例晚期上腹部癌痛患者随机分为50%乙醇组、75%乙醇组和无水乙醇组,每组32例,X线引导下分别于背侧入路实施经皮疆腔神经丛阻滞术,止痛效果被分为0~Ⅲ级,分别于术后2周、1个月、2个月及3个月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观察止痛效果。结果随访观察3个月,治疗后2周,1个月、2个月及3个月时用75%乙醇组和无水乙醇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50%乙醇组。而75%乙醇组与无水乙醇组比较,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经皮腹腔神经丛75%乙醇和无水乙醇(15ml)阻滞治疗晚期上腹部癌性疼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神经丛阻滞 乙醇 癌痛
下载PDF
术中腹腔神经丛阻滞术对不能切除的胰腺癌疼痛减轻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杨俊 陶京 +2 位作者 王春友 熊炯忻 魏海燕 《临床外科杂志》 2006年第2期114-116,共3页
目的对不能切除的胰腺癌行姑息手术的同时行无水酒精腹腔神经丛阻滞术,观察其镇痛效果、并发症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22例肿块不能切除、伴消化道梗阻、腹部和/或腰背部癌性疼痛的胰腺癌患者,其中姑息手术加腹腔神经丛阻滞术80... 目的对不能切除的胰腺癌行姑息手术的同时行无水酒精腹腔神经丛阻滞术,观察其镇痛效果、并发症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22例肿块不能切除、伴消化道梗阻、腹部和/或腰背部癌性疼痛的胰腺癌患者,其中姑息手术加腹腔神经丛阻滞术80例患者归为A组,仅行姑息手术42例患者归为B组,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缓解情况、临床受益反应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A与B组术后2周疼痛完全缓解率分别为52.5%和11.9%,总有效率分别为96%和47.6%;半年疼痛完全缓解率分别为20.7%和0%,总有效率分别为68.9%和11.1%;两者在术后各时间点(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前后KP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64,P<0.05),两组治疗前后KPS评分差值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t=5.326,P<0.05)。术后两组无严重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结论经腹行腹腔神经丛阻滞术具有直视下定位准确、疼痛缓解满意、安全程度高等优点,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神经丛阻滞 胰腺癌 疼痛 癌性
下载PDF
CT导引腹腔神经丛阻滞术治疗胰腺癌源性腹痛 被引量:10
14
作者 童国海 张润 +3 位作者 凌华威 潘自来 黄蔚 陈克敏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5年第3期293-296,共4页
关键词 腹腔神经丛阻滞 CT导引 腹痛 腹腔神经阻滞 源性 治疗 胰腺癌病人 介入放射学 癌发病率 临床症状 生存质量 病程延长 止痛效果 医疗技术 影像导引 内脏神经 放射痛 中晚期 止痛药
下载PDF
腹腔神经丛阻滞术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昆 邵月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1492-1494,共3页
腹腔神经丛阻滞术(neurolytic celiac plexus block,NCPB)是缓解胰腺癌或其他恶性肿瘤所致上腹部及背部疼痛的有效方法。腹腔神经丛松解术是治疗上腹部癌痛的常规和有效方法,在缓解疼痛的同时减少了镇痛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提高了患者... 腹腔神经丛阻滞术(neurolytic celiac plexus block,NCPB)是缓解胰腺癌或其他恶性肿瘤所致上腹部及背部疼痛的有效方法。腹腔神经丛松解术是治疗上腹部癌痛的常规和有效方法,在缓解疼痛的同时减少了镇痛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对临床常用的腹腔神经丛阻滞术的方法学研究和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疼痛 腹腔神经丛阻滞
下载PDF
上腹部癌性疼痛的介入治疗——经皮腹腔神经丛阻滞术 被引量:5
16
作者 花迎雪 乔德林 +1 位作者 龚德根 章宏靖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1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上腹部癌性疼痛 介入治疗 经皮腹腔神经丛阻滞
下载PDF
内镜超声引导下腹腔神经丛阻滞在晚期腹部肿瘤所致癌性腹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占强 郭继中 +3 位作者 夏敏 王含芬 王辉 陈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390-391,共2页
目的:评价内镜超声引导下腹腔神经丛阻滞对晚期腹部肿瘤患者的止痛作用。方法:对12例晚期腹部肿瘤患者行内镜超声引导下腹腔神经丛阻滞。在内镜超声引导下,将细针穿刺到腹腔神经丛区域并注射无水酒精。术前和术后分别填写视觉疼痛类比量... 目的:评价内镜超声引导下腹腔神经丛阻滞对晚期腹部肿瘤患者的止痛作用。方法:对12例晚期腹部肿瘤患者行内镜超声引导下腹腔神经丛阻滞。在内镜超声引导下,将细针穿刺到腹腔神经丛区域并注射无水酒精。术前和术后分别填写视觉疼痛类比量表(VAS)进行评分,评估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进行了腹腔神经丛阻滞,并且没有并发症发生。12例患者术后腹痛缓解有效率达83%,并且疗效能持续较长时间。结论:内镜超声引导下腹腔神经丛阻滞是治疗晚期腹部肿瘤腹痛较有效、安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超声 腹腔神经丛阻滞 腹部肿瘤
下载PDF
腹腔神经丛阻滞术对胰腺癌患者吗啡药物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曲丕盛 付霜 +3 位作者 黄丽霞 王振 陶凡 郑汉光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4年第5期557-560,共4页
目的:评价腹腔神经丛阻滞治疗后对胰腺癌患者吗啡用药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总结本院2007年6月至2013年5月期间98例晚期胰腺癌伴有上腹部疼痛的癌痛患者(吗啡日服用量≥90mg,VAS评分≥5),其中46例患者口服吗啡滴定,调整增加最终吗啡用量(... 目的:评价腹腔神经丛阻滞治疗后对胰腺癌患者吗啡用药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总结本院2007年6月至2013年5月期间98例晚期胰腺癌伴有上腹部疼痛的癌痛患者(吗啡日服用量≥90mg,VAS评分≥5),其中46例患者口服吗啡滴定,调整增加最终吗啡用量(对照组),52例接受CT引导行腹腔神经丛阻滞治疗干预(观察组),观察比较治疗前、治疗后1、2、4、6个月两组患者服用吗啡药物的日用量、疼痛评分(VAS)及副反应、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腹腔神经丛阻滞治疗1、2、4、6个月后,服用吗啡药物的日用量与疼痛评分(VAS)较治疗前均降低(P<0.01)且均有逐渐递增趋势,但术后各个时间段均低于对照组吗啡用量(P<0.01)。所有98例患者治疗后均未发生严重相关并发症,有1例腹腔神经丛阻滞治疗患者治疗后吗啡撤药期间出现戒断反应。结论:腹腔神经丛阻滞治疗可明显减轻晚期胰腺癌的癌性疼痛并降低患者的吗啡用量;腹腔神经丛阻滞治疗后需按照个体化用药原则来调整患者的吗啡使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神经丛阻滞 吗啡 胰腺癌
下载PDF
前腹径路CT导向腹腔神经丛阻滞止痛术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德杭 潘溪江 +2 位作者 俞同福 洪汛宁 唐立钧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0-131,共2页
目的 探讨经前腹壁进针CT导向腹腔神经丛阻滞止痛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2 4例CT导向腹腔神经丛阻滞术 ,15例前腹进针 ,9例背侧进针。结果  15例前腹进针者 ,1例手术失败 ,12例疼痛消失 ,2例疼痛减轻。 9例背侧进针者 ,4例疼痛消失... 目的 探讨经前腹壁进针CT导向腹腔神经丛阻滞止痛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2 4例CT导向腹腔神经丛阻滞术 ,15例前腹进针 ,9例背侧进针。结果  15例前腹进针者 ,1例手术失败 ,12例疼痛消失 ,2例疼痛减轻。 9例背侧进针者 ,4例疼痛消失 ,5例疼痛减轻。结论 前腹壁进针患者较舒适 ,针尖容易到位 ,止痛效果好 ,但易损伤胰腺和引起消化道出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导向 腹腔神经丛阻滞 癌性痉痛 止痛
下载PDF
腹腔神经丛阻滞对肝部分切除术后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军 魏晓红 +7 位作者 林露 车建翔 邱庆明 闫洪涛 安虹 刘英海 白树荣 田伏洲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24-1126,共3页
目的观察腹腔神经丛阻滞(NCPB)对SD大鼠肝部分切除术(PH)术后胰岛素抵抗(IR)程度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首先构建经典大鼠PH模型:即分别于肝左叶、中叶根部结扎切除。然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NCPB组。NCPB组在术后12h开始给予双侧... 目的观察腹腔神经丛阻滞(NCPB)对SD大鼠肝部分切除术(PH)术后胰岛素抵抗(IR)程度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首先构建经典大鼠PH模型:即分别于肝左叶、中叶根部结扎切除。然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NCPB组。NCPB组在术后12h开始给予双侧0.5%利多卡因经皮NCPB(1次/d),而对照组以0.9%生理盐水替换。于术后第1、3、7天NCPB后30min测定血糖、胰岛素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取比目鱼肌分别测定骨骼肌葡萄糖摄取量及TNF-α含量。结果PH术后两组大鼠血清胰岛素在相应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1天和第3天NCPB组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而ISI值显著高于对照组;NCPB组骨骼肌基础葡萄糖摄取量在第1天和第3天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胰岛素刺激葡萄糖摄取量在第1天和第3天却显著高于对照组;在PH术后第1、3、7天,NCPB组每毫克骨骼肌中TNF-α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NCPB可减轻PH术后IR程度,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和反应性,这可能不仅与其镇痛作用有关,还可能与抑制TNF—α分泌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神经丛阻滞(NCPB) 肝部分切除术(PH) 胰岛素抵抗(IR)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葡萄糖摄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