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4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前血清NETs水平与老年腹腔镜切除结直肠肿瘤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
1
作者 周群 宋悦 +2 位作者 刘珊 林舜艳 高巨 《现代临床医学》 2024年第4期280-283,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水平与老年腹腔镜切除结直肠肿瘤患者术后谵妄(POD)发生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10月我院69例接受腹腔镜结直肠肿瘤切除手术的老年患者,根据术后7 d内是否发生谵妄将其分为...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水平与老年腹腔镜切除结直肠肿瘤患者术后谵妄(POD)发生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10月我院69例接受腹腔镜结直肠肿瘤切除手术的老年患者,根据术后7 d内是否发生谵妄将其分为谵妄组(n=12)和非谵妄组(n=57),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及术前血清NETs水平,分析老年腹腔镜切除结直肠肿瘤患者发生POD的影响因素,以及术前血清NETs水平对POD的预测价值。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血清NETs生物标志物中的人髓过氧化物酶(MPO)-DNA及人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水平升高是老年腹腔镜切除结直肠肿瘤患者发生PO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MPO-DNA及NE预测POD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40、0.8582,敏感度分别为83.3%、75.0%,特异度分别为91.2%、96.5%。结论:术前血清NETs水平升高与老年腹腔镜切除结直肠肿瘤患者发生POD有关,且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后谵妄 老年患者 直肠肿瘤 腹腔镜切除
下载PDF
手术室综合护理在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中应用价值
2
作者 朱海燕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197-0200,共4页
探究在选择腹腔镜下行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中实施手术室综合护理的价值。方法 根据研究需求在泗阳县第一人民院接受治疗的结直肠肿瘤患者中选出36例,且选入的患者均借助腹腔镜进行肿瘤切除术治疗。让患者随机抓阄以分成两个小组,将准... 探究在选择腹腔镜下行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中实施手术室综合护理的价值。方法 根据研究需求在泗阳县第一人民院接受治疗的结直肠肿瘤患者中选出36例,且选入的患者均借助腹腔镜进行肿瘤切除术治疗。让患者随机抓阄以分成两个小组,将准备好的对照组与观察组的纸阄提前放入盒子里,让患者排队抓取,其中共有18例患者抓到对照组,18例抓到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手术室综合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护理疗效、患者焦虑、抑郁评分、疼痛评分、手术指标、术后各项康复指标、具体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各项指标均纳入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分析,各个指标在组间进行对比后均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综合护理应用在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中价值更高,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腹腔镜 切除 室综合护理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保留左结肠动脉对患者肠胃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3
作者 琚然 刘平 缪琦 《河北医学》 2024年第1期76-80,共5页
目的:探究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LAR)保留左结肠动脉(LCA)对患者肠胃功能及术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行LAR的105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LCA处理方式分为保留组54例(保留LCA)和未保留组51例(不保留LCA)。比较两... 目的:探究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LAR)保留左结肠动脉(LCA)对患者肠胃功能及术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行LAR的105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LCA处理方式分为保留组54例(保留LCA)和未保留组51例(不保留LCA)。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淋巴清扫情况,对比术前和术后2d,两组患者肠胃功能[胃泌素(GAS)、胃动素(MTL)]及肛门功能[Wexner便秘评分(WCS)],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保留组手术时间长于未保留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未保留组(P均<0.05);两组出血量、拔管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量、GAS、MTL水平及WCS评分差异不显著(P均>0.05)。结论:LAR保留LCA不影响直肠癌患者淋巴结清扫、胃肠功能及肛门功能,但可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 肠动脉 吻合口漏 吻合口近端肠管缺血坏死 淋巴清扫 肠胃功能
下载PDF
利多卡因静脉输注对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
4
作者 苗海航 沈莹 陈红生 《交通医学》 2024年第1期88-90,共3页
目的:评价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对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ASA分级II~III级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根治术患者72例,随机分为利多卡因组(L组)和对照组(C组)各36例。L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静脉推注利多卡因1.5 mg/... 目的:评价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对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ASA分级II~III级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根治术患者72例,随机分为利多卡因组(L组)和对照组(C组)各36例。L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静脉推注利多卡因1.5 mg/kg,随后以1.5 mg/kg·h速度静脉输注直至手术结束,C组患者输入等容量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拔管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24小时恢复质量40评分(QoR-40评分)、静息和运动时疼痛NRS评分、自控镇痛泵(PCA)按压次数以及不良反应。结果:L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1.70±0.38 mg,少于C组的1.92±0.52 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27.7±7.3 h、53.6±7.6 h和6.8±1.2 d,少于C组的34.2±8.7 h、66.2±7.9 h和7.5±1.6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组QoR-40总分为166.8±9.5分,高于C组的157.1±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小时内两组各时间点疼痛NR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小时内L组PCA有效按压数为3.1±1.4次,少于C组的6.3±1.8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组术中和术后出现恶心、呕吐有3例(8.33%),低于C组的10例(2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根治术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可提高患者术后24 h恢复质量,促进肠蠕动功能恢复,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直肠肿瘤 后恢复质量
下载PDF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联合微波消融术与联合腹腔镜肝切除术的疗效比较
5
作者 吕鲁闽 卓忠贵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80-286,共7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联合术中微波消融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联合腹腔镜肝切除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围手术期安全性和远期预后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59例结直肠癌肝转移行腹腔镜手术患者资料,其中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联合微...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联合术中微波消融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联合腹腔镜肝切除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围手术期安全性和远期预后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59例结直肠癌肝转移行腹腔镜手术患者资料,其中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联合微波消融术组31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联合腹腔镜肝切除术组28例;对比两组患者术中与术后并发症、术后无瘤生存时间和总体生存时间,并分析影响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结果 结肠癌肝转移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联合腹腔镜肝切除术组对比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联合术中微波消融术组,手术时间更长、术中出血更多(P <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联合腹腔镜肝切除术组具有更长的无瘤生存期时间和总体生存时间(P <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联合腹腔镜微波射频、肝脏转移瘤多发、肝转移瘤直径> 3 cm是影响术后无瘤生存时间和总体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联合腹腔镜肝切除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较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联合术中微波消融术后并发症率相似,且具有更长的无瘤生存期时间和总体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肝转移 腹腔镜肠癌根治 腹腔镜切除 微波消融
下载PDF
腹腔镜下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对Ⅱ~Ⅲ度直肠脱垂治疗价值
6
作者 刁统伟 李承龙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3期160-163,共4页
目的探讨对Ⅱ~Ⅲ度直肠脱垂患者实施腹腔镜下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的价值。方法方便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于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肛肠外科确诊的58例Ⅱ~Ⅲ度直肠脱垂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29,行开腹直肠前切... 目的探讨对Ⅱ~Ⅲ度直肠脱垂患者实施腹腔镜下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的价值。方法方便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于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肛肠外科确诊的58例Ⅱ~Ⅲ度直肠脱垂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29,行开腹直肠前切除术治疗)、观察组(n=29,行腹腔镜下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指标、治疗后肛管压力变化、Wexner便秘评分、Wexner肛门失禁评分、视觉模拟评分。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其他临床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患者肛管静息压为(51.22±5.35)mmHg、肛管最大收缩压为(104.71±8.33)mmHg,均优于对照组(40.94±4.19)mmHg、(87.06±7.28)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47、23.195,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Wexner肛门失禁评分、Wexner便秘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Ⅱ~Ⅲ度直肠脱垂患者实施腹腔镜下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可减少患者手术应激,加速患者康复,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直肠乙状肠部分切除 Ⅱ~Ⅲ度直肠脱垂
下载PDF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的机器人与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短期疗效分析
7
作者 张云 龚航军 +5 位作者 韩刚 曹羽 张言言 张旭 胡建 刘芝亦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42-47,共6页
目的:对比机器人与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8月至2022年12月行机器人与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1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1∶1匹配,两组各30例患者匹配成功... 目的:对比机器人与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8月至2022年12月行机器人与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1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1∶1匹配,两组各30例患者匹配成功,匹配后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30 d并发症。结果:匹配后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人组中1例中转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无中转开腹。两组左结肠动脉保留、盆底腹膜关闭、环周切缘阳性率、远切缘距离、淋巴结清扫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人组预防性回肠造口率低于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腹腔镜组,吻合口加固缝合数量多于腹腔镜组,术后第1天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腹腔镜组,总手术时间长于腹腔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首次排气时间、拔除尿管时间、肛管留置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30 d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器人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可获得与腹腔镜手术相似的短期临床疗效,机器人手术时间更长,但具有组织损伤轻、术中出血少、回肠造口率低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直肠系膜切除 机器人手 腹腔镜检查 治疗
下载PDF
术前夜间血压与结肠癌患者腹腔镜微创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关系
8
作者 马剑锋 黑涛 +1 位作者 赵正国 杨伟龙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4期45-51,共7页
目的探讨术前夜间血压和结肠癌患者腹腔镜微创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23年3月于该院行腹腔镜微创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174例结肠癌患者。将术前夜间血压下降率≥0%的患者作为下降组,例数为92例;将术前... 目的探讨术前夜间血压和结肠癌患者腹腔镜微创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23年3月于该院行腹腔镜微创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174例结肠癌患者。将术前夜间血压下降率≥0%的患者作为下降组,例数为92例;将术前夜间血压下降率<0%的患者作为上升组,例数为82例。分别收集患者在入室时、手术开始即刻、手术开始至30 min后、手术开始至60 min后、手术开始至120 min后和手术完成时的平均动脉压(MAP)。记录患者住院期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肠癌患者行腹腔镜微创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术前,下降组糖尿病发生率与左心室质量指数明显低于上升组(P<0.05);术前24 h动态血压参数中,两组患者术前夜间舒张压与夜间收缩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MAP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开始后各时间点MAP明显低于入室时(P<0.05);下降组术后住院时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为10.87%,明显低于升高组的31.7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夜间血压上升为结肠癌患者行腹腔镜微创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前夜间血压上升为结肠癌患者行腹腔镜微创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间血压 肠癌 腹腔镜微创全肠系膜切除 并发症
下载PDF
腹腔镜结直肠癌肝转移一期切除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探讨
9
作者 赵梓竣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8期0077-0080,共4页
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肝转移(CRCLM)一期切除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8月-2023年12月收治的20例CRCLM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给予常规开腹手术治疗,B组给予腹腔镜下一期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的安全性、... 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肝转移(CRCLM)一期切除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8月-2023年12月收治的20例CRCLM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给予常规开腹手术治疗,B组给予腹腔镜下一期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的安全性、可行及临床疗效。结果 B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为(138.26±25.42)min、(32.45±6.37)mL、(24.38±6.29)h,均低于A组的(165.33±38.51)min、(148.29±18.61)mL、(39.24±8.34)h,P<0.05;淋巴结阳性清扫数量(223.27±11.63)个与A组(224.45±11.61)个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00%)低于A组(30.00%),P<0.05;临床治疗有效率(90.00%)高于A组(80.00%),P<0.05。结论 在CRCLM手术治疗中,采用腹腔镜下一期切除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可提升手术效率和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直肠癌肝转移 一期切除 安全性 疗效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结直肠切除术的疗效观察
10
作者 覃庆国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7期0021-0024,共4页
分析结直肠肿瘤患者应用腹腔镜辅助结直肠切除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接收治疗的26例直肠肿瘤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具体样本,按照入院先后的顺序进行分组处理,其中一个组别为开腹手术组,另一个组别为腹腔镜组,... 分析结直肠肿瘤患者应用腹腔镜辅助结直肠切除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接收治疗的26例直肠肿瘤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具体样本,按照入院先后的顺序进行分组处理,其中一个组别为开腹手术组,另一个组别为腹腔镜组,分析两个组别患者干预后的手术相关指标、治疗满意度、炎症因子水平、手术安全性,希望为结直肠肿瘤患者的日后治疗提供参考。结果 开腹手术组、腹腔镜组患者应用的干预方式不同,对应的结果指标也存在显著差异,在手术相关指标、治疗满意度、炎症因子水平、手术安全性等方面,腹腔镜组患者对应的临床效果更为突出,对比均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结论 在结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后,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手术相关指标得到有效改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也得到有效改善,同时保障了患者的手术安全性,有助于患者疾病的良好预后,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开腹手 直肠肿瘤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地佐辛静脉麻醉联合罗哌卡因局部浸润麻醉镇痛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镇痛效果及围术期免疫和应激反应影响
11
作者 王艳丽 王梦迪 何会珍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4期80-84,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使用地佐辛静脉麻醉联合罗哌卡因局部浸润麻醉镇痛效果及对围术期免疫和应激反应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5月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100例,据麻醉镇痛方式不同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使用地佐辛静脉麻醉联合罗哌卡因局部浸润麻醉镇痛效果及对围术期免疫和应激反应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5月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100例,据麻醉镇痛方式不同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全麻及地佐辛静脉麻醉联合罗哌卡因局部浸润麻醉镇痛,对照组给予全麻及罗哌卡因局部浸润麻醉镇痛。记录2组麻醉诱导前5 min(T0)、术毕(T1)、拔管即刻(T2)、拔管后30 min(T3)、拔管后60 min(T4)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血清皮质醇(Cor)、丙二醛(MDA)水平;比较术前、术后24 h 2组外周血CD4+、CD8+和CD4+/CD8+水平,术毕12、24、48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前、术后3 d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以及2组麻醉恢复期间不良反应。结果T3时,2组MAP、HR高于T0时,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T1、T2、T3、T4时,2组Cor、MDA均高于T0时,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2组CD4+、CD4+/CD8+降低,CD8+升高,且观察组CD4+、CD4+/CD8+较对照组升高,CD8+较对照组降低(P<0.05)。观察组术毕12、24、48 h VAS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术后3 d,2组MMSE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恢复期间躁动发生率为6.00%(3/50)低于对照组的20.00%(10/50)(P<0.05)。结论全麻及地佐辛静脉联合罗哌卡因局部浸润麻醉镇痛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免疫功能影响小,可减轻手术应激,镇痛效果好,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 麻醉 镇痛 地佐辛 罗哌卡因 平均动脉压 CD4+
下载PDF
尾侧中间联合入路在腹腔镜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2
作者 傅元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8期43-46,共4页
目的:观察尾侧中间联合入路在腹腔镜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60例右半结肠癌并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两组... 目的:观察尾侧中间联合入路在腹腔镜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60例右半结肠癌并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两组均行腹腔镜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头侧中间联合入路,研究组采用尾侧中间联合入路,两组术后均随访1年。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便时间、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水平,手术前后应激指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水平、炎性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和1年生存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排便时间、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研究组ACTH、Cor、NE、E、CRP、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研究组CEA、CA125、CA19-9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尾侧中间联合入路应用于腹腔镜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患者可改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降低术后应激指标、炎性指标和肿瘤标志物水平,效果优于头侧中间联合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肠癌完整肠系膜切除 尾侧中间联合入路 头侧中间联合入路 应激 炎性因子 肿瘤标志物 并发症
下载PDF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后康复影响研究
13
作者 王晓艺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7期122-125,共4页
探究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其术后并发症以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均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本次研究实施时间自2021年7月开始,截至2022年10月,对本医院60例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进行平分,所纳... 探究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其术后并发症以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均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本次研究实施时间自2021年7月开始,截至2022年10月,对本医院60例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进行平分,所纳入的患者均被平均分为护理壹组组(n=30)和护理贰组(n=30)。结果 护理壹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于护理贰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护理干预在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实施,其效果优良,可以使患者的心理状态始终保持在正向水平中,减少术后的并发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康复 室护理干预 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
下载PDF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麻醉复苏期低体温发生现状分析
14
作者 崔苏敏 张伟英 +3 位作者 杨芳芳 蔡梦怡 顾娟 张红芹 《上海护理》 2024年第2期23-27,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麻醉复苏期低体温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22年9月至2023年2月于上海某三级甲等医院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2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手术信息,采用单因素及...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麻醉复苏期低体温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22年9月至2023年2月于上海某三级甲等医院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2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手术信息,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麻醉复苏期低体温的危险因素。结果270例患者中,有84例在麻醉复苏期间发生了低体温,发生率为31.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术前长时间禁食、术中大量补液、长时间麻醉是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在麻醉复苏期发生低体温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体质指数和高基础体温是其保护因素。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麻醉复苏期低体温发生率较高,临床医务人员应给予重视,尽早识别高危患者,并针对低体温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及应对措施,以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直肠肿瘤 麻醉恢复期 低体温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腹腔镜外翻拖出式经括约肌间切除联合改良Bacon术在低位直肠癌超低位保肛中的应用(附6例报道)
15
作者 李佳泽 王五艺 +5 位作者 芮元祎 易波 陈超 冯晓沛 张竞博 郑阳春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5期491-495,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外翻拖出式经括约肌间切除(ISR)联合改良Bacon术在低位直肠癌超低位保肛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3月至12月四川省肿瘤医院大肠外科采用外翻拖出式ISR联合改良Bacon术进行腹腔镜根治性切除、超低位保肛的6例低位直... 目的探讨腹腔镜外翻拖出式经括约肌间切除(ISR)联合改良Bacon术在低位直肠癌超低位保肛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3月至12月四川省肿瘤医院大肠外科采用外翻拖出式ISR联合改良Bacon术进行腹腔镜根治性切除、超低位保肛的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近期临床效果,总结手术技巧。结果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00~320 min,平均256.7 min;术中失血量20~100 mL,平均48.3 mL。术后1例患者出现外置肠段脱垂,行再次手术切除;2例患者出现外置肠段系膜局部缺血,行保守治疗后好转。所有患者均顺利恢复,术后6~11 d出院,平均术后住院时间8.2 d。所有患者均于术后21 d施行二期外置肠段切除和肛门成形术,术后3~6 d好转出院,平均术后住院时间4.3 d。随访至2024年3月,所有患者无肿瘤复发或转移,二期术后3个月Wexner肛门失禁评分1~5分,平均3.2分,肛门控便功能满意。结论腹腔镜外翻拖出式ISR联合改良Bacon术有助于实现肿瘤远端的精准切除,能极大降低经肛切除的操作难度,而且避免了预防性肠造口,术后肛门功能满意,有望成为低位直肠癌行超低位保肛手术的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 腹腔镜 经括约肌间切除 改良BACON 超低位保肛
下载PDF
基于QCC的精细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冯晓瑞 刘清元 董苗英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7期1028-1031,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品管圈活动(QCC)的精细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2月陕西省肿瘤医院诊治的113例行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据随机单双数法将其分为对照... 目的探讨基于品管圈活动(QCC)的精细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2月陕西省肿瘤医院诊治的113例行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据随机单双数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6例和研究组57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手术室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予以手术室基于QCC的精细化护理模式。出院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状况及其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手术出血量、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出院时间分别为(2.57±0.27)h、(130.43±20.26)mL、(57.11±6.61)h、(8.81±1.13)d,明显短(少)于对照组的(3.45±0.33)h、(163.56±25.05)mL、(68.09±7.42)h、(12.24±1.4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肠鸣恢复时间分别为(61.50±10.07)h、(35.56±5.12)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4.19±11.18)h、(46.49±6.67)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QCC的精细化护理模式应用于手术室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能有效改善其手术相关指标,加快其胃肠功能的恢复,应用效果显著,且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进一步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切除 腹腔镜 品管圈 精细化护理 胃肠功能 并发症 满意度
下载PDF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术中低体温预警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17
作者 黄晓霞 劳景茂 +1 位作者 韦小波 刘广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术中低体温危险因素的预警模型进行构建并验证,旨在指导临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475例患者,术中出现低体温83例为验证组,其余非低体温患者为对照组(n=392)... 目的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术中低体温危险因素的预警模型进行构建并验证,旨在指导临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475例患者,术中出现低体温83例为验证组,其余非低体温患者为对照组(n=392)。收集两组一般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术中低体温危险因素,构建预警模型并验证其准确度。结果475例结直肠癌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率为17.47%(83/475)。经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中低体温独立危险因素包括:麻醉时间大于3 h、手术室温度小于或等于23℃、BMI≤24 kg/m^(2)、年龄大于60岁、术中补液量大于1000 mL(P<0.05)。预警模型:logistic(P)=-2.213+2.580×(年龄)+1.608×(BMI)+1.460×(手术室温度)+1.254×(麻醉时间)+1.119×(术中输液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09(95%CI:0.631~0.789),校准曲线显示其与实际曲线一致性良好,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预测拟合度较好(P<0.001)。Hosmer-lemeshow结果:χ^(2)=162.181,P<0.001,表明预测较准确。结论构建预警模型具有良好的精确度和区分度,可以有效预测术中发生低体温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直肠癌手 中低体温 预警模型 验证
下载PDF
纳布啡联合舒芬太尼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18
作者 闫云 徐利 杨明全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2期33-40,共8页
目的探讨纳布啡联合舒芬太尼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8月-2022年4月于该院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患者86例,依照镇痛方案,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术毕给予舒芬太尼,实验组给... 目的探讨纳布啡联合舒芬太尼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8月-2022年4月于该院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患者86例,依照镇痛方案,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术毕给予舒芬太尼,实验组给予纳布啡+舒芬太尼。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点(术后1、6、12、24和48 h)的镇痛镇静效果、血清疼痛介质指标水平和应激反应指标水平变化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自控镇痛次数、补救镇痛数、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和术毕48 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较短(t=3.29,P=0.001),自控镇痛次数(Z=4.53,P=0.000)和补救镇痛数较少(χ^(2)=4.48,P=0.034);术后12、24和48 h,实验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明显低于对照组(t=2.86,t=2.55,t=0.10,P<0.05);术后1和6 h,实验组患者Ramsay镇静评分低于对照组(t=2.10,t=2.07,P<0.05);术后6、12和24 h,实验组血清P物质(SP)(t=3.63,t=5.51,t=3.46,P<0.05)、前列腺素E2(PGE2)(t=2.34,t=3.56,t=0.33,P<0.05)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6、12和24 h,实验组血清皮质醇(Cor)(t=4.65,t=6.50,t=6.52,P<0.05)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术毕6、12、24和48 h,实验组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t=5.49,t=7.85,t=7.70,t=2.18,P<0.0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5.43,t=7.83,t=5.27,t=2.32,P<0.05)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t=3.39,t=9.24,t=4.87,t=2.37,P<0.05)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肠鸣音出现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布啡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显著,可有效调节机体手术创伤后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直肠 纳布啡 舒芬太尼 后镇痛 应激反应
下载PDF
冷内镜黏膜切除术对最大径<20mm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临床疗效
19
作者 何彤云 陆会飞 +2 位作者 胡丕伟 王新强 邱雷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9期22-25,32,共5页
目的 比较冷内镜黏膜切除术(cold snare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CS-EMR)与常规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治疗最大径<20mm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colorectal 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CLST)的临床疗... 目的 比较冷内镜黏膜切除术(cold snare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CS-EMR)与常规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治疗最大径<20mm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colorectal 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CLST)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行内镜下切除治疗CLST患者24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EMR组和CS-EMR组,每组各124例。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病灶特征、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病灶整块切除率、完全切除率及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S-EMR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EMR组,钛夹数量、住院费用均显著少于EMR组,术中出血、迟发性出血及迟发性穿孔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EMR组(P<0.05)。结论 在最大径<20mm CLST治疗中,CS-EMR既保留手术相关并发症少的优点,又具有与EMR相似的治疗效果,且减轻患者的费用负担,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 内镜黏膜切除 冷内镜黏膜切除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经预防性回肠造口部位取标本的可行性及对造口还纳的影响
20
作者 王文浩 张耀明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8期73-76,共4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经预防性回肠造口部位取标本的可行性及对造口还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10月期间院内收治的行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前者... 目的:分析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经预防性回肠造口部位取标本的可行性及对造口还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10月期间院内收治的行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前者术中经预防性回肠造口取标本,后者另做切口取标本,观察并比较两组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延迟还纳率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造口还纳时间、还纳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还纳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造口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肛门功能总分与各项目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健康调查简表-36(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患者,通过预防性回肠造口取标本具有可行性,相比另做切口可缩短手术时间及还纳间隔时间,便于术后早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 预防性回肠造口 采集标本 造口还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