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20篇文章
< 1 2 17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优化直肠前切除术治疗重度完全性直肠脱垂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张晓微 王艺 +2 位作者 刘福全 许广大 赵雪峰 《医学与哲学(B)》 2015年第11期26-28,共3页
研究腹腔镜优化直肠前切除术治疗重度完全性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收治重度完全性直肠脱垂17例,其中腹腔镜优化直肠前切除术治疗8例,开腹直肠前切除术治疗9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和随访指标。围手术期指标观察中,发现腹腔镜手术组手术... 研究腹腔镜优化直肠前切除术治疗重度完全性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收治重度完全性直肠脱垂17例,其中腹腔镜优化直肠前切除术治疗8例,开腹直肠前切除术治疗9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和随访指标。围手术期指标观察中,发现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开腹手术组,但开腹手术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术后排便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均明显长于腹腔镜手术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指标观察中,发现腹腔镜手术组术后近期满意度评分高于开腹手术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优化直肠前切除术治疗重度完全性直肠脱垂方法认为安全又可行,也是较理想的重度完全性直肠脱垂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完全性直肠脱垂 腹腔镜优化直肠前切除术 开腹直肠切除
下载PDF
CT精准引导下高或低位IMA结扎中的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应用效果观察
2
作者 吕彦东 郭书伟 +4 位作者 李永胜 晋玲通 范海鹏 卢义康 刘洪洲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21期183-185,共3页
目的:探究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精准引导下高或低位肠系膜下动脉(IMA)结扎中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7月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结直肠外科收治的84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CT精准引导下腹腔... 目的:探究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精准引导下高或低位肠系膜下动脉(IMA)结扎中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7月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结直肠外科收治的84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CT精准引导下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高位IMA结扎治疗,观察组采用低位IMA结扎治疗。评估两组患者的手术近期效果、远期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的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远端切缘距离、近端切缘距离、阳性淋巴结清扫数及淋巴结清扫总数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T精准引导下的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中采用高或低位IMA结扎的效果相当,但低位IMA结扎的安全性更高,且可保留左结肠动脉,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精准引导下 低位IMA结扎 高位IMA结扎 腹腔镜直肠切除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经预防性回肠造口部位取标本的可行性及对造口还纳的影响
3
作者 王文浩 张耀明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8期73-76,共4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经预防性回肠造口部位取标本的可行性及对造口还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10月期间院内收治的行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前者... 目的:分析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经预防性回肠造口部位取标本的可行性及对造口还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10月期间院内收治的行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前者术中经预防性回肠造口取标本,后者另做切口取标本,观察并比较两组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延迟还纳率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造口还纳时间、还纳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还纳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造口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肛门功能总分与各项目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健康调查简表-36(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患者,通过预防性回肠造口取标本具有可行性,相比另做切口可缩短手术时间及还纳间隔时间,便于术后早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切除 预防性回肠造口 采集标本 造口还纳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分析
4
作者 徐良 汪刘华 +1 位作者 张鑫 王刚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2年1月于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直肠癌前切除术治疗的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出现吻合口漏分为两组,其中未出现吻合口漏的患者作为对照组(11... 目的:分析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2年1月于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直肠癌前切除术治疗的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出现吻合口漏分为两组,其中未出现吻合口漏的患者作为对照组(11例),出现吻合口漏的患者作为观察组(189例)。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如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MI)]和疾病相关信息(如肿瘤直径和位置、吻合口处理方式、术后是否出现腹泻),以及手术情况[如是否保留左结肠动脉、吻合口与肛缘的距离等],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性别(男/女)、肿瘤直径、放置经肛直肠减压管、保留左结肠动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MI、吻合口距离≤5 cm、术后腹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吻合口距离≤5 cm、术后腹泻是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后腹泻和吻合口距离≤5 cm是引发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临床可针对危险因素开展积极的预防及管理措施,以期减少这一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直肠癌患者的手术安全性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切除 腹腔镜 吻合口漏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保留左结肠动脉对患者肠胃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5
作者 琚然 刘平 缪琦 《河北医学》 2024年第1期76-80,共5页
目的:探究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LAR)保留左结肠动脉(LCA)对患者肠胃功能及术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行LAR的105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LCA处理方式分为保留组54例(保留LCA)和未保留组51例(不保留LCA)。比较两... 目的:探究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LAR)保留左结肠动脉(LCA)对患者肠胃功能及术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行LAR的105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LCA处理方式分为保留组54例(保留LCA)和未保留组51例(不保留LCA)。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淋巴清扫情况,对比术前和术后2d,两组患者肠胃功能[胃泌素(GAS)、胃动素(MTL)]及肛门功能[Wexner便秘评分(WCS)],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保留组手术时间长于未保留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未保留组(P均<0.05);两组出血量、拔管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量、GAS、MTL水平及WCS评分差异不显著(P均>0.05)。结论:LAR保留LCA不影响直肠癌患者淋巴结清扫、胃肠功能及肛门功能,但可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直肠切除 左结肠动脉 吻合口漏 吻合口近端肠管缺血坏死 淋巴结清扫 肠胃功能
下载PDF
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风险及加固缝合的预防效果研究
6
作者 沈家生 黄海斌 徐永强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1期129-131,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风险及加固缝合的预防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至2023年2月于本院行腹腔镜下直肠癌前切除术的8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上述患者中使用传统吻合方法的46例... 目的探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风险及加固缝合的预防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至2023年2月于本院行腹腔镜下直肠癌前切除术的8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上述患者中使用传统吻合方法的46例患者设为传统组,使用吻合口加固缝合的40例患者设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炎症指标[白细胞计数(WBC)、淋巴细胞(Lym)、C反应蛋白(CRP)]以及并发症率。结果试验组患者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胃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传统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WBC、CRP、Lym水平均低于传统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吻合口漏发生率5.00%低于传统组吻合口漏发生率21.74%(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使用加固缝合可降低吻合口漏发生率并有助于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 腹腔镜 直肠切除 吻合口漏 加固缝合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其对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QLICP-CR)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邾磊 王耀 汪进国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721-730,共10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Anastomotic Leakage,AL)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有效预防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后AL提供理论依据,并进一步探索AL对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2月皖南医学院第一... 目的分析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Anastomotic Leakage,AL)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有效预防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后AL提供理论依据,并进一步探索AL对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2月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394例行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按是否发生术后吻合口瘘分成无吻合口瘘(无AL组,359例)和吻合口瘘组(AL组35例)两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寻术后AL独立的危险因素。根据可能会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的因素,将无AL组和AL组进行1︰1倾向性得分匹配(PSM),再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匹配组和匹配后AL组患者术后3年的总生存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对于生存时间满3年的匹配组和匹配后AL组的患者,进行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QLICP(Quality of Life Instruments for Cancer Patients)中的大肠癌CR(Colorectal Cancer)量表第二版(简称为QLICP-CR(V2.0))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生命质量差异。结果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患者男性(OR:2.680,95%CI:1.098~6.540),术前接受新辅助治疗(OR:5.109,95%CI:2.347~11.118),术前白蛋白<35 g/L(OR:3.269,95%CI:1.507~7.090),肿瘤距肛缘距离<7 cm(OR:3.330,95%CI:1.448~7.657)是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后AL的独立危险因素。Kaplan-Meier法分析显示,AL并不影响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78.8%vs 75.8%,P=0.752)、3年局部复发率(9.1%vs 18.2%,P=0.285)、3年远处转移率(12.1%vs 15.2%,P=0.726)。AL患者在心理功能中的情绪侧面(P=0.029)、大肠特异模块中的大便情况侧面(P=0.039)评分显著降低。结论男性、术前接受新辅助治疗、术前白蛋白<35 g/L、肿瘤距肛缘距离<7 cm是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后AL的独立危险因素。AL不影响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预后。AL会对患者带来情绪、大便情况上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直肠切除 吻合口瘘 危险因素 倾向性得分匹配 生存分析 QLICP-CR
下载PDF
术中低位结扎保留左结肠动脉对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的影响
8
作者 谭锋 张银欣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31期117-120,共4页
目的:研究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对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重庆市黔江区中医院收治的6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行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治疗... 目的:研究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对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重庆市黔江区中医院收治的6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行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治疗,试验组术中低位结扎保留左结肠动脉,对照组术中高位结扎且不保留左结肠动脉。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相关指标、并发症及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ow anterior resection syndrome,LARS)。结果: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者,住院期间无术后死亡病例。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腹腔引流量、肿瘤近端切缘距离、肿瘤远端切缘距离、淋巴结清扫情况、腹腔管引流时间、插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吻合口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住院期间、随访1年LAR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中低位结扎保留左结肠动脉,对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吻合口相关并发症影响较小,但有利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还能减少LARS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 腹腔镜 低位结扎 高位结扎 左结肠动脉 低位切除综合征
下载PDF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效果及对复发情况的影响
9
作者 颜军世 尚云亮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4期90-93,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前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效果及对复发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8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前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效果及对复发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8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腔镜下直肠癌前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数字评定量表(N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淋巴结清扫数目、切除标本长度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的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癌胚抗原(CE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7 d,两组的IgA、IgM、IgG、CE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7 d,观察组的IL-6、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7 d,两组的CEA水平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直肠癌前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效果显著,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疼痛及应激反应,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 腹腔镜 直肠切除 开腹手
下载PDF
Lap-ISR与腹腔镜直肠低位前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疗效对比
10
作者 靳金彪 杨关印 +2 位作者 张蒙召 丰思彪 冯义康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4年第6期57-60,共4页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直肠低位前切除术与腹腔镜下括约肌间切除术(Lap-ISR)治疗低位直肠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3月~202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3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A组(n=45)、B组(n=38),前者行Lap...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直肠低位前切除术与腹腔镜下括约肌间切除术(Lap-ISR)治疗低位直肠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3月~202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3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A组(n=45)、B组(n=38),前者行Lap-ISR术,后者行腹腔镜直肠低位前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手术前后相关细胞因子[癌胚抗原(CEA)、大肠特异性抗原2(CCSA-2)、糖类抗原242(CA242)]水平、肛门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与B组相比,A组首次下床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肠鸣恢复时间较早,住院时间较短,出血量较少(P<0.05);两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血清CEA、CCSA-2、CA242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B组相比,A组术后4周、8周、12周肛门功能评分较低(P<0.05);术后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4.44%vs.7.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p-ISR治疗低位直肠癌效果不劣于腹腔镜直肠低位前切除术,且还可改善CCSA-2、CA242、CEA水平,减少肛门功能损伤,缩短住院时间,加快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低位切除 括约肌间切除 肛门功能 直肠 并发症
下载PDF
术前血清NETs水平与老年腹腔镜切除结直肠肿瘤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
11
作者 周群 宋悦 +2 位作者 刘珊 林舜艳 高巨 《现代临床医学》 2024年第4期280-283,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水平与老年腹腔镜切除结直肠肿瘤患者术后谵妄(POD)发生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10月我院69例接受腹腔镜结直肠肿瘤切除手术的老年患者,根据术后7 d内是否发生谵妄将其分为...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水平与老年腹腔镜切除结直肠肿瘤患者术后谵妄(POD)发生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10月我院69例接受腹腔镜结直肠肿瘤切除手术的老年患者,根据术后7 d内是否发生谵妄将其分为谵妄组(n=12)和非谵妄组(n=57),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及术前血清NETs水平,分析老年腹腔镜切除结直肠肿瘤患者发生POD的影响因素,以及术前血清NETs水平对POD的预测价值。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血清NETs生物标志物中的人髓过氧化物酶(MPO)-DNA及人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水平升高是老年腹腔镜切除结直肠肿瘤患者发生PO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MPO-DNA及NE预测POD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40、0.8582,敏感度分别为83.3%、75.0%,特异度分别为91.2%、96.5%。结论:术前血清NETs水平升高与老年腹腔镜切除结直肠肿瘤患者发生POD有关,且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后谵妄 老年患者 直肠肿瘤 腹腔镜切除
下载PDF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的机器人与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短期疗效分析
12
作者 张云 龚航军 +5 位作者 韩刚 曹羽 张言言 张旭 胡建 刘芝亦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42-47,共6页
目的:对比机器人与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8月至2022年12月行机器人与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1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1∶1匹配,两组各30例患者匹配成功... 目的:对比机器人与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8月至2022年12月行机器人与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1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1∶1匹配,两组各30例患者匹配成功,匹配后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30 d并发症。结果:匹配后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人组中1例中转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无中转开腹。两组左结肠动脉保留、盆底腹膜关闭、环周切缘阳性率、远切缘距离、淋巴结清扫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人组预防性回肠造口率低于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腹腔镜组,吻合口加固缝合数量多于腹腔镜组,术后第1天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腹腔镜组,总手术时间长于腹腔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首次排气时间、拔除尿管时间、肛管留置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30 d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器人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可获得与腹腔镜手术相似的短期临床疗效,机器人手术时间更长,但具有组织损伤轻、术中出血少、回肠造口率低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直肠系膜切除 机器人手 腹腔镜检查 治疗结果
下载PDF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切除术后患者营养及免疫状态的改善效果
13
作者 耿天祥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4期100-102,共3页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EN)支持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切除术后患者营养及免疫状态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21-01—2023-06在焦作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行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切除术的64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每组32例,术后分别予以早期EN...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EN)支持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切除术后患者营养及免疫状态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21-01—2023-06在焦作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行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切除术的64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每组32例,术后分别予以早期EN支持(EN组)和早期肠外营养(PN)支持(PN组)。比较2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营养、免疫状态改善效果。统计2组患者术后吻合口漏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EN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PN组,术后吻合口漏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天2组患者营养及免疫状况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时,EN组患者的营养及免疫状况指标均优于P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切除术后的患者,早期实施EN支持能够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早期恢复,改善营养及免疫状态,降低并发症风险,缩短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 腹腔镜直肠切除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营养功能、免疫状态
下载PDF
术前访视中应用视频公众号对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手术患者情绪管理、应激及手术质量的影响
14
作者 张传蕾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4年第2期135-137,共3页
目的:分析术前访视中应用视频公众号对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手术患者术前情绪管理、应激及手术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60例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手术患者,利用掷硬币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术前访视护理,观察组术... 目的:分析术前访视中应用视频公众号对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手术患者术前情绪管理、应激及手术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60例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手术患者,利用掷硬币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术前访视护理,观察组术前访视中应用视频公众号。比较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生理应激指标、术中并发症总发生率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并发症总发生率、护理后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生理应激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访视中应用视频公众号可以提高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手术患者术前情绪管理效果,缓解生理应激反应,降低术中并发症总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子宫切除 访视 视频公众号 情绪管理
下载PDF
ERAS理念下术前优化前移护理模式用于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患者对应激反应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15
作者 陈萍萍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7期3012-3015,共4页
目的:探讨ERAS理念下术前优化前移护理模式在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96例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参考组48例行常规护理,干预组48例采用ERAS理念下术前优化... 目的:探讨ERAS理念下术前优化前移护理模式在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96例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参考组48例行常规护理,干预组48例采用ERAS理念下术前优化前移护理模式。观察两组应激反应、术后恢复情况、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12h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与术前1d相比均更高,但干预组低于参考组(P<0.05);干预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首次排气、首次排便、首次自主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参考组更短(P<0.05);干预组术后各时间点的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均低于参考组(P<0.05);干预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ERAS理念下术前优化前移护理模式能够减轻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促进其术后恢复与术后疼痛缓解,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AS理念 优化移护理模式 子宫肌瘤 腹腔镜 应激反应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患者围术期优化护理策略研究
16
作者 杨媛媛 王会衔 +2 位作者 漆苏媛 陆炳燕 黄媛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110-0113,共4页
肾部分切除术患者采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围术期护理优化策略分析。方法 院内2023.1-2023.12,共性40台机器人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手术会形成切口,因此需要加强围术期护理。本研究将60例患者按照随机分配法进行对比组与实验组的划分,保证... 肾部分切除术患者采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围术期护理优化策略分析。方法 院内2023.1-2023.12,共性40台机器人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手术会形成切口,因此需要加强围术期护理。本研究将60例患者按照随机分配法进行对比组与实验组的划分,保证两组中均有30名患者可供研究。其中对比组在围术期行常规护理,在对比组基础上为实验组患者提供围手术期优化护理干预,多方面展开护理。护理期间,针对患者疼痛、不良情绪、生活质量与满意度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组护理后疼痛缓解更为明显,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不良情绪控制得当,P<0.05;实验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提升更为显著,P<0.05;两组中护理总满意度更高的小组是实验组,P<0.05。结论 对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患者实施围术期优化护理策略的效果较好,可减轻其疼痛,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满意度,存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 优化护理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患者术中低体温相关因素分析及预后
17
作者 李岚哲 翟永华 李丽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18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22年6月1日~2023年12月31日收治的15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治疗,根据患者是否发生术中低体温分为正常组和低温组各7...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22年6月1日~2023年12月31日收治的15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治疗,根据患者是否发生术中低体温分为正常组和低温组各75例;观察两组基本临床资料,分析术中发生低体温的危险因素,比较其预后情况。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病程周期、室间温度、总输液量、手术时间、出血量、冲洗量与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有关(P<0.05,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5岁、BMI<24、病程周期≥6个月、室间温度<23℃、总输液量≥1500 ml、手术时间≥2 h、出血量≥200 ml、冲洗量≥1000 ml是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患者术中低体温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低温组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正常组(P<0.05),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长于正常组(P<0.01)。结论:年龄≥65岁、BMI<24、病程周期≥6个月、室间温度<23℃、总输液量≥1500 ml、手术时间≥2 h、出血量≥200 ml、冲洗量≥1000 ml是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患者术中低体温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对患者的预后产生不利的影响,临床应加强重点人群术中体温的监测,并针对性予以干预措施,提升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直肠切除 中低体温 危险因素 预后
下载PDF
极低位直肠癌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后肛门功能不良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
18
作者 韩宁 王小冬 +3 位作者 李迎春 周海华 潘琳琳 于晨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8期887-891,共5页
目的分析极低位直肠癌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Lap-ISR)术后肛门功能不良的影响因素,并以此构建预测模型并验证,以期为改善极低位直肠癌病人Lap-ISR术后肛门功能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在泰州人民医院进行Lap-... 目的分析极低位直肠癌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Lap-ISR)术后肛门功能不良的影响因素,并以此构建预测模型并验证,以期为改善极低位直肠癌病人Lap-ISR术后肛门功能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在泰州人民医院进行Lap-ISR手术的极低位直肠癌病人127例,术后对病人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用Wexner评分评估病人术后肛门功能,根据肛门失禁评分(Wexner)分为肛门功能良好组(106例)与肛门功能不良组(21例),收集病人临床资料并分析病人术后肛门功能不良的危险因素,并以此构建Nomogram列线图模型预测病人Lap-ISR术后肛门功能不良发生风险,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用曲线下面积(AUC)分析预测模型对病人Lap-ISR术后肛门功能不良的预测效能。结果极低位直肠癌病人Lap-ISR术后肛门功能不良发生率为16.54%(21/127)。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临床分期、合并基础疾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吻合方式、肿瘤下缘距齿状线距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肛门功能不良组肿瘤直径≥5 cm占比、新辅助化疗占比、吻合口距肛缘距离<2 cm、吻合口漏占比均高于肛门功能良好组(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5 cm(OR=5.124)、新辅助化疗(OR=5.761)、吻合口漏(OR=6.881)是病人术后肛门功能的危险因素(P<0.05)。肿瘤直径≥5 cm病人Wexner评分高于肿瘤直径<5 cm病人,合并新辅助化疗Wexner评分高于无新辅助化疗病人,合并吻合口漏Wexner评分高于无吻合口漏病人(P<0.05)。Bootstrap法内部验证显示,C-index指数为0.785(95%CI:0.692~0.851)。ROC曲线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病人术后肛门功能不良的灵敏度为85.70%、特异性为88.70%,AUC为0.895(95%CI:0.795~0.984)。结论肿瘤直径、新辅助化疗、吻合口漏是极低位直肠癌病人Lap-ISR术后肛门功能不良的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危险因素建立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评估病人术后肛门功能不良的风险效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位直肠 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 肛门功能 影响因素 风险预测模型 列线图
下载PDF
腹腔镜外翻拖出式经括约肌间切除联合改良Bacon术在低位直肠癌超低位保肛中的应用(附6例报道)
19
作者 李佳泽 王五艺 +5 位作者 芮元祎 易波 陈超 冯晓沛 张竞博 郑阳春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5期491-495,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外翻拖出式经括约肌间切除(ISR)联合改良Bacon术在低位直肠癌超低位保肛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3月至12月四川省肿瘤医院大肠外科采用外翻拖出式ISR联合改良Bacon术进行腹腔镜根治性切除、超低位保肛的6例低位直... 目的探讨腹腔镜外翻拖出式经括约肌间切除(ISR)联合改良Bacon术在低位直肠癌超低位保肛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3月至12月四川省肿瘤医院大肠外科采用外翻拖出式ISR联合改良Bacon术进行腹腔镜根治性切除、超低位保肛的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近期临床效果,总结手术技巧。结果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00~320 min,平均256.7 min;术中失血量20~100 mL,平均48.3 mL。术后1例患者出现外置肠段脱垂,行再次手术切除;2例患者出现外置肠段系膜局部缺血,行保守治疗后好转。所有患者均顺利恢复,术后6~11 d出院,平均术后住院时间8.2 d。所有患者均于术后21 d施行二期外置肠段切除和肛门成形术,术后3~6 d好转出院,平均术后住院时间4.3 d。随访至2024年3月,所有患者无肿瘤复发或转移,二期术后3个月Wexner肛门失禁评分1~5分,平均3.2分,肛门控便功能满意。结论腹腔镜外翻拖出式ISR联合改良Bacon术有助于实现肿瘤远端的精准切除,能极大降低经肛切除的操作难度,而且避免了预防性肠造口,术后肛门功能满意,有望成为低位直肠癌行超低位保肛手术的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 腹腔镜 经括约肌间切除 改良BACON 超低位保肛
下载PDF
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与Dixon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对患者术后肛门功能恢复的影响
20
作者 黄飞 夏卓娅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与直肠癌前切除(Dixon)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对患者术后肛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江陵县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0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与直肠癌前切除(Dixon)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对患者术后肛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江陵县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0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腹腔镜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Dixon术治疗,腹腔镜组患者实施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肛门直肠动力学指标、肛门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预后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后住院时间和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个月,腹腔镜组患者肛门直肠动力学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术后4个月、术后8个月,腹腔镜组患者肛门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对可降低术后的出血量,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和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促进术后肛门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 直肠切除 超低位直肠 肛门功能恢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