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7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拉Trocar直接穿刺法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1
作者 纪坤伦 黄效廷 +1 位作者 梁成芳 梁冲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433-436,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无张力疝修补术(TEP)中第一套管孔建立的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72例行腹腔镜完全腹膜外无张力疝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建立第一套管孔方法差异分为观察组(以提... 目的探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无张力疝修补术(TEP)中第一套管孔建立的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72例行腹腔镜完全腹膜外无张力疝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建立第一套管孔方法差异分为观察组(以提拉Trocar直接穿刺法建立第一套管孔)和对照组(Hasson法建立第一套管孔)两组,每组各36例。比较两组建立第一套管孔的时间、美观性、损伤程度、并发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建立第一套管孔的时间[(60.±6)s vs(156±10)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美观性比较,术后半年温哥华瘢痕评价量表(VSS)评分[(3.62.±1.09)分vs(7.95±0.99)分],患者瘢痕自我评分(PSAS)[(11.52.±1.42)分vs(26.14±3.36)分],观测者瘢痕评分(OSAS)[(9.39.±1.43)分vs(18.70±1.71)分],其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损伤程度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拉Trocar直接穿刺法在TEP中建立第一套管孔,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快速、有效、美观、损伤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完全腹膜外无张力疝修补术 提拉Trocar直接穿刺法 第一套管孔的建立
下载PDF
比较改良腹腔镜完全腹膜外无张力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
2
作者 纪坤伦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5期43-46,共4页
分析无张力修补术(TEP)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80例腹股沟疝患者分为两组,开放组40例,行开放手术治疗,TEP 组40例,行TEP术治疗,比较疗效。结果 手术时间比较,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 分析无张力修补术(TEP)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80例腹股沟疝患者分为两组,开放组40例,行开放手术治疗,TEP 组40例,行TEP术治疗,比较疗效。结果 手术时间比较,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恢复时间比较,TEP组均更理想(P<0.05),术后6h、12h、24h疼痛(VAS)评分、并发症率比较,TEP组均更低(P<0.05)。结论 在腹股沟疝治疗中,TEP手术较开放式手术效果更好,优势更多,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腹腔镜完全腹膜外无张力疝修补术 无张力修补
下载PDF
腹腔镜完全腹膜外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6
3
作者 曹毅男 徐佳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5年第8期597-597,605,共2页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laparoscopic inguinal hernia repair,LIHR)上世纪90年代开展至今,技术日益成熟,其术式主要包括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TAPP)、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TEP...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laparoscopic inguinal hernia repair,LIHR)上世纪90年代开展至今,技术日益成熟,其术式主要包括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TAPP)、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TEP)及腹腔内补片植入术(intraperitoneal onlay mesh,IPOM)[1]。TEP具有操作方便、对腹壁组织损伤轻、术后复发率低、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临床应用广泛[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腹腔镜检查 完全腹膜 无张力修补 围手期护理
下载PDF
主动疝囊切开技术联合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的效果观察
4
作者 王前前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1期88-90,共3页
目的:探讨主动疝囊切开技术联合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RIH)的临床效果。方法:使用随机数表法将2022年6月—202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82例RIH患者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对照组接受TEP治疗,观察组在TE... 目的:探讨主动疝囊切开技术联合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RIH)的临床效果。方法:使用随机数表法将2022年6月—202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82例RIH患者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对照组接受TEP治疗,观察组在TEP治疗中进行主动疝囊切开。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指标、术后VAS评分以及术前、术后1d时的应激反应、炎症反应相关指标水平,统计两组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6h、12h、24h,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1d时两组患者β-EP、Cor、ALD、NE、TNF-α、IL-8、IL-17水平均上升,但观察组术后1d时的β-EP、Cor、ALD、NE、TNF-α、IL-8、IL-17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7.32%)较对照组(29.27%)低(P<0.05)。结论:主动疝囊切开技术联合TEP治疗RIH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减轻手术损伤和手术引发的应激反应及炎症反应,减轻术后疼痛程度,对促进患者康复、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腹股沟 腹腔镜完全腹膜修补 主动囊切开技 后疼痛 应激反应
下载PDF
腹腔镜下腹膜外疝修补术与腹膜前疝修补术用于腹股沟疝的疗效对比及对术后复发的影响
5
作者 欧阳峰 贺正兵 《大医生》 2025年第1期62-65,共4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腹膜外疝修补术、前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并观察患者术后复发情况,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西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腹膜外疝修补术、前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并观察患者术后复发情况,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西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行腹腔镜下腹膜前疝修补术,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下腹膜外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术后1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更少,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更短,但手术时间更长(均P<0.05)。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具有时间、组间、交互效应差异,两组患者术后48 h的VAS疼痛评分均低于术前、术后12、24 h,术后24 h的VAS疼痛评分均低于术前、术后12 h,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24 h的SOD、GSH-Ps水平均降低,MDA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均更优(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并发症总发生率、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镜下腹膜外疝修补术可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且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氧化应激反应更轻,安全性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腹膜修补 腹膜修补 腹股沟 氧化应激
下载PDF
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患者术后血气分析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
6
作者 王桂平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15期72-74,共3页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治疗腹股沟疝对血气分析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2024年1月仁怀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腹股沟疝患者资料,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TEP组与改良Kugel无张力...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治疗腹股沟疝对血气分析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2024年1月仁怀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腹股沟疝患者资料,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TEP组与改良Kugel无张力疝修补术(MK)组,各43例。MK组采用MK治疗,TEP组采用TEP治疗,比较两组的血气分析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两组pH、动脉血氧分压水平均高于术前,但TEP组均低于MK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水平均低于术前,但TEP组高于MK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EP术组并发症发生率4.65%低于MK术组的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P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有助于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完全腹膜修补 腹腔镜 血气指标 并发症
下载PDF
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及对炎症介质、氧化应激、疼痛介质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张霞 韩江博 +2 位作者 濮苗 江春霞 常绪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405-409,共5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及对炎症介质、氧化应激、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6月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 目的分析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及对炎症介质、氧化应激、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6月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开放组(n=50)与TEP组(n=50)。开放组行开放疝修补术,TEP组行TEP。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地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等围手术期指标。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后1 d血清炎症介质[肿瘤坏死因子-ɑ(TNF-ɑ)、白细胞介素(IL)-6、IL-1β]、氧化应激介质[人类软骨糖蛋白(YKL-40)、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疼痛介质[β-内啡肽(β-EP)、P物质、5-羟色胺]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TEP组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开放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EP组术中出血量、下地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14.28±1.70)mL、(14.62±1.68)h、(4.38±0.46)d、(14.76±1.72)d,均低(短)于开放组[(23.96±2.63)mL、(18.29±2.15)h、(7.64±0.79)d、(16.89±1.91)d],手术时间为(70.18±7.32)min,长于开放组[(53.86±5.64)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 d,TEP组的血清TNF-ɑ、IL-6、IL-1β、YKL-40、P物质、5-羟色胺水平分别为[(1.93±0.20)ng/mL、(4.67±0.49)pg/mL、(2.63±0.29)pg/mL、(124.64±14.08)pg/mL、(89.96±9.24)pg/mL、(229.75±24.69)nmol/L],均低于开放组[(2.87±0.31)ng/mL、(6.14±0.64)pg/mL、(3.89±0.40)pg/mL、(158.93±18.94)pg/mL、(106.83±12.09)pg/mL、(297.68±31.71)nmol/L],血清SOD、GSH-Px、β-EP水平分别为(122.97±14.86)U/mL、(2.25±0.24)U/mL、(104.65±12.94)ng/mL,均高于开放组[(103.75±12.93)U/mL、(1.67±0.18)U/mL、(81.09±8.32)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EP组术后总并发症率为4.00%,低于开放组18.00%(P<0.05)。结论TEP治疗腹股沟疝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对炎症介质、氧化应激、疼痛介质的影响小的优点,优于开放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腹腔镜完全腹膜修补 炎症介质 氧化应激 疼痛介质
下载PDF
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与开放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48
8
作者 黄海锋 张春军 +2 位作者 喻海波 张二勇 余清松 《浙江医学》 CAS 2015年第2期140-142,共3页
腹股沟疝是临床常见的外科疾病,随着1989年Lichtenstein等引入“无张力疝修补”的概念以及腹腔镜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有张力组织缝合疝修补术已基本被取代。目前手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方法主要有2种:开放无张力疝修补和腹腔镜疝修补,前... 腹股沟疝是临床常见的外科疾病,随着1989年Lichtenstein等引入“无张力疝修补”的概念以及腹腔镜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有张力组织缝合疝修补术已基本被取代。目前手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方法主要有2种:开放无张力疝修补和腹腔镜疝修补,前者包括Lichtenstein术及腹膜前修补术,我院以腹膜前修补术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无张力修补 腹腔镜 LICHTENSTEIN 腹膜 腹膜修补 腹股沟 科疾病 治疗
下载PDF
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补片修补术对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的影响
9
作者 李安云 苏芹芹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4年第8期619-622,共4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补片修补术对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78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进行分组,观察组(n=39)行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补片修补术,对照组(n=39)行开放式完全... 目的:分析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补片修补术对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78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进行分组,观察组(n=39)行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补片修补术,对照组(n=39)行开放式完全腹膜外补片修补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炎症因子水平、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观察组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26%vs. 7.69%,P>0.05)。结论: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补片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安全、可行,可优化各项手术指标,减轻炎症因子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完全腹膜修补 腹腔镜检查 老年人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
10
作者 黄树彬 幸丹 +1 位作者 蔡小燕 陈泽莲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5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00例TE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行TAP阻滞。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00例TE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行TAP阻滞。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活动、休息状态下疼痛情况;术中阿片类药品使用、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情况;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活动、休息状态下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逐渐降低,观察组患者术后24、48、72 h活动状态下VAS评分分别为(2.50±0.55)、(1.69±0.52)、(1.22±0.33)分,休息状态下VAS评分分别为(2.86±0.56)、(2.30±0.66)、(1.96±0.3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2.76±0.45)、(1.90±0.44)、(1.38±0.41)分和(3.55±0.88)、(3.00±0.47)、(2.63±0.94)分(P<0.05)。观察组术中阿片类药品使用率6.00%、术后镇痛药使用率4.00%均低于对照组的20.00%、16.00%(P<0.05)。观察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16.00%(8/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00%(17/50),住院时间(3.16±0.99)d短于对照组的(4.05±0.55)d(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TAP阻滞可减轻TEP术中及术后疼痛反应,从而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腹横肌平面阻滞 腹腔镜完全腹膜修补 镇痛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完全腹膜外腹腔镜及开放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比较 被引量:16
11
作者 宋坤 于江涛 +3 位作者 王军 宁长青 王学究 张正涛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9期1180-1181,1184,共3页
目的:比较完全腹膜外腹腔镜及开放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04例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组(腹腔镜组,46例)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组(开放组,58例),比较2组患者围... 目的:比较完全腹膜外腹腔镜及开放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04例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组(腹腔镜组,46例)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组(开放组,58例),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的相关临床指标及术后复发率。结果:2组手术均得到较好疗效,2组手术时间、疼痛持续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年均无复发病例。结论:完全腹膜外腹腔镜及开放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均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各有利弊,应该根据患者的个体化情况来选择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完全腹膜腹腔镜修补 开放式无张力修补
下载PDF
改良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与Rutkow术式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对比
12
作者 欧庆华 《中外医疗》 2024年第34期29-32,共4页
目的比较腹股沟疝治疗中使用改良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otal-extraperitoneal-prosthesis,TEP)、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prosthesis,TAPP)与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Rutkow inguinal rapa... 目的比较腹股沟疝治疗中使用改良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otal-extraperitoneal-prosthesis,TEP)、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prosthesis,TAPP)与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Rutkow inguinal rapair,Rutkow)的疗效。方法方便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福建省福能集团总医院外二科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TEP组、TAPP组和Rutkow组,每组25例。对比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e-6,IL-6)]水平、手术一般情况(住院时间、术中出血、切口长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Rutkow组手术时间短于TEP组、TAPP组,TEP组切口长度短于TAPP组、Rutkow组,术中出血量少于TAPP组、Rutkow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EP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00%(1/25),低于TAPP组的24.00%(6/25)、Rutkow组的28.00%(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3,5.357;P均<0.05)。治疗前,3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TEP组CRP、TNF-α、IL-6水平低于TAPP组、Rutkow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TEP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炎性因子水平均优于TAPP、Rutkow;因此,临床治疗腹股沟疝患者采用TEP治疗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完全腹膜腹腔镜腹股沟修补 腹腔腹膜腹腔镜修补 Rutkow 腹股沟 疗效
下载PDF
不同补片固定方式在腹股沟疝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13
作者 刘小宇 姜浩然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中英文)》 2024年第3期227-23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补片固定方式在腹股沟疝腹腔镜完全腹膜外(TEP)疝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北京市平谷区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腹股沟疝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免固定组(67例,采用自固定补片进行腹腔镜TEP疝修... 目的探讨不同补片固定方式在腹股沟疝腹腔镜完全腹膜外(TEP)疝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北京市平谷区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腹股沟疝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免固定组(67例,采用自固定补片进行腹腔镜TEP疝修补术)和医用胶组(33例,采用传统补片进行腹腔镜TEP疝修补术);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固定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自主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医用胶组(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健康调查量表36(SF-36)评分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且免固定组治疗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及术后6个月SF-36评分均显著优于医用胶组(P<0.05);免固定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医用胶组(P<0.05)。结论采用自固定补片腹腔镜TEP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同时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腹腔镜 完全腹膜修补 自固定补片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2
14
作者 涂春明 董庆申 柳建垒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19期25-29,共5页
目的探索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分析不同手术方式对患者复发、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及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6月北京... 目的探索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分析不同手术方式对患者复发、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及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6月北京市仁和医院普外二科收治的159例腹股沟疝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法分为三组,观察1组的53例患者行TEP术,观察2组的53例患者行TAPP术,对照组的53例患者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三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比较三组患者的血清指标、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比较三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1组和观察2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IL-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观察2组,住院时间短于观察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观察2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术后48 h的CRP以及术后24、48 h的VAS评分低于观察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观察组2组术后48 h的IL-6、CRP以及术后24、48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和观察2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观察2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但经校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在治疗腹股沟疝时,运用TEP、TAPP术能够降低复发率,减轻炎症反应。相较于TAPP术,TEP术的安全性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腹膜修补 无张力修补 腹股沟 复发 炎症因子
下载PDF
腹腔镜完全腹膜外与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安全性和近期效果比较研究
15
作者 李鸿刚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10-112,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与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治疗腹股沟疝的安全性和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01—2023-04信阳市平桥区中医院外科收治的112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TEP组和TAP...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与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治疗腹股沟疝的安全性和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01—2023-04信阳市平桥区中医院外科收治的112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TEP组和TAPP组,各56例。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视觉模拟(VAS)评分,以及随访6个月期间的恢复情况。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EP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胃肠恢复时间短于TAPP组,术后12 h、24 h、48 h时的VAS评分低于TAPP组,住院费用少于TAP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随访6个月期间2组患者均无复发且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股沟疝患者采用TEP和TAPP手术均有确切效果,其中TEP术具有术后疼痛轻、对肠胃功能影响较小、患者经济负担轻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腹腔镜完全腹膜修补 腹腔镜腹膜修补
下载PDF
腹腔镜完全腹膜外与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临床对比研究
16
作者 郑磊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06-108,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与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01—2022-08在郑州市第十五人民医院普外科行腹腔镜疝修补术的94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TEP组和TAPP组。比较2组患者的... 目的探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与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01—2022-08在郑州市第十五人民医院普外科行腹腔镜疝修补术的94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TEP组和TAPP组。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前和术后24 h检测患者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炎性因子水平。统计阴囊血清肿、尿潴留、局部感觉异常等术后并发症。结果共纳入94例患者,每组47例。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以及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术后炎性因子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EP组患者术后24 h时的VAS评分低于TAPP组,疼痛持续时间短于TAP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PP和TEP均有确切的近期效果及可靠的安全性,其中TEP能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缩短疼痛持续时间。TAPP则有利于发现和同期处理隐匿性疝、双侧疝。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术者的腔镜技术水平综合考虑,合理选择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腹股沟 腹腔镜经腹腹膜修补 腹腔镜腹膜修补
下载PDF
平片后腰带式固定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严顺新 卢亚 吴春雷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7年第6期448-451,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腹膜外(totally extraperitoneal,TEP)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术中固定平补片的实用性及要点。方法:2012年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102例患者,腹股沟斜疝、直疝及股疝共108侧。TEP术中建立10 mm观察孔、2个(或3个)5 mm Troca...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腹膜外(totally extraperitoneal,TEP)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术中固定平补片的实用性及要点。方法:2012年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102例患者,腹股沟斜疝、直疝及股疝共108侧。TEP术中建立10 mm观察孔、2个(或3个)5 mm Trocar操作孔,将平片修剪为近椭圆形11 cm×15 cm,作为主作用平片;修剪1.2 cm×4~8 cm小片条,作为辅助固定平片。小片条后腰带式方法呈"V"形固定同侧输精管、精索或子宫圆韧带。结果:99例采用两孔法完成手术,3例采用三孔法,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Ⅲ型疝中6例巨大腹股沟疝(外环口大于3指),术中于外环口水平做2 cm横切口,直视下间断缝闭数针,以缩小外环口。术中4例患者出血超过50 ml;2例患者于肌耻骨孔区放置引流管;无肠管、膀胱损伤及大片皮下气肿(面积>15 cm×15 cm)发生。术后第1天可下床活动,3~7 d出院,平均(3.6±1.2)d。术后4例患者发生7 cm×6 cm×5 cm以上阴囊肿,经抬高阴囊、卧床休息后15~35 d自愈。未发生与本次疝手术相关的再手术,1例患者术后一年出现对侧新发疝。结论:TEP术中利用人体自有韧性组织固定主平片,位移小;经修剪的小片条后腰带式固定主平片,固定方法简单实用、效果可靠,覆盖疝内环口理想,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腹膜 修补 腹腔镜检查 平片固定
下载PDF
完全腹膜外腹腔镜下疝修补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疗效比较 被引量:3
18
作者 付月云 王红旭 +1 位作者 陈志权 陈志明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5年第5期53-55,共3页
完全腹膜外腹腔镜下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 prosthesis,TEP)是在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式的基础上,应用腹腔镜等先进微创技术将腹膜前间隙游离,于肌耻骨孔处填塞疝修补片,从而治疗腹股沟疝。本术式操作简单,不进入腹腔,... 完全腹膜外腹腔镜下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 prosthesis,TEP)是在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式的基础上,应用腹腔镜等先进微创技术将腹膜前间隙游离,于肌耻骨孔处填塞疝修补片,从而治疗腹股沟疝。本术式操作简单,不进入腹腔,内脏损伤和腹内粘连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康复快、疼痛轻,并且气腹对腹腔的影响轻,手术复发率低且同时可观察双侧疝,是目前疝修补术中较理想的方法。此术式是否比传统的标准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优势明显尚有争议[1~3]。我院从2009年起开展此项手术,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张力修补 腹腔镜 腹膜 疗效 腹膜前间隙 2009年 微创技 腹股沟
下载PDF
免钉合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梁雄 陈烈欢 +3 位作者 陈启生 梁伟潮 熊海波 朱应昌 《中外医疗》 2013年第24期81-82,共2页
目的探讨免钉合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non stapling totally extraperitoneal prosthesis,n-TEP)临床应用的合理性。方法采集2011年8月—2013年2月该院在全麻下行n-TEP治疗的153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 目的探讨免钉合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non stapling totally extraperitoneal prosthesis,n-TEP)临床应用的合理性。方法采集2011年8月—2013年2月该院在全麻下行n-TEP治疗的153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时间30~100min,术中出血2~50mL,早期并发症少,术后1~5d出院。随访3~12个月无复发。结论 n-TEP使用补片覆盖耻骨肌孔,符合力学原理,具有解剖清晰、疗效确切、损伤小、复发率低、费用低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钉合 腹腔镜 完全腹膜修补补片固定
下载PDF
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与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的对比观察
20
作者 吕传鹤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23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与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对腹股沟疝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以及对其炎症反应、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12月收治的90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 目的探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与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对腹股沟疝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以及对其炎症反应、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12月收治的90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TEP组(45例,采用TEP术治疗)与TAPP组(45例,采用TAPP术治疗)。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前和术后24 h炎症指标,术前和术后1个月生活质量,以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TEP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TAPP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TAPP组;与术前比,术后24 h两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升高,且TEP组均低于TAPP组;与术前比,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躯体活动、疼痛、精力水平、情绪反应、社会隔离评分均降低,且TEP组均低于TAPP组;TEP组并发生症总发生率低于TAPP组(均P<0.05)。结论相较于TAPP术治疗,应用TEP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引起的创伤较小,可缩短排气时间,还可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加快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腹腔镜完全腹膜修补 腹腔镜经腹腹膜修补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