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3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美托咪定复合全身麻醉在老年低位直肠癌腹腔镜微创直肠全系膜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
作者 李彦平 龚勇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58-61,共4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全身麻醉在老年低位直肠癌腹腔镜微创直肠全系膜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9月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低位直肠癌患者7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全身麻醉在老年低位直肠癌腹腔镜微创直肠全系膜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9月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低位直肠癌患者7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取全身麻醉,研究组采取右美托咪定复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麻醉药物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同时间段血清应激反应指标皮质醇(Cor)、T细胞亚群指标、NK细胞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麻醉药物用量减少,T1期、T2期血清Cor、CD8+水平降低,血清CD3+、CD4+、NK细胞水平及CD4+/CD8+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老年低位直肠癌患者腹腔镜微创直肠全系膜切除术中采取右美托咪定复合全身麻醉,可减少麻醉药物用量,减轻术后机体免疫抑制及应激反应,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全身麻醉 低位直肠 腹腔镜微创直肠全系膜切除术
下载PDF
全腹腔镜和腹腔镜辅助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近期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2
作者 时占强 马超 张定喜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76-79,共4页
目的比较全腹腔镜和腹腔镜辅助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ME)治疗直肠癌的近期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1—2023-01河南上蔡县蔡州医院普外科收治的93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8例行全腹腔镜直肠TME(观察组)、45例行腹腔镜辅助直... 目的比较全腹腔镜和腹腔镜辅助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ME)治疗直肠癌的近期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1—2023-01河南上蔡县蔡州医院普外科收治的93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8例行全腹腔镜直肠TME(观察组)、45例行腹腔镜辅助直肠TME(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检测术前、术后24 h及48 h患者的血糖(Glu)、白细胞分化抗原-63(CD63)、P-选择素(CD62P)、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PAC-1)水平。评价术后患者疼痛程度。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短(少)于对照组,且术后各时间点的Glu、CD62P、CD63、PAC-1水平,以及VA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腹腔镜辅助直肠TME比较,全腹腔镜直肠TME治疗直肠癌患者手术创伤更轻、恢复进程更快,而且对患者的血糖、血小板活化水平影响较小,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和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 腹腔镜 直肠全系切除 辅助切口 血糖及血小板活化水平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经肛全系膜切除术后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发生及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3
作者 梁小辉 彭博 +4 位作者 练绮雯 李子一 刘鑫斌 钟晓华 张喆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6期46-51,共6页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辅助经肛全系膜切除术(TaTME)后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发生及影响因素,为今后改善TaTME治疗直肠癌患者的排便功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62例行腹腔镜TaTME中低位直肠...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辅助经肛全系膜切除术(TaTME)后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发生及影响因素,为今后改善TaTME治疗直肠癌患者的排便功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62例行腹腔镜TaTME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依据直肠癌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量表评分分为LARS组和FLARS组,分别分析术后3个月、6个月发生LARS的影响因素(单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术后3个月LARS发生率为66.13%,显著高于术后6个月(41.94%)(P<0.05)。术后3个月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显示:LAR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肿瘤直径、术前放化疗率及吻合口距肛缘距离;术后6个月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显示:LAR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术前放化疗率、吻合口距肛缘距离。结论TaTME治疗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3个月LARS发生率显著高于术后6个月,患者术后康复训练和疾病恢复密切相关,TaTME术后发生LARS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同步放化疗、术后吻合口距肛缘距离(<2cm)、肿瘤直径(≥5cm),在手术过程需要引起注意,加以干预,降低术后LARS发生率,改善患者排便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辅助经肛全系切除 低位前切除综合征 中低位直肠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效果
4
作者 牛超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9期47-49,共3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ME)治疗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该院收治的78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开腹TME治疗,研究组予以腹腔... 目的:观察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ME)治疗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该院收治的78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开腹TME治疗,研究组予以腹腔镜TME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手术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水平、术后恢复指标(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24 h,研究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1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TME治疗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效果优于开腹T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位直肠 腹腔镜 直肠全系切除 视觉模拟评分法 并发症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后排尿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分析
5
作者 李朝剑 芶勇 +1 位作者 蔡美煌 谢宇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51-56,共6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后排尿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22年10月92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训练集69例和验证集23例。根据术后膀胱残余尿量情况,将训练集患者又分为排尿功能障碍组22例和排... 目的分析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后排尿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22年10月92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训练集69例和验证集23例。根据术后膀胱残余尿量情况,将训练集患者又分为排尿功能障碍组22例和排尿功能正常组47例。比较排尿功能障碍组与排尿功能正常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术后排尿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校准曲线对模型的效能进行验证。建立危险分层系统,在不同手术方式中对危险分层系统区分度进行验证。结果性别、年龄、是否患有糖尿病、术前是否进行放疗、肿瘤位置、淋巴结切除数量、盆腔自主神经受损情况、手术方式均是患者术后排尿功能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训练集和验证集的ROC曲线[训练集曲线下面积(AUC)=0.843,验证集(AUC=0.801)]和校准曲线[训练集一致性指数(C-index)=0.896,验证集C-index=0.874]结果均显示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准确性。危险分层系统区分度良好。结论性别、年龄、是否患有糖尿病、术前是否进行放疗、肿瘤位置、淋巴结切除数量、盆腔自主神经受损情况、手术方式是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后排尿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全系切除 排尿功能障碍 危险因素 列线图模型 盆腔自主神经
下载PDF
腹腔镜下结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对结直肠癌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及并发症的影响
6
作者 叶中林 《临床研究》 2023年第8期69-72,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结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ME)对结直肠癌(CRC)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2年3月在河南信合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CRC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n=45)与对照组(n=45),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TME...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结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ME)对结直肠癌(CRC)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2年3月在河南信合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CRC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n=45)与对照组(n=45),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TME,研究组采用腹腔镜下TME,对两组围手术期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免疫功能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1 d,两组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降钙素原(PCT)]水平高于术前,且研究组水平低于对照组;术后1 d,两组CD3^(+)、CD4^(+)水平低于术前,CD8^(+)水平高于术前,且研究组CD3^(+)、CD4^(+)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44%)低于对照组(2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TME应用于CRC患者中,可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对炎症因子水平、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且可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直肠全系切除 直肠 炎症因子 并发症
下载PDF
保留邓氏筋膜在腹腔镜下直肠全系膜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7
作者 卢旭强 《医药前沿》 2023年第1期62-64,共3页
目的:观察保留邓氏筋膜在腹腔镜下直肠全系膜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普宁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2019年3月—2022年3月接收的50例男性结直肠癌患者,入院后均接受腹腔镜下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根据是否保留邓氏筋膜分为保留组与切除组各2... 目的:观察保留邓氏筋膜在腹腔镜下直肠全系膜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普宁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2019年3月—2022年3月接收的50例男性结直肠癌患者,入院后均接受腹腔镜下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根据是否保留邓氏筋膜分为保留组与切除组各25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记录手术前后排尿功能[最大尿流(Qmax)、剩余尿量(RUV)]的变化,并对其手术安全性进行客观性评价。结果:保留组手术时间、胃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Qmax、RU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但保留组改善程度优于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可见保留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是治疗结直肠癌的常见方法,但术中保留邓氏筋膜在促进患者康复、保护排尿功能等方面更具优势,且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对于结直肠癌患者而言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直肠全系切除 保留邓氏筋 直肠 免疫功能 排尿功能
下载PDF
中低位直肠癌腹腔镜与开放全系膜切除合并侧方淋巴结清扫围手术期临床分析 被引量:30
8
作者 陈伟平 李其肯 +2 位作者 范永田 邱彭年 陈万源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18-422,共5页
目的比较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在腹腔镜与开放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基础上行侧方淋巴结清扫的围手术期临床结果,以探讨腹腔镜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对浙江省肿瘤医院同期16例腹腔镜及55例开放侧方淋巴结清扫术患者临床资... 目的比较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在腹腔镜与开放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基础上行侧方淋巴结清扫的围手术期临床结果,以探讨腹腔镜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对浙江省肿瘤医院同期16例腹腔镜及55例开放侧方淋巴结清扫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了两组间围手术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侧方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腹腔镜组与开放组患者基础临床特征相似。两组患者均无围手术期死亡。腹腔镜组患者无中转开腹手术。腹腔镜组比开放组手术时间显著延长(218.6±71.6 min vs.181.3±57.9 min,P=0.035)、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190.6±80.1 ml vs.344.9±295.2 ml,P=0.044)。腹腔镜组与开放组清扫的侧方淋巴结数目(9.8±6.1枚vs.11.0±9.7枚,P=0.642)、侧方淋巴结转移阳性率(25.0%vs.34.5%,P=0.55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5.0%vs.20.0%,P=0.666)、术后住院时间(10.9±3.5天vs.13.8±7.1天,P=0.12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侧方淋巴结转移与肿瘤低分化(P=0.001)、阳性脉管瘤栓(P=0.011)和神经侵犯(P=0.002)相关,但与术前是否行放化疗(P=0.479)及肿瘤大小(P=0.907)无关。结论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基础上的侧方淋巴结清扫是安全可行的,并能达到和传统开放手术同样的围手术期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 腹腔镜 侧方淋巴结清扫 直肠全系切除(TME)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临床安全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48
9
作者 傅卫 袁炯 +4 位作者 王德臣 姚宏伟 于锦利 任立焕 张同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6期502-505,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治疗中、低位直肠癌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我院2002年12月~2005年12月开腹直肠癌全系膜切除的病例(开腹组52例),以及2003年1月~2006年6月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的病例(腹腔镜组49例...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治疗中、低位直肠癌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我院2002年12月~2005年12月开腹直肠癌全系膜切除的病例(开腹组52例),以及2003年1月~2006年6月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的病例(腹腔镜组49例)。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直肠癌前切除术(160±106)ml(n=37)vs(298±186)ml(n=36),t=-3.908,P=0.000;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180±153)ml(n=10)vs(356±170)ml(n=14),t=-2.604,P=0.016]。腹腔镜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早于开腹手术组[(2.4±1.8)dVS(3.6±1.5)d,t=-3.648,P=0.000]。腹腔镜组总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开腹组[14.3%(7/49)g844.2%(23/52),x^2=10.834,P=0.001]。两组清扫淋巴结的数目无差异(12.7±6.5VS13.6±7.0,t=-0.668,P=0.505),下切缘均为阴性。腹腔镜组45例(91.8%)随访2~42个月,开腹组47例(90.4%)随访6~42个月,局部复发率分别4.4%(2/45)、4.3%(2/47)。结论: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治疗中、低位直肠癌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直肠全系切除 直肠
下载PDF
腹腔镜结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对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9
10
作者 冯会和 付召军 +2 位作者 白凤琴 魏健 张陈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7期860-865,共6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对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400例结直肠癌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结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腹腔镜结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对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400例结直肠癌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结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腹腔镜结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首次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于术前、术后第1及第7天时采集患者外周血,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ɑ)、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白细胞介素-6(IL-6)、免疫球蛋白G(IgG)、IgM及IgA水平,检测外周血CD3^+、CD4^+、CD8^+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及CD4^+/CD8^+比值;随访5年,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及复发、死亡等预后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首次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术中出血量显著降低(P<0.05);术后第1及第7天时,两组患者TNF-ɑ、CRP、PCT及IL-6水平较术前显著升高,IgG、IgM、IgA水平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术后第1及第7天时,研究组TNF-ɑ、CRP、PCT及IL-6水平显著低于同时点对照组,IgG、IgM、IgA水平显著高与同时点对照组(P<0.05);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外周血CD3^+、CD4^+淋巴细胞百分比及CD4^+/CD8^+比值较术前显著降低,CD8+淋巴细胞百分比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术后第7天,研究组CD3+、CD4^+、CD8^+淋巴细胞百分比及CD4^+/CD8^+比值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对照组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感染、术后出血、排尿功能障碍及排便功能障碍等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随访5年病死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结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具有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势,手术对患者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直肠全系切除 直肠 炎症因子 免疫功能 预后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对低位直肠癌患者氧化应激、能量代谢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周志涛 郭磊 王峰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9期129-133,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对低位直肠癌患者氧化应激、能量代谢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行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的3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纳入微创组,并随机选取同期行开腹直肠全系膜...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对低位直肠癌患者氧化应激、能量代谢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行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的3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纳入微创组,并随机选取同期行开腹直肠全系膜切除术的3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纳入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氧化应激指标[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和静息能量消耗(resting energy expenditure,REE),并分析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和第3天血清SOD水平均显著低于本组术前(均P<0.05),血清MDA水平均显著高于本组术前(均P<0.05)。微创组患者术后第1天和第3天血清SOD水平均显著高于同期开腹组(均P<0.05),血清MDA水平均显著低于同期开腹组(均P<0.05)。微创组患者术后第1天REE显著高于本组术前(P<0.05),而术后第3天REE已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第1天和第3天REE均显著高于本组术前(均P<0.05)。微创组患者术后第1天和第3天REE均显著低于同期开腹组(均P<0.05)。微创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开腹组(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开腹组(P<0.05),术后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开腹组(P<0.05)。两组患者保肛率、预防性回肠造口率、并发症发生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术后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能显著减轻手术对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氧化应激反应,改善高代谢状态,促进术后恢复,而两种术式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直肠全系切除 氧化应激 能量代谢 预后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侯雷 吕晓峰 赵恩宏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273-276,共4页
目的探究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及治疗吻合口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7年3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行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3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照术后是否发... 目的探究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及治疗吻合口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7年3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行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3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照术后是否发生吻合口漏分为吻合口漏组与无吻合口漏组,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术后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结果 328例患者中,发生吻合口漏28例,发生率为8.54%。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后吻合口漏与年龄、营养状况、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吻合口距肛门距离等因素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吻合口距肛门距离、营养状况、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是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为降低患者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需提高患者营养状况,并控制术前血红蛋白和血清白蛋白水平,在保证切缘足够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高位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 全系切除 后吻合口漏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联合肛内括约肌切除保肛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护理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雪艳 林小东 +4 位作者 项红艳 林虹 麻朋艳 周敏 郑晓风 《护理与康复》 2012年第10期930-932,共3页
总结11例超低位直肠癌行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联合肛内括约肌切除保肛术的护理。护理重点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后做好一般护理、饮食护理、引流管护理,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1例出现吻合口瘘,经积极有效治疗后治愈,3... 总结11例超低位直肠癌行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联合肛内括约肌切除保肛术的护理。护理重点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后做好一般护理、饮食护理、引流管护理,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1例出现吻合口瘘,经积极有效治疗后治愈,3例术后早期出现肛门皮肤糜烂伴灼痛,治疗后症状缓解;随访1年,6例控便良好,术后3例无法控制排气,2例偶有粪便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 腹腔镜 直肠全系切除 肛内括约肌切除保肛 护理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蒋笃均 张跃 孟闯 《中外医疗》 2018年第8期10-13,共4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05年3月—2010年5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开腹组,给予开腹手术。随机抽取2011年3月—2017年5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腹腔镜组,给予腹腔镜... 目的分析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05年3月—2010年5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开腹组,给予开腹手术。随机抽取2011年3月—2017年5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腹腔镜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直肠全系膜切除术中,术后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中保肛术中出血量为(169.36±106.96)m L,不保肛术中出血量为(180.65±153.22)m L明显低于开腹组的保肛出血量(209.65±186.65)m L,不保肛出血量(356.54±170.32)m L。腹腔镜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5、2.87,P<0.05);腹腔镜组保肛手术时间为(232.65±56.35)min多于开腹镜保肛手术时间(227.65±68.65)min;腹腔镜组不保肛手术时间为(246.95±52.65)min,明显短于开腹组(299.65±64.32)min。腹腔镜手术患者与开腹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4、1.63,P>0.05)。腹腔镜组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2.11±1.82)d明显短于开腹组(4.63±1.52)d;腹腔镜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11.32±10.01)d明显短于开腹组(26.62±12.43)d。腹腔镜组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2.43,P<0.05);腹腔镜组肿瘤直径为(4.03±1.20)cm,开腹组肿瘤直径为(3.95±1.43)cm;腹腔镜组淋巴结数目为(12.75±6.51)cm,开腹组淋巴结数目为(13.62±7.05),两组患者清扫淋巴结数目以及肿瘤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1、0.22,P>0.05);腹腔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明显低于开腹组66.67%,开腹组患者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后并发症明显多于腹腔镜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0,P<0.05)。结论为患者选择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治疗中、低位直肠癌更加安全,可作为可靠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直肠全系切除 中、低位直肠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联合动脉置泵灌注化疗治疗中晚期直肠癌的疗效及对预后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何桦波 武伟 徐静芳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0期1592-1595,共4页
目的研究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联合动脉置泵灌注化疗治疗中晚期直肠癌的疗效及对预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于本院接受诊治的中晚期直肠癌患者96例纳入观察对象,参照治疗方案不同分对照组、研究组,各48例。对照... 目的研究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联合动脉置泵灌注化疗治疗中晚期直肠癌的疗效及对预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于本院接受诊治的中晚期直肠癌患者96例纳入观察对象,参照治疗方案不同分对照组、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独的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联合动脉置泵灌注化疗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术后临床指标、预后生存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后指标(下床时间、肛门排气、进食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效率90%(43/48)高于对照组的58%(2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患者的生存质量KPS评分升高,研究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5/48)略高于对照组的6%(3/4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年,研究组生存率92%(44/48)高于对照组的75%(36/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104,P=0.004)。结论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联合动脉置泵灌注化疗治疗中晚期直肠癌疗效显著,安全性高,能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改善患者预后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腹腔镜直肠全系切除 动脉置泵灌注化疗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6
作者 慕常松 岳华 《当代医学》 2017年第20期55-56,共2页
目的对低位、中位直肠恶性肿瘤患者给予直肠全系膜腹腔镜下切除手术实施治疗后临床疗效分析探究。方法在我院选取接受治疗的80例直肠恶性肿瘤患者作为本次试验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开腹... 目的对低位、中位直肠恶性肿瘤患者给予直肠全系膜腹腔镜下切除手术实施治疗后临床疗效分析探究。方法在我院选取接受治疗的80例直肠恶性肿瘤患者作为本次试验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开腹手术与直肠全系膜腹腔镜下切除手术实施治疗,对两组研究对象治疗效果与手术后恢复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的总有效率(95.00%)与对照组研究对象(65.00%)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对象,差异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2.50%)显著少于对照组(22.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位、低位直肠恶性肿瘤患者给予直肠全系膜腹腔镜下切除手术实施治疗的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直肠全系切除 低位、中位直肠恶性肿瘤
下载PDF
腹腔镜微创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哲 《中国实用医刊》 2017年第23期41-43,共3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微创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实施腹腔镜微创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对照组实施传统直肠全系膜切除术。观察并比较两... 目的观察腹腔镜微创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实施腹腔镜微创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对照组实施传统直肠全系膜切除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及远期随访结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吻合口瘘、肠梗阻、尿潴留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1年随访,观察纽性功能障碍、泌尿功能障碍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中低位直肠癌实施腹腔镜微创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无明显疼痛感,肠道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远期无性功能障碍、泌尿功能障碍等,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位直肠 直肠全系切除 腹腔镜微创 疗效
原文传递
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应用于中、低位直肠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邓卫东 李永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22期68-70,共3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应用于中、低位直肠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60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选择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直肠癌全系膜切除... 目的分析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应用于中、低位直肠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60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选择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局部复发或转移发生率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7%低于对照组的4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局部复发或转移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而言,应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展开治疗的效果较好,具有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的优势,因此建议临床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位直肠 腹腔镜直肠全系切除 低位直肠 疗效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的疗效观察及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蒋新宇 林其声 徐书楷 《黑龙江医学》 2014年第7期793-794,共2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和传统开腹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对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分析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我院从2012-07~2013-07间收治的直肠癌患者中抽取了130例进行调查,在随机分配与自愿的原则下,将所选人员分为A组和B组... 目的:观察腹腔镜和传统开腹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对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分析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我院从2012-07~2013-07间收治的直肠癌患者中抽取了130例进行调查,在随机分配与自愿的原则下,将所选人员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65例。 A组患者采取腹腔镜下的直肠全系膜切除手术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取传统开腹直肠全系膜切除手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治疗的有效性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33.5±46.0) min和(142.4±49.1)min,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147.9±85.6)mL和(299.8±100.7)mL,A组均低于B组。 A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0.00%,明显低于B组的47.69%,且以上结果在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传统开腹直肠全系膜切除手术,直肠癌患者在采取腹腔镜下的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进行治疗时表现出了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全系切除 腹腔镜 直肠
下载PDF
腹腔镜下直肠全系膜切除保肛手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5
20
作者 马剑锋 赵正国 黑涛 《中国民康医学》 2018年第18期59-60,共2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直肠全系膜切除保肛手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8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按照平行对照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9例。研究组行腹腔镜下直肠全系膜切除保肛手术,对照组行开腹直肠全系膜切除术。(1)观...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直肠全系膜切除保肛手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8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按照平行对照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9例。研究组行腹腔镜下直肠全系膜切除保肛手术,对照组行开腹直肠全系膜切除术。(1)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肿瘤下缘距远切缘距离、并发症发生情况;(2)随访1年,观察两组转移、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肿瘤下缘距远切缘距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两组转移率、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下直肠全系膜切除保肛手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开腹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位直肠 腹腔镜 直肠全系切除保肛手 开腹手 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