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保留左结肠动脉的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在直肠癌老年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贾志超 张宗耐 +3 位作者 王达庆 郑斌 周维 周迈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3年第5期587-590,共4页
目的 探究保留左结肠动脉(LCA)的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在直肠癌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本研究以2017年1月~2021年12月在民航总医院进行治疗的直肠癌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保留... 目的 探究保留左结肠动脉(LCA)的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在直肠癌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本研究以2017年1月~2021年12月在民航总医院进行治疗的直肠癌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保留左结肠动脉手术,对照组患者采取肠系膜下动脉(根部)结扎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并发症、焦虑以及抑郁情绪评分及生命质量指标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吻合口距齿状线距离、第253组淋巴结清扫数目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回肠造口、吻合口瘘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SAS以及SDS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SAS以及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保留左结肠动脉的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在直肠癌老年患者中可有效降低吻合口瘘的风险,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左结肠动脉 腹腔镜直肠前切除 直肠 吻合口瘘
下载PDF
抵钉座经肛置入法腹部无切口手术与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冯斌 王茂峰 +5 位作者 吴磊 曹艳茹 张飞妍 祝青 司世同 常凤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834-838,共5页
目的:探讨抵钉座经肛置入法腹部无切口手术(natural orifice specimen extraction surgery,NOSES)与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laparoscopic anterior rectectomy,LAR)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菏泽市立医院接... 目的:探讨抵钉座经肛置入法腹部无切口手术(natural orifice specimen extraction surgery,NOSES)与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laparoscopic anterior rectectomy,LAR)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菏泽市立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NOSES组(n=30)作为观察组行抵钉座经肛置入法肛门外翻切除标本腹部无切口手术,对照组(n=30)行LAR,对比分析两组术中和术后各临床相关指标。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肿瘤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病例,两组术中出血量、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肿瘤复发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OSES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OSES治疗中低位直肠癌安全可行、效果满意。相比传统腹腔镜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下床活动早、肛门排气早、进食时间早、住院时间短、腹部无切口疤痕、快速康复等优点,而术后并发症及肿瘤复发率无明显增加,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位直肠 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手术 外翻技术 经自然腔道外翻切除标本腹部无切口手术 对比研究
下载PDF
减孔腹腔镜与常规五孔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唐运宁 程晓斌 《浙江创伤外科》 2019年第4期701-702,共2页
目的比较减孔腹腔镜与常规五孔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在中高位直肠癌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5月至2019年5月本院中高位直肠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一组改良减孔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组(改良减孔腹腔镜组,45例),另一组常规五孔腹腔镜直... 目的比较减孔腹腔镜与常规五孔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在中高位直肠癌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5月至2019年5月本院中高位直肠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一组改良减孔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组(改良减孔腹腔镜组,45例),另一组常规五孔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组(常规五孔腹腔镜组,45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围术期各项指标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改良减孔腹腔镜组患者的出血量显著少于常规五孔腹腔镜组(P<0.05),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五孔腹腔镜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4%(2/45)显著低于常规五孔腹腔镜组15.6%(7/45)(P<0.05)。结论减孔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在中高位直肠癌的应用效果较常规五孔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孔腹腔镜直肠前切除 常规五孔腹腔镜直肠前切除 中高位直肠
下载PDF
经肛拖出式全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疗效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智永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第3期50-51,共2页
目的:探究经肛拖出式全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93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直肠前切除术治... 目的:探究经肛拖出式全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93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直肠前切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经肛拖出式全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研究组的术中失血量、术后进食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用时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26%,低于对照组的2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躯体疼痛、躯体功能、活力、心理健康、生理机能和整体健康等SF-36评分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躯体疼痛、躯体功能、活力、心理健康、生理机能和整体健康等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肛拖出式全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缩短康复进程,提升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位直肠 经肛拖出式全腹腔镜直肠前切除 腹腔镜直肠切除
下载PDF
68例腹腔镜直肠前切除的手术配合
5
作者 薛增金 潘华 阮艳玲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216-216,共1页
关键词 腹腔镜直肠前切除 手术配合 直肠 外科手术 手术体位 护理
下载PDF
减孔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在中高位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孙金兵 王索 +3 位作者 徐晓丹 戴佳敏 徐颖杰 顾剑峰 《微创医学》 2022年第4期421-424,共4页
目的 探讨减孔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RPLAR)在中高位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2例中高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CLAR)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RPLAR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 目的 探讨减孔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RPLAR)在中高位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2例中高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CLAR)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RPLAR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指标、术后康复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或少于对照组,肠功能恢复情况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而两组的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与CLAR相比,采用RPLAR治疗中高位直肠癌患者的效果更佳,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位直肠 减孔腹腔镜直肠前切除 常规腹腔镜直肠前切除 应用效果 康复 并发症
下载PDF
重叠式三角吻合技术在单孔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7
作者 晁祥嵩 王强 陈秉魁 《吉林医学》 CAS 2022年第9期2346-2349,共4页
目的:探讨重叠式三角吻合技术在单孔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治疗直肠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60例直肠癌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两组均接受单孔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治疗,其中对照组应用传统三角吻... 目的:探讨重叠式三角吻合技术在单孔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治疗直肠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60例直肠癌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两组均接受单孔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治疗,其中对照组应用传统三角吻合技术进行单孔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应用重叠式三角吻合技术进行单孔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情况、术后病理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消化道重建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排粪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近端切缘、远端切缘、肿瘤大小、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叠式三角吻合技术在单孔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治疗直肠癌患者,近期疗效显著,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和排粪时间均明显缩短,且有利于患者术后尽快恢复肠道功能,相比于传统的腹腔镜下三角吻合术,术后并发症未明显增加,应用于临床具有较大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叠式三角吻合技术 单孔腹腔镜直肠前切除 直肠
下载PDF
减孔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对老年中高位直肠癌患者术后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关家辉 夏国志 《安徽医学》 2018年第10期1271-1273,共3页
目的观察减孔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RPLAR)对老年中高位直肠癌患者术后创伤应激指标及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太和县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老年中高位直肠癌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25例采用常规腹腔镜直肠前切除... 目的观察减孔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RPLAR)对老年中高位直肠癌患者术后创伤应激指标及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太和县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老年中高位直肠癌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25例采用常规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常规组),35例采用RPLAR(减孔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完成情况、术后各项创伤应激指标及康复进程。结果减孔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18. 78±28. 95) min,较常规组(145. 24±29. 54) min短,且术中出血量(46. 75±20. 24) m L,较常规组(70. 75±28. 78) m L低(P <0. 05)。两组患者术中淋巴结清扫数及切口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两组患者肾上腺素、皮质醇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术前,但减孔组低于对照组(P <0. 05),手术前后上述各指标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减孔组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为(8. 78±1. 95) d、肠功能恢复时间为(4. 25±1. 21) d、住院时间为(11. 25±2. 21) d,均较常规组短(P <0. 05)。结论老年中高位直肠癌患者RPLAR术后创伤应激反应小,利于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 减孔腹腔镜直肠前切除 应激反应 康复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保留左结肠动脉的安全性、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喆 凌旭坤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20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保留左结肠动脉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6月206例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选择不保留左结肠动脉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观察组选择保留左结肠动脉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保留左结肠动脉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6月206例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选择不保留左结肠动脉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观察组选择保留左结肠动脉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对比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失血量、首次排便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淋巴结获取量、治疗前后QOL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QOL评分、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失血量、首次排便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淋巴结获取量、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直肠癌患者实施保留左结肠动脉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可获得较好效果,可缩短手术时间和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可行性和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直肠前切除 左结肠动脉 安全性 可行性
下载PDF
经肛拖出式全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 被引量:1
10
作者 潘中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2期237-238,共2页
目的探究经肛拖出式全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对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2015年6月至2018年5月57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依据治疗方式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28例接受腹腔镜下直肠前... 目的探究经肛拖出式全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对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2015年6月至2018年5月57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依据治疗方式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28例接受腹腔镜下直肠前切除术,研究组29例接受经肛拖出式全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观察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前、末次随访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研究组住院用时、术后进食时间、术后排气时间较参照组短,术中失血量较参照组少(均P<0.05)。两组术前精神健康、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等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末次随访精神健康、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等SF-36评分较参照组高(均P<0.05)。结论经肛拖出式全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效果确切,利于术后快速恢复胃肠功能,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 经肛拖出式全腹腔镜直肠前切除 胃肠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经肛门全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疗效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凯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22年第1期47-49,56,共4页
目的观察经肛门全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对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9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观察组采用经肛门全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比较两组术后的手... 目的观察经肛门全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对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9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观察组采用经肛门全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比较两组术后的手术整体情况、胃肠功能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与术后下床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胃动素、胃泌素水平与大便失禁严重度评分(Wexner)比较,P<0.05;观察两组总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经肛门全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对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比起传统的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得更好,并发症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位直肠 经肛门全腹腔镜直肠前切除 胃肠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体质量指数对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手术的影响分析
12
作者 张宗革 李东辉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13期54-57,共4页
目的分析体质量指数(BMI)对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手术的影响,指导其临床应用。方法 67例病理诊断为直肠癌患者,将患者根据BMI不同分为低BMI组(17例,低体重)、标准BMI组(29例,正常)、高BMI组(21例,超重)。三组均采用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治疗... 目的分析体质量指数(BMI)对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手术的影响,指导其临床应用。方法 67例病理诊断为直肠癌患者,将患者根据BMI不同分为低BMI组(17例,低体重)、标准BMI组(29例,正常)、高BMI组(21例,超重)。三组均采用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治疗。对比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 d总引流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预防性小肠造瘘情况、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高BMI组患者手术时间(184.476±35.212)min、术后排气时间(5.524±1.939)d、住院时间(11.286±3.068)d长于低BMI组的(149.177±9.925)min、(3.764±2.078)d、(8.647±1.221)d和标准BMI组的(159.828±41.837)min、(3.586±1.500)d、(8.655±2.832)d,术中出血量(197.714±73.986)ml、术后3 d总引流量(196.143±68.833)ml多于低BMI组的(131.472±42.720)、(135.824±44.457)ml和标准BMI组的(153.552±62.415)、(161.517±58.842)ml,术后重度疼痛率57.143%高于低BMI组的23.529%、标准BMI组的17.2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BMI组和低BMI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 d总引流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重度疼痛率、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预防性小肠造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BMI组、标准BMI组及高BMI组患者切口感染、吻合口出血、造瘘口并发症、尿潴留发生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于标准BMI的直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会增加手术时间、出血量,但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 体质量指数 腹腔镜直肠前切除
下载PDF
不同镇痛方式对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加速康复的影响
13
作者 张振 池元龙 +1 位作者 李学山 陈申平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22期124-126,共3页
目的:探讨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阻滞联合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atient-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对腹腔镜辅助直肠前切除术围手... 目的:探讨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阻滞联合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atient-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对腹腔镜辅助直肠前切除术围手术期加速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腹腔镜辅助直肠前切除术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TAP联合PCIA组与PCEA组,记录两组患者麻醉手术及麻醉复苏情况,术后6、24、48 h两组患者静息和咳嗽时疼痛VAS评分,术后首次排气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补液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24、48小时静息和咳嗽时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首次排气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P联合PCIA与PCEA均能有效地减轻腹腔镜辅助直肠前切除术后疼痛,镇痛效果相似,肛门首次排气时间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辅助直肠切除 腹横肌平面阻滞 患者自控静脉镇痛 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经预防性回肠造口部位取标本的可行性及对造口还纳的影响
14
作者 王文浩 张耀明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8期73-76,共4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经预防性回肠造口部位取标本的可行性及对造口还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10月期间院内收治的行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前者... 目的:分析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经预防性回肠造口部位取标本的可行性及对造口还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10月期间院内收治的行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前者术中经预防性回肠造口取标本,后者另做切口取标本,观察并比较两组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延迟还纳率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造口还纳时间、还纳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还纳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造口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肛门功能总分与各项目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健康调查简表-36(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患者,通过预防性回肠造口取标本具有可行性,相比另做切口可缩短手术时间及还纳间隔时间,便于术后早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切除 预防性回肠造口 采集标本 造口还纳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保留左结肠动脉对患者肠胃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15
作者 琚然 刘平 缪琦 《河北医学》 2024年第1期76-80,共5页
目的:探究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LAR)保留左结肠动脉(LCA)对患者肠胃功能及术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行LAR的105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LCA处理方式分为保留组54例(保留LCA)和未保留组51例(不保留LCA)。比较两... 目的:探究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LAR)保留左结肠动脉(LCA)对患者肠胃功能及术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行LAR的105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LCA处理方式分为保留组54例(保留LCA)和未保留组51例(不保留LCA)。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淋巴清扫情况,对比术前和术后2d,两组患者肠胃功能[胃泌素(GAS)、胃动素(MTL)]及肛门功能[Wexner便秘评分(WCS)],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保留组手术时间长于未保留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未保留组(P均<0.05);两组出血量、拔管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量、GAS、MTL水平及WCS评分差异不显著(P均>0.05)。结论:LAR保留LCA不影响直肠癌患者淋巴结清扫、胃肠功能及肛门功能,但可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直肠切除 左结肠动脉 吻合口漏 吻合口近端肠管缺血坏死 淋巴结清扫 肠胃功能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其对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QLICP-CR)的影响
16
作者 邾磊 王耀 汪进国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721-730,共10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Anastomotic Leakage,AL)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有效预防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后AL提供理论依据,并进一步探索AL对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2月皖南医学院第一... 目的分析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Anastomotic Leakage,AL)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有效预防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后AL提供理论依据,并进一步探索AL对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2月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394例行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按是否发生术后吻合口瘘分成无吻合口瘘(无AL组,359例)和吻合口瘘组(AL组35例)两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寻术后AL独立的危险因素。根据可能会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的因素,将无AL组和AL组进行1︰1倾向性得分匹配(PSM),再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匹配组和匹配后AL组患者术后3年的总生存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对于生存时间满3年的匹配组和匹配后AL组的患者,进行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QLICP(Quality of Life Instruments for Cancer Patients)中的大肠癌CR(Colorectal Cancer)量表第二版(简称为QLICP-CR(V2.0))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生命质量差异。结果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患者男性(OR:2.680,95%CI:1.098~6.540),术前接受新辅助治疗(OR:5.109,95%CI:2.347~11.118),术前白蛋白<35 g/L(OR:3.269,95%CI:1.507~7.090),肿瘤距肛缘距离<7 cm(OR:3.330,95%CI:1.448~7.657)是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后AL的独立危险因素。Kaplan-Meier法分析显示,AL并不影响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78.8%vs 75.8%,P=0.752)、3年局部复发率(9.1%vs 18.2%,P=0.285)、3年远处转移率(12.1%vs 15.2%,P=0.726)。AL患者在心理功能中的情绪侧面(P=0.029)、大肠特异模块中的大便情况侧面(P=0.039)评分显著降低。结论男性、术前接受新辅助治疗、术前白蛋白<35 g/L、肿瘤距肛缘距离<7 cm是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后AL的独立危险因素。AL不影响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预后。AL会对患者带来情绪、大便情况上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直肠切除 吻合口瘘 危险因素 倾向性得分匹配 生存分析 QLICP-CR
下载PDF
CT精准引导下高或低位IMA结扎中的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应用效果观察
17
作者 吕彦东 郭书伟 +4 位作者 李永胜 晋玲通 范海鹏 卢义康 刘洪洲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21期183-185,共3页
目的:探究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精准引导下高或低位肠系膜下动脉(IMA)结扎中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7月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结直肠外科收治的84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CT精准引导下腹腔... 目的:探究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精准引导下高或低位肠系膜下动脉(IMA)结扎中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7月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结直肠外科收治的84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CT精准引导下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高位IMA结扎治疗,观察组采用低位IMA结扎治疗。评估两组患者的手术近期效果、远期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的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远端切缘距离、近端切缘距离、阳性淋巴结清扫数及淋巴结清扫总数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T精准引导下的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中采用高或低位IMA结扎的效果相当,但低位IMA结扎的安全性更高,且可保留左结肠动脉,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精准引导下 低位IMA结扎 高位IMA结扎 腹腔镜直肠前切除
下载PDF
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治疗后生活质量和低位前切除综合征风险分析及与骨盆影像学测量参数的关系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志玉 沙荣贵 +3 位作者 黄海 肖凯华 赵斌 邓俊晖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3年第10期1276-1281,共6页
目的 探究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并对术后患者发生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风险进行分析,并探究其与骨盆影像学测量参数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进行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治疗的198例患... 目的 探究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并对术后患者发生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风险进行分析,并探究其与骨盆影像学测量参数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进行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治疗的1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访,记录患者术前术后生活质量的变化。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并发LARS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未发生LARS)和预后不良组(发生LARS),探究影响患者发生LARS的因素;记录骨盆影像学测量参数,分析其与LARS发生的关系。结果 术后3月生活质量各个维度,包括躯体、角色、情绪、认知、社会功能均较术前有所提升(P<0.05)。198例患者中术后发生LARS有107例,为预后不良组;其余91例未发生LARS,为预后良好组;LARS发生率为54.04%。对两组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可知两组在性别、BMI、是否采用辅助化疗、是否存在术后肠造瘘、肿瘤高度及吻合口高度方面存在差异(P<0.05)。对上述存在差异的指标进行多因素分析,以患者是否发生LARS为因变量,可知患者BMI、肠造瘘、肿瘤高度及吻合口高度等均能影响患者术后发生LARS。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骨盆影像学参数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各指标较治疗前均发生变化,且治疗后两组间中骨盆前后径、骨盆出口前后径、坐骨结节间径、骶尾曲率深度间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骨盆入口前后径、骶尾径、骶尾曲径较高,坐骨棘间径较低(P<0.05)。对患者的骨盆影像学参数与发生LARS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盆骨入口前后径、骶尾径、骶尾曲径与患者发生LARS成正相关,坐骨棘间径与其呈负相关。结论 患者行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生活质量,患者BMI、肠造瘘、肿瘤高度及吻合口高度等均能影响患者术后发生LARS,患者的骨盆影像学参数与患者发生LARS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低位直肠切除 生活质量 低位切除综合征 骨盆影像学测量参数
下载PDF
盆底腹膜重建对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并发症、炎症反应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余修会 蒋骥霖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33期1-5,共5页
目的:研究盆底腹膜重建对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并发症、炎症反应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5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收治的128例采用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 目的:研究盆底腹膜重建对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并发症、炎症反应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5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收治的128例采用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实施盆底腹膜重建)和对照组(未实施盆底腹膜重建),各64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情况、炎症反应和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二次手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吻合口瘘、腹腔感染、C级吻合口瘘、盆腔感染、肠梗阻、尿潴留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3 d、5 d,两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 d,两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均低于术后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术后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腹膜重建在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应用可抑制体内炎症状态,提升生活质量,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切除 盆底腹膜重建 并发症 炎症反应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学习曲线中并发吻合口瘘的原因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冬辉 何葵 +4 位作者 庄哲宏 张剑宝 刘付英聪 梁智浩 张朝军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14-819,共6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学习曲线中并发吻合口瘘的主要原因。方法:将179例直肠前切除(Dixon)术患者按手术团队和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初学组63例、开放组55例和腹腔镜成熟组61例,对3组患者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学习曲线中并发吻合口瘘的主要原因。方法:将179例直肠前切除(Dixon)术患者按手术团队和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初学组63例、开放组55例和腹腔镜成熟组61例,对3组患者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吻合口多次切割对腹腔镜初学组和腹腔镜成熟组的影响,同时分析男性、高龄、肥胖、营养合并症、吻合口位置5种危险因素对3组的影响。结果:腹腔镜初学组吻合口瘘发生率高于另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吻合口多次切割显著影响腹腔镜初学组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对腹腔镜成熟组没有明显影响;除肥胖因素外,其他4个因素对腹腔镜初学组吻合口瘘的发生率都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个因素对开放组、腹腔镜成熟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操作技术缺陷是初学团队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主要原因,初学团队应尽量避免选择男性、高龄、肿瘤位置低及有营养合并症的高危患者进行手术,以降低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直肠前切除 吻合口瘘 学习曲线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