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94篇文章
< 1 2 1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手术护理流程图在腹腔镜直肠癌Dixon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邱英 郭成香 +2 位作者 刘军晓 孙榕芳 廖晓燕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32期254-255,共2页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直肠癌Dixon术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腹腔镜手术护理流程图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行腹腔镜直肠癌Dixon术患者92例,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腹腔镜手术护理流程图护理)和对...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直肠癌Dixon术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腹腔镜手术护理流程图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行腹腔镜直肠癌Dixon术患者92例,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腹腔镜手术护理流程图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腹腔镜设备故障发生率、护理不满意率、手术器械准备不足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直肠癌Dixon术围手术期应用腹腔镜手术护理流程图,可有效改善护理服务质量,有利于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直肠癌dixon术 护理流程图 围手期护理
下载PDF
两例腹腔镜直肠癌Dixon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分析及治疗体会
2
作者 汪海龙 严硕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0期29-32,共4页
本篇文章旨在深入探讨腹腔镜直肠癌Dixon术后吻合口瘘的成因、预防措施以及处理方法。方法 通过对我院2017年1月至2023年5月期间完成的20例腹腔镜直肠癌Dixon手术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我们希望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潜在的... 本篇文章旨在深入探讨腹腔镜直肠癌Dixon术后吻合口瘘的成因、预防措施以及处理方法。方法 通过对我院2017年1月至2023年5月期间完成的20例腹腔镜直肠癌Dixon手术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我们希望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潜在的并发症,探讨术后吻合口瘘的形成原因及治疗经验,为提高术后瘘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实证依据。结果 2在这项研究中,对20例腹腔镜直肠癌Dixon手术患者进行分析后发现,其中2例(10.0%)出现了吻合瘘。这两例患者均接受了“末端回肠造口术”作为治疗方案,术后进行了双套管冲洗和营养支持治疗,最终都成功治愈并出院。这个结果对于吻合瘘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指导。结论 吻合瘘是腹腔镜直肠癌Dixon术后的常见并发症。通过在手术前调整个人的营养状况、进行良好的肠道准备、在手术过程中严格执行操作、以及在手术后保持骶前引流通畅,可以降低吻合瘘的发生。对于术后出现吻合瘘的患者,如果保守治疗无效,那么应该积极采取手术治疗。其中,“末端回肠造口术”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dixon 吻合口瘘
下载PDF
改良截石位再改良用于腹腔镜直肠癌Dixon术 被引量:6
3
作者 陈妙钿 陈慰双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3期84-85,共2页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直肠癌Dixon术中,截石位的摆放方法及安全性。方法将改良截石位再改良应用于76例腹腔镜直肠癌Dixon术中。结果 76例患者术后均无出现下肢麻木、疼痛或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结论改良截石位再改良,可有效的减少术后因摆放...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直肠癌Dixon术中,截石位的摆放方法及安全性。方法将改良截石位再改良应用于76例腹腔镜直肠癌Dixon术中。结果 76例患者术后均无出现下肢麻木、疼痛或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结论改良截石位再改良,可有效的减少术后因摆放截石位而出现的并发症,既满足手术需要,也保证患者体位的安全,适用于腹腔镜直肠癌Dixon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截石位 再改良 腹腔镜 直肠癌dixon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癌Dixon术两针式预防性回肠造口的方法和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雁军 沈志玲 +3 位作者 郭志朋 王文龙 肖建安 王青兵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0年第2期41-42,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Dixon术两针式预防性回肠造口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随机将接受腹腔镜直肠癌Dixon术的96例患者分为2组,各48例。A组采用传统预防性回肠造口,B组使用两针固定法行预防性回肠造口。比较两种造口的制作时间、造口相关并...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Dixon术两针式预防性回肠造口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随机将接受腹腔镜直肠癌Dixon术的96例患者分为2组,各48例。A组采用传统预防性回肠造口,B组使用两针固定法行预防性回肠造口。比较两种造口的制作时间、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造口回纳术的用时。结果B组患者造口制作时间明显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造口回纳术的用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Dixon术中采取两针式预防性回肠造口,安全、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dixon 两针式预防性回肠造口 造口并发症
下载PDF
经肛门拖出标本腹腔镜直肠癌Dixon术应用的思考 被引量:1
5
作者 何泽生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4期42-43,共2页
目的评价经肛门拖出标本腹腔镜直肠癌Dixon术临床应用。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9月~2010年12月开展改良式经肛门取出标本的腹腔镜直肠癌Dixon术病例共8例进行分析。结果 8例患者手术顺利,无一例中转开腹,无腹部切口。手术时间约(240&... 目的评价经肛门拖出标本腹腔镜直肠癌Dixon术临床应用。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9月~2010年12月开展改良式经肛门取出标本的腹腔镜直肠癌Dixon术病例共8例进行分析。结果 8例患者手术顺利,无一例中转开腹,无腹部切口。手术时间约(240±30)min,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0±0.5)d,腹腔镜下切断肠管时肠内容物流出腹腔8例,拖出标本时肠管标本受挤压导致其内液流出腹腔8例,拖出标本困难5例,术后两周发生直肠阴道漏1例,8例患者肛门控便均良好。结论该术式无腹壁切口,术后康复快,但存在手术耗时长、可能增加腹腔感染及肿瘤种植发生率、不容易拖出标本等问题,因此,该术式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但目前尚未成熟,需进一步完善以便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经肛门拖出标本 腹腔镜dixon 免切口
下载PDF
新辅助化疗后腹腔镜直肠癌Dixon术的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涛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8年第2期60-61,共2页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后腹腔镜直肠癌Dixon术的根治性、安全性及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13-01—2015-01间在洛阳市第二中医院行新辅助化疗后接受Dixon术的52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根据不同术式分为2组,各26例。观察组实施腹腔镜手术,对照组...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后腹腔镜直肠癌Dixon术的根治性、安全性及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13-01—2015-01间在洛阳市第二中医院行新辅助化疗后接受Dixon术的52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根据不同术式分为2组,各26例。观察组实施腹腔镜手术,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术后3 a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后腹腔镜直肠癌Dixon术的根治性、安全性及远期疗效与开腹Dixon术相似。但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位直肠癌 新辅助化疗 腹腔镜 dixon
下载PDF
免腹壁辅助切口腹腔镜直肠癌Dixon术应用体会
7
作者 朱震洲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2年第5期1346-1347,共2页
目的探讨免腹壁辅助切口腹腔镜直肠癌Dixon术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9.3-2011.12月间开展免腹壁辅助切口腹腔镜直肠癌Dixon术共12例病例进行评价。结果 12例患者手术顺利,无一例中转开腹,无腹部切口。手术时间约(200±30)min,... 目的探讨免腹壁辅助切口腹腔镜直肠癌Dixon术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9.3-2011.12月间开展免腹壁辅助切口腹腔镜直肠癌Dixon术共12例病例进行评价。结果 12例患者手术顺利,无一例中转开腹,无腹部切口。手术时间约(200±30)min,术中出血量(50±30)ml,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2±0.5)d。术后无吻合口出血,无吻合口瘘和狭窄等并发症,术后随访1年无复发、转移及trocar切口的种植转移等。结论该术式无腹壁切口,术后康复快,手术安全可行,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腹壁辅助切口 直肠癌 腹腔镜dixon
下载PDF
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与Dixon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对患者术后肛门功能恢复的影响
8
作者 黄飞 夏卓娅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与直肠癌前切除(Dixon)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对患者术后肛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江陵县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0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与直肠癌前切除(Dixon)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对患者术后肛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江陵县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0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腹腔镜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Dixon术治疗,腹腔镜组患者实施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肛门直肠动力学指标、肛门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预后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后住院时间和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个月,腹腔镜组患者肛门直肠动力学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术后4个月、术后8个月,腹腔镜组患者肛门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对可降低术后的出血量,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和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促进术后肛门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 直肠癌前切除 超低位直肠癌 肛门功能恢复
下载PDF
改良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引流法治疗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临床价值研究
9
作者 张宁 宋展 钱国武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3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引流法治疗直肠癌腹腔镜低位前切除(LAR)术后吻合口漏(AL)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1—2022-12南阳市中心医院普通外科行直肠癌LAR术后发生AL的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方法根据引流方法分为2组,观... 目的探讨改良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引流法治疗直肠癌腹腔镜低位前切除(LAR)术后吻合口漏(AL)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1—2022-12南阳市中心医院普通外科行直肠癌LAR术后发生AL的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方法根据引流方法分为2组,观察组27例采用预置的改良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引流,对照组(18例)采用传统引流管常压冲洗引流。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和疗效。结果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漏后第1天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炎性指标的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漏后第7天、第14天时,2组患者的NLR、IL-6、CRP水平均显著低于漏后第1天,其中观察组患者的上述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双套管装置制作简便,用于持续冲洗负压引流治疗直肠癌LAR术后AL,有利于缩短AL的治疗周期和降低机体的炎性应激反应,值得进一步完善和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dixon 吻合口漏 引流
下载PDF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切除术后患者营养及免疫状态的改善效果
10
作者 耿天祥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4期100-102,共3页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EN)支持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切除术后患者营养及免疫状态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21-01—2023-06在焦作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行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切除术的64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每组32例,术后分别予以早期EN...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EN)支持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切除术后患者营养及免疫状态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21-01—2023-06在焦作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行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切除术的64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每组32例,术后分别予以早期EN支持(EN组)和早期肠外营养(PN)支持(PN组)。比较2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营养、免疫状态改善效果。统计2组患者术后吻合口漏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EN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PN组,术后吻合口漏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天2组患者营养及免疫状况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时,EN组患者的营养及免疫状况指标均优于P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切除术后的患者,早期实施EN支持能够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早期恢复,改善营养及免疫状态,降低并发症风险,缩短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腹腔镜直肠癌切除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营养功能、免疫状态
下载PDF
术后精准护理对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影响
11
作者 李娜 张瑜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145-0149,共5页
术后精准护理可以提升护理针对性和有效性,本文主要针对其对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影响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 本文采取回顾分析,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22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期间确诊并且于我院进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的150例... 术后精准护理可以提升护理针对性和有效性,本文主要针对其对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影响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 本文采取回顾分析,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22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期间确诊并且于我院进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的150例患者,在行对照分组过程中以患者就诊时间顺序为基准进行划分,将以上本文的研究对象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中各自具有75例研究对象。常规护理方式和策略为本文对照组患者临床护理方式,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患者基础护理基础之上实施术后精准护理,阶段性护理工作饥饿书之后,我院护理团队对于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术后的SDS评分、SAS评分进行记录。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实施不同护理方式下,取得的了差异性的护理成效,其中实施术后精准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术后综合情况明显更好,在各项数据和信息方面显著由于对照组,其中包含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术后的SDS评分、SAS评分数据,两组数据和信息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来说,术后的精准护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有利于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和术后的生存质量提升,在针对这一类患者的治疗中需要注重全面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护理 精准护理 腹腔镜 直肠癌 护理效果
下载PDF
纳布啡联合舒芬太尼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闫云 徐利 杨明全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2期33-40,共8页
目的探讨纳布啡联合舒芬太尼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8月-2022年4月于该院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患者86例,依照镇痛方案,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术毕给予舒芬太尼,实验组给... 目的探讨纳布啡联合舒芬太尼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8月-2022年4月于该院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患者86例,依照镇痛方案,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术毕给予舒芬太尼,实验组给予纳布啡+舒芬太尼。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点(术后1、6、12、24和48 h)的镇痛镇静效果、血清疼痛介质指标水平和应激反应指标水平变化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自控镇痛次数、补救镇痛数、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和术毕48 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较短(t=3.29,P=0.001),自控镇痛次数(Z=4.53,P=0.000)和补救镇痛数较少(χ^(2)=4.48,P=0.034);术后12、24和48 h,实验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明显低于对照组(t=2.86,t=2.55,t=0.10,P<0.05);术后1和6 h,实验组患者Ramsay镇静评分低于对照组(t=2.10,t=2.07,P<0.05);术后6、12和24 h,实验组血清P物质(SP)(t=3.63,t=5.51,t=3.46,P<0.05)、前列腺素E2(PGE2)(t=2.34,t=3.56,t=0.33,P<0.05)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6、12和24 h,实验组血清皮质醇(Cor)(t=4.65,t=6.50,t=6.52,P<0.05)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术毕6、12、24和48 h,实验组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t=5.49,t=7.85,t=7.70,t=2.18,P<0.0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5.43,t=7.83,t=5.27,t=2.32,P<0.05)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t=3.39,t=9.24,t=4.87,t=2.37,P<0.05)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肠鸣音出现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布啡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显著,可有效调节机体手术创伤后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直肠癌 纳布啡 舒芬太尼 后镇痛 应激反应
下载PDF
单次注射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疲劳综合征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文静 孙韧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291-295,共5页
目的探讨单次注射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疲劳综合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9月就诊于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共计90例。纳入标准:年龄60~75岁,ASAⅡ—Ⅲ级,体重指... 目的探讨单次注射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疲劳综合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9月就诊于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共计90例。纳入标准:年龄60~75岁,ASAⅡ—Ⅲ级,体重指数(BMI)18.5~27.9 kg/m^(2),术前1dChristensen疲劳评分≤4分,预期手术时间小于6 h,预期失血量低于800 mL。患者随机纳入氯胺酮组(K组)或安慰剂组(P组),每组各纳入45例患者。于术前1 d、术后3 d、术后5 d、术后7 d评估患者Christensen疲劳评分和简明围术期疲劳检测量表(ICFS-10)评分。于麻醉诱导前10 min(T0)、手术结束即刻(T1)、术后6 h(T2)、术后12 h(T3)、术后24 h(T4)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记录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以及苏醒延迟、躁动、恶心呕吐、复视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拔管时间、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停留时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苏醒延迟、躁动、恶心呕吐、复视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组患者术后3 d、术后5 d、术后7 d的Christensen疲劳评分和ICFS-10评分明显低于P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3 d Christensen疲劳评分和ICFS-10评分明显高于同组其他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组患者术后T1至T4时点的IL-6和TNF-α水平明显低于P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T1时点IL-6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同组其他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次注射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能够改善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疲劳综合征,且对苏醒质量无明显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后疲劳综合征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 老年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患者术中低体温相关因素分析及预后
14
作者 李岚哲 翟永华 李丽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18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22年6月1日~2023年12月31日收治的15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治疗,根据患者是否发生术中低体温分为正常组和低温组各7...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22年6月1日~2023年12月31日收治的15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治疗,根据患者是否发生术中低体温分为正常组和低温组各75例;观察两组基本临床资料,分析术中发生低体温的危险因素,比较其预后情况。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病程周期、室间温度、总输液量、手术时间、出血量、冲洗量与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有关(P<0.05,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5岁、BMI<24、病程周期≥6个月、室间温度<23℃、总输液量≥1500 ml、手术时间≥2 h、出血量≥200 ml、冲洗量≥1000 ml是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患者术中低体温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低温组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正常组(P<0.05),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长于正常组(P<0.01)。结论:年龄≥65岁、BMI<24、病程周期≥6个月、室间温度<23℃、总输液量≥1500 ml、手术时间≥2 h、出血量≥200 ml、冲洗量≥1000 ml是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患者术中低体温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对患者的预后产生不利的影响,临床应加强重点人群术中体温的监测,并针对性予以干预措施,提升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直肠癌切除 中低体温 危险因素 预后
下载PDF
腹腔镜保肛术式在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5
作者 冯伟 王振波 +1 位作者 迟庆胜 范宜堂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5期2358-2362,2368,共6页
直肠癌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随着人类生活方式的日益转变以及人口老龄化态势的持续加剧,该病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安全的重大疾病之一。临床上大多数直肠癌患者均为中低位直肠癌,而针... 直肠癌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随着人类生活方式的日益转变以及人口老龄化态势的持续加剧,该病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安全的重大疾病之一。临床上大多数直肠癌患者均为中低位直肠癌,而针对该类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手段往往是选用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随着医疗水平的持续发展以及医疗理念的逐渐完善,目前认为针对直肠癌患者的治疗不但要达到根治的目的,而且应尽量确保肛门和泌尿生殖系统的正常功能。在上述治疗目标的基础上,腹腔镜保肛术式应运而生,且在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的治疗中日益广泛,包括局部切除术、前切除术以及前切除术与肛门括约肌间切除术联用等术式。随着外科医务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在不久的未来势必会有更为完美的新技术可以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提升患者术后肛门功能及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进展期直肠癌 腹腔镜 保肛 应用效果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腹腔镜外翻拖出式经括约肌间切除联合改良Bacon术在低位直肠癌超低位保肛中的应用(附6例报道)
16
作者 李佳泽 王五艺 +5 位作者 芮元祎 易波 陈超 冯晓沛 张竞博 郑阳春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5期491-495,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外翻拖出式经括约肌间切除(ISR)联合改良Bacon术在低位直肠癌超低位保肛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3月至12月四川省肿瘤医院大肠外科采用外翻拖出式ISR联合改良Bacon术进行腹腔镜根治性切除、超低位保肛的6例低位直... 目的探讨腹腔镜外翻拖出式经括约肌间切除(ISR)联合改良Bacon术在低位直肠癌超低位保肛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3月至12月四川省肿瘤医院大肠外科采用外翻拖出式ISR联合改良Bacon术进行腹腔镜根治性切除、超低位保肛的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近期临床效果,总结手术技巧。结果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00~320 min,平均256.7 min;术中失血量20~100 mL,平均48.3 mL。术后1例患者出现外置肠段脱垂,行再次手术切除;2例患者出现外置肠段系膜局部缺血,行保守治疗后好转。所有患者均顺利恢复,术后6~11 d出院,平均术后住院时间8.2 d。所有患者均于术后21 d施行二期外置肠段切除和肛门成形术,术后3~6 d好转出院,平均术后住院时间4.3 d。随访至2024年3月,所有患者无肿瘤复发或转移,二期术后3个月Wexner肛门失禁评分1~5分,平均3.2分,肛门控便功能满意。结论腹腔镜外翻拖出式ISR联合改良Bacon术有助于实现肿瘤远端的精准切除,能极大降低经肛切除的操作难度,而且避免了预防性肠造口,术后肛门功能满意,有望成为低位直肠癌行超低位保肛手术的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腹腔镜 经括约肌间切除 改良BACON 超低位保肛
下载PDF
极低位直肠癌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后肛门功能不良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
17
作者 韩宁 王小冬 +3 位作者 李迎春 周海华 潘琳琳 于晨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8期887-891,共5页
目的分析极低位直肠癌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Lap-ISR)术后肛门功能不良的影响因素,并以此构建预测模型并验证,以期为改善极低位直肠癌病人Lap-ISR术后肛门功能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在泰州人民医院进行Lap-... 目的分析极低位直肠癌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Lap-ISR)术后肛门功能不良的影响因素,并以此构建预测模型并验证,以期为改善极低位直肠癌病人Lap-ISR术后肛门功能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在泰州人民医院进行Lap-ISR手术的极低位直肠癌病人127例,术后对病人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用Wexner评分评估病人术后肛门功能,根据肛门失禁评分(Wexner)分为肛门功能良好组(106例)与肛门功能不良组(21例),收集病人临床资料并分析病人术后肛门功能不良的危险因素,并以此构建Nomogram列线图模型预测病人Lap-ISR术后肛门功能不良发生风险,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用曲线下面积(AUC)分析预测模型对病人Lap-ISR术后肛门功能不良的预测效能。结果极低位直肠癌病人Lap-ISR术后肛门功能不良发生率为16.54%(21/127)。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临床分期、合并基础疾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吻合方式、肿瘤下缘距齿状线距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肛门功能不良组肿瘤直径≥5 cm占比、新辅助化疗占比、吻合口距肛缘距离<2 cm、吻合口漏占比均高于肛门功能良好组(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5 cm(OR=5.124)、新辅助化疗(OR=5.761)、吻合口漏(OR=6.881)是病人术后肛门功能的危险因素(P<0.05)。肿瘤直径≥5 cm病人Wexner评分高于肿瘤直径<5 cm病人,合并新辅助化疗Wexner评分高于无新辅助化疗病人,合并吻合口漏Wexner评分高于无吻合口漏病人(P<0.05)。Bootstrap法内部验证显示,C-index指数为0.785(95%CI:0.692~0.851)。ROC曲线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病人术后肛门功能不良的灵敏度为85.70%、特异性为88.70%,AUC为0.895(95%CI:0.795~0.984)。结论肿瘤直径、新辅助化疗、吻合口漏是极低位直肠癌病人Lap-ISR术后肛门功能不良的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危险因素建立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评估病人术后肛门功能不良的风险效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位直肠癌 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 肛门功能 影响因素 风险预测模型 列线图
下载PDF
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对老年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康复的影响
18
作者 杨昌建 韩丽 +4 位作者 赵月 袁晨 杨芬 谢阳 沈军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9期820-824,共5页
目的探讨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用于术后镇痛对老年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纳入拟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S组(61例,采用艾司氯胺酮静脉自控镇痛)和SF组(60例,采用舒芬太尼静脉... 目的探讨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用于术后镇痛对老年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纳入拟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S组(61例,采用艾司氯胺酮静脉自控镇痛)和SF组(60例,采用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输液量、尿量、术中出血量、术后补救镇痛、术后48 h内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按压次数和曲马多用量、术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后Ramsay镇静评分、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术后首次进食时间。记录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毕即刻、术后24 h和72 h采用ELISA法检测2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2组患者术后3 d、1周和1个月焦虑、抑郁评分。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输液量、尿量、术中出血量、术后补救镇痛、术后48 h内曲马多用量及术后48 h内PCIA按压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毕即刻、术后24 h和72 h IL-6、CRP水平逐渐升高(P<0.05),且AS组患者术后24 h和72 h的IL-6、CRP水平均显著低于SF组(P<0.05)。AS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均早于SF组(P<0.05)。AS组患者恶心、呕吐和头晕发生率显著低于SF组(P<0.05)。AS组患者术后24 h和72 h的IL-6和CRP水平均显著低于SF组(P<0.05)。AS组患者术后3 d和术后1周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显著低于SF组(P<0.05)。结论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用于术后镇痛可减轻老年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短期焦虑和抑郁,缓解术后疼痛和炎症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有助于患者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醉剂量 艾司氯胺酮 老年患者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 后镇痛 早期康复
下载PDF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术中低体温预警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19
作者 黄晓霞 劳景茂 +1 位作者 韦小波 刘广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术中低体温危险因素的预警模型进行构建并验证,旨在指导临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475例患者,术中出现低体温83例为验证组,其余非低体温患者为对照组(n=392)... 目的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术中低体温危险因素的预警模型进行构建并验证,旨在指导临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475例患者,术中出现低体温83例为验证组,其余非低体温患者为对照组(n=392)。收集两组一般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术中低体温危险因素,构建预警模型并验证其准确度。结果475例结直肠癌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率为17.47%(83/475)。经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中低体温独立危险因素包括:麻醉时间大于3 h、手术室温度小于或等于23℃、BMI≤24 kg/m^(2)、年龄大于60岁、术中补液量大于1000 mL(P<0.05)。预警模型:logistic(P)=-2.213+2.580×(年龄)+1.608×(BMI)+1.460×(手术室温度)+1.254×(麻醉时间)+1.119×(术中输液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09(95%CI:0.631~0.789),校准曲线显示其与实际曲线一致性良好,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预测拟合度较好(P<0.001)。Hosmer-lemeshow结果:χ^(2)=162.181,P<0.001,表明预测较准确。结论构建预警模型具有良好的精确度和区分度,可以有效预测术中发生低体温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直肠癌 中低体温 预警模型 验证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经预防性回肠造口部位取标本的可行性及对造口还纳的影响
20
作者 王文浩 张耀明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8期73-76,共4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经预防性回肠造口部位取标本的可行性及对造口还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10月期间院内收治的行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前者... 目的:分析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经预防性回肠造口部位取标本的可行性及对造口还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10月期间院内收治的行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前者术中经预防性回肠造口取标本,后者另做切口取标本,观察并比较两组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延迟还纳率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造口还纳时间、还纳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还纳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造口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肛门功能总分与各项目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健康调查简表-36(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患者,通过预防性回肠造口取标本具有可行性,相比另做切口可缩短手术时间及还纳间隔时间,便于术后早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 预防性回肠造口 采集标本 造口还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