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疝针在行腹腔镜经皮腹膜外结扎术腹股沟疝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1
作者 罗章伟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12期128-131,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疝针在行腹腔镜经皮腹膜外结扎术腹股沟疝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85例腹股沟疝患儿的临床资料,按应用的疝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3)。对照组采用单钩疝针腹腔... 目的:比较不同疝针在行腹腔镜经皮腹膜外结扎术腹股沟疝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85例腹股沟疝患儿的临床资料,按应用的疝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3)。对照组采用单钩疝针腹腔镜经皮腹膜外结扎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双钩疝针腹腔镜经皮腹膜外结扎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疾病相关指标水平、疼痛程度[改良儿童疼痛行为评分量表(MPBS)]评分、治疗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42/43),高于对照组的80.95%(3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PB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钩疝针腹腔镜经皮腹膜外结扎术治疗腹股沟疝患儿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满意度,降低疾病相关指标水平、MPB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单钩疝针腹腔镜经皮腹膜外结扎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疝针 腹股沟疝 患儿 经皮腹膜结扎术 腹腔镜 并发症
下载PDF
单孔腹腔镜自制疝针经皮完全腹膜外内环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分析
2
作者 陈正森 李豪 +1 位作者 曾旭 陈朝东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0期46-48,共3页
目的:分析单孔腹腔镜自制疝针经皮完全腹膜外内环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3年5月遵义市凤冈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两组患儿均行单孔腹腔... 目的:分析单孔腹腔镜自制疝针经皮完全腹膜外内环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3年5月遵义市凤冈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两组患儿均行单孔腹腔镜经皮完全腹膜外内环结扎术,对照组使用常规硬膜外针,观察组使用自制疝针。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结论:单孔腹腔镜自制疝针经皮完全腹膜外内环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显著,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患儿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腹腔镜 小儿腹股沟斜疝 经皮完全腹膜内环结扎术 自制疝针
下载PDF
单孔腹腔镜下改良双钩疝针经皮腹膜外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3
作者 黎辉 曹斌 +6 位作者 曹宇皎 谢红梅 尹东剑 马顺茂 李燕书 王永辉 李燕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9年第2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改良双钩疝针经皮腹膜外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120例腹股沟疝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三组,每组40例。其中A组行单孔腹腔镜下硬膜外针法经皮腹膜外结...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改良双钩疝针经皮腹膜外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120例腹股沟疝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三组,每组40例。其中A组行单孔腹腔镜下硬膜外针法经皮腹膜外结扎术,B组行单孔腹腔镜下单钩疝针法经皮腹膜外结扎术,C组行改良双钩疝针经皮腹膜外结扎术。观察3组手术情况、疼痛情况、家长满意度及并发症、复发情况。结果:三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面部疼痛表情量表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C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B组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家长满意度分别为75.0%、77.5%与97.5%,A、B两组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C组高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7.5%、15.0%与2.5%,复发率分别为5.0%、5.0%与2.5%; C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腹腔镜下改良双钩疝针经皮腹膜外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效果良好,手术时间短,术后家属满意度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腹腔镜检查 单孔 改良双钩疝针 经皮腹膜结扎术 儿童
下载PDF
腹腔镜下腹膜外结扎术对儿童输精管走向、睾丸容积及血供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徐乐 黎灿强 +7 位作者 陈晓东 邱敏捷 蒋杰宏 姚聪 何伟成 杨毅 陈冠星 单海涛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27-430,共4页
目的:研究单孔腹腔镜下经皮腹膜外结扎术(LPEC)治疗小儿交通性鞘膜积液对输精管走向、睾丸容积及血供的影响。方法: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共有92例男性患儿,术前诊断为单侧交通性鞘膜积液,行单孔LPEC。术前、术后1个月和6个月通过超声... 目的:研究单孔腹腔镜下经皮腹膜外结扎术(LPEC)治疗小儿交通性鞘膜积液对输精管走向、睾丸容积及血供的影响。方法: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共有92例男性患儿,术前诊断为单侧交通性鞘膜积液,行单孔LPEC。术前、术后1个月和6个月通过超声了解输精管走向、睾丸容积及血供。结果:所有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无严重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超声检查提示均无输精管扭转及绞窄,睾丸容积及血供较术前无改变(P>0.05)。结论:单孔LPEC治疗小儿交通性鞘膜积液安全有效,对输精管发育和睾丸容积、血供均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交通性鞘膜积液 超声 腹腔镜经皮腹膜外结扎术
下载PDF
腹腔镜下疝气针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对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治疗效果
5
作者 王正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5期15-17,共3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疝气针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对小儿腹股沟斜疝(IIH)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研究主要选择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日照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所收治的100例IIH患儿,并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疝气针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对小儿腹股沟斜疝(IIH)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研究主要选择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日照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所收治的100例IIH患儿,并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HLHS的治疗,观察组的患儿主要接受腹腔镜下疝气针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LEHN-HLHS)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排气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方面均表现出明显的优势,皆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 腹腔镜下疝气针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在小儿腹股沟斜疝治疗中表现出显著的卓越性。其微创性手术和操作的精准性为患儿提供了更为舒适和快速的康复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斜疝 腹腔镜 小儿 疝气针 腹膜疝囊高位结扎术
下载PDF
腹腔镜下疝气针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对腹股沟斜疝患儿各项手术指标以及疼痛的影响评价
6
作者 王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116-0120,共5页
分析于腹腔镜下,给予腹股沟斜疝患儿行疝气针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所取得的效果。方法 取92例腹股沟斜疝患儿,均为三河市中医医院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收治,分两组(分组依据:随机列表法),46例为对照组,另46例为观察组;给予对照组... 分析于腹腔镜下,给予腹股沟斜疝患儿行疝气针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所取得的效果。方法 取92例腹股沟斜疝患儿,均为三河市中医医院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收治,分两组(分组依据:随机列表法),46例为对照组,另46例为观察组;给予对照组疝囊高位结扎术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腹腔镜下疝气针腹膜外疝囊高危结扎术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疗效统计结果为95.56%,高于对照组结果80.43%,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平均为7.66分钟,标准偏差为0.73分钟,相较于对照组而言更为短。术中出血量平均为1.22毫升,标准偏差为0.08毫升,较对照组更为低。切口长度平均为0.55厘米,标准偏差为0.03厘米,小于对照组的平均切口长度,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下床活动时间为(8.72±0.84)小时,平均排气时间为(22.55±2.04)小时,平均住院时间为(3.59±0.34)天,术后疼痛时间为(21.35±1.85)小时。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这些方面表现出差异,P<0.05;在实施手术治疗后,两组患儿的疼痛评分降低,观察组分值为(1.01±0.08)分,比对照组结果低,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统计结果为2.17%,比对照组结果17.39%低,P<0.05;观察组患儿的T-AOC,GH,Β-EP指标依次为(29.42±2.73)U/ml,(3.59±0.34)mg/L,(60.35±5.84)pg/ml,与对照组对比,P<0.05。结论 于腹腔镜下,给予腹股沟斜疝患儿行疝气针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可减小手术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有效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感,患儿的应激反应较小,术后可以快速的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下疝气针腹膜疝囊高位结扎术 腹股沟斜疝 疼痛 并发症
下载PDF
单孔腹腔镜下经皮腹膜外结扎术治疗小儿交通性鞘膜积液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王誉都 李鹏 +1 位作者 高亚 黄强 《临床外科杂志》 2019年第6期517-519,共3页
目的分析单孔腹腔镜下经皮腹膜外结扎术(LPEC)治疗小儿交通性鞘膜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交通性鞘膜积液患儿76例,均行单孔LPEC治疗,观察术后情况及收缩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和睾丸动脉阻力指数(RI)。结果 76例患儿... 目的分析单孔腹腔镜下经皮腹膜外结扎术(LPEC)治疗小儿交通性鞘膜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交通性鞘膜积液患儿76例,均行单孔LPEC治疗,观察术后情况及收缩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和睾丸动脉阻力指数(RI)。结果 76例患儿均成功完成单孔LPEC手术,术中无中转开放手术病例;术后均无精索、输精管、睾丸、睾丸动脉及其他性腺血管损伤,局部感染1例(1.32%),阴囊轻度水肿2例(2.63%)。随访6个月,76例患儿的手术瘢痕基本消散,无切口疝形成或鞘膜积液复发,无输精管扭转或睾丸萎缩。64例单侧交通性鞘膜积液患儿术前的PSV、EDV和RI分别为(65.26±6.23)min/ml、EDV(48.06±4.68)min/ml和(0.55±0.09)ml/min·~2,术后1个月分别为(79.21±7.10)min/ml、EDV(55.29±5.61)min/ml和(0.59±0.12)ml/min·m^2,术后3个月分别为(104.59±8.72)min/ml、EDV(72.59±6.45)min/ml和(0.83±0.14)ml/min·m^2,术后6个月分别为(135.92±10.46)min/ml、(87.39±7.32)min/ml和(1.02±0.16)ml/min·m^2,术后6个月与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RI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例双侧交通性鞘膜积液患儿术前的PSV、EDV和RI分别为(60.14±6.05)min/ml、(44.52±4.50)min/ml和(0.54±0.08)ml/min·m^2,术后1个月分别为(75.13±6.92)min/ml、(49.78±5.11)min/ml和(0.57±0.10)ml/min·m^2,术后3个月分别为(98.76±8.15)min/ml、(62.19±6.33)min/ml和(0.81±0.12)ml/min·m^2,术后6个月分别为(129.48±9.82)min/ml、(80.16±7.05)min/ml和(0.96±0.13)ml/min·m^2,术后6个月与术后3个月、术后1个月、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的RI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交通性鞘膜积液采取单孔LPEC治疗,可显著改善睾丸的血供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切口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经皮腹膜结扎术 小儿交通性鞘膜积液 睾丸 疗效
下载PDF
改良型疝钩针在小儿单孔腹腔镜经皮腹膜外疝内环结扎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阎昱丞 马立业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4期464-466,共3页
目的改良型疝钩针在小儿单孔腹腔镜经皮腹膜外疝内环结扎术中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济南军区总医院自2016年1至9月收治的小儿腹股沟嵌顿斜疝60例,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儿均行单孔腹腔镜下经皮腹膜... 目的改良型疝钩针在小儿单孔腹腔镜经皮腹膜外疝内环结扎术中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济南军区总医院自2016年1至9月收治的小儿腹股沟嵌顿斜疝60例,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儿均行单孔腹腔镜下经皮腹膜外内环结扎术,常规腹腔探查后,观察组患者给予改良型双钩疝针法手术,对照组患者给予单钩疝针法手术,对比两组患儿围手术期指标、切口甲级以下愈合发生率、阴囊或阴唇血肿发生率、随访12个月复发率及对侧疝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切口长度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通气时间早、下地活动时间早、住院时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26、4.97、5.62、4.98、5.51、4.78,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切口甲级以下愈合发生率、阴囊或唇血肿发生率、切口感染发生率、随访12个月复发率及对侧疝发生率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14、4.88、5.32、4.75、5.25,均P<0.05)。结论单孔腹腔镜下行改良型疝钩针经皮腹膜外疝内环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膜外疝优势明显,相较于常规单钩疝针法手术具有对身体组织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速度快,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单钩疝针法 改良型疝钩针法 小儿单孔腹腔镜经皮腹膜疝内环结扎术
下载PDF
腹腔镜下单通道腹膜外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效果观察 被引量:16
9
作者 王春雨 李训海 张定成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8年第11期897-898,901,共3页
探讨腹腔镜下单通道腹膜外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2015年10月—2017年10月,80例小儿腹股沟疝分为传统组(传统手术治疗)和微创组(腹腔镜下单通道腹膜外高位结扎术治疗)各40例;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 探讨腹腔镜下单通道腹膜外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2015年10月—2017年10月,80例小儿腹股沟疝分为传统组(传统手术治疗)和微创组(腹腔镜下单通道腹膜外高位结扎术治疗)各40例;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手术并发症的差异。结果显示,微创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术前,微创组和传统组患儿的血清CRP、IL-6、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h,微创组患者的血清CRP、IL-6、TNF-α水平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两组患儿血清CRP、IL-6、TNF-α水平较手术前均显著的降低(P<0.05);术后,微创组手术并发症率(2.50%),低于传统组(15.00%,P<0.05)。腹腔镜下单通道腹膜外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手术效果可靠、手术创伤更小、术后炎性反应轻,并发症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单通道 腹膜高位结扎术 小儿 腹股沟疝
下载PDF
单孔腹腔镜腹膜外疝囊结扎术治疗女童腹股沟斜疝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2
10
作者 顾绍栋 王瑛珣 +2 位作者 罗洪 许祥飞 李鑫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9年第10期756-760,共5页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腹膜外疝囊结扎术治疗女童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对手术方法进行改良,单孔腹腔镜下采用硬膜外穿刺针与Prolene线行腹膜外疝囊结扎术,利用Prolene线的硬度实现了留置线环、送入...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腹膜外疝囊结扎术治疗女童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对手术方法进行改良,单孔腹腔镜下采用硬膜外穿刺针与Prolene线行腹膜外疝囊结扎术,利用Prolene线的硬度实现了留置线环、送入第二根线、拉出腔内缝线的操作。首先用脊柱穿刺针带一根Prolene线完成部分疝囊分离后预留一个线环在腹腔内,不完全回撤脊柱穿刺针,将脊柱穿刺针的针尖回撤至腹膜外,腹壁下方肌肉与腹膜的间隙,拐向另一侧带着线完成另外半圈的疝囊分离,穿过预留的线环。自针芯内送入第二根Prolene线作为结扎线,撤出脊柱穿刺针后,用第一根线将结扎线带出体外打结,打结后线结将回撤到肌肉与腹膜间隙。结果:30例患儿均顺利完成单孔腹腔镜手术,无一例中转手术,未发生皮下血肿。单侧疝手术时间8~10 min,平均(9.46±1.99)min,双侧疝13~18 min,平均(15.50±2.14)min。术后随访半年,无线结反应、切口感染及复发病例。结论:单孔腹腔镜下采用硬膜外穿刺针与Prolene线行腹膜外疝囊结扎术治疗女童腹股沟斜疝方便、实用,无需改造疝针及其他辅助设备,安全、有效,创伤小,线结排异反应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疝囊结扎术 腹膜 腹腔镜检查 单孔 女童
下载PDF
单孔腹腔镜双钩疝针经皮腹膜外结扎术在小儿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兴华 谢映清 +2 位作者 李俊 吕培标 王志发 《临床医学工程》 2019年第5期573-574,共2页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双钩疝针经皮腹膜外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儿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A组采用双孔腹腔镜单钩疝针治疗, B组采用单孔腹腔镜双钩疝针治疗,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双钩疝针经皮腹膜外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儿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A组采用双孔腹腔镜单钩疝针治疗, B组采用单孔腹腔镜双钩疝针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复发情况、并发症及术后美观满意度。结果 B组的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低于A组(P均<0.05)。B组患儿及家属的术后美观满意度高于A组(P <0.05)。结论采用单孔腹腔镜双钩疝针治疗腹股沟疝患儿,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术后美观满意度,缩短治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腹股沟疝 单孔腹腔镜双钩疝针 经皮腹膜结扎术
下载PDF
导丝引导在经脐单孔腹腔镜下儿童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耿磊 丁国建 +5 位作者 徐晓亮 孙帅 刘希杰 郑步峰 刘腾 傅廷亮 《精准医学杂志》 2020年第1期76-78,83,共4页
目的探讨使用导丝引导行经脐单孔腹腔镜下儿童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3月入住我院确诊的腹股沟斜疝患儿128例,行经脐单孔腹腔镜下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采用导丝引导技术用硬膜外穿刺针带丝线... 目的探讨使用导丝引导行经脐单孔腹腔镜下儿童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3月入住我院确诊的腹股沟斜疝患儿128例,行经脐单孔腹腔镜下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采用导丝引导技术用硬膜外穿刺针带丝线经患侧内环口体表位置进行穿刺,使得两次穿刺在腹膜外同一路径环绕疝囊颈部,真正做到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结果全部患儿均顺利完成单孔腹腔镜经皮穿刺置线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其中86例患儿行单侧手术,42例患儿行双侧手术。单侧和双侧腹股沟斜疝手术时间分别为(12.4±2.1)min和(20.3±3.7)min。无切口感染、医源性隐睾或睾丸萎缩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个月无复发患儿。结论采用导丝引导技术行经脐单孔腹腔镜下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安全、有效、简便,脐窝瘢痕隐蔽、美观,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腹腔镜检查 结扎术 单孔 导丝引导 腹膜 儿童
下载PDF
改良型疝钩针在小儿单孔腹腔镜经皮腹膜外疝内环结扎术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鎏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8年第12期1486-1487,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型疝钩针在小儿单孔腹腔镜经皮腹膜外疝内环结扎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治疗的80例无特殊性患儿作为关于腹股沟嵌顿斜疝的治疗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40例。两组均采取单孔腹腔镜下经皮腹膜外内环结扎术。常... 目的探讨改良型疝钩针在小儿单孔腹腔镜经皮腹膜外疝内环结扎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治疗的80例无特殊性患儿作为关于腹股沟嵌顿斜疝的治疗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40例。两组均采取单孔腹腔镜下经皮腹膜外内环结扎术。常规组应用单钩疝针进行穿刺,实验组应用双钩疝针穿刺。总结两组患儿手术效果、愈合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在手术效果方面数据差异突出,实验组数据优势明显,统计学结果达到意义标准(P <0. 05);实验组与常规组在愈合情况与并发症方面数据差异突出,实验组数据优势明显,统计学结果达到意义标准(P <0. 05)。结论改良型疝钩针在小儿单孔腹腔镜经皮腹膜外疝内环结扎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提高手术效益,对于患儿的预后康复帮助作用突出,能够显著提高患儿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型疝钩针 小儿 单孔腹腔镜 经皮腹膜疝内环结扎术 腹腔镜手术
下载PDF
腹膜外与腹膜腔途径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比较
14
作者 樊巍巍 康颂东 汪东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第5期22-25,共4页
目的对比腹膜外与腹膜腔途径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VC)的临床疗效。方法130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按照就诊次序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64例)。观察组采用腹膜外途径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对照组采用... 目的对比腹膜外与腹膜腔途径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VC)的临床疗效。方法130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按照就诊次序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64例)。观察组采用腹膜外途径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腹膜腔途径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排气时间、起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手术前及术后6个月精液质量及精索静脉内径,分析术后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气时间(5.1±2.4)h、起床活动时间(10.2±2.7)h及住院时间(2.1±1.3)d均短于对照组的(7.5±1.5)h、(12.2±2.2)h、(4.2±2.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阴囊水肿、急性附睾炎、睾丸鞘膜积液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及术后6个月,两组精子密度、活率、畸形率及精索静脉内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精子密度、活率、畸形率及精索静脉内径均优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全部缓解,无漏扎静脉;其中术前精液异常、婚后不育的31例患者术后6个月复查精液常规,精子密度、活率升高及畸形率下降,精液质量好转,1年后生育者12例。结论腹膜外与腹膜腔途径腹腔镜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疗效同样可靠有效,但腹膜外途径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有恢复快、腹腔干扰少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途径 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 精索静脉曲张
下载PDF
水分离双钩套扎针辅助单孔腹腔镜腹股沟疝腹膜外结扎术治疗双侧腹股沟疝患儿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15
作者 潘振楠 董阳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32期6034-6036,共3页
目的分析水分离双钩套扎针辅助单孔腹腔镜腹股沟疝腹膜外结扎术治疗双侧腹股沟疝(IH)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2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4例双侧IH患儿,依照手术方式将患儿分成对照组(31组)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接受... 目的分析水分离双钩套扎针辅助单孔腹腔镜腹股沟疝腹膜外结扎术治疗双侧腹股沟疝(IH)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2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4例双侧IH患儿,依照手术方式将患儿分成对照组(31组)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接受单孔腹腔镜腹股沟疝腹膜外结扎术(以下简称"单孔腹腔镜术")治疗,观察组接受水分离双钩套扎针辅助单孔腹腔镜腹股沟疝腹膜外结扎术(以下简称"联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等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术中失血量较少,手术及住院时间均较短(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06%)较对照组(29.03%)低(P<0.05)。结论联合术治疗双侧IH患儿,能减少术中失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患儿恢复,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双侧腹股沟疝 水分离双钩套扎针 单孔 腹腔镜 腹膜结扎术 并发症
下载PDF
腹股沟疝患儿腹腔镜经皮腹膜外闭合术后疝复发及对侧腹股沟疝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16
作者 王江 阎大益 +1 位作者 彭微 陈超武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75-80,共6页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患儿腹腔镜经皮腹膜外闭合术后疝复发及对侧腹股沟疝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7年12月湖南省人民医院胃肠小儿外科诊治的腹股沟斜疝患儿225例,入选206例。其中,男性120例,女性86例;平均随访(48.12±1...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患儿腹腔镜经皮腹膜外闭合术后疝复发及对侧腹股沟疝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7年12月湖南省人民医院胃肠小儿外科诊治的腹股沟斜疝患儿225例,入选206例。其中,男性120例,女性86例;平均随访(48.12±1.23)个月;手术时平均年龄(3.88±1.01)岁。手术期间常规观察无症状的对侧内环,腹膜鞘状突未闭合(PPV)时,行预防性手术。观察患儿疝复发和对侧异时性腹股沟疝(CMIH)发生率。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疝复发和CMIH的危险因素。结果腹腔镜经皮腹膜外闭合术后疝复发率为2.24%(5/223侧),复发均为男性患儿。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年龄<1岁是男性患儿复发的危险因素[RR=4.542(95%CI:1.072,19.215),P=0.041]。腹腔镜经皮腹膜外闭合术后CMIH发生率为1.72%(3/174),均为男性患儿。189例单侧患儿中84例(44.44%)确诊为无症状对侧PPV,并接受预防性腹腔镜经皮腹膜外闭合(LPEC)术。女性、<1岁及外科医生经LPEC术治疗前30例患者是无症状对侧PPV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为防止腹股沟疝复发,外科医生对年龄较小男性患儿行手术时需要谨慎。尽管本研究未发现CMIH的危险因素,但确定了无症状对侧PPV的危险因素。需要进一步探讨CMIH与PPV的这些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腹膜鞘状突未闭合 腹腔镜经皮腹膜闭合术 疝复发
下载PDF
腹腔镜和小切口腹膜后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比较 被引量:19
17
作者 吴洪涛 蒋宏毅 +3 位作者 王荫槐 姚干 刘任 杨罗艳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4年第12期1407-1408,共2页
【目的】对比评价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采用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 2 3例 ,开放手术小切口经腹膜后高位结扎术 4 6例 ,术后随访 6~ 18个月。【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上无明显差异 ,腹腔镜组术后住院时... 【目的】对比评价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采用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 2 3例 ,开放手术小切口经腹膜后高位结扎术 4 6例 ,术后随访 6~ 18个月。【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上无明显差异 ,腹腔镜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放手术组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快 ,随访无复发和睾丸萎缩。【结论】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 ,手术时间短 ,创伤小 ,恢复快 ,可同时处理双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索静脉曲张/科学 科手术 腹腔镜 科手术 结扎术 腹膜
下载PDF
腹腔镜单通道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效果评价 被引量:3
18
作者 单星燃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2年第3期154-156,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单通道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对腹股沟斜疝患儿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1—2021-10安阳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行手术治疗的96例腹股沟斜疝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将患儿分为2组,每组48例。传统组实施传统开... 目的探讨腹腔镜单通道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对腹股沟斜疝患儿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1—2021-10安阳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行手术治疗的96例腹股沟斜疝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将患儿分为2组,每组48例。传统组实施传统开放疝囊高位结扎术,腔镜组行腹腔镜单通道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比较2组患儿的基线资料、围术期指标。统计并发症发生率。术前及术后第1天检测患儿的应激指标水平。结果2组患儿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传统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患儿的抗氧化能力(T-AOC)、生长激素(GH)水平均较术前降低,β-内啡肽(β-EP)水平较术前升高,其中腔镜组的上述指标均优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传统开放手术比较,腹腔镜单通道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具有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以及患儿术后恢复快等优势。而且有助于减轻机体的氧化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腹股沟斜疝 腹腔镜单通道腹膜疝囊高位结扎术 氧化应激反应
下载PDF
生精胶囊辅助腹膜外途径腹腔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兴军 《华夏医学》 CAS 2020年第6期129-132,共4页
目的:探讨生精胶囊辅助腹膜外途径腹腔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的效果。方法:选取精索静脉曲张不育患者93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予以腹膜外途径腹腔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 目的:探讨生精胶囊辅助腹膜外途径腹腔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的效果。方法:选取精索静脉曲张不育患者93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予以腹膜外途径腹腔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助生精胶囊治疗,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术前、术后6个月性激素[血清睾酮(T)、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水平、精液质量(精子总数、精子总活力、向前运动率),随访1年记录配偶受孕率。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血清T水平高于对照组,FSH、L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精子总数、精子总活力、向前运动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配偶受孕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精胶囊辅助腹膜外途径腹腔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不育能进一步调节性激素水平,改善精液质量,提高配偶受孕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精胶囊 腹膜途径腹腔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 精索静脉曲张不育 精液质量
下载PDF
水分离双钩套扎针辅助单孔腹腔镜腹股沟疝腹膜外结扎术治疗双侧腹股沟疝的疗效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国峰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5期831-832,共2页
目的:探究水分离双钩套扎针辅助单孔腹腔镜腹股沟疝腹膜外结扎术治疗双侧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本院住院手术治疗的小儿双侧腹股沟疝患儿6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单孔腹... 目的:探究水分离双钩套扎针辅助单孔腹腔镜腹股沟疝腹膜外结扎术治疗双侧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本院住院手术治疗的小儿双侧腹股沟疝患儿6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单孔腹腔镜腹股沟疝腹膜外结扎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水分离双钩套扎针辅助单孔腹腔镜腹股沟疝腹膜外结扎术治疗。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67%)比对照组(26.67%)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分离双钩套扎针辅助单孔腹腔镜腹股沟疝腹膜外结扎术用于儿童双侧腹股沟疝治疗中,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可促进术后快速恢复,减少患儿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离双钩套扎针 单孔腹腔镜腹股沟疝 腹膜结扎术 双侧腹股沟疝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