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膜孔
1
作者 李继承 俞寿民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76-78,共3页
1863年Von Recklinghausen在光镜下发现,腹膜表面衬有单层边界清晰的间皮细胞,相邻细胞连接处有小孔。他首先命名这些小孔为腹膜孔,并认为腹膜孔是一种腹膜游离面上小的开口,与腹膜下淋巴管相连接。Recklinghausen提出的腹膜孔的概念,... 1863年Von Recklinghausen在光镜下发现,腹膜表面衬有单层边界清晰的间皮细胞,相邻细胞连接处有小孔。他首先命名这些小孔为腹膜孔,并认为腹膜孔是一种腹膜游离面上小的开口,与腹膜下淋巴管相连接。Recklinghausen提出的腹膜孔的概念,被当时一些研究腹膜结构和功能的学者所接受。但仍有不少学者对腹膜孔提出异议,认为腹膜表面被一层紧密连接的细胞所衬里,是完全封闭的,腹膜孔乃是附着子细胞表面或细胞边缘的银盐和浆液的沉淀物所形成的假象。近二十年来,一些学者利用电镜对腹膜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但其观察结果也不一致。Fukata对大鼠腹膜超微结构的观察,提出间皮细胞以桥粒相互连接,但细胞间并无腹膜孔。从生理学的观点出发,Cotran认为跨间皮的转运,是以孔系统的被动扩散来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孔 腹膜孔结构 腹膜孔开放
下载PDF
腹膜孔与腹水转归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李继承 石元和 +1 位作者 陈肖波 俞寿民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328-333,共6页
应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ODO冷冻断裂技术,对16例人体样本的腹膜孔进行研究;并为证实腹膜孔作为腹水吸收的主要通路,作了动物实验。结果表明:人体腹膜孔位于膈腹膜立方形间皮细胞之间,由相邻细胞的胞质突起围成。构成腹膜孔的立方形间... 应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ODO冷冻断裂技术,对16例人体样本的腹膜孔进行研究;并为证实腹膜孔作为腹水吸收的主要通路,作了动物实验。结果表明:人体腹膜孔位于膈腹膜立方形间皮细胞之间,由相邻细胞的胞质突起围成。构成腹膜孔的立方形间皮细胞和腹膜孔无基底膜。在立方形间皮细胞的胞质内有成束的微丝。在腹膜下小管内,有由间皮细胞的胞质突起和结缔组织形成的纤维网格,并构成腹膜孔的底和淋巴陷窝的顶。在动物实验中,腹水小鼠的腹膜孔数量增多。口径变大;注入小鼠腹膜腔内的红细胞和碳颗粒被腹膜孔所吸收。本实验结果提示,立方形间皮细胞胞质内的微丝、腹膜下小管内的间皮细胞胞质突起和纤维网格,对腹膜孔的吸收起调节作用,腹膜孔是腹水转归的主要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孔 腹水 间皮细胞 电子显微镜
下载PDF
中药对腹膜孔调控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李继承 吕志连 +2 位作者 石元和 沈毅 俞寿民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8期20-22,共3页
应用中医中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药物,进行动物实验。通过扫描电镜和计算机联机的图像处理系统,对药物的腹膜孔调控和促腹水转归作用,作了观察和定量分析。结果发现,丹参和泽泻均有显著开大腹膜孔的功能(P<0.05),并使腹膜孔... 应用中医中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药物,进行动物实验。通过扫描电镜和计算机联机的图像处理系统,对药物的腹膜孔调控和促腹水转归作用,作了观察和定量分析。结果发现,丹参和泽泻均有显著开大腹膜孔的功能(P<0.05),并使腹膜孔开放数目增加,分布密度明显增高(P<0.05)。茯苓和茯苓皮对腹膜孔的调控作用均不明显(P>0.05)。本文结果首次证实丹参和泽泻对腹膜孔有调控作用。根据腹膜孔对腹水的转归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孔 腹水转归 中药 肝硬化腹水 腹水 治疗
下载PDF
人体腹膜孔淋巴引流单位的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继承 陈肖波 +2 位作者 章成伟 钟灵健 俞寿民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01-104,T018,共5页
用电镜和锇酸-二甲基亚砜-锇酸(OsO_4-DMSO-OsO_4,ODO)冷冻断裂技术观察了人体腹膜孔淋巴引流单位的超微结构。淋巴引流单位位于腹膜孔内,由3种结构组成,即立方形间皮细胞、淋巴陷窝内皮细胞和两者之间的结缔... 用电镜和锇酸-二甲基亚砜-锇酸(OsO_4-DMSO-OsO_4,ODO)冷冻断裂技术观察了人体腹膜孔淋巴引流单位的超微结构。淋巴引流单位位于腹膜孔内,由3种结构组成,即立方形间皮细胞、淋巴陷窝内皮细胞和两者之间的结缔组织。上述3种结构相互并置,但其间无特殊的连接结构。立方形间皮细胞常伸出瓣膜状胞质突起,使腹膜下小管呈蜿蜒曲折状。间皮下结缔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的胞质突起可与淋巴陷窝内皮细胞相贴,而结缔组织的纤维层则横跨腹膜孔,形成腹膜孔的底和淋巴陷窝的顶。在这些纤维层中,纤维相互交织构成一个三维的结缔组织网。通过结缔组织网孔,使立方形间皮细胞与淋巴陷窝的内皮细胞相连,形成腹膜下小管。借助于腹膜下小管,腹膜腔与淋巴陷窝相通。腹膜孔淋巴引流单位位于腹膜腔物质吸收的必经之处,对物质的吸收起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引流单位 腹膜孔 超微结构
下载PDF
腹膜孔的药物调节和计算机图象处理 被引量:25
5
作者 李继承 吕志连 +2 位作者 石元和 沈毅 陈一芳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19-223,共5页
应用中药作腹膜孔调控研究,以扫描电镜和计算机图象处理进行观察和定量分析。结果发现:白术和党参均有显著地开大腹膜孔的功能(P<0.05),并使腹膜孔开放数目增加,分布密度明显增高(P<0.05);黄芪对腹膜孔的调控作用... 应用中药作腹膜孔调控研究,以扫描电镜和计算机图象处理进行观察和定量分析。结果发现:白术和党参均有显著地开大腹膜孔的功能(P<0.05),并使腹膜孔开放数目增加,分布密度明显增高(P<0.05);黄芪对腹膜孔的调控作用不明显(P>0.05)。本实验结果证实中药对腹膜孔有调控作用。根据腹膜孔对腹水的转归机理,白术和党参可能有良好的治疗腹水作用。本文并就中医治疗腹水的作用机理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孔 腹水转归 白术 党参 黄芪 计算机
下载PDF
盆腹膜孔和计算机图象处理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继承 高永晟 雍泰巍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64-269,共6页
本文首次报道了人胎和小鼠盆腹膜孔,并应用扫描电镜和电镜与计算机联机数字图象处理系统,对人胎盆腹膜孔进行了研究。人胎和小鼠盆腹膜有两类间皮细胞,即扁平形和立方形间皮细胞。盆腹膜孔仅位于立方形间皮细胞之间,呈簇状排列,偏... 本文首次报道了人胎和小鼠盆腹膜孔,并应用扫描电镜和电镜与计算机联机数字图象处理系统,对人胎盆腹膜孔进行了研究。人胎和小鼠盆腹膜有两类间皮细胞,即扁平形和立方形间皮细胞。盆腹膜孔仅位于立方形间皮细胞之间,呈簇状排列,偏态分布。人胎盆腹膜孔的大小和形态不一,其孔面积离散度大,变异系数为94.40,平均孔面积为10.00±9.44μm2。标准差和标准误分别是9.44和0.98;盆腹膜孔面积主要分布于1.34~32.11μm2,最大和最小孔面积分别为43.4μm2和0.8μm2。盆腹膜孔区域的平均密度是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孔 间皮细胞 图象处理 电镜
下载PDF
人胎腹膜孔超微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李继承 俞寿民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59-361,共3页
本文应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图象处理技术对15例胎儿标本的腹膜孔进行了研究。为证明腹膜孔是否为物质吸收的通路,作了动物实验。在膈腹膜上有两类细胞,即立方形和扁平形间皮细胞,腹膜孔仅位于立方形细胞之间,形状多不规则。腹膜孔呈... 本文应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图象处理技术对15例胎儿标本的腹膜孔进行了研究。为证明腹膜孔是否为物质吸收的通路,作了动物实验。在膈腹膜上有两类细胞,即立方形和扁平形间皮细胞,腹膜孔仅位于立方形细胞之间,形状多不规则。腹膜孔呈簇状或带状分布。并发现膈肌性部和腱性部腹膜均有腹膜孔,前者的面积为10.43±1.61μm^2,后者为7.93±1.67μm^2。腹膜孔的基底面无基膜,直接开口在薄层结缔组织上,借此与丰富的腹膜下毛细淋巴管相毗邻,这样的位置关系对腹膜腔内的物质吸收更为有利。在动物实验中,我们注意到注入家兔腹膜腔内的台盼蓝颗粒可被腹膜孔吸收。本研究首次证实了人腹膜孔是腹膜腔中物质吸收的重要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胎 腹膜孔 超微结构
下载PDF
利水中药泽泻、茯苓、茯苓皮、大腹皮、商陆对小鼠腹膜孔调控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吕志连 李继承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199-200,300,共3页
运用具有利水功效的泽泻、茯苓、茯苓皮、大腹皮、商陆(其中商陆实验失败)对健康小鼠腹膜孔调控作用的观察,经扫描电镜和计算机图像处理与定量分析,结果发现:泽泻组腹膜孔平均孔径、开放密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茯苓... 运用具有利水功效的泽泻、茯苓、茯苓皮、大腹皮、商陆(其中商陆实验失败)对健康小鼠腹膜孔调控作用的观察,经扫描电镜和计算机图像处理与定量分析,结果发现:泽泻组腹膜孔平均孔径、开放密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茯苓、茯苓皮、大腹皮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表明泽泻对腹膜孔调控作用强,茯苓、茯苓皮、大腹皮调控作用不明显。提示了在利水中药中泽泻是治疗腹水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水中药 泽泻 茯苓 茯苓皮 大腹皮 腹水 腹膜孔
下载PDF
中药对腹膜孔调控作用的实验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吕志连 钟灵健 李继承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1998年第6期596-596,共1页
1 材料1.1 中药筛选 运用计算机检索1990~1993年国内公开发表的应用中医药治疗肝硬化腹水论文118篇,选出有价值的78篇进行统计,列出使用中药75味。根据药物使用频率,筛选出频率最高的有8味,序为白术、丹参、茯苓、商陆、黄芪、大腹皮... 1 材料1.1 中药筛选 运用计算机检索1990~1993年国内公开发表的应用中医药治疗肝硬化腹水论文118篇,选出有价值的78篇进行统计,列出使用中药75味。根据药物使用频率,筛选出频率最高的有8味,序为白术、丹参、茯苓、商陆、黄芪、大腹皮、党参、泽泻。在文献统计中,茯苓应使用频率不高,应不愿选择范围,由于该药为茯苓的皮,世为功擅利水著称,临床常用,亦同时进行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腹膜孔调控作用 药理 实验
下载PDF
三种利水中药对小鼠腹膜孔调控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38
10
作者 吕志连 李继承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1996年第3期31-32,共2页
应用扫描电镜和计算机图像处理与定量分析法研究利水中药泽泻、茯苓、茯苓皮对健康小鼠腹膜孔的调控作用,结果发现:泽泻组腹膜孔平均孔径、开放密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茯苓组、茯苓皮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 应用扫描电镜和计算机图像处理与定量分析法研究利水中药泽泻、茯苓、茯苓皮对健康小鼠腹膜孔的调控作用,结果发现:泽泻组腹膜孔平均孔径、开放密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茯苓组、茯苓皮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泽泻对腹膜孔调控作用强,而茯苓、茯苓皮调控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水中药 腹膜淋巴 药理学
下载PDF
腹膜孔与CAPD的纯超滤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继承 俞寿民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49-51,共3页
腹膜孔与CAPD的纯超滤李继承,俞寿民腹膜孔是腹膜下淋巴管在腹膜面上的开口。借腹膜孔,淋巴系与腹膜腔相交通。因此,腹膜孔在腹膜腔免疫,胎儿宫内ABO和Rh溶血病的宫内输血治疗、腹膜腔内肿瘤、感染性微生物转移和CAPD... 腹膜孔与CAPD的纯超滤李继承,俞寿民腹膜孔是腹膜下淋巴管在腹膜面上的开口。借腹膜孔,淋巴系与腹膜腔相交通。因此,腹膜孔在腹膜腔免疫,胎儿宫内ABO和Rh溶血病的宫内输血治疗、腹膜腔内肿瘤、感染性微生物转移和CAPD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3]。近几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孔 CAPD 纯超滤
原文传递
应用自制扫描电镜图像处理系统进行人盆腹膜孔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继承 赵章仁 +1 位作者 高永晟 周吉林 《中华物理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04-106,共3页
应用一种具有较高性能价格比的扫描电镜图像处理系统,对人体盆腹膜孔进行研究。发现人盆腹膜有两类间皮细胞,即扁平形和立方形间皮细胞。盆腹膜孔仅出现在立方形间皮细胞之间.呈偏态分布,其标准差和标准误分别为9.44和0.98... 应用一种具有较高性能价格比的扫描电镜图像处理系统,对人体盆腹膜孔进行研究。发现人盆腹膜有两类间皮细胞,即扁平形和立方形间皮细胞。盆腹膜孔仅出现在立方形间皮细胞之间.呈偏态分布,其标准差和标准误分别为9.44和0.98.盆腹膜孔面积主要分布在1.34~32.11μm ̄2之间,变异系数为94.40.在盆腹膜上,腹膜孔的平均密度为7.2%,最大密度是1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孔 间皮细胞 图像处理 扫描电镜
原文传递
丹参、泽泻、茯苓和茯苓皮对小鼠腹膜淋巴孔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继承 丁伟勇 +4 位作者 沈毅 石元和 钟海玲 俞寿民 吕志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14-414,420,共2页
中医治疗肝硬化有较好的疗效。然而,其促腹水转归机制尚不清楚。我们以往的研究已经发现腹膜淋巴孔是腹水转归的主要途径。最新的研究已经指出,药物可改变腹膜淋巴孔对物质吸收的速率。为此,我们从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方剂中,筛选最常... 中医治疗肝硬化有较好的疗效。然而,其促腹水转归机制尚不清楚。我们以往的研究已经发现腹膜淋巴孔是腹水转归的主要途径。最新的研究已经指出,药物可改变腹膜淋巴孔对物质吸收的速率。为此,我们从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方剂中,筛选最常用,且代表不同中医辨证治疗的药物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腹水 丹参 泽泻 茯苓 小鼠 腹膜淋巴
下载PDF
中药治疗肝纤维化腹膜淋巴孔调控及促腹水转归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继承 袁淑慧 +1 位作者 赵坚培 吕志连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753-756,共4页
目的 :应用CCl4 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 ,观察两种中药复方对肝纤维化小鼠腹膜淋巴孔的调控作用和治疗腹水的意义。方法 :( 1)用CCl4 灌胃建立小鼠肝纤维化模型 ;( 2 )应用两种中药复方灌胃观察药物对肝纤维化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 3)以HE... 目的 :应用CCl4 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 ,观察两种中药复方对肝纤维化小鼠腹膜淋巴孔的调控作用和治疗腹水的意义。方法 :( 1)用CCl4 灌胃建立小鼠肝纤维化模型 ;( 2 )应用两种中药复方灌胃观察药物对肝纤维化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 3)以HE和VG染色 ,病理组织学观察 ;( 4 )扫描电镜和计算机图像处理 ;( 5)尿量及尿离子浓度检测。结果 :两种中药复方的预防组和治疗组肝组织病理变化轻 ,腹膜淋巴孔孔径增大 ,开放数量增多 ,分布密度高。尿量和尿Na+排出增多。其中中药复方Ⅰ组的作用优于中药复方Ⅱ组。结论 :两种中药复方均有明显减轻肝组织纤维化作用 ,并能调控腹膜淋巴孔 ,促进腹膜腔内液体转归 ,使尿量和尿Na+排出增加 ,减轻水钠潴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腹膜淋巴 腹水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中药调控腹膜淋巴孔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吴妤 李继承 +1 位作者 毛连根 董晓巧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677-679,共3页
目的 :研究由白术、丹参、党参、泽泻、益母草组成的中药复方治疗腹水的作用 ,阐明中药调控腹膜淋巴孔 ,促进腹水转归的机制。方法 :中药萃取、扫描电镜观察、计算机图像处理和定量分析。结果 :正常小鼠腹腔注射一氧化氮 (NO)供体后 ,... 目的 :研究由白术、丹参、党参、泽泻、益母草组成的中药复方治疗腹水的作用 ,阐明中药调控腹膜淋巴孔 ,促进腹水转归的机制。方法 :中药萃取、扫描电镜观察、计算机图像处理和定量分析。结果 :正常小鼠腹腔注射一氧化氮 (NO)供体后 ,腹膜淋巴孔显著扩大 (P <0 0 5 ) ,开放数目明显增加 (P <0 0 1)。中药灌胃 ,腹膜淋巴孔面积和开放数目均显著增加 (P <0 0 1)。中药灌胃后 ,再给NO合酶抑制剂 (L -硝基精氨酸 ) ,发现中药对腹膜淋巴孔的调控作用被明显逆转 :淋巴孔的面积和开放数目都显著减少 (P <0 0 1)。结论 :中药可能是通过升高内源性NO浓度 ,使腹膜淋巴孔开放 ,促进淋巴孔对腹水的转归 ,达到消腹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腹膜淋巴 腹水 一氧化氮 治疗 实验研究
下载PDF
丹参桃芎汤对肝纤维化小鼠腹膜淋巴孔的调控与尿钠离子浓度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吕志连 李继承 赵坚培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0年第1期22-23,共2页
目的:寻找治疗肝硬变腹水的有效方药。方法:具有腹膜淋巴孔调控作用的丹参配合活血化瘀的桃仁、川芎组成丹参桃芎汤对肝纤维化造模小鼠进行腹膜淋巴孔调控与尿离子浓度变化的实验,并经扫描电镜和计算机图像处理与定量分析。结果:预防组... 目的:寻找治疗肝硬变腹水的有效方药。方法:具有腹膜淋巴孔调控作用的丹参配合活血化瘀的桃仁、川芎组成丹参桃芎汤对肝纤维化造模小鼠进行腹膜淋巴孔调控与尿离子浓度变化的实验,并经扫描电镜和计算机图像处理与定量分析。结果:预防组、治疗组腹膜淋巴孔孔径、密度与模型组、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而尿离子测定,治疗组不及预防组。结论:丹参桃芎汤是治疗腹水的有效方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淋巴 肝纤维化 丹参桃芎渗 尿钠离子
下载PDF
二参泽术汤对腹膜淋巴孔的影响及腹水转归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丁世萍 李继承 +2 位作者 毛连根 徐坚 刘建栋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344-1348,共5页
目的 :研究二参泽术汤对腹膜淋巴孔的调控作用和治疗腹水的意义 ,并应用NO供体 (硝普钠 )和一氧化氮合酶 (NOS)抑制剂 (NG-单甲基 -L -精氨酸 ) ,观察NO的淋巴孔舒张作用和对腹水转归影响 ,探讨二参泽术汤对腹膜淋巴孔的调控机制。方法 ... 目的 :研究二参泽术汤对腹膜淋巴孔的调控作用和治疗腹水的意义 ,并应用NO供体 (硝普钠 )和一氧化氮合酶 (NOS)抑制剂 (NG-单甲基 -L -精氨酸 ) ,观察NO的淋巴孔舒张作用和对腹水转归影响 ,探讨二参泽术汤对腹膜淋巴孔的调控机制。方法 :应用CCl4 法建立小鼠肝纤维化模型 ;用扫描电镜观察 ,并使用计算机与扫描电镜联机的图像处理系统测定腹膜淋巴孔的变化 ;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尿离子浓度。结果 :①二参泽术汤可明显促进腹膜淋巴孔开放面积增大 ,周长和分布密度增加 (P <0 0 1 ) ,尿中Na+ 、K+ 、Cl- 排出增多 (P <0 0 5或P <0 0 1 ) ;②二参泽术汤对腹膜淋巴孔的调控和对腹水转归的作用可以被NO供体和NOS抑制剂增强或抑制。结论 :①二参泽术汤能调控腹膜淋巴孔 ,促进腹膜腔内液体转归 ,使尿中Na+ 、K+ 、Cl- 排出增加 ,减轻水钠潴留 ,具有良好的消腹水作用 ;②二参泽术汤调控腹膜淋巴孔 ,促腹水转归机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参泽术汤 腹膜淋巴 作用机理 动物实验 腹水 转归
下载PDF
腹膜透析失超滤与一氧化氮对腹膜淋巴孔调节作用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梁国庆 李继承 杨则然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1年第3期208-209,共2页
为研究一氧化氮对腹膜淋巴孔的调节作用 ,探讨腹膜透析失超滤机理 ,对小鼠腹腔注射 NO供体硝普钠和 NOS的抑制剂 NG-单甲基 -L-精氨酸。结果显示 ,随 SNP剂量增加 ,小鼠血中 NO浓度显著提高 ,淋巴孔的直径和密度明显增加 ;随着 L-NMMA... 为研究一氧化氮对腹膜淋巴孔的调节作用 ,探讨腹膜透析失超滤机理 ,对小鼠腹腔注射 NO供体硝普钠和 NOS的抑制剂 NG-单甲基 -L-精氨酸。结果显示 ,随 SNP剂量增加 ,小鼠血中 NO浓度显著提高 ,淋巴孔的直径和密度明显增加 ;随着 L-NMMA剂量增加 ,小鼠血中 NO浓度明显降低 ,腹膜淋巴孔开放数量减少 ,淋巴孔密度降低 ,淋巴孔孔径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淋巴 一氧化氮 腹膜透析 失超滤
下载PDF
一氧化氮腹膜淋巴孔调控与中药治疗腹水机理探讨
19
作者 董晓巧 李继承 +2 位作者 毛连根 吴妤 吕志连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 研究中药与一氧化氮(NO)的腹膜淋巴孔调控,探讨中药复方的消腹水机理.方法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和计算机图像处理定量分析,测定腹膜淋巴孔孔径、面积和开放密度,同时测定尿钠浓度.结果 (1)中药组腹膜淋巴孔孔径、面积和开放密度均... 目的 研究中药与一氧化氮(NO)的腹膜淋巴孔调控,探讨中药复方的消腹水机理.方法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和计算机图像处理定量分析,测定腹膜淋巴孔孔径、面积和开放密度,同时测定尿钠浓度.结果 (1)中药组腹膜淋巴孔孔径、面积和开放密度均增大,尿钠排出量显著增多(P<0.01);(2)NO供体硝普钠组腹膜淋巴孔孔径,面积和开放密度均增加(P<0.01或P<0.05);(3)在给中药时,又给NO合酶抑制剂L-硝基精氨酸,腹膜淋巴孔孔径、面积及开放密度均减小(P<0.01).结论 本中药复方有较好的调控淋巴孔促尿钠离子排出的作用.结果提示,中药可能是通过升高内源性NO浓度,舒张腹膜淋巴孔达到消腹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腹膜淋巴 中药 腹水 尿钠离子 治疗机理 开放密度
下载PDF
中药复方对肝纤维化造模小鼠腹膜淋巴孔调控与尿钠离子浓度变化的实验研究
20
作者 吕志连 李继承 刘建栋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5期25-26,共2页
具有腹膜淋巴孔调控作用的四味药组成的二参泽术汤和活血化瘀的丹参桃芎汤对肝纤维化造模小鼠进行腹膜淋巴孔调控与尿离子浓度变化的实验。通过扫描电镜和计算机图像处理与定量分析,结果两方的预防组、治疗组腹膜淋巴孔孔径、密度与模... 具有腹膜淋巴孔调控作用的四味药组成的二参泽术汤和活血化瘀的丹参桃芎汤对肝纤维化造模小鼠进行腹膜淋巴孔调控与尿离子浓度变化的实验。通过扫描电镜和计算机图像处理与定量分析,结果两方的预防组、治疗组腹膜淋巴孔孔径、密度与模型组和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其中尿离子测定丹参桃芎汤治疗组不及预防组。提示二参泽术汤与丹参桃芎汤是治疗腹水的有效方剂,而前方尤优于后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淋巴 尿钠离子 二参泽术汤 肝纤维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