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61篇文章
< 1 2 1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腹膜浆液性交界性肿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1
作者 袁晓清 张岩 魏力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6年第1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浆液性交界性肿瘤(primary peritoneal serous borderline tumor,PPSBT)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临床诊治方法和预后。方法:报道1例原发性盆底腹膜浆液性交界性肿瘤(低度恶性)的临床诊治经过、术中发现、病理学特征...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浆液性交界性肿瘤(primary peritoneal serous borderline tumor,PPSBT)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临床诊治方法和预后。方法:报道1例原发性盆底腹膜浆液性交界性肿瘤(低度恶性)的临床诊治经过、术中发现、病理学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术中探查见盆底腹膜表面、直肠前壁浆膜面、子宫表面及卵巢表面见弥漫粟粒样小结节,较大者直经约0.3cm,灰白色。术后证实为盆底腹膜浆液性交界性肿瘤伴腹膜、子宫外膜及卵巢表面广泛种植(低度恶性)。结论:原发性腹膜浆液性交界性肿瘤为低度恶性肿瘤,预后较好。首选手术治疗,对年轻的患者,建议保留子宫及卵巢。术后放化疗被认为不可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腹膜浆液性交界性肿瘤 腹膜 文献复习
下载PDF
卵巢微乳头亚型浆液性交界性肿瘤临床病理与分子特征分析
2
作者 宋芳 陈汝蕾 +1 位作者 马晓婷 吕京澴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5-260,共6页
目的探讨卵巢微乳头亚型浆液性交界性肿瘤(micropapillary serous borderline tumor,MSB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分子改变、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收集14例卵巢MSBT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分析IMP3的表达,运... 目的探讨卵巢微乳头亚型浆液性交界性肿瘤(micropapillary serous borderline tumor,MSB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分子改变、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收集14例卵巢MSBT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分析IMP3的表达,运用qRT-PCR法和Sanger测序法检测BRAF和KRAS的基因突变,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年龄27~56岁,平均41.7岁;9例为双侧卵巢肿物;11例术前血清CA125值升高。肿瘤切面呈囊实性,伴囊内乳头状物。14例卵巢MSBT均呈乳头状结构,特征性的细长微乳头直接从囊壁或大的无分支乳头上发散出来,乳头长宽比>5,乳头被覆细胞呈立方至多角形,轻-中度异型性,微乳头区范围均>5 mm。5例伴微浸润;6例伴腹膜非浸润性种植;5例伴腹水均可见异型肿瘤细胞;3例伴淋巴结受累;9例伴砂粒体。免疫表型:ER、PR、CA125、CK7和WT-1均呈阳性,p53野生型,HER2、IMP3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为5%~30%。分子病理学特征:14例中KRAS基因突变3例(3/14,21.4%),突变位点分别为G12C、G12D和Q70(无义突变);BRAF V600E均未突变;BRAF T559I突变1例(1/14,7.1%)。7例患者行根治性手术,另7例患者行保守性手术,术后均未经特殊治疗。随访时间1~12年,14例患者中5例有复发。结论MSBT形态学特殊,多双侧发病,易伴腹膜种植,易复发,诊断时应与经典型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浆液交界肿瘤 微乳头亚型 KRAS突变 BRAF突变
下载PDF
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57例临床病理分析
3
作者 李宝华 钟山 《实用医技杂志》 2024年第3期208-210,F0003,共4页
目的分析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诊断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57例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分析其免疫表型,结合临床资料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 目的分析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诊断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57例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分析其免疫表型,结合临床资料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普通型及微乳头亚型在组织病理形态上有差别,在双侧卵巢发病率,伴有非浸润性种植及伴有微小浸润等方面存在差异。结论区分浆液性交界性肿瘤普通型和微乳头型很重要,微乳头型预后较普通型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浆液交界肿瘤 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染色
下载PDF
乳腺交界性叶状肿瘤内小管癌与小叶癌1例并文献复习
4
作者 梁月勉 王维娜 +2 位作者 张培 秦颖 王娅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4-316,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内浸润性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和预后。方法收集1例乳腺交界性叶状肿瘤内小管癌与浸润性小叶癌临床资料,采用HE、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由...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内浸润性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和预后。方法收集1例乳腺交界性叶状肿瘤内小管癌与浸润性小叶癌临床资料,采用HE、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由密集的短梭形间质细胞和单层小管状上皮构成,小管均匀分布于间质,见顶浆分泌,周围肌上皮缺失;间质细胞中度异型,核分裂象多见,另见小叶上皮内瘤变和少量浸润性小叶癌。免疫表型:小管癌ER和PR均强阳性,HER2(0),Ki67增殖指数10%,周围肌上皮标记p63、CK5/6、Calponin均阴性;浸润性小叶癌E-cadherin阴性,p120胞质阳性,ER和PR均强阳性,HER2(0),Ki67增殖指数5%;梭形间质细胞CD34阳性,CD10和SMA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约30%;无错配修复功能缺陷。结论交界性叶状肿瘤内小管癌并浸润性小叶癌临床罕见,易漏诊,病理医师需充分取材仔细观察,辅以免疫组化进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交界叶状肿瘤 小管癌 浸润小叶癌 临床病理特征
下载PDF
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伴腹膜假黏液瘤并发腹壁巨大面积蜂窝织炎一例
5
作者 陈寒春 曾颖 +1 位作者 金爱云 高原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76-179,共4页
阑尾黏液性肿瘤(appendiceal mucinous neoplasm,AMN)为罕见疾病,每年发病率约0.003‰。由AMN引起的阑尾炎约占阑尾切除术的1%。AMN是一组异质性阑尾肿瘤的总称,其肉眼特征常为管腔内充满胶冻样黏液物质的囊肿。
关键词 阑尾黏液肿瘤 腹膜假黏液瘤 蜂窝织炎
下载PDF
卵巢交界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现状及挑战
6
作者 刘昀昀 朱幼梅 林仲秋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99-602,共4页
卵巢交界性肿瘤是指一类在生长方式和细胞学特征方面介于良性和恶性肿瘤之间,无毁损性间质浸润的卵巢肿瘤。卵巢交界性肿瘤约占所有卵巢肿瘤的10%~15%,多发于育龄期女性,约1/3患者确诊时小于40岁[1]。大部分患者因意外而发现盆腹腔肿瘤... 卵巢交界性肿瘤是指一类在生长方式和细胞学特征方面介于良性和恶性肿瘤之间,无毁损性间质浸润的卵巢肿瘤。卵巢交界性肿瘤约占所有卵巢肿瘤的10%~15%,多发于育龄期女性,约1/3患者确诊时小于40岁[1]。大部分患者因意外而发现盆腹腔肿瘤,小部分患者因出现月经紊乱而就诊。约75%诊断时为Ⅰ期,进展缓慢,预后较好[2],不同病理类型的卵巢交界性肿瘤在复发模式和死亡率上具有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交界肿瘤 月经紊乱 间质浸润 育龄期女 卵巢肿瘤 毁损 细胞学特征 不同病理类型
下载PDF
卵巢交界性黏液性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7
作者 杨春梅 陈依静 邓伟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卵巢交界性黏液性肿瘤(MBOT)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2012年3月~2022年2月昆山市中医医院及昆山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43例MBOT病例,分析其临床资料、组织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表型及鉴别诊断等。结果:43例MBOT患者年龄24~7... 目的:探讨卵巢交界性黏液性肿瘤(MBOT)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2012年3月~2022年2月昆山市中医医院及昆山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43例MBOT病例,分析其临床资料、组织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表型及鉴别诊断等。结果:43例MBOT患者年龄24~77岁,平均(43.4±2.6)岁。肿瘤直径2.5~26 cm,大部分为单侧,少数为双侧。外观呈圆形、卵圆形或结节状,表面光滑。胃肠型MBOT切面呈多房囊性,蜂窝状,腔内充满黏液,无明显乳头状结构。浆黏液型MBOT以单房囊性为主,囊壁厚0.2~0.5 cm,囊壁内侧见大小不等的灰白或灰红色乳头状赘生物,囊内含黏液或黏稠胶冻样物。镜下胃肠型MBOT被覆复层增生的胃肠型上皮,细胞呈簇状、乳头状、管状绒毛状生长,细胞核呈轻-中度异型,核分裂象不易见。浆黏液型MBOT主要由子宫颈管型黏液上皮及浆液性上皮组成。肿瘤细胞呈腺样、粗大球茎状或乳头排列,细胞核呈轻-中度异型,核分裂象不易见,肿瘤间质内见特征性中性粒细胞浸润。术后随访9~96个月,除5例出现复发外,其余均未发现复发及转移。结论:卵巢交界性黏液性肿瘤预后效果较好,分为胃肠型及浆黏液型。准确识别交界性黏液型肿瘤的两型病理特征,避免过诊、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交界黏液肿瘤 胃肠型 浆黏液型 临床病理特征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CD276与晚期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预后及肿瘤免疫浸润相关性分析
8
作者 蒋艳 黎雪梅 +3 位作者 邹吴春 任丽 何春 阳袁莉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1期123-127,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CD276(sCD276)与晚期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HGSOC)预后及肿瘤免疫浸润的相关性。方法将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晚期HGSOC患者73例纳入A组,选取同期入院治疗的其他类型卵巢癌患者80例纳入B组,另选...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CD276(sCD276)与晚期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HGSOC)预后及肿瘤免疫浸润的相关性。方法将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晚期HGSOC患者73例纳入A组,选取同期入院治疗的其他类型卵巢癌患者80例纳入B组,另选择80名健康人群作为健康人群组,检测三组血清sCD276表达水平。并依据血清sCD276表达水平中位数将A组分为高表达组(≥451.26 pg/ml)与低表达组(<451.26 pg/ml)。分析血清sCD276水平变化与晚期HGSOC患者不同临床特征的关系,并采用生存曲线和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血清sCD276与晚期HGSOC预后的相关性。结果A组和B组血清sCD276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人群组(P<0.05),且A组血清sCD276水平高于B组(P<0.05);卵巢癌患者sCD276低表达与高表达的无病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A组中,低表达组的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高于高表达组(P<0.05),无病生存时间≥12月组的血清sCD276表达水平低于无病生存时间<12月组(P<0.05);A组患者中sCD276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在有无淋巴结转移、术后残余病灶、CD3^(+)阳性、FoxP3^(+)阳性等方面比较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得出,有术后残余病灶、CD3^(+)阳性、FoxP3^(+)阳性、血清sCD276≥451.26 pg/ml均是晚期HGSO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经免疫组化法对肿瘤组织检测得出,A组中有59例患者膜CD276表达为阳性,14例患者膜CD276表达为阴性,膜CD276阳性组的血清sCD276表达及FoxP3^(+)阳性比例均明显高于膜CD276阴性组(P<0.05)。结论血清sCD276在晚期HGSOC呈高表达水平,其水平升高与TILs标志物FoxP3^(+)T细胞数量均是晚期HGSOC患者复发或死亡的危险因素,与患者预后关系密切,血清sCD276为晚期HGSOC新辅助化疗期间的免疫应答监测提供了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sCD276 晚期高级别浆液卵巢癌 预后 肿瘤免疫浸润 相关
下载PDF
微囊征对交界性卵巢肿瘤的预测价值研究
9
作者 王玲 张永涛 +1 位作者 尹虹 邹玉芬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9期83-87,共5页
目的探讨微囊征对交界性卵巢肿瘤(BOTs)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病理证实的BOTs 22例(BOTs组),良性上皮性肿瘤27例(良性组),恶性上皮性肿瘤18例(恶性组)。提取三组患者人口统计数据、临床数据和超声图像等特征,进行单因素分析。为避... 目的探讨微囊征对交界性卵巢肿瘤(BOTs)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病理证实的BOTs 22例(BOTs组),良性上皮性肿瘤27例(良性组),恶性上皮性肿瘤18例(恶性组)。提取三组患者人口统计数据、临床数据和超声图像等特征,进行单因素分析。为避免共线性选择逐步回归方法分析以建立最优的预测模型。结果三组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年龄显著高于BOT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良性组与BOTs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94)。与恶性组相比BOTs组伴发宫旁肿瘤的几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肿瘤的发生位置、乳头状突起、实性成分最大径、声影、内壁是否光滑、血流评分、腹水和微囊征等超声特征在不同病理类型的卵巢肿瘤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逐步回归多因素分析,微囊征与BOTs存在正相关性,微囊征是BOTs的一个重要预测因子。结论微囊征对于预测BOTs具有一定的价值,有望提高对该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界卵巢肿瘤 微囊征 超声检查
下载PDF
卵巢交界性黏液性肿瘤合并CA724特异性升高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10
作者 李华洋 张颐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58-861,共4页
回顾性分析1例卵巢交界性黏液性肿瘤合并糖类抗原724(CA724)特异性升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肿瘤标志物CA724升高在卵巢交界性黏液性肿瘤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复发监测中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 糖类抗原724 卵巢交界黏液肿瘤 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腹膜后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例
11
作者 安小霞 梁程 +2 位作者 李瑞 胡瑞 郭顺林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72-172,共1页
患者女,54岁。因“左侧腰背部不适10余年,发现腹膜后肿瘤4天”入院。CT:平扫(图1A)显示左肾后方见一类圆形占位,大小约52 mm×45 mm,与周围组织间隙尚清,其密度不均,内部多发小囊状低密度区;增强扫描轴位及冠状位动脉期(图1B,1E)实... 患者女,54岁。因“左侧腰背部不适10余年,发现腹膜后肿瘤4天”入院。CT:平扫(图1A)显示左肾后方见一类圆形占位,大小约52 mm×45 mm,与周围组织间隙尚清,其密度不均,内部多发小囊状低密度区;增强扫描轴位及冠状位动脉期(图1B,1E)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囊状低密度区未见强化,似分隔样改变,邻近脾脏及左肾受压推移;门脉期(图1C)及延迟期(图1D)呈持续性渐进性强化。拟诊为“腹膜后肿瘤”,行手术切除。术后病理检查肉眼所见腹膜后肿物,灰红灰褐色结节状组织一块,切面灰红,部分区域灰白,质软。镜下所见(图1F,1G)瘤组织边界尚清,瘤细胞短梭形,疏密不等,间质血管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肿瘤 孤立纤维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良性、交界性肿瘤肺转移诊治现状
12
作者 王翠翠 张俊慧 +1 位作者 张金铭 李梦杰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6期288-290,共3页
笔者通过文献学习及分析,对临床常见的良性、交界性肿瘤发生肺转移的诊治现状作一综述,以提高医务工作者及人民群众对这些非恶性肿瘤的认识。
关键词 肿瘤 交界肿瘤 肺转移
下载PDF
乳腺交界性及恶性叶状肿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13
作者 高然 方仪 高纪东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6期602-605,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交界性叶状肿瘤(BPT)及恶性叶状肿瘤(MP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7月至2023年6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111例乳腺BPT及MPT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复发转移情况及无复发生... 目的探讨乳腺交界性叶状肿瘤(BPT)及恶性叶状肿瘤(MP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7月至2023年6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111例乳腺BPT及MPT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复发转移情况及无复发生存率的影响因素。结果111例患者中,20例出现局部复发,4例发生远处转移。接受非全切手术的88例患者中,行肿物区段切除术(无切缘检查)和肿物扩大切除术(有切缘检查)的患者复发率分别为31.0%和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BPT及MPT患者的无复发生存率与组织学类型有关(P=0.004),与初治肿瘤最大径(P=0.080)、平均核分裂象计数(P=0.153)及手术方式(P=0.204)无明显相关性。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PT患者的复发风险是BPT患者的4.894倍(95%CI 1.857~12.901,P=0.001)。结论乳腺MPT较BPT具有更高的复发风险。手术治疗应在保证完整切除肿瘤的基础上适当扩大切除范围,并至少保证切缘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交界叶状肿瘤 叶状肿瘤 无复发生存 预后分析
下载PDF
乳腺巨大交界性叶状肿瘤伴皮肤溃疡1例
14
作者 赵仪之 李金朋 吴高松 《数理医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543-549,共7页
乳腺叶状肿瘤(phyllodes tumor of the breast,PTB)作为一种临床少见的纤维上皮性肿瘤,发病率通常小于1%,常见于中年女性。根据组织学特征,PTB可分为良性、恶性和交界性,其中交界性占7%~40%。PTB肿瘤大小一般为4.0 cm~7.0 cm,大于10.0 c... 乳腺叶状肿瘤(phyllodes tumor of the breast,PTB)作为一种临床少见的纤维上皮性肿瘤,发病率通常小于1%,常见于中年女性。根据组织学特征,PTB可分为良性、恶性和交界性,其中交界性占7%~40%。PTB肿瘤大小一般为4.0 cm~7.0 cm,大于10.0 cm则被定义为巨大叶状肿瘤。本文报告了一例超过20 cm的乳腺巨大交界性叶状肿瘤伴皮肤溃疡及瘤体内囊肿,并结合文献对其诊疗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叶状肿瘤 皮肤溃疡 交界 巨大肿瘤
下载PDF
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卵巢浆液性肿瘤患者E-cadherin、BRCA1及P53的表达变化研究
15
作者 陈冬莲 李红红 叶倩倩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8期157-160,共4页
目的:探究不同卵巢浆液性肿瘤中E-钙黏蛋白(E-cadherin)、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P53的表达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22年2月赣州市妇幼保健院的50例卵巢浆液性癌患者为A组,同时期的40例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肿瘤患者为B组,30例... 目的:探究不同卵巢浆液性肿瘤中E-钙黏蛋白(E-cadherin)、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P53的表达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22年2月赣州市妇幼保健院的50例卵巢浆液性癌患者为A组,同时期的40例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肿瘤患者为B组,30例卵巢良性浆液性囊腺瘤患者为C组。检测及比较三组的组织E-cadherin、BRCA1、P53表达情况,并比较A组中不同年龄、淋巴结转移情况、FIGO分期及不同病理分级者的检测结果。结果:A组的E-cadherin及BRCA1阳性率显著均低于B组及C组,B组则显著均低于C组(P<0.05);A组P53阳性率显著高于B组及C组,B组则显著高于C组(P<0.05)。A组中低级别浆液性癌者E-cadherin和BRCA1阳性率均高于高级别浆液性癌者,低级别浆液性癌者P53阳性率显著低于高级别浆液性癌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不同年龄及FIGO分期者的组织E-cadherin、BRCA1及P53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有淋巴结转移者E-cadherin和BRCA1阳性率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有淋巴结转移者P53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浆液性癌患者中E-cadherin及BRCA1呈低表达,而P53呈高表达,且不同临床病理情况者存在差异,因此在卵巢浆液性癌的早期筛查检测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浆液肿瘤 E-钙黏蛋白 乳腺癌易感基因1 P53 临床病理
下载PDF
腹膜原发低级别浆液性乳头状癌1例
16
作者 龚星怡 柴永锋 朱玉虎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6期183-185,共3页
目的:探讨腹膜原发低级别浆液性乳头状癌的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甘肃省妇幼保健院1例腹膜原发低级别浆液性乳头状癌的CT平扫及MRI表现。结果:肿物钙化明显、大网膜、肠系膜等多处受累,卵巢大小正常且未发现原发灶。结论:腹膜原发... 目的:探讨腹膜原发低级别浆液性乳头状癌的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甘肃省妇幼保健院1例腹膜原发低级别浆液性乳头状癌的CT平扫及MRI表现。结果:肿物钙化明显、大网膜、肠系膜等多处受累,卵巢大小正常且未发现原发灶。结论:腹膜原发低级别浆液性乳头状癌是一种起源于腹膜的上皮性肿瘤,发病率极低,年轻女性尤其罕见,影像及临床医生对该病认识程度不够,很难在手术前诊断,预后较差,因此早诊断、早治疗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级别浆液乳头状癌 腹膜肿瘤 病例报道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黏液性交界性卵巢肿瘤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17
作者 葛帆 郭何尊 李铭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47-0050,共4页
通过实验探究明确黏液性交界性卵巢肿瘤的临床特点以及预后。方法 选取2019年7月份到2020年7月份间在我院内进行治疗的30名黏液性交界性卵巢肿瘤患者作为实验探究对象,然后对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影响预后的相关病理因素进行全面分析,进... 通过实验探究明确黏液性交界性卵巢肿瘤的临床特点以及预后。方法 选取2019年7月份到2020年7月份间在我院内进行治疗的30名黏液性交界性卵巢肿瘤患者作为实验探究对象,然后对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影响预后的相关病理因素进行全面分析,进而明确与患者肿瘤复发有关的各危险因素。结果 在所选择的30名患者中,有部分患者进行了根治性手术,有部分患者完成了姑息性手术,还有部分患者做了全面分期手术,同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随访率为100%,发现在所有病例中出现复发的人数为10名,与肿瘤有关,并且已经死亡的人数有2名。通过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发现,手术方式和患者的肿瘤复发以及死亡问题具有一定关系,但不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黏液性交界性卵巢肿瘤患者来说,其预后较好,并且在进展期的患者出现复发的概率相对较高。同时对于还具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来说,如果其处于肿瘤早期,则应该选择保守性治疗,避免对患者的生育系统造成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液交界卵巢肿瘤 临床特点 预后 生育功能
下载PDF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18
作者 吕伟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076-0079,共4页
分析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T)围手术期护理要点和作用。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PRT患者13例,说明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观察手术结果、预后情况,以及患者生命质量、负性情绪、依从性变化。结果 手术和预后情况较好,护理后患者生命质量... 分析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T)围手术期护理要点和作用。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PRT患者13例,说明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观察手术结果、预后情况,以及患者生命质量、负性情绪、依从性变化。结果 手术和预后情况较好,护理后患者生命质量、情绪、依从性改善。结论 围术期护理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护理中发挥了显著作用,有利于稳定患者情绪、改善生命质量、提高依从性,促进手术顺利,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护理 原发腹膜肿瘤 并发症 预后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多模态分析在卵巢浆液性和黏液性交界性肿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童朝阳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3年第8期997-1001,共5页
目的 探究常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技术(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及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e,DWI)在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serous bo... 目的 探究常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技术(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及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e,DWI)在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serous borderline tumor,SBOT)和卵巢黏液性交界性肿瘤(mucinous borderline tumour,MBOT)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8月于安徽省马鞍山十七冶医院就诊且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9例卵巢SBOT和MBOT肿瘤患者,将60例卵巢SBOT患者设为SBOT组,将19例卵巢MBOT患者设为MBOT组,同时选取同期30例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均行MRI常规检查、DCE-MRI及DWI检查,并分析这两种交界性肿瘤的影像学特征及其诊断效能情况。结果 经手术及病理证实60例SBOT患者和19例MBOT患者,临床分期中Ⅰ期患者58例,Ⅱ期患者16例,Ⅲ期患者5例;SBOT组肿瘤直径明显比MBOT组小,且T1WI高信号、囊壁结节高于MBOT组(P<0.05)。对照组肿瘤实性部分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ADC1、ADC2、ADC3、ADC4值明显低于SBOT组和MBOT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速率常数(rate constant,K_(ep))值高于SBOT组和MBOT组(P<0.05)。以约登指数最大值作为临界点,ADC3的ROC曲线下面积0.851,约登指数0.811,为各实性病灶处测量值最大值,诊断效能最高;K_(ep)的ROC曲线下面积值为0.532,临界点值为0.2847,诊断效能较高。结论 MRI多模态用于SBOT、MBOT鉴别的研究中,DWI序列能有效地鉴别SBOT、MBOT,对早期卵巢肿瘤定性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当取b值为1200s/mm^(2)时其诊断效能最佳,再结合DCE-MRI定量参数K_(ep)值及MRI的影像学特征能大幅度提高多模态MRI对SBOT、MBOT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多模态 浆液 黏液 卵巢交界肿瘤
下载PDF
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驱动基因相关的临床病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甘文婷 张智弘 王聪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3-307,共5页
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high grade serous ovarian carcinoma,HGSOC)具有多种遗传学变异:TP53突变在HGSOC中广泛存在,是HGSOC发生的基础;BRCA1/2突变影响同源重组修复;CCNE1扩增和RB1突变或失活导致细胞周期不受控;PTEN和NF1突变或失活引... 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high grade serous ovarian carcinoma,HGSOC)具有多种遗传学变异:TP53突变在HGSOC中广泛存在,是HGSOC发生的基础;BRCA1/2突变影响同源重组修复;CCNE1扩增和RB1突变或失活导致细胞周期不受控;PTEN和NF1突变或失活引起细胞增殖相关信号通路等持续激活;MYC扩增促进基因转录;错配修复基因突变或失活致DNA修复错误累积。不同基因异常的HGSOC患者在预后和靶向药物选择上存在差异:BRCA1/2突变、RB1突变/失活和错配修复缺陷患者预后较好;CCNE1扩增、PTEN表达缺失、NF1突变/失活和MYC扩增患者预后相对较差。BRCA1/2突变者对PARP抑制剂反应较好;错配修复缺陷患者可受益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其余基因变异尚无明确有效临床靶向药物。该文对HGSOC中不同基因变异特点进行综述,帮助构建HGSOC遗传学变异框架,为靶向药物选择、改善患者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高级别浆液 TP53 BRCA1/2 CCNE1 PTEN 文献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