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联合腹膜缝合与传统无张力修补术对腹股沟疝患者疼痛和凝血功能的影响对比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必胜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7期61-63,100,共4页
目的 探讨在腹股沟疝患者治疗中应用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prosthetic,TAPP)联合腹膜缝合与传统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疼痛、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 2月在彭泽县人民医... 目的 探讨在腹股沟疝患者治疗中应用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prosthetic,TAPP)联合腹膜缝合与传统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疼痛、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 2月在彭泽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应用传统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观察组30例应用TAPP联合腹膜缝合治疗,对2组手术相关指标、疼痛程度、凝血功能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手术时间更长,术中出血量更少,且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更短(P<0.05)。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段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法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与术前相比,2组术后1 d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与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均变短,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均升高(P<0.05),但2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腹股沟疝患者中应用TAPP联合腹膜缝合与传统无张力修补术,会不同程度影响到患者的凝血功能,而TAPP联合腹膜缝合更有助于减小患者手术创伤,降低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患者身体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 腹膜缝合 传统无张力修补术 腹股沟疝 凝血功能
下载PDF
改良盆腔腹膜缝合法在宫颈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李娇娇 李留霞 +2 位作者 张颖 段情 赵艳红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84-286,共3页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呈现逐年上升和年轻化的趋势。早期患者接受宫颈癌根治术后多数能长期生存,但术后患者阴道长度明显缩短,对其性生活造成不良影响,尤其是年轻患者。术中同时行阴道延长术(传统盆腔腹膜缝合)可以延长...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呈现逐年上升和年轻化的趋势。早期患者接受宫颈癌根治术后多数能长期生存,但术后患者阴道长度明显缩短,对其性生活造成不良影响,尤其是年轻患者。术中同时行阴道延长术(传统盆腔腹膜缝合)可以延长术后阴道长度和改善术后性生活质量,但手术方法比较复杂,临床效果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盆腔腹膜缝合 宫颈癌 阴道延长 性生活质量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后盆底腹膜缝合关闭技术 被引量:17
3
作者 丁卫星 卢列胜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2年第5期336-338,共3页
直肠癌患者行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excision,TME)术后,盆腔留有巨大空隙,如不缝合残留的盆底腹膜,小肠必然坠入盆底。盆腔腹膜重建一直广泛应用于开腹直肠肿瘤切除及妇科手术等众多领域,而且重建方式多种多样。然而。
关键词 盆底腹膜缝合 直肠癌患者 切除术后 腹腔镜 全直肠系膜切除 盆腔腹膜 重建方式 肠肿瘤切除
下载PDF
盆腔腹膜缝合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韦小波 邓伟 +1 位作者 劳景茂 余居殿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28期54-55,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中行盆腔腹膜缝合的效果。方法:收治直肠癌患者60例,均行腹腔镜根治术,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术后缝合盆腔腹膜,对照组不缝合。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率、术后疼痛程度及持续时...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中行盆腔腹膜缝合的效果。方法:收治直肠癌患者60例,均行腹腔镜根治术,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术后缝合盆腔腹膜,对照组不缝合。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率、术后疼痛程度及持续时间、止痛药使用次数、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术中缝合盆底腹膜,可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恢复,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用时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 腹膜缝合 腹腔镜 直肠癌根治术 应用分析
下载PDF
盆底腹膜缝合对残留卵巢综合征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荣善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3年第6期654-654,共1页
关键词 残留卵巢综合征 盆底腹膜缝合
下载PDF
残留卵巢综合征与子宫切除盆底腹膜缝合的关系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强 《交通医学》 2006年第6期767-767,共1页
目的:探讨盆底腹膜是否缝合对残留卵巢综合征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1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缝合盆底腹膜,B组不缝合盆底腹膜,术后定期随访有无盆腔疼痛,B超检查残留卵巢的大小。结果:卵巢体积增大率术后2个月A组与B组无差异,术后6个... 目的:探讨盆底腹膜是否缝合对残留卵巢综合征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1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缝合盆底腹膜,B组不缝合盆底腹膜,术后定期随访有无盆腔疼痛,B超检查残留卵巢的大小。结果:卵巢体积增大率术后2个月A组与B组无差异,术后6个月差异有显著性;盆腔疼痛率术后2、6个月两组均有差异。结论:不缝合盆底腹膜可明显减轻残留卵巢综合征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留卵巢综合征 子宫切除 盆底腹膜缝合
下载PDF
经腹全子宫切除腹膜缝合与不缝合的对比
7
作者 谭卫红 梁柳云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128-129,共2页
关键词 经腹全子宫切除术 腹膜缝合 比较 腹膜缝合
下载PDF
腹膜缝合法的试验研究
8
作者 陈玉喜 陈德烽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26期52-53,共2页
目的把医学生分成12个小组做实验,观察白兔腹部纵切口的两种腹膜缝合法对腹内压骤增的耐受性,为临床防止小儿切口裂开,并减少肠粘连的机会创造良好条件。方法①白兔纵切口的腹膜间断缝合与腹膜间断U型缝合法比较;②小儿腹部纵切口间断U... 目的把医学生分成12个小组做实验,观察白兔腹部纵切口的两种腹膜缝合法对腹内压骤增的耐受性,为临床防止小儿切口裂开,并减少肠粘连的机会创造良好条件。方法①白兔纵切口的腹膜间断缝合与腹膜间断U型缝合法比较;②小儿腹部纵切口间断U型缝合法的应用。结果①本组数据表明,白兔的两种腹膜缝合法对腹内压骤增的耐受力用配对t检验进行检验(P<0.01);②45例小儿腹部纵切口腹膜采用间断U型缝合法无一例切口裂开。结果①间断式U型缝合法能提高切口对腹内压增加的耐受性,防止小儿切口裂开,增加壁层腹膜的光洁面,减少肠管与切口粘连的机会;②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的能力,为培养医学生的医学科学研究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兔腹膜缝合 腹膜间断U型缝合 小儿切口裂开
下载PDF
新式剖宫产脏层腹膜缝合与不缝合的对比
9
作者 王耕 《广西医学》 CAS 1999年第4期743-744,共2页
新式剖宫产是改良的下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式采用Jeol-Cohen切口进腹,撕拉法分离皮下脂肪、腹膜、膀胱腹膜反折以及子宫肌层,不缝合腹膜及膀胱腹膜返折。而过去认为常规缝合脏层腹膜可减少肠粘连,术后肠蠕动恢复... 新式剖宫产是改良的下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式采用Jeol-Cohen切口进腹,撕拉法分离皮下脂肪、腹膜、膀胱腹膜反折以及子宫肌层,不缝合腹膜及膀胱腹膜返折。而过去认为常规缝合脏层腹膜可减少肠粘连,术后肠蠕动恢复快,为探讨新式剖宫产中缝合腹膜脏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腹产 脏层腹膜缝合 子宫下段剖腹产 缝合
下载PDF
剖宫产术中腹膜与返折腹膜缝合与否术后粘连的比较
10
作者 史天云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2008年第4期190-191,共2页
新式剖宫产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等优点,这一手术方式壁层腹膜及膀胱子宫反折腹膜均不缝合,术文就缝合与不缝合腹膜术后粘连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腹膜缝合 术后粘连 剖宫产术中 缝合腹膜 新式剖宫产 手术时间 反折腹膜 壁层腹膜
下载PDF
腹膜缝合与否对妇科手术后的影响
11
作者 吴德慧 《青海医药杂志》 2003年第5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腹膜缝合 妇科手术 术后 腹痛 腔内脏器粘连
下载PDF
子宫颈癌根治术中改良盆腔腹膜缝合法临床应用对比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范艳杰 李留霞 朱迎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67-470,共4页
目的:观察子宫颈癌患者在子宫颈癌根治术中行改良盆腔腹膜缝合法后阴道长度及性生活质量情况。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7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腹腔镜下子宫颈癌根治术的92例早期子宫颈鳞癌(ⅠB1~ⅡA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年... 目的:观察子宫颈癌患者在子宫颈癌根治术中行改良盆腔腹膜缝合法后阴道长度及性生活质量情况。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7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腹腔镜下子宫颈癌根治术的92例早期子宫颈鳞癌(ⅠB1~ⅡA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分为2组,对≤40岁的患者为年轻组(42例),而>40岁则为年长组(50例)。年轻组行卵巢移位术,年长组切除双侧附件,其中2014年之前患者子宫颈癌根治术中行传统盆腔腹膜缝合法(对照组),2014年之后至2017年3月行改良盆腔腹膜缝合法(观察组)。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调查年轻组与年长组各自观察组与对照组术中及术后情况。且在治疗结束后,通过门诊复查及电话随访的方式记录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术后3、6、12月)阴道长度及评估患者术后12月的性生活质量。结果:年轻组与年长组各自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及盆腔淋巴囊肿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轻组与年长组术后3、6、12月时观察组阴道长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月时年轻组及年长组各自观察组均在性满意、性疼痛、性高潮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性润滑、性渴望、性唤起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颈癌根治术中采用改良盆腔腹膜缝合法,不显著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及盆腔淋巴囊肿发生率,却可明显加深阴道长度和改善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 改良盆腔腹膜缝合 阴道延长 性生活质量
下载PDF
剖宫产腹膜缝合方法对术后膀胱顶位置的影响
13
作者 曾丽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0年第7期1754-1755,共2页
目的:观察剖宫产缝合腹膜的方法对术后膀胱顶位置高低的影响,为选取适宜的缝合方式,减少对膀胱顶正常解剖位置的干扰提供参考。方法:观察68例再次剖宫产者的膀胱顶位置,结合其前次剖宫产缝合腹膜的方法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缝合腹膜可减... 目的:观察剖宫产缝合腹膜的方法对术后膀胱顶位置高低的影响,为选取适宜的缝合方式,减少对膀胱顶正常解剖位置的干扰提供参考。方法:观察68例再次剖宫产者的膀胱顶位置,结合其前次剖宫产缝合腹膜的方法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缝合腹膜可减少粘连,连续的由上向下的连续缝合方法对膀胱顶正常解剖位置影响小。结论:首次剖宫产腹膜采用连续的由上向下的连续缝合方法对膀胱顶正常解剖位置影响小,有利于减少再次剖宫产对膀胱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腹膜缝合 膀胱位置
下载PDF
腹腔镜TAPP术和“两针”连续腹膜缝合技术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0
14
作者 张昕 顾远辉 +2 位作者 李小飞 马世勋 金刚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1年第5期357-359,363,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TAPP)疝修补术及直针“两针”连续腹膜缝合技术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月甘肃省人民医院行腹腔镜TAPP疝修补术治疗的210例腹股沟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TAPP)疝修补术及直针“两针”连续腹膜缝合技术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月甘肃省人民医院行腹腔镜TAPP疝修补术治疗的210例腹股沟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都使用直针“两针”连续缝合技术关闭腹膜瓣。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1例中转开放手术。患者手术时间30~125 min,平均(58.6±12.5)min;住院时间3~12 d,平均(6.2±2.7)d。术后尿潴留发生率2.9%(6/210),阴囊血清肿发生率3.3%(7/210),术后疼痛发生率1.4%(3/210),暂时性腹股沟区感觉异常发生率0.9%(2/210),无切口感染、肠梗阻等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时间为2~24个月,患者均未出现复发。结论:腹腔镜TAPP术对腹股沟疝治疗效果显著,该手术安全可靠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此外,在关闭腹膜瓣时使用直针“两针”连续腹膜缝合技术使得操作简便且节省费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缝合 腹腔镜 TAPP修补术 腹股沟疝
下载PDF
不同腹膜缝合方案下产妇剖宫产后盆腹腔粘连状况对比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芳 任新萍 贾玉芳 《中国性科学》 2015年第10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腹膜缝合方案下产妇剖宫产后粘连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6月340例再次实施剖宫产的妇女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腹膜缝合方式分为:下腹横切口组和下腹纵切口组,下腹横切口组又分为腹膜不缝合组(38例)、腹膜连... 目的:探讨不同腹膜缝合方案下产妇剖宫产后粘连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6月340例再次实施剖宫产的妇女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腹膜缝合方式分为:下腹横切口组和下腹纵切口组,下腹横切口组又分为腹膜不缝合组(38例)、腹膜连续缝合组(33例)和腹膜外翻缝合组(36例);下腹纵切口组分为腹膜连续缝合组(47例)和腹膜外翻缝合组(186例)。对比各组的剖宫产后粘连情况和伤口愈合情况。结果:下腹横切组中腹膜外翻缝合组的粘连发生率为12.5%,显著低于腹膜不缝合组的57.9%(χ2=17.517,P=0.000)和腹膜连续缝合组的54.5%(χ2=14.739,P=0.000);下腹纵切组中腹膜外翻缝合组的粘连发生率为5.4%,显著低于腹膜连续缝合组的53.2%(χ2=66.911,P=0.000);下腹横纵切产妇中208例腹膜外翻缝合组的粘连发生率为6.7%,显著低于腹膜连续缝合组的5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6.164,P=0.000)。各组之间的愈合较好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膜外翻缝合组和腹膜连续缝合组的愈合良好率分别为78.8%和67.5%,显著高于腹膜不缝合组的3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膜外翻缝合法引发的产妇剖宫产后粘连发生率较低,对再次手术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缝合 剖宫产 粘连
下载PDF
盆底腹膜缝合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罗耿毕 《当代医学》 2016年第1期74-75,共2页
目的对盆腔腹膜缝合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方法选取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6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在腹腔镜下行直肠癌根治术,观察组在此治疗的基础上行缝合盆腔腹膜,对照组则不缝合... 目的对盆腔腹膜缝合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方法选取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6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在腹腔镜下行直肠癌根治术,观察组在此治疗的基础上行缝合盆腔腹膜,对照组则不缝合盆腔腹膜。对比观察2组患者术中术后出血量、术后止痛药使用次数、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出血量比对照组少,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止痛药次数亦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出现盆底腹膜疝1例,对照组吻合口瘘2例,会阴切口感染3例,肠梗阻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腹腔镜根治术中盆底腹膜缝合可促进病情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 腹膜缝合 腹腔镜 直肠癌根治术
下载PDF
羊腹膜缝合与不缝合对切口愈合影响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尹超英 亓健 +1 位作者 刘青华 顾依群 《临沂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1997年第4期271-273,共3页
目的:探讨腹膜不缝合及大网膜损伤对腹部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取8只山羊,随机分为A组(A1组A2组各2只)和B组(B1组B2组各2只)。A组和B组各取6处切口,均切开腹膜。A组;缝合腹膜(A1组不损伤大网膜,A2组切开缝合大网膜),B组:... 目的:探讨腹膜不缝合及大网膜损伤对腹部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取8只山羊,随机分为A组(A1组A2组各2只)和B组(B1组B2组各2只)。A组和B组各取6处切口,均切开腹膜。A组;缝合腹膜(A1组不损伤大网膜,A2组切开缝合大网膜),B组:不缝合腹膜(B1组不损伤大网膜,B2组切开缝合大网腹),腹壁其他各层常规缝合。结果:术后10天,两组间皮细胞均修复良好。术后半年,A组炎症反应明显,疤痕重;B组无炎症反应,疤痕轻;大网膜损伤组共6例,粘连3例;无损伤组6例,均无粘连。结论:不缝合腹膜不影响间皮修复,并能减轻疤痕形成及炎症反应;大网膜损伤是术后切口粘连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合腹膜 大网膜损伤 切口愈合 粘连
下载PDF
新式剖宫产术盆腔腹膜缝合+腹腔冲洗与原版术式的比较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绍芳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15期81-82,共2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盆腔腹膜缝合+腹腔冲洗的临床价值。方法新式剖宫产术中盆腔腹膜缝合+腹腔冲洗352例(观察组)与新式剖宫产术中原版术式(对照组)198例,就两组产妇年龄、孕产次、手术指征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盆腔腹膜缝合+腹腔冲洗的临床价值。方法新式剖宫产术中盆腔腹膜缝合+腹腔冲洗352例(观察组)与新式剖宫产术中原版术式(对照组)198例,就两组产妇年龄、孕产次、手术指征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术后盆腔及肠管粘连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产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盆腔及肠管粘连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式剖宫产术盆腔腹膜缝合+腹腔冲洗与原版术式两种方式相比,具有防止术后粘连、降低患者二次剖宫产或其他原因开腹手术难度、降低手术副损伤风险等优点,因此新式剖宫产术中盆腔腹膜缝合+腹腔冲洗方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式剖宫产术 盆腔腹膜缝合 腹腔冲洗 盆腔粘连
下载PDF
经皮腹壁单针道腹膜缝合在腹腔镜经腹膜前入路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19
作者 吴伟衡 黄文俊 潘乃梁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膜前入路疝修补术中采用经皮腹壁单针道缝合腹膜法与腹腔内连续缝合腹膜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78例成人单侧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穿刺组及缝合组,其中穿刺组240例,采用经皮腹壁单针...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膜前入路疝修补术中采用经皮腹壁单针道缝合腹膜法与腹腔内连续缝合腹膜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78例成人单侧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穿刺组及缝合组,其中穿刺组240例,采用经皮腹壁单针道穿刺缝合关闭腹膜切口;缝合组238例,采用腹腔内操作连续缝合关闭腹膜切口,比较2组患者缝合腹膜时间、手术总时长、腹膜伤口长度及术后短期并发症等指标。结果:2组比较,穿刺组手术时间[(63.13±17.22)vs(70.66±23.71)min]、腹膜缝合时间[(6.66±2.63)vs(20.71±4.87)min]短于缝合组(P<0.05);穿刺组腹膜创面长度短于缝合组[(1.51+0.23)vs(10.45+2.05)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切口感染、局部渗血、中重度疼痛、神经感觉异常等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经腹膜前入路疝修补术采用经皮腹壁单针道缝合关闭腹膜方法,操作方便快捷,腹膜创面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腹股沟疝 经皮穿刺 单针道 腹膜缝合
下载PDF
介绍一种腹膜缝合法
20
作者 田波静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1993年第3期87-87,共1页
在腹部外科手术中,麻醉效果不好或失败常有发生,给腹膜缝合带来很大困难。如强行缝合则造成腹膜的严重撕裂。笔者在手术实践中,探索出一种在此情况下的腹膜缝合法,具体操作介绍如下: 将刀口两端的腹膜各钳夹一把组织钳,两侧的腹膜游离... 在腹部外科手术中,麻醉效果不好或失败常有发生,给腹膜缝合带来很大困难。如强行缝合则造成腹膜的严重撕裂。笔者在手术实践中,探索出一种在此情况下的腹膜缝合法,具体操作介绍如下: 将刀口两端的腹膜各钳夹一把组织钳,两侧的腹膜游离缘每隔约3cm钳夹一把组织钳。以0.5%利多卡因行双侧腹膜缘局部浸润麻醉(向两侧浸润3cm~5cm)。用以减轻缝合时对腹膜的疼痛刺激,避免反射性地造成腹肌更加紧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缝合 方法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