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的腹菌
1
作者 刘铁志 魏铁铮 +4 位作者 于国林 华伟乐 杨晓坡 乌兰图雅 关宇清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20-34,共15页
采用形态鉴定和分子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赤峰学院菌物标本馆馆藏的1994-2022年采自内蒙古自治区的860余号腹菌标本进行分类研究。鉴定出26属83种,17种为内蒙古首次报道。此外,郝氏灰球菌Bovista hollosii、沼生灰球菌B.paludosa、尖苔... 采用形态鉴定和分子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赤峰学院菌物标本馆馆藏的1994-2022年采自内蒙古自治区的860余号腹菌标本进行分类研究。鉴定出26属83种,17种为内蒙古首次报道。此外,郝氏灰球菌Bovista hollosii、沼生灰球菌B.paludosa、尖苔藓马勃Bryoperdon acuminatum、棉腹孢菌Gastrosporium gossypinum、拱形地星Geastrum fornicatum、考氏地星G.kotlabae、黑马勃Lycoperdon nigrescens和密歇根硬皮马勃Scleroderma michiganense为中国新记录种。其中包括药用菌30种,食用菌17种,毒菌5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担子 腹菌 物种多样性 内蒙古
下载PDF
红须腹菌酸多糖及其羧甲基酸多糖对免疫抑制型小鼠脏器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2
作者 袁梦晗 张夜路 +2 位作者 丁慧敏 黄馨阅 陶明煊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23年第4期57-66,共10页
以红须腹菌酸多糖(Acid Refined polysaccharide from Rhizopogon rubescens,RPRR-S)及羧甲基红须腹菌酸多糖(Carboxymethylation of RPRR-S,CM-RPRR-S)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小鼠肾脏、心脏和肝脏的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还原型... 以红须腹菌酸多糖(Acid Refined polysaccharide from Rhizopogon rubescens,RPRR-S)及羧甲基红须腹菌酸多糖(Carboxymethylation of RPRR-S,CM-RPRR-S)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小鼠肾脏、心脏和肝脏的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以及其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的活性,研究红须腹菌酸多糖及羧甲基红须腹菌酸多糖对免疫抑制型小鼠肾脏、心脏和肝脏抗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红须腹菌酸多糖及羧甲基红须腹菌酸多糖对免疫抑制型小鼠肾脏、心脏和肝脏均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并恢复机体损伤的器官,其保护作用随着多糖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且在相同质量浓度下,羧甲基红须腹菌酸多糖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须腹菌酸多糖 羧甲基红须腹菌酸多糖 肾脏 心脏 肝脏 抗氧化
下载PDF
红须腹菌多糖的提取、羧甲基化修饰及免疫活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黄馨阅 丁慧敏 +2 位作者 马士玄 王秋艳 陶明煊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0-68,共9页
红须腹菌(Rhizopogon rubescens(Tul.)Tul)是一类主要分布于中国云南省及福建省的根须腹菌属食用菌.本文以红须腹菌为原料提取红须腹菌多糖,再加以羧甲基化修饰,并通过体内动物实验对两种多糖的免疫活性进行比较研究.采用水提醇沉法提... 红须腹菌(Rhizopogon rubescens(Tul.)Tul)是一类主要分布于中国云南省及福建省的根须腹菌属食用菌.本文以红须腹菌为原料提取红须腹菌多糖,再加以羧甲基化修饰,并通过体内动物实验对两种多糖的免疫活性进行比较研究.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红须腹菌多糖,并通过氢氧化钠-氯乙酸体系对多糖进行羧甲基化修饰.以小鼠血清细胞因子含量,血细胞数量,单核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及脏器组织形态作为指标评价两种多糖的免疫活性.研究结果表明,红须腹菌多糖总糖含量为92.06%,羧甲基的取代度为0.352.红须腹菌多糖及羧甲基多糖均对环磷酰胺造成的小鼠脏器指数下降,部分血清细胞因子含量减少,造血功能及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减弱,以及脾脏和胸腺的组织损伤有较为显著的缓解作用,其中以羧甲基多糖效果更佳.这表明红须腹菌多糖及羧甲基化多糖均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功效,且羧甲基化多糖的体内免疫活性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须腹菌 多糖 羧甲基化修饰 免疫调节活性
下载PDF
埋生糙孢腹菌(Asperosporus subterraneus)--中国一新记录属种
4
作者 谢德春 何淑娴 +3 位作者 王超群 宋斌 郝玉娥 张明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31-936,共6页
通过传统形态分类学与现代分子系统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采集自广东的一种腹菌类真菌进行鉴定与描述。结果表明:研究标本为埋生糙孢腹菌(Asperosporus subterraneus Karlsen-Ayala,Gazis&M.E.Sm.),是2021年报道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 通过传统形态分类学与现代分子系统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采集自广东的一种腹菌类真菌进行鉴定与描述。结果表明:研究标本为埋生糙孢腹菌(Asperosporus subterraneus Karlsen-Ayala,Gazis&M.E.Sm.),是2021年报道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蘑菇科新属糙孢腹菌属(Asperosporus Karlsen-Ayala,Gazis&M.E.Sm.)成员,目前该属只包含这一个物种,在我国首次被记录。埋生糙孢腹菌的主要特征是担子果不规则球形,外包被稍皱,初期白色至灰白色,后期呈淡棕色;子实体切开后初期淡绿色,后变为粉红色,有土腥味;担孢子14~18µm×11~16µm,宽椭圆形至近球形,粗糙,具锥形纹饰,在5%KOH溶液中呈橙褐色,在Melzer染液中加深为深棕色,孢子上常附着担子小梗残留物。研究标本保藏于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馆(GDG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蘑菇科 糙孢腹菌 新记录 系统发育 形态学
下载PDF
黑松—黄色须腹菌共生体根际菌根辅助细菌的筛选及鉴定 被引量:8
5
作者 盛江梅 吴小芹 侯亮亮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0-114,共5页
采用干皿对抗法和双接种盆栽试验,从黑松-黄色须腹菌(Rhizopogen luteous,Rl)菌根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获得2株菌根辅助细菌HR10和HR15菌株。离体互作结果表明,菌株HR10和HR15的菌体及胞外代谢产物均可有效提高Rl菌丝的生长,其菌体对Rl菌... 采用干皿对抗法和双接种盆栽试验,从黑松-黄色须腹菌(Rhizopogen luteous,Rl)菌根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获得2株菌根辅助细菌HR10和HR15菌株。离体互作结果表明,菌株HR10和HR15的菌体及胞外代谢产物均可有效提高Rl菌丝的生长,其菌体对Rl菌丝生长的增长率分别达到13.1%和33.6%。盆栽试验表明,HR10和HR15菌株分别与Rl双接种黑松幼苗后对松苗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还有效提高了根系的菌根侵染率,单接Rl处理的菌根侵染率为40.83%,Rl+HR10和Rl+HR15处理的分别为71.54%和60.97%。单接种HR10和HR15也可促进黑松生长,其中单接种HR10处理松苗长势好于双接种。这说明HR10和HR15既是黑松-黄色须腹菌的菌根辅助细菌,也是植物促生细菌,对黑松的生长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经形态学观察、Biolog微生物系统鉴定及16S rRNA分析,菌株HR10和HR15分别被鉴定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和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 luteus),两者在GenBank数据库中的登录号分别为FJ040808和FJ0408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色须腹菌 黑松 根辅助细 短小芽孢杆 藤黄微球
下载PDF
光黑腹菌及其半人工模拟合成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陈羽 王凤珍 +1 位作者 仲崇禄 弓明钦 《食用菌学报》 1999年第1期23-29,共7页
光黑腹菌是华南地区多种松树林中常见的菌根真菌,也是极有开发利用价值的食用菌。在自然条件下,每1/15hm^2林地中年产鲜菇约4.6~6.0kg。该菌富含16种氨基酸,具含量分别为银耳的1~3倍,其中胱氨酸含量高达银耳的22倍。该菌在MMN培养基... 光黑腹菌是华南地区多种松树林中常见的菌根真菌,也是极有开发利用价值的食用菌。在自然条件下,每1/15hm^2林地中年产鲜菇约4.6~6.0kg。该菌富含16种氨基酸,具含量分别为银耳的1~3倍,其中胱氨酸含量高达银耳的22倍。该菌在MMN培养基上极易分离培养,利用菌根技术在湿地松幼苗上接种,3个月后菌根感染率达86.6%~93.3%;7个月的接种苗比对照苗平均增高15.9%~19.3%,接种10~11个月后,有25%的幼苗根部分别长出1~2个子实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黑腹菌 湿地松 半人工模拟 食用
下载PDF
浅黄根须腹菌γ-actin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峥嵘 王琚钢 +2 位作者 邰丽华 白淑兰 牛艳芳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0-85,共6页
以油松的优良外生菌根真菌即浅黄根须腹菌为对象,用简并PCR法和RACE技术分离其γ-肌动蛋白基因(Rl-act)的全长cDNA序列。该全长序列为1 339 bp,包含一个1 128 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375个氨基酸,5'端非翻译区(5'UTR)95 bp,3&... 以油松的优良外生菌根真菌即浅黄根须腹菌为对象,用简并PCR法和RACE技术分离其γ-肌动蛋白基因(Rl-act)的全长cDNA序列。该全长序列为1 339 bp,包含一个1 128 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375个氨基酸,5'端非翻译区(5'UTR)95 bp,3'UTR长度116 bp。Port Param软件在线分析结果表明,该cDNA所编码的蛋白质理论等电点为5.01,相对分子质量为94.929 kD,具有真菌γ-actin基因3个保守特征序列。Blast同源性检索结果表明,Rl-act序列与12种担子菌actin序列同源性均在97%以上,与同为外生菌根真菌的双色蜡蘑actin的亲缘关系最近。Rl-act基因在不同碳源及磷水平培养条件下表达量基本一致,验证了该基因作为分子内标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黄根须腹菌 肌动蛋白 CDNA 克隆 基因表达
下载PDF
陕西省腹菌纲真菌的分类学研究(分类与分布) 被引量:3
8
作者 李静丽 房敏峰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109-120,共12页
本文报道了产于陕西省的腹菌纲真菌51种,其中包括2个疑难种和13个省内新记录种,隶属于6目、9科19属。
关键词 陕西省 腹菌 分类 分布
下载PDF
陕西省腹菌纲真菌的聚类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静丽 房敏峰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19-323,共5页
对产于陕西省的腹菌纲(Gasteramycetes)真菌,共42个OTU’S和36个性状,进行了Q模式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42个oTU’S明显的分为六大类群,与Dring(1973)系统的6个目相吻合。(2)栓... 对产于陕西省的腹菌纲(Gasteramycetes)真菌,共42个OTU’S和36个性状,进行了Q模式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42个oTU’S明显的分为六大类群,与Dring(1973)系统的6个目相吻合。(2)栓皮马勃属(Mycenastrum)与灰包科(Lycoperdaceae)中包被具拟薄壁层的属相似性较小,支持Hawksworthetal(1983)将其作为科级处理的观点。(3)作者认为鬼笔属(Phallus)和竹荪属(Dictyophora)作为两个独立属处理比较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菌 聚类分析 陕西
下载PDF
轴腹菌,中国假块菌的一个新记录种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岚 杨祝良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39-540,共2页
报道了我国假块菌的一个新记录种———轴腹菌HydnangiumcarneumWallr .,该种为轴腹菌属HydnangiumWallr.的模式种 ,其特征是担子果淡粉红色 ,担子具 2小梗 ,担孢子球形、近球形 ,有小刺 ,锁状联合存在于担子果各部位菌丝横隔上。
关键词 腹菌 中国假块 新记录种 分类学
下载PDF
鬼笔腹菌在东亚首次发现(英文)
11
作者 杨祝良 葛再伟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7-150,共4页
根据采自我国四川的材料和对模式标本的研究,对鬼笔腹菌(Phallogaster saccatus)的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并附有插图。该种所隶属的鬼笔腹菌属(Phallogaster)为一个单型属,在东亚为首次报道。其主要特征是包被单层,表面有不规则的下陷,成... 根据采自我国四川的材料和对模式标本的研究,对鬼笔腹菌(Phallogaster saccatus)的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并附有插图。该种所隶属的鬼笔腹菌属(Phallogaster)为一个单型属,在东亚为首次报道。其主要特征是包被单层,表面有不规则的下陷,成熟时下陷处发育成不规则小孔;孢体由不规则的小腔组成,成熟时与中柱一并全部胶化溶解,仅剩下深绿色至橄榄色的孢子成堆附着在包被的内表面;担子果无菌托,成熟时袋状、中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鬼笔腹菌 幅片包目 分类学
下载PDF
青海腹菌资源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刁治民 徐志伟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1998年第2期26-27,共2页
报道青海腹菌54种,属于5目,7科,17属。
关键词 腹菌 资源 青海 马勃目 鸟巢 鬼笔目
下载PDF
江西腹菌纲研究
13
作者 何宗智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CAS 1996年第2期193-196,共4页
本文报道了江西腹菌纲真菌46种及其生态分布和食药用价值。
关键词 腹菌 生态分布 江西 笼头 鸟巢
下载PDF
我国的经济腹菌
14
作者 刘茵华 《中国食用菌》 1995年第1期26-27,共2页
我国的经济腹菌山西省中药材学校刘茵华腹菌包括无隔担子菌中那些担子果永远闭合,或者直到孢子成熟后才开裂的一大群真菌。这一大群真菌地上生或地下生,某些木生或粪生,遍布于世界各地,尤其是干燥温暖地区。腹菌的担子果形态上变异... 我国的经济腹菌山西省中药材学校刘茵华腹菌包括无隔担子菌中那些担子果永远闭合,或者直到孢子成熟后才开裂的一大群真菌。这一大群真菌地上生或地下生,某些木生或粪生,遍布于世界各地,尤其是干燥温暖地区。腹菌的担子果形态上变异很大。担子单细胞,通常产生4个孢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菌 担子亚门 腹菌
下载PDF
浅黄根须腹菌的分离及培养特性研究
15
作者 邰图雅 斯日古楞 +1 位作者 春蕾 峥嵘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4年第1期34-36,47,共4页
研究以油松外生菌根真菌浅黄根须腹菌(Rhizopogon luteolus)的子实体作为分离材料,通过采用组织分离方法获得纯菌种。以菌丝体生长速度和生长状况为参照标准,将菌种接种于不同培养基,筛选出菌丝体生长最适基础培养基为PACH,在此基础上... 研究以油松外生菌根真菌浅黄根须腹菌(Rhizopogon luteolus)的子实体作为分离材料,通过采用组织分离方法获得纯菌种。以菌丝体生长速度和生长状况为参照标准,将菌种接种于不同培养基,筛选出菌丝体生长最适基础培养基为PACH,在此基础上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其pH值,碳源,氮源等培养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菌丝体生长最佳pH值,碳源及氮源分别为6.0、葡萄糖和酒石酸铵。通过pH值、碳源及氮源3个较优水平的正交试验,确定在(pH5.0+牛肉膏+蔗糖)组合中菌丝体生长速度最快,而在(pH6.0+牛肉膏+葡萄糖)组合中菌丝体生长状况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黄根须腹菌 分离 培养特性
下载PDF
西藏的腹菌纲真菌资源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阿生 《中国食用菌》 1995年第1期25-26,共2页
西藏的腹菌纲真菌资源THERESOURCESOFFUNGIOFGASTEROMYCETESINXIZANG徐阿生(西藏高原生态研究所八一860000)XuAsheng(InstituteofPlateauEcolog... 西藏的腹菌纲真菌资源THERESOURCESOFFUNGIOFGASTEROMYCETESINXIZANG徐阿生(西藏高原生态研究所八一860000)XuAsheng(InstituteofPlateauEcology,tibet,Bayi86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菌 西藏
下载PDF
浅黄根须腹菌侵染油松形成外生菌根 被引量:11
17
作者 邵东华 杨喜平 +3 位作者 张晓东 白淑兰 峥嵘 王琚钢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8-81,共4页
在实验室盆栽条件下,以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60d实生幼苗为对象,接种浅黄根须腹菌(Rhizopogon luteolus),探讨浅黄根须腹菌是否能侵染油松,并与其形成菌根,以及形成菌根后对油松的生长效应。结果表明:接种浅黄根须腹菌2个月后油松... 在实验室盆栽条件下,以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60d实生幼苗为对象,接种浅黄根须腹菌(Rhizopogon luteolus),探讨浅黄根须腹菌是否能侵染油松,并与其形成菌根,以及形成菌根后对油松的生长效应。结果表明:接种浅黄根须腹菌2个月后油松可形成典型的外生菌根,菌根侵染率超过80%,从菌根分支特征看,二叉状菌根占80%,棒状菌根占20%,菌套白色、明显,厚度达90μm,菌根分支直径0.4~0.6mm,长度1.5~2.5mm,外延菌丝白色、绒毛状,多条菌丝缠绕成菌索,长3.5~5.5mm;浅黄根须腹菌与油松形成菌根后,对油松根系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菌根苗根冠比是对照苗的2.7倍,形成菌根后能显著促进油松对环境中磷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生 油松 浅黄根须腹菌
原文传递
浅黄根须腹菌磷酸盐转运蛋白基因异源表达分析
18
作者 峥嵘 王琚钢 白淑兰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65-1374,共10页
为探究外生菌根真菌对油松磷吸收作用的分子机理,以油松优良乡土外生菌根真菌——浅黄根须腹菌Rhizopogon luteolus的磷酸盐转运蛋白基因(Rl PT)为对象,在缺陷酵母MB192中进行了异源表达研究。结果显示,该c DNA编码的蛋白质能够互补高... 为探究外生菌根真菌对油松磷吸收作用的分子机理,以油松优良乡土外生菌根真菌——浅黄根须腹菌Rhizopogon luteolus的磷酸盐转运蛋白基因(Rl PT)为对象,在缺陷酵母MB192中进行了异源表达研究。结果显示,该c DNA编码的蛋白质能够互补高亲和力磷酸盐转运蛋白pho84的功能;由不同pH条件下生长试验可知,该蛋白是一个与质子相偶联的运输蛋白;Rl PT测算的K_m值为57.90μmol/L磷酸盐;通过酸性磷酸酶的活性检测,进一步验证该基因是具有高亲和力磷酸盐转运蛋白功能的基因。激光共聚焦显微观察表明,该蛋白在低磷条件下多定位于酵母细胞膜上发挥其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黄根须腹菌 磷酸盐转运蛋白 异源表达
原文传递
浅黄根须腹菌磷酸盐转运蛋白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19
作者 宝日玛 峥嵘 白淑兰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179-2186,共8页
研究以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的优良外生菌根真菌-浅黄根须腹菌(Rhizopogon luteolus)菌丝体为对象,采用简并PCR和末端克隆技术分离了其磷酸盐转运蛋白基因(RlPT),所分离的RlPT cDNA全长序列2017 bp,包含一个1 653 bp的开放阅读框(o... 研究以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的优良外生菌根真菌-浅黄根须腹菌(Rhizopogon luteolus)菌丝体为对象,采用简并PCR和末端克隆技术分离了其磷酸盐转运蛋白基因(RlPT),所分离的RlPT cDNA全长序列2017 bp,包含一个1 653 bp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编码550个氨基酸;基因组DNA长度约为2 324 bp,包含11外显子和10个内含子,保守结构域搜索显示属于MFS超基因家族。结果表明:蛋白序列的系统进化树显示与浅黄根须腹菌(Rhizopogon luteolus)的磷酸盐转运蛋白的亲缘关系最近。qPCR分析显示在磷饥饿时,该基因表达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黄根须腹菌 磷酸盐转运蛋白 克隆
原文传递
HPLC双波长法同时测定19种药用腹菌麦角甾酮和麦角甾醇的含量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维茵 李昂 +2 位作者 穆双双 胡德 王淑敏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02-1005,共4页
目的建立HPLC双波长法同时测定不同腹菌中麦角甾酮和麦角甾醇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的色谱柱为岛津Inertsil ODS-SP C_(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96:4)梯度洗脱;流速为1ml·min^(-1);检测波长为349nm、282nm... 目的建立HPLC双波长法同时测定不同腹菌中麦角甾酮和麦角甾醇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的色谱柱为岛津Inertsil ODS-SP C_(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96:4)梯度洗脱;流速为1ml·min^(-1);检测波长为349nm、282nm;柱温25℃;进样量为10μl。结果麦角甾酮和麦角甾醇分别在0.0200~0.2000μg(r=1)、0.1020~1.0240μg(r=1)范围内呈线性良好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4%、100.19%,RSD分别为0.64%、0.1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灵敏度高、结果准确,为同时检测腹菌中麦角甾酮和麦角甾醇的含量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菌 HPLC双波长法 麦角甾酮 麦角甾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