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外型韧带样型纤维瘤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表现
1
作者 郑红伟 祁佩红 +3 位作者 薛鹏 陈勇 漆剑频 胡道予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395-399,共5页
目的探讨腹外型韧带样型纤维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5例腹外型韧带样型纤维瘤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其中MRI检查11例,增强10例;CT检查5例,增强4例。结果 13例位于四肢、胸壁、颈部及臀部软组织内,2例位于骨。... 目的探讨腹外型韧带样型纤维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5例腹外型韧带样型纤维瘤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其中MRI检查11例,增强10例;CT检查5例,增强4例。结果 13例位于四肢、胸壁、颈部及臀部软组织内,2例位于骨。形态上,13例呈类圆形或分叶状肿块,2例呈不规则斑片状影,10例边界不清或部分不清,5例边界尚清。肿块直径较大,平均直径约9.7 cm。CT显示,5例病灶均呈略低于肌肉的低密度灶,其中1例伴囊变、坏死;MRI显示,11例病灶与肌肉比较均呈不均匀等或稍长T1、稍长T2信号,内均伴条片状长T1、短T2信号,其中1例伴囊变、坏死。MRI增强10例呈不均匀明显强化;CT增强4例,3例轻度欠均匀强化,1例不均匀明显强化,2例静脉期呈渐进性强化。病理镜下瘤细胞呈长梭形,无明显异型性,核分裂少见,呈侵袭性生长,浸润周围的横纹肌及脂肪组织,伴胶原纤维增生及程度不等的透明变性、黏液变性。结论腹部外型韧带样型纤维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且MRI对手术切除范围的判断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瘤病 腹部/病理学 纤维瘤病 腹部/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CT平扫对腹腔脓肿的诊断
2
作者 李卫新 郭海燕 +1 位作者 任德琳 詹浩辉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431-432,共2页
关键词 腹部脓肿/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132例新生儿先天性消化道畸形
3
作者 马敏珊 于淑群 +1 位作者 王美巧 王秀红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年第z1期74-,共1页
目的回顾性总结132例新生儿不同部位消化道先天性畸形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以积累临床诊断及治疗的经验.方法自1990-01/1999-12,以频繁呕吐或腹胀、便秘为主诉,伴随有呼吸困难或青紫或呛奶,口吐白沫症状的住院患儿,经辅助检查后确诊的... 目的回顾性总结132例新生儿不同部位消化道先天性畸形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以积累临床诊断及治疗的经验.方法自1990-01/1999-12,以频繁呕吐或腹胀、便秘为主诉,伴随有呼吸困难或青紫或呛奶,口吐白沫症状的住院患儿,经辅助检查后确诊的132例消化道畸形中,男82例,女50例,均为足月儿.经上消化道钡餐透视摄片确诊的67例中,胃扭转31例,贲门松弛24例,肥大性幽门狭窄5例,先天性幽门狭窄2例,膈疝2例,膈膨升2例,食管裂孔疝1例.经上消化道碘油造影确诊食管闭锁21例.经消化道泛影葡胺造影确诊的11例中肠狭窄6例,小肠闭锁5例.经下消化道钡剂灌肠确诊的24例中巨结肠16例,肠旋转不良8例.经手指肛检发现先天性无肛4例及肛门闭锁5例,其中1例经尿道碘油造影确诊为直肠尿道瘘,另1例胎粪从处女膜内排出,探针对瘘管插入肛门膨出,证实直肠阴道瘘132例的胸部正位片提示新生儿肺炎,腹部平片提示肠梗阻.治疗:除胃扭转与贲门松弛以体位治疗外,其余都需手术治疗.结果上消化道畸形者有共同临床表现,均以频繁呕吐为主,但呕吐物各不相同,易发生青紫、呛奶,合并肺炎,营养不良.但不同的是食管闭锁患者有大量泡沫状液不断从口腔、鼻腔溢出,易发生窒息,且发病早,日龄小.胃扭转、贲门松弛者呈喷射呕吐,吐物为奶汁.幽门狭窄者呕吐黄色液体或奶汁.肥大性幽门狭窄者可在右上腹触及肿块,发病晚,2wk左右.膈疝、膈膨升、食道管裂孔疝患者发病早,呕吐物可为奶汁、黄或黄绿色液体或粪便,伴呼吸困难,胸腔可闻及肠鸣音.下消化道畸形者临床共同特征是呕吐与腹胀并存或以腹胀为主,腹部可见肠形,合并肺炎,肠闭锁者有呕吐无腹胀,腹部X线平片可见狭窄或闭锁,下端肠管充气少或无气体,泛影葡胺排出受阻.巨结肠者有便秘,刺激肛门有爆破样大便,腹胀严重,发病晚.治疗上,对胃扭转、贲门松弛采用体位复位取得显著疗效.肠狭窄、肠闭锁、幽门狭窄手术简单,予后佳.其余的畸形应根据患儿全身情况、营养状况及手术时间而定.结论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均在新生儿期发病,频繁呕吐,腹胀是主要症状,钡餐透视、钡剂灌肠,碘油或泛影葡胺造影是诊断手段,早诊断,早手术是予后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畸形 呕吐 婴儿 新生 腹部/放射摄影术
下载PDF
螺旋CT在29例腹部外伤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4
作者 孙安祥 叶风娥 王青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6期3972-3973,共2页
目的:探讨螺旋CT检查在腹部外伤的诊断价值,进一步提高腹部外伤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9例腹部外伤患者的CT征象。结果:腹部外伤主要累及脾、肝、肾等。结论:螺旋CT检查对腹部外伤具有敏感、可靠、检出率高、无创伤的特点,能给临床... 目的:探讨螺旋CT检查在腹部外伤的诊断价值,进一步提高腹部外伤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9例腹部外伤患者的CT征象。结果:腹部外伤主要累及脾、肝、肾等。结论:螺旋CT检查对腹部外伤具有敏感、可靠、检出率高、无创伤的特点,能给临床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损伤/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原文传递
急诊CT对腹部创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5
作者 孙建军 叶巽 +1 位作者 潘国兵 帅海涛 《慢性病学杂志》 2010年第10期1177-1178,共2页
目的探讨腹部创伤的急诊CT表现,评价CT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腹部创伤病例的CT表现,扫描范围自膈顶至肾下极,部分病例作全腹扫描。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治疗,治疗结果与CT诊断进行对照,观察急诊CT诊断腹部创伤的敏感性和特异... 目的探讨腹部创伤的急诊CT表现,评价CT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腹部创伤病例的CT表现,扫描范围自膈顶至肾下极,部分病例作全腹扫描。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治疗,治疗结果与CT诊断进行对照,观察急诊CT诊断腹部创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68例腹部创伤患者中,CT诊断与手术结果对照,64例相符,CT诊断符合率94.12%,6例诊断不全的原因为多发伤,尤其是血管和空腔脏器的损伤。结论急诊CT检查对腹部创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应作为腹部外伤急诊检查的常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损伤/放射摄影术 人类
原文传递
胸腹部巨大Askin廇并对侧胸腹交界区转移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6
作者 王莉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4期5804-5806,共3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胸部Askin瘤的影像表现。方法对1例青少年Askin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点及影像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Askin瘤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女性多见,瘤体一般较大,包膜不完整或无包膜,CT表现单侧胸腔内巨大肿块... 目的探讨青少年胸部Askin瘤的影像表现。方法对1例青少年Askin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点及影像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Askin瘤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女性多见,瘤体一般较大,包膜不完整或无包膜,CT表现单侧胸腔内巨大肿块,可累及胸膜、膈肌等,CT能清晰显示肿瘤的内部密度、肿瘤的范围、显示肺内的转移、肿块与肺、胸膜、纵隔的关系以及肋骨破坏的情况。病理学特点瘤细胞由小圆细胞构成,有菊形团;免疫表型:CD99、NSE、VIM、S100阳性;电镜下观察到肿瘤细胞胞浆内神经内分泌颗粒。结论 Askin瘤临床与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点,但均为非特征性表现,最后诊断须依靠病理、免疫组化及电镜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胚瘤 原始 外周/放射摄影术/病理学 胸部肿瘤/放射摄影术/病理学 腹部肿瘤/放射摄影术/病理学 肿瘤转移
原文传递
儿童腹部淋巴管瘤的CT表现 被引量:2
7
作者 韩圣虎 岳建芳 +1 位作者 吕文明 李德玲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1567-1568,共2页
目的 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儿童腹部淋巴管瘤的CT影像学表现,探讨CT在儿童腹部淋巴管瘤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7例患儿行平扫加增强CT扫描,1例患儿行CT平扫检查.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诊断为淋巴管瘤.结果 8例腹部淋巴管瘤中,6例... 目的 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儿童腹部淋巴管瘤的CT影像学表现,探讨CT在儿童腹部淋巴管瘤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7例患儿行平扫加增强CT扫描,1例患儿行CT平扫检查.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诊断为淋巴管瘤.结果 8例腹部淋巴管瘤中,6例源于肠系膜,1例源于大网膜,1例源于腹膜后间隙.CT表现为囊状淋巴管瘤7例,其中单囊1例、多囊6例;海绵状淋巴管瘤1例.CT表现囊内为均匀水样低密度6例,2例囊内密度不均,其中1例为合并瘤内出血,1例海绵状淋巴管瘤,表现为密度不均的软组织密度肿块.7例行增强扫描,囊壁及囊内间隔示轻度强化,囊内容物无强化,3例病变内部可见系膜血管穿行.结论 CT检查能清楚的显示淋巴管瘤的形态、大小、部位及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特别是肿瘤的生长方式及增强后瘤体的强化方式具有一定特征性,对于本病的术前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瘤/放射摄影术 腹部肿瘤/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超声造影对腹部实质脏器外伤早期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9
8
作者 张雅丽 王丽 +1 位作者 张润 石蕾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年第33期8102-8102,共1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腹部实质器官外伤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超声造影检查30例腹部外伤患者,评估超声造影对其早期诊断价值,并与常规超声、CT平扫比较。结果 30例腹部外伤中共28个病灶,经超声造影检出28个,敏感性100%,准确性100%;经常规...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腹部实质器官外伤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超声造影检查30例腹部外伤患者,评估超声造影对其早期诊断价值,并与常规超声、CT平扫比较。结果 30例腹部外伤中共28个病灶,经超声造影检出28个,敏感性100%,准确性100%;经常规超声检出15个,敏感性53.57%,准确性56.67%。经CT平扫检出19个,敏感性67.86%,70%。结论超声造影可作为外伤早期检查手段,能够迅速,准确评估脏器损伤程度,并且在判断是否有活动性出血方面较常规超声及CT平扫有明显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损伤/超声检查/放射摄影术 人类
原文传递
小儿腹部常见肿瘤16例CT诊断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赵新娟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年第21期5249-5249,共1页
目的探讨小儿腹部常见肿瘤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小儿腹部肿瘤的CT表现。结果肾母细胞瘤、畸胎瘤、神经母细胞瘤为小儿腹部常见肿瘤,各肿瘤CT表现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各自特点。结论CT是诊断小儿腹部肿瘤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 腹部肿瘤/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扫描及重建技术在腹部损伤中的应用57例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春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0期2447-2448,共2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腹部损伤的应用。方法对57例腹部损伤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必要患者做强化扫描及腹部血管CTA扫描。然后图像进行相应薄层重建及二维、三维重建处理。结果 57例患者腹部损伤的部位、范围、程度不一,39例为多脏器...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腹部损伤的应用。方法对57例腹部损伤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必要患者做强化扫描及腹部血管CTA扫描。然后图像进行相应薄层重建及二维、三维重建处理。结果 57例患者腹部损伤的部位、范围、程度不一,39例为多脏器损伤,18例为单一脏器损伤。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及软件重建技术对腹部损伤的诊治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损伤/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原文传递
腹部实质脏器损伤28例CT增强扫描分析
11
作者 贺晓军 朱正新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28期6996-6997,共2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腹部实质脏器损伤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8例腹外伤行CT检查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均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结果:28例腹部实质脏器损伤患者中CT平扫确诊挫伤或挫裂伤16例,疑似8例...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腹部实质脏器损伤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8例腹外伤行CT检查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均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结果:28例腹部实质脏器损伤患者中CT平扫确诊挫伤或挫裂伤16例,疑似8例,无异常表现4例。增强后全部病例均可确定诊断,并能明确损伤范围及程度。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诊断腹部实质脏器损伤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损伤/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