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部Ⅱ类手术皮肤切口保护方法的临床应用
1
作者 沈明霞 郭留萍 +3 位作者 刘娅萍 张瑜 李丹 金花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4年第10期2893-2895,共3页
目的探讨两种皮肤切口保护方法在腹部Ⅱ类手术中的正确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01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普外科实施腹部Ⅱ类手术的患者20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1和实验组2,每组100例。实验组1用棉质皮肤保护中进行切口保护,实验组2用一次性... 目的探讨两种皮肤切口保护方法在腹部Ⅱ类手术中的正确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01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普外科实施腹部Ⅱ类手术的患者20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1和实验组2,每组100例。实验组1用棉质皮肤保护中进行切口保护,实验组2用一次性手术薄膜进行切口保护,两组均在皮肤消毒后和关闭腹腔前进行切口周围表面细菌培养采样监测,并观察术后切口愈合情况。结果实验组1切口周围物体表面细菌培养阳性率随手术时间的延长而增高,实验组2切口周围物体表面细菌培养阳性率变化不显著。结论根据腹部Ⅱ类手术持续时间来选用不同的手术切口保护方法,可减少术后的切口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ⅱ类手术 皮肤切口 保护方法
原文传递
围术期高浓度吸氧与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王丽娜 马贵芳 +2 位作者 冯红燕 高宝琴 张金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5152-5155,共4页
目的探讨术中及术后短时间高浓度吸氧对腹部Ⅱ类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医院收治的腹部Ⅱ类手术患者49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48例,手术开始直至术终,均采用鼻导管吸氧,氧浓度(F... 目的探讨术中及术后短时间高浓度吸氧对腹部Ⅱ类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医院收治的腹部Ⅱ类手术患者49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48例,手术开始直至术终,均采用鼻导管吸氧,氧浓度(FiO_2)为28%,试验组248例,手术开始直至术后2h内采用防漏面罩吸氧,FiO_2为60%,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及术后切口感染率,分析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结果试验组PaO_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60例感染患者共培养出病原菌7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0株占52.63%,革兰阳性菌32株占42.11%,真菌4株占5.26%;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敏感性较高,耐药率为16.67%;鲍氏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均表现出高度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和克拉霉素均表现出高度的耐药性,而对替加环素、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均敏感,耐药率为0。结论腹部Ⅱ类手术患者开展术中及术后短时间高浓度吸氧可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应针对病原菌耐药性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ⅱ类手术 高浓度吸氧 切口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