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腹部实体器官移植适应证的变迁
1
作者 张智鑫 高伟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24年第1期76-81,共6页
腹部实体器官移植被认为是解决儿童腹部终末期器官衰竭的有效治疗方式^([1-2])。目前,儿童腹部实体器官移植在各个领域的数量都有着显著提高,其原因包括手术和器官保存技术的进步,免疫抑制方案的改进,以及供体器官分配制度的完善^([2-4... 腹部实体器官移植被认为是解决儿童腹部终末期器官衰竭的有效治疗方式^([1-2])。目前,儿童腹部实体器官移植在各个领域的数量都有着显著提高,其原因包括手术和器官保存技术的进步,免疫抑制方案的改进,以及供体器官分配制度的完善^([2-4]),并且儿童腹部实体器官移植的成功表现在移植物和患者生存率上,据不同移植中心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抑制方案 器官保存 器官衰竭 供体器官 移植 腹部实体器官移植 有效治疗方式 制度的完善
下载PDF
基于WOS数据库的腹部实体器官移植术后耐药菌感染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分析
2
作者 徐菀佚 韩强 +3 位作者 潘晨 见海超 郭明星 崔向丽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55-1260,共6页
目的对腹部实体器官移植(SOT)术后耐药菌感染的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分析,为临床确定当前研究热点和未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WOS数据库,搜索关键词“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arbapenem-resistant k... 目的对腹部实体器官移植(SOT)术后耐药菌感染的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分析,为临床确定当前研究热点和未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WOS数据库,搜索关键词“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multidrug-resistant”“solid organ transplant”等。使用CiteSpace软件检测引文突现,用VOS viewer作关键词共现,分析研究现状和热点。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腹部SOT耐药菌文献年发文量、发文国家、作者、机构。结果共检索到文献710篇,51个关键词出现6次以上,聚类分析主要集中在分子流行病学、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感染危险因素及抗生素治疗、免疫抑制剂遗传药理学和手术部位感染主题。发文量美国最多其次是中国。耐药菌分子流行病学和供者来源的感染是现在的研究热点。结论多耐药肠杆菌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供者来源感染是研究的热点,可能会指导未来的研究方向,这也将有助于临床更好地了解腹部SOT耐药菌感染并实施有效的抗生素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计量分析 腹部实体器官移植 多重耐药菌 耐碳青霉烯肠杆菌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下载PDF
影响腹部实体器官移植受者发生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万齐全 张盛 +1 位作者 方泽鸿 叶啟发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6年第4期620-626,共7页
目的:探讨腹部实体器官移植受者发生多重耐药的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的流行病学、微生物学并分析其相关的30d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一项双中心、时间长达13年的腹部实体器官移植受者发生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相关的临... 目的:探讨腹部实体器官移植受者发生多重耐药的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的流行病学、微生物学并分析其相关的30d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一项双中心、时间长达13年的腹部实体器官移植受者发生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相关的临床资料。使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方法确立与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在研究观察期间,共有2 169例病人进行了腹部实体器官移植手术。91例腹部实体器官移植受者(4.6%)发生了99次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其中,最多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氏菌(29株,29.3%),其次为鲍曼不动杆菌(24株,24.2%)。该91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4.0±12.7)岁。首次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后的死亡率为39.6%(死亡36例)。单因素分析确立以下变量能够预测血流感染相关死亡:肺部为原发部位(P=0.001)、院内感染来源(P=0.002)、同时存在其他血流感染(P<0.001)、发生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时体温≥40℃(P=0.039)、血肌酐>1.5mg/dl(P=0.006)、血清白蛋白<30g/L(P=0.009)、血小板计数<50 000/ml(P<0.001)以及感染性休克(P<0.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感染性休克(OR=160.463,95%CI=19.377-1 328.832,P<0.001)、血肌酐>1.5mg/dl(OR=24.498,95%CI=3.449-173.998,P=0.001)、院内感染来源(OR=23.963,95%CI=1.285-446.991,P=0.033)以及同时存在其他血流感染(OR=27.074,95%CI=3.937-186.210,P=0.001)能够预测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相关30d内的死亡。结论:腹部实体器官移植发生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高,致病菌主要为大肠埃希氏菌及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性休克、血肌酐>1.5mg/dl、院内感染来源以及同时存在其他血流感染能预测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相关30d内的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 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 预测子 死亡率 腹部实体器官移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