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9篇文章
< 1 2 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50例 被引量:3
1
作者 付长海 《四川中医》 2009年第7期66-67,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并发症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对50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同时服用中药。结果:临床治愈36例,好转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疗效确切,值...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并发症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对50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同时服用中药。结果:临床治愈36例,好转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下载PDF
复方大承气汤联合抗生素治疗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2
作者 游中华 龚彩花 《光明中医》 2017年第20期3001-3003,共3页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采用抗生素与复方大承气汤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所选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病例选择时间范围为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共纳入病例数为94例。94例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采用抗生素与复方大承气汤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所选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病例选择时间范围为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共纳入病例数为94例。94例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按照1∶1比例,将94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抗生素+复方大承气汤)与对照组(抗生素)各47例。随访12个月,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愈时间、腹痛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对比,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12个月,两组复发率对比,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抗生素与复方大承气汤联合治疗的效果理想,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癖 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 抗生素 复方大承气汤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临床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齐长磊 《新中医》 CAS 2015年第3期135-136,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腹部手术后出现粘连性肠梗阻的100例患者按随机对照表将患者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大承气汤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并记录中医症...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腹部手术后出现粘连性肠梗阻的100例患者按随机对照表将患者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大承气汤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并记录中医症状评分以及排气时间、正常排便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较对照组的74.0%高(P<0.05)。观察组排气时间、正常排便时间、饮食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治疗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恶心、发热中医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体征,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粘连肠梗阻 腹部 大承气汤 临床疗效
下载PDF
62例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护理体会 被引量:4
4
作者 邓丽丽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5年第3期378-379,共2页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收集行腹部手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11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6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62例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然后对2组患者疾病转归、胃管拔除时间、...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收集行腹部手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11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6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62例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然后对2组患者疾病转归、胃管拔除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疾病转归情况:48例患者通过非手术治疗后康复出院,占77.42%,13例患者通过再次的手术康复出院,占20.97%,1例患者死亡,占1.61%,胃管拔除时间(天):3.7±0.6,肛门排气时间(天):1.9±0.4,住院时间(天):8.2±2.4,与对照组相比(均P<0.05)。结论对于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及时合理的护理措施对提高其生活质量、早日康复出院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术后 粘连肠梗阻 临床护理
下载PDF
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109例诊疗体会 被引量:3
5
作者 刘龙清 《青岛医药卫生》 2016年第4期258-260,共3页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109例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临床资料,分析其诊断和治疗情况。其中63例采用保守治疗(保守治疗组),21例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腹腔镜组),25例...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109例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临床资料,分析其诊断和治疗情况。其中63例采用保守治疗(保守治疗组),21例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腹腔镜组),25例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开腹组),总结治疗结果。结果 109例经临床症状、超声、X平片检查均确诊。保守治疗、腹腔镜治疗和开腹治疗的治愈率分别为93.7%、95.2%、96.0%。腹腔镜治疗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均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手术是导致粘连性肠梗阻重要原因,结合腹部体征、超声、X平片可及时确诊,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术后 粘连肠梗阻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穴位贴敷治疗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临床观察 被引量:8
6
作者 林媛媛 《光明中医》 2018年第16期2445-2447,共3页
目的探讨吴茱萸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配至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试验组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同步给予吴茱萸穴位贴敷,每日1次,7次为一个疗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 目的探讨吴茱萸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配至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试验组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同步给予吴茱萸穴位贴敷,每日1次,7次为一个疗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分别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排气与通便时间。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排气时间为(100.93±26.48)h,通便时间为(103.57±26.69)h;对照组排气时间为(141.13±26.98)h,通便时间为(144.30±26.98)h。试验组排气时间与通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配合应用吴茱萸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比单纯西医西药治疗治愈率高、疗程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贴敷 后粘连肠梗阻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7
7
作者 林超群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30期134-135,共2页
目的对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进行观察及进行有效的护理,减少患者的并发症。方法对2010年3月~2011年5月在本院收治的8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探讨。结果全部患者经过有效的手术治疗以及精心的护理,病情均稳定,并好转出院,无... 目的对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进行观察及进行有效的护理,减少患者的并发症。方法对2010年3月~2011年5月在本院收治的8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探讨。结果全部患者经过有效的手术治疗以及精心的护理,病情均稳定,并好转出院,无严重的并发症现象。其中,治愈46例,好转27例,无效3例,复发4例,无效率为3.75%,复发率为5.00%,总有效率为91.25%。结论加强对腹部术后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护理,采取心理护理,加强对患者的术后病情的护理及观察,可有效地预防术后出现并发症现象,帮助患者尽早地恢复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 粘连肠梗阻 观察护理 恢复健康
下载PDF
厚朴三物汤治疗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8
作者 黄浩然 赵杉 《中国处方药》 2021年第11期83-84,共2页
目的探讨与观察厚朴三物汤治疗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2019年2月~2020年8月选择在本院诊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12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基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厚朴三物... 目的探讨与观察厚朴三物汤治疗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2019年2月~2020年8月选择在本院诊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12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基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厚朴三物汤治疗,两组都治疗观察72 h。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8.4%,高于对照组的88.5%(P<0.05)。研究组的术后症状缓解时间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都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胃泌素含量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厚朴三物汤能有效发挥治疗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促进临床症状缓解,也能增加机体血清胃泌素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朴三物汤 腹部 粘连肠梗阻 胃泌素
下载PDF
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病人护理体会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淑敏 陈启凤 《家庭护士(专业版)》 2008年第15期1383-1383,共1页
关键词 后粘连肠梗阻 病人护理 腹部 常见并发症 普外科手 期护理 处理 治疗
下载PDF
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11
10
作者 赫怡心 赫惠心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10期164-164,166,共2页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86例。所有患者首先采用非手术治疗,如患者非手术治疗效果不明显,患者出现肠狭窄的情况时,则应立即进行手术治疗。同时给予患者特...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86例。所有患者首先采用非手术治疗,如患者非手术治疗效果不明显,患者出现肠狭窄的情况时,则应立即进行手术治疗。同时给予患者特殊的护理。结果 86例患者中,有60例患者在给予非手术治疗后痊愈出院,占69.77%;其余26例患者均采用再次的手术治疗,再次手术后,24例患者痊愈出院,占27.91%,2例患者发生死亡,占2.33%。结论对于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应密切的观察患者的病情,同时给予患者综合性的护理,可以有效的降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并可以确定非手术治疗及再次手术的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连肠梗阻 腹部术后 护理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应用于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1
作者 陆群瑛 顾根英 《新中医》 CAS 2014年第3期209-211,共3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应用于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腹部术后出现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和护理方法,观察组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观察2组的...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应用于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腹部术后出现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和护理方法,观察组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胃管拔除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胃管拔除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进行治疗与护理,临床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连肠梗阻 腹部 中西医结合疗法 大承气汤 中医护理
下载PDF
几丁糖联合针灸对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预防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2
作者 黎鉴秋 梁家源 +3 位作者 卢云清 邓锦辉 何柏辉 陈金胜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4年第8期1049-1051,共3页
目的 观察几丁糖联合针灸对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预防效果.方法 回顾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于我院行腹部手术患者4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26例,对照组20例.手术过程中,单独应用几丁糖为对照组,应用几丁糖并给予针灸治疗为实... 目的 观察几丁糖联合针灸对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预防效果.方法 回顾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于我院行腹部手术患者4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26例,对照组20例.手术过程中,单独应用几丁糖为对照组,应用几丁糖并给予针灸治疗为实验组,比较两组粘连性肠梗阻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0级、Ⅰ级、Ⅱ级、Ⅲ级粘连性肠梗阻例数分别为23例、1例、0例、0例,对照组分别为18例、1例、1例、0例,实验组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为3.85%,对照组发生率为10.00%,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腹部手术患者粘连性肠梗阻的预防效果更佳,说明联合应用几丁糖与针灸治疗腹部手术患者,可改善预后,提高其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丁糖 针灸 腹部 粘连肠梗阻 预防效果
下载PDF
几丁糖联合针灸预防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黎鉴秋 梁家源 +2 位作者 何柏辉 陈金胜 张超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7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几丁糖联合针灸治疗对预防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临床影响的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腹部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采用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的34例患者为对照组,其余在几丁... 目的探讨几丁糖联合针灸治疗对预防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临床影响的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腹部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采用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的34例患者为对照组,其余在几丁糖基础上添加针灸联合治疗的34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菲利普斯国际肠粘连分级指标对患者肠粘连程度进行分类,同时计算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统计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腹痛、肠坏死、便秘肠梗阻等不良反应,采用国际改良疗效评价量表对患者疗效进行综合评价,计算总有效率。结果研究发现,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为(36.39±11.30)h,住院时间为(13.28±3.29)d;对照组患者(46.19±13.20)h,住院时间为(19.78±4.12)d,观察组患者发现Ⅲ级1例占2.94%、Ⅳ级0例占0,粘连例数少于对照组患者,同时观察组患者Ⅰ级22例64.71%及Ⅱ级11例32.35%,粘连例数多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2.94%,低于对照组患者14.71%,观察组再次手术率为2例5.88%,少于对照组患者4例11.76%,但两组患者差异不明显。两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其中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7.65%,少于对照组患者35.29%。疗效评价方面,观察组患者无效例数1例占2.94%,少于对照组患者无效例数6例占17.65%,同时显效例数为21例61.76%,有效例数为12例35.29%,均多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06%,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82.35%。结论几丁糖联合针灸治疗方式能够有效预防腹部术后患者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预防效果较单一针灸治疗更好,同时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较少,死亡率大幅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丁糖 联合针灸 腹部术后 粘连肠梗阻 研究
下载PDF
生长抑素治疗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及对粘连相关指标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凌晓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第29期70-72,共3页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治疗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及对粘连相关指标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二医院行腹部手术术后出现粘连性肠梗阻患者6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治疗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及对粘连相关指标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二医院行腹部手术术后出现粘连性肠梗阻患者6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粘连性肠梗阻治疗,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治疗。比较2组临床总有效率,胃肠功能(肠鸣音恢复、排气及液气平面消失)不同恢复时间患者占比,治疗前与治疗后1、3、5 d不同时间血清胶原指标及炎性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97%,高于对照组的75.76%(χ^(2)=6.304,P=0.012);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排气及液气平面消失<3 d患者所占比例均高于对照组,>5 d患者所占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胶原指标(CⅣ、PC-Ⅲ及PⅢP)和炎性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5 d 2组CⅣ、PC-Ⅲ、PⅢP水平和IL-6、TNF-α、hs-CRP水平较治疗前持续降低,且观察组各项胶原指标和炎性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生长抑素治疗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显著降低粘连相关指标的表达水平,因此在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中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 粘连肠梗阻 生长抑素 血清胶原指标 指标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对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恢复效果分析
15
作者 蒋辉 孙学珍 +3 位作者 齐敏 潘攀 王慧芬 潘娜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第20期152-153,共2页
目的:探讨对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干预效果。方法:纳入2017年8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70例,分组方法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干预组(n=35)与对照组(n=35),对照组... 目的:探讨对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干预效果。方法:纳入2017年8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70例,分组方法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干预组(n=35)与对照组(n=35),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两组经不同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排气、排便恢复时间及腹胀腹痛缓解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护理后第1 d、第3 d及第5 d的消化液引流量多千对照组(P<0.01),生存质量显著提高。结论:在腹部手术患者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1]可显著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 腹部 粘连肠梗阻 胃肠道恢复 引流量
下载PDF
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中西医结合治疗23例临床护理 被引量:13
16
作者 周小萍 《齐鲁护理杂志(下半月刊)(外科护理)》 2009年第3期33-34,共2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将46例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将46例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为21.74%,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可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 粘连肠梗阻 中西医结合治疗 护理
下载PDF
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75例联合高压氧治疗及护理干预措施效果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庞彬彬 包晓雯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7年第7期86-88,共3页
目的观察在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综合护理干预的同时联合高压氧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6年5月庆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腹部外科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共7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37例。对... 目的观察在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综合护理干预的同时联合高压氧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6年5月庆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腹部外科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共7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肠梗阻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并进行高压氧治疗,1次/天,连续治疗10次一个疗程。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比例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程恢复时间(30.75±11.03天),与对照组的(41.24±17.29)天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部外科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通过实施综合性的护理措施,并联合高压氧疗法使患者病情恢复快,明显缩短病程,减少了住院时间,节约医疗费用,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同时提高了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今后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 粘连肠梗阻 高压氧治疗 护理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8
作者 汪景锋 马伟琳 《光明中医》 2014年第9期1912-1913,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方法把252例入选患者分为治疗组126例,对照组126例。治疗组在常规西医保守治疗上加用中医疗法(中药通肠冲剂、腹塌渍);对照组单纯采用常规西医保守治疗。结...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方法把252例入选患者分为治疗组126例,对照组126例。治疗组在常规西医保守治疗上加用中医疗法(中药通肠冲剂、腹塌渍);对照组单纯采用常规西医保守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99例,有效20例,无效7例,治愈率为78.57%,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痊愈63例,有效37例,无效26例,治愈率为50.00%,总有效率为79.36%。两组统计学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比单纯西医治疗有明显优势,提高治愈率,值得临床研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格 中西医结合疗法 腹部术后 粘连肠梗阻
下载PDF
针对性护理预防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阳 赵箐 王圆圆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9年第6期172-173,共2页
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预防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随机将72例接受腹部手术的患者分为2组,各36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和针对性护理(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和首次离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预防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随机将72例接受腹部手术的患者分为2组,各36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和针对性护理(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和首次离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期间,2组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腹部手术的患者开展针对性护理,能有效降低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 后粘连肠梗阻 针对护理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丽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0年第1期173-174,共2页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预防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接受腹部手术的64例患者分为2组,每组3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预见性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离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粘连性肠梗阻...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预防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接受腹部手术的64例患者分为2组,每组3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预见性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离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出院时发放自制护理工作满意度反馈表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离床活动时间和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部手术患者围术期加强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缩短康复时间,提高患者及家属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 后粘连肠梗阻 预见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