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2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式剖宫产术与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杭国红 杨素琴 季晓萍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0年第23期2367-2368,共2页
关键词 新式剖宫产 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 比较
下载PDF
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的护理
2
作者 高燕 《哈尔滨医药》 2007年第1期65-65,共1页
关键词 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 剖宫产术后 护理措施 产科工作者 手术方式
下载PDF
前置胎盘孕妇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最佳子宫切口方式探讨
3
作者 张晓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105-108,共4页
讨论改良J形切口和传统横切口对前置胎盘剖宫产术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6月-2023年6月间于本院接受剖宫产术治疗的前置胎盘孕妇9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在观察组中,我们使用了改进的J形切口技... 讨论改良J形切口和传统横切口对前置胎盘剖宫产术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6月-2023年6月间于本院接受剖宫产术治疗的前置胎盘孕妇9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在观察组中,我们使用了改进的J形切口技术,而对照组则选择了传统的横向切口方法。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胎儿娩出的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术后康复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胎儿娩出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新生儿Apgar评分较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手术后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长都有显著的缩短(P<0.05)。结论 改进的J形切口较传统横切口用于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具有操作时间短,出血量少,胎儿娩出迅速,母婴结局好,术后康复快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置胎盘 剖宫产 子宫切口 改良J形切口 切口
下载PDF
腹部横切口在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4
作者 曹素珍 蒋炳新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9年第20期90-90,共1页
资料与方法 2004年6月-2008年6月收治采州下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148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下腹部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1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年龄分布、剖宫产指征等经卡方检验,其构成比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麻醉:均采用持续... 资料与方法 2004年6月-2008年6月收治采州下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148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下腹部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1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年龄分布、剖宫产指征等经卡方检验,其构成比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麻醉:均采用持续性硬膜外腔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 剖宫产术中 持续性硬膜外腔麻醉 腹部切口 剖宫产指征 年龄分布 卡方检验 对照组
下载PDF
腹壁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腹部肌群损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5
作者 蔺玉红 李易霞 +1 位作者 任翠玲 候红艳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24-25,共2页
目的 比较腹壁横切口、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腹部肌群的损伤程度。方法 观察组 3 3 0例行腹壁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对照组 3 10例行腹壁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两组分别于产后 5~ 7d、产后 42d、产后 1年通过产妇症状、体... 目的 比较腹壁横切口、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腹部肌群的损伤程度。方法 观察组 3 3 0例行腹壁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对照组 3 10例行腹壁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两组分别于产后 5~ 7d、产后 42d、产后 1年通过产妇症状、体征及超声检查了解腹部肌群损伤情况。结果 腹壁横切口与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腹部肌群的损伤 ,产后 5~ 7d ,腹痛发生率分别为 83 0 %,5 2 %;皮下硬结发生率分别为 3 2 7%,0 ;超声发现肌肉损伤率分别为 83 0 %,5 2 %。产后 42d ,腹痛发生率分别为 2 0 9%、0 ;皮下硬结均未发生 ,超声发现肌肉损伤率为 64 5 %,0。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结论 腹壁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腹部肌群的损伤程度较纵切口为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下剖宫产 腹壁切口 腹部肌损伤
下载PDF
改良腹式横切口与传统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6
作者 金芳英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第2期139-141,共3页
目的比较改良腹式横切口与传统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吉安县中医院2019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50例剖宫产产妇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其中对比组25例,行传统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研究组25例... 目的比较改良腹式横切口与传统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吉安县中医院2019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50例剖宫产产妇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其中对比组25例,行传统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研究组25例,施行改良腹式横切口剖宫产术。对比2组的临床指标、术后疼痛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取胎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比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比组(P<0.05)。2组产后2h疼痛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产后12h和产后24h研究组产妇VAS评分均低于对比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比组(P<0.05)。结论仑改良腹式横切口剖宫产术较传统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更为安全,同时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术后疼痛情况,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改良腹式切口 子宫下切口 临床效果 安全性
下载PDF
腹部横切口保留腹壁浅静脉在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7
作者 吴福丽 罗冰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1期55-55,共1页
关键词 子宫下剖宫产 腹部切口 腹壁浅静脉
下载PDF
横切口高位子宫下段剖宫产和改良式剖宫产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8
作者 王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45-47,共3页
了解在对孕妇进行剖宫产的时候使用横切口高位子宫下段剖宫产的方式和使用改良式剖宫产的方式之间的效果差别。方法 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从我院收治的病人中选出92名选择使用剖宫产的方式进行分娩的产妇,把他们随机进行编码分组,每组4... 了解在对孕妇进行剖宫产的时候使用横切口高位子宫下段剖宫产的方式和使用改良式剖宫产的方式之间的效果差别。方法 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从我院收治的病人中选出92名选择使用剖宫产的方式进行分娩的产妇,把他们随机进行编码分组,每组46名产妇,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实验组的产妇使用改良式剖宫产的方法进行剖宫产分娩手术,对照组的产妇则使用横切口高位子宫下段剖宫产的方式进行剖宫产分娩手术。记录每名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身体情况以及各项指标情况,对比两组患者在分娩过程中所用的时间、分娩过程中出血的多少、剖宫产手术后伤口疼痛消失所用的时间以及手术后发生术后不良反应的概率。结果 实验组产妇手术时间明显短于照组产妇,实验组产妇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产妇,手术结束后实验组产妇的剖宫产手术伤口疼痛消失的时间短于对照组,以上结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发生不良反应情况的概率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于选择剖宫产的孕妇进行分娩的过程中,使用改良式剖宫产的方式进行分娩效果要比使用横切口高位子宫下段剖宫产的方式进行分娩的效果好,改良式剖宫产的手术方式可以有效的缩短进行手术的时间,出血量要更少、手术结束后伤口疼痛消失的比较快并且不良情况的概率较低,因此改良式剖宫产的手术方式更加安全且有效,因此值得泛地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高位子宫下 剖宫产 改良式 分娩
下载PDF
腹部艾灸及红外线局部照射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剖宫产术后患者子宫复旧不良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晓燕 张梅山 +1 位作者 卢磊 车录全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3期345-348,共4页
目的:探究腹部艾灸及红外线局部照射联合透明质酸钠促进剖宫产术后患者子宫复旧的价值。方法:以102例剖宫产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透明质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腹部艾灸及红外线局部照... 目的:探究腹部艾灸及红外线局部照射联合透明质酸钠促进剖宫产术后患者子宫复旧的价值。方法:以102例剖宫产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透明质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腹部艾灸及红外线局部照射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盆腔粘连发生情况,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粘连相关因子,比较两组切口愈合情况、子宫复旧情况。结果:观察组盆腔粘连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FN(17.12±0.83)ng/ml、CIV(73.46±4.02)ng/ml、TGF-β1(1605.75±104.63)μg/L低于对照组的(17.56±0.91)ng/ml、(75.13±4.35)ng/ml、(1651.03±108.39)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切口换药次数(11.09±2.54)次少于对照组(12.17±2.39)次,切口清洁时间(5.86±1.71)d、愈合时间(7.13±1.52)d短于对照组的(6.52±1.37)d、(8.75±1.6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阴道出血时间(29.13±3.68)d、首次月经恢复时间(27.18±3.57)d短于对照组的(31.74±3.92)d、(29.76±4.02)d,阴道出血量(431.09±46.15)ml少于对照组的(459.31±42.2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给予腹部艾灸及红外线局部照射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可抑制粘连相关因子释放,减轻腹腔粘连程度,并能促进切口愈合及子宫复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透明质酸钠 腹部艾灸 红外线局部照射 盆腔粘连 切口愈合 子宫复旧
下载PDF
腹部横切口改良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118例临床分析
10
作者 金云霞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1年第4期419-419,405,共2页
目的 将两种剖宫产术式(腹部横切口改良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与传统的下腹正中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进行临床效果分析比较。方法 将同期的腹部横切口改良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118例作为实验组,下腹正中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68例... 目的 将两种剖宫产术式(腹部横切口改良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与传统的下腹正中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进行临床效果分析比较。方法 将同期的腹部横切口改良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118例作为实验组,下腹正中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68例作为对照组,将两组的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24h伤口疼痛情况及平均住院日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的手术时间及胎儿娩出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的术后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切口疼痛等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部横切口改良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有胎儿娩出时间短、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排气早、术后伤口疼痛轻、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切品 子宫下
下载PDF
新式剖宫产与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腹腔粘连情况比较 被引量:8
11
作者 杨林 龚宇 杨艳明 《临床医学》 CAS 2010年第5期72-73,共2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腔粘连情况及产生的原因,以期通过改良手术方式减少其发生率。方法对2001年6月至2008年3月于我院再次行剖宫产术病例280例,其中第一次为新式剖宫产(不缝合腹膜者)者72例,第一次为子宫下段横切口(缝合腹膜者)者208例...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腔粘连情况及产生的原因,以期通过改良手术方式减少其发生率。方法对2001年6月至2008年3月于我院再次行剖宫产术病例280例,其中第一次为新式剖宫产(不缝合腹膜者)者72例,第一次为子宫下段横切口(缝合腹膜者)者20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腹腔粘连情况。结果新式剖宫产(不缝合腹膜者)和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缝合腹膜者)发生粘连者分别为68例及140例,发生率分别为94.4%及67.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前组中腹壁及腹腔广泛粘连发生率较高,与后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轻度粘连在两组中的发生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腹腔粘连及粘连程度与术后时间间隔长短无关,且不随术后时间的延长而发生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后的腹腔粘连发生率较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高,并且程度较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式剖产术 腹壁切口子宫下剖宫产 腹腔粘连
原文传递
腹壁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腹部肌群损伤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3
12
作者 林凤英 《中外医疗》 2015年第27期57-58,共2页
目的探讨腹壁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于腹部肌群的损伤情况。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月,该院产科住院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产妇600例,根据手术切口部位分组,380例经腹壁横切口术者为观察组,220例经腹壁纵切口术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腹壁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于腹部肌群的损伤情况。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月,该院产科住院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产妇600例,根据手术切口部位分组,380例经腹壁横切口术者为观察组,220例经腹壁纵切口术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后腹部肌群损伤情况。结果产后1周,观察组的腹部疼痛及皮下硬结率分别为80.0%、3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0%(P<0.05);产后6周,观察组的腹部疼痛率为15.0%,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6周两组皮下硬结均消失;产后1周,观察组的腹壁肌肉损伤率及损伤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产后6周,观察组仍有44.2%残存损伤。结论腹壁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于产妇腹部肌群损伤率较高且损伤较为严重,具有一定的应用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切口 腹壁纵切口 子宫下剖宫产 腹部肌群损伤
下载PDF
高位子宫下段横切口在瘢痕子宫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3
作者 钟小琼 刘美霞 黄晓兰 《西部医学》 2014年第5期603-605,共3页
目的 探讨高位子宫下段横切口在瘢痕子宫(CSP)产妇的剖宫产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9月-2013年4月接诊的CSP产妇114例,其中57例产妇行高位子宫下段横切口手术(观察组),另外57例行传统剖宫产术(对照组).对两组胎儿娩出时间... 目的 探讨高位子宫下段横切口在瘢痕子宫(CSP)产妇的剖宫产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9月-2013年4月接诊的CSP产妇114例,其中57例产妇行高位子宫下段横切口手术(观察组),另外57例行传统剖宫产术(对照组).对两组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并对两组患者切口愈合及瘢痕形成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分别为(12.1±2.7)min、(49.2±2.4)min、(332±108)ml和(21±6)h,对照组分别为(11.6±1.9)min、(52.1±1.4)min、(239±87)ml和(39±7)h,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3%(3/57例),对照组为10.6%(6/57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愈合甲级51例(89.5%),瘢痕明显11例(19.3%),而对照组愈合甲级33例(57.9%),瘢痕明显28例(4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位子宫下段横切口在CSP产妇的剖宫产中术后恢复时间缩短,并发症较低,且切口愈合好,瘢痕不明显,适合对术后美观要求较高的产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下 切口 瘢痕子宫妊娠 剖宫产
下载PDF
新式剖宫产与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腹腔粘连情况比较 被引量:1
14
作者 栗晓艳 《中国实用医刊》 2015年第22期36-37,共2页
目的:对比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与新式剖宫产术后腹腔粘连的情况。方法选取信阳市中医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100例再次剖宫产产妇,就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A组)与新式剖宫产( B组)术后腹腔粘连情况进行比较。结... 目的:对比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与新式剖宫产术后腹腔粘连的情况。方法选取信阳市中医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100例再次剖宫产产妇,就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A组)与新式剖宫产( B组)术后腹腔粘连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A组腹腔粘连率为66%, B组为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B组腹壁及腹腔广泛粘连率居较高水平,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粘连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5年两组各类粘连情况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比较,新式剖宫产术后腹腔粘连率较高,且程度严重,故临床需正确选择方案,以最大程度改善预后,保障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式剖宫产 腹部切口 子宫下剖宫产 腹腔粘连
原文传递
剖宫产子宫下段横切口缝合的改进 被引量:5
15
作者 夏恩兰 李华 刘丽光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50-51,共2页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问世近百年,各教科书和手术学讲述其缝合法均为子宫下段横切口(简称子宫切口)缝合两层,膀胱子宫反折腹膜(简称反折腹膜)连续缝合,是为经典缝合法。为加速切口愈合、防止瘢痕增生、减少术后并发症。
关键词 剖宫产 子宫下切口 切口缝合
下载PDF
横切口腹膜外剖宫产术与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疗效对比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克修 韩晓兵 李旭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83-384,共2页
目的 对比横切口腹膜外剖宫产术与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疗效。方法 比较 5 8例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与 6 0例横切口腹膜外剖宫产术在胎儿娩出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感染率及对新生儿Apgar评分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纵切口下段... 目的 对比横切口腹膜外剖宫产术与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疗效。方法 比较 5 8例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与 6 0例横切口腹膜外剖宫产术在胎儿娩出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感染率及对新生儿Apgar评分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纵切口下段剖宫产术相对于横切口腹膜外剖宫产术胎儿娩出时间短、出血量少、Apgar评分情况好 ,两组术后感染率无差异。结论 纵切口下段剖宫产术损伤小 ,胎儿娩出时间易控制 ,对于需要尽快娩出胎儿的情况下是理想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下 剖宫产 腹膜外剖宫产 Apgar评分 感染 切口 切口 疗效对比
下载PDF
腹壁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腹部肌群损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敬清秀 《医学信息》 2010年第14期2358-2359,共2页
目的比较腹壁横切口、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腹部肌群的损伤程度。方法观察组300例行腹壁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照组280例行腹壁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两组分别于产后5~7d、产后42d、产后1年通过产妇症状、体征及超声检查了... 目的比较腹壁横切口、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腹部肌群的损伤程度。方法观察组300例行腹壁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照组280例行腹壁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两组分别于产后5~7d、产后42d、产后1年通过产妇症状、体征及超声检查了解腹部肌群损伤情况。结果腹壁横切口与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腹部肌群的损伤,产后5~7d,腹痛发生率分别为83.0%,5.2%;皮下硬结发生率分别为32.7%,0;超声发现肌肉损伤率分别为83.0%,5.2%。产后42d,腹痛发生率分别为20.9%、0;皮下硬结均未发生,超声发现肌肉损伤率为64.5%,0。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腹壁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腹部肌群的损伤程度较纵切口为重,手术存在一定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下剖宫产 腹壁切口 腹部肌损伤
下载PDF
子宫下段高位弧形横切口在第二产程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细文 李家福 +2 位作者 杨桂芬 黄凤华 董迪荣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10年第6期453-454,共2页
关键词 第二产程剖宫产 剖宫产术中 子宫下 切口 应用 弧形 SECTION 新生儿窒息率
下载PDF
改良式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65例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祥熙 申庆文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1998年第1期17-18,共2页
目的:探讨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改良式的意义及理论依据。方法:腹膜横切口;横行撕开子宫膀胱反折腹膜;上下钝性分离子宫下段肌层;缝合子宫切口两侧角时不超越切口顶端。结果:进腹快,视野广,子宫切口很少有撕裂伤,与对照组比较... 目的:探讨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改良式的意义及理论依据。方法:腹膜横切口;横行撕开子宫膀胱反折腹膜;上下钝性分离子宫下段肌层;缝合子宫切口两侧角时不超越切口顶端。结果:进腹快,视野广,子宫切口很少有撕裂伤,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减少缝合子宫切口顶端时损伤血管及术后腹腔粘连的可能。结论:改良式手术并发症较传统方法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腹产 子宫下 切口 改良式
下载PDF
改良式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0
作者 夏正英 侍利庆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5期146-147,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式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有剖宫产指征、无手术禁忌证晚期妊娠妇女200例。随机分为改良组100例,对照组100例。改良组采用改良式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对照组采用腹部横弧形切口剖宫产术。观察比较... 目的探讨改良式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有剖宫产指征、无手术禁忌证晚期妊娠妇女200例。随机分为改良组100例,对照组100例。改良组采用改良式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对照组采用腹部横弧形切口剖宫产术。观察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24h切口疼痛、切口愈合情况、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结果改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1);该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切口疼痛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切口愈合情况均为100%。结论改良式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肛门排气快,组织损伤少,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式剖宫产 腹部弧形切口剖宫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