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氧诱导因子1α、Bcl-2/腺病毒E1B19kDa相互作用蛋白3在儿童创伤性脑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
1
作者 朱磊 王学成 +3 位作者 徐妍妍 王楠 朱炳鑫 李政委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8-384,共7页
目的动态观察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Bcl-2/腺病毒E1B19kDa相互作用蛋白3(Bcl-2/adenovirus E1B19kDa-interacting protein 3,BNIP3)在儿童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中的变化,并评估... 目的动态观察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Bcl-2/腺病毒E1B19kDa相互作用蛋白3(Bcl-2/adenovirus E1B19kDa-interacting protein 3,BNIP3)在儿童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中的变化,并评估其预测儿童TBI病情轻重及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年1月—2023年7月47例中重度TBI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分为中度亚组(9~12分)和重度亚组(3~8分);以同期因腹股沟斜疝诊治且无基础疾病的30例患儿为对照组。比较各组HIF-1α、BNIP3、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及S100B水平的差异,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评估HIF-1α、BNIP3、Beclin-1及S100B对TBI病情轻重及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TBI组患儿血清HIF-1α、BNIP3、Beclin-1、S100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TBI患儿中,重度亚组HIF-1α、BNIP3、Beclin-1、S100B水平高于中度亚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HIF-1α、BNIP3、Beclin-1、S100B水平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呈负相关(P<0.05)。治疗7 d后,非手术TBI和手术TBI患儿的血清HIF-1α、BNIP3、Beclin-1及S100B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HIF-1α、BNIP3、Beclin-1、S100B水平预测重度TBI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2、0.835、0.872、0.880(P<0.05),预测TBI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9、0.775、0.814、0.751(P<0.05)。结论TBI患儿血清HIF-1α、BNIP3及Beclin-1水平显著升高,检测其水平有助于临床判断TBI患儿的病情轻重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Bcl-2/腺病毒e1B-19kDa相互作用蛋白3 BeCLIN-1 缺氧诱导因子1Α 儿童
下载PDF
腺病毒E1B55ku癌蛋白打破hDaxx与PML在细胞核的共定位 被引量:8
2
作者 万艳平 谭立志 +3 位作者 刘传爱 吴移谋 Colosimo April 廖代清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46-48,共3页
利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通过Confocal激光扫描生物荧光显微镜和图像软件分析腺病毒 (adenovirus,Ad)E1B 5 5ku癌蛋白 (AdE1B 5 5ku)与人Daxx(humanDaxx ,hDaxx)在细胞核的定位关系 ,研究它对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蛋白 (promyelocyticleuke... 利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通过Confocal激光扫描生物荧光显微镜和图像软件分析腺病毒 (adenovirus,Ad)E1B 5 5ku癌蛋白 (AdE1B 5 5ku)与人Daxx(humanDaxx ,hDaxx)在细胞核的定位关系 ,研究它对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蛋白 (promyelocyticleukemiaprotein ,PML)与hDaxx在细胞核定位关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AdE1B 5 5ku与hDaxx共定位细胞核 ,并打破hDaxx与PML共定位于细胞核PML致癌结构域 (PMLoncogenicdomains,P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e1B55ku癌蛋白 HDAXX PML 细胞核 共定位 感染
下载PDF
电针对继发性脊髓损伤后大鼠神经元自噬及相关蛋白轻链3Ⅱ和bcl-2/腺病毒E1B19000相互作用蛋白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杨波 隋汝波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339-2341,共3页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对大鼠继发性脊髓损伤(SCI)后神经元自噬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组(甲泼尼龙治疗)及电针组(电针大椎、命门穴治疗)4组;除对照组外,其他3组均采用改良的Allen打击装置(50 g/...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对大鼠继发性脊髓损伤(SCI)后神经元自噬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组(甲泼尼龙治疗)及电针组(电针大椎、命门穴治疗)4组;除对照组外,其他3组均采用改良的Allen打击装置(50 g/cm)复制大鼠T10~11中度SCI模型。分别于SCI后6 h、1 d、7 d取损伤局部脊髓组织,经透射电子显微镜及Western印迹法,观察各组SCI后神经元自噬的病理变化及轻链(LC)3Ⅱ、bcl-2/腺病毒E1B19000相互作用蛋白(BNIP)3的表达。结果 1SCI后1 d脊髓组织中LC3Ⅱ、BNIP3表达明显升高(P<0.01);电针组和西药组SCI后脊髓组织中LC3Ⅱ、BNIP3的表达显著降低,与模型组差异显著(P<0.01);西药组与电针组差异不显著(P>0.05)。2在透射电镜观察下,对照组脊髓组织神经元细胞核膜完整,胞质中线粒体形态分布及数目正常,未发现自噬小体,溶酶体数目也未见增多;模型组脊髓组织可见线粒体肿胀明显、空泡化,溶酶体数量增多,细胞核形不规则,可发现自噬小体;西药组和电针组可见脊髓组织神经元细胞肿胀,线粒体也略肿胀,核形规则,核内染色质欠均匀,溶酶体数目未见明显增多。结论电针可降低SCI大鼠脊髓组织中LC3Ⅱ和BNIP3的表达,抑制细胞自噬,减缓脊髓损伤后的病理损害,其作用与甲泼尼龙相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电针 自噬 轻链(LC)3Ⅱ bcl-2/腺病毒e1B19000相互作用蛋白(BNIP)3
下载PDF
基于缺氧诱导因子-1α/Bcl2/腺病毒E1B相互作用蛋白3通路探讨速效救心丸对冠心病大鼠的保护机制 被引量:7
4
作者 郭坤 金辉 吴留广 《安徽医药》 CAS 2020年第6期1078-1083,I0001,共7页
目的探究速效救心丸对冠心病大鼠的保护作用,初步探究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分为健康组、单纯模型组、速效救心丸组、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激活剂奥替普拉(Oltipraz)组、速效救心丸+奥替普拉组,每组10只大鼠。对大鼠心... 目的探究速效救心丸对冠心病大鼠的保护作用,初步探究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分为健康组、单纯模型组、速效救心丸组、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激活剂奥替普拉(Oltipraz)组、速效救心丸+奥替普拉组,每组10只大鼠。对大鼠心电图ST段、T波变化进行检测,采用酶法测定一氧化氮及血脂指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内皮素-1(ET-1)、前列环素I2(PGI2)水平,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情况;DNA断裂的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心肌组织细胞凋亡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HIF-1α、Bcl2/腺病毒E1B相互作用蛋白3(BNIP3)、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半胱氮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与健康组相比,单纯模型组ST段(0.36±0.05)mV、T波(0.26±0.05)mV升高,三酰甘油(1.08±0.14)mmol/L、总胆固醇升高,HDL(0.59±0.05)mmol/L降低,TNF-α(38.27±1.36)pg/mL、ET-1(11.63±1.84)ng/L升高,一氧化氮(28.58±1.53)μmol/L降低,心肌组织细胞凋亡率(46.72±4.37)%升高,HIF-1α(1.12±0.15)、caspase-3(0.54±0.05)蛋白表达升高,Bcl-2(0.36±0.05)蛋白表达降低(P<0.05)。速效救心丸组ST段(0.23±0.04)mV、T波(0.15±0.04)mV、三酰甘油(0.85±0.07)mmol/L、TNF-α(24.69±1.53)pg/mL、ET-1(7.18±1.57)ng/L、细胞凋亡率(15.66±3.51)%、HIF-1α(0.49±0.06)、caspase-3(0.42±0.04)蛋白表达低于单纯模型组,一氧化氮(36.43±1.65)μmol/L、Bcl-2(0.67±0.07)高于单纯模型组(P<0.05)。奥替普拉组ST段(0.41±0.05)mV、T波(0.35±0.03)mV、三酰甘油(1.27±0.12)mmol/L、TNF-α(43.42±1.59)pg/mL、ET-1(12.76±1.45)ng/L、细胞凋亡率(62.88±8.35)%、HIF-1α(1.37±0.26)、caspase-3(0.91±0.09)蛋白表达高于单纯模型组,一氧化氮(23.52±1.84)μmol/L、Bcl-2(0.25±0.04)低于单纯模型组(P<0.05)。速效救心丸+奥替普拉组ST段(0.34±0.06)mV、T波(0.24±0.05)mV、三酰甘油(1.06±0.13)mmol/L、总胆固醇、TNF-α(35.23±1.65)pg/mL、ET-1(11.24±1.73)ng/L、细胞凋亡率(42.76±5.16)%、HIF-1α(1.06±0.17)、caspase-3(0.52±0.06)蛋白表达低于奥替普拉组,一氧化氮(27.24±1.32)μmol/L、Bcl-2(0.38±0.06)高于奥替普拉组(P<0.05)。结论速效救心丸可改善冠心病大鼠血脂、内皮功能,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其可能是通过抑制HIF-1α/BNIP3通路、降低心肌细胞凋亡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药物疗法 缺氧诱导因子1 Α亚基 腺病毒e1B蛋白质类 细胞凋亡 胞间黏附分子1 速效救心丸 大鼠 Sprague-Dawley
下载PDF
腺病毒E1A蛋白抑制大鼠肺泡上皮细胞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催化亚单位表达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方怡 李冰 +2 位作者 陈娟 刘启才 冉丕鑫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382-2385,共4页
目的:研究腺病毒E1A蛋白抑制大鼠肺泡上皮细胞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催化亚单位(GCLC)表达的机制。方法:构建稳定表达腺病毒E1A蛋白的大鼠肺泡上皮细胞,将GCLC基因5’-上游调控序列不同长度的缺失体-萤火虫荧光素酶报道系统转染后分... 目的:研究腺病毒E1A蛋白抑制大鼠肺泡上皮细胞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催化亚单位(GCLC)表达的机制。方法:构建稳定表达腺病毒E1A蛋白的大鼠肺泡上皮细胞,将GCLC基因5’-上游调控序列不同长度的缺失体-萤火虫荧光素酶报道系统转染后分析转录活性的变化;检测AP-1、NF-κB、USF与GCLC基因调控序列的结合活性。结果:GCLC基因5’-上游调控序列报道系统检测结果显示大部分(9/11)缺失体的转录活性抑制,AP-1、NF-κB、USF与GCLC基因的结合活性增强,而对应的功能元件的转录活性降低。结论:腺病毒E1A蛋白通过抑制GCLC基因5’-上游调控序列的转录活性,扩大大鼠肺泡上皮细胞氧化应激时的氧化/抗氧化失衡,其机制可能涉及E1A对辅助转录因子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e1A蛋白质类 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下载PDF
腺病毒E1A基因对吸烟所致肺泡上皮细胞IL-8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曲仪庆 黄绍光 +3 位作者 万欢英 李庆云 周敏 邓伟吾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2期97-100,104,共5页
目的 探讨腺病毒E1A基因对吸烟所致肺泡上皮细胞IL-8表达的影响。方法 通过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腺病毒E1A基因转染肺泡上皮细胞(A549细胞),经G418筛选、Western blot鉴定E1A阳性表达A549细胞单克隆,不同浓度的香烟提取物(CSE)活化,测定... 目的 探讨腺病毒E1A基因对吸烟所致肺泡上皮细胞IL-8表达的影响。方法 通过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腺病毒E1A基因转染肺泡上皮细胞(A549细胞),经G418筛选、Western blot鉴定E1A阳性表达A549细胞单克隆,不同浓度的香烟提取物(CSE)活化,测定细胞IL-8 mRNA表达和上清液中IL-8浓度。结果 与未转染和对照质粒转染A549细胞相比较,经CSE活化后E1A阳性表达A549细胞IL-8 mRNA表达和蛋白释放显著增加。结论 腺病毒E1A基因显著增加吸烟所致的肺泡上皮细胞IL-8表达,提示腺病毒潜伏感染可能通过放大吸烟所致的气道炎症反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e1A基因 吸烟 肺泡上皮细胞 IL-8 表达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α和BCL-2/腺病毒E1B19 kDa相关蛋白3在中耳胆脂瘤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岑瑞祥 赵凯 +4 位作者 万浪 彭聪 曹炜 刘原宙 龚国清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9年第11期621-623,共3页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α)和BCL-2/腺病毒E1B19KDa相关蛋白3(Bcl2/adenovirus E1B 19 kD interacting protein 3,BNIP3)在中耳胆脂瘤中的表达及胆脂瘤上皮的凋亡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α)和BCL-2/腺病毒E1B19KDa相关蛋白3(Bcl2/adenovirus E1B 19 kD interacting protein 3,BNIP3)在中耳胆脂瘤中的表达及胆脂瘤上皮的凋亡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0例中耳胆脂瘤标本与18例外耳道皮肤标本中HIF-1α和BNIP3蛋白的表达情况,使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UTP nick-end-labeling,Tunel)检测20例中耳胆脂瘤标本和18例外耳道皮肤标本的凋亡情况。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HIF-1α和BNIP3蛋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HIF-1α在胆脂瘤组和对照组的平均光密度分别为0.16±0.07和0.08±0.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79,P<0.01);BNIP3在胆脂瘤组和对照组的平均光密度分别为0.16±0.08和0.11±0.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63,P=0.0185);经pearson相关分析,在胆脂瘤上皮中,HIF-1α和BNIP3之间呈正相关(r=0.418,P=0.003);Tunel染色中,凋亡指数在胆脂瘤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2.8±12.5)%和(9.99±2.9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166,P<0.01)。结论 HIF-1α和BNIP3在中耳胆脂瘤中的异常表达可能与胆脂瘤的高凋亡特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脂瘤 中耳(Cholesteatoma Middle ear) 对比研究(Comparative Study) 细胞凋亡(Apoptosis) 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 BCL-2/腺病毒e1B19 kDa相关蛋白3(Bcl2/adenovirus e1B 19 kD interacting protein 3)
下载PDF
香烟提取物和腺病毒E1A基因对肺泡上皮细胞ICAM-1表达的影响
8
作者 曲仪庆 肖伟 +1 位作者 黄绍光 万欢英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886-889,共4页
目的:探讨香烟提取物(CSE)致肺泡上皮细胞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的作用及腺病毒E1A基因的影响。方法:通过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腺病毒E1A基因转染A549细胞,获取E1A阳性表达A549细胞,不同浓度的CSE活化,测定细胞ICAM-1的表达。结果:... 目的:探讨香烟提取物(CSE)致肺泡上皮细胞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的作用及腺病毒E1A基因的影响。方法:通过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腺病毒E1A基因转染A549细胞,获取E1A阳性表达A549细胞,不同浓度的CSE活化,测定细胞ICAM-1的表达。结果:CSE显著增加A549细胞ICAM-1表达,且呈浓度依赖性;与未转染和对照质粒转染A549细胞相比较,CSE活化后E1A阳性表达A549细胞ICAM-1表达显著增加。结论:CSE能够诱导肺泡上皮细胞ICAM-1表达,而腺病毒E1A基因显著增加CSE所致的肺泡上皮细胞ICAM-1表达,提示腺病毒潜伏感染放大吸烟所致的气道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烟提取物 腺病毒e1A基因 肺泡上皮细胞 细胞间粘附分子-1
下载PDF
hDaxx与12型腺病毒E1B 55KD癌蛋白在体内外的结合反应
9
作者 万艳平 吴移谋 +3 位作者 粟盛梅 余敏君 尹卫国 杨长顺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2年第4期293-295,共3页
目的 研究 12型腺病毒 (Adenovirus12 ,Ad12 ) E1B5 5 KD癌蛋白 (Ad12 E1B5 5 KD)打破 h Daxx与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蛋白 (promyelocytic leukemia protein,PML)在细胞核共定位的机制。 方法 构建 h Daxx原核细胞表达质粒 p QE30 ... 目的 研究 12型腺病毒 (Adenovirus12 ,Ad12 ) E1B5 5 KD癌蛋白 (Ad12 E1B5 5 KD)打破 h Daxx与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蛋白 (promyelocytic leukemia protein,PML)在细胞核共定位的机制。 方法 构建 h Daxx原核细胞表达质粒 p QE30 / h Daxx,并在大肠杆菌 (E.coli) BL2 1中诱导表达 ,用镍—氮基三乙酸 (Ni- NTA)琼脂糖加以纯化。通过体内外共免疫沉淀反应 ,Western blot方法研究 h Daxx与 Ad12 E1B5 5 KD直接结合反应。 结果 质粒 p QE30 / h Daxx在E.coli BL2 1中成功诱导表达了 h Daxx,其 N端有 6个组氨酸分子附着 (6 His- h Daxx)。Western blot结果显示 h Daxx在体内外与 Ad12 E1B5 5 KD发生直接结合反应。 结论 表达并获得纯化的 6 His- h Daxx,h Daxx能在体内外与 Ad12 E1B5 5 KD直接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DAXX 12型腺病毒e1B 55KD癌蛋白 共免疫沉淀反应 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
下载PDF
腺病毒E1A基因对细菌脂多糖所致肺泡上皮细胞MMP-9/TIMP-1失衡的影响
10
作者 周敏 时国朝 +2 位作者 李敏 黄绍光 万欢英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0年第6期484-487,共4页
目的:明确腺病毒E1A基因对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所致肺泡上皮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失衡是否存在影响。方法:将人Ⅱ型肺泡上皮细胞系A549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转染腺病毒E1A质粒... 目的:明确腺病毒E1A基因对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所致肺泡上皮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失衡是否存在影响。方法:将人Ⅱ型肺泡上皮细胞系A549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转染腺病毒E1A质粒组(E1A+组)和转染不含有腺病毒E1A的空白质粒组(E1A-组),分别以不同浓度的LPS刺激,刺激后12、24 h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各组细胞MMP-9 mRNA和TIMP-1 mRNA的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MMP-9和TIMP-1蛋白的表达。结果:在LPS刺激12 h后E1A+组的MMP-9/TIMP-1 mRNA比值高于其他2组(P=0.045);在刺激24 h后3组之间的差别更加显著(P=0.032)。MMP-9/TIMP-1蛋白比值在LPS刺激12 h后E1A+组高于其他2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69),在刺激24 h后3组蛋白比值的差别比较显著(P=0.039)。结论:腺病毒E1A基因可导致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在LPS刺激下大量释放MMP-9,使MMP-9/TIMP-1的失衡进一步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e1A 脂多糖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
下载PDF
腺病毒E1A蛋白对大鼠肺泡上皮细胞谷胱甘肽活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方怡 李冰 +2 位作者 陈娟 刘启才 冉丕鑫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16-420,共5页
目的研究腺病毒E1A蛋白潜伏感染对大鼠肺泡上皮细胞谷胱甘肽(GSH)活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构建稳定表达腺病毒E1A蛋白的大鼠肺泡上皮细胞,观察氧化剂刺激时细胞内GSH含量变化,检测GSH合成限速酶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 目的研究腺病毒E1A蛋白潜伏感染对大鼠肺泡上皮细胞谷胱甘肽(GSH)活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构建稳定表达腺病毒E1A蛋白的大鼠肺泡上皮细胞,观察氧化剂刺激时细胞内GSH含量变化,检测GSH合成限速酶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催化活性的变化,通过观察γ-GCS催化亚单位(GCLC)基因蛋白表达水平、mRNA表达水平和5’-上游调控序列调控的荧光素酶活性的改变,了解影响酶活性改变的机制。结果腺病毒E1A蛋白表达抑制氧化应激时GSH的合成,抑制γ-GCS催化活性和蛋白表达水平,抑制GCLC基因mRNA表达,与5’-上游调控序列报导系统获得的结果一致。结论腺病毒潜伏感染可能通过抑制GCLC基因5’-上游调控序列的促转录活性,抑制了γ-GCS的表达和催化活性,从而抑制了氧化应激时GSH的合成,削弱机体的抗氧化作用,加重氧化损伤,可能是腺病毒潜伏感染参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发病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e1A蛋白 谷胱甘肽 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
原文传递
低氧诱导因子-1α/腺病毒E1B 19 kDa蛋白3在高龄孕妇流产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缪芳 郭叶青 姚穗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CSCD 2021年第6期649-651,共3页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腺病毒E1B 19 kDa蛋白3(BNIP3)信号通路在高龄孕妇早期自然流产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高龄孕妇早期自然流产患者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正常早孕人工...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腺病毒E1B 19 kDa蛋白3(BNIP3)信号通路在高龄孕妇早期自然流产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高龄孕妇早期自然流产患者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正常早孕人工流产妇女12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绒毛组织中HIF-1α及HIF-1αmRNA、BNIP3蛋白及BNIP3 mRNA表达,并分析两组中HIF-1α蛋白表达与BNIP3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HIF-1α蛋白表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HIF-1αmRNA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BNIP3蛋白及mRNA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中HIF-1α蛋白与BNIP3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422, P <0.05),对照组中HIF-1α与BNIP3表达不相关(r=0.156, P> 0.05)。结论高龄孕妇早期自然流产绒毛组织中HIF-1α表达升高,BNIP3表达降低,可能与HIF-1α和BNIP3信号通路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孕妇 流产 低氧诱导因子-1Α 腺病毒e1B 19 kDa蛋白3
原文传递
DNA甲基化和缺氧对食管癌细胞中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腺病毒E1B19000相互作用蛋白3基因表达的影响
13
作者 张洪典 陈传贵 +1 位作者 马钊 于振涛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465-2468,共4页
目的 观察DNA甲基化及缺氧与沉默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对食管癌细胞中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腺病毒E1B 19 000相互作用蛋白3(BNIP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收集食管癌细胞株KE4、Kyse-140、Caes-17和TE-7,采用逆转录-... 目的 观察DNA甲基化及缺氧与沉默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对食管癌细胞中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腺病毒E1B 19 000相互作用蛋白3(BNIP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收集食管癌细胞株KE4、Kyse-140、Caes-17和TE-7,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BNIP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检测BNIP3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MIC-101乏氧培养系统模拟肿瘤缺氧微环境,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缺氧(1%O2)、常氧及小干扰RNA(siRNA)沉默HIF-1α后Caes-17细胞中BNIP3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BNIP3在KE4和Caes-17细胞中表达水平均较高,而在TE-7和Kyse-140细胞中表达较低;同时MSP结果显示,在TE-7和Kyse-140细胞中BNIP3启动子区发生了明显的甲基化,经5-氮杂-2'-脱氧胞苷(5-Aza-CdR)处理2个细胞株后,BNIP3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得到了逆转,同时其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缺氧条件下,Caes-17细胞中BNIP3 mRNA (4.35±0.20)和蛋白(1.23±0.04)的表达水平较常氧时(BNIP3 mRNA:1.07 ±0.12,BNIP3蛋白:0.28 ±0.03)显著升高(P<0.05),siRNA转染Caes-17细胞后能显著下调HIF-1α的表达(抑制率为90%),并导致BNIP3基因的表达(BNIP3 mRNA:1.12 ±0.14,BNIP3蛋白:0.34±0.03)受到明显的抑制.结论 BNIP3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是导致其在食管癌细胞中表达较弱的重要原因之一,甲基化酶抑制剂可逆转BNIP3的甲基化状态重新恢复其表达;缺氧能使HIF-1α蛋白的表达升高,同时上调BNIP3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 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腺病毒e1B 19 000相互作用蛋白3 甲基化 缺氧 缺氧诱导因子-1Α RNA干扰
原文传递
B淋巴细胞瘤-2/腺病毒E1B 19kDa相互作用蛋白3介导的线粒体自噬机制及其调控肌源性挛缩发生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王锋 张全兵 +1 位作者 周云 王华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39-945,共7页
线粒体自噬是一种自噬的形式,是目前已知的选择性清除线粒体的途径。近年来,B淋巴细胞瘤-2/腺病毒E1B 19kDa相互作用蛋白3(BNIP3)因其在线粒体自噬中的潜在作用而备受关注。尽管对BNIP3在线粒体自噬中的调控机制认识不断增加,但在肌源... 线粒体自噬是一种自噬的形式,是目前已知的选择性清除线粒体的途径。近年来,B淋巴细胞瘤-2/腺病毒E1B 19kDa相互作用蛋白3(BNIP3)因其在线粒体自噬中的潜在作用而备受关注。尽管对BNIP3在线粒体自噬中的调控机制认识不断增加,但在肌源性挛缩的发生过程中,BNIP3介导的线粒体自噬的作用及其机制仍知之甚少。在肌源性挛缩发生过程中,典型的病理特征表现为骨骼肌萎缩和纤维化。因此,本文对BNIP3及其在线粒体自噬中的调控机制进行了系统回顾,并对BNIP3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影响骨骼肌萎缩和纤维化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肌源性挛缩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自噬 B淋巴细胞瘤-2/腺病毒e1B 19kDa相互作用蛋白3 肌源性挛缩 骨骼肌萎缩 骨骼肌纤维化
原文传递
腺病毒E1对人黑色素瘤靶向性治疗探讨
15
作者 杨超 闫泽强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15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 探讨腺病毒E1对人黑色素瘤靶向性治疗效果.方法 PCR克隆获取腺病毒E1区,增强子DNA片段及鼠酪氨酸酶启动子,采用基因重组法进行构建靶向人黑色素瘤的选择复制性腺病毒的穿梭载体;同源重组法获取人黑色素瘤的选择复制性腺病毒E1,腺病... 目的 探讨腺病毒E1对人黑色素瘤靶向性治疗效果.方法 PCR克隆获取腺病毒E1区,增强子DNA片段及鼠酪氨酸酶启动子,采用基因重组法进行构建靶向人黑色素瘤的选择复制性腺病毒的穿梭载体;同源重组法获取人黑色素瘤的选择复制性腺病毒E1,腺病毒E1小剂量攻击人黑色素瘤细胞系SK-Mel-I,同时攻击人肝细胞癌细胞系HepG2,对细胞形态发生的改变、细胞存活数进行记录,利用RT-PCR检测E1A表达,证实腺病毒E1特异性复制.结果 PCR检测结果显示,SK-Mel-I对腺病毒E1裂解杀伤敏感,但是对于HepG2不敏感,提示腺病毒E1在人黑色素瘤细胞中可特异地复制.结论 腺病毒E1对人黑色素瘤具有很好的靶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e1 人黑色素瘤 靶向性治疗
原文传递
腺病毒E1A基因高效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被引量:3
16
作者 石宇 赵清正 陈艳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06-108,共3页
目的构建真核高效表达该基因的载体,为进一步探讨运用高效表达E1A的重组质粒进行肿瘤基因治疗及研究E1A基因的作用机理和与其他基因的相互作用提供方法。方法运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2套用较强启动子驱动的表达E1A的真核重组质... 目的构建真核高效表达该基因的载体,为进一步探讨运用高效表达E1A的重组质粒进行肿瘤基因治疗及研究E1A基因的作用机理和与其他基因的相互作用提供方法。方法运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2套用较强启动子驱动的表达E1A的真核重组质粒,并用多种限制性内切酶和DNA测序对重组质粒进行鉴定。结果构建的重组质粒分别含有1.34kb和1.77kbE1A片段,分别命名为pE1A1和pE1A2,且插入的方向均为正向,无重排等异常现象,核苷酸序列无误。结论为人腺病毒5型(Ad5)E1A基因实验性抗肿瘤基因治疗包括放射增敏研究提供方法学及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e1A基因 质粒 肿瘤 抑制基因 基因治疗
原文传递
腺病毒E1A下调HER2/neu原癌基因表达及其抗瘤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陆浩钧 秦慧莲 张跃建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70-373,共4页
目的 研究腺病毒E1A基因对HER2 /neu高表达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增强其化疗敏感性的作用。方法 以腺病毒Ⅴ型为载体 ,经体、内外对HER2 /neu高表达及低表达的肿瘤细胞株转染腺病毒E1A基因后 ,观察E1A基因对肿瘤细胞生长抑制作用 ;... 目的 研究腺病毒E1A基因对HER2 /neu高表达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增强其化疗敏感性的作用。方法 以腺病毒Ⅴ型为载体 ,经体、内外对HER2 /neu高表达及低表达的肿瘤细胞株转染腺病毒E1A基因后 ,观察E1A基因对肿瘤细胞生长抑制作用 ;用MTT法检测E1A增强肿瘤细胞化疗敏感性作用。结果 E1A能显著抑制HER2 /neu高表达的肿瘤细胞在体内外的生长 ,延长荷瘤裸鼠的生存期。免疫印迹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显示 ,转染E1A的HER2 /neu高表达肿瘤细胞 ,其HER2 /neu基因产物p185蛋白表达明显降低 ;经AdE1A+ 处理的HER2 /neu高表达的乳腺癌细胞株能明显增强对TaxotereTM的化疗敏感性。结论 E1A通过下调HER2 /neu原癌基因的表达 ,抑制HER2 /neu高表达的肿瘤细胞生长 ,增强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e1A基因 HeR2/neu原癌基因 肿瘤 基因治疗
原文传递
E1B缺失腺病毒瘤内注射治疗恶性肿瘤的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25
18
作者 袁中玉 张力 +2 位作者 李苏 钱晓洲 管忠震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10-313,共4页
背景及目的:具有复制能力的病毒(或称溶瘤病毒)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近年来发展相当迅速,E1B缺失腺病毒是目前研究最多、进展最快的溶瘤病毒之一。本研究目的是观察瘤内注射E1B缺失腺病毒注射液(H101)治疗恶性肿瘤的安全性。方法:按... 背景及目的:具有复制能力的病毒(或称溶瘤病毒)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近年来发展相当迅速,E1B缺失腺病毒是目前研究最多、进展最快的溶瘤病毒之一。本研究目的是观察瘤内注射E1B缺失腺病毒注射液(H101)治疗恶性肿瘤的安全性。方法:按入选标准筛选肿瘤患者15例,给予H101瘤内注射,注射剂量在每人每天5×107~1.5×1012颗粒数,采用5个剂量级进行爬升,连续5天为一疗程。治疗前对患者进行全面体检,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不良反应,治疗后不同时间采集患者的血、尿、咽拭子及注射部位拭子进行腺病毒DNA测定(PCR法)。结果:15例患者均可进行毒性评价。所有患者对H101瘤内注射耐受性良好,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没有观察到剂量限制性毒性(DLT),也未见严重不良事件,主要不良反应为注射局部疼痛(60.0%)和发热(33.3%)。血、尿、咽拭子及注射部位拭子中均未检测到腺病毒DNA。结论:E1B缺失腺病毒注射液(H101)瘤内注射毒副作用较低,患者耐受性良好,也未发现H101向体外播散的证据。因此,H101瘤内注射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1R缺失腺病毒 治疗应用 恶性肿瘤 生物疗法 安全性
下载PDF
瘤内注射E1B缺失腺病毒(H101)与化疗联合治疗恶性肿瘤的Ⅱ期临床试验 被引量:25
19
作者 徐瑞华 袁中玉 +11 位作者 管忠震 曹烨 王华庆 胡晓桦 冯继峰 张阳 李方 陈正堂 王杰军 黄建瑾 周清华 宋三泰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307-1310,共4页
背景及目的:具有瘤内复制能力的病毒(或称溶瘤病毒)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近年来发展相当迅速,其中E1B缺失腺病毒是目前研究进展最快的溶瘤病毒之一。本研究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观察在全身化疗的同时,部分瘤内注射E1B缺失腺病毒(H101)... 背景及目的:具有瘤内复制能力的病毒(或称溶瘤病毒)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近年来发展相当迅速,其中E1B缺失腺病毒是目前研究进展最快的溶瘤病毒之一。本研究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观察在全身化疗的同时,部分瘤内注射E1B缺失腺病毒(H101)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多中心开放式研究。共入选50例,在全身化疗的同时,对目标病灶给予H101瘤内注射,每天1次,每次1支(0.5ml,含5×1011病毒颗粒),连续5天为1疗程。治疗期间同时联合常规化疗。记录疗效并与未注射H101的自身瘤灶对比,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在可评价疗效的46例患者中,注射病灶的总有效率为30.4%,而按ITT人群分析有效率为28.0%(14/50),其中CR为3例,PR为11例;对照病灶的总有效率为13.0%,其中CR为1例,PR为5例。注射病灶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病灶(P<0.001)。主要不良反应为注射部位局部疼痛(26.9%)和发热(30.2%),有4例出现Ⅰ级肝功能异常,1例出现Ⅱ级肝功能异常,1例出现Ⅳ级肝功能异常,4例出现Ⅳ级血液学毒性。结论:在全身化疗的同时,瘤内注射E1B缺失腺病毒(H101)对多种不同类型的恶性肿瘤具有一定疗效,其毒副作用较低,易为患者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内注射 e1B缺失腺病毒 H101 化疗 联合治疗 恶性肿瘤 Ⅱ期 临床试验
下载PDF
瘤内注射E1B缺失腺病毒治疗恶性肿瘤的Ⅱ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徐瑞华 袁中玉 +10 位作者 管忠震 王华庆 胡晓桦 冯继峰 张阳 李方 陈正堂 王杰军 黄建瑾 周清华 宋三泰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2-14,18,共4页
目的 :观察瘤内注射E1B缺失腺病毒注射液 (H10 1)治疗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多中心开放式研究。符合入选标准共 53例 ,给予H 10 1瘤内注射 ,每天一次 ,每次一支 (5× 10 11病毒颗粒数 /0 5ml) ,连续 5天为一疗... 目的 :观察瘤内注射E1B缺失腺病毒注射液 (H10 1)治疗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多中心开放式研究。符合入选标准共 53例 ,给予H 10 1瘤内注射 ,每天一次 ,每次一支 (5× 10 11病毒颗粒数 /0 5ml) ,连续 5天为一疗程。治疗期间及治疗后观察并记录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在可评价疗效的 49例患者中 ,CR 2例 ,PR 9例 ,MR 8例 ,SD 19例 ,PD 11例 ,总有效率为 2 2 .4% (11/49) ,按ITT人群分析有效率为 2 0 .8%(11/53 ) ,临床获益患者 (CR +PR +MR +SD)占 77.6% (3 8/49)。主要不良反应为注射局部疼痛 (57 4% )和发热(3 5 2 % ) ,未见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E1B缺失腺病毒 (H10 1)瘤内注射对不同类型的恶性肿瘤具有一定疗效 ,其毒副作用较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1B缺失腺病毒 恶性肿瘤 生物疗法 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