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肠腺瘤性息肉病蛋白通过与SMAP/KAP3相互作用与微管结合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成 郑多 +5 位作者 钟向阳 夏昆 黄亮群 戴和平 陈玉祥 夏家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85-890,共6页
结肠腺瘤性息肉病基因 (adenomatouspolyposiscoli,APC)的突变导致家族性结肠息肉腺瘤病和散发性结肠癌 ,APC基因编码一个具有多个结构域、多种磷酸化状态的大分子蛋白质 .APC蛋白可通过C段直接或间接与微管结合 ,同时还可以通过中段与... 结肠腺瘤性息肉病基因 (adenomatouspolyposiscoli,APC)的突变导致家族性结肠息肉腺瘤病和散发性结肠癌 ,APC基因编码一个具有多个结构域、多种磷酸化状态的大分子蛋白质 .APC蛋白可通过C段直接或间接与微管结合 ,同时还可以通过中段与微管结合 ,但其结合的机制目前还不清楚 .为进一步研究APC与其他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运用APC中段 (15 0 0bp~ 4 80 0bp)构建诱饵质粒 ,筛选人胎脑cDNA文库 ,得到一个与APC相互作用的蛋白SMAP/KAP3,SMAP/KAP3是驱动蛋白KIF3A/ 3B的相关蛋白 .通过免疫共沉淀和双色免疫荧光共定位的方法 ,证实了APC与SMAP/KAP3在体内的相互作用 ,提示APC可能通过SMAP/KAP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腺瘤性息肉病蛋白 SMAP/KAP3 相互作用 微管 结合 结肠腺瘤息肉基因 酵母双杂交
下载PDF
结肠腺瘤性息肉病蛋白在二甲肼诱导大鼠大肠癌中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马晓强 王伟杰 李海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第8期842-845,F0004,共5页
目的结肠腺瘤性息肉病蛋白(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APC)在二甲肼诱导大鼠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20只)和模型组(皮下注射二甲肼,40只),两组均在注射25周后停药,继续喂养5周,... 目的结肠腺瘤性息肉病蛋白(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APC)在二甲肼诱导大鼠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20只)和模型组(皮下注射二甲肼,40只),两组均在注射25周后停药,继续喂养5周,于饲养后第10、16、20、25周末,分别处死2只大鼠,其余大鼠于饲养后第30周末处死。HE染色基础上,光镜下观察病理变化;应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查大肠癌、大肠腺瘤、正常大肠粘膜组织中APC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于第16、20、30周,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重明显降低[(326.4±18.3)g与(322.1±12.8)g;(330.7±12.1)g与(315.0±12.2)g;(341.7±10.2)g与(310.0±8.4)g)(P均<0.05);模型组大鼠共获取大肠腺瘤组织27个,大肠癌组织39个;对照组除2只大鼠大肠粘膜局部增厚外,未见肿瘤病灶;大肠腺瘤、大肠癌组织与对照组中的APC相比,其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35%与90%;10%与90%)(P均<0.05);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发现,APC蛋白在正常大肠粘膜组织中表现为分子量约300KD的特异性蛋白条带,而在大肠癌、大肠腺瘤组织中没有该特异性条带的表达。结论 APC在正常大肠粘膜组织中强表达,而在大肠腺瘤、大肠癌组织中低表达或不表达,表明APC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相关性,可能是大肠癌的重要肿瘤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腺瘤性息肉病蛋白 大鼠 大肠癌
下载PDF
脑胶质瘤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β-联蛋白,结肠腺瘤性息肉病蛋白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刘劲睿 赵凤毛 王帅 《黑龙江医学》 2011年第1期1-3,13,共4页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中Wnt/β-catenin通路相关蛋白β-联蛋白(β-catenin)、结肠腺瘤性息肉病蛋白(APC)的表达水平与组织学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及其在胶质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β-catenin、APC蛋白在30例不...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中Wnt/β-catenin通路相关蛋白β-联蛋白(β-catenin)、结肠腺瘤性息肉病蛋白(APC)的表达水平与组织学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及其在胶质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β-catenin、APC蛋白在30例不同级别脑胶质瘤、10例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计算阳性细胞百分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人脑胶质瘤中β-catenin、APC蛋白表达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两者与胶质瘤不同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β-catenin在脑胶质瘤组织的阳性表达率是70.0%,而在正常脑组织中不表达,两者间有显著差异(P<0.01);β-catenin蛋白在低级别胶质瘤和高级别胶质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33.3%、93.3%,两者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胶质瘤组织与正常脑组织中APC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是20.0%、100%,两者有统计学意义(P<0.01);APC蛋白在低级别胶质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0.0%,而高级别胶质瘤中无表达,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β-catenin、APC蛋白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结论 (1)在脑胶质瘤组织中,β-catenin蛋白表达明显增高,β-catenin蛋白阳性表达与胶质瘤恶性程度相关;(2)胶质瘤组织中,APC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其在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与胶质瘤恶性度呈负相关;(3)在脑胶质瘤组织中,β-catenin与APC蛋白表达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免疫组织化学 β-联蛋白 结肠腺瘤性息肉病蛋白
下载PDF
糖原合酶激酶3β和腺瘤性结肠息肉病蛋白在气道上皮细胞机械损伤修复过程的时空分布 被引量:8
4
作者 朱敏 李建莎 +3 位作者 田丹 马燕 李娜萍 吴人亮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7-203,共7页
为了探讨糖原合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β,GSK3β)和腺瘤性结肠息肉病(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 APC)蛋白在气道上皮细胞(airway epithelial cells,AECs)损伤和修复中的作用,我们采用机械划线损伤的方法建立体外气道... 为了探讨糖原合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β,GSK3β)和腺瘤性结肠息肉病(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 APC)蛋白在气道上皮细胞(airway epithelial cells,AECs)损伤和修复中的作用,我们采用机械划线损伤的方法建立体外气道上皮损伤修复模型,采用Western blot、免疫荧光双标共聚焦成像和免疫沉淀的方法观察损伤修复过程中APC蛋白和GSK3β在AECs中表达及分布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1)用Western blot方法观察到划线损伤0.5 h后即有GSK3β磷酸化增强(P< 0.05),6 h达到高峰(P<0.05),持续到12 h(P<0.05),24 h开始下降,而GSK3β总量大致保持一致。(2)在免疫荧光双标共聚焦成像实验中,划线损伤0 h组APC蛋白主要表达于胞浆,而划线损伤6 h后APC蛋白主要聚集于损伤前沿区的迁移活跃细胞。(3)免疫共沉淀的实验结果显示,划线损伤0 h时GSK3B和APC蛋白能共同沉淀,但在划线损伤6 h之后,两者发生了分离。以上结果表明:划线损伤后AECs立即启动修复过程,此时GSK3B的活性被抑制,促使APC蛋白游离出来;游离出来的APC蛋白则与微管正极结合,增加了微管的稳定性,从而调节细胞骨架运动,促进气道上皮的损伤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原合酶激酶3Β 腺瘤结肠息肉蛋白 气道上皮细胞 损伤修复
下载PDF
β-连环蛋白和腺瘤性结肠息肉病蛋白在小鼠牙胚发育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姜瑞中 朱恩新 刘婷娇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70-373,共4页
目的观察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腺瘤性结肠息肉病(APC)蛋白在胎鼠下颌第一磨牙牙胚中的表达,探讨两者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将昆明小鼠按雌雄比2∶1合笼,发现阴栓视为妊娠,定为E0.5d,制作E13.5d、E14.5d、E15.5d、E16.5d、E17.5d... 目的观察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腺瘤性结肠息肉病(APC)蛋白在胎鼠下颌第一磨牙牙胚中的表达,探讨两者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将昆明小鼠按雌雄比2∶1合笼,发现阴栓视为妊娠,定为E0.5d,制作E13.5d、E14.5d、E15.5d、E16.5d、E17.5d胎鼠下颌第一磨牙石蜡切片,免疫组化SP法检测β-catenin和APC蛋白的表达与分布。结果β-catenin在牙胚蕾状期、帽状期、钟状期上皮内均有表达,且随着发育的成熟,其表达逐渐增强,着色于细胞膜、质及核。APC蛋白在蕾状期牙蕾上皮呈强阳性表达,随着牙胚发育其表达逐渐减弱,着色在细胞膜、质。β-catenin与APC蛋白有显著的负相关性(P<0.01)。结论β-catenin表达于牙胚早期细胞核及细胞质内,提示其参与了牙胚早期的细胞增殖过程。β-catenin与APC蛋白的时空表达有重叠现象,并呈显著负相关,这符合WNT经典信号通路中两者的作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连环蛋白 腺瘤结肠息肉蛋白 牙胚 免疫组化
下载PDF
有大肠癌家族史的大肠多发性腺瘤患者瘤组织中APC、Survivin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赵婧 荆洋 +1 位作者 吕宗舜 周璐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4-27,共4页
目的观察有大肠癌家族史的大肠多发性腺瘤组织中中抑癌基因APC和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0例大肠腺癌、32例有大肠癌家族史的大肠多发性腺瘤、32例无大肠癌家族史的大肠多发性腺瘤... 目的观察有大肠癌家族史的大肠多发性腺瘤组织中中抑癌基因APC和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0例大肠腺癌、32例有大肠癌家族史的大肠多发性腺瘤、32例无大肠癌家族史的大肠多发性腺瘤、20例正常大肠组织中APC及Survivi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在大肠腺癌、有大肠癌家族史的大肠多发性腺瘤、无大肠癌家族史的大肠多发性腺瘤和正常组织中APC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0%、56.3%、65.6%和95.0%。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0%、40.6%、28.1%和0。有大肠癌家族史的大肠多发性腺瘤组APC蛋白阳性表达强度低于无家族史的大肠多发性腺瘤组,Survivin蛋白阳性强度高于无家族史的大肠多发性腺瘤组(P均<0.05)。结论与正常大肠组织相比,大肠多发性腺瘤组织中APC蛋白表达下调,Survivin蛋白表达上调;与无大肠癌家族者相比,有大肠癌家族史的大肠多发性腺瘤组织中APC蛋白表达更低,Survivin蛋白表达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家族史 大肠腺瘤 腺瘤性息肉病蛋白 生存素
下载PDF
原发性胃淋巴瘤中APC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
7
作者 艾晓辉 李小荣 +7 位作者 雷庆良 廖国庆 罗博 刘蔚东 王海 刘安文 付江涛 刘合利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20期41-45,共5页
目的研究分析原发性胃淋巴瘤(PGL)组织中腺瘤性结肠息肉病(APC)蛋白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APC蛋白在PGL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取2006年6月-2011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湖南省邵阳市中医医院PGL术后患者的... 目的研究分析原发性胃淋巴瘤(PGL)组织中腺瘤性结肠息肉病(APC)蛋白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APC蛋白在PGL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取2006年6月-2011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湖南省邵阳市中医医院PGL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手术病理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5例PGL和30例胃正常黏膜组织中APC蛋白的表达。结果 PGL和胃正常黏膜组织中APC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7.78%和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L组织中有无淋巴结转移和不同临床分期的APC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性别及大体形态的APC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C蛋白在PGL中低表达,是PGL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提示APC蛋白可作为PGL发生的一个重要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胃淋巴瘤 腺瘤结肠息肉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法
下载PDF
APC蛋白、GSK3β在吸烟小鼠气道上皮损伤修复中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5
8
作者 刘明阁 李娜萍 +4 位作者 吴人亮 马燕 洪渊智 田丹 朱敏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55-261,共7页
为了探讨结肠腺瘤性息肉病(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APC)蛋白、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β,GSK3β)在吸烟致气道上皮细胞(airway epithelial cell,AEC)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本实验建立了吸烟导致AEC损伤修复的小... 为了探讨结肠腺瘤性息肉病(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APC)蛋白、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β,GSK3β)在吸烟致气道上皮细胞(airway epithelial cell,AEC)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本实验建立了吸烟导致AEC损伤修复的小鼠模型,采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荧光共聚焦成像和Western blot方法,观察损伤修复过程中APC蛋白、GSK3β在AEC中表达及分布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1)随着吸烟时间延长,AEC形态学上呈现损伤(1、4周)、修复(8周)、再损伤(12周)的变化。(2)免疫组化染色显示:AEC中APC蛋白表达在吸烟1周时较对照组明显增强,4周时较对照组明显减弱,8、12周时均较4周时增强但与对照组无差异;对照组GSK3β表达较强,吸烟组表达较对照组均减弱。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肺组织中APC蛋白、GSK3β的表达变化与免疫组化结果一致,磷酸化GSK3β(p-GSK3β)在吸烟组的表达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增高,尤以吸烟1周时明显。(3)荧光共聚焦成像显示:对照组APC蛋白在AEC胞质内均匀分布,吸烟1、8周时APC蛋白定位发生改变,呈簇状聚集于AEC腔面和侧面质膜下;GSK3β在对照组和吸烟组AEC胞质内均匀分布,无定化改变。由上述结果可见,吸烟致小鼠AEC损伤修复过程中APC蛋白表达及在胞质内分布呈动态变化,同时伴有GSK3β表达下调和磷酸化水平增高,提示二者可能通过参与修复过程中细胞迁移、分裂增殖等活动,在气道上皮损伤修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腺瘤性息肉病蛋白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吸烟 气道上皮 损伤修复
下载PDF
宫颈癌组织中APC、E-cadherin、ASC及FHIT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观察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淑琴 黄利鸣 +1 位作者 钱洪鑫 李红月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9-41,共3页
目的观察宫颈癌组织中结肠腺瘤性息肉病蛋白(APC)、E-钙黏蛋白(E-cadherin)、凋亡相关点状蛋白(ASC)及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检测31例份宫颈癌组织和20例份正常宫颈上皮... 目的观察宫颈癌组织中结肠腺瘤性息肉病蛋白(APC)、E-钙黏蛋白(E-cadherin)、凋亡相关点状蛋白(ASC)及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检测31例份宫颈癌组织和20例份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的APC、E-cadherin、ASC、FHIT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分析APC、E-cadherin、ASC、FHI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宫颈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31例份宫颈癌组织中测得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27例份,其中APC、E-cadherin、ASC基因甲基化分别为19(61%)、17(55%)、6(19%)例份;单基因甲基化13例份,2个基因甲基化11例份,3个基因甲基化3例份。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均未测出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宫颈癌组织中APC、E-cadherin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率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均<0.05)。不同年龄、组织学分级及病理分期的宫颈癌患者肿瘤组织中APC、E-cadherin、ASC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宫颈癌组织中APC、E-cadherin、ASC基因存在启动子区域甲基化,可同时有多个基因甲基化。APC、E-cadherin、ASC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可能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启动子区域甲基化 结肠腺瘤性息肉病蛋白 E-钙黏蛋白 凋亡相关点状蛋白 组氨酸三联体
下载PDF
SMYD2通过抑制APC2激活WNT/β-catenin通路影响结直肠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磊 张易 +1 位作者 孟凡超 任泽强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3700-3705,共6页
目的:探讨SET和MYND域包含蛋白质2(SET and MYND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2,SMYD2)调控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细胞迁移和侵袭的机制。方法: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集2019年08月至2020年03月的24对结直肠癌及癌旁组织,进... 目的:探讨SET和MYND域包含蛋白质2(SET and MYND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2,SMYD2)调控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细胞迁移和侵袭的机制。方法: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集2019年08月至2020年03月的24对结直肠癌及癌旁组织,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分析SMYD2的表达量。构建SMYD2和腺瘤性息肉病蛋白2(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 2,APC2)的小干扰RNA,使用Transwell和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转染后结直肠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癌组织中SMYD2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01,P<0.05),且结直肠癌细胞系SW480和HCT116中SMYD2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结直肠细胞系FHC(P<0.001)。在SW480和HCT116细胞中敲低SMYD2后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减弱(P<0.01),同时E-cadherin的表达量升高(P<0.001),而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量降低(P<0.01)。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SMYD2与APC2的表达呈负相关(P<0.001),且APC2可以抑制WNT/β-catenin通路。在SW480和HCT116细胞中敲低SMYD2后APC2的表达量增高(P<0.001),而WNT/β-catenin通路中的β-catenin、c-MYC和CyclinD1表达降低(P<0.01)。敲低APC2可以恢复SMYD2敲低引起的SW480和HCT116细胞的迁移和侵袭降低(P<0.001),E-cadherin升高(P<0.001)和N-cadherin、Vimentin、β-catenin、c-MYC、CyclinD1降低(P<0.01)。结论:在结直肠癌细胞中,SMYD2通过抑制APC2激活WNT/β-catenin通路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从而影响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T和MYND域包含蛋白质2 腺瘤性息肉病蛋白2 结直肠癌 上皮-间质转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