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腺瘤样结肠息肉易感基因蛋白截短与大肠腺瘤及大肠癌早期诊断关系 被引量:3
1
作者 杨春 杨宝 +2 位作者 李恒 樊海燕 杨银学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5941-5942,共2页
目的探讨腺瘤样结肠息肉(APC)易感基因截短表达水平在大肠腺瘤及大肠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34例大肠癌病理标本作为大肠癌组、28例大肠腺瘤标本作为大肠腺瘤组及同期正常大肠组织标本15例作为正常组。3组分别采用蛋白截短检测技术,... 目的探讨腺瘤样结肠息肉(APC)易感基因截短表达水平在大肠腺瘤及大肠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34例大肠癌病理标本作为大肠癌组、28例大肠腺瘤标本作为大肠腺瘤组及同期正常大肠组织标本15例作为正常组。3组分别采用蛋白截短检测技术,比较APC基因蛋白截短表达差异。结果正常组APC蛋白截短(+)为0%,大肠腺瘤组42.86%,大肠癌组47.06%,大肠腺瘤组和大肠癌组差异不显著(P>0.05);正常组与大肠腺瘤、大肠癌组差异显著(χ2=8.917、P=0.003,χ2=10.481、P=0.001);管状腺瘤组织的APC蛋白截短(+)(75.00%),显著高于绒毛腺瘤组织(20.00%)和混合腺瘤组织(16.67%)(P<0.05)。结论 APC蛋白截短(+)表达在不同大肠组织中表达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在大肠肿瘤的早期阶段APC蛋白截短(+)表达就存在差异,对早期诊断大肠肿瘤病变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瘤结肠息肉基因 蛋白截短检测技术 大肠腺瘤 大肠癌
下载PDF
腺瘤样结肠息肉易感基因(APC)及结直肠癌缺失基因(DCC)基因甲基化在肺癌早期诊断的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马丽颜 梁静 周建龙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腺瘤样结肠息肉易感基因(APC)及结直肠癌缺失基因(DCC)基因甲基化在肺癌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对245例肺癌患者、150例非恶性肺病患者和40例健康志愿者抽取晨起空腹外周血,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检测APC和DCC启动子区甲基... 目的探讨腺瘤样结肠息肉易感基因(APC)及结直肠癌缺失基因(DCC)基因甲基化在肺癌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对245例肺癌患者、150例非恶性肺病患者和40例健康志愿者抽取晨起空腹外周血,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检测APC和DCC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并对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等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肺癌组患者外周血中APC及DCC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26.53%(65/245)和36.33%(89/245);非肺癌组患者外周血中APC及DCC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2.67%(4/150)和8.00%(12/150);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APC及DCC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为0;肺癌组与非肺癌组、健康志愿者组相比,APC和DCC基因甲基化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APC及DCC基因甲基化联合检测,诊断肺癌灵敏度为52.65%,特异度为89.33%,联合检测与单独APC检测相比,敏感度与特异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检测与单独DCC检测相比,敏感度有统计学差异(P〈0.01),但是特异度差异不明显(P〉0.05);③甲基化检测结果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理类型、病理分化程度、临床TNM分期等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APC和DCC基因甲基化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以作为肺癌早期诊断标志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腺瘤结肠息肉基因 结直肠癌缺失基因 甲基化
下载PDF
结肠腺瘤样息肉蛋白(APC)基因表达与染色体数目异常胚胎关系
3
作者 杨戎 刘青松 +4 位作者 翁亚光 施琼 蔡燕 刘子杰 蒋宏彦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34-337,357,共5页
目的:探讨结肠腺瘤样息肉蛋白(APC)对染色体分离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化比较APC基因和蛋白在自然流产绒毛核型分析异常胚胎细胞(实验组)中的表达,并以人工流产绒毛核型分析正常胚胎细胞为对照(对照组)。结果:APCmRNA拷... 目的:探讨结肠腺瘤样息肉蛋白(APC)对染色体分离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化比较APC基因和蛋白在自然流产绒毛核型分析异常胚胎细胞(实验组)中的表达,并以人工流产绒毛核型分析正常胚胎细胞为对照(对照组)。结果:APCmRNA拷贝数/GAPDHmRNA拷贝数均值研究组为0.098±0.035,对照组为0.009±0.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其在实验组中的表达也高于其在对照组中的表达,P<0.01。结论:APC基因的高表达可能导致染色体分离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腺瘤息肉蛋白(APC)基因 染色体 胚胎
下载PDF
β-连环蛋白和APC基因在胆囊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4
作者 金浩 刘会春 +2 位作者 于东红 鲁贻民 吴斌全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10期853-855,860,共4页
目的:探讨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腺瘤样结肠息肉易感基因(adenomatous polyposis coil,APC)蛋白在胆囊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可能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90例胆囊良恶性病变中β-catenin和AP... 目的:探讨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腺瘤样结肠息肉易感基因(adenomatous polyposis coil,APC)蛋白在胆囊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可能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90例胆囊良恶性病变中β-catenin和APC基因的表达,并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β-catenin在胆囊癌、胆囊腺瘤及慢性胆囊炎组织中的异位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0%、80.0%和25.0%(P<0.01),与胆囊癌分期及转移均有一定的关系(P<0.01);APC基因在胆囊癌、胆囊腺瘤及慢性胆囊炎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0%、85.0%及90.0%(P<0.01)。与胆囊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均无明显关系(P>0.05);两者表达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APC基因缺失和β-catenin异常表达是胆囊癌发生的早期事件,Wnt信号转导通路在胆囊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细胞间黏附功能的丧失也可能与胆囊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肿瘤 Β-连环蛋白 腺瘤样结肠息肉易感基因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Survivin shRNA-APC双基因对结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细胞内质网通路中GRP78、Caspase-12 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袁禧先 张书娟 张玉健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415-418,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增殖因子短截型核糖核酸-腺瘤样结肠息肉基因(Survivin shRNA-APC)双基因对内质网应激凋亡通路中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2(Caspase-1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健康裸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8只)... 目的探讨细胞增殖因子短截型核糖核酸-腺瘤样结肠息肉基因(Survivin shRNA-APC)双基因对内质网应激凋亡通路中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2(Caspase-1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健康裸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8只):SurvivinshRNA-APC双基因组(简称双基因组)、APC组、Survivin shRNA组、空载组和空白组。将前期构建好的Survivin shRNA-APC、APC、Survivin shRNA、空载稳转株及人HT-29结肠癌细胞分别接种至对应组裸鼠的左前腋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PCR)及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5组移植瘤组织细胞中GRP78、Caspase-12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空载组比较,双基因组、APC组、SurvivinshRNA组GRP78.Caspase-12mRNA及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强(P<0.05),与APC组和Survivin shRNA组比较,双基因组增加更显著(P<0.05),空载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urvivin shRNA-APC双基因可能通过抑制Survivin表达,上调内质网通路中GRP78、Caspase-12mRNA及蛋白表达,最终诱导结肠癌细胞发生凋亡,且Survivin shRNA-APC双基因调控GRP78、Caspase-12mRNA及蛋白表达、诱导细胞凋亡能力较APC组和Survivin shRNA组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截型核糖核酸-腺瘤结肠息肉基因基因 内质网应激 葡萄糖调节蛋白78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2 细胞凋亡
下载PDF
欣胃颗粒及其拆方对胃癌前病变大鼠Axin、APC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杨 沈文娟 +4 位作者 谢晶日 王静滨 刘朝霞 孙涛 张冰 《癌症进展》 2019年第12期1436-1439,共4页
目的观察欣胃颗粒及其拆方对胃癌前病变模型大鼠胃黏膜中轴蛋白(Axin)、结肠腺瘤样息肉病基因(APC)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360只Wistar健康雄性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胃复春组和中药组,其中中药组又分为中... 目的观察欣胃颗粒及其拆方对胃癌前病变模型大鼠胃黏膜中轴蛋白(Axin)、结肠腺瘤样息肉病基因(APC)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360只Wistar健康雄性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胃复春组和中药组,其中中药组又分为中药单法组、中药双法组、中药三法组和中药四法组。建立胃癌前病变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给予各组大鼠相应处理,观察各组大鼠胃黏膜组织中Axin、APC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胃复春组和中药各组大鼠胃黏膜组织中AxinmRNA、APC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胃复春组和中药各组大鼠胃黏膜组织中AxinmRNA、APC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增高(P﹤0.05);与胃复春组比较,中药三法组和中药四法组大鼠胃黏膜组织中Axin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增高,中药双法组、中药三法组和中药四法组大鼠胃黏膜组织中APC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药四法组比较,中药单法组、中药双法组、中药三法组大鼠胃黏膜组织中AxinmRNA、APC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降低(P﹤0.05)。结论欣胃颗粒可以上调胃癌前病变模型大鼠胃黏膜组织中Axin、APC基因的表达,其中中药四法组作用效果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前病变 欣胃颗粒 蛋白 结肠腺瘤息肉基因
下载PDF
血浆APC和DCC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测定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朱宇敏 李坚 +2 位作者 俞立超 朱立欢 陈萍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5年第1期62-67,共6页
目的:检测肺癌患者血浆游离DNA中腺瘤样结肠息肉易感基因(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APC)和结直肠癌缺失基因(deleted in colorectal carcinoma,DCC)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并分析其在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 目的:检测肺癌患者血浆游离DNA中腺瘤样结肠息肉易感基因(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APC)和结直肠癌缺失基因(deleted in colorectal carcinoma,DCC)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并分析其在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法,检测70例肺癌患者、40例肺良性病变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血浆APC和DCC两个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同时测定血清癌胚抗原,并与血浆APC和DCC基因甲基化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肺癌患者血浆标本中APC、DCC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5.71%(18/70)、35.71%(25/70),接近于血清癌胚抗原的阳性率(37.14%);肺良性病变患者血浆中APC、DCC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2.50%(1/40)、7.50%(3/40);健康志愿者血浆中这两个基因未检测出甲基化;3组间两基因甲基化阳性率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APC和DCC两个基因甲基化联合检测诊断肺癌的灵敏度为51.43%,特异度为90.00%;血浆APC、DCC基因甲基化和血清癌胚抗原三项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肺癌诊断的灵敏度(68.57%),但特异度轻微下降(82.50%);(3)APC和DCC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肺癌患者年龄、性别、吸烟指数、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外周血浆中APC、DCC基因甲基化有望成为诊断肺癌的肿瘤标志物,在肺癌早期诊断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血浆DNA 甲基化特异性PCR 腺瘤结肠息肉基因 结直肠癌缺失基因
下载PDF
APC基因多态性、肥胖及Hp感染与结直肠息肉易感性的关联性 被引量:5
8
作者 王鹏 张鹏 +2 位作者 洪然 黄孟麟 覃鑫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9-93,共5页
目的 分析腺瘤样结肠息肉(APC)基因多态性、肥胖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结直肠息肉易感性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20年6月武汉市第八医院常规内镜发现的162例结直肠息肉患者(结直肠息肉组),另招募同期年龄、性别匹配的内镜体检... 目的 分析腺瘤样结肠息肉(APC)基因多态性、肥胖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结直肠息肉易感性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20年6月武汉市第八医院常规内镜发现的162例结直肠息肉患者(结直肠息肉组),另招募同期年龄、性别匹配的内镜体检正常者85名(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APC基因rs1804197位点多态性,C尿素呼气试验判断Hp感染情况,分析APC基因多态性、肥胖及Hp感染与结直肠息肉及其病理类型的关系。结果 结直肠息肉组APC基因rs1804197位点A等位基因频率为23.15%高于对照组的15.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息肉组体质量指数(BMI)≥28 kg/m^(2)、Hp感染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162例结直肠息肉组患者中增生性息肉81例、低级别上皮类瘤变41例、高级别上皮类瘤变40例,结直肠息肉不同病理类型患者Hp感染情况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级别上皮类瘤变Hp感染比例较高;结直肠息肉不同病理类型患者APC基因rs1804197位点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BMI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PC基因rs1804197位点A等位基因频率、BMI≥28 kg/m^(2)、Hp感染可能增加结直肠息肉的易感性,且Hp感染还可能与细胞异型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瘤结肠息肉基因 肥胖 幽门螺杆菌 结直肠息肉
原文传递
β-榄香烯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8
9
作者 张义敏 田明涛 +1 位作者 李萍 唐承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29-31,共3页
目的观察β-榄香烯对人肝癌细胞株Hep G2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Hep G2细胞分为A、B、C、D组,分别置于含10%胎牛血清RPMI 1640培养基、5μg/m Lβ-榄香烯+10%胎牛血清RPMI 1640培养基、10μg/m Lβ-榄香烯+10%... 目的观察β-榄香烯对人肝癌细胞株Hep G2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Hep G2细胞分为A、B、C、D组,分别置于含10%胎牛血清RPMI 1640培养基、5μg/m Lβ-榄香烯+10%胎牛血清RPMI 1640培养基、10μg/m Lβ-榄香烯+10%胎牛血清RPMI 1640培养基、20μg/m Lβ-榄香烯+10%胎牛血清RPMI 1640培养基中培养。采用MTT法检测培养0、24、48、72 h时细胞增殖抑制率,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培养24 h时细胞轴蛋白(Axin)、结肠腺瘤息肉易感基因(APC)蛋白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mRNA。结果培养0、24、48、72 h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均B组<C组<D组,P均<0.05;且与本组前一时间段比较,P均<0.05。培养24 h时各组细胞β-catenin mRNA相对表达量为A组>B组>C组>D组,各组细胞Axin、APC mRNA相对表达量为A组<B组<C组<D组,P均<0.05。结论β-榄香烯可抑制Hep G2增殖,其机制可能为降低β-catenin而上调Axin、APC的表达阻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Β-榄香烯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蛋白 结肠腺瘤息肉基因 Β-连环蛋白
下载PDF
APC/Asef多肽抑制剂结构的优化及生物学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钱金星 张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39-1144,共6页
目的·设计并合成结肠腺瘤息肉易感基因(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APC)/鸟苷酸交换因子(APC-stimulated guanine nucleotide exchange factor,Asef)多肽抑制剂,探讨该抑制剂不同构效之间的关系。方法·基于APC-MAI-150复合... 目的·设计并合成结肠腺瘤息肉易感基因(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APC)/鸟苷酸交换因子(APC-stimulated guanine nucleotide exchange factor,Asef)多肽抑制剂,探讨该抑制剂不同构效之间的关系。方法·基于APC-MAI-150复合物结构,一方面在MAI-150多肽N端用3-苯基丙酰(3-phenylpropane)、Glu-Glu(GG)和β-Ala-Ala(β-AA)取代连氨基基团苄氧羰基(carbobenzoxy,CBZ),另一方面尝试将MAI-150中N端第6位Tyr侧链苯环上的对位羟基替换为-CN、-NO_2、-NH_2和-F,设计合成新的7条多肽。荧光偏振活性检测多肽亲和力,并根据活性结果将多肽MDL-3、MDL-4和MDL-5对接到APC蛋白中,联合计算机对接的多肽和APC蛋白的结合模式,探讨该3条多肽的构效关系。结果·新合成的7条多肽中,多肽MDL-5的N端3-phenylpropane连氨基亲和力最高,其半数有效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为2.35μmol/L;与MDL-5相比,多肽N端用GG(MDL-6)和β-AA(MDL-7)连接氨基亲和力明显降低;MDL-3和MDL-4的N端第6位Tyr侧链苯环上的对位羟基替换为-NH_2和-F亲和力相比较于替换为-CN(MDL-1)和-NO_2 (MDL-2)要明显提高;但新合成的多肽亲和力均低于MAI-150。结论·改造多肽N端连氨基基团和第6位Tyr侧链苯环上的对位羟基无助于提高多肽的亲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腺瘤息肉基因/鸟苷酸交换因子 多肽抑制剂 构效关系
下载PDF
APC/Asef多肽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
11
作者 阮聪 钟杰 +1 位作者 杨秀岩 张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92-697,共6页
目的·设计并合成结肠腺瘤息肉易感基因/鸟苷酸交换因子(APC/Asef)多肽抑制剂,探讨构效关系,为后续的抑制剂改造提供基础。方法·基于已有的多肽抑制剂MAI-400,在此基础上重新设计合成11条多肽,包括对N端封端、第1位丙氨酸、第... 目的·设计并合成结肠腺瘤息肉易感基因/鸟苷酸交换因子(APC/Asef)多肽抑制剂,探讨构效关系,为后续的抑制剂改造提供基础。方法·基于已有的多肽抑制剂MAI-400,在此基础上重新设计合成11条多肽,包括对N端封端、第1位丙氨酸、第5位亮氨酸以及第7位谷氨酸的改造。通过荧光偏振活性检测体系测定新合成多肽的活性,联合该结果与分子对接结果对其进行构效关系研究。结果·新设计的11条多肽中,MPI-11亲和力最高,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9731mmol/L。多肽N端封端维持苄氧羰基最为合适;丙氨酸替换为色氨酸、组氨酸以及苏氨酸都会显著降低活性,替换为酪氨酸或者苯丙氨酸对活性的影响较小,5位氨基酸引入苯环也对活性的影响不大,C端的谷氨酸将侧链羧基替换成酰胺对活性影响不大。结论·N端封端不宜改为小基团,1位丙氨酸不能轻易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腺瘤息肉基因 鸟苷酸交换因子 多肽抑制剂 优化 构效关系
下载PDF
结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12
作者 李春风 《癌症进展》 2003年第4期239-242,共4页
在发达国家,结直肠癌(CRC)是继肺癌和乳腺癌之后发病率居第三位的常见恶性肿瘤.在英国,每年就有16 000人死于CRC,全世界每年高达500 000人.CRC常发病于70~80岁,性别间无明显差异,大肠癌总的5年生存率约为50%,尽管在诊断、外科技术、围... 在发达国家,结直肠癌(CRC)是继肺癌和乳腺癌之后发病率居第三位的常见恶性肿瘤.在英国,每年就有16 000人死于CRC,全世界每年高达500 000人.CRC常发病于70~80岁,性别间无明显差异,大肠癌总的5年生存率约为50%,尽管在诊断、外科技术、围手术期处理、术后放化疗和综合治疗方面有了提高,但在过去的40年中本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几乎没有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CRC 因素 腺瘤息肉 结肠镜检查 仿真结肠
下载PDF
谁是癌症的罪魁祸首
13
作者 阚百鸣 《医药与保健》 2001年第2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癌症 遗传 肿瘤 前致癌物 维生素 终致癌物 基因 传染性 结肠腺瘤息肉 危险性
下载PDF
APC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及环境因素与前列腺癌的关系
14
作者 邱镇 张连升 +1 位作者 梁永 崔飞伦 《江苏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0-153,共4页
目的探讨腺瘤样结肠息肉易感基因(APC)启动子区CpG甲基化及环境危险因素及相互作用与中国人群中前列腺癌(PCa)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亚硫酸盐修饰后测序法检测60例PCa及4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APC基因启动子区CpG甲基化情况... 目的探讨腺瘤样结肠息肉易感基因(APC)启动子区CpG甲基化及环境危险因素及相互作用与中国人群中前列腺癌(PCa)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亚硫酸盐修饰后测序法检测60例PCa及4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APC基因启动子区CpG甲基化情况。分析APC基因甲基化及环境危险因素与PCa患病之间的关系。结果 APC基因在PCa和BPH组织中CG位点甲基化率分别为48.84%和1.19%;基因甲基化率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Gleason评分、病理分期和PCa危险分期之间关系密切;饮茶者患PCa的危险性是不饮茶者的0.29倍。结论APC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PCa发生及发展有关;其甲基化率的变化与PCa的危险分期关系密切。检测前列腺组织中相关基因甲基化状态,有望成为诊断早期PCa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腺瘤结肠息肉基因
原文传递
丹参酮Ⅱ_A对乳腺癌细胞阿霉素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吴春霞 樊晨星 +2 位作者 王秀艳 袁松 李昆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657-1663,共7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IIA对乳腺癌细胞阿霉素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分别用丹参酮IIA、阿霉素、阿霉素+丹参酮IIA干预人乳腺癌MCF-7和阿霉素耐药的MCF-7(MCF-7/dox)细胞,采用MTS法检测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划痕实... 目的探讨丹参酮IIA对乳腺癌细胞阿霉素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分别用丹参酮IIA、阿霉素、阿霉素+丹参酮IIA干预人乳腺癌MCF-7和阿霉素耐药的MCF-7(MCF-7/dox)细胞,采用MTS法检测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划痕实验观察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腺瘤样结肠息肉易感蛋白(APC)、β-catenin、钙黏附蛋白E(E-cadherin)、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蛋白的表达。结果丹参酮IIA能明显增强阿霉素对MCF-7和MCF-7/dox细胞的增殖抑制、迁移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与阿霉素敏感的MCF-7细胞比较,MCF-7/dox细胞中APC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提高(P<0.05);与单用阿霉素比较,阿霉素与丹参酮IIA联合使用能明显上调MCF-7及MCF-7/dox细胞内APC及E-cadherin表达水平(P<0.05),下调β-catenin、MMP-2及MMP-9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 APC/β-catenin信号通路参与了乳腺癌细胞阿霉素耐药的发生;丹参酮IIA能够通过调控APC/β-catenin信号通路增强乳腺癌细胞对阿霉素化疗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阿霉素 乳腺癌 腺瘤结肠息肉蛋白 Β-CATENIN 耐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