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痫前期患者血清腺苷活化蛋白激酶水平与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及氧化应激的相关性
1
作者 龙彬梅 黄超林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318-321,共4页
目的 分析子痫前期(PE)患者血清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水平与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及氧化应激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4月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67例PE患者为试验组,选择本院同期住院的正常分... 目的 分析子痫前期(PE)患者血清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水平与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及氧化应激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4月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67例PE患者为试验组,选择本院同期住院的正常分娩孕妇50名为对照组。比较两组AMPK、sFlt-1和氧化应激反应水平[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物(SOD)];分析试验组不同严重程度的PE患者AMPK、sFlt-1、MDA、SOD水平差异;利用多变量逻辑回归方法对妊娠女性发病风险因子进行分析;分析试验组患者AMPK、sFlt-1与氧化应激的相关性。结果 试验组患者AMPK、sFlt-1、MD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SO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轻度PE组的AMPK、sFlt-1、MDA水平均低于重度PE组,SOD高于重度PE组(P<0.05);两组妊娠期患糖尿病情况和AMPK、sFlt-1、MDA、SO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妊娠期合并糖尿病和AMPK、sFlt-1、MDA、SOD水平是影响孕妇发生PE的危险因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PE患者AMPK、sFlt-1与MDA水平呈正相关,与SOD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 PE患者AMPK、sFlt-1水平出现异常升高,AMPK、sFlt-1水平与氧化应激指标存在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血清腺苷活化蛋白激酶 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 氧化应激
下载PDF
肉牛宰后初期一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活性在不同部位肉中的差异表达及与牛肉品质关系 被引量:7
2
作者 张一敏 朱立贤 +5 位作者 曹丽 毛衍伟 梁荣蓉 牛乐宝 韩明山 罗欣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3-79,共7页
文中主要探讨了一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kinase,AMPK)在宰后早期(3、5.5、7和10 h)不同部位牛肉中的差异性表达以及对最终牛肉品质的影响。选取牛柳(psoas major,PM)与西冷(longissimus dorsi... 文中主要探讨了一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kinase,AMPK)在宰后早期(3、5.5、7和10 h)不同部位牛肉中的差异性表达以及对最终牛肉品质的影响。选取牛柳(psoas major,PM)与西冷(longissimus dorsi,LD)2个部位,分别测定p H值、AMPK活性、糖酵解指标和肉品质指标。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宰后时间的延长,AMPK的活性显著下降(P<0.05),而且PM中的AMPK活性显著高于LD(P<0.05);AMPK活性与p H值与肌糖原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乳酸含量及(AMP+IMP)/ATP[AMP:adenosine monophosphate,一磷酶腺苷;IMP:inosine monophosphate,肌苷酶;ATP:adehosine triphosphate,三磷酶腺苷)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丙酮酸激酶随宰后时间先升高后降低(P<0.05),而且PM中丙酮酸激酶达到最大活性值的时间以及最大值要早于且高于LD(P<0.05);同时,PM在成熟期间表现出较高的嫩度以及较低的蒸煮损失(P<0.05)。上述结果表明,AMPK能够通过调节糖酵解进程而影响牛肉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 牛肉 糖酵解 丙酮酸激酶 品质
下载PDF
迷走神经刺激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自噬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魏海萍 郭佳 +1 位作者 王欢 葛朝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75-779,共5页
目的探讨迷走神经刺激(VNS)在缺血性脑卒中缺血半影区细胞自噬中的作用。方法 Sprague-Dawley大鼠56只分为正常组(n=14)、假手术组(n=14)、模型组(n=14)和VNS组(n=14)。模型组和VNS组线栓法建立缺血1 h再灌注模型,VNS组于缺血0.5 h时行... 目的探讨迷走神经刺激(VNS)在缺血性脑卒中缺血半影区细胞自噬中的作用。方法 Sprague-Dawley大鼠56只分为正常组(n=14)、假手术组(n=14)、模型组(n=14)和VNS组(n=14)。模型组和VNS组线栓法建立缺血1 h再灌注模型,VNS组于缺血0.5 h时行左侧VNS。再灌注24 h后,TTC染色法观察脑梗死体积,Longa评分观察大鼠神经损伤程度,Western blotting检测Beclin-1水平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 (LC3)-Ⅱ/Ⅰ比值,并检测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磷酸化水平和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 (Sirt1)蛋白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缺血半影区Beclin-1、LC3-Ⅱ/Ⅰ、AMPK磷酸化水平和Sirt1蛋白表达均显著下降(P <0.001)。与模型组相比,VNS组脑梗死体积显著减小(P <0.001),Longa评分降低(P <0.05),缺血半影区Beclin-1水平和LC3-Ⅱ/Ⅰ比值显著上升(P <0.001),AMPK磷酸化水平和Sirt1蛋白水平显著上升(P <0.001)。结论 VNS通过调节AMPK-Sirt1自噬通路,减轻大鼠缺血性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迷走神经刺激 自噬 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 信息通路
下载PDF
微小RNA⁃199⁃3p通过一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雷帕霉素靶蛋白通路抑制高糖诱导的白色脂肪细胞分化 被引量:4
4
作者 胡淑芳 刘玄林 杨丽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199a-3p与2型糖尿病(T2DM)病理特征关系及其对白色脂肪细胞分化和脂肪炎症调控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2015年6月~2018年4月就诊于我院的131例T2DM患者(T2DM组)与146例健康志愿者(NC组)的临床资料。采用RT-qPCR检测...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199a-3p与2型糖尿病(T2DM)病理特征关系及其对白色脂肪细胞分化和脂肪炎症调控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2015年6月~2018年4月就诊于我院的131例T2DM患者(T2DM组)与146例健康志愿者(NC组)的临床资料。采用RT-qPCR检测外周血has-miR-199a-5p、has-miR-199a-3p、has-miR-199b-5p和has-miR-199b-3p水平;采用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瘦素、脂联素、内脂素、抵抗素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并探讨其与miR-199a-3p的相关性。3T3-L1细胞经高糖、低糖和分化诱导处理后,采用RT-qPCR检测3T3-L1细胞中has-miR-199a-3p含量,ELISA检测TNF-α和IL-6含量;油红O染色观察miR-199a-3p类似物(mimics)处理高糖诱导的3T3-L1脂滴形成;Western blot检测mimics干预高糖处理3T3-L1细胞中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85亚基(p-P85)、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GSK3b)、葡萄糖转运体-4(GLUT-4)、磷酸化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磷酸化一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p-AMPK)、磷酸化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NAD-依赖性去乙酰化酶(SIRT1)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蛋白表达。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各变量间的相关性。结果T2DM组患者血浆miR-199a-3p、miR-199b-5p和miR-199b-3p均明显低于NC组(P<0.05)。重度T2DM组患者miR-199a-3p含量明显低于轻、中度T2DM组(P<0.05)。T2DM组血浆miR-199a-3p含量与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TNF-α及IL-6呈负相关(P<0.05)。高糖组miR-199a-3p含量高于对照组,分化的脂肪细胞内miR-199a-3p含量明显高于3T3-L1细胞(P<0.05),mimics组油脂滴数量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高糖+抗miR-199a-3p组的p-AMPK、p-mTOR、SIRT-1和PPAR-γ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高糖组(P<0.05),两组IRS-1、p-P85、p-AKT、p-GSK3b和Glut-4蛋白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2DM患者外周血中miR-199a-3p呈低表达,且与血糖、胰岛素抵抗、脂肪因子和炎症因子含量呈负相关,其可能通过调控AMPK/mTOR及PPAR-γ和SIRT-1蛋白表达,影响IL-6和TNF-α炎症因子释放参与白色脂肪细胞炎症和脂肪细胞分化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微小RNA-199a-3p 脂肪再生 脂肪因子 炎症因子 一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
下载PDF
加减薯蓣丸抑制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活性对慢性脑灌注不足大鼠的神经保护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延 谭子虎 +3 位作者 刘进进 刘茜 祝媛玥 杨琼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6期64-68,共5页
目的检测慢性脑灌注不足大鼠海马组织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水平的变化,探讨加减薯蓣丸对海马神经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改良双侧颈总动脉阻断法复制慢性脑灌... 目的检测慢性脑灌注不足大鼠海马组织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水平的变化,探讨加减薯蓣丸对海马神经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改良双侧颈总动脉阻断法复制慢性脑灌注不足模型,应用尼氏染色检测神经细胞损伤情况,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区AMPK及p-AMPK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的尼氏染色较浅,神经锥体细胞数减少,海马组织p-AMPK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与西药组大鼠海马CA1区的尼氏染色加深,锥体细胞数量增加,p-AMPK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大鼠海马CA1区AMPK和p-AMPK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慢性脑灌注不足损伤后,AMPK过度激活,出现海马神经细胞损伤,加减薯蓣丸可抑制海马区AMPK的激活,减轻海马神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脑灌注不足 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 加减薯蓣丸 海马 颈总动脉阻断
下载PDF
宰后羊肉一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活性及糖酵解的变化
6
作者 李泽 靳烨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4-55,共2页
为了研究宰后羊肉一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活性与糖酵解指标的相关性,以探讨肌肉宰后生理机理,试验选择18月龄左右的蒙古杂交羊,屠宰后取后腿股二头肌,分别于0,1,4,8,12,24小时时测定其AMPK活性和糖酵解各理化指标。结果表明:宰后... 为了研究宰后羊肉一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活性与糖酵解指标的相关性,以探讨肌肉宰后生理机理,试验选择18月龄左右的蒙古杂交羊,屠宰后取后腿股二头肌,分别于0,1,4,8,12,24小时时测定其AMPK活性和糖酵解各理化指标。结果表明:宰后能量状态的改变激活了AMPK,活化的AMPK促进了宰后羊肉糖酵解,提高了糖酵解过程中关键酶的活性,促进了糖酵解底物的分解和产物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 糖酵解 宰后生理
下载PDF
苏尼特羊宰后成熟过程中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活性、糖酵解与肉品质指标的变化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杨致昊 刘畅 +5 位作者 窦露 侯艳茹 陈晓雨 苏琳 赵丽华 靳烨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56-162,共7页
本实验选取苏尼特羊背最长肌为研究对象,分析宰后4℃下成熟过程中(0、24、48、72、96 h)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的质量浓度和活力、糖酵解及肉品质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以探究宰... 本实验选取苏尼特羊背最长肌为研究对象,分析宰后4℃下成熟过程中(0、24、48、72、96 h)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的质量浓度和活力、糖酵解及肉品质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以探究宰后AMPK的含量和活性对糖酵解和成熟进程的影响,确定苏尼特羊宰后最佳的成熟时间。结果表明:羊肉中磷酸化AMPK的质量浓度和活性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24 h达到最高点。糖酵解指标中,pH值在宰后24 h内显著下降(P<0.05);肌糖原和游离葡萄糖的含量随着宰后成熟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乳酸含量在宰后24 h到达最大值。肉品质相关指标中,羊肉的剪切力在24 h达到最大值,随后下降,48 h后总体趋于稳定;a^(*)值及b^(*)值在宰后均呈现先升高后趋于平缓的趋势;L^(*)值在宰后96 h达到最大;在不同时间点(0、24、48、72、96 h)挥发性风味物质分别为29、30、41、40、46种,整体呈现升高的趋势,其中48 h时醛类物质种类最多,有助于提高羊肉的整体风味。综上所述,宰后不同时间点AMPK含量和活性的变化会造成糖酵解指标的改变,进而影响了肉品质指标的变化;在宰后48 h的羊肉具有较好的品质和风味,适宜加工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尼特羊 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 糖酵解 肉品质 风味
下载PDF
二氢杨梅素激活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抑制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 被引量:8
8
作者 秦力 梁馨予 +3 位作者 顾业芸 公欣华 朱俊东 糜漫天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75-680,共6页
目的探讨二氢杨梅素对高糖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与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原代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分为正常对照组(5... 目的探讨二氢杨梅素对高糖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与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原代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分为正常对照组(5.56 mmol/L葡萄糖)、高糖处理组(33.36 mmol/L葡萄糖)、甘露醇高渗对照组(5.56 mmol/L葡萄糖+27.8 mmol/L甘露醇)、AMPK激动剂5-氨基咪唑-4-甲酰胺-1-β-D-呋喃核糖苷(5-Aminoimidazole-4-carboxamide-1-β-D-ribofuranoside,AICAR)(10 nmol/L)+高糖处理组、二氢杨梅素(1μmol/L)+高糖处理组、AMPK抑制剂compound C(5 mmol/L)+AICAR+高糖处理组和AMPK抑制剂compound C(5 mmol/L)+二氢杨梅素+高糖处理组。处理36 h后,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Annexin V-FITC/PI双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AMPK、p-AMPK、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 A carboxylase,ACC)和p-ACC蛋白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糖处理组细胞活力明显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p-AMPK、p-ACC水平显著降低(P<0.05);二氢杨梅素或AICAR预处理均明显抑制高糖诱导的HUVECs细胞活力下降、细胞凋亡增加和p-AMPK、p-ACC水平降低(P<0.05);Compound C预处理明显抑制AICAR和二氢杨梅素对高糖诱导HUVECs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P<0.05)。结论二氢杨梅素通过促进AMPK活化抑制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杨梅素 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 高糖 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脂联素对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作用及一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郭茂清 朱述阳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264-267,共4页
目的探讨脂联素对气道平滑肌细胞(AMSCs)增殖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的研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株;RT-PCR法检测ASMCs脂联素受体的表达;不同浓度的脂联素(5、10、20、40及80μg/mL)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大鼠ASMCs,孵育不同时间,MTT... 目的探讨脂联素对气道平滑肌细胞(AMSCs)增殖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的研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株;RT-PCR法检测ASMCs脂联素受体的表达;不同浓度的脂联素(5、10、20、40及80μg/mL)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大鼠ASMCs,孵育不同时间,MTT法检测吸光值,计算细胞抑制率;不同浓度脂联素(5、10、20及40μg/mL)作用于气道平滑肌细胞48h后提取蛋白,Western blot法检测一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及磷酸化一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pho-AMPK)的表达。结果 5~80μg/mL脂联素在不同时间(1、12、24、48及72h)明显抑制ASMCs增殖,并存在浓度依赖性(r=0.324,P<0.01)和时间依赖性(r=0.607,P<0.01);Western blot法检测显示空白对照组无pho-AMPK表达,干预组随着脂联素浓度的升高AMPK的活性增强(r=0.907,P<0.01),pho-AMPK/AMPK比值分别为(27.66±1.03)%、(31.91±0.86)%、(75.52±2.67)%和(84.50±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联素可能通过激活AMPK来抑制体外培养的ASMC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联素 气道平滑肌细胞 细胞增殖 一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
下载PDF
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调控细胞自噬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桂迪 黄晓颖 王良兴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149-152,共4页
自噬是细胞对外界环境应激所作出的反应,是细胞降解自身成分以维持细胞活性和生存的过程。在动物组织中,自噬机制的缺陷通常和细胞衰老、年龄相关性退化性疾病有关联,这些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癌症、免疫系统功能受损和神经系统病变等... 自噬是细胞对外界环境应激所作出的反应,是细胞降解自身成分以维持细胞活性和生存的过程。在动物组织中,自噬机制的缺陷通常和细胞衰老、年龄相关性退化性疾病有关联,这些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癌症、免疫系统功能受损和神经系统病变等。目前已经发现,许多蛋白可以对能量、营养和生长因子水平以及应激做出反应,其中包括一些激酶,它们可以正向或负向调节自噬过程以调节细胞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最近研究表明细胞可以通过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对上述适应反应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近些年有关AMPK对自噬调控机制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ULK1 自噬 综述文献
下载PDF
术前应用乌司他丁对小鼠肝大部分切除术后肝功能及一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訾雪剑 姚辉 +2 位作者 伏晓 仇毓东 贾文俊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15期2363-2372,共10页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乌司他丁对小鼠70%肝切除术后肝功能及一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ICR小鼠48只,体质量25-30 g,随机均分为70%肝切除对照组和乌司他丁组....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乌司他丁对小鼠70%肝切除术后肝功能及一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ICR小鼠48只,体质量25-30 g,随机均分为70%肝切除对照组和乌司他丁组.检测术后第1、3、5、7天肝功能指标,残肝组织病理学改变以及AMPK蛋白活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乌司他丁组术后第1、3天谷草转氨酶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乌司他丁组术后第3天乳酸脱氢酶水平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乌司他丁组肝切除术后早期AMPK磷酸化较晚;与对照组比较,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乌司他丁组肝切除术后胆盐输出泵蛋白(bile salt export protein,BSEP)水平较高.结论:术前应用乌司他丁可以保护术后肝功能,降低肝损伤,促进术后肝功能的恢复.其机制可能与维持肝细胞能量供应以及促进肝细胞极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 乌司他丁 肝功能 一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下载PDF
一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对环氧合酶-2表达与5氟-尿嘧啶治疗结肠癌敏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琦 梁后杰 +1 位作者 邹岚 朱江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8年第3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一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对环氧合酶-2(COX-2)蛋白表达及结肠癌5-氟尿嘧啶(5-Fu)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选用HT-29结肠癌细胞株,按照HT-29细胞的培养液不同,分为空白对照组(常规培养)、5-Fu培养组、5-氨基咪唑-4-甲酰胺核... 目的探讨一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对环氧合酶-2(COX-2)蛋白表达及结肠癌5-氟尿嘧啶(5-Fu)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选用HT-29结肠癌细胞株,按照HT-29细胞的培养液不同,分为空白对照组(常规培养)、5-Fu培养组、5-氨基咪唑-4-甲酰胺核苷酸(AICAR)培养组、5-Fu+AICAR培养组。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中P-ACC和COX-2的表达,并分别于培养6、12、24小时分析5-Fu培养组和5-Fu+AICAR培养组中P-ACC和COX-2的表达水平的变化;用MTT法检测12、24、48小时各组细胞的存活率。结果5-Fu组作用后COX-2蛋白上调,AICAR致P-ACC表达后,可下调COX-2蛋白的表达;5-Fu联合AICAR可降低细胞存活率。结论AMPK的激活可能下调COX-2表达,并可能提高以5-Fu治疗为基础的结肠癌化疗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 环氧合酶-2 5-氟尿嘧啶 结肠癌 化疗敏感性
下载PDF
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与肾脏疾病 被引量:1
13
作者 柏云 郑春霞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52-356,384,共6页
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是体内一种重要的蛋白激酶,广泛分布于全身各组织器官,发挥不同的功能。AMPK作为"细胞能量调节器"来调节糖、脂代谢及蛋白质合成,并参与调控机体炎症反应和细胞增生等过程,参与多种疾病(如动脉... 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是体内一种重要的蛋白激酶,广泛分布于全身各组织器官,发挥不同的功能。AMPK作为"细胞能量调节器"来调节糖、脂代谢及蛋白质合成,并参与调控机体炎症反应和细胞增生等过程,参与多种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肿瘤、糖尿病和其他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AMPK与肾脏疾病的关系逐渐受到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疾病 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 细胞能量调节器
下载PDF
补糖对急性运动大鼠心肌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激活的影响
14
作者 余海燕 顾伟玉 +4 位作者 王智强 姚政立 赵佳 朱睿 王蕴红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44-449,共6页
目的通过测量大鼠急性运动后心肌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活性和糖原含量的变化,探讨补糖对运动心肌AMPK激活的影响。方法大鼠进行急性耐力运动,并在运动前后不同时间补充不同剂量的补充葡萄糖,采用W... 目的通过测量大鼠急性运动后心肌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活性和糖原含量的变化,探讨补糖对运动心肌AMPK激活的影响。方法大鼠进行急性耐力运动,并在运动前后不同时间补充不同剂量的补充葡萄糖,采用Western blot测定大鼠心肌AMPK活性的动态变化,采用蒽酮法测定心肌糖原含量。结果运动诱发大鼠心肌AMPK活性显著增高并在急性运动后1 h保持在较高水平,然而运动补糖大鼠心肌AMPK活性却无显著增高。运动或小剂量补糖都无法引起大鼠糖原含量的显著变化,只有大剂量补糖能使糖原含量在运动后24 h显著增高。结论 (1)急性运动可使大鼠心肌AMPK活性升高,补糖能显著抑制急性运动中和运动后AMPK的激活。(2)运动后大剂量补糖能有效提高运动后24 h心肌糖原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心肌 补糖 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 大鼠
下载PDF
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巨噬细胞特异性敲除降低早期高血压的实验研究
15
作者 郑帅 刘燕 +3 位作者 朴春梅 刘婷婷 张芝 杜杰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857-862,共6页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通路对小鼠高血压及心脏结构功能的影响。方法:使用AMPKα1-loxP转基因小鼠杂交集落刺激因子受体的启动子驱动表达雌激素受体-Cre融合蛋白的转基因小鼠,构建他莫昔芬诱导特异性敲除巨噬细...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通路对小鼠高血压及心脏结构功能的影响。方法:使用AMPKα1-loxP转基因小鼠杂交集落刺激因子受体的启动子驱动表达雌激素受体-Cre融合蛋白的转基因小鼠,构建他莫昔芬诱导特异性敲除巨噬细胞AMPK的转基因小鼠(Csf1r-Mer-iCre-Mer:PRKAA1fl/fl),取12只Cre阴性小鼠(WT)和10只Cre阳性小鼠(KO),腹腔注射他莫昔芬(20 mg/mL)连续5 d,袖套式血压探头测鼠尾血压,分为四组,WT对照组6只,KO对照组5只,行假手术;WT高血压组6只,KO高血压组5只,皮下埋植血管紧张素II(AngII)渗透性迷你泵刺激7 d诱导高血压,检测血压和超声心动指标后麻醉处死,心脏组织做石蜡切片和α-SMA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纤维化情况。结果:AngII刺激7 d WT鼠和KO鼠的收缩压显著升高[WT对照vs. WT高血压组,SBP(120.7±1.7)vs.(164.2±6.9) mmHg(1 mmHg=0.133 kPa),P=0.0001;KO对照vs.KO高血压组:SBP(104.6±6.3)vs.(143.9±2.9) mmHg,P=0.0005];LVEDD显著降低;左心室舒张末期后壁厚度、LVEF、心脏质量/体重比值和纤维化程度显著提高;α-SMA免疫组化染色差异不明显。结论:巨噬细胞特异性敲除AMPK可降低早期高血压状态下的血压水平,但对心脏功能和纤维化程度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 高血压 心脏纤维化
下载PDF
PRKAG2基因G100S新突变对小鼠心肌细胞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活性的影响
16
作者 唐念中 张艳飞 +1 位作者 陈挺 郑兴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9-53,共5页
目的探讨位于非胱硫醚β-合成酶(cystathionineβ-synthase,CBS)区域的PRKAG2基因G100S突变对小鼠心肌细胞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活性的影响。方法建立人源PRKAG2(G100S)转基因小鼠模型,分别随机选取N4代4周龄、12周龄的转基因... 目的探讨位于非胱硫醚β-合成酶(cystathionineβ-synthase,CBS)区域的PRKAG2基因G100S突变对小鼠心肌细胞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活性的影响。方法建立人源PRKAG2(G100S)转基因小鼠模型,分别随机选取N4代4周龄、12周龄的转基因小鼠和同窝野生型小鼠各6只,用磷酸化检测试剂盒检测小鼠心肌细胞中AMPK活性,比较转基因小鼠与同窝野生型小鼠AMPK活性的差异,并观察随着周龄的增长转基因小鼠AMPK活性的变化。结果 4周龄和12周龄的转基因小鼠心肌细胞中AMPK活性均低于同窝野生型小鼠(0.042±0.013 vs 0.063±0.013,0.032±0.008 vs 0.062±0.0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9,P=0.004)。12周龄和4周龄的转基因小鼠心肌细胞中AMPK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5)。结论 PRKAG2基因G100S突变可导致转基因小鼠心肌细胞AMPK活性下降,而且AMPK活性并不随着转基因小鼠周龄的增长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KAG2基因 G100S新突变 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 转基因小鼠
下载PDF
肠道菌群通过去乙酰化酶3激活单磷酸腺苷活化的蛋白激酶/雷帕霉素信号通路对脓毒症心肌炎和心肌细胞线粒体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林爽 翟京宇 罗彬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78-281,共4页
目的探讨正常肠道粪菌移植(FMT)对脓毒症心肌炎和心肌细胞线粒体损伤的改善作用与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建立的脓毒症模型组(CLP组)、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FMT治疗组(CLP+FMT组)及FMT联合去乙酰化酶3(SIR... 目的探讨正常肠道粪菌移植(FMT)对脓毒症心肌炎和心肌细胞线粒体损伤的改善作用与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建立的脓毒症模型组(CLP组)、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FMT治疗组(CLP+FMT组)及FMT联合去乙酰化酶3(SIRT3)抑制剂(3-TYP)治疗组(CLP+FMT+3-TYP组),每组各10只。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的病理变化,采用ELISA检测大鼠血液中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IL-1β、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去乙酰化酶3(SIRT3)、单磷酸腺苷活化的蛋白激酶(AMPK)、磷酸化AMPK(p-AMPK)、雷帕霉素(mTOR)及p-mTOR表达水平,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形态,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大鼠心肌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结果与sham组比较,CLP组、CLP+FMT组、CLP+FMT+3-TYP组心肌组织SIRT3和p-mTOR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而心肌组织p-AMPK和血液中IL-1β、IL-6及TNF-α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与CLP组比较,CLP+FMT组心肌组织SIRT3和p-mTOR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而心肌组织p-AMPK和血液中IL-1β、IL-6及TNF-α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与CLP+FMT组比较,CLP+FMT+3-TYP组心肌组织SIRT3和p-mTOR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而心肌组织中p-AMPK和血液中IL-1β、IL-6及TNF-α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与sham组比较,CLP组线粒体膜电位的红/绿荧光强度比值显著下降;与CLP组比较,CLP+FMT组线粒体膜电位的红/绿荧光强度比值显著增加;与CLP+FMT组比较,CLP+FMT+3-TYP组线粒体膜电位的红/绿荧光强度比值显著下降(P<0.05)。结论肠道菌群通过SIRT3激活AMPK/mTOR信号通路对脓毒症心肌炎和心肌细胞线粒体损伤均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粪菌移植 脓毒症心肌炎 线粒体损伤 去乙酰化酶3 单磷酸活化蛋白激酶/雷帕霉素信号通路
下载PDF
一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调控的自噬作用可恢复糖尿病心肌对缺血后处理的敏感性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斌 夏中元 +2 位作者 吴洋 刘敏 孙倩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2期751-757,共7页
目的评价一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调控的自噬在恢复糖尿病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对缺血后处理(IPO)敏感性中的作用。 方法取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220~250 g) 3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N+S组)、缺血再灌注组(N+IR组... 目的评价一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调控的自噬在恢复糖尿病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对缺血后处理(IPO)敏感性中的作用。 方法取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220~250 g) 3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N+S组)、缺血再灌注组(N+IR组)、缺血后处理组(N+IPO组);糖尿病大鼠模型采用腹腔注射1%链脲佐菌素60 mg/kg制备,取糖尿病诱导成功大鼠54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糖尿病假手术组(D+S组)、糖尿病缺血再灌组(D+IR组)、糖尿病缺血后处理组(D+IPO)、AMPK激动剂A-769662干预的糖尿病缺血再灌注组(D+IR+A组)和A-769662干预的糖尿病缺血后处理组(D+IPO+A组)。其中N+S组与D+S组各6只,其余组各12只。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开放120 min的方法建立;假手术只穿线,不结扎血管;缺血后处理组于再灌注前行3个循环的再灌注10 s/缺血10 s; A-769662于缺血前30 min腹腔注射6 mg/kg。再灌注结束后,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测定心肌梗死面积(IS),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电镜观察自噬小体数量,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心肌组织磷酸化AMPK蛋白(p-AMPK)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的水平,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B/A(LC3B/A)的比值,泛素结合蛋白p62的表达。多组间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结果与非糖尿病大鼠相比,糖尿病大鼠体重减轻,血糖升高,心肌p-mTOR和p62明显上调,p-AMPK、自噬体数量和LC3B/A比值显著下降(t= 4.15~ 34.65,均P〈0.05)。与N+IR组相比,D+IR组IS、CK-MB、LDH显著增高(t=3.55、4.70、7.20,均P〈 0.05);与N+S组相比,N+IR组p-AMPK,自噬体数量和LC3B/A比值显著上升,p-mTOR和p62表达显著下调(t=6.56、5.51、3.76、3.59、2.98,均P〈0.05),D+S组与D+IR组比较上述指标变化无明显差异。与D+ IR相比,D+IPO+A组IS(28%±5%比45%±6%)、CK-MB[(1 047±178)比(2 050±325)U/L]、LDH[(1 303± 365)比(2 558±189)U/L]、p-mTOR(0.48±0.24比1.29±0.25)和p62(0.74±0.12比1.04±0.24)明显下降,p-AMPK(1.81±0.19比0.61±0.15)、自噬体数量[(9.3±1.4)比(3.8±0.9)个]和LC3B/A比值(1.43±0.23比0.65± 0.13)显著增加(t=5.26~ 11.82,均P〈0.05)。 结论A-769662通过激活AMPK/mTOR通路增强心肌自噬,从而恢复糖尿病缺血再灌注心肌对IPO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1型 一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 自噬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缺血后处理
原文传递
抑制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活性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展波 朱沂 +5 位作者 党辉 补娟 沙晶 景燕 艾山江 李红燕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58-361,共4页
目的探讨抑制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活性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54只雄性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再灌注治疗组,每组18只。后2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小鼠大脑中... 目的探讨抑制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活性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54只雄性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再灌注治疗组,每组18只。后2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小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缺血再灌注治疗组在插入线栓时腹腔注射AMPK抑制剂CompoundC,假手术组及缺血再灌注组相同时间予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应用HE染色观察3组小鼠缺血再灌注后组织病理学变化;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法、TUNEL染色法观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24h后细胞色素C(CytC)的表达及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缺血再灌注治疗组小鼠皮质及海马CA1区组织病理学损伤减轻,CytC阳性细胞数分别为(28.86±9.65)个/视野、(13.33±2.75)个/视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UNEL阳性细胞数亦显著减少。结论抑制AMPK活性能够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推测机制为通过抑制CytC表达减少神经元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细胞色素C 细胞凋亡 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
原文传递
5'-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活性降低对青春期小鼠乳腺发育的影响
20
作者 王健 吕健东 安雪青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788-1790,共3页
目的观察小鼠乳腺上皮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活性降低对青春期小鼠导管上皮细胞增殖及终端末梢(TEB)发育的影响.方法成功构建AMPK DN转基因(DN)小鼠,取野生型(WT)和DN组各10只小鼠右侧腹部第四对的乳腺组织进行全组织染色和增殖... 目的观察小鼠乳腺上皮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活性降低对青春期小鼠导管上皮细胞增殖及终端末梢(TEB)发育的影响.方法成功构建AMPK DN转基因(DN)小鼠,取野生型(WT)和DN组各10只小鼠右侧腹部第四对的乳腺组织进行全组织染色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WT和DN小鼠乳腺组织的导管覆盖面积、导管初始长度、每毫米导管分支数、导管侵袭长度百分数、TEB平均数量、TEB平均最大面积.并计算PCNA阳性细胞数与腺体上皮细胞总数目的比值.结果第5周时,DN小鼠与WT小鼠每毫米导管分支数[(1.39±0.18) mm比(1.21 ±0.11) mm]、TEB平均数量[(13.99 ±3.14)个比(10.65±2.09)个]、TEB平均最大面积[(0.104±0.014) mm2比(0.082±0.013)mm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98、2.800、3.642,P<0.05);第6周时,DN小鼠与WT小鼠每毫米导管分支数[(1.73±0.31) mm比(1.38±0.34) mm]、TEB平均数量[(15.86±3.26)个比(12.47±2.34)个]、TEB平均最大面积[(0.118 ±0.017) mm2比(0.087±0.014) 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06、2.671、4.451,P<0.05);第5周DN小鼠乳腺上皮细胞PCNA阳性细胞占比(86.47 ±4.67)显著高于WT组的(65.32±3.87)%,第6周DN小鼠乳腺上皮细胞PCNA阳性细胞占比(85.37±4.35)显著高于WT组的(63.47±3.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614、12.474,P<0.05).结论小鼠乳腺上皮AMPK活性降低对青春期小鼠导管上皮细胞增殖及TEBs发育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乳上皮细胞 青春期 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 增殖 终端末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