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卡介苗治疗复发后增加膀胱内血卟啉灌注光动力治疗预防复发的初步研究结果
1
作者 胡林军 白红松 +11 位作者 陈永海 谢成明 单兴利 倪冬林 李长岭 李海涛 龙恭伟 刘毅 马金亮 姜焕荣 田军 王东文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23年第6期325-329,共5页
目的探索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卡介苗(BCG)灌注治疗复发后增加血卟啉膀胱内灌注光动力治疗预防复发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21年9月北京市朝阳区桓兴肿瘤医院和中国医院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共19例NMIBC行... 目的探索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卡介苗(BCG)灌注治疗复发后增加血卟啉膀胱内灌注光动力治疗预防复发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21年9月北京市朝阳区桓兴肿瘤医院和中国医院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共19例NMIBC行BCG灌注治疗复发且拒绝膀胱全切的患者,其中T1N0M010例,TaN0M08例,T1N0M0/Tis 1例,高级别尿路上皮癌13例,高级别尿路上皮癌合并原位癌1例,低级别尿路上皮癌5例。所有患者先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TURBT),术后即刻或4周后予以光敏剂血卟啉50 mg+30 ml生理盐水膀胱内灌注并保留60~120 min,再行膀胱内光动力治疗,光照剂量为20 J/cm^(2);TURBT术后2~4周恢复BCG灌注治疗,每3个月复查膀胱镜、CT/MRI和尿细胞学,主要观察指标为1年无复发生存率、1年膀胱保留率和无复发生存时间。结果13例患者无复发状态接受1次光动力治疗,6例无复发状态接受2次治疗。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26.0个月(14.3~77.6个月),共出现5例复发,其中2例患者出现膀胱癌进展转移,1例膀胱癌特异性死亡;1年内无复发生存率为78.9%。1年内膀胱保留率94.7%;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RFS)17个月。在无复发状态连续光动力治疗2次组6个月和12个月无复发生存率均为100%,高于无复发状态单次光动力治疗组6个月(76.9%)和12个月(61.5%)无复发生存率(均P<0.03)。光动力治疗后5例患者出现尿路不适症状(26.3%),主要表现为尿痛、尿频,对症治疗后均缓解,无严重膀胱痉挛及全身光过敏反应发生。结论对BCG灌注治疗失败的NMIBC患者,采用膀胱内灌注血卟啉灌注光动力疗法联合BCG灌注治疗初步显示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 卡介苗治疗治疗复发 膀胱内灌注血卟啉光动力治疗
下载PDF
光动力疗法联合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
2
作者 温逸群 苏学锋 +1 位作者 庄伟 黄思淮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8期123-126,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光动力疗法联合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1年4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NMIBC患者30例,按治疗方式分为光动力组(试验组,n=12...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光动力疗法联合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1年4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NMIBC患者30例,按治疗方式分为光动力组(试验组,n=12)以及膀胱肿瘤电切组(对照组,n=18)。试验组治疗方案为光动力照射治疗联合膀胱肿瘤电切治疗,术后行膀胱灌注化疗;对照组治疗方案为膀胱肿瘤电切治疗,术后同样行膀胱灌注化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中性粒细胞水平、淋巴细胞水平、肿瘤复发率以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肿瘤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的尿液肿瘤标志物NMP 22敏感度偏差较大。结论光动力联合膀胱肿瘤电切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能有效降低NMIBC复发率,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 动力治疗 敏剂 膀胱灌注化疗
下载PDF
光动力技术介导膀胱癌精准诊疗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康海明 闫鹏宇 杨晓峰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744-749,共6页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现阶段常规诊疗手段取得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近年来,光动力技术发展迅速,在膀胱癌的诊断与治疗中均得到应用,其效果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认可:光动力学诊断(PDD)在膀胱癌的诊断中已经展现价值,与白...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现阶段常规诊疗手段取得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近年来,光动力技术发展迅速,在膀胱癌的诊断与治疗中均得到应用,其效果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认可:光动力学诊断(PDD)在膀胱癌的诊断中已经展现价值,与白光膀胱镜(WLC)相比,蓝光膀胱镜(BLC)灵敏度及特异度更高,更好地适用于微小病变及原位癌(CIS)等隐匿性病变的诊断,但昂贵且耗时。以尿液为样本的非侵入性靶向光动力诊断技术开始展现潜力;PDD引导的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具有更好的诊断敏感性及手术精确性。同时,光动力学治疗(PDT)是膀胱癌理想的治疗方式。新型光敏剂的开发,双光子PDT技术、间断性和节律性PDT技术的应用,均有助于在提高疗效的同时减少PDT的操作次数,从而减少额外创伤;有学者尝试使用纳米技术结合PDT与化疗药物进一步改善肿瘤治疗效果;光动力技术与新型分子靶向技术相结合的靶向光动力技术是膀胱癌治疗领域新的热点,单克隆抗体、抗体片段、蛋白质支架、肽和小分子靶向分子示踪剂各自具备不同的特点,新的联合治疗手段正在被研究与开发,光动力技术为膀胱癌治疗带来了新的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动力技术 动力学诊断 动力治疗 膀胱 敏剂 纳米技术 靶向技术 靶向分子示踪剂
下载PDF
HAL光动力治疗联合吡柔比星对膀胱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及其机制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罗婉茹 田军 +3 位作者 章慧平 余洁 王璐瑶 庞义军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23年第3期166-172,共7页
目的探讨六氨基乙酰丙酸(HAL)光动力治疗(PDT)联合吡柔比星(THP)在体外对膀胱癌细胞的协同杀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膀胱癌细胞株RT4和T24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PDT组、THP组、PDT+THP组,各组经过相应的处理后,采用CCK-8法检测对细... 目的探讨六氨基乙酰丙酸(HAL)光动力治疗(PDT)联合吡柔比星(THP)在体外对膀胱癌细胞的协同杀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膀胱癌细胞株RT4和T24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PDT组、THP组、PDT+THP组,各组经过相应的处理后,采用CCK-8法检测对细胞增殖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P-gp蛋白的表达,Hoechst/PI双染法检测对细胞凋亡的影响,RT-q PCR检测Bcl-2和Bax基因的表达。结果与单独PDT处理和单独THP处理相比,PDT+THP处理能够显著抑制RT4和T24细胞的增殖能力(均P<0.01),降低癌细胞P-gp蛋白的表达,并增加细胞凋亡能力、下调Bcl-2基因表达(均P<0.01)、上调Bax基因表达(均P<0.01)。结论HAL介导的PDT联合THP对膀胱癌细胞具有协同杀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联合治疗降低了癌细胞的耐药性、促进癌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动力治疗 吡柔比星 联合治疗 耐药性
下载PDF
膀胱内灌注ALA光动力学诊断和治疗膀胱癌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姚德生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1999年第4期243-245,共3页
荧光动力学技术自70年代初开始应用于膀胱癌的诊断和治疗以来,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特别是对于微小癌灶,不典型增生及难以发现的原位癌的诊断与治疗更有独特的效果。但因用的光敏剂为血卟啉衍生物(Hematoporphyrin derivative,HPD)类的物质... 荧光动力学技术自70年代初开始应用于膀胱癌的诊断和治疗以来,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特别是对于微小癌灶,不典型增生及难以发现的原位癌的诊断与治疗更有独特的效果。但因用的光敏剂为血卟啉衍生物(Hematoporphyrin derivative,HPD)类的物质,存在较大的毒副作用,难于在临床中推广应用。近几年来,利用5-氨基果糖酸(5-aminolevulinic acid,ALA)作为一种新的光敏物质,行膀胱内局部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内灌注 治疗膀胱 动力 学诊断 不典型增生 血卟啉衍生物 诊断和治疗 毒副作用 肿瘤组织 酶催化
下载PDF
光动力学疗法与膀胱内灌注化疗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远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海龙 《中外医疗》 2017年第29期93-94,111,共3页
目的探究光动力疗法以及膀胱内灌注化疗两种不同的化疗方式应用于治疗膀胱癌的远期疗法,讨论2组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整群选择该院中2015年7月—2016年4月间收治的膀胱癌患者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 目的探究光动力疗法以及膀胱内灌注化疗两种不同的化疗方式应用于治疗膀胱癌的远期疗法,讨论2组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整群选择该院中2015年7月—2016年4月间收治的膀胱癌患者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中均包含44例患者。实验组患者采用光动力学疗法进行治疗,而对照组患者采用膀胱内灌注疗法进行治疗,在患者治疗1年后,对2组患者的复发率、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总疗效进行记录,对比两组患者结果。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评分为(94.6±9.4)分,而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评分为(74.8±10.3)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光动力疗法应用于治疗膀胱癌,其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与膀胱内灌注疗效相比,光动力疗法远期疗效较好,并且在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是一种可靠、安全的治疗方法,是一种积极的治疗手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疗法 膀胱内灌注化疗 膀胱 远期疗效
下载PDF
光动力疗法治疗鲜红斑痣的基础研究——血啉甲醚与血卟啉衍生物吸收特性的比较 被引量:29
7
作者 刘凡光 顾瑛 +2 位作者 富秋涛 潘玉明 李峻亨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 观察新型光敏剂———血啉甲醚 (HMME)在鸡冠皮肤组织和血管内皮细胞 (EC)的吸收特点。方法 莱亨鸡 12只 ,分为HMME组和血卟啉衍生物 (HpD)组 ,每组 6只。分别静脉注射HMME或HpD10mg kg ,每隔 10min取血 2 5ml和鸡冠皮肤组织 2 ... 目的 观察新型光敏剂———血啉甲醚 (HMME)在鸡冠皮肤组织和血管内皮细胞 (EC)的吸收特点。方法 莱亨鸡 12只 ,分为HMME组和血卟啉衍生物 (HpD)组 ,每组 6只。分别静脉注射HMME或HpD10mg kg ,每隔 10min取血 2 5ml和鸡冠皮肤组织 2 5g。培养新生儿脐带EC ,培养液中加入HMME或HpD ,孵育浓度分别为 2 0、40、6 0、80和 10 0μg ml,孵育时间为即刻、15、30、6 0、12 0、180和 2 40min。采用荧光分析法测定光敏剂含量 ,并绘制EC吸收光敏剂的浓度—含量和时间—含量关系曲线。结果 静脉注射HMME或HpD后 ,其血清浓度的峰值出现在注射后 10min ,以后随时间迅速下降 ,二者的曲线形态基本一致。HMME在鸡冠组织中的含量于注射后 10min显著高于HpD(P <0 0 1) ,以后虽然下降速率较快 ,但在注射后 80min仍显著高于HpD(P <0 0 5 )。培养EC可迅速吸收HMME和HpD ,30min达峰值的 89%以上 ;其吸收量与孵育浓度呈线性关系 ,对HMME的吸收量显著高于HpD(P <0 0 1)。结论 HMME较HpD更容易被皮肤微血管EC摄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红斑痣 血管内皮细胞 血啉甲醚 血卟啉衍生物 动力疗法 治疗
下载PDF
CDHS 801在光动力学治疗膀胱癌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方杰 方祖军 张元芳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06-308,共3页
目的 验证新型光敏剂CDHS 80 1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5 4例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 ( 2 7例 )和对照组 ( 2 7例 )。病理为T1 、T2 期。治疗组口服CDHS 80 1( 4mg/kg) 2 4h后进行光动力学治疗(PDT) ,能量密度为 5 0J/cm2 ;治... 目的 验证新型光敏剂CDHS 80 1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5 4例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 ( 2 7例 )和对照组 ( 2 7例 )。病理为T1 、T2 期。治疗组口服CDHS 80 1( 4mg/kg) 2 4h后进行光动力学治疗(PDT) ,能量密度为 5 0J/cm2 ;治疗期间不避光 ;72h后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TURBT)取标本。对照组不服药 ,行TURBT治疗。所有患者随访 6~ 12个月。结果 治疗组的肿瘤坏死发生率和面积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 5 ) ;样本的平均DNA质量 ,治疗组的均数低于对照组 (P <0 .0 5 )。治疗后肿瘤巨体发生明显改变 :轮廓增大呈水泡样疏松的结构 ,并有成片坏死灶和“卫星灶”出现。治疗组未出现光敏性皮炎或肝、肾功能异常。结论 CDHS 80 1治疗T1 、T2 期膀胱癌 ,该PDT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新型敏剂 CDHS801 动力学疗法 治疗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血卟啉光动力疗法治疗肺癌1例的护理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海燕 赵茜 王筱慧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年第11期88-89,共2页
关键词 血卟啉动力疗法 治疗 肺癌 护理
下载PDF
血卟啉单甲醚介导的光动力治疗对巨噬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程佳丽 李青松 +4 位作者 梁慧娟 彭程海 石飒 张治国 田野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93-396,401,共5页
目的研究血卟啉单甲醚介导的光动力治疗对巨噬细胞的作用。方法检测血卟啉单甲醚随时间增加在巨噬细胞内的聚集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血卟啉单甲醚在细胞的聚集情况;用不同能量对巨噬细胞进行光动力作用,MTT法观察巨噬细胞的存活率,流式... 目的研究血卟啉单甲醚介导的光动力治疗对巨噬细胞的作用。方法检测血卟啉单甲醚随时间增加在巨噬细胞内的聚集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血卟啉单甲醚在细胞的聚集情况;用不同能量对巨噬细胞进行光动力作用,MTT法观察巨噬细胞的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血卟啉单甲醚随着孵育时间的增加,细胞内荧光强度增加;随着光动力作用时间的增加细胞活性降低,光动力作用后12 h巨噬细胞的凋亡数量增加,光动力治疗1.5 min组晚期凋亡率(5.82%±3.27%)较对照组(1.20%±3.54%)稍有增加(P<0.05);光动力治疗3min组晚期凋亡率(65.45%±5.17%)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01)。结论血卟啉单甲醚可以在巨噬细胞内聚集,其介导的光动力治疗可以诱导巨噬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血卟啉单甲醚 动脉粥样硬化 动力治疗
下载PDF
光动力学疗法在膀胱癌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郑景存 张元芳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94-196,共3页
关键词 动力学疗法 治疗 20世纪 常规治疗 膀胱 治疗 HPD 安全性 PDT
下载PDF
血卟啉单甲醚光动力治疗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智 熊英 +1 位作者 王雪 陈媛 《皮肤病与性病》 2014年第2期74-75,共2页
血卟啉单甲醚(hematoporphyrinmonomethyle—ther,HMME)是一种纯化的单体卟啉,其主要成分为相对疏水性卟啉,较第一代光敏剂血卟啉衍生物(hematoporphyrinderivative,HpD)具有成分单一、组成稳定、组织选择性好、易被血管内皮吸... 血卟啉单甲醚(hematoporphyrinmonomethyle—ther,HMME)是一种纯化的单体卟啉,其主要成分为相对疏水性卟啉,较第一代光敏剂血卟啉衍生物(hematoporphyrinderivative,HpD)具有成分单一、组成稳定、组织选择性好、易被血管内皮吸收、光漂白速率高及治疗后的避光时间短等显著优点.在临床上可用于肺癌、膀胱癌等肿瘤的诊断.以及鲜红斑痣、脑胶质瘤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卟啉单甲醚 动力治疗 血卟啉衍生物 组织选择性 鲜红斑痣 脑胶质瘤 疏水性 敏剂
下载PDF
膀胱灌注ALA光动力学诊治膀胱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姚德生 王植柔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1999年第12期548-550,共3页
关键词 膀胱 5氨基果糖酸 膀胱灌注 动力
下载PDF
膀胱癌光动力学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
14
作者 叶章群 《临床外科杂志》 2005年第8期482-484,共3页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动力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ERK1/2和p38 MAPK在血卟啉单甲醚光动力学治疗导致HeLa细胞死亡中的作用
15
作者 丁新民 刘凡光 +3 位作者 顾瑛 曾晶 戴维德 李晓松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62-162,共1页
关键词 ERK1/2 p38 MAPK 血卟啉单甲醚 动力治疗 HeLa细胞 细胞死亡
下载PDF
光动力学治疗膀胱癌的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元芳 《继续医学教育》 2006年第11期8-11,共4页
关键词 膀胱 动力治疗 CARCINOMA 恶性肿瘤 移行上皮癌 浅表性肿瘤 发病率 男性肿瘤 膀胱肿瘤 泌尿系统
下载PDF
大鼠膀胱癌模型的光动力学治疗研究
17
作者 方杰 王翔 +1 位作者 方祖军 张元芳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54-255,共2页
关键词 膀胱 动力 治疗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光动力疗法及其在膀胱肿瘤治疗中的研究
18
作者 曹正国 宋晓东 周四维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6年第3期237-240,共4页
关键词 动力疗法 膀胱肿瘤 治疗
下载PDF
载血卟啉单甲醚高分子纳米粒用于光声显像引导下声动力治疗: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黄菊 李攀 +2 位作者 王志刚 韩晓霞 刘逢秋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0-35,共6页
目的制备一种载血卟啉单甲醚(HMME)的多功能分子探针,评估其体外光声成像及声动力治疗(SDT)效果。方法采用双乳化法制备载HMME的聚乳酸-乙醇酸(PLGA)纳米粒(HMME@PLGA),观察纳米粒的基本表征和体外增强光声显像情况,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 目的制备一种载血卟啉单甲醚(HMME)的多功能分子探针,评估其体外光声成像及声动力治疗(SDT)效果。方法采用双乳化法制备载HMME的聚乳酸-乙醇酸(PLGA)纳米粒(HMME@PLGA),观察纳米粒的基本表征和体外增强光声显像情况,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与HMME@PLGA共孵育后在超声辐照下产生活性氧的能力,并在细胞水平验证其SDT效果。结果所制备的HMME@PLGA纳米粒大小均一,形态规则,平均粒径为(333.67±17.50)nm,表面电位为(-10.57±1.98)mV,包封率为75.62%,载药量为2.90%,浓度为1mg/ml的纳米粒与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共孵育24h的细胞存活率为87.21%。随浓度增加,纳米粒光声信号逐渐增强。经超声辐照,HMME@PLGA纳米粒能使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产生大量活性氧,并产生明显细胞毒性作用,使细胞大量死亡,Calcein-AM/PI染色呈红色荧光;通过吖啶橙染色观测到细胞溶酶体结构消失。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了包裹HMME的高分子纳米粒,可实现体外光声成像引导下的SD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卟啉单甲醚 声成像 动力治疗 纳米医学
下载PDF
用于肿瘤光动力治疗的血卟啉单甲醚微纳米载药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慧芳 于长江 +1 位作者 郭颖志 顾忠伟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731-734,744,共5页
目的:用侧基含羧基的聚-L-丙交酯-co-3-羧甲基-吗啉-2,5-二酮(P-LLA-co-Asp)两亲性共聚物为载体,制备含血卟啉单甲醚(HMME)和微纳米粒子,初步考察不同共聚组成聚合物制得的微纳米粒性能及体外释放行为,探讨HMME微纳米粒的靶向光动... 目的:用侧基含羧基的聚-L-丙交酯-co-3-羧甲基-吗啉-2,5-二酮(P-LLA-co-Asp)两亲性共聚物为载体,制备含血卟啉单甲醚(HMME)和微纳米粒子,初步考察不同共聚组成聚合物制得的微纳米粒性能及体外释放行为,探讨HMME微纳米粒的靶向光动力治疗可行性。方法:用不同共聚组成比的P-LLA-co-Asp,采用改进的溶剂挥发法制备含HMME的微纳米粒子,表征微纳米粒子的粒径大小及分布、表面形态,检测HMME在微纳米粒形成前后荧光激发性能及其激发三线态寿命,考察微纳米粒子体外释放行为的差异。结果:制得了粒径均匀,分布较窄,范围在400~700nm,表面平整光滑的含HMME微纳米粒子;共聚物制得微纳米粒中载药量和包封率明显高于PL-LA均聚物,并随材料亲水性共聚组成(Asp)的增加而增加;微纳米粒体系中HMME结构及其荧光激发性能没有改变,能够被激发成三线态,并具有相应的寿命时间;共聚物形成微纳米粒的HMME释放速率低于PLLA均聚物释放速率。结论:①不同的共聚组成对微纳米粒子的性能和释放行为有很大的影响,推测可能是由于HMME与共聚物的羧基之间形成了氢键的相互作用有关。②该共聚物体系作为HMME的微纳米粒子载体,保持了其作为光敏剂的结构和性能,有望应用对该微纳米粒子进一步进行肿瘤的靶向光动力治疗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L-丙交酯-co-3-羧甲基-吗啉-2 5-二酮 血卟啉单甲醚 微纳米粒子 动力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