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髓损伤排尿障碍患者应用间歇导尿降低残余尿量及建立膀胱平衡 被引量:23
1
作者 关晨霞 郭钢花 +1 位作者 郭小伟 李哲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7期184-184,共1页
目的探讨间歇导尿对脊髓损伤后排尿障碍患者残余尿量、发生尿路感染率及建立膀胱平衡的影响。方法2002-03/2004-03郑州铁路局中心医院康复中心收治脊髓损伤后排尿障碍的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例,一组给予间歇导尿,另一组留置导尿... 目的探讨间歇导尿对脊髓损伤后排尿障碍患者残余尿量、发生尿路感染率及建立膀胱平衡的影响。方法2002-03/2004-03郑州铁路局中心医院康复中心收治脊髓损伤后排尿障碍的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例,一组给予间歇导尿,另一组留置导尿或利用刺激扳机点及增加腹压自行排尿,6周后进行评定。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2组48例均进入结果分析。间歇导尿组治疗后残余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100.83±56.18,240.31±93.58,t=6.26,P<0.01),发生尿路感染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3,20)(χ2=21.37,P<0.01),建立膀胱平衡的例数则明显高于对照组(16,4)(χ2=10.37,P<0.01)。结论间歇导尿可有效降低残余尿量及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排尿障碍 间歇导尿 膀胱平衡 康复
下载PDF
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平衡训练中的不稳定因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6
2
作者 王玉梅 杨在英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44-245,共2页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膀胱平衡训练 尿潴留 康复 不稳定因素
下载PDF
多学科协作护理对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效果
3
作者 秦志萍 周静 李思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178-0181,共4页
探讨对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临床选择多学科协作护理方式展开对应干预后对生活质量等方面产生的影响。方法 对广西桂林市人民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60例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展开分组对比研究;所有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分组... 探讨对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临床选择多学科协作护理方式展开对应干预后对生活质量等方面产生的影响。方法 对广西桂林市人民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60例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展开分组对比研究;所有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分组依据为投掷硬币法;参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完成对应干预;研究组(30例):采用多学科协作护理方式完成对应干预;组间比较两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尿路感染发生率、平衡膀胱有效建立率、排尿功能指标水平、护理总满意度以及SF-36评分(健康状况调查简表评分)。结果 与参照组尿路感染发生率、平衡膀胱有效建立率展开比较,研究组前者的降低程度更为显著,后者的提升程度更为显著(P<0.05);护理前,与参照组日间排尿次数、单次最大排尿量、日均尿失禁次数、拔除尿管后第一次自行排尿后残余尿量、拔除尿管时间、重插尿管频次展开比较,研究组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测定结果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相较于参照组,研究组日间排尿次数、日均尿失禁次数、拔除尿管后第一次自行排尿后残余尿量、重插尿管频次获得显著减少,单次最大排尿量获得明显增加,拔除尿管时间获得明显缩短(P<0.05);与参照组护理总满意度展开比较,研究组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结果获得更高提升(P<0.05);护理前,统计两组的SF-36评分,相较于参照组,研究组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评定结果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与参照组SF-36评分展开比较,研究组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评定结果提升程度明显(P<0.05)。结论 临床存在诸多方法对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展开疾病护理,众多方法中,多学科协作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明显,其在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方面,可获得明显效果。可将平衡膀胱有效建立率显著提升,有效改善患者的排尿功能指标以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协作护理 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 尿路感染 平衡膀胱有效建立 护理满意度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多学科协作护理在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邱淑芬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14期174-176,180,共4页
目的:观察多学科协作护理在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80例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 目的:观察多学科协作护理在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80例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多学科协作护理,两组均护理4周。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排尿功能指标(单次最大排尿量、日间排尿次数、残余尿量、日均尿失禁次数)水平、平衡膀胱有效建立率、尿路感染发生率、生命质量[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单次最大排尿量多于对照组,残余尿量、日间排尿次数、日均尿失禁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衡膀胱有效建立率、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尿路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72.50%(2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协作护理应用于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可改善排尿功能指标水平和生命质量,促进膀胱功能恢复,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神经源性膀胱 多学科协作护理 平衡膀胱 尿路感染 生命质量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艾灸结合穴位按压对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1
5
作者 王华云 《中国康复》 2008年第6期423-423,共1页
目的:观察艾灸结合穴位按压以诱导排尿,缩短建立反射性膀胱的周期,利于患者达到平衡膀胱的疗效。方法:脊髓损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均按常规药物治疗、激发技术、间歇导尿等。观察组同时配合艾灸及按压双天枢、... 目的:观察艾灸结合穴位按压以诱导排尿,缩短建立反射性膀胱的周期,利于患者达到平衡膀胱的疗效。方法:脊髓损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均按常规药物治疗、激发技术、间歇导尿等。观察组同时配合艾灸及按压双天枢、中极、关元、气海等穴。结果:经过45d治疗,观察组建立反射性膀胱的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1,0.05);达到平衡膀胱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讨论:配合艾灸及穴位按压对治疗神经源性膀胱排尿建立反射性膀胱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源性膀胱 艾灸 穴位按压 反射性膀胱 平衡膀胱
下载PDF
艾灸配合间歇导尿术对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承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08年第23期266-268,共3页
目的探讨艾灸配合间歇导尿术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间歇导尿治疗,治疗组采取艾灸配合间歇导尿治疗。结果两组均能减少残余尿量,改... 目的探讨艾灸配合间歇导尿术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间歇导尿治疗,治疗组采取艾灸配合间歇导尿治疗。结果两组均能减少残余尿量,改善膀胱容量,改善膀胱功能平衡状态。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灸配合间歇导尿对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间歇导尿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平衡膀胱
下载PDF
残余尿量增多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2
7
作者 陈霞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22期134-135,共2页
残余尿是指排尿后膀胱内残留的尿,正常人的残余尿量为5~12mL,当残余尿〉100mL时残余尿量增多。本院神经内科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病急,病情重,入院时多予保留导尿。不少患者在拔管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排尿困难,严重者则出现能够自主排尿... 残余尿是指排尿后膀胱内残留的尿,正常人的残余尿量为5~12mL,当残余尿〉100mL时残余尿量增多。本院神经内科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病急,病情重,入院时多予保留导尿。不少患者在拔管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排尿困难,严重者则出现能够自主排尿,但残余尿量增多。本文对13例发生残余尿量增多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尿 膀胱平衡 原因分析 护理对策
下载PDF
脊髓损伤患者个体化膀胱控制训练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袁大伟 敖莉 纵亚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15年第4期400-402,共3页
目的:研究脊髓损伤患者个体化膀胱控制训练的临床应用。方法将80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统一采用留置导尿处理方法,干预组根据膀胱功能评估结果对每位患者制定个体化膀胱控制训练方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差异以... 目的:研究脊髓损伤患者个体化膀胱控制训练的临床应用。方法将80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统一采用留置导尿处理方法,干预组根据膀胱功能评估结果对每位患者制定个体化膀胱控制训练方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差异以及干预组在治疗前后膀胱功能平衡、留置导尿、尿路感染、肾功能损害等的发生率,同时观察干预组患者自身前后的日常生活活动改善情况。结果两组在膀胱平衡、留置导尿、尿路感染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40例患者经个体化膀胱控制训练后,17例达到膀胱平衡,留置导尿患者全部成功拔除导尿管。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提高。结论这套简便易行的个体化膀胱控制训练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可解除患者长期佩戴尿袋顾虑,降低尿路感染及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率,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个体化膀胱控制训练 膀胱平衡 残余尿 膀胱容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