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大赫、水道治疗膀胱无力型女性尿道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申东原 申鹏飞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53-155,共3页
目的 :探讨针刺大赫、水道治疗膀胱无力型女性尿道综合征 (FUS)的疗效。方法 :观察针刺前后 ,膀胱无力型FUS患者尿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针刺治疗的总有效率为 91.67% ,与治疗前比较患者的尿动力学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 (P <0 .0 ... 目的 :探讨针刺大赫、水道治疗膀胱无力型女性尿道综合征 (FUS)的疗效。方法 :观察针刺前后 ,膀胱无力型FUS患者尿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针刺治疗的总有效率为 91.67% ,与治疗前比较患者的尿动力学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 (P <0 .0 5~ 0 .0 1)。结论 :针刺大赫、水道可以提高膀胱逼尿肌的压力 ,改善尿流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治疗 大赫 水道 膀胱无力 女性 尿道综合征 尿动力学
下载PDF
清洁间歇自家导尿治疗膀胱无力症疗效的中期随访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贾晓君 梁晨 +2 位作者 许克新 黄晓波 王晓峰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66-69,共4页
目的 探讨膀胱无力症患者行清洁间歇自家导尿的难易程度、并发症、生活质量和存在的问题等,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5年9月我院诊断为膀胱逼尿肌无力并愿意接受清洁间歇自家导尿(CISC)的27例患者进行电话随访.男12例... 目的 探讨膀胱无力症患者行清洁间歇自家导尿的难易程度、并发症、生活质量和存在的问题等,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5年9月我院诊断为膀胱逼尿肌无力并愿意接受清洁间歇自家导尿(CISC)的27例患者进行电话随访.男12例,女15岁.年龄23~79岁,中位年龄51岁.应用排尿日记、IPSS问卷、导尿难度问卷(ICDQ)、导尿满意度问卷(InCaSaQ)和生活质量评分问卷(SF-36),并结合定性描述性研究方法对其执行间歇导尿的难易程度、并发症、生活质量和存在的问题等进行评估.结果 本组27例的中位导尿时间为18个月.平均每日导尿频率为(3.7 ±2.8)次.所有患者进行间歇导尿后尿潴留均消失.泌尿系感染发生率为11.1%(3/27).27例的平均ICDQ得分为(0.40 ±0.49)分,88.9%(24/27)的患者对导尿情况很满意.平均InCaSaQ得分为(2.15 ±0.6)分;SF-36评分中12例生理健康得分为(76.7 ±1.74)分,精神健康得分为(79.2 ±17.1)分.结论 CISC是一项可以有效缓解尿潴留症状、保护上尿路功能并易于操作的技术,其并发症发生率低、对生活质量影响较小,因此患者依从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无力 间歇导尿 并发症 满意度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骶神经调节术治疗膀胱逼尿肌无力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王起 张维宇 +5 位作者 刘献辉 王明瑞 赖金惠 胡浩 徐涛 许克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71-674,共4页
目的:评估骶神经调节术(sacral neuromodulation,SNM)治疗膀胱逼尿肌无力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0年4月采用SNM治疗的6例膀胱逼尿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46~65岁,平均58岁,男性3例,女性3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 目的:评估骶神经调节术(sacral neuromodulation,SNM)治疗膀胱逼尿肌无力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0年4月采用SNM治疗的6例膀胱逼尿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46~65岁,平均58岁,男性3例,女性3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尿动力学检查明确膀胱逼尿肌无力的诊断,膀胱镜检查明确是否存在膀胱出口梗阻。患者术前均留置膀胱造瘘管,24 h平均排尿次数为23.8次(18~33次),平均每次尿量为34.2 mL(10~50 mL),平均每次残余尿量为421.7 mL(350~520 mL)。比较手术前后患者24 h的排尿次数、平均每次尿量以及残余尿量的变化情况。结果:6例患者均接受Ⅰ期SNM治疗,Ⅰ期手术时间平均为90 min(62~135 min),Ⅰ期电极植入后测试时间平均为2周(1~3周)。有4例患者转为Ⅱ期手术,转换率为66.7%(4/6)。Ⅰ期电极植入后,6例患者的24 h平均排尿次数为13.5次(9~18次),平均每次尿量为192.5 mL(150~255 mL),平均每次残余尿量为97.5 mL(60~145 mL),与Ⅰ期电极植入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Ⅱ期术后患者随访10~15个月,平均11.3个月,均未出现切口感染、血肿、电极排异反应、电极移位等严重不良反应。截至随访结束,4例行Ⅱ期手术的患者中有1例需要行间歇导尿治疗,每日间歇导尿1次,其余3例无需间歇导尿。结论:SNM可显著改善膀胱逼尿肌无力患者的排尿症状,减少残余尿量,是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骨 经皮神经电刺激 膀胱逼尿肌无力 排尿障碍
下载PDF
TURP联合膀胱造瘘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导致的膀胱逼尿肌无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4
作者 刘军 耿进成 谢萍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10期1131-1133,共3页
目的探讨TURP联合膀胱造瘘术对前列腺增生导致的膀胱逼尿肌无力的治疗效果。方法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07年5月—2010年5月施行前列腺电切术前经尿动力检查证实为膀胱逼尿肌无力患者40例,分别于术前(术前服用阿呋唑嗪2周)、术后和... 目的探讨TURP联合膀胱造瘘术对前列腺增生导致的膀胱逼尿肌无力的治疗效果。方法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07年5月—2010年5月施行前列腺电切术前经尿动力检查证实为膀胱逼尿肌无力患者40例,分别于术前(术前服用阿呋唑嗪2周)、术后和术后6个月(留置膀胱造瘘管联合服用阿呋唑嗪),观察膀胱逼尿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者术前与术后最大逼尿肌压力、最大尿流率、残余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6个月较术前和术后最大逼尿肌压力、最大尿流率均明显增高,残余尿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排尿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并可拔出膀胱造瘘管,自行排尿。结论通过TURP联合留置膀胱造瘘管并口服盐酸阿呋唑嗪,对前列腺增生导致的膀胱逼尿肌无力的恢复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电切术 膀胱造瘘术 膀胱逼尿肌无力
下载PDF
前列腺增生致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锋 姬西宁 +4 位作者 朱亮 严春晖 邱国光 郭征 周帆 《中国医药导刊》 2009年第1期18-19,共2页
目的:探讨膀胱过度充盈所致逼尿肌损伤,引起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膀胱过度充盈所致逼尿肌损伤,引起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良性前列腺增生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诊断,尿动力学检查,治疗及随... 目的:探讨膀胱过度充盈所致逼尿肌损伤,引起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膀胱过度充盈所致逼尿肌损伤,引起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良性前列腺增生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诊断,尿动力学检查,治疗及随访结果。结果:37例经尿流动力学检查,诱发存在逼尿肌不稳定,伴膀胱内压达40 cmH_2 O以上,采取TURP,术后留置膀胱造瘘管(1~8)周后全部拔除,排尿通畅。11膀胱内压始终未达到40 cmH_2O,且在膀胱注水充盈过程中无逼尿肌不稳定出现,行膀胱造瘘后出院,(1~3)个月后经尿动力学检查复查膀胱逼尿肌收缩力,其中7例膀胱逼尿肌收缩功能有恢复,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愈;剩余4例膀胱逼尿肌收缩功能几乎无任何改善。长期留置膀胱造瘘治疗。结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导致膀胱过度充盈所致逼尿肌损伤,引起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患者,术前应用尿流动力学检查对膀胱逼尿肌损伤程度进行认真分析,可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膀胱逼尿收缩无力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尿动力学
下载PDF
溴吡斯的明联合坦索罗辛治疗脊髓损伤后逼尿肌无力型膀胱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志勇 倪国新 陈建敏 《海峡药学》 2017年第5期186-189,共4页
目的探讨溴吡斯的明联合坦索罗辛治疗脊髓损伤后逼尿肌无力型膀胱的疗效。方法将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后逼尿肌无力患者3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膀胱功能训练,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溴吡斯的明和坦索... 目的探讨溴吡斯的明联合坦索罗辛治疗脊髓损伤后逼尿肌无力型膀胱的疗效。方法将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后逼尿肌无力患者3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膀胱功能训练,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溴吡斯的明和坦索罗辛药物治疗,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均采用膀胱B超检查膀胱残余尿量、膀胱压力测定、日排尿次数、24h单次排尿量来评价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膀胱B超检查膀胱残余尿量、膀胱压力测定、日排尿次数、24h单次排尿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实验组患者膀胱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实验组的24h单次排尿量、最大膀胱压力、日排尿次数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溴吡斯的明联合坦索罗辛可以改善脊髓损伤后逼尿肌无力型膀胱患者的排尿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吡斯的明 坦索罗辛治疗 脊髓损伤 逼尿肌无力膀胱
下载PDF
前列腺增生膀胱逼尿肌无张力或收缩无力患者即刻行前列腺手术的临床分析
7
作者 张立东 郭成新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123-1124,共2页
关键词 膀胱逼尿肌无张力或收缩无力 逼尿肌无抑制性收缩 膀胱内压 前列腺汽化电切或摘除术
下载PDF
马钱子胶囊治疗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症 被引量:1
8
作者 吴镇印 刘树硕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年第2期106-107,共2页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 马钱子胶囊
下载PDF
马钱子胶囊治疗老年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症28例 被引量:2
9
作者 吕继红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年第17期38-38,共1页
目的研究马钱予胶囊治疗老年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症临床效果。方法服马钱子胶囊,1次1粒,1天3次,饭后口服,每隔2~4天增服1粒,逐渐增至7粒。自觉机体局部有一过性肌肉跳动、抽动感时,不可再增加马钱了剂量。结果随访0.5~2年,良... 目的研究马钱予胶囊治疗老年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症临床效果。方法服马钱子胶囊,1次1粒,1天3次,饭后口服,每隔2~4天增服1粒,逐渐增至7粒。自觉机体局部有一过性肌肉跳动、抽动感时,不可再增加马钱了剂量。结果随访0.5~2年,良好20例,改善3例,无效2例。结论马钱予能提高受损膀胱逼尿肌反射兴奋性和感觉功能,从而使患者恢复排尿感觉和提高逼尿肌收缩力,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 马钱子胶囊
下载PDF
分期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重度膀胱逼尿肌无力的疗效分析
10
作者 何桂兵 黄益平 +2 位作者 吴慧玲 刘庆 杜小文 《浙江临床医学》 2022年第6期867-869,共3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合并重度膀胱逼尿肌无力(DU)的患者采用一期膀胱造瘘,二期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剜除术(TUPEP)分期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前列腺增生合并重度DU患者42例,一期均行膀胱造瘘,根据逼尿肌收缩力恢复情况将患者分...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合并重度膀胱逼尿肌无力(DU)的患者采用一期膀胱造瘘,二期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剜除术(TUPEP)分期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前列腺增生合并重度DU患者42例,一期均行膀胱造瘘,根据逼尿肌收缩力恢复情况将患者分为恢复组(22例)和未恢复组(20例),恢复组在逼尿肌功能恢复后二期行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手术。收集并比较治疗前、逼尿肌力恢复后和TUPEP术后12个月患者的最大尿流率(Qmax)、最大尿流率时的逼尿肌压力(Pdetmax)、逼尿肌收缩系数(DECO)、膀胱顺应性(BC)、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残余尿量(RV)等数据,并进行治疗效果评价。结果逼尿肌力恢复后与治疗前的Qmax、Pdetmax、DECO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患者的Qmax、IPSS、排尿期IPSS、储尿期IPSS、RV与逼尿肌力恢复后和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重度DU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先采用一期膀胱造瘘,待逼尿肌功能恢复后行二期TUPEP的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膀胱逼尿肌无力 膀胱造瘘术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剜除术
下载PDF
针灸治疗BPH致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TURP术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玉宝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32期56-57,共2页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致膀胱逼尿肌无力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效果。方法选择因良性前列腺增生、膀胱过度充盈致逼尿肌损伤,引起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并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38例患者,术后采用电针刺激关元、中极、肾俞、次...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致膀胱逼尿肌无力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效果。方法选择因良性前列腺增生、膀胱过度充盈致逼尿肌损伤,引起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并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38例患者,术后采用电针刺激关元、中极、肾俞、次髎、三阴交、足三里穴,观察疗效。结果治疗4个疗程后,35例TURP术后留置膀胱造瘘管(1~8)周后全部拔除,排尿通畅。3例膀胱逼尿肌收缩功能几乎无任何改善。长期留置膀胱造瘘治疗。结论针灸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致膀胱逼尿肌无力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疗效明确,可以减少膀胱造瘘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下载PDF
重症糖尿病致膀胱收缩无力尿毒症1例
12
作者 沈绍阳 陈庆华 《淮海医药》 1998年第1期70-70,共1页
患者,女性,58岁.因排尿困难伴低热半年,于1992年7月20日入院.半年来,排尿呈滴沥状,时有尿失禁.近有头晕、纳差、视力模糊等.既往有糖尿病10余年,虽经药物治疗但入院时尿糖仍为(卌),血糖测定为28mmol/L.肌酐64mmol/L、尿素氮32mmol/L.EK... 患者,女性,58岁.因排尿困难伴低热半年,于1992年7月20日入院.半年来,排尿呈滴沥状,时有尿失禁.近有头晕、纳差、视力模糊等.既往有糖尿病10余年,虽经药物治疗但入院时尿糖仍为(卌),血糖测定为28mmol/L.肌酐64mmol/L、尿素氮32mmol/L.EKG示窦性心律,ST段轻度改变.B超发现双肾积水,双输尿管扩张.IVP示膀胱极度充盈、膀胱底部漏斗形消失,颈口僵硬.入院诊断:膀胱颈部梗阻,重症糖尿病,双肾积水,高血压症(20/13kpa).入院后给予抗炎,降血糖等治疗,于1992年8月2日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膀胱颈口悬吊术,但术后排尿功能仍无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糖尿病 膀胱收缩无力 尿毒症 并发症
下载PDF
温针治疗特发性膀胱收缩无力23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秀梅 《中医外治杂志》 2010年第3期46-46,共1页
特发性膀胱收缩无力,即不明原因的膀胱收缩无力症,临床表现为膀胱排尿功能障碍引起的慢性尿潴留,经常有少量持续排尿。本病临床多采用插管留置导尿,不仅不能解决神经支配障碍,且易并发泌尿系感染。我们采用温针治疗本病23例,避免... 特发性膀胱收缩无力,即不明原因的膀胱收缩无力症,临床表现为膀胱排尿功能障碍引起的慢性尿潴留,经常有少量持续排尿。本病临床多采用插管留置导尿,不仅不能解决神经支配障碍,且易并发泌尿系感染。我们采用温针治疗本病23例,避免了因无菌操作不当或反复导尿而引起泌尿系感染,且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膀胱收缩无力 温针 外治法
下载PDF
良性前列腺增生致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3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玉宝 王佳 +4 位作者 安海泉 管智慧 郑树江 田迎春 傲日格乐 《内蒙古中医药》 2011年第13期12-13,共2页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长期尿潴留、膀胱过度充盈所致逼尿肌损伤,引起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伴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诊断,尿动力学检查,治疗及随访结果。结果:30例...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长期尿潴留、膀胱过度充盈所致逼尿肌损伤,引起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伴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诊断,尿动力学检查,治疗及随访结果。结果:30例经尿流动力学检查,诱发存在逼尿肌不稳定,伴膀胱内压达40 cmH2O以上,采取TURP术后留置膀胱造瘘管1~8周后全部拔除,排尿通畅。8例膀胱内压始终未达到40 cmH2O,且在膀胱注水充盈过程中无逼尿肌不稳定出现,行膀胱造瘘治疗后出院,1~6个月后经尿动力学检查复查膀胱逼尿肌收缩功能,其中5例膀胱逼尿肌收缩功能有恢复,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愈;剩余3例膀胱逼尿肌收缩功能几乎无任何改善。长期留置膀胱造瘘治疗。结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导致膀胱过度充盈所致逼尿肌损伤,引起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患者,术前应用尿流动力学检查对膀胱逼尿肌损伤程度进行认真分析,可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尿动力学
下载PDF
良性前列腺增生伴逼尿肌无力30例治疗体会 被引量:7
15
作者 朱磊 张茨 王玲珑 《临床外科杂志》 2006年第2期126-127,共2页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膀胱逼尿肌无力
下载PDF
“三调针法”联合重复功能性磁刺激治疗脊髓损伤后逼尿肌无力型神经源性膀胱临床疗效观察
16
作者 庞永强 徐秀梅 +5 位作者 徐彦龙 程子潇 董春璇 张燕琴 张茜 马涵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26-834,共9页
目的观察“三调针法”联合重复功能性磁刺激(rFMS)治疗脊髓损伤后逼尿肌无力型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脊髓损伤后逼尿肌无力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三调针法”治疗组、rFMS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 目的观察“三调针法”联合重复功能性磁刺激(rFMS)治疗脊髓损伤后逼尿肌无力型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脊髓损伤后逼尿肌无力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三调针法”治疗组、rFMS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每组30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三调针法”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予“三调针法”治疗(调神、调反射弧、调下焦和水道),rFMS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予rFMS治疗,综合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予“三调针法”和rFMS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各组患者初始尿意容量(FDV)、最大膀胱测量容量(MCC)、储尿期最大逼尿肌压(Pdet.max)、储尿期最大膀胱内压(Pves.max)、日均排尿次数、日均漏尿次数、残余尿量、神经源性膀胱症状评分,评定各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4组患者治疗后FDV、MCC、Pdet.max均升高,Pves.max、日均排尿次数、日均漏尿次数、残余尿量、神经源性膀胱症状评分均降低(均P<0.05)。治疗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三调针法”治疗组、rFMS治疗组、综合治疗组FDV、MCC、Pdet.max均升高,Pves.max、日均排尿次数、日均漏尿次数、残余尿量、神经源性膀胱症状评分均降低(均P<0.05)。治疗后,与“三调针法”治疗组、rFMS治疗组比较,综合治疗组FDV、MCC、Pdet.max均升高,Pves.max、日均排尿次数、日均漏尿次数、残余尿量、神经源性膀胱症状评分均降低(均P<0.05)。“三调针法”治疗组愈显率为86.2%(25/29),rFMS治疗组愈显率为85.7%(24/28),综合治疗组愈显率为92.6%(25/27),均高于常规治疗组的75.9%(22/29)。结论“三调针法”、rFMS均能有效改善脊髓损伤后逼尿肌无力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状态,二者联合应用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调针法 重复功能性磁刺激 脊髓损伤 逼尿肌无力型神经源性膀胱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黄芪治疗逼尿肌无力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昌鋆 程义东 +2 位作者 朱晓雨 陶方泽 王安喜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5期622-626,631,共6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技术预测黄芪有效成分在治疗膀胱逼尿肌无力的主要作用靶点及相关信号通路。方法通过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获取黄芪相关的有效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运用GeneCards数据库筛选逼尿肌无力相关靶点...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技术预测黄芪有效成分在治疗膀胱逼尿肌无力的主要作用靶点及相关信号通路。方法通过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获取黄芪相关的有效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运用GeneCards数据库筛选逼尿肌无力相关靶点。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靶点-基因-疾病之间相互作用的网络关系并进行分析。基于STRING数据库绘制治疗靶点间蛋白相互作用的PPI网络。运用R软件对疾病与药物交集靶点进行GO生物学过程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注释分析。结果预测得到黄芪有效成分11种,关键靶点17个,并通过通路富集分析推测黄芪治疗膀胱逼尿肌无力的作用机制可能和钙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Neuroactive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细胞衰老等信号通路有关,并发现白介素-6、雄激素受体、细胞周期蛋白D1、酪氨酸激酶受体2等靶点基因可能在治疗膀胱逼尿肌无力中起到关键作用。结论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预测黄芪可能通过多成分、多靶点的方式作用于膀胱逼尿肌,为研究治疗膀胱逼尿肌无力药物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黄芪 膀胱逼尿肌无力 钙信号通路 PI3K-AKT信号通路 乙酰胆碱
下载PDF
前列腺增生所致逼尿肌收缩无力35例诊疗体会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志成 廖继强 《基层医学论坛》 2015年第3期419-420,共2页
目的总结由前列腺增生引起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膀胱过度充盈所致逼尿肌损伤,进而导致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35例的临床资料,包括诊断、尿动力学检查、治疗及随访结果。结果 35例... 目的总结由前列腺增生引起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膀胱过度充盈所致逼尿肌损伤,进而导致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35例的临床资料,包括诊断、尿动力学检查、治疗及随访结果。结果 35例患者全部行尿动力学检查,均提示逼尿肌收缩无力,诱发存在逼尿肌不稳定收缩者8例,伴膀胱内压达40 cm H2O以上,采取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后留置18F尿管,8周后拔除,排尿通畅。27例逼尿肌无力患者门诊留置导尿,2个月后再次复查尿动力学检查,23例提示膀胱出口梗阻,逼尿肌压力达60 cm H2O以上,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愈;余4例膀胱逼尿肌收缩功能几乎无任何改善,行膀胱造瘘治疗。结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导致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患者,术前应用尿流动力学检查对膀胱逼尿肌损伤程度进行认真分析,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经留置尿管后大多数患者膀胱功能可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尿动力学
下载PDF
特发性膀胱收缩无力症的临床治疗 被引量:9
19
作者 薛蔚 黄翼然 +5 位作者 邱丰 刘东明 周立新 陈伟 吴家骏 江鱼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05-106,共2页
目的 提高特发性膀胱收缩无力症的治疗效果。 方法 采用行为调节、药物以及手术等方法治疗原因不明的膀胱排尿功能障碍尿潴留病人15 例。男12 例,女3 例。年龄28 ~72 岁,平均55 岁。膀胱剩余尿300 ~1 000ml... 目的 提高特发性膀胱收缩无力症的治疗效果。 方法 采用行为调节、药物以及手术等方法治疗原因不明的膀胱排尿功能障碍尿潴留病人15 例。男12 例,女3 例。年龄28 ~72 岁,平均55 岁。膀胱剩余尿300 ~1 000ml,最大尿流率小于7ml/s,膀胱内压小于10cmH2O,最大尿道压50~95cmH2O。 结果 经过行为调节治疗,降低后尿道阻力和增强膀胱逼尿肌收缩力等药物治疗,以及经尿道电切术,10 例临床治愈,其中7 例剩余尿小于50ml,3 例为50~100ml。最大尿流率12-5~18ml/s,平均12-9ml/s。 结论 特发性膀胱收缩无力症病因不清,但经防止膀胱过度充盈,降低尿道阻力,提高膀胱收缩力等综合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尿障碍 膀胱收缩无力 治疗
原文传递
五苓散合五皮饮加减方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巫国胜 陈晓静 谢丽蓉 《光明中医》 2014年第3期510-511,共2页
目的 探讨中药方剂对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肛肠病术后膀胱收缩无力尿潴留患者63例,随机分成治疗组48例,对照组15例,治疗组采用五苓散合五皮饮加减方水煎服,对照组采用新斯的明肌注或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2~3天后,观察... 目的 探讨中药方剂对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肛肠病术后膀胱收缩无力尿潴留患者63例,随机分成治疗组48例,对照组15例,治疗组采用五苓散合五皮饮加减方水煎服,对照组采用新斯的明肌注或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2~3天后,观察尿潴留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组五苓散合五皮饮加减方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比对照组具有疗效稳定,无不良反应,可作为肛肠病术后膀胱无力尿潴留的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肠病 术后 尿潴留 膀胱无力 残余尿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