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活检的并发症及常规超声检查
1
作者 Bria.,R 《国外学者来访报告》 1997年第4期1-2,共2页
关键词 活组织检查 并发症 超声波诊断 疾病 气胸
下载PDF
持续小剂量口服阿司匹林对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后出血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王英俊 李大文 +4 位作者 张唯力 林艳君 王高能 张荣秋 张荣贵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2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观察持续小剂量口服阿司匹林是否对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后出血等并发症产生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前长期(服用时间超过3个月)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的96例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阿司匹林组)及同期手术的104例穿刺前1周未... 目的观察持续小剂量口服阿司匹林是否对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后出血等并发症产生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前长期(服用时间超过3个月)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的96例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阿司匹林组)及同期手术的104例穿刺前1周未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抗凝药物患者(对照组)的资料,对比两组主要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和出血持续时间。结果两组术后均无严重出血。两组在术后血尿、直肠出血、血精发生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出血持续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持续小剂量口服阿司匹林对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后出血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影响较小,但对出血持续时间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阿司匹林 前列腺疾病 活组织检查 并发症
下载PDF
老年下尿路梗阻所致膀胱异常改变的超声检查 被引量:1
3
作者 毕素栋 张鲁文 +1 位作者 陈秀慧 黄静 《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 2000年第4期38-39,共2页
目的 探讨老年人下尿路梗阻所致膀胱异常改变的声像图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106例老年人因下尿路梗阻所致异常改变者应用超声检查进行观察。结果 老年人下尿路梗阻所致膀胱壁伸展不匀、膀胱小梁增生、膀胱憩室、尿潴留的声像图表现... 目的 探讨老年人下尿路梗阻所致膀胱异常改变的声像图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106例老年人因下尿路梗阻所致异常改变者应用超声检查进行观察。结果 老年人下尿路梗阻所致膀胱壁伸展不匀、膀胱小梁增生、膀胱憩室、尿潴留的声像图表现均具有显著的特征,这些特征为临床的病情分析、诊断和指导治疗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结论应用超声对老年人下尿路梗阻所致膀胱异常改变进行检查诊断简便、安全、快捷、可靠、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下尿路梗阻 膀胱疾病 超声检查 声像图表现 留置导尿术
下载PDF
三维超声显像在膀胱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4
作者 李萍 房世保 +1 位作者 李美兰 杨慧英 《齐鲁医学杂志》 2004年第6期489-490,492,共3页
①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显像在膀胱疾病诊断中的应用。②方法 采用GEVoluson 730三维超声成像系统对 31例膀胱疾病病人进行了二维与三维超声表面模式重建。③结果 三维超声图像清晰、直观、立体感强 ,能清楚地显示病变的位置、大小、数... ①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显像在膀胱疾病诊断中的应用。②方法 采用GEVoluson 730三维超声成像系统对 31例膀胱疾病病人进行了二维与三维超声表面模式重建。③结果 三维超声图像清晰、直观、立体感强 ,能清楚地显示病变的位置、大小、数目、形态、回声特点、与膀胱壁的关系、基底的宽窄及有无蒂等。三维超声对膀胱疾病的诊断符合率高于二维超声 (χ2 =5 .72 6 ,P <0 .0 5 )。④结论 三维超声较二维超声能够提供更为丰富的图像信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膀胱疾病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BPH突入膀胱内的长度与相关并发症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晓佳 李世宾 +1 位作者 雷铭德 韩瑞发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09-710,739,共3页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男性最为常见的一种良性疾病[1]。本文就良性前列腺增生突入膀胱(IPP)的长度进行分级,分析IPP长度分级与排尿困难程度、前列腺体积(PV)、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膀胱出口梗阻指数(BOOI)和并...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男性最为常见的一种良性疾病[1]。本文就良性前列腺增生突入膀胱(IPP)的长度进行分级,分析IPP长度分级与排尿困难程度、前列腺体积(PV)、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膀胱出口梗阻指数(BOOI)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膀胱 尿动力学 排尿困难 前列腺特异抗原 并发症 超声检查
下载PDF
膀胱尿道镜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对策 被引量:3
6
作者 郭晓丽 《当代医学》 2010年第1期126-126,共1页
膀胱尿道镜检查是目前泌尿外科的常用检查手段,主要应用于膀胱及尿道疾病的诊断,还可以通过膀胱镜向输尿管插管,对上尿路疾病进行检查。是诊断和治疗泌尿系疾病的常用方法。膀胱镜对明确诊断膀胱结石、肿瘤、炎症等疾病起着重要的作用... 膀胱尿道镜检查是目前泌尿外科的常用检查手段,主要应用于膀胱及尿道疾病的诊断,还可以通过膀胱镜向输尿管插管,对上尿路疾病进行检查。是诊断和治疗泌尿系疾病的常用方法。膀胱镜对明确诊断膀胱结石、肿瘤、炎症等疾病起着重要的作用。膀胱尿道镜检查是一种侵袭性的检查手段,具有潜在的并发症,膀胱镜检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膀胱、尿道本身情况、检查者的操作水平及患者是否配合有着密切的关系。2008年1月~10月对我科做膀胱尿道镜检查的住院患者180例进行调查,现将其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尿道镜检查 术后并发症 护理对策 膀胱检查 检查手段 尿道疾病 输尿管插管 上尿路疾病
下载PDF
三维超声在膀胱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4
7
作者 涂滨 何晓玲 吴苑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7年第1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膀胱疾病 疾病诊断 三维超声 二维超声检查 超声成像 疾病患者 二维图像 三维成像
下载PDF
脑梗死216例颈动脉疾病超声检查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姚阿娟 王锦锦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1169-1170,共2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检查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高频超声探头对216例脑梗死患者和96例非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颈动脉进行检查,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部位、数量、性质及颈动脉狭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检查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高频超声探头对216例脑梗死患者和96例非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颈动脉进行检查,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部位、数量、性质及颈动脉狭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为72.69%,明显高于对照组(31.25%),两组间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斑块最易发生的部位为颈动脉分叉处,斑块的性质以硬斑为主。脑梗死组颈动脉狭窄的发生率为19.44%,也明显高于对照组(4.16%),两组间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密切相关。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对脑梗死的早期预防及诊治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并发症 颈动脉疾病 病因学 颈动脉疾病 超声检查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膀胱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刘丽萍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9年第6期610-611,共2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膀胱疾病临床诊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从2016年3月至2018年5月进入本院接受诊治的膀胱疾病患者中随机选取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用超声波诊断仪给予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手术和病理诊断为金标准...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膀胱疾病临床诊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从2016年3月至2018年5月进入本院接受诊治的膀胱疾病患者中随机选取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用超声波诊断仪给予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手术和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回顾性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应用效果。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在62例患者中,膀胱凝血块5例,膀胱憩室8例,膀胱炎13例,膀胱肿瘤17例,膀胱结石19例,与手术和病理诊断结果比较,诊断准确率为100%;病变处于膀胱侧后壁36例,位于三角区20例,位于膀胱颈部3例,位于膀胱顶部3例;多发病变10例,单发病变52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应用于膀胱疾病临床诊断中,可获得良好诊断准确率,可显示各种膀胱疾病不同声像特点,对疾病早期诊断、治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疾病 诊断 超声检查 彩色 多普勒
下载PDF
首次分娩女性产后6~8周盆底超声检查分析 被引量:23
10
作者 毛永江 武佳薇 +2 位作者 张辉 郑荣琴 张新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7期3443-3447,共5页
目的探讨盆底超声在首次分娩女性产后6~8周检查中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8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产后门诊就诊的首次分娩产后6~8周女性335例,采用盆底超声进行检查,观察静息状态及最大Valsalva动作时膀胱颈位置、... 目的探讨盆底超声在首次分娩女性产后6~8周检查中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8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产后门诊就诊的首次分娩产后6~8周女性335例,采用盆底超声进行检查,观察静息状态及最大Valsalva动作时膀胱颈位置、膀胱颈活动度、膀胱后角、尿道旋转角、肛提肌裂孔面积及宫颈外口位置,分析并总结其盆底超声检查特点。根据膀胱膨出判断标准将受检者分为正常组,Ⅰ型、Ⅱ型、Ⅲ型膀胱膨出组。结果 335例受检者中有12例无法配合完成最大Valsalva动作退出研究,余323例能配合完成最大Valsalva动作。在静息状态下及最大Valsalva动作时膀胱颈位置分别为(27.8±3.7)mm、(5.5±9.3)mm,膀胱后角分别为(109.5°±20.4°)、(133.4°±24.5°),肛提肌裂孔面积分别为(14.3±4.8)cm^2、(21.7±5.7)cm^2,宫颈外口位置分别为(33.6±6.1)mm、(25.4±5.6)mm;最大Valsalva动作时膀胱颈活动度为(22.7±8.5)mm,尿道旋转角为(47.2°±21.7°)。323例受检者中盆底超声检查无异常者227例,膀胱膨出者96例,其中Ⅰ型膀胱膨出21例,最大Valsalva动作时膀胱颈位于耻骨联合水平线以下,膀胱后角开放≥140°,尿道旋转角度<45°;Ⅱ型膀胱膨出57例,最大Valsalva动作时膀胱颈位于耻骨联合水平线以下,膀胱后角开放≥140°,尿道旋转角度≥45°;Ⅲ型膀胱膨出18例,最大Valsalva动作时膀胱位于耻骨联合水平线以下,膀胱后角完整<140°,尿道旋转角度≥45°。膀胱膨出合并子宫脱垂18例(5.6%),表现为宫颈外口最低点在Valsalva动作后耻骨联合水平线上15 mm以下。各膀胱膨出组肛提肌裂孔面积大于正常组(P<0.05)。结论盆底超声可准确评估产后女性的静息状态及最大Valsalva动作时膀胱颈位置、膀胱颈活动度、膀胱后角、尿道旋转角度、肛提肌裂孔面积及宫颈外口位置,同时对盆腔脏器脱垂进行合理分型,对临床诊断及预防盆腔脏器脱垂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 超声检查 盆底疾病 产后期 膀胱膨出 子宫脱垂
下载PDF
经会阴四维超声在诊断女性膀胱膨出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杨莉 钱胜利 +3 位作者 李延 张俊 乔伟 孟芬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85-588,共4页
目的:探讨经会阴四维超声在诊断女性膀胱膨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经会阴四维超声,以40例正常经产妇作为对照,分别在正中矢状面和三维重建面观察40例膀胱膨出患者在静息和张力两种状态下膀胱尿道及盆膈裂孔的变化,测量相关参数并对... 目的:探讨经会阴四维超声在诊断女性膀胱膨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经会阴四维超声,以40例正常经产妇作为对照,分别在正中矢状面和三维重建面观察40例膀胱膨出患者在静息和张力两种状态下膀胱尿道及盆膈裂孔的变化,测量相关参数并对膀胱膨出组进行Green分型。结果:正中矢状切面:静息期,膀胱膨出组膀胱颈至耻骨联合后下缘的垂直距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膀胱尿道后角大于对照组(P<0.05)。张力期,膀胱膨出组膀胱颈至耻骨联合后下缘的垂直距离由负值变为正值,而对照组仅为负值的减少。膀胱膨出组的膀胱颈移动度、膀胱尿道后角和尿道旋转角较对照组均明显增大(P<0.05)。膀胱膨出组Green分型:Ⅰ型4例、Ⅱ型24例、Ⅲ型12例。三维重建面:静息期,膀胱膨出组盆膈裂孔左右径、前后径、面积、周长均较对照组偏大(P<0.05),但耻骨内脏肌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张力期,膀胱膨出组上述测值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大(P<0.05)。膀胱膨出组缩肛状态下TUI模式显示耻骨直肠肌未见明显撕裂,肛提肌尿道间隙两侧对称,距离均小于25 mm。结论:经会阴四维超声可动态观察膀胱膨出,对其诊断、分型及评估盆底解剖和功能都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疾病 超声检查
下载PDF
“超声膀胱软镜”可辅助用于膀胱占位性病变的术前诊断 被引量:3
12
作者 许传亮 张振声 +7 位作者 唐亮 吴承耀 邓震 沈诞 王海峰 王洋 李剑 孙颖浩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85-589,共5页
目的采用超声支气管镜作为"超声膀胱软镜"(超声内镜)用于膀胱占位性病变术前诊断,探讨其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超声支气管镜(Olympus BF-UC260F-OL8)对22例B超提示膀胱占位的患者行膀胱超声内镜检查,超声内镜初步诊断后... 目的采用超声支气管镜作为"超声膀胱软镜"(超声内镜)用于膀胱占位性病变术前诊断,探讨其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超声支气管镜(Olympus BF-UC260F-OL8)对22例B超提示膀胱占位的患者行膀胱超声内镜检查,超声内镜初步诊断后改用传统膀胱镜行膀胱镜镜检,对可行活检的19例患者行病变活检术。根据镜检结果进行针对性手术治疗。比较超声内镜、传统膀胱镜检查术中的疼痛视觉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分析超声内镜检查结果与传统膀胱镜检查及手术后病理的符合率。结果顺利完成22例超声内镜检查,操作时间4~10 min,平均(6.4±1.2)min,长于传统膀胱镜检时间(5.1±1.8)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超声内镜检查VAS为(1.4±0.5)分,低于传统膀胱镜检的(4.3±1.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声内镜下膀胱壁黏膜层、肌层、浆膜层层次清晰,诊断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15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3例;左输尿管末段实性占位1例,结合宫颈腺癌术史考虑为局部复发;1例为脐尿管囊肿伴钙化;1例为膀胱肌层平滑肌瘤;1例为腺性膀胱炎。超声内镜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基本吻合。结论 "超声膀胱软镜"操作可行,能显示膀胱各层结构及输尿管末端和膀胱外病变,具有痛苦小、无盲区的优点,但在镜头活动度、工作通道设计等方面仍有不足,进一步改进后可用于膀胱占位性病变的术前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疾病 膀胱检查 超声内镜 诊断
下载PDF
超声评估膀胱脱垂分型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卜岚 聂芳 +2 位作者 杨丹 车岩 高峻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14-816,821,共4页
目的:探讨经会阴超声评估膀胱脱垂分型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经临床或尿动力学证实的83例膀胱脱垂合并压力性尿失禁患者(SUI组)、78例膀胱脱垂不合并尿失禁患者(脱垂组)行会阴超声检查,测量在静息状态和最大Valsalv... 目的:探讨经会阴超声评估膀胱脱垂分型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经临床或尿动力学证实的83例膀胱脱垂合并压力性尿失禁患者(SUI组)、78例膀胱脱垂不合并尿失禁患者(脱垂组)行会阴超声检查,测量在静息状态和最大Valsalva状态下膀胱颈及膀胱后壁最低点的位置、尿道倾斜角及膀胱尿道后角等指标,并计算膀胱颈及膀胱后壁最低点下降值及尿道旋转角等。81例正常体检女性为对照组。结果:SUI组与脱垂组分别诊断膀胱尿道膨出73例、37例,两组分别诊断孤立性膀胱膨出10例、41例,SUI组与脱垂组中膀胱脱垂的分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论在SUI组或脱垂组,其诊断的不同膀胱脱垂类型的膀胱颈下降值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膀胱后壁最低点下降值、膀胱尿道后角及尿道旋转角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Valsalva动作后,SUI组、脱垂组分别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各超声测量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会阴超声能够诊断膀胱脱垂类型,不同膀胱脱垂类型的盆底解剖结构改变不同,其中膀胱尿道膨出与压力性尿失禁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疾病 脱垂 尿失禁 压力性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下载PDF
超声造影在膀胱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惠莉 杜联芳 +2 位作者 白敏 顾继英 贾晓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2年第8期514-516,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膀胱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157例膀胱可疑占位性病变患者,共169个病灶结节,超声造影观测其造影剂灌注模式,病变造影时间-强度曲线的上升时间(RT)、达峰时间(TTP)和峰值强度(IMAX)。结果 116个膀胱癌病灶,96...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膀胱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157例膀胱可疑占位性病变患者,共169个病灶结节,超声造影观测其造影剂灌注模式,病变造影时间-强度曲线的上升时间(RT)、达峰时间(TTP)和峰值强度(IMAX)。结果 116个膀胱癌病灶,96个表现为"快进慢退",呈高增强;16个表现为"快进快退",呈高增强;4个呈等增强。23个腺性膀胱炎病灶中,18个与周围正常膀胱壁同步增强和消退,5个表现为"快进慢退"。22个膀胱内血块和3个膀胱前壁混响伪像在造影过程中始终无增强。5个前列腺增生组织突入膀胱内,与前列腺组织同步增强和消退,无明显分界线。与自身膀胱壁比较,膀胱恶性肿瘤RT、TTP缩短,IMAX增强(P<0.05)。对膀胱占位性病变诊断准确率,常规超声为85.8%,超声造影为97.0%。结论超声造影可为膀胱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膀胱疾病
下载PDF
经腹及阴道超声诊断女性膀胱颈硬化症的对比研究(附42例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琍萍 杨成规 +3 位作者 张雅红 芮其根 李雪明 陈静辉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472-474,共3页
关键词 膀胱疾病 腔内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下载PDF
胎儿巨膀胱的超声诊断价值及相关异常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清华 陈华娟 +2 位作者 肖介川 程红 黄松带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368-369,共2页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巨膀胱的诊断价值,探索胎儿巨膀胱的病因诊断思路及其鉴别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近6年我院诊断的5例胎儿巨膀胱病例的超声声像图及相关病史资料,总结不同病因所致胎儿巨膀胱的超声声像特点。结果:5例产前超声...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巨膀胱的诊断价值,探索胎儿巨膀胱的病因诊断思路及其鉴别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近6年我院诊断的5例胎儿巨膀胱病例的超声声像图及相关病史资料,总结不同病因所致胎儿巨膀胱的超声声像特点。结果:5例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巨膀胱均经引产尸体解剖证实,梅干腹综合征2例,巨膀胱-小结肠-肠蠕动迟缓综合征1例,后尿道瓣膜1例,18三体综合征1例。结论:产前超声检查在胎儿巨膀胱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对部分原因所致胎儿巨膀胱无法作出病因诊断,仅能提供参考方向,尚需依靠其它方法进一步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疾病 泌尿生殖系统畸形 超声检查 产前
下载PDF
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下肢动脉病变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17
作者 骆会婷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577-579,共3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600例为观察组,同期进行健康查体的老年人60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均进行下肢动脉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600例为观察组,同期进行健康查体的老年人60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均进行下肢动脉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随着病程的发展,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LEADDP的发生率逐渐增高;观察组600例患者中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为96.0%,较对照组(26.5%)显著增高(P<0.01);病程低于5年的老年T2DM患者各动脉管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病程超过20年患者各动脉管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足背动脉狭窄情况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中具安全、准确、操作灵活、重复性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非胰岛素依赖型 并发症 血管疾病 病因学 血管疾病 诊断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老年人
下载PDF
阴道超声检查对卵巢黄体破裂出血的诊断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琦 周洪贵 阳志宁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4年第7期1076-1077,共2页
关键词 卵巢疾病/并发症 黄体 破裂 自发性 阴道/超声检查
下载PDF
经腹超声测量直肠横径用于诊断儿童膀胱直肠功能障碍
19
作者 华群 刘得卫 +3 位作者 吴云 陈俊 朱善良 黄立渠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662-1665,共4页
目的 观察经腹超声测量直肠横径(RD)用于诊断儿童膀胱直肠功能障碍(BBD)的价值。方法 对158例临床诊断BBD患儿(观察组)及142名接受健康体检的正常儿童(对照组)行经腹超声并测量RD,比较其组间差异;以临床诊断为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 目的 观察经腹超声测量直肠横径(RD)用于诊断儿童膀胱直肠功能障碍(BBD)的价值。方法 对158例临床诊断BBD患儿(观察组)及142名接受健康体检的正常儿童(对照组)行经腹超声并测量RD,比较其组间差异;以临床诊断为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经腹超声测量RD诊断儿童BBD的效能。结果 观察组RD[(34.19±6.51)mm]大于对照组[(23.58±8.70)mm,t=12.028,P<0.001]。以RD诊断儿童BBD的AUC为0.83,以25.53 mm为最佳临界值,诊断敏感度为92.41%,特异度为61.97%,阳性预测值为73.00%,阴性预测值为88.00%。结论 经腹超声测量RD有助于诊断儿童BB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膀胱疾病 直肠疾病 超声检查 膀胱直肠功能障碍
下载PDF
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39例临床表现及超声诊断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沂 《精准医学杂志》 2019年第6期533-536,共4页
目的 总结分析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及超声声像图特征,探讨超声诊断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4年1月-2018年1月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的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39例患者的既往史、临床症状及超声图像表现。结... 目的 总结分析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及超声声像图特征,探讨超声诊断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4年1月-2018年1月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的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39例患者的既往史、临床症状及超声图像表现。结果 39例患者30例有经期膀胱刺激征,36例有剖宫产史或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手术史,29例合并其他部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38例为单发病灶,1例为2个病灶。其中36个病灶位于膀胱后壁或顶部。超声检查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显示,11个病灶内部可见筛孔状无回声区,9个病灶周边可见高回声晕环。37个病灶内部呈无或少许血流信号。25例患者探头滑动时子宫与膀胱间相对运动消失。结论 超声科医师应该熟悉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超声表现,对于合并其他部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且同时具有经期尿频、尿痛、血尿等相关泌尿系症状的膀胱结节,应考虑到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膀胱疾病 体征和症状 超声检查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