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流固耦合的膀胱颈角对排尿影响程度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贾旭东
郭小皖
+6 位作者
张婉泽
路丽娟
王亚轩
刘凯隆
王东彬
柳跃鹏
齐进春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9期789-797,共9页
目的:本研究利用膀胱颈角(BNA)评估膀胱颈开口变形程度,并通过流固耦合分析,评估膀胱颈角对排尿的影响。方法:建立理想化的膀胱、前列腺及尿道的几何模型:BNA正常模型、BNA增大模型。通过流固耦合模拟尿液在膀胱、膀胱颈、尿道内的流速...
目的:本研究利用膀胱颈角(BNA)评估膀胱颈开口变形程度,并通过流固耦合分析,评估膀胱颈角对排尿的影响。方法:建立理想化的膀胱、前列腺及尿道的几何模型:BNA正常模型、BNA增大模型。通过流固耦合模拟尿液在膀胱、膀胱颈、尿道内的流速和压力变化及前列腺的位移,评估BNA变化对尿流的影响。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145例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泌尿外科的下尿路症状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合并急性尿潴留(AUR),将其分为AUR组(39例)和无AUR组(106例),并根据前列腺体积及尿流率大小分组,评估BNA对排尿的影响。结果:通过对BNA正常模型与BNA增大模型对比仿真分析发现两组模型流体域总压及流速分布有明显差异(P<0.05),前列腺位移最大的部位为膀胱颈部,BNA正常模型膀胱颈部位移较小且尿道内径未发生变化,BNA增大模型膀胱颈部位移更大且尿道开口内径缩小。通过流固耦合结果分析证明BNA增大对排尿有显著影响。AUR组与无AUR组间PSA、TPV、TZV、IPSS、Qmax、IPP、PUA、BNA存在明显差异(P<0.05)。按照尿流率大小分为3组,各组平均BNA:Qmax<10 ml/s组为83.7°±2.5°、Qmax 10~15ml/s组为67.5°±1.8°,Qmax>15ml/s组为65.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非参数秩和检验组间对比,Qmax<10ml/s组BNA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前列腺增生分组各组平均BNA:Ⅳ度组为105.8°±6.0°,Ⅲ度组为82.8°±3.5°,Ⅱ度组为71.5°±2.0°,Ⅰ度组为67.2°±3.1°,正常组为65.0°±3.7°(P<0.05),正常组、Ⅰ度组、Ⅱ度组的组间BN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度组、Ⅳ度组的组间B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度组、Ⅳ度组分别与正常组、Ⅰ度组、Ⅱ度组之间B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NA与TPV、TZV、IPP、PUA、IPSS、Qmax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P<0.05)。结论:BNA的改变会对排尿造成影响,且与良性前列腺增生严重程度关系密切。BNA可能是评估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下尿路症状严重程度的重要的解剖学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颈角
流固耦合
计算流体力学
良性前列腺增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盆底超声在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晓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25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对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96例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另设同一时间段在我院接受体检的96例健康群体为对照组,予以所有入组者盆底超声检查,比较对照组和观...
目的探讨超声对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96例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另设同一时间段在我院接受体检的96例健康群体为对照组,予以所有入组者盆底超声检查,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超声诊断结果。结果对照组膀胱颈移动度为(0.87±0.12)cm、尿道膀胱后角为(95.2±1.5)°,膀胱颈旋转角为(16.8±1.2)°,耻骨联合后下缘参考线到膀胱颈的距离为(2.68±0.42)cm,观察组膀胱颈移动度、尿道膀胱后角、膀胱颈旋转角和耻骨联合后下缘参考线到膀胱颈的距离分别为(1.59±0.18)cm、(118.5±2.7)°、(32.9±2.5)°和(3.72±0.32)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超声检查即有利于区分健康人与产后压力行尿失禁患者,又为临床治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超声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
膀胱
镜移动度
尿道
膀胱
后
角
膀胱
颈
旋转
角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盆底超声技术在压力性尿失禁检查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
1
3
作者
阎菲
慕秋霞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28期26-27,共2页
目的研究压力性尿失禁检查中盆底超声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62例压力性尿失禁妇女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入院进行身体健康检查的62例正常妇女作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盆底超声检查,记录并比较两组Valsalva状...
目的研究压力性尿失禁检查中盆底超声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62例压力性尿失禁妇女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入院进行身体健康检查的62例正常妇女作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盆底超声检查,记录并比较两组Valsalva状态下的膀胱颈旋转角、尿道膀胱后角、膀胱颈移动度、肛提肌裂孔面积、膀胱颈位置、膀胱位置与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率。结果观察组Valsalva状态下的膀胱颈旋转角、尿道膀胱后角、膀胱颈移动度及肛提肌裂孔面积高于对照组,膀胱颈位置及膀胱位置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底超声技术在压力性尿失禁检查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提供客观影像学资料,有利于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尿失禁
膀胱
颈
旋转
角
盆底超声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流固耦合的膀胱颈角对排尿影响程度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贾旭东
郭小皖
张婉泽
路丽娟
王亚轩
刘凯隆
王东彬
柳跃鹏
齐进春
机构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泌尿外科
河北省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
河北医科大学
石家庄市食品药品检验中心
出处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9期789-797,共9页
基金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课题计划(20200964)。
文摘
目的:本研究利用膀胱颈角(BNA)评估膀胱颈开口变形程度,并通过流固耦合分析,评估膀胱颈角对排尿的影响。方法:建立理想化的膀胱、前列腺及尿道的几何模型:BNA正常模型、BNA增大模型。通过流固耦合模拟尿液在膀胱、膀胱颈、尿道内的流速和压力变化及前列腺的位移,评估BNA变化对尿流的影响。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145例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泌尿外科的下尿路症状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合并急性尿潴留(AUR),将其分为AUR组(39例)和无AUR组(106例),并根据前列腺体积及尿流率大小分组,评估BNA对排尿的影响。结果:通过对BNA正常模型与BNA增大模型对比仿真分析发现两组模型流体域总压及流速分布有明显差异(P<0.05),前列腺位移最大的部位为膀胱颈部,BNA正常模型膀胱颈部位移较小且尿道内径未发生变化,BNA增大模型膀胱颈部位移更大且尿道开口内径缩小。通过流固耦合结果分析证明BNA增大对排尿有显著影响。AUR组与无AUR组间PSA、TPV、TZV、IPSS、Qmax、IPP、PUA、BNA存在明显差异(P<0.05)。按照尿流率大小分为3组,各组平均BNA:Qmax<10 ml/s组为83.7°±2.5°、Qmax 10~15ml/s组为67.5°±1.8°,Qmax>15ml/s组为65.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非参数秩和检验组间对比,Qmax<10ml/s组BNA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前列腺增生分组各组平均BNA:Ⅳ度组为105.8°±6.0°,Ⅲ度组为82.8°±3.5°,Ⅱ度组为71.5°±2.0°,Ⅰ度组为67.2°±3.1°,正常组为65.0°±3.7°(P<0.05),正常组、Ⅰ度组、Ⅱ度组的组间BN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度组、Ⅳ度组的组间B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度组、Ⅳ度组分别与正常组、Ⅰ度组、Ⅱ度组之间B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NA与TPV、TZV、IPP、PUA、IPSS、Qmax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P<0.05)。结论:BNA的改变会对排尿造成影响,且与良性前列腺增生严重程度关系密切。BNA可能是评估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下尿路症状严重程度的重要的解剖学因素。
关键词
膀胱颈角
流固耦合
计算流体力学
良性前列腺增生
Keywords
bladder-neck angle
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分类号
R445.1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697.32 [医药卫生—泌尿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盆底超声在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晓伟
机构
吉林省公主岭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超声科
出处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25期52-54,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超声对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96例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另设同一时间段在我院接受体检的96例健康群体为对照组,予以所有入组者盆底超声检查,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超声诊断结果。结果对照组膀胱颈移动度为(0.87±0.12)cm、尿道膀胱后角为(95.2±1.5)°,膀胱颈旋转角为(16.8±1.2)°,耻骨联合后下缘参考线到膀胱颈的距离为(2.68±0.42)cm,观察组膀胱颈移动度、尿道膀胱后角、膀胱颈旋转角和耻骨联合后下缘参考线到膀胱颈的距离分别为(1.59±0.18)cm、(118.5±2.7)°、(32.9±2.5)°和(3.72±0.32)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超声检查即有利于区分健康人与产后压力行尿失禁患者,又为临床治疗奠定基础。
关键词
盆底超声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
膀胱
镜移动度
尿道
膀胱
后
角
膀胱
颈
旋转
角
鉴别诊断
Keywords
pelvic foor ultrasound
postpartum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cystoscope mobility
posterior urethral vesical angle
bladder neck rotation angle
diferential diagnosis
分类号
R445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盆底超声技术在压力性尿失禁检查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
1
3
作者
阎菲
慕秋霞
机构
榆林市第四(星元)医院
出处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28期26-27,共2页
文摘
目的研究压力性尿失禁检查中盆底超声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62例压力性尿失禁妇女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入院进行身体健康检查的62例正常妇女作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盆底超声检查,记录并比较两组Valsalva状态下的膀胱颈旋转角、尿道膀胱后角、膀胱颈移动度、肛提肌裂孔面积、膀胱颈位置、膀胱位置与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率。结果观察组Valsalva状态下的膀胱颈旋转角、尿道膀胱后角、膀胱颈移动度及肛提肌裂孔面积高于对照组,膀胱颈位置及膀胱位置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底超声技术在压力性尿失禁检查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提供客观影像学资料,有利于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压力性尿失禁
膀胱
颈
旋转
角
盆底超声技术
Keywords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bladder neck rotation angle
pelvic floor ultrasound technology
分类号
R445.1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711.59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流固耦合的膀胱颈角对排尿影响程度的应用研究
贾旭东
郭小皖
张婉泽
路丽娟
王亚轩
刘凯隆
王东彬
柳跃鹏
齐进春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盆底超声在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中的应用
李晓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盆底超声技术在压力性尿失禁检查中的应用效果
阎菲
慕秋霞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