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针灸五脏俞加膈俞对原发性失眠症病人睡眠质量的影响
1
作者 龙燕子 陈程 《全科护理》 2024年第11期2098-2100,共3页
目的:探讨温针灸五脏俞加膈俞对原发性失眠症病人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2022年3月—2023年3月选取原发性失眠症病人95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7),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温... 目的:探讨温针灸五脏俞加膈俞对原发性失眠症病人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2022年3月—2023年3月选取原发性失眠症病人95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7),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温针灸五脏俞加膈俞中医施护,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不良情绪、中医证候积分、睡眠质量和睡眠满意度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评分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阿森斯失眠自评量表(AI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五脏俞加膈俞能有效减轻原发性失眠症病人不良情绪及临床症状,可有效提升病人睡眠质量及睡眠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灸 五脏 膈俞 原发性失眠症 睡眠质量
下载PDF
针刺攒竹膈俞穴为主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衣哲 申红超 陈美晓 《新疆中医药》 2023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探究对顽固性呃逆病者以针刺攒竹穴、膈俞穴为主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入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96例顽固性呃逆病患,结合患者个人意愿及机体情况,为患者选择最佳的治疗手段,将其中48例接受常规药物口服治疗的... 目的探究对顽固性呃逆病者以针刺攒竹穴、膈俞穴为主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入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96例顽固性呃逆病患,结合患者个人意愿及机体情况,为患者选择最佳的治疗手段,将其中48例接受常规药物口服治疗的受试者归为本项目的对照组,其余受试者均接受针刺攒竹穴、膈俞穴为主的针刺治疗,归为研究组,共计48例。参照相关标准统计疗效,比较受试者在治疗前以及疗程结束后的呃逆症状评分,同时在治疗过程中统计病患每日的呃逆频次,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生活质量,统计治疗满意度。结果根据相关标准,39例对照组内病者疗效理想,达到81.25%,研究组疗效达到95.83%,即46例疗效理想,后者更高,差异明显(P<0.05);在呃逆症状积分、生活质量的评价方面,两组于治疗前的各指标水平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水平值均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效果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每日的呃逆频次差异极小(P>0.05),随着治疗的进行,两组每日均呈明显下降趋势,且治疗期间研究组呃逆频次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共有46例研究组病者对治疗效果表示满意及较满意,满意率达到95.83%,相较于对照组的83.33%(40例)明显更高(P<0.05)。结论对于顽固性呃逆病者,针刺攒竹穴、膈俞穴为主的针刺疗法可获得显著的临床疗效,不仅可有效缓解病者的症状,对于其生活质量的改善也有理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呃逆 针刺治疗 攒竹穴 膈俞 疗效统计
下载PDF
温针灸五脏俞加膈俞治疗老年心脾两虚型失眠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霞 《大医生》 2023年第24期95-97,共3页
目的探讨将温针灸五脏俞加膈俞应用于老年失眠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20年5月至2023年1月莒南县中医医院收治的66例老年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3)和对照组(n=33)。予以对照组患者艾司唑仑,予以观察组接... 目的探讨将温针灸五脏俞加膈俞应用于老年失眠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20年5月至2023年1月莒南县中医医院收治的66例老年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3)和对照组(n=33)。予以对照组患者艾司唑仑,予以观察组接受温针灸五脏俞加膈俞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后比较临床疗效、睡眠质量得分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肝肾功能未见异常改变。结论温针灸五脏俞加膈俞治疗老年失眠的疗效与安全性良好,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失眠 心脾两虚证 温针灸 五脏 膈俞
下载PDF
电针肾俞、膈俞、百会穴对拟血管性痴呆小鼠脑缺血、缺氧、脑水肿的影响 被引量:21
4
作者 赵建新 田元祥 +5 位作者 曹刚 葛建军 孙彦辉 指导 李学武 康锁彬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6期60-64,共5页
目的 :观察电针肾俞、膈俞、百会穴对拟血管性痴呆小鼠脑缺血、缺氧、脑水肿的影响。方法 :复制脑缺血再灌注拟血管性痴呆小鼠模型 ,电针肾俞、膈俞、百会穴 ,分别于术后 7d、1 5d、30 d,与喜德镇对照治疗 ,记录小鼠张口喘气时间 ,计算... 目的 :观察电针肾俞、膈俞、百会穴对拟血管性痴呆小鼠脑缺血、缺氧、脑水肿的影响。方法 :复制脑缺血再灌注拟血管性痴呆小鼠模型 ,电针肾俞、膈俞、百会穴 ,分别于术后 7d、1 5d、30 d,与喜德镇对照治疗 ,记录小鼠张口喘气时间 ,计算脑指数及脑含水量。结果 :造模导致了小鼠脑缺血、缺氧 ,早期还出现脑组织水肿 ,表现为张口喘气时间缩短 ,脑指数和脑含水量增加。而电针和喜德镇均可延长张口喘气时间、降低脑指数和脑含量 ,具有抗脑缺氧和减轻脑水肿程度的作用 ,但疗效以电针为优。结论 :电针肾俞、膈俞、百会穴对该模型出现的脑缺血、缺氧状态 ,及早期的脑组织水肿有显著改善作用 ,此可能为针刺治疗 VD作用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血管性痴呆 小鼠 电针 膈俞 百会 张口喘气时间 脑指数 脑含水量
下载PDF
“血会膈俞”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5
作者 陶晓雁 赵百孝 +3 位作者 何姝霖 田楠 周宇 韦子卓 《针灸临床杂志》 2013年第10期65-69,共5页
自《难经·四十五难》言“血会鬲俞”后,历代诸多针灸医籍中均描述了膈俞穴擅治血病,并强调了膈俞的活血化瘀作用。为进一步了解膈俞的临床使用情况,笔者在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CNKI)中检索1979~2012年间相关文献8284篇,发现... 自《难经·四十五难》言“血会鬲俞”后,历代诸多针灸医籍中均描述了膈俞穴擅治血病,并强调了膈俞的活血化瘀作用。为进一步了解膈俞的临床使用情况,笔者在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CNKI)中检索1979~2012年间相关文献8284篇,发现膈俞穴适应症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膈俞 血病 活血化瘀 综述
下载PDF
艾灸膈俞穴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小鼠免疫调控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谌海燕 郭明 +1 位作者 刘军霞 丁晓庆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789-1792,共4页
目的:基于"大病宜灸"理论,探讨艾灸膈俞穴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evere aplastic anemia,SAA,重型再障)模型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白消安联合IFN-γ方法复制小鼠SAA模型,将模型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艾灸组和... 目的:基于"大病宜灸"理论,探讨艾灸膈俞穴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evere aplastic anemia,SAA,重型再障)模型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白消安联合IFN-γ方法复制小鼠SAA模型,将模型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艾灸组和模型对照组,对艾灸组小鼠连续艾灸膈俞穴10 d,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常规,计算胸腺指数,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IFNr、IL-17A表达水平。结果:经艾灸膈俞穴治疗后的SAA模型小鼠白细胞、血红蛋白、胸腺指数均有所上升,造血负调控因子IFNr、IL-17A均下降,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艾灸膈俞穴可以恢复SAA模型小鼠骨髓造血功能,提高胸腺指数,下调IFNr、IL-17A表达,从而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艾灸 膈俞 免疫调节
下载PDF
膈俞活血化瘀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徐杉 黄建军 +3 位作者 钟煜朝 金末淑 陈思宇 何丽丽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S1期91-93,共3页
膈俞穴为足太阳膀胱经的背部腧穴,是八会穴之"血会",在临床被广泛应用于多种与血相关病症的治疗。瘀血是血的病理表现之一,为离经之血不能及时排出而停滞体内,或血液运行受阻,瘀积于经脉或器官之内[1]。中医认为,瘀血内积,使... 膈俞穴为足太阳膀胱经的背部腧穴,是八会穴之"血会",在临床被广泛应用于多种与血相关病症的治疗。瘀血是血的病理表现之一,为离经之血不能及时排出而停滞体内,或血液运行受阻,瘀积于经脉或器官之内[1]。中医认为,瘀血内积,使气血运行不畅,造成机体某一部分的气血不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膈俞 针灸疗法 活血化瘀 综述
下载PDF
浅议血海、膈俞的调血作用 被引量:17
8
作者 崔瑾 路绍祖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41-242,共2页
关键词 血海 膈俞 穴位 调血
下载PDF
艾灸或针刺膈俞穴对环磷酰胺致白细胞减少大鼠诱生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作用 被引量:35
9
作者 崔瑾 严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8期5473-5476,共4页
目的:对比观察艾灸或针刺膈俞穴以及常规西药治疗对环磷酰胺所致骨髓造血抑制大鼠巨噬细胞诱生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能力。方法:实验于2004-06/2005-12在贵阳中医学院完成。①实验材料:选取普通级Wistar大鼠60只,白细胞值(3.0... 目的:对比观察艾灸或针刺膈俞穴以及常规西药治疗对环磷酰胺所致骨髓造血抑制大鼠巨噬细胞诱生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能力。方法:实验于2004-06/2005-12在贵阳中医学院完成。①实验材料:选取普通级Wistar大鼠60只,白细胞值(3.0~15.0)×109L-1,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针刺组、艾灸组、非穴位组,10只/组。②实验方法:除空白组外,其余5组均建立白细胞减少症低免疫力动物模型,以环磷酰胺40mg/kg腹腔注射,1次/d,连续5d,白细胞数值较长时间维持在1.50~2.95×109L-1水平为造模成功。西药组大鼠按每100g体质量给予2.1g/L利血生水溶液1mL灌胃,自造模结束后第1天起,1次/d,连续11d。针刺组将大鼠选取“膈俞”穴(在第7胸椎棘突下两旁肋间),用直径0.22mm、长13mm的毫针刺入约3mm,然后接电子针疗仪,电流强度以使局部肌肉抽动为度,留针连续刺激15min,自造模结束后第1天起,1次/d,连续11d。艾灸组于“膈俞”穴上涂医用凡士林少许,制小艾炷(稍大于绿豆,重量约15mg),直接放在“膈俞”穴上,用线香点燃,待艾炷燃至大鼠挣扎时用镊子夹去,每穴3壮,自造模结束后第1天起,1次/d,连续11次。非穴位组同法固定大鼠,针刺尾部任一非穴位点,自造模结束后第1天起,1次/d,连续11次。模型组造膜后仅抓取固定,但不治疗。空白组不经过任何处理。③实验评估:治疗第1,3,5,7,9,11天检测各组外周血白细胞数量。治疗第11天检测各组脾质量及脾脏指数,I放射免疫试剂盒125测定血清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含量。结果:①治疗后各组大鼠外周血白细胞数值的变化: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第5天西药组、针刺组、艾灸组白细胞数量均明显回升(P<0.001);其中艾灸组作用最为显著,明显高于西药组(P<0.05)。治疗第9天艾灸组外周血白细胞数量与空白组基本接近(P>0.05),第11天针刺组、西药组外周血白细胞数量与空白组基本相似(P>0.05)。②治疗后各组大鼠脾质量及脾脏指数的比较: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第11天西药组、针刺组、艾灸组脾质量及脾脏指数均明显增加(P<0.001或0.01),且艾灸组脾质量及脾脏指数已达正常水平,与空白组基本相似(P>0.05);针刺组、西药组仍未达正常水平(P<0.05)。③治疗后各组大鼠血清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含量的变化: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第11天西药组、针刺组、艾灸组血清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含量均明显增加(P<0.001或0.01),与空白组基本相似(P>0.05);且艾灸组升高作用强于针刺组和西药组(P<0.05)。结论:针刺或艾灸膈俞穴以及常规西药治疗均能回升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增强化疗大鼠巨噬细胞诱生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能力,尤以艾灸膈俞穴效果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膈俞 环磷酰胺 白细胞减少症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下载PDF
针刺、艾灸膈俞穴对低白细胞模型大鼠白细胞及骨髓造血功能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30
10
作者 崔瑾 申定珠 熊芳丽 《上海针灸杂志》 2005年第6期41-43,共3页
目的 研究针刺或艾灸膈俞穴对低白模型大鼠提升白细胞和增强骨髓增殖功能的作用。方法 选用Wister大鼠为实验对象,用环磷酰胺(CTX)腹腔注射造成白细胞减少及免疫功能抑制模型,分组处理后,在不同时相进行白细胞计数,并计数骨髓有核细胞... 目的 研究针刺或艾灸膈俞穴对低白模型大鼠提升白细胞和增强骨髓增殖功能的作用。方法 选用Wister大鼠为实验对象,用环磷酰胺(CTX)腹腔注射造成白细胞减少及免疫功能抑制模型,分组处理后,在不同时相进行白细胞计数,并计数骨髓有核细胞数,以评估针刺或艾灸膈俞穴的升白及增强骨髓造血功能的作用。结果 针刺、艾灸膈俞穴及常规西药治疗均可显著提升白细胞、增加骨髓有核细胞计数,且艾灸膈俞穴组疗效优于针刺膈俞穴组及常规西药对照组(P<0. 05)。结论 艾灸膈俞穴可明显提升低白模型大鼠外周血白细胞数和骨髓有核细胞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膈俞 环磷酰胺 白细胞减少症 骨髓有核细胞计数
下载PDF
膈俞穴活血化瘀作用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蔡国伟 贾玉英 戴春林 《上海针灸杂志》 2002年第6期1-2,共2页
目的 通过针刺膈俞穴治疗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及免疫指标观察 ,证明膈俞穴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方法 将 6 5例血瘀证患者随机分成针刺膈俞穴组 33例和口服龙血竭组 32例 ,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浆 6 - K- P、TXB2 含量和 6 - K- P/TX... 目的 通过针刺膈俞穴治疗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及免疫指标观察 ,证明膈俞穴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方法 将 6 5例血瘀证患者随机分成针刺膈俞穴组 33例和口服龙血竭组 32例 ,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浆 6 - K- P、TXB2 含量和 6 - K- P/TXB2 值 ,另选 2 0名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针刺膈俞穴治疗血瘀证疗效优于口服龙血竭 (P<0 .0 1) ;针刺膈俞穴能使血瘀证患者血浆 6 - K- P含量和 6 - K- P/ TXB2 值明显上升 (P<0 .0 1) ,血浆 TXB2 含量有所下降 (P<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研究 针刺疗法 血瘀 膈俞 活血化瘀
下载PDF
电针刺肾俞、膈俞、百会穴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脑组织中Glu和GABA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仲秀艳 苏学旭 +3 位作者 王强 吴远华 胡蓉 朱广旗 《贵州医药》 CAS 2010年第6期507-508,共2页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因脑血管疾病所致的智能及认知功能障碍临床综合征。本文从实验方面研究VD大鼠的病理机制,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大鼠脑组织 血管性痴呆 GABA含量 电针刺 GLU 百会穴 膈俞
下载PDF
针刺膈俞穴、脊中穴对大鼠痛阈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杨晓春 杨蕾 蔡宏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475-477,共3页
目的探讨分别针刺膈俞穴、脊中穴对大鼠痛阈的影响。方法将健康Sprague-Dawley(SD)品系雄性大白鼠30只随机分为足三里穴组、膈俞穴组和脊中穴组,分别针刺相应穴位,用华佗牌SDZ-Ⅱ型电子针疗仪给予连续波脉冲刺激30 min,频率2 Hz,输出强... 目的探讨分别针刺膈俞穴、脊中穴对大鼠痛阈的影响。方法将健康Sprague-Dawley(SD)品系雄性大白鼠30只随机分为足三里穴组、膈俞穴组和脊中穴组,分别针刺相应穴位,用华佗牌SDZ-Ⅱ型电子针疗仪给予连续波脉冲刺激30 min,频率2 Hz,输出强度以针刺局部肌肉微微颤动为度。使用电流测痛仪测量各组大鼠针刺前后痛阈。结果足三里穴组痛阈变化为(0.55±0.41)m A,膈俞穴组痛阈变化为(0.63±0.32)m A,脊中穴组痛阈变化为(-0.46±0.37)m A,3组与基础痛阈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膈俞穴组和足三里穴组的痛阈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与脊中穴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有意义(P均<0.01)。结论针刺膈俞穴有与针刺足三里一样的提高痛阈的效果,而针刺脊中穴有降低痛阈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镇痛 痛阈 足三里穴 膈俞 脊中穴
下载PDF
针灸膈俞对白细胞共同抗原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14
作者 崔瑾 申定珠 熊芳丽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研究针刺、艾灸膈俞对白细胞共同抗原(CD45)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Wister大鼠为实验对象,用环磷酰胺(CTX)腹腔注射造成白细胞减少及免疫功能抑制模型,分组处理后,用FACS流式细胞仪和配套计算机软件对外周血CD45进行分析;用... 目的:研究针刺、艾灸膈俞对白细胞共同抗原(CD45)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Wister大鼠为实验对象,用环磷酰胺(CTX)腹腔注射造成白细胞减少及免疫功能抑制模型,分组处理后,用FACS流式细胞仪和配套计算机软件对外周血CD45进行分析;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活性。结果:造模组大鼠CD45下调的同时,白细胞和IL-2均明显下降,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对白细胞、CD45及IL-2的影响,艾灸膈俞穴组的效果明显优于针刺膈俞穴组及常规西药对照利血生组(P<0.05)。结论:艾灸膈俞穴能上调CD45和增强免疫的功能,这是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艾灸 膈俞 白细胞共同抗原(CD45) 白细胞减少症 环磷酰胺 白细胞介素2(IL-2)
下载PDF
电针肾俞、膈俞、百会穴对拟血管性痴呆小鼠脑组织SOD活力、MDA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4
15
作者 赵建新 田元祥 +2 位作者 曹刚 孙彦辉 孙健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00年第2期65-66,共2页
目的:观察电针肾俞、膈俞、百会穴对拟血管性痴呆小鼠脑组织SOD活力和MDA含量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VD的作用机理。方法:复制脑缺血再灌注拟血管性痴呆小鼠模型,电针肾俞、膈俞、百会穴,并与喜德镇对照,分别于术后7d、1... 目的:观察电针肾俞、膈俞、百会穴对拟血管性痴呆小鼠脑组织SOD活力和MDA含量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VD的作用机理。方法:复制脑缺血再灌注拟血管性痴呆小鼠模型,电针肾俞、膈俞、百会穴,并与喜德镇对照,分别于术后7d、15d、30d,测定各组小鼠脑组织SOD活力、MDA含量。结果:于各时间点,模型组脑组织的SOD活力均显著下降,MDA含量显著增加,反映了自由基损伤明显,抗自由基损伤能力下降;而电针和喜德镇均可提高SOD活力、降低MDA含量,具有抗自由基损伤作用,且以电针疗效为优。结论:电针肾俞、膈俞、百会穴可提高自由基清除酶的活力,减轻自由基损伤,此可能为针刺治疗VD作用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针灸疗法 SOD 电针 膈俞
下载PDF
膈俞穴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16
作者 申定珠 熊芳丽 崔瑾 《上海针灸杂志》 2004年第5期46-48,共3页
关键词 膈俞 针灸疗法 取穴法 循环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下载PDF
针刺膈俞穴的活血化瘀作用(英文) 被引量:5
17
作者 蔡国伟 贾玉英 戴春林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60-161,共2页
背景:膈俞穴为八会穴之一的血会,具有补血养血,活血化瘀的功能。目的:通过针刺膈俞穴治疗血瘀证,探讨其对血瘀证的活血化瘀功能。设计:随机对照,正常对照观察。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对象:选择2001-01/2002-12在华... 背景:膈俞穴为八会穴之一的血会,具有补血养血,活血化瘀的功能。目的:通过针刺膈俞穴治疗血瘀证,探讨其对血瘀证的活血化瘀功能。设计:随机对照,正常对照观察。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对象:选择2001-01/2002-12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针灸科住院的血瘀证患者65例。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口服活血化瘀中成药龙血竭,4片/次,3次/d,15d为1个疗程。治疗组:取双侧膈俞穴,穴位常规消毒,用25mm毫针进针得气后,采用平补平泻手法行针5min,留针10min,再行平补平泻手法5min,留针10min,然后出针,1次/d。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6-酮-前列腺素后F10、血浆血栓素B2含量。临床疗效标准(治愈为舌淡红,脉和缓有力,肢体疼痛、皮肤黏膜瘀斑消失,痛经消失,偏瘫肢体基本恢复正常功能,麻木消失。有效为舌暗红,脉微涩,肢体疼痛减轻,皮肤黏膜瘀斑减少,痛经减轻,偏瘫肢体部分恢复功能,麻木减轻。无效为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无变化)。主要观察指标:①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②观察血浆6-K-P、TXB2含量及6-K-P/TXB2值。结果:65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患者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治愈:(15,10);有效:(13,11)]。②血浆6-K-P含量比较:治疗组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159.28±16.48),(117.25±16.47)μg/L,P<0.05];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133.51±13.97),(114.64±16.39)μg/L,P<0.05]。③血浆TXB2含量比较:治疗组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98.21±11.38),(110.45±1067)μg/L,P<0.05];对照组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101.15±12.14),(109.21±11.58)μg/L,P<0.05)。④血浆6-K-P/TXB2值:治疗组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1.621±0.203,1.101±0.316,P<0.05);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1.322±0.216,1.234±0.305,P<0.05)。结论:针刺膈俞穴可提高血浆6-K-P含量和6-K-P/TXB2值。降低TXB2含量,说明针刺膈俞穴通常调节血瘀证患者失衡的PGI2-TXA2系统,从而达到活血化瘀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瘀/针灸疗法 膈俞 血栓烷类/分析
下载PDF
血会膈俞之刍议 被引量:13
18
作者 孙晶 李岩 +3 位作者 李瑞超 付源鑫 赵祥斐 焦召华 《四川中医》 2014年第5期20-21,共2页
膈俞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是八会穴中的血会,对于与血相关的疾病能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从其归经、藏象、位置等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回顾了膈俞穴在古代及现代的应用,希望能对膈俞穴善治血证的特点有更好地了解。
关键词 膈俞 血会 归经 临床应用
下载PDF
电针肾俞、膈俞、百会穴对拟血管性痴呆小鼠海马组织乙酰胆碱酯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田元祥 赵建新 +2 位作者 曹刚 李学武 康镇彬 《中国医药学报》 CSCD 2000年第5期67-69,共3页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D)是指各种脑血管病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为一慢性进行性疾病,由于主要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有关,所以动物实验多采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模拟临床发病过程。针刺对该病的影响,目前...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D)是指各种脑血管病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为一慢性进行性疾病,由于主要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有关,所以动物实验多采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模拟临床发病过程。针刺对该病的影响,目前多开展临床研究,实验研究尚未见报道,鉴于此,作为研究课题的一部分,复制了脑缺血再灌注拟血管性痴呆小鼠模型,并于术后7天、15天、30天观察了电针肾俞、膈俞、百会穴对模型小鼠海马组织AchE的影响,以期探讨针刺治疗VD的作用机理。报道如下。 材料与方法 1.动物 ♂昆明小鼠,体重25-28g,由河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电针治疗 膈俞 百会
下载PDF
针灸大杼、膈俞、肾俞及断端局部穴位促进骨折愈合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20
作者 熊芳丽 肖亚平 姬锋养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03-104,共2页
目的:探讨针灸对促进骨折愈合疗效的关系,为进一步临床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方法:50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药物组,两组均先按照治疗骨折的基本原则进行整复、固定或牵引后,针灸组采用针灸大杼、膈俞、肾俞及断端局部穴位配合治疗;... 目的:探讨针灸对促进骨折愈合疗效的关系,为进一步临床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方法:50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药物组,两组均先按照治疗骨折的基本原则进行整复、固定或牵引后,针灸组采用针灸大杼、膈俞、肾俞及断端局部穴位配合治疗;药物组用接骨七厘片治疗。3个疗程(每个疗程10天)后观察肿胀消退情况、摄X线片、生化检查。结果:针灸组在肿胀消退方面疗效明显优于药物组(P<0.05);总有效率针灸组明显优于药物组(P<0.05);基本愈合率针灸组明显优于药物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钙离子均增加明显,可能与促进钙盐沉积加快愈合有关,其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灸能明显促进骨折愈合,而且操作简便,易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愈合 针灸 大杼 膈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