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54篇文章
< 1 2 17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床旁超声测量膈肌移动度指导学龄前儿童全麻术后拔管的探讨
1
作者 李云 胡建鹏 +3 位作者 李书敏 李超 张学蕊 李建钢 《云南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28-33,共6页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测量膈肌移动度对学龄前儿童全麻术后深麻醉拔管的指导意义。方法入选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住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全麻气管插管四肢手术的学龄前患儿97例,根据患儿拔管结局分为拔管后无并发症组(C组)和拔管后有并发...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测量膈肌移动度对学龄前儿童全麻术后深麻醉拔管的指导意义。方法入选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住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全麻气管插管四肢手术的学龄前患儿97例,根据患儿拔管结局分为拔管后无并发症组(C组)和拔管后有并发症组(F组),记录患儿临床资料,床旁超声测量术前、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拔管后即刻、拔管后10min、20min、30min的膈肌移动度,及相应时间点的患儿生命体征、潮气量,围术期呼吸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Ramsay镇静评分,手术时间和复苏室停留时间。对比2组间观察数据的差异,绘制术后各时间点膈肌移动度恢复比率的受试者工作曲线。结果2组间基线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气管拔管即刻、拔管后10min、20min膈肌移动度及恢复比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自主呼吸恢复时膈肌移动度恢复比率的曲线下面积最大(AUC=0.69,P=0.003),灵敏度81.8%,特异度58.1%。拔管时膈肌移动度恢复比率的曲线下面积次之(AUC=0.68,P=0.006),灵敏度95.5%,特异度38.7%。结论围术期借助床旁超声动态评估患儿膈肌功能恢复情况,辅助术后深麻醉拔管决策具有简便、无创、无辐射等优点,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膈肌功能障碍,改善患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膈肌超声 深麻醉拔管 膈肌移动度 膈肌移动度恢复比率 膈肌功能评估
下载PDF
膈肌厚度比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致膈肌麻痹中的诊断价值
2
作者 徐敏 薛硕 +1 位作者 孔明健 张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6-350,共5页
目的 评价膈肌厚度比(DTI)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导致膈肌麻痹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择期行肱骨中段、桡骨骨折内固定或取内固定术的患者51例,男27例,女24例,年龄18~64岁,BMI 18~30 kg/m^(2),ASAⅠ或Ⅱ级。所有患者采用0.5%罗哌卡因20... 目的 评价膈肌厚度比(DTI)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导致膈肌麻痹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择期行肱骨中段、桡骨骨折内固定或取内固定术的患者51例,男27例,女24例,年龄18~64岁,BMI 18~30 kg/m^(2),ASAⅠ或Ⅱ级。所有患者采用0.5%罗哌卡因20 ml在超声引导下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以用力呼吸时膈肌移动度(DE)作为标准将患者分为两组:麻痹组(n=11,DE≥25%)和非麻痹组(n=40,DE<25%)。记录阻滞前、阻滞后15 min阻滞侧DE、吸气末膈肌厚度(DTei)、呼气末膈肌厚度(DTee)、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SpO_(2),感觉、运动阻滞时间和恢复时间,并记录芬太尼用量,给药24 h内恶心、呕吐、声音嘶哑、头痛、霍纳综合征、低血压、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DTI、FVC下降幅度对诊断臂丛神经阻滞所致急性膈肌麻痹的曲线下面积(AUC)和95%可信区间(CI)、界值、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两组阻滞前DE、DTI、FVC、FEV_(1)、SpO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非麻痹组比较,阻滞后15 min麻痹组DE、DTI明显减小(P<0.05),DE下降幅度、FVC下降幅度明显增大(P<0.05),呼吸困难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两组芬太尼用量及其他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阻滞后DTI诊断急性膈肌麻痹的AUC为0.973(95%CI 0.927~1.000),界值1.2,敏感性100%,特异性95%。阻滞后FVC下降幅度诊断急性膈肌麻痹的AUC为0.697(95%CI 0.534~0.860),界值10%,敏感性100%,特异性38%。结论 与用力肺活量比较,膈肌厚度比对诊断臂丛神经阻滞所致急性膈肌麻痹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且不需要进行术前基线值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膈肌厚度比 膈肌移动度 用力肺活量 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 膈肌麻痹 臂丛神经阻滞
下载PDF
膈肌超声评估ICU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撤机结局的临床价值研究
3
作者 王婷 林转娣 喻聪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0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讨膈肌超声评估重症监护室(ICU)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撤机结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1月—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番禺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撤机是否成功分为成功组(n=69)和失败组(n=31... 目的:探讨膈肌超声评估重症监护室(ICU)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撤机结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1月—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番禺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撤机是否成功分为成功组(n=69)和失败组(n=31)。两组患者均接受膈肌超声评估,观察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心率(HR)、呼吸频率(RR)、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_(2))、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血气指标[酸碱值(pH)、血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及膈肌超声指标[吸气时间(Ti)、膈肌活动度(DE)、膈肌增厚分数(DTF)、膈肌移动时间(E-T)]变化并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的HR、RR、SBP、MAP及SpO_(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长于失败组,住院时间短于失败组(P<0.001);两组的PaO_(2)、PaO_(2)/Fi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功组的pH高于失败组,而PaCO_(2)低于失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T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功组的DE大于失败组,DTF、E-T指数均高于失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ICU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以膈肌超声评估,可提高安全性,便于预测撤机结果,建议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重症监护室 膈肌超声 撤机 膈肌增厚分数
下载PDF
警惕漏诊创伤性膈肌损伤中合并腹腔脏器损伤
4
作者 高翔 崔健 +2 位作者 柯冀 于涛 于磊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3期17-20,共4页
目的 总结创伤性膈肌损伤患者术前可能遗漏腹腔脏器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原因,探究此类患者行腹部探查的必要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3年9月—2023年8月胸外科急诊收治的术前漏诊腹腔脏器损伤的创伤性膈肌损伤患者1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3... 目的 总结创伤性膈肌损伤患者术前可能遗漏腹腔脏器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原因,探究此类患者行腹部探查的必要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3年9月—2023年8月胸外科急诊收治的术前漏诊腹腔脏器损伤的创伤性膈肌损伤患者1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3例中男12例、女1例,平均年龄42.5岁。8例为穿透性损伤,5例为钝性损伤。患者因胸腔探查发现膈肌损伤,随后行腹腔探查,结果显示肝损伤4例,胃损伤4例,脾损伤3例,肠系膜损伤2例,小肠损伤1例,下腔静脉损伤1例,胰腺损伤1例。所有患者行膈肌修补术,腹腔脏器损伤行相应手术或保守治疗。所有患者均痊愈,无死亡患者。结论 当胸腔探查手术发现膈肌损伤时,即使术前腹部体征及影像学表现阴性也应积极行腹腔探查,以及时发现可能合并的腹腔脏器损伤,避免漏诊及误诊,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膈肌损伤 腹腔脏器损伤 漏诊 腹腔探查 胸腔探查 膈肌修补术 肝损伤 脾损伤
下载PDF
肺复张联合早期体外膈肌起搏对中重度ARDS患者的影响
5
作者 秦宝 崔艳 +2 位作者 彭颖 黄媛 李孟秦 《四川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770-776,共7页
目的探讨肺复张(RM)联合早期体外膈肌起搏(EDP)治疗对中重度ARDS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在我院急诊监护室接受治疗的中重度ARDS患者5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4例)、RM组(14例)、EDP组(14例)、RM+EDP组(15例... 目的探讨肺复张(RM)联合早期体外膈肌起搏(EDP)治疗对中重度ARDS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在我院急诊监护室接受治疗的中重度ARDS患者5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4例)、RM组(14例)、EDP组(14例)、RM+EDP组(1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RM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RM(PEEP递增法);EDP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EDP治疗,于机械通气48 h后开始直至撤机;RM+EDP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相同的RM及EDP治疗。比较各组氧合指数、肺超声评分(LUS)、膈肌移动度(DE)、膈肌增厚分数(DTF)、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28 d死亡率。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RM组、RM+EDP组氧合指数在第3天、第7天明显增加(均P<0.05);与RM+EDP组相比,EDP组氧合指数在第3天、第7天明显降低(均P<0.05),RM组第7天氧合指数明显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RM组、EDP组、RM+EDP组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均P<0.05);与RM+EDP组相比,RM组、EDP组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明显延长(均P<0.05)。(3)4组患者28 d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与对照组相比,RM组、RM+EDP组肺超声评分在第3天、第7天及撤机时明显降低(均P<0.05),EDP组肺超声评分撤机时明显降低(P<0.05);与RM+EDP组相比,EDP组肺超声评分在第3天、第7天及撤机时明显升高(均P<0.05),RM组撤机时明显升高(P<0.01)。(5)与对照组相比,EDP组、RM+EDP组膈肌移动度及膈肌增厚分数在第3天、第7天及撤机时明显增加(均P<0.05);与RM组相比,EDP组、RM+EDP组膈肌移动度及膈肌增厚分数在第3天、第7天及撤机时明显增加(均P<0.05)。结论RM或早期EDP能改善中重度ARDS患者氧合,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且两者联合使用效果更显著,其机制至少部分与改善肺通气、保护膈肌功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复张 体外膈肌起搏 肺超声 膈肌超声
下载PDF
肺康复对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膈肌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6
作者 马海 刘梅 +3 位作者 拜承萍 严小红 赵艳芳 马玥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期184-187,共4页
目的探讨肺康复对脑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患者的膈肌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为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重症医学科、急诊ICU、神经外科、神经内科住院的60... 目的探讨肺康复对脑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患者的膈肌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为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重症医学科、急诊ICU、神经外科、神经内科住院的60例明确诊断为SAP的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肺康复。治疗2周后,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膈肌移动度、膈肌厚度、临床疗效、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患者的膈肌移动度、膈肌厚度、MBI评分分别为(2.81±0.21)cm、(0.18±0.05)cm、(44.53±17.18)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膈肌移动度、膈肌厚度、MBI评分(2.52±0.18)cm、(0.14±0.03)cm、(36.40±13.8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SAP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加上肺康复更加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膈肌功能及肺炎反应,从而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加速疾病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相关性肺炎 肺康复 膈肌移动度 膈肌厚度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超声检测评估重症患者膈肌功能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董泽洋 赵梦瑶 +1 位作者 孙希希 黄斌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772-775,共4页
重症患者因疾病本身、炎症、镇静药物、机械通气等原因,膈肌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较高,易导致患者撤机困难、呼吸衰竭、住院时间延长等,并与重症患者的死亡率密切相关。膈肌超声检测可广泛用于监测膈肌功能,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辅助作用。现... 重症患者因疾病本身、炎症、镇静药物、机械通气等原因,膈肌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较高,易导致患者撤机困难、呼吸衰竭、住院时间延长等,并与重症患者的死亡率密切相关。膈肌超声检测可广泛用于监测膈肌功能,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辅助作用。现就国内外应用超声评估重症患者膈肌功能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测 膈肌 膈肌功能障碍 重症医学 综述
下载PDF
超声在膈肌功能评估中的信度研究
8
作者 肖灵君 孙文静 +3 位作者 班乐鑫 廖学宜 燕铁斌 薛晶晶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81,共6页
目的:分析超声用于膈肌功能评估的一致性及可重复性。方法:采用PA12A型便携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记录60例健康受试者平静呼吸和深呼吸时的膈肌数据,包括平静呼吸和深呼吸时的膈肌移动度、平静呼气和平静吸气时的膈肌厚度、最大呼... 目的:分析超声用于膈肌功能评估的一致性及可重复性。方法:采用PA12A型便携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记录60例健康受试者平静呼吸和深呼吸时的膈肌数据,包括平静呼吸和深呼吸时的膈肌移动度、平静呼气和平静吸气时的膈肌厚度、最大呼气和最大吸气时的膈肌厚度,对以上指标的测试内信度、测试者间信度和重测信度分别进行分析。结果:测试内信度:平静呼吸时膈肌移动度、深呼吸时膈肌移动度、平静呼气时膈肌厚度、平静吸气时膈肌厚度、最大呼气时膈肌厚度和最大吸气时膈肌厚度的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值分别为0.99、0.99、0.99、0.99、0.99、0.99;测试者间信度方面6个指标的ICC值分别为0.84、0.80、0.82、0.82、0.83、0.77;重测信度:6个指标的相对信度ICC值分别为0.98、0.86、0.98、0.97、0.94、0.86;绝对信度6个指标的测量标准误(standard error of measurement,SEM)分别为0.09、0.39、0.01、0.02、0.02、0.03,SEM%分别为5.23%、8.40%、5.38%、5.7%、8.17%、8.77%,最小真正改变量(minimal detectable change,MDC)分别为0.26、1.08、0.03、0.04、0.04、0.09,MDC%分别为14.48%、23.28%、14.9%、15.8%、22.64%、24.31%;Bland-Altman图形分析显示无系统性误差。结论:超声在膈肌功能评估中具有良好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膈肌 信度
下载PDF
体外膈肌起搏在脑卒中患者中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骆春伶 张红 +3 位作者 夏生桂 杨曼 朱玉霞 王鑫超 《医学综述》 CAS 2024年第22期2751-2755,共5页
脑卒中患者常伴随各种生理功能障碍。近年体外膈肌起搏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康复手段在提高脑卒中患者膈肌功能、肺功能、咳嗽能力及降低肺部感染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不同的临床研究中,体外膈肌起搏在脑卒中患者中单独应用的效果与联... 脑卒中患者常伴随各种生理功能障碍。近年体外膈肌起搏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康复手段在提高脑卒中患者膈肌功能、肺功能、咳嗽能力及降低肺部感染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不同的临床研究中,体外膈肌起搏在脑卒中患者中单独应用的效果与联合其他康复疗法的效果存在差异,在治疗处方方面(如频率、强度、周期)也缺乏标准化规范。因此,未来仍需开展高质量、大样本的临床研究,以探索体外膈肌起搏在脑卒中患者中的最佳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体外膈肌起搏 肺康复 膈肌功能
下载PDF
床旁膈肌超声在预测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肺部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
10
作者 郭高锋 阮孝国 +1 位作者 王洋洋 张加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7-212,共6页
目的评估床旁膈肌超声在预测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河南省人民医院择期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记录一般资料、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前,术后1、3、5 d床旁超声检测膈肌活动度(DE1d、DE3d、DE5d)。根据... 目的评估床旁膈肌超声在预测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河南省人民医院择期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记录一般资料、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前,术后1、3、5 d床旁超声检测膈肌活动度(DE1d、DE3d、DE5d)。根据是否发生PPCs将患者分为两组(PPCs组和非PPCs组)。将单变量分析中有统计学差异的参数纳入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中,筛选PPCs的独立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并通过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膈肌超声预测PPCs的效能。结果共纳入患者934例,其中537例发生PPCs(57.5%)。单因素分析显示:与非PPCs组比较,PPCs组糖尿病患者占比、术后24 h活动VAS评分增加;胸管拔除时间、单肺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长;PPCs组患者术后DE1d、3d手术侧、健侧;DE5d手术侧DE值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单肺通气时间延长、糖尿病、术后(DE1d、3d)手术侧、健侧和DE5d手术侧DE值降低是发生PPCs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术后DE1d、3d的手术侧、健侧预测PPCs的效能较高(AUC分别为0.797、0.821、0.933、0.929);术后DE5d手术侧、健测预测PPCs效能较弱(AUC分别为0.703、0.512)。结论术后相应时间DE降低、单肺通气时间延长、糖尿病是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发生PPCs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3 d应用床旁超声评价DE对PPCs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膈肌超声 肺叶切除术 术后肺部并发症
下载PDF
体外膈肌起搏器联合间歇式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康复中的应用
11
作者 陶钰 徐青 +1 位作者 陈玉宝 俞颖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6期184-187,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膈肌起搏器联合间歇式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肺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南京市第一医院呼吸内科门诊或急诊收治的100例AECOP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目的探讨体外膈肌起搏器联合间歇式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肺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南京市第一医院呼吸内科门诊或急诊收治的100例AECOP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间歇式训练干预,试验组采用体外膈肌起搏器联合间歇式训练,两组均持续接受干预到出院,出院时进行效果评价。对两组膈肌功能、肺功能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两组膈肌活动度、膈肌增厚分数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_(1))、用力肺活量(FVC)、FEV_(1)/FVC水平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体外膈肌起搏器联合间歇式训练干预AECOPD患者能显著改善膈肌功能,促进肺功能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体外膈肌起搏器 间歇式训练 肺功能
下载PDF
角袋注射技术对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后膈肌麻痹的影响
12
作者 张明哲 刘亚君 +4 位作者 王国瑞 刘文平 吕瑞兆 崔静静 井郁陌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期69-73,共5页
目的分析角袋注射技术的临床疗效及对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后膈肌麻痹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沧州市人民医院诊治的需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手术患者80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28例;年龄20~40岁,平均年龄30.46岁;身体质量... 目的分析角袋注射技术的临床疗效及对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后膈肌麻痹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沧州市人民医院诊治的需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手术患者80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28例;年龄20~40岁,平均年龄30.46岁;身体质量指数(BMI)17.42~28.01 kg/m^(2),平均BMI 22.51 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级24例,Ⅱ级40例,Ⅲ级16例;手术部位,肘部24例,前臂21例,手腕27例,手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40例)及对照组(n=40例)。对照组予传统神经丛周围阻滞麻醉,试验组则采用超声引导角袋注射技术进行麻醉。对两组患者麻醉前和麻醉后30 min平静呼吸膈肌移动度及肺功能指标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患者膈肌麻痹发生率及并发症;以患者阻滞后30 min是否出现膈肌麻痹为终点,对两组患者阻滞后30 min用力呼吸膈肌移动度与膈肌麻痹发生风险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麻醉效果为优良率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92.5%(37/40)vs 70%(28/40)。P<0.05]。感觉及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5.41±1.09)min vs(6.84±1.65)min、(9.06±1.27)min vs(11.98±2.71)min],而持续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404.96±89.73)min vs(11.98±2.71)min、(417.93±91.78)min vs(300.86±51.92)min](均P<0.05);阻滞后试验组患者的膈肌移动度及肺功能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膈肌麻痹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2.5%(5/40)vs 37.5%(15/40),7.5%(3/40)vs 25%(10/40)。均P<0.05]。以出现膈肌麻痹为终点,试验组膈肌活动度大于对照组,膈肌麻痹发生风险延后对照组(P<0.05)。结论角袋注射技术麻醉效果优于传统神经丛周围阻滞麻醉,且对膈肌麻痹的影响较小,术后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袋注射技术 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 膈肌麻痹 膈肌移动度
下载PDF
体外膈肌起搏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效果 被引量:1
13
作者 蔡淑贤 李瑞玲 邱陆阵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5期102-106,共5页
目的探讨在机械通气患者的治疗中采用体外膈肌起搏器联合早期康复训练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4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内科监护室收治的119例膈肌功能障碍机械通气患者,根据不同的康复训练方式分为对照组(n=60,早... 目的探讨在机械通气患者的治疗中采用体外膈肌起搏器联合早期康复训练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4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内科监护室收治的119例膈肌功能障碍机械通气患者,根据不同的康复训练方式分为对照组(n=60,早期康复训练)与研究组(n=59,体外膈肌起搏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对比2组的血气指标、膈肌厚度及膈肌移动度、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score,APACHEⅡ)、肺部感染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in arterial blood,PaCO_(2))水平较低,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 of blood,SaO_(2))、氧合指数(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fraction of inspiration oxygen,PaO_(2)/FiO_(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吸气末与呼气末膈肌厚度、膈肌移动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APACHEⅡ、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linical pulmonary infection score,CPIS)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8%,低于对照组的16.67%(P<0.05);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10.36±1.15)d及住院时间(19.16±1.53)d短于对照组[(13.58±1.43)d,(21.25±2.02)d](P<0.05)。结论在机械通气患者的治疗中采取体外膈肌起搏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可改善其血气指标与膈肌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病情好转,提高其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体外膈肌起搏 早期康复训练 膈肌功能 并发症 血气指标
下载PDF
复合频率体外膈肌起搏治疗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呼吸功能及抗疲劳能力的疗效探究
14
作者 陈叶冬 张丽琼 赵凯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5期1983-1991,共9页
目的:观察复合频率体外膈肌起搏器(EDP)治疗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呼吸功能的疗效。方法:收集2022年12月至2023年10月期间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45位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通过抛硬币法分为(10 40 Hz)复合频率EDP组15例、(4... 目的:观察复合频率体外膈肌起搏器(EDP)治疗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呼吸功能的疗效。方法:收集2022年12月至2023年10月期间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45位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通过抛硬币法分为(10 40 Hz)复合频率EDP组15例、(40 Hz)生理频率EDP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两EDP组分别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生理频率和复合频率体外膈肌起搏治疗。所有治疗组治疗时间均为4周,比较3组治疗前后肺功能、膈肌功能、抗疲劳程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1) 4周治疗后,3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数值均较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P P P P P > 0.05),且治疗后3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 > 0.05)。2) 经4周治疗后,两EDP组平静呼吸膈肌移动度(DE-QB)、深呼吸膈肌移动度(DE-DB)、深呼吸膈肌厚度(DT)的数值较前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 P P > 0.05)。3) 治疗4周后3组患者Borg呼吸困难指数评分均较前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 P P < 0.05)。结论:生理频率和复合频率EDP治疗都能改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呼吸功能,而复合频率EDP治疗在改善患者抗疲劳程度方面较生理频率更加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体外膈肌起搏 复合频率 肺功能 膈肌 抗疲劳能力
下载PDF
呼吸机相关性膈肌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应唯楠 伍慧珊 +1 位作者 周银超 董绉绉 《现代实用医学》 2024年第3期409-413,共5页
机械通气在临床上常用于维持患者的气体交换功能,能挽救呼吸衰竭患者的生命,但机械通气也会诱发膈肌萎缩和收缩功能障碍,导致患者脱离呼吸机困难,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并最终可能导致患者死亡。该现象称为呼吸机相关性膈肌功能障碍(ventilat... 机械通气在临床上常用于维持患者的气体交换功能,能挽救呼吸衰竭患者的生命,但机械通气也会诱发膈肌萎缩和收缩功能障碍,导致患者脱离呼吸机困难,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并最终可能导致患者死亡。该现象称为呼吸机相关性膈肌功能障碍(ventilatorinduced diaphragm dysfunction,VIDD)。VIDD最早在动物实验中被发现,对其病理机制的探索经历了较长时间,目前认为钙蛋白酶、Caspase-3、自噬和泛素-蛋白酶体系统是参与机械通气诱导的膈肌蛋白水解的关键,而机械通气诱导的信号传导途径及抑制膈肌收缩力的部分目前仍持续研究中。本文就近年VIDD病理机制及相关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性 收缩功能障碍 气体交换功能 膈肌功能障碍 呼吸衰竭患者 膈肌收缩力 动物实验 信号传导途径
下载PDF
体外膈肌起搏治疗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呼吸功能的疗效探究
16
作者 陈叶冬 张丽琼 +1 位作者 王娟 赵凯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103-0106,共4页
探讨体外膈肌起搏治疗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呼吸功能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2-12—2023-8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30例,采用抛硬币法分为实验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在对... 探讨体外膈肌起搏治疗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呼吸功能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2-12—2023-8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30例,采用抛硬币法分为实验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体外膈肌起搏治疗。所有治疗组治疗时间均为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膈肌功能相关指标。结果 治疗2周后两组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均显著提高 (P≤0.001),实验组高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FEV1/FVC治疗后显著提高(P<0.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前后FEV1、FVC、FEV1%的差值较对照组提高(P<0.05);两组深呼吸膈肌活动度(DE-DB)均较前提高 (P<0.05),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治疗后平静呼吸膈肌活动度(DE-QB)显著提高(P =0.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膈肌厚度(DE)治疗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DE-DB治疗前后差值较对照组提高(P<0.05),两组DE和DE-QB治疗前后差值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短期体外膈肌起搏治疗可以改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肺功能和膈肌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体外膈肌起搏 肺功能 膈肌功能
下载PDF
体外膈肌起搏器联合人工膨肺技术对颈髓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肺功能康复的应用研究
17
作者 戴文娟 邵银进 +2 位作者 魏丽珠 康良鸣 申芳瑜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8期38-42,共5页
目的探讨研究体外膈肌起搏器(EDP)联合人工膨肺技术(MHI)对颈髓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肺功能康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于赣州市人民医院进行颈髓损伤气管切开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研究体外膈肌起搏器(EDP)联合人工膨肺技术(MHI)对颈髓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肺功能康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于赣州市人民医院进行颈髓损伤气管切开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5),对照组予以常规呼吸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EDP、MHI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7、14、21、28 d的肺部感染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用力肺活量(FV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8 d的膈肌移动度、厚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颈髓损伤气管切开患者,EDP联合MHI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降低肺部感染风险,整体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膈肌起搏器 人工膨肺技术 颈髓损伤 气管切开 肺功能康复
下载PDF
序贯健肌操联合体外膈肌起搏干预在无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18
作者 王文敏 冯岩 《中国临床护理》 2024年第4期218-221,共4页
目的探讨序贯健肌操联合体外膈肌起搏(external diaphragmatic pacing,EDP)在无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在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重症监护室治疗的108例无创机械通气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探讨序贯健肌操联合体外膈肌起搏(external diaphragmatic pacing,EDP)在无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在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重症监护室治疗的108例无创机械通气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予以EDP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序贯健肌操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后膈肌功能、血气分析指标、撤机成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膈肌移动度(DE)、吸气末膈肌厚度、呼气末膈肌厚度、动脉氧分压(PaO_(2))、氧合指数及撤机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t=-3.818,P<0.001;t=-2.186,P=0.031;t=-2.644,P=0.009;t=-2.780,P=0.006;t=-2.241,P=0.027;χ^(2)=4.267,P=0.039),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6.227,P<0.001;t=3.739,P<0.001),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低于对照组(t=6.458,P<0.001)。结论序贯健肌操联合EDP干预在无创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效果较好,能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提高撤机成功率,改善膈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贯健 体外膈肌起搏 无创机械通气 膈肌功能
下载PDF
肺保护性通气加重呼吸机诱导的膈肌萎缩和无力
19
作者 王飞 周贤龙 +1 位作者 许天骄 曾容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514-517,529,共5页
目的 肺保护性通气(LPV)可将呼吸机引起的肺损伤(VILI)的风险降至最低。然而,LPV是否能够减轻呼吸机引起的膈肌功能障碍(VIDD)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索LPV能否保护膈肌避免发生VIDD。方法 成年雄性Wistar大鼠进行常规机械通气[潮气... 目的 肺保护性通气(LPV)可将呼吸机引起的肺损伤(VILI)的风险降至最低。然而,LPV是否能够减轻呼吸机引起的膈肌功能障碍(VIDD)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索LPV能否保护膈肌避免发生VIDD。方法 成年雄性Wistar大鼠进行常规机械通气[潮气量(V_(T)):10 mL/kg,呼气末正压(PEEP):2 cmH_(2)O;CV组]或肺保护性通气(V_(T):5 mL/kg,PEEP:10 cmH_(2)O;LPV组)12 h。然后,收集膈肌和肺组织进行生化和组织学分析。结果 笔者的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机械通气组相比,肺保护通气减轻了大鼠的肺损伤,并降低了肺组织氧化应激水平。然而,与常规机械通气组相比,肺保护通气组的大鼠的膈肌蛋白水解水平增加,肌纤维横萎缩,膈肌肌力降低。此外,肺保护通气组在膈肌中的氧化应激水平高于常规机械通气组(P<0.05)。结论 与常规机械通气相比,肺保护通气不能缓解大鼠膈肌发生VIDD。相比之下,肺保护通气可能通过诱导氧化应激使VIDD恶化。因此,找到一个合适的通气方式来同时保护肺和膈肌仍是具有挑战性和紧迫性的临床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保护性通气 机械通气 膈肌功能障碍 氧化应激
下载PDF
体外膈肌起搏器联合下肢运动训练对心力衰竭患者康复的应用效果
20
作者 赵媛媛 刘亚 +1 位作者 张飞飞 郭继东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2380-2383,共4页
目的:分析心力衰竭合并感染(HFI)老年患者在采取下肢运动训练的基础上联合体外膈肌起搏器(EDP)的效果。方法:选取第八师石河子市总医院2024年2月~2024年4月收治的HFI老年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双盲法分为对照组(26例,下肢运动训练)与试验... 目的:分析心力衰竭合并感染(HFI)老年患者在采取下肢运动训练的基础上联合体外膈肌起搏器(EDP)的效果。方法:选取第八师石河子市总医院2024年2月~2024年4月收治的HFI老年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双盲法分为对照组(26例,下肢运动训练)与试验组(26例,下肢运动训练+EDP),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干预后试验组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动脉血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饱和度(SaO_(2))]、心功能指标[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S)、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脑利尿钠肽(BNP)]、明尼苏达州心功能不全生命质量量表(MLHFQ)评分(身体领域、情绪领域、其他领域、总分)、临床指标[降钙素原(PCT)、6 min最快步行距离(6 MWT)、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HFI老年患者在采取下肢运动训练的基础上联合EDP,能更好地改善心肺功能及感染症状,提高呼吸肌功能,同时能降低疲劳严重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膈肌起搏器 下肢运动训练 心力衰竭 感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