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膈肌刺激对呼吸机依赖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膈肌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陈开化 刘巧萍 于荣国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17期51-54,共4页
目的:研究膈肌刺激对呼吸机依赖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膈肌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福建省立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呼吸机依赖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40)行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n=40)在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研究膈肌刺激对呼吸机依赖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膈肌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福建省立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呼吸机依赖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40)行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n=40)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膈肌刺激治疗。比较两组膈肌功能、呼吸状况、氧化应激反应、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膈肌厚度、平静呼吸及深吸气后膈肌位移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最大吸气压、呼气压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浅快呼吸指数(RSBI)及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重新上机率低于对照组,重症监护病房(ICU)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膈肌刺激能够有效改善呼吸机依赖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膈肌功能与呼吸状况,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颅脑损伤 呼吸机依赖 膈肌刺激 功能
下载PDF
膈肌刺激对ICU呼吸机依赖重症脑损伤患者的膈肌功能和呼吸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詹德利 刘伟清 +2 位作者 劳永光 李新梅 徐秋燕 《海军医学杂志》 2021年第1期96-98,共3页
目的探讨膈肌刺激对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依赖重症脑损伤患者膈肌功能和呼吸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湛江中心人民医院ICU科收治的96例呼吸机依赖重症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支... 目的探讨膈肌刺激对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依赖重症脑损伤患者膈肌功能和呼吸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湛江中心人民医院ICU科收治的96例呼吸机依赖重症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支持对症治疗,研究组则同时采取膈肌刺激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膈肌功能和呼吸效率。结果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研究组脱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住ICU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研究组脱机成功者48h内重新上机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第3天,研究组膈肌呼吸变异度(TFdi)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同组第1天(P<0.05);第7天,研究组TFd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同组第3天(P<0.05)。研究组的浅快呼吸指数(RSB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最大呼气压(MEP)、最大吸气压(MI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膈肌刺激有效提高了ICU呼吸机依赖重症脑损伤患者的脱机成功率,缩短了机械通气时间,且患者的膈肌功能和呼吸效率明显改善。膈肌刺激对于促进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膈肌刺激 呼吸机依赖 重症脑损伤 功能 呼吸效率
下载PDF
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膈肌刺激治疗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胡淑敏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第18期128-130,共3页
目的探究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膈肌刺激治疗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200例,基于随机等分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 目的探究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膈肌刺激治疗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200例,基于随机等分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膈肌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动脉血气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血气指标较干预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血气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膈肌刺激治疗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能改善动脉血气指标及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振荡通气 膈肌刺激治疗 呼吸窘迫综合征 危重症专职护理
下载PDF
膈肌刺激对呼吸机依赖重症脑损伤患者膈肌功能及呼吸效率的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赵泽明 《罕少疾病杂志》 2022年第7期18-19,24,共3页
目的探讨膈肌刺激对呼吸机依赖重症脑损伤患者膈肌功能及呼吸效率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呼吸机依赖重症脑损伤患者84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组,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对症治疗方案,研究组42例进行膈肌刺激,比较各组... 目的探讨膈肌刺激对呼吸机依赖重症脑损伤患者膈肌功能及呼吸效率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呼吸机依赖重症脑损伤患者84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组,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对症治疗方案,研究组42例进行膈肌刺激,比较各组患者的膈肌厚度和膈肌位移、氧化应激指标、呼吸效率和疲劳程度。结果研究组膈肌厚度、膈肌厚度比、平静呼吸膈肌位移和深吸气后膈肌位移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后,研究组GSH和MDA较对照组显著更低,且SOD显著更高(P<0.05);在治疗后,各组患者的RSBI有所降低,MEP和MIP有所升高,但研究组RSBI相较于对照组显著更低,MEP和MIP显著更高,且研究组的FSS评分相较于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对呼吸机依赖重症脑损伤在常规的对症治疗基础上,采用膈肌起搏器行膈肌刺激,可改善膈肌功能,提高患者呼吸效率,缓解症状,降低疲劳程度,改善远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膈肌刺激 呼吸机依赖 重症脑损伤
下载PDF
体外膈肌刺激治疗老年性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疗效分析
5
作者 盘车莲 《基层医学论坛》 2020年第22期3183-3184,共2页
目的探讨体外膈肌刺激治疗老年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 目的探讨体外膈肌刺激治疗老年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方案联合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体外膈肌刺激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变化及睡眠监测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血气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PaO2、PaCO2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睡眠监测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MAI、AHI、Ts 90%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外膈肌刺激治疗老年性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改善通气功能,减少睡眠呼吸障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老年患者 呼吸衰竭 体外膈肌刺激 无创正压通气
下载PDF
通过5G远程随访系统处理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器植入术后膈肌刺激一例
6
作者 张燕 王松云 +2 位作者 谢港捷 黄金林 刘慧星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4年第3期213-215,共3页
患者男性,68岁。因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伴晕厥,经静脉植入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器(CRTD),术后2个月出现明显的膈肌刺激,因当地专业工程师外地出差,无法赶到现场,遂通过5G云远程随访系统进行远程随访和程控。通过远程程控测量发现,CRT... 患者男性,68岁。因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伴晕厥,经静脉植入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器(CRTD),术后2个月出现明显的膈肌刺激,因当地专业工程师外地出差,无法赶到现场,遂通过5G云远程随访系统进行远程随访和程控。通过远程程控测量发现,CRTD工作正常,左室四个点位均存在膈神经刺激,遂进行左室电极多点位阈值测量及膈神经刺激实验,当测试近端4点至除颤线圈时发现,7.5V无膈肌刺激,起搏阈值1.75V,随即将左室向量改为近端4点至除颤线圈,随后优化调整有关参数,患者膈神经刺激现象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器 膈肌刺激 5G云远程随访系统 四极电极导线
原文传递
膈肌电刺激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
7
作者 娄萍萍 李永 +2 位作者 王笑丰 孙小鹏 黄琳琳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8期59-63,共5页
目的观察膈肌电刺激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10月大连市中心医院康复科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 目的观察膈肌电刺激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10月大连市中心医院康复科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膈肌电刺激,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表(SWAL-QOL)评分、洼田饮水试验评级及膈肌超声(膈肌厚度、膈肌运动幅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2周后整体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SS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SWAL-QO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洼田饮水试验评级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力呼吸时膈肌活动度及膈肌增厚率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膈肌电刺激联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疗效确切,可改善膈肌活动能力,提高吞咽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刺激 吞咽功能训练
下载PDF
体外膈肌电刺激在呼吸衰竭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王美娜 顾岩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314-319,共6页
各种导致肺通气和(或)肺换气功能障碍的疾病均可引起呼吸衰竭,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可表现为机体各系统功能和代谢紊乱。呼吸肌功能障碍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衰竭的主要特征,呼吸活动中的主要呼吸肌是膈肌,因此增强慢性阻塞性肺... 各种导致肺通气和(或)肺换气功能障碍的疾病均可引起呼吸衰竭,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可表现为机体各系统功能和代谢紊乱。呼吸肌功能障碍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衰竭的主要特征,呼吸活动中的主要呼吸肌是膈肌,因此增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膈肌功能可改善其临床症状及预后。体外膈肌起搏技术已有30余年的应用历史,主要通过电刺激膈神经引起膈肌收缩,从而改善患者肺通气功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本文对体外膈肌电刺激在呼吸衰竭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衰竭 萎缩 刺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下载PDF
气球吹摆法联合膈肌电刺激训练在肺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9
作者 庞璇 周坤 陈思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第8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气球吹摆法联合膈肌电刺激训练在肺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8例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气球吹摆法联合膈肌电刺激训练。比较两组护理前、护理... 目的:探讨气球吹摆法联合膈肌电刺激训练在肺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8例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气球吹摆法联合膈肌电刺激训练。比较两组护理前、护理后2周肺功能康复情况[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最高呼气流量(PEF)、6分钟步行试验(6MWT)]及生活质量[采用中国癌症生活质量量表(QOL)]评分。结果:护理后2周,两组FVC、FEV 1、PEF及6MWT高于护理前(P<0.05),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2周,两组QOL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癌术后患者应用气球吹摆法联合膈肌电刺激训练,可改善呼吸功能,促进疾病快速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气球吹摆法 刺激训练 术后
下载PDF
植入式电刺激膈肌起搏器恢复高位颈髓损伤的呼吸功能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世民 宁志杰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7期485-487,共3页
关键词 植入式电刺激起搏器 高位颈髓损伤 呼吸功能 呼吸动力 神经支配 手术方法
下载PDF
肺癌患者膈肌电刺激及围术期肺康复训练对术后呼吸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吴晔 王寅冰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年第2期275-278,共4页
目的分析膈肌电刺激及围术期肺康复训练对肺癌患者术后呼吸及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94例肺癌拟择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45例及对照组49例;对照组采取... 目的分析膈肌电刺激及围术期肺康复训练对肺癌患者术后呼吸及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94例肺癌拟择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45例及对照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围术期肺康复训练,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膈肌电刺激训练;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6 min步行试验、心肺运动试验以及呼吸运动功能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8周后,两组患者FEV1与FVC肺功能指标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且研究组FEV1、FVC指标分别为(2.32±0.31)L、(2.83±0.18)L,均高于对照组(2.17±0.26)L、(2.69±0.15)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后,两组患者FEV1/FVC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及运动耐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8周后,研究组6MWT、AT、W max、VO2max分别为(518.72±19.28)m、(10.79±1.52)ml/min、(87.92±6.23)W、(18.93±4.25)ml(/min·kg),均高于对照组(507.54±17.14)m、(9.82±1.41)ml/min、(80.62±5.31)W、(16.91±3.82)ml(/min·k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肺癌患者应用围术期肺康复训练及膈肌电刺激,有助于改善肺功能,促进术后呼吸及运动功能的恢复,为有效的呼吸训练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刺激 肺康复训练 呼吸功能
下载PDF
膈肌电刺激治疗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1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时畅 赵艺璞 +3 位作者 况红艳 刘豹 李亚军 李成 《内科》 2021年第4期561-562,F0003,共3页
2020年2月19日,我院收治了1例由外院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患者因病情危重转入我院感染ICU予以隔离治疗,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给予镇静镇痛、抗感染、抗病毒、祛痰、营养、对症支持治疗。患者由于高龄、长期机械通气、镇痛镇静,... 2020年2月19日,我院收治了1例由外院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患者因病情危重转入我院感染ICU予以隔离治疗,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给予镇静镇痛、抗感染、抗病毒、祛痰、营养、对症支持治疗。患者由于高龄、长期机械通气、镇痛镇静,可能会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膈肌萎缩(VIDD)。鉴于此,对患者实施了膈肌电刺激治疗及呼吸训练,通过床旁胸部电阻抗成像技术(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对治疗效果进行了实时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刺激 EIT
下载PDF
心房电极引起膈肌搏动一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石卫晨 方元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2年第3期183-183,共1页
患者男性 ,64岁 ,因病窦综合征采用左锁骨下静脉穿刺安置双腔起搏器。术中安放心房电极后未行膈肌刺激实验 ,术后 8h左右出现膈肌搏动 ,调整心房电极刺激电压为 2 .0V时症状消失 ;约 3 6h又间断出现膈肌搏动 ,再将电压调至 1.5V(阈值为 ... 患者男性 ,64岁 ,因病窦综合征采用左锁骨下静脉穿刺安置双腔起搏器。术中安放心房电极后未行膈肌刺激实验 ,术后 8h左右出现膈肌搏动 ,调整心房电极刺激电压为 2 .0V时症状消失 ;约 3 6h又间断出现膈肌搏动 ,再将电压调至 1.5V(阈值为 0 .5V) ,症状彻底消失。提示在安放心房电极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电极 搏动 膈肌刺激试验
下载PDF
电刺激膈肌治疗支气管哮喘
14
作者 朱莉蓉 《医学信息(云南)》 1996年第1期 24-25,共2页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刺激 治疗 哮喘
下载PDF
膈肌电刺激治疗对神经重症获得性衰弱患者肺功能及预后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高健 杨芳杰 +5 位作者 薛瑞忠 陈凯 刘婧 张阳 苑媛 张于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23年第3期286-289,共4页
目的观察膈肌电刺激对神经重症获得性衰弱患者呼吸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唐山市人民医院2020年6月—2022年6月ICU收治的64例神经重症获得性衰弱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31例,观察组... 目的观察膈肌电刺激对神经重症获得性衰弱患者呼吸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唐山市人民医院2020年6月—2022年6月ICU收治的64例神经重症获得性衰弱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31例,观察组患者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膈肌电刺激进行治疗,对比二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包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以及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的数值变化;对比二组患者预后情况,包括使用呼吸机时间和总住院治疗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EV1、FVC以及FEV1/FVC的数值与对照组相比较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使用呼吸机时间和总住院治疗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神经重症获得性衰弱患者应用膈肌电刺激治疗,不仅可有效改善肺功能,而且还可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进而缩短住院治疗时间,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激 神经重症获得性衰弱 呼吸功能
原文传递
1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病人行膈神经隔离术的护理
16
作者 贺双凤 《全科护理》 2019年第5期639-640,共2页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nization therapy,CRT),是通过双心室起搏的方式治疗心室不同步的心力衰竭病人。CRT是在传统右心房、右心室起搏的基础上增加左心室起搏,遵照一定的房室间期和室间间期顺序发放刺激,能够恢复心脏的同步...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nization therapy,CRT),是通过双心室起搏的方式治疗心室不同步的心力衰竭病人。CRT是在传统右心房、右心室起搏的基础上增加左心室起搏,遵照一定的房室间期和室间间期顺序发放刺激,能够恢复心脏的同步性,从而改善心脏功能[1]。慢性心力衰竭伴有室内传导延迟病人植入CRT效果已被充分证实,不仅能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和活动耐力,还能在优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死亡率达36%[2]。膈肌刺激是CRT植入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国内外报道CRT植入中或植入后膈肌刺激发生率为1.6%~3.0%,常见原因为电极位置与膈肌或膈神经紧贴,加之起搏器电压偏高,就可引发膈肌刺激。病人常会出现季肋部跳动不适、呃逆、食欲下降、不能入睡、心烦意乱、心力衰竭等症状,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3 4]。目前常见膈刺激的处理方法有,术中做好测试,选择合适位置,术后及时程控,降低起搏器电压等,但以上方法仍有一定局限性,有部分病人最终仍需进行电极重置,增加了病人的手术创伤,同时延长了住院时间增加了病人的经济负担。本研究在此报道1例CRT术后顽固的左室电极膈神经刺激病例,左室电压置阈值状态下仍有膈肌刺激,不得不关闭左室电极,病人左室进行性扩大,经膈神经隔离术后病人膈肌跳动消失,恢复左室电极工作。现将1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病人膈肌跳动行膈神经隔离术的护理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再同步化 膈肌刺激 神经隔离术 护理
下载PDF
早期胸廓牵伸训练结合膈肌电刺激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葛冬冬 朱磊 《医药论坛杂志》 2021年第22期25-28,32,共5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胸廓牵伸训练结合膈肌电刺激治疗对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6月南京明基医院ICU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交替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均实施常规康复训...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胸廓牵伸训练结合膈肌电刺激治疗对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6月南京明基医院ICU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交替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均实施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结合胸廓牵伸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膈肌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总住院时间,比较患者干预前、干预4周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肺通气功能指标[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及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ICU住院、机械通气及总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干预4周后,两组APACHE-Ⅱ评分、CPI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FVE1、FVC、FEV1/FVC、FEV1%较干预前升高,观察组上述指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6.67%)较对照组(30.00%)低(P<0.05)。结论ICU机械通气患者采取早期胸廓牵伸训练结合膈肌电刺激治疗,可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促进恢复并减轻肺部感染的程度,显著提高患者通气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重症监护室 早期胸廓牵伸训练 刺激治疗 通气功能
原文传递
体外膈肌电刺激早期干预机械通气儿童膈肌功能的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震宇 柳宇鑫 +8 位作者 刘盼 杜俐佳 杜岩 陶金好 陆国平 王素娟 姚叶林 张铮铮 陈伟明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22年第11期868-874,共7页
目的研究体外膈肌电刺激对机械通气儿童膈肌厚度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2021年6月至2022年4月入住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PICU行机械通气的患儿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机械通气常规治疗,干预组除常规治疗外,在... 目的研究体外膈肌电刺激对机械通气儿童膈肌厚度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2021年6月至2022年4月入住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PICU行机械通气的患儿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机械通气常规治疗,干预组除常规治疗外,在机械通气早期给予体外膈肌电刺激治疗。在机械通气后1周内每天应用床旁超声连续测量膈肌厚度,观察两组机械通气儿童膈肌厚度变化趋势,同时计算膈肌增厚分数(DTf)及呼吸机相关膈肌功能障碍(VIDD)的发生率。结果共纳入患儿32例,干预组15例(男10例),对照组17例(男11例)。患儿年龄中位数为33(10,77)个月,机械通气天数中位数为12(8,21)d。患儿行机械通气的原因包括呼吸功能不全10例、脑功能障碍10例、心功能衰竭8例、外科术后4例。干预组和对照组呼气末膈肌厚度(DTe)从第1天至第7天均呈逐渐下降趋势。干预组(左侧)第7天与第1天相比,DTe减少了11%,对照组则减少了18%;干预组平均每日DTe减少2%,对照组每日减少3%。右侧与左侧DTe变化趋势相似。干预组DTe均大于对照组,其中左侧第7天干预组DTe均值为(0.1107±0.0237)cm,大于对照组(0.0935±0.0169)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2,P<0.05);右侧第2天干预组DTe均值为(0.1267±0.0277)cm,大于对照组(0.1047±0.0181)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88,P<0.05)。第7天两侧DTf干预组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DTf:干预组与对照组的调整均数差为-0.117,P=0.088;右DTf:干预组与对照组的调整均数差为-0.065,P=0.277)。干预组VIDD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3.3%比41.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5,P=0.946)。结论体外膈肌电刺激可能对机械通气儿童减缓膈肌萎缩有一定的帮助,但膈肌萎缩的改善是否对临床有益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体外刺激 功能障碍
原文传递
人工心脏起搏64例观察
19
作者 胡建伟 《职业卫生与病伤》 2005年第1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人工心脏起搏 膈肌刺激 导管电极 心内膜 心电图
下载PDF
采用新型左室四极导线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二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马继芳 陈保利 +3 位作者 臧小彪 宋卫锋 张静 张嘉莹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5年第1期82-84,共3页
2例扩张型心肌病例,心功能Ⅲ~Ⅳ级,心电图QRS波时限均为160ms,符合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指征,行CRT—D植入术,左室电极导线采用新型左室四极导线。例1选择了远端tip1-RVcoil进行左室起搏,左室优先55ms,QRS波时限120ms,术后... 2例扩张型心肌病例,心功能Ⅲ~Ⅳ级,心电图QRS波时限均为160ms,符合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指征,行CRT—D植入术,左室电极导线采用新型左室四极导线。例1选择了远端tip1-RVcoil进行左室起搏,左室优先55ms,QRS波时限120ms,术后1周心功能改善。术后2个月随访时QRS波时限增宽为140ms,经起搏参数调整优化后,心电图QRS波时限为100ms。例2选择了远端tip1-中间2,左室优先55ms,QRS波时限为130ms。术后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左室四极电极导线提供了更多部位起搏的选择与优化,简化了植入时的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心力衰竭 膈肌刺激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四极导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