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膜力因子法的方形锂离子电池冲击动力响应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新春 王俊瑜 +3 位作者 汪玉林 黄子轩 王凯 覃江毅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203-1213,共11页
针对锂离子电池在冲击载荷下的大变形短路问题,首先建立了方形电池的简化模型,基于膜力因子法推导出电池在冲击载荷下的速度和位移运动方程.考虑到外壳厚度和芯材密度的因素,具体研究了方形锂离子电池的冲击动力响应特性.研究表明,通过... 针对锂离子电池在冲击载荷下的大变形短路问题,首先建立了方形电池的简化模型,基于膜力因子法推导出电池在冲击载荷下的速度和位移运动方程.考虑到外壳厚度和芯材密度的因素,具体研究了方形锂离子电池的冲击动力响应特性.研究表明,通过引入膜力因子法改进的运动方程能够反映电池在冲击载荷下的动态响应机制,预测高速冲击下方形电池的大挠度变形.锂离子电池下部外壳的变形随电池外壳厚度的增加而减小,而电池芯材密实区域随外壳厚度的增加而增加.电池下部外壳的变形和密实区域均随电池内芯密度增加而增大.该文所提出的冲击模型可为方形锂离子电池的动力学性能多功能一体化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形锂离子电池 冲击响应 膜力因子法 运动方程
下载PDF
Analytical Solution for Plastic Responses of Metal Beams under Repeated Impacts Based on Membrane Factor Method
2
作者 GUO Kai-ling ZHANG Yi-jiang +1 位作者 MU Meng-ying ZHU Ling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91-1907,共17页
Marine structures are frequently subjected to repeated impact loadings,resulting in failure of the structures,even causing serious accidents.The analytical expressions of dimensionless permanent deflection and impact ... Marine structures are frequently subjected to repeated impact loadings,resulting in failure of the structures,even causing serious accidents.The analytical expressions of dimensionless permanent deflection and impact force of a metal beam based on maximal normal yield surface are derived by membrane factor method(MFM),then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repeated impact tests.It can be found that the solutions based on MFM are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bounds,and very close to the results of the repeated impact tests,indicating the theoretical model proposed can predict the plastic responses of the metal beam accurately.What’s more,the influences of impact location and boundary condition on the dynamic responses of the beam subjected to repeated impacts are determined.Results show that,as the distance of impact location from the middle span of the beam increases,the permanent deflection decreases,while the impact force increases.Meanwhile,the influences of impact location enhance as the impact number increases.When the permanent deflection is smaller than the thickness,the effect of boundary condition on the plastic responses is significant.However,when the deflection is larger than the thickness,the beam will be like a string and only axial force works,resulting in little influence of boundary condition on the plastic responses of the be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peated impact theoretical analysis membrane factor method impact location boundary condition
下载PDF
水下爆炸冲击波作用下单向加筋板的大挠度塑性变形 被引量:3
3
作者 郭君 张文启 +1 位作者 郭建军 姚熊亮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63-168,共6页
基于理论与有限元方法对加筋板结构在水下爆炸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大挠度塑性变形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了水下爆炸冲击波载荷计算方法。提出了适用于冲击波载荷的消除波形影响的新方法,使指数衰减形式的冲击波载荷等效为方波,便于塑性动... 基于理论与有限元方法对加筋板结构在水下爆炸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大挠度塑性变形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了水下爆炸冲击波载荷计算方法。提出了适用于冲击波载荷的消除波形影响的新方法,使指数衰减形式的冲击波载荷等效为方波,便于塑性动力响应分析。通过膜力因子法建立结构的运动方程,并运用龙格库塔法求解。总结能量法对矩形加筋板塑性变形问题的求解过程。设定若干种典型工况,运用上述两种方法求解结构残余变形,并与数值计算结果分析比较。最后,对能量法与膜力因子法求解的结果进行误差对比分析,指出两种理论方法各自的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 船舶工程 加筋板 大挠度塑性变形 冲击载荷 膜力因子法 能量
下载PDF
强脉冲载荷作用下结构塑性大变形的最大挠度直接预测 被引量:3
4
作者 余同希 田岚仁 朱凌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13-1123,共11页
经过多年的研究,由中国学者提出和研发的膜力因子法和饱和分析方法已被证明是分析和预测冲击、爆炸等强动载荷作用下梁、板等结构件的塑性大变形行为的有力工具.在这两套理论工具相结合所获得的一系列最新成果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一种对... 经过多年的研究,由中国学者提出和研发的膜力因子法和饱和分析方法已被证明是分析和预测冲击、爆炸等强动载荷作用下梁、板等结构件的塑性大变形行为的有力工具.在这两套理论工具相结合所获得的一系列最新成果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一种对梁和板在强脉冲作用下的最大挠度的直接预测方法.考虑了膜力和弯矩相互作用的准确屈服条件,同时假定位移场近似地按照与准静态破损机构相似的模态发生变化,该方法直接从膜力因子的表达式出发,依据外载作的功与塑性耗散相等的能量条件,只需要求解初等方程就可以简单明晰地得到梁和板在矩形脉冲作用下的最大挠度,极大地简化了数学推导.与同时考虑准确屈服条件和瞬态响应阶段的完全解以及具有上下界的模态解相比,这一方法能够同样准确但更简单地计入膜力对结构大变形承载能力的效应,为工程设计提供比完全解更简明、比模态解更精准的梁和板最大塑性变形的估算公式;再同改进的脉冲等效技术相结合,这种直接预测方法有望进一步拓展到更复杂的结构件,获得广泛的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大变形 强动载荷 膜力因子法 饱和挠度 直接预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