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膜干涉技术在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张艳 姜丽艳 +3 位作者 张晓光 李帅 张爱军 高贵 《生命科学仪器》 2019年第2期49-52,42,共5页
生物膜干涉技术可以实现生物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实时分析检测,广泛应用于高校科研实验室的药物开发过程,是一种非标记的、实时监测的先进技术。本文结合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系统的技术原理和实际使用情况,详尽叙述了其在生物分子间相... 生物膜干涉技术可以实现生物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实时分析检测,广泛应用于高校科研实验室的药物开发过程,是一种非标记的、实时监测的先进技术。本文结合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系统的技术原理和实际使用情况,详尽叙述了其在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检测的方法和应用,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提供实验帮助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系统 生物膜干涉技术 生物传感器
下载PDF
应用生物膜干涉技术检测鱼腥藻HetR结合靶DNA的亲和力 被引量:3
2
作者 张良林 王帅 高宏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83-485,共3页
鱼腥藻PCC7120是一种固氮丝状蓝藻,当环境中化合态氮源充足时,其藻丝只有进行光合作用的营养细胞;在环境中缺乏可利用的氮源时,部分营养细胞会在藻丝上以一种半规律的格式分化成异形胞(异形胞间隔约10个营养细胞),从而进行固氮作用。... 鱼腥藻PCC7120是一种固氮丝状蓝藻,当环境中化合态氮源充足时,其藻丝只有进行光合作用的营养细胞;在环境中缺乏可利用的氮源时,部分营养细胞会在藻丝上以一种半规律的格式分化成异形胞(异形胞间隔约10个营养细胞),从而进行固氮作用。早在1984年,Wolk实验室通过与大肠杆菌接合转移的方式,成功地将穿梭质粒转入鱼腥藻PCC7120,建立了遗传转移系统。在2001年,日本Kazusa研究中心完成了对鱼腥藻PCC7120全基因组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膜干涉技术 PCC7120 HetR DNA结合能力
下载PDF
用生物膜干涉技术快速检测牛乳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小军 付辉 +3 位作者 薛峰 马涛 曾祥翔 朱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3期9749-9750,9810,共3页
[目的]采用生物膜干涉技术建立快速检测牛乳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的方法。[方法]首先通过疏水作用力在APS光线生物传感器探头末端固定氨苄青霉素-BSA偶联物,结合40 nm纳米金标记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受体,建立了检测牛乳中β-内酰胺... [目的]采用生物膜干涉技术建立快速检测牛乳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的方法。[方法]首先通过疏水作用力在APS光线生物传感器探头末端固定氨苄青霉素-BSA偶联物,结合40 nm纳米金标记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受体,建立了检测牛乳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方法。[结果]生物膜干涉技术检测牛乳中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灵敏度比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灵敏度高1倍。该技术还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与浓度为1 000 ng/ml的黄曲霉毒素M1、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泰乐菌素、氯霉素、三聚氰胺无交叉反应。[结论]研究表明,金标记BLI检测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定量范围较小,并不适用于实际生产中的定量检测,但却是一种简便、快捷的定性检测方法,可用于牛乳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膜干涉技术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纳米金-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受体偶联物 牛乳 受体
下载PDF
基于生物膜干涉技术检测PDL1抗体与PDL1抗原的亲和力 被引量:1
4
作者 胡妍 陈玲 《生物技术进展》 2021年第6期795-801,共7页
生物膜干涉(biolayer interferometry,BLI)技术可对抗体与抗原的相互作用进行亲和力、动力学的全面分析。在抗体克隆筛选、动力学常数测定中对链霉亲和素(streptavidin,SA)生物传感器的需求量较大,但目前鲜有关于SA传感器重复利用的报... 生物膜干涉(biolayer interferometry,BLI)技术可对抗体与抗原的相互作用进行亲和力、动力学的全面分析。在抗体克隆筛选、动力学常数测定中对链霉亲和素(streptavidin,SA)生物传感器的需求量较大,但目前鲜有关于SA传感器重复利用的报道。基于BLI技术、再生SA生物传感器建立一种使用再生后的传感器检测PDL1抗体与PDL1抗原亲和力的方法。通过将生物素化的PDL1抗原偶联至SA生物传感器上,再与单链抗体、双价单链抗体、完整抗体和双特异性抗体这4类PDL1抗体结合,计算抗原抗体的亲和力常数,利用甘氨酸(10 mmol·L^(-1),pH 1.7)再生SA传感器,再次进行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分析。结果显示,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均值为6.87%,批间重复性RSD为0.82%,稳定性RSD均值为6.13%,说明运用甘氨酸再生后的SA生物传感器测分子间的亲和力数据可靠、重现性好、稳定性高,再生后的传感器可继续用于本样品的实时、无标记的抗原抗体相互作用力分析。BLI技术可节省检测成本,为SA传感器的重复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膜干涉技术 PD⁃L1 生物传感器 亲和力常数 再生
下载PDF
生物膜干涉技术快速定性检测牛乳中喹诺酮类药物残留
5
作者 李宏 戴莉 +4 位作者 林季敏 薛峰 石锡莲 张美娟 朱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3期12927-12929,共3页
[目的]基于生物膜干涉技术建立一种快速检测牛乳中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的方法。[方法]通过疏水作用力在APS光线生物传感器探头末端固定环丙沙星-BSA偶联物,结合纳米金-喹诺酮类抗生素单克隆抗体偶联物,建立了检测牛乳中喹诺酮类抗生素的... [目的]基于生物膜干涉技术建立一种快速检测牛乳中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的方法。[方法]通过疏水作用力在APS光线生物传感器探头末端固定环丙沙星-BSA偶联物,结合纳米金-喹诺酮类抗生素单克隆抗体偶联物,建立了检测牛乳中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方法。[结果]所建立的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灵敏度,比免疫层析法至少高出1倍。该检测方法还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与浓度1 000ng/ml的黄曲霉毒素M1、青霉素G、头孢噻呋、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泰乐菌素、氯霉素、三聚氰胺无交叉反应。该方法还具有良好的重复性,不同基质牛乳检测对检测结果无显著影响。分别采用免疫层析试纸条和建立的金标记BLI检测方法检测43份牛乳(原奶)样品中的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二者检测结果一致。[结论]生物膜干涉技术检测牛乳中的喹诺酮类抗生素为一种简便、快捷的检测方法,可以用于牛乳中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的快速定性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膜干涉技术 喹诺酮类抗生素 纳米金-喹诺酮类抗生素单克隆抗体偶联物 牛乳
下载PDF
生物膜层干涉技术在生物分子分析和检测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杨国泰 吴鑫 +3 位作者 李福来 王辰时 何丽华 许恒毅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55-1060,共6页
生物膜层干涉技术是基于光干涉信号实现对生物分子动力学分析或快速检测的非标记分析检测技术。因具有实时提供分析物信息、分析速度快和样品耗量少等优点,该技术已被应用于蛋白质、核酸、脂质、糖类及其他生物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分析;... 生物膜层干涉技术是基于光干涉信号实现对生物分子动力学分析或快速检测的非标记分析检测技术。因具有实时提供分析物信息、分析速度快和样品耗量少等优点,该技术已被应用于蛋白质、核酸、脂质、糖类及其他生物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分析;所需样品量少、特异性强等优点也为该技术应用于快速检测奠定了基础。该文介绍了生物膜层干涉技术的基本原理,综述了其在动力学分析和快速检测领域的相关应用研究,并对其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干涉技术 动力学分析 快速检测 综述
下载PDF
多光谱法、分子对接模拟和生物膜干涉研究槲皮素与小窝蛋白-1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侯倩宜 董壮壮 +1 位作者 原红霞 李青山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90-896,共7页
小窝蛋白-1(CAV-1)在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为了解槲皮素与CAV-1的相互作用,在模拟生理环境和不同温度条件下,采用多光谱法、同源模建、分子对接模拟和生物膜(BLI)技术进行研究。荧光猝灭数据结果显示,猝... 小窝蛋白-1(CAV-1)在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为了解槲皮素与CAV-1的相互作用,在模拟生理环境和不同温度条件下,采用多光谱法、同源模建、分子对接模拟和生物膜(BLI)技术进行研究。荧光猝灭数据结果显示,猝灭速率常数Kq值远大于2.0×10^(10) L·mol^(-1)·s^(-1),且猝灭常数KSV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证明槲皮素和CAV-1相互作用的猝灭过程为静态猝灭;而热力学参数,焓变ΔH<0、熵变ΔS<0且ΔG<0,表明二者的结合过程是自发、焓驱动的,其相互作用的主要类型为范德华力和氢键作用。通过对槲皮素与CAV-1相互作用的同步荧光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分析,随着槲皮素的加入,CAV-1的荧光强度逐渐降低,证明二者之间发生了相互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同步荧光光谱中槲皮素使CAV-1中的芳香族氨基酸残基的最大发射波长发生了轻微红移,周围的微环境极性增强,亲水性增加,表明槲皮素的加入使CAV-1的蛋白质构象发生了改变。紫外-可见光谱结果显示,CAV-1与槲皮素之间形成了一个基态复合物,进一步证实了CAV-1与槲皮素之间的静态猝灭机制。采用同源模建技术建立CAV-1的X射线晶体结构模板。分子对接模拟结果显示两者结合力为-7.372 kcal·mol^(-1)。对接结果表明槲皮素结合点位于由GLU20,ASP70,VAL16和ARG19等氨基酸形成的活性口袋中,与GLN21,VAL16和ARG19位点产生范德华力作用,与GLU20,ASP70位点存在氢键作用力。各种作用力影响了CAV-1的微环境变化,导致其荧光猝灭,是参与复合物形成的关键因素。最后,利用BLI技术对槲皮素和CAV-1的结合进行定量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二者具有良好的的结合活性,结合解离平衡常数K_(D)值为2.50×10^(-5) mol·L^(-1);其响应信号值随槲皮素浓度的升高而增强,表明CAV-1与槲皮素之间存在特异性结合。该研究有助于了解槲皮素与CAV-1的相互作用机制,为槲皮素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靶点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小窝蛋白-1 相互作用 多光谱法 同源模建 分子对接 生物膜干涉技术
下载PDF
基于BLI技术的BamAβ-barrel结合化合物检测方法的建立
8
作者 郑怡凡 朱小红 +5 位作者 陈明华 卢宇 魏元娟 时文静 司书毅 李妍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8-456,共9页
目的以革兰阴性菌外膜蛋白折叠辅助因子关键蛋白BamA为靶蛋白,基于生物膜干涉(Biolayer interferometry,BLI)技术建立化合物与BamA蛋白β折叠结构域(BamA_(β-barrel))结合活性的评价方法,为建立靶向BamA蛋白的抗革兰阴性菌先导物奠定... 目的以革兰阴性菌外膜蛋白折叠辅助因子关键蛋白BamA为靶蛋白,基于生物膜干涉(Biolayer interferometry,BLI)技术建立化合物与BamA蛋白β折叠结构域(BamA_(β-barrel))结合活性的评价方法,为建立靶向BamA蛋白的抗革兰阴性菌先导物奠定基础。方法应用BLI方法检测BamA_(β-barrel)与已知的阳性化合物darobactin的结合活性。原核表达并纯化带有His标签的大肠埃希菌BamA_(β-barrel)蛋白,使用表面活性剂LDAO对其进行复性和折叠;使用生物素标记折叠和未折叠蛋白,并结合到超级链霉亲和素(super streptavidin,SSA)生物传感器,然后检测蛋白与不同浓度的darobactin结合信号的变化,同时做无蛋白或darobactin稀释液对照;空白对照采用未结合生物素化的BamA_(β-barrel)蛋白的传感器,检测上述系列稀释样品。相应信号采用Steady state analysis方式拟合分析,计算平衡常数(KD)值。结果成功获得高纯度的折叠状态BamA_(β-barrel)蛋白,通过BLI技术检测到折叠状态的BamA_(β-barrel)与阳性化合物darobactin具有良好结合活性且呈现浓度依赖性,R^(2)为0.9998,KD值为(2.2E-06±8.0E-08)M。结论基于BLI技术成功建立了折叠状态的BamA_(β-barrel)-化合物结合活性的评价方法,为后续BamA蛋白靶向性抗革兰阴性菌抗生素的发现建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兰阴性菌 Darobactin BamAβ-barrel 生物膜干涉技术
下载PDF
生物膜干涉法检测花生蛋白与花生过敏患者血清IgE的结合能力 被引量:2
9
作者 张英 李坤 +2 位作者 颜琪 陈红兵 吴志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256-262,共7页
探索基于生物膜干涉技术对花生蛋白与花生过敏患者血清中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的结合能力进行检测的方法。利用链霉亲和素(streptavidin,SA)标记的传感器、生物素化的羊抗人IgE抗体、花生过敏患者血清池以及花生蛋白建立... 探索基于生物膜干涉技术对花生蛋白与花生过敏患者血清中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的结合能力进行检测的方法。利用链霉亲和素(streptavidin,SA)标记的传感器、生物素化的羊抗人IgE抗体、花生过敏患者血清池以及花生蛋白建立了一种测定花生蛋白与花生过敏患者血清IgE结合能力的新方法,优化检测条件为抗体1∶100稀释后线下固化20 min,血清1∶10稀释后过夜结合,完成传感器修饰。在线洗基线后用质量浓度为1 mg/mL的花生蛋白与传感器结合3 600 s,解离120 s。利用该法对不同热加工后花生蛋白与患者血清IgE的结合能力进行评估,并与常用的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方法可以直接评估过敏原蛋白与血清IgE的结合能力,与ELISA结果相关系数达到0.91。热加工中,油炸处理提高了花生蛋白的IgE结合能力,水煮和烘烤降低了花生蛋白的IgE结合能力,且去壳热加工比带壳热加工花生的蛋白的IgE结合能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蛋白 IGE 生物膜干涉技术 IgE结合能力 热加工
下载PDF
生物膜干涉法研究STX与适配体间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郑欣 胡波 +3 位作者 高顺祥 刘德婧 孙铭娟 王梁华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7-19,共3页
目的研究石房蛤毒素与其适配体间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生物膜干涉法测定石房蛤毒素与适配体间的亲和常数,结合常数及解离常数,以其类似物河豚毒素和随机序列分析该适配体的特异性。结果该适配体可以与石房蛤毒素结合,Kd值为7.44μM,且... 目的研究石房蛤毒素与其适配体间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生物膜干涉法测定石房蛤毒素与适配体间的亲和常数,结合常数及解离常数,以其类似物河豚毒素和随机序列分析该适配体的特异性。结果该适配体可以与石房蛤毒素结合,Kd值为7.44μM,且不与河豚毒素结合。随机序列以较低的亲和力与石房蛤毒素结合。结论该适配体可以进行进一步优化,提高其与石房蛤毒素的亲和力与稳定性,以用于石房蛤毒素的检测,并用于石房蛤毒素的中毒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配体 石房蛤毒素 相互作用 膜干涉技术
下载PDF
过敏原表位肽与血清IgE结合能力的生物膜干涉法检测
11
作者 周晓娅 张梦飞 +1 位作者 张英 吴志华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64-568,共5页
现有血清学方法不能实现过敏原表位肽段与IgE结合能力的定量检测和实时动态观察,生物膜干涉(biolayer interferometry,BLI)技术有望弥补这一缺点。本研究选取花生过敏原Ara h 2的一个表位肽及其点突变体为检测对象,利用生物素标记的羊抗... 现有血清学方法不能实现过敏原表位肽段与IgE结合能力的定量检测和实时动态观察,生物膜干涉(biolayer interferometry,BLI)技术有望弥补这一缺点。本研究选取花生过敏原Ara h 2的一个表位肽及其点突变体为检测对象,利用生物素标记的羊抗人IgE抗体偶联亲和素标记的生物传感器,特异性结合花生过敏患者血清IgE后,再监测花生过敏原表位肽及其突变体与IgE结合和解离的过程,并计算亲和力常数,评价它们的IgE结合能力。结果显示,表位肽及其突变体与花生过敏患者IgE的亲和力常数介于2.04×10-4到2.11之间。关键氨基酸的突变对亲和力常数影响较大,将过敏原表位肽中的34Q突变34N,38E突变为38D后,其IgE结合能力降低为1/2366。这说明BLI技术可以检测过敏原表位肽与IgE的结合能力,关键氨基酸分子量的减小或疏水性的增加,有望降低过敏原肽段的IgE结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位肽 IgE结合能力 生物膜干涉技术 关键氨基酸
下载PDF
BLI技术高通量测定抗体浓度的方法学建立 被引量:1
12
作者 曾秀引 周冬梅 +1 位作者 徐军 杨彬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5期105-107,115,共4页
验证了一种采用生物膜干涉技术(Bio-layer interferometry,BLI)快速高效高通量检测抗体浓度的分析方法。主要采用Protein A生物传感器,在温度为30℃、样品盘震摇速度为400 r/min、结合时间为2 min的条件下检测,可以达到最佳的测定效果,... 验证了一种采用生物膜干涉技术(Bio-layer interferometry,BLI)快速高效高通量检测抗体浓度的分析方法。主要采用Protein A生物传感器,在温度为30℃、样品盘震摇速度为400 r/min、结合时间为2 min的条件下检测,可以达到最佳的测定效果,并对专属性、重复性、线性、准确度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抗体浓度在0.781~400μ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包括分析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相对偏差均小于2.5%,准确度范围在94.46%~114.00%之间,检测限为0.781μg/m L,定量限为1μg/m L,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靠。此方法检测速度快、通量高,特别适合用于单克隆抗体细胞株筛选阶段大批量样品的检测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膜干涉技术 单克隆抗体 高通量筛选
下载PDF
生物传感器分析技术及其在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研发中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沈淑琦 方家豪 +3 位作者 王辉 晁亮 游飘雪 洪战英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4-564,共11页
生物传感器分析技术是一类可将生物反应转换为光电信号的高特异性技术,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药物研发中,针对AD不同假说、不同靶点,该技术在确证靶标、筛选活性化合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文简述AD发病机制与... 生物传感器分析技术是一类可将生物反应转换为光电信号的高特异性技术,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药物研发中,针对AD不同假说、不同靶点,该技术在确证靶标、筛选活性化合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文简述AD发病机制与治疗药物现况,重点介绍了AD药物研发中常用的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生物膜干涉技术(biolayer interferometry,BLI)与荧光分析技术这三类生物传感器分析技术,阐释其基本原理及其应用进展,并总结各自的优势与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生物传感器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 生物膜干涉技术 荧光分析技术 药物筛选
原文传递
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残留的快速筛查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军 《中国乳品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8-40,共3页
以氯霉素半琥珀酸酯为母体直接偶联物固着在传感器末端形成具有双层结构的生物膜,通过检测端面生物膜层厚度变化所引起的光谱相位改变,实现样品中氯霉素的快速检测。结果表明,该传感器表现出良好的抗干扰性、重复性和稳定性,所建立的检... 以氯霉素半琥珀酸酯为母体直接偶联物固着在传感器末端形成具有双层结构的生物膜,通过检测端面生物膜层厚度变化所引起的光谱相位改变,实现样品中氯霉素的快速检测。结果表明,该传感器表现出良好的抗干扰性、重复性和稳定性,所建立的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灵敏度,不同样品基质检测对检测结果无显著影响。分别采用液相质谱和建立的金标记检测方法分析水性样品,其目标物检测结果一致,该方法检测下限为0.0125 ng/mL。生物膜干涉技术具有快捷、灵敏、特异性等特点,可在8 h内提供快速、特异的检测结果,尤适合大批量样品的现场快速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生物膜干涉技术 快速筛查
下载PDF
β-乳球蛋白对VE热稳定性的影响
15
作者 李萌 康佳欣 +5 位作者 宁雪楠 魏子凯 廖敏和 巨欢欢 辛秋艳 刘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2-48,共7页
为改善超高温瞬时灭菌(ultra-high temperature instantaneous sterilization,UHT)乳中VE的热稳定性,以β-乳球蛋白(β-lactoglobulin,β-LG)和VE为材料制备复合物,探究β-LG对VE热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浊度、粒径、Zeta电位、扫描电子显... 为改善超高温瞬时灭菌(ultra-high temperature instantaneous sterilization,UHT)乳中VE的热稳定性,以β-乳球蛋白(β-lactoglobulin,β-LG)和VE为材料制备复合物,探究β-LG对VE热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浊度、粒径、Zeta电位、扫描电子显微镜、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β-LG与VE的结合情况;利用生物膜干涉技术进一步分析β-LG与VE之间的结合程度;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普通强化乳(添加VE)和复合物强化乳(添加β-LG/VE复合物)中UHT前后的VE含量并计算VE热损失率,以确定β-LG对VE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β-LG可以通过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与VE结合形成复合物,β-LG与VE结合后,可以减少VE在水溶液中的聚集,使VE的溶解性增加;生物膜干涉技术也证明β-LG与VE之间存在结合,亲和力常数为7.493×10^(-2) mol/L;复合物强化乳中VE损失率为(4.01±0.18)%,显著低于普通强化乳((10.90±0.17)%)(P<0.05)。以上说明,β-LG可以显著提高VE的热稳定性,为开发维生素强化乳制品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乳球蛋白 VE 生物膜干涉技术 超高温瞬时灭菌乳 热稳定性
下载PDF
T7噬菌体展示人肺癌cDNA文库筛选丹参-人参组分复方靶点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变英 陈飞燕 +3 位作者 陈建平 毕蕾 高静 陈卫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45-750,共6页
目的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丹参-人参组分复方(丹参总酚酸、人参总皂苷、人参多糖)的作用靶点。方法经过T7噬菌体展示人肺癌c DNA文库的4轮淘选,获得阳性噬菌体克隆,随机挑选10个克隆进行DNA提取和测序。基因序列用Ex PASy网站的Transl... 目的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丹参-人参组分复方(丹参总酚酸、人参总皂苷、人参多糖)的作用靶点。方法经过T7噬菌体展示人肺癌c DNA文库的4轮淘选,获得阳性噬菌体克隆,随机挑选10个克隆进行DNA提取和测序。基因序列用Ex PASy网站的Translate tool查找开放阅读框(ORF)。选取代表性多肽用生物膜干涉技术检测亲和力。结果 4轮淘选后阳性噬菌体克隆得到高度富集,10个样品中7个有相同的DNA序列,长度为471 bp(序列1),另外3个完全一致,长度为58 bp(序列2)。序列1得到4个ORFs,序列2未进行分析。丹参-人参组分复方和多肽His-MNTGRFGKTTSSPALTLGNFQKPL亲和力最高,K_D=4.57×10^(-8)mol/L,人参多糖、丹参总酚酸和多肽亲和力分别为K_D=7.23×10^(-8)mol/L、K_D=7.66×10^(-8)mol/L,人参总皂苷与多肽没有典型的结合和解离效应。结论本研究获得了与丹参-人参组分复方高亲和力多肽,为丹参-人参组分复方肺癌靶向治疗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7噬菌体展示人肺癌cDNA文库 丹参-人参组分复方 靶点 多肽 生物膜干涉技术 亲和力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KLDS1.0391 PurR和PurL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及其与细菌素合成启动子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欣芮 赵桉 +6 位作者 范小飘 高文文 尚佳萃 赵鹏昊 赵乐 周雪 孟祥晨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5-81,共7页
通过体外实验探究purR、purL基因对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KLDS1.0391细菌素合成是否具有直接调控作用。基于植物乳杆菌KLDS1.0391全基因组序列,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得到PurR和PurL蛋白的编码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将... 通过体外实验探究purR、purL基因对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KLDS1.0391细菌素合成是否具有直接调控作用。基于植物乳杆菌KLDS1.0391全基因组序列,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得到PurR和PurL蛋白的编码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将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M15中进行诱导表达,采用镍柱亲和层析法纯化得到目的蛋白,透析后超滤浓缩,通过凝胶阻滞实验以及生物膜干涉技术研究两种蛋白与菌株细菌素合成调控区域是否具有结合作用。结果表明,PurR蛋白以可溶性蛋白形式存在,PurL蛋白以包涵体蛋白形式存在,纯化后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条带单一,达到电泳纯,经过浓缩后PurR蛋白质量浓度为0.74 mg/mL,PurL蛋白质量浓度为3.8 mg/mL。凝胶阻滞实验以及生物膜干涉技术结果表明,2个重组蛋白与菌株细菌素合成基因的启动子在菌体外无直接的结合作用,对于两种蛋白对细菌素合成的调控是否属于间接调控作用以及在菌体内的调控情况,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RR PurL 植物乳杆菌 细菌素 凝胶阻滞 生物膜干涉技术
下载PDF
基于HT-SELEX筛选的节球藻毒素-R适配体的鉴定 被引量:3
18
作者 欧阳生群 胡波 +3 位作者 周蓉 李振钢 焦炳华 王梁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9-76,共8页
节球藻毒素-R(nodularin-R,NOD-R)是具有强烈肝毒性的蓝藻毒素。然而,现有的NOD-R检测技术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亟待开发一种新的检测方法。本文利用指数富集的配基系统进化(systematic evolution of ligands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 节球藻毒素-R(nodularin-R,NOD-R)是具有强烈肝毒性的蓝藻毒素。然而,现有的NOD-R检测技术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亟待开发一种新的检测方法。本文利用指数富集的配基系统进化(systematic evolution of ligands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SELEX)技术结合高通量测序(HTSELEX),筛选出NOD-R特异的高亲和力适配体。生物膜干涉(biolayer interferometry,BLI)技术对适配体的鉴定结果表明,适配体H62与NOD-R之间的亲和力最高,达到了168 n M。而且,该适配体不与其他毒素结合,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以上结果表明,适配体H62有望作为NOD-R检测新方法——适配体生物传感器的分子识别元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指数富集的配基系统进化技术 节球藻毒素-R 适配体 生物膜干涉技术
下载PDF
嗜肺军团菌快速检测胶体金试纸的研制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秋 李杰 +3 位作者 王猛 王毅 杨波 胡征 《检验医学》 CAS 2020年第7期726-733,共8页
目的研制特异性检测嗜肺军团菌(Lp)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方法通过基因工程制备Lp-肽聚糖关联脂蛋白(PAL)重组蛋白并进行纯化,筛选分泌抗Lp-PAL重组蛋白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 目的研制特异性检测嗜肺军团菌(Lp)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方法通过基因工程制备Lp-肽聚糖关联脂蛋白(PAL)重组蛋白并进行纯化,筛选分泌抗Lp-PAL重组蛋白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印迹法鉴定筛选到的Lp-1和Lp-2单抗的特异性,采用生物膜层干涉(BLI)技术鉴定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依据双抗体夹心原理制备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并初步评价其检测性能(特异性、灵敏度及稳定性)。结果筛选到2株高效分泌抗Lp-PAL蛋白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Lp-1和Lp-2,纯化得到2种单抗Lp-1和Lp-2。间接ELISA检测结果表明,Lp-1及Lp-2单抗只与Lp发生阳性反应,与其他10种呼吸道常见病原菌(肺炎链球菌、卡他莫拉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支原体、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奇异变形杆菌)无交叉反应。免疫印迹法结果显示,Lp-1和Lp-2单抗与Lp-PAL天然蛋白和重组蛋白有强反应,与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无目的反应条带。BLI技术的验证结果显示,抗原抗体的相互作用力均较强,解离速率慢,Lp-1和Lp-2单抗识别的是同一抗原的不同抗原表位,且只与Lp有强反应,与其他10种细菌均无特异性结合反应。制备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最低检出限为1×107 CFU/mL,与Lp常见4种血清型(Lp14、Lp12、Lp9和Lp6)均有特异性反应,与肺炎链球菌、卡他莫拉菌等10种常见呼吸道病原菌均无交叉反应,可在25℃环境下稳定6个月。结论 PAL蛋白具有高度的表面暴露性和较强的抗原性,可作为Lp的检测标志物,以此为基础制备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具有快速、简便、灵敏的特点,适用于Lp感染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肺军团菌 单克隆抗体 肽聚糖关联脂蛋白 生物干涉技术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下载PDF
两种实验技术在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萌 李竑 陈铭 《生命的化学》 CAS 2021年第2期353-360,共8页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种类繁多,结构多样,具有十分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可作为载体蛋白、酶蛋白和信号肽等参与调控细胞内的各种代谢活动。生物体内蛋白质与其他分子的相互作用,尤其是蛋白质-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是蛋白...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种类繁多,结构多样,具有十分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可作为载体蛋白、酶蛋白和信号肽等参与调控细胞内的各种代谢活动。生物体内蛋白质与其他分子的相互作用,尤其是蛋白质-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是蛋白质行使这些重要生物学功能的基础。通过研究可以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形成的各种复合体,对揭示蛋白质的功能,更清楚地阐明细胞生长、发育、分化和凋亡的生命活动规律,为重大疾病的预防、治疗和新药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目前科研工作者在基于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和生物物理学的基础上已经发展出了许多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技术,本文着重对现有研究方法中的生物膜干涉技术和微量热泳动技术进行介绍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 生物膜干涉技术 微量热泳动技术 应用与展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