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菊糖酶的膜滤式酶解反应动力学常数的测定 被引量:2
1
作者 朱宏吉 赵忠祥 +3 位作者 胡金榜 金鼎五 聂清德 王姣娜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8年第3期351-355,共5页
通过在动态膜滤式酶解反应装置上用团假丝酵母(Candiaglaebosa)产生的菊糖酶降解洋姜中菊糖实验,确定了间歇与连续操作的反应动力学常数,分别为13.89mM和9.37mM,最适反应条件为温度在(50±2)... 通过在动态膜滤式酶解反应装置上用团假丝酵母(Candiaglaebosa)产生的菊糖酶降解洋姜中菊糖实验,确定了间歇与连续操作的反应动力学常数,分别为13.89mM和9.37mM,最适反应条件为温度在(50±2)℃,pH值为5.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 菊糖 果糖 动力学 膜滤式 酶解反应
下载PDF
双重膜滤过式血浆置换联合脱敏治疗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特异性抗体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王增胜 聂玉玲 +4 位作者 郎涛 张晓燕 蔺思颖 王晓敏 毛敏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4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双重膜滤过式血浆置换(double filtration plasmapheresis,DFPP)联合脱敏治疗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特异性抗体(donor specific antibody,DSA)的疗效。方法采用DFPP联合丙种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 目的探讨分析双重膜滤过式血浆置换(double filtration plasmapheresis,DFPP)联合脱敏治疗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特异性抗体(donor specific antibody,DSA)的疗效。方法采用DFPP联合丙种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利妥昔单抗脱敏治疗DSA阳性患者,检测移植前后DSA水平,主要评估分析其植入情况。结果8例DSA性患者7例获得供者细胞稳定植入,嵌合率均为100%,1例血小板植入不良。经过DFPP、IVIG、利妥昔单抗脱敏处理后为平均荧光强度(me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MFI)(3911±2499),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01,P<0.001),8例患者中有3例转为弱阳性。干细胞回输第3天复测MFI(907士997),较干细胞回输前再次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45,P=0.002)。8例患者仅1例发生重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结论双重膜滤过式血浆置换脱敏联合大剂量IVIG和利妥昔单抗,尽量输注高剂量的干细胞,可以降低DSA水平促进供者干细胞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血浆置换 供者特异性抗体 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双重膜滤过式血浆置换技术的临床应用分析
3
作者 张梦鸽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7期5-7,共3页
近年来,双重膜滤过式血浆置换技术(DFPP)作为一项重要的临床治疗手段,在多种疾病中显示出其独特的价值和效能。DFPP基于精细的膜分离技术,能有效去除血浆中的病理物质,保留对机体有益的成分,为患者提供更加有效、安全的治疗选择。随着... 近年来,双重膜滤过式血浆置换技术(DFPP)作为一项重要的临床治疗手段,在多种疾病中显示出其独特的价值和效能。DFPP基于精细的膜分离技术,能有效去除血浆中的病理物质,保留对机体有益的成分,为患者提供更加有效、安全的治疗选择。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医疗需求的增长,DFPP已从最初仅用于治疗免疫介导性疾病扩展至更广泛的疾病领域,包括肾脏疾病、神经系统疾病、风湿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副蛋白血症、严重皮肤病等,并在安全性、血流动力学稳定性以及成本效益上表现出了明显优势。该文综合分析DFPP在临床应用中的最新进展,特别是在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肾脏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血浆置换 风湿免疫性疾病 肾脏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
下载PDF
基于单片机的滤膜阻塞式污染监测仪控制系统设计
4
作者 马鸿宇 彭浩 +2 位作者 荣唯帅 王天奇 卢继霞 《南方农机》 2023年第17期138-141,148,共5页
【目的】基于油液污染度自动检测系统的发展现状,进一步对已有的DW3型油液污染度自动检测装置进行改进,以达到减小整体设备的体积并提高系统自动化程度的目的。【方法】采用STM32单片机代替PLC电路对系统进行自动化控制,对系统总体方案... 【目的】基于油液污染度自动检测系统的发展现状,进一步对已有的DW3型油液污染度自动检测装置进行改进,以达到减小整体设备的体积并提高系统自动化程度的目的。【方法】采用STM32单片机代替PLC电路对系统进行自动化控制,对系统总体方案进行了改进设计,使仪器具有吸油、真空脱气、测试、滤膜反冲洗、排油、大小缸切换控制以及取样缸吸排油识别等功能,并且基于HAL库编程实现单片机对系统中电机、电磁阀、行程开关等进行自动化控制。【结果】通过Proteus进行仿真,证明了改进的方案可以实现对系统整体的自动化控制,监测仪可以实时、自动地对油液污染度进行检测,可以自动识别换缸信号,减少了手动换缸的步骤。【结论】设计方案合理可行,实现了基于STM32单片机的系统自动化控制,并增加了大小缸切换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液污染度检测 阻塞 STM32单片机 液压系统
下载PDF
双重膜滤过式血浆置换清除肾移植受者供体特异性抗体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廖琪 蒋秋艳 +4 位作者 熊艳 王凤英 晏强 邹贵勉 眭维国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7年第6期455-459,共5页
目的探讨双重膜滤过式血浆置换(DFPP)对高致敏肾移植受者的供体特异性抗体(DSA)的清除效果。方法 4例肾移植高致敏受者共进行了7例次DFPP治疗,采用Luminex技术监测DSA的变化,观察治疗效果、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情况及其不良反应。结果治疗... 目的探讨双重膜滤过式血浆置换(DFPP)对高致敏肾移植受者的供体特异性抗体(DSA)的清除效果。方法 4例肾移植高致敏受者共进行了7例次DFPP治疗,采用Luminex技术监测DSA的变化,观察治疗效果、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情况及其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DSA的MFI[1 036(0~4 113)]较治疗前[6 446(2 999~12 905)]明显下降(Z=-2.503,P=0.012)。4例高致敏肾移植受者均未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仅有1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且通过术后DFPP治疗及调整免疫抑制剂得到逆转。受者随访至今移植肾功能良好,未发生排斥反应。DFPP治疗引起白蛋白水平下降。结论 DFPP可以有效清除受者体内的DSA,可以安全、有效地预防高致敏人群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血浆置换 肾移植 供体特异性抗体(DSA) 受者 高致敏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 Luminex技术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抗体 白蛋白
下载PDF
双重膜滤过式血浆置换治疗巨球蛋白血症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军 陈颖 +3 位作者 范秋灵 王力宁 刘林林 冯茂玲 《中国血液净化》 2010年第4期190-192,共3页
目的探讨双重膜滤过式血浆置换(double filtration plasmapheresis,DFPP)治疗巨球蛋白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巨球蛋白血症患者16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DFPP组(8例)与常规化疗组(8例)... 目的探讨双重膜滤过式血浆置换(double filtration plasmapheresis,DFPP)治疗巨球蛋白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巨球蛋白血症患者16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DFPP组(8例)与常规化疗组(8例),观察2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结果治疗3个月后,DFPP组比常规化疗组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M显著下降(t=4.192,P<0.01)。疗效评价:DFPP组8例中,7例DFPP同时联合化疗,2例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1例因肝功能严重异常未联合化疗,未缓解;常规化疗组8例患者仅予MPT方案化疗,0例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3例未缓解。结论DFPP是治疗巨球蛋白血症的安全、有效、快捷的治疗方法之一。DFPP联合化疗可以迅速缓解巨球蛋白血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快速改善血生化指标,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球蛋白血症 双重血浆置换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双重膜滤过式血浆置换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伴重症血小板减少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吴燕红 贺西南 +4 位作者 马晓露 庞学丰 刘欢 黄仁发 蒙宇华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3年第4期22-24,28,共4页
目的:观察双重膜滤过式血浆置换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伴重症血小板减少的疗效。方法:将收治的1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伴重症血小板减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例,对照组8例,均采用标准激素加环磷酰胺治疗,同时治疗组予以双重... 目的:观察双重膜滤过式血浆置换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伴重症血小板减少的疗效。方法:将收治的1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伴重症血小板减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例,对照组8例,均采用标准激素加环磷酰胺治疗,同时治疗组予以双重膜滤过式血浆置换术辅助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及血小板、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补体C3、血沉、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等实验室指标。结果:治疗后患者皮肤紫癜及女性患者月经量过多现象均有好转。治疗2周后治疗组抗双链DNA抗体及抗核抗体好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2天后及治疗1周后血小板计数较前明显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2天后及治疗1周后患者血小板计数较前稍有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2周后复查血Ig均下降,血沉、C3均升高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仅IgA下降、血沉上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伴重症血小板减少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病初急性期,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基础上,辅以双重膜滤过式血浆置换术治疗,可起到短期内迅速缓解症状效果,起效快,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从病因上为治疗创造时机,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血浆置换 双重 血小板减少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卷式纳滤膜处理洁霉素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纪树兰 朱安娜 +2 位作者 应启锋 吴卓 荆一凤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69-171,共3页
使用MPS-44和DLNF2-30两种卷式纳滤膜对洁霉素废水的透水性能、CODCr和洁霉素的截留率作了实验研究,并提出了浓缩洁霉素的膜组合流程。结果表明:两种膜组合运行时对洁霉素的总回收率为95%,浓缩倍数10~15,出水洁霉素浓度低于10mg/L,CODC... 使用MPS-44和DLNF2-30两种卷式纳滤膜对洁霉素废水的透水性能、CODCr和洁霉素的截留率作了实验研究,并提出了浓缩洁霉素的膜组合流程。结果表明:两种膜组合运行时对洁霉素的总回收率为95%,浓缩倍数10~15,出水洁霉素浓度低于10mg/L,CODCr浓度为4000mg/L左右,基本满足后续生化处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洁霉素废水 透水性能 回收率 废水处理
下载PDF
双重膜滤过式血浆置换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近期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吴福顺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9期91-92,共2页
目的探究双重膜滤过式血浆置换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2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采取双重膜滤过式血浆置换(DFPP)、免疫抑制剂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抗核抗体(ANA)、双链DNA抗体(抗-ds DNA)、免疫球蛋白A(Ig A)、Ig G... 目的探究双重膜滤过式血浆置换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2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采取双重膜滤过式血浆置换(DFPP)、免疫抑制剂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抗核抗体(ANA)、双链DNA抗体(抗-ds DNA)、免疫球蛋白A(Ig A)、Ig G、Ig M、白蛋白和C3、C4等指标情况。结果 20例患者治疗前后抗核抗体、ANA抗体、Ig A、Ig G、Ig M、白蛋白和C3、C4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7例患者好转,3例持续活动。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通过DFPP和免疫抑制剂治疗,能有效清除患者血液中的致病因子,同时改善患者的生化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血浆置换治疗 系统性红斑狼疮 近期临床疗效
下载PDF
卷式纳滤膜的气液两相流清洗特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枢 郭竹洁 +1 位作者 孟涛 张兆利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87-1592,共6页
引言 膜分离技术在化工、食品、医药、石油、环境等领域已有广泛应用。其中卷式纳滤膜因装填密度大、膜元件更换方便、适用面广等优点,在各行业已大规模进入工业应用,但膜污染问题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工业上通常采用化学清洗方... 引言 膜分离技术在化工、食品、医药、石油、环境等领域已有广泛应用。其中卷式纳滤膜因装填密度大、膜元件更换方便、适用面广等优点,在各行业已大规模进入工业应用,但膜污染问题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工业上通常采用化学清洗方法,但清洗时间长,清洗用水和清洗剂消耗量大,同时产生大量清洗废水,且难以保证清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洗 气液两相流 通量恢复率 截留率 气体流速 气液比
下载PDF
双重膜滤过式血浆置换降低肾移植受者供体特异性抗体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玉荣 杨宁 《黑龙江医学》 2020年第2期175-176,共2页
目的探究双重膜滤过式血浆置换(DFPP)降低肾移植受者供体特异性抗体(DS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例肾移植致敏受者进行DFPP治疗,时间段为2015年1月-2016年1月,对其DSA的变化情况进行严密监测,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肾存活率达到100.00%;... 目的探究双重膜滤过式血浆置换(DFPP)降低肾移植受者供体特异性抗体(DS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例肾移植致敏受者进行DFPP治疗,时间段为2015年1月-2016年1月,对其DSA的变化情况进行严密监测,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肾存活率达到100.00%;平均置换血浆量与弃浆量分别为(4552±485)ml与(935±110)ml;相比治疗前,治疗后的补体、免疫球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结论对肾移植受者给予DFPP治疗,便于将其体内的DSA有效清除,安全性较高,可有效预防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值得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受者 特异性抗体 血浆置换 双重
下载PDF
卷式纳滤膜分离糖盐混合溶液
12
作者 王韬 王枢 +2 位作者 王毅 陈洪岩 柳琦杰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7-111,共5页
采用DK1812卷式纳滤膜,对4种电解质盐(NaCl、MgCl2、Na2SO4和MgSO4)和4种糖类(葡萄糖、果糖、木糖和乳糖)及其混合溶液分别进行分离实验,系统地研究操作压力和不同料液对膜通量及各溶质截留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溶质实验,硫酸盐截留... 采用DK1812卷式纳滤膜,对4种电解质盐(NaCl、MgCl2、Na2SO4和MgSO4)和4种糖类(葡萄糖、果糖、木糖和乳糖)及其混合溶液分别进行分离实验,系统地研究操作压力和不同料液对膜通量及各溶质截留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溶质实验,硫酸盐截留率高于氯盐,且随压力增加,NaCl和MgCl2截留率略有增加,而Na2SO4和Mg SO4截留率保持不变;二糖截留率明显高于单糖,且随压力增加,各糖截留率均略有下降。糖盐混合溶液实验,无机盐溶液加入糖后,糖对硫酸盐截留率影响最小;糖溶液加入无机盐后,盐对乳糖截留率影响最小。溶液通量实验时,混合溶液较单一溶质溶液通量有所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盐 糖类 截留率 通量 混合溶液
下载PDF
气液两相流强化卷式纳滤膜分离硫酸镁水溶液 被引量:1
13
作者 柳琦杰 王枢 +1 位作者 郭竹洁 谢成胜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920-3926,共7页
气液两相流强化卷式纳滤膜分离实验是针对DK2540卷式纳滤膜,采用气液两相流强化分离技术,对硫酸镁溶液进行研究,较系统地研究了温度、料液浓度、过膜压力、料液流速、气体流速等因素在分离硫酸镁溶液时,对膜通量、截留率和膜通量增加率... 气液两相流强化卷式纳滤膜分离实验是针对DK2540卷式纳滤膜,采用气液两相流强化分离技术,对硫酸镁溶液进行研究,较系统地研究了温度、料液浓度、过膜压力、料液流速、气体流速等因素在分离硫酸镁溶液时,对膜通量、截留率和膜通量增加率的影响,并总结了气液两相流强化效果。结果表明,气液两相流强化卷式纳滤膜分离有明显的效果。温度宜在30~40℃。料液浓度越大、过膜压力越小、气液比越大,气液两相流强化效果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量 截留率 气液比
下载PDF
双重膜滤过式血浆置换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谦受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12期115-116,共2页
目的为运用双重膜滤过式血浆置换疗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0年收治的2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DFPP联合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的资料。比较治疗2~3周后抗核抗体、双链DNA抗体、IgA、IgG、Ig... 目的为运用双重膜滤过式血浆置换疗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0年收治的2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DFPP联合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的资料。比较治疗2~3周后抗核抗体、双链DNA抗体、IgA、IgG、IgM、白蛋白、C3、C4等指标的变化,判断治疗效果。结果 2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DFPP治疗前后ANA、抗-dsDNA、IgA、IgG、IgM、白蛋白、C3、C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DFPP联合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疗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可以清除血液中与免疫有关的致病因子,改善血生化指标,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血浆置换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临床分析
下载PDF
气液两相流强化卷式纳滤膜分离酵母/MgSO_4混合溶液
15
作者 蒋婉莹 王枢 +1 位作者 王毅 韦美华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48-152,154,共6页
考察了气液两相流在DK2540F卷式纳滤(NF)膜组件中对酵母/MgSO_4混合物的强化分离效果。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对卷式纳滤膜渗透通量、截留率和渗透通量增加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相流能够明显提高酵母/MgSO_4混合物在卷式NF膜中的分离效果。... 考察了气液两相流在DK2540F卷式纳滤(NF)膜组件中对酵母/MgSO_4混合物的强化分离效果。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对卷式纳滤膜渗透通量、截留率和渗透通量增加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相流能够明显提高酵母/MgSO_4混合物在卷式NF膜中的分离效果。在跨膜压力较高、气液比较大的条件下,酵母悬浮液的通量明显增强,通量增加率可达15. 2%。同时,在分离酵母/MgSO_4混合物时,跨膜压力越低,气液比越高,增强效果越好,渗透通量的增长率能够达到40%以上。另外,气液两相流几乎不影响MgSO_4的截留率,且MgSO_4的截留率几乎维持在90%~94%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两相流 气液比 通量增加率 酵母/Mg SO4混合液
下载PDF
双重膜滤过式血浆置换技术的临床应用进展研究
16
作者 李晓英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7期29-32,共4页
近年来,双重膜滤过式血浆置换(DFPP)技术发展迅速,已成为临床上常用的一种血液净化技术。该技术可清除人体内的致病物质,替代肝肾发挥解毒的作用,被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中。DFPP技术最初用于治疗免疫紊乱介导的各类疾病,近... 近年来,双重膜滤过式血浆置换(DFPP)技术发展迅速,已成为临床上常用的一种血液净化技术。该技术可清除人体内的致病物质,替代肝肾发挥解毒的作用,被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中。DFPP技术最初用于治疗免疫紊乱介导的各类疾病,近年来该技术的治疗范围已扩大到200多种疾病(包括肾脏疾病、神经系统疾病、风湿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副蛋白血症、严重的皮肤病等)。现阶段,DFPP技术已成为继药物疗法、手术疗法后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的第三大手段。现就DFPP技术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血浆置换 风湿免疫性疾病 肾脏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
下载PDF
两级过滤膜生物反应(DF-MBR)技术在火电厂中水回用系统的应用
17
作者 韩绍宝 闫世平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1年第18期114-116,共3页
介绍了曝气生物滤池(BAF)和浸没式连续膜滤(CMF-S)系统即两级过滤膜生物反应技术(以下简称DF-MBR)的工作原理和系统组成,结合该DF-MBR技术在国电内蒙古东胜热电有限公司中水深度处理回用系统的成功应用情况,分别从运行方式、运行控制参... 介绍了曝气生物滤池(BAF)和浸没式连续膜滤(CMF-S)系统即两级过滤膜生物反应技术(以下简称DF-MBR)的工作原理和系统组成,结合该DF-MBR技术在国电内蒙古东胜热电有限公司中水深度处理回用系统的成功应用情况,分别从运行方式、运行控制参数、运行控制策略、运行工况等方面分析了DF-MBR的运行特性,对今后推广该技术的应用有一定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中水 两级过 曝气生物 浸没连续
下载PDF
双重膜滤过式血浆置换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8
作者 姜珊 杨爽 +5 位作者 王力宁 谭明旗 范秋灵 姚丽 栗霄立 马健飞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68-570,共3页
目的评价双重膜滤过式血浆置换(DFPP)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998-04-30—2006-04-20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住院的50例SLE患者,随机分为DFPP组(治疗组25例)与非DFPP组(对照组25例)。治疗组全部应用DFPP治... 目的评价双重膜滤过式血浆置换(DFPP)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998-04-30—2006-04-20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住院的50例SLE患者,随机分为DFPP组(治疗组25例)与非DFPP组(对照组25例)。治疗组全部应用DFPP治疗,同时予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对照组予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治疗时间为2~3周。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补体C4、白蛋白升高,IgG、IgA、IgM、γ-球蛋白、红细胞沉降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仅IgG、红细胞沉降率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ANA抗体及ds-DNA抗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好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DFPP联合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SLE可改善血生化指标,降低自身抗体,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双重血浆置换
原文传递
连续流双污泥系统反硝化除磷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张杰 李相昆 +3 位作者 黄荣新 鲍林林 邵纯红 姜安玺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115-118,120,共5页
通过实验室小试,以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厌氧/缺氧与淹没式好氧生物膜滤床相结合的连续流双污泥系统的除磷脱氮效果。长期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解决了传统脱氮除磷工艺中反硝化菌与聚磷菌竞争碳源这一主要矛盾,并可以分别控制硝化污... 通过实验室小试,以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厌氧/缺氧与淹没式好氧生物膜滤床相结合的连续流双污泥系统的除磷脱氮效果。长期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解决了传统脱氮除磷工艺中反硝化菌与聚磷菌竞争碳源这一主要矛盾,并可以分别控制硝化污泥与反硝化聚磷污泥的污泥龄,而且该系统适合处理C/N较低的生活污水,与传统除磷脱氮工艺相比,不用额外投加碳源,剩余污泥含磷量高,节省曝气量。系统对COD、总磷、总氮和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1.78%、92.51%7、5.75%和84.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污泥系统 反硝化除磷 硝化 淹没好氧生物
下载PDF
STUDY ON DIAMOND LIKE CARBON THIN FILM BY FILTERED VACUUM ARC DEPOSITION
20
作者 朱纪军 左敦稳 王珉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1999年第1期102-106,共5页
Diamond like carbon thin film is successfully deposited on silicon, titanium and stainless steel substrate at low temperature in a filtered vacuum arc deposition system. Arc discharges are established on a graphite ... Diamond like carbon thin film is successfully deposited on silicon, titanium and stainless steel substrate at low temperature in a filtered vacuum arc deposition system. Arc discharges are established on a graphite cathode in the system with a toroidal macroparticle filter. A cathode activating magnetic field and a filtered magnetic field to collimate the plasma beam are applied. Ion current convected by the plasma beam is measured with a negatively biased probe. It is shown that the magnetic field of the coils located on the plasma duct has a strong influence on cathode spot behavior. Orthogonally the designed experiments are carried out to optimize the deposition parameters of arc stability. Finally, the diamond like carbon thin films are studi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and Raman spectr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amond like carbon thin film filtered vacuum arc deposi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