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5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膜片技术在软骨组织工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尤奇 段小军 +4 位作者 杨柳 金瑛 李豫皖 朱喜忠 刘毅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41-548,共8页
细胞膜片技术保留了大量自体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基质,为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提供与体内极度相似的微环境,通过获取完整的膜片而用于修复软骨缺损。同传统的软骨缺损修复方法相比,细胞膜片技术展现了巨大的临床应用潜力,目前细胞膜片技术已经... 细胞膜片技术保留了大量自体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基质,为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提供与体内极度相似的微环境,通过获取完整的膜片而用于修复软骨缺损。同传统的软骨缺损修复方法相比,细胞膜片技术展现了巨大的临床应用潜力,目前细胞膜片技术已经用于临床眼角膜和食道缺损的修复。近年来,对于脱细胞基质膜片和静电纺丝膜片的研究也日益增多,脱细胞基质膜片克服了传统的脱细胞组织块的缺点,有利于细胞的迁移增殖和分化,而且具有免疫耐受的特点。静电纺丝膜片具有纳米结构,类似于天然的软骨细胞外基质,机械特性好,易于操作,利于物质的交换。现阶段,应用膜片技术修复软骨缺损还主要处于实验研究中,临床应用的报道还很少,其中膜片技术还面临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需要解决。随着生物医学和材料学的发展,未来还需应用更多的创新技术成果不断改进膜片技术,以期早日用于临床软骨缺损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片技术 软骨组织工程 再生医学
下载PDF
用β-escin穿孔膜片技术研究粉防己碱对豚鼠心室肌钙电流的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傅丽英 李泱 +3 位作者 曾玉杰 姚伟星 夏国瑾 江明性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853-857,共5页
目的 用β escin穿孔膜片 (PPR)技术研究粉防己碱 (tetrandrine ,Tet)对ICa ,L 和ICa ,T的作用。方法 用PPR和全细胞记录 (WCR)模式记录心室肌细胞ICa ,L和ICa,T。结果  2 5 μmol·L- 1 β escin可在心室肌细胞形成稳定的PPR模... 目的 用β escin穿孔膜片 (PPR)技术研究粉防己碱 (tetrandrine ,Tet)对ICa ,L 和ICa ,T的作用。方法 用PPR和全细胞记录 (WCR)模式记录心室肌细胞ICa ,L和ICa,T。结果  2 5 μmol·L- 1 β escin可在心室肌细胞形成稳定的PPR模式 ,用此模式记录的ICa ,L衰减明显减慢。在PPR模式下 1~ 30 0 μmol·L- 1 Tet浓度依赖性地减小ICa ,L幅值。 3,30和30 0 μmol·L- 1 Tet对ICa ,T的抑制率分别为 (16± 5 ) % ,(40± 7) %和 (75± 11) %。结论 用 2 5 μmol·L- 1 β escin在豚鼠心室肌细胞能得到较稳定的PPR模式 ,在此模式下Tet浓度依赖性地抑制ICa ,L和ICa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escin 穿孔膜片技术 粉防己碱 豚鼠 心室肌钙电流
下载PDF
利用细胞膜片技术构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种植体复合物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周炜 韩春 宋应亮 《医学争鸣》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9-19,共1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利用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与两种种植体(钛种植体和锆瓷种植体)复合构建干细胞一种植体复合体的可能性。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钛种植体 膜片技术 复合物 实验研究 细胞体外培养 骨髓基质干细胞 复合体
下载PDF
膜片钳技术10年发展:基于CiteSpace和VOSviewer的可视化分析
4
作者 郭海珍 丛紫东 +5 位作者 赵玉珂 李晓凤 于露 钱舒乐 王润英 杜武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1期6717-6726,共10页
背景:膜片钳技术作为研究离子通道的“金标准”,已有40多年的发展历史。然而,科研机构的研究内容相对独立,没有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总结,导致现有研究存在重复性高、创新性弱的现象。因此,急需对膜片钳技术做一个全面的回顾,以明晰... 背景:膜片钳技术作为研究离子通道的“金标准”,已有40多年的发展历史。然而,科研机构的研究内容相对独立,没有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总结,导致现有研究存在重复性高、创新性弱的现象。因此,急需对膜片钳技术做一个全面的回顾,以明晰现今的研究现状、热点和未来发展方向。目的:总结近10年膜片钳技术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方法:使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收集了2013-2023年关于膜片钳技术的出版物。采用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对出版物数量进行量化分析,并分析文献条目网络,包括国家、机构、期刊、作者、关键词、高被引文献和共被引参考文献。结果与结论:①近10年间,膜片钳技术领域研究已逐步进入稳定发展阶段。②中国和美国是这方面的领先国家,中国科学院是具有核心影响力的机构,《Journal of Neuroscience》是主要出版刊物,PARK,WON SUN团队(韩国全北国立大学)和CHU,LI团队(中国河北省心脑血管病中医药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在该领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但团队之间的协作与交流较少,尚未形成网络合作模式。③膜片钳技术主要应用在神经系统的电生理特性及其疾病的病理机制方面,是研究人员持续关注的焦点。④在心血管系统电生理特性及其疾病病理机制的研究方面,对原代心肌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衍生的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和心房颤动、心脏毒性、心源性猝死和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病理机制方面的研究,是近几年来研究的热点。⑤在膜片钳技术与其他生物技术的结合应用方面,关注的是与光遗传学、双光子钙成像等技术的交叉融合,将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⑥在药物筛选及治疗靶点的识别研究方面,尤其对于膜片钳技术和中药复方的研究,将成为未来组分中药研究中的一大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片技术 全细胞记录 文献计量学 CITESPACE VOSviewer 可视化分析 神经科学 电生理 病理机制 离子通道
下载PDF
小鼠海马神经元急性分离和膜片钳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刚 程立君 +1 位作者 林凌 贾方荣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157-1161,共5页
为了获得适用于膜片钳实验技术的单个海马神经元,应用酶消化及机械分离法,急性分离出生10~13 d的昆明小鼠得到单个海马神经元.通过倒置显微镜直接观察和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分别对分离得到的海马细胞的形态学和电生理学特征进行研究.通过... 为了获得适用于膜片钳实验技术的单个海马神经元,应用酶消化及机械分离法,急性分离出生10~13 d的昆明小鼠得到单个海马神经元.通过倒置显微镜直接观察和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分别对分离得到的海马细胞的形态学和电生理学特征进行研究.通过实验可得,急性分离所得活性较好的海马神经元胞体具有锥形胞体和顶树突特征,立体感强.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模式下可记录到全细胞电流及钠、钾通道电流.由实验结果可知,该方法可以得到形态和生理特征良好的单个海马神经元,证实该方法适用于膜片钳技术的研究,对深入探讨药物、物理因子等对海马离子通道及信号转导机制的作用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急性分离 神经元 膜片技术 离子通道
下载PDF
适于膜片钳技术的大鼠肝Kupffer细胞急性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5
6
作者 刘亮 张宗明 +1 位作者 张驰 姜楠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2-206,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适于膜片钳技术(PCT)的大鼠肝Kupffer细胞的急性分离方法.方法:经门静脉插管,用无Ca2+,Mg2+K-H原位灌注液冲洗后,IV型胶原酶原位循环灌注消化,Per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制备大鼠肝Kupffer细胞,选择性贴壁纯化.用体... 目的:建立一种适于膜片钳技术(PCT)的大鼠肝Kupffer细胞的急性分离方法.方法:经门静脉插管,用无Ca2+,Mg2+K-H原位灌注液冲洗后,IV型胶原酶原位循环灌注消化,Per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制备大鼠肝Kupffer细胞,选择性贴壁纯化.用体内、体外吞噬功能(炭素墨水或聚苯乙烯乳珠)实验鉴定制备的肝Kupffer细胞.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技术测定Kupffer细胞电流.结果:分离获得的大鼠肝Kupffer细胞形态多样,典型的为多角形或星形,细胞分离产量为2.5-3.5×106/g,细胞纯度90%,贴壁率为39.4%.用台盼蓝染色鉴定,细胞活性大于90%,多数细胞明显吞噬颗粒.易用于PCT,且记录到钙池操纵的Ca2+通道电流(store-operatedCa2+channelcurrents,Isoc).结论:用胶原酶原位循环灌注消化,结合Per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和选择性贴壁纯化,成功分离制备出高产、纯度高的适于PCT的肝Kupffer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片技术 大鼠 KUPFFER细胞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膜片钳技术在心肌细胞药理效应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黄兵 陈雷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06-409,共4页
目的 介绍和阐述目前国内外利用膜片钳技术及其它相关方法在心肌细胞药理学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探讨膜片钳技术在心肌细胞药理学及生理学等领域的应用前景。方法 以国内外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期刊上所发表的文献为基础 ,对膜片钳技... 目的 介绍和阐述目前国内外利用膜片钳技术及其它相关方法在心肌细胞药理学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探讨膜片钳技术在心肌细胞药理学及生理学等领域的应用前景。方法 以国内外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期刊上所发表的文献为基础 ,对膜片钳技术应用于心肌细胞药理效应研究的状况进行分类、分析、归纳和综述。结果与结论 膜片钳技术的理论和方法学在近 10年的快速发展以及与其它技术的结合 ,拓宽了心肌细胞药理研究的领域。在此基础上进行以人心肌细胞为重点研究对象的药理学和生理学等研究将是今后的热点和趋势 ,具有现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片技术 心肌细胞 药理效应
下载PDF
在体膜片钳技术的发展概况 被引量:5
8
作者 杨胜 刘振伟 张永祥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3年第5期399-401,共3页
关键词 神经元 脑片 在体膜片技术 神经生理学 药理学
下载PDF
膜片钳技术的新进展及其在药物高通量筛选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艾平 郑建全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5-129,共5页
作为先进的细胞电生理技术,膜片钳一直被奉为研究离子通道的“金标准”。应用膜片钳技术可以证实细胞膜上离子通道的存在并能对其电生理特性、分子结构、药物作用机制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研究表明,以离子通道为靶标... 作为先进的细胞电生理技术,膜片钳一直被奉为研究离子通道的“金标准”。应用膜片钳技术可以证实细胞膜上离子通道的存在并能对其电生理特性、分子结构、药物作用机制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研究表明,以离子通道为靶标的药物研究在未来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为了突破由于筛选技术所造成的针对离子通道为靶标的药物研发的瓶颈,近年来,对膜片钳技术进行了改进以适合药物高通量筛选的需求,由此产生了一些新的技术。本文就最近几年膜片钳技术的新进展及其在药物高通量筛选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片技术 高通量筛选 离子通道
下载PDF
膜片钳技术结合血清药理学方法揭示中药作用机理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永霞 邹志暖 朱初麟 《中医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691-694,共4页
目的:介绍和阐述目前国内外利用膜片钳技术及血清药理学方法在中药研究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二者在中药研究领域的应用前景。方法:以国内外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期刊上所发表的文献为基础,对膜片钳技术和血清药理学方法应用于中药研究... 目的:介绍和阐述目前国内外利用膜片钳技术及血清药理学方法在中药研究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二者在中药研究领域的应用前景。方法:以国内外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期刊上所发表的文献为基础,对膜片钳技术和血清药理学方法应用于中药研究的状况进行分析、归纳和综述。结果与结论:膜片钳技术近年来渗透到中医药研究的各个领域,对中医药研究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运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借助现代化手段,中医药研究将向更深层发展,中药作用及机制将可能被全面揭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片技术 血清药理 中药
下载PDF
膜片钳技术在心血管及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妙龄 曾晓荣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7年第9期698-700,共3页
膜片钳技术是一种以记录通过细胞膜上的各种离子通道的离子电流来反映细胞膜上单一的或多个的离子通道活动的技术。通过微电极与细胞膜之间形成紧密接触,采用电压钳或电流钳技术对生物膜上离子通道的电活动进行记录。可测量1μA的电流... 膜片钳技术是一种以记录通过细胞膜上的各种离子通道的离子电流来反映细胞膜上单一的或多个的离子通道活动的技术。通过微电极与细胞膜之间形成紧密接触,采用电压钳或电流钳技术对生物膜上离子通道的电活动进行记录。可测量1μA的电流灵敏度,1μm的空间分辨率和10μs的时间分辨率,为从分子水平了解生物膜离子通道的开启和关闭、动力学选择性和通透性等膜信息提供了直接的手段。膜片钳技术的发展不过20多年时间,但却广泛的应用于心血管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及药理学的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生理学 膜片技术 药理学 膜离子通道 离子电流 电流钳技术 时间分辨率 空间分辨率
下载PDF
膜片钳技术在动脉粥样硬化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唐朝克 杨永宗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02年第S1期74-77,共4页
膜片钳技术是一种先进的电生理技术,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最近几年已把它运用于研究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平滑肌细胞离子通道电生理特性的改变.研究发现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凋亡与K+通道活动增加有关,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与发展... 膜片钳技术是一种先进的电生理技术,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最近几年已把它运用于研究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平滑肌细胞离子通道电生理特性的改变.研究发现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凋亡与K+通道活动增加有关,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与发展过程中大电导型钙激活钾通道起着重要的功能作用.某些药物影响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平滑肌细胞离子通道而发挥作用.膜片钳技术给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理研究带来了新的亮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片技术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平滑肌细胞 离子通道
下载PDF
血清药理学与膜片钳技术对川芎扩冠离子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艳 杨艳艳 +5 位作者 李妙龄 程俊 刘智飞 周文 裴杰 曾晓荣 《四川医学》 CAS 2008年第6期634-637,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分析川芎灌胃动物后分离的含药血清(含川芎血清)对猪冠状动脉血管条及平滑肌细胞BKCa的作用,旨在从细胞分子水平阐述其扩冠机制,也为探索建立血清药理学与膜片钳技术结合于中药研究的联合技术奠定基础。方法用膜片钳实验及... 目的通过观察分析川芎灌胃动物后分离的含药血清(含川芎血清)对猪冠状动脉血管条及平滑肌细胞BKCa的作用,旨在从细胞分子水平阐述其扩冠机制,也为探索建立血清药理学与膜片钳技术结合于中药研究的联合技术奠定基础。方法用膜片钳实验及冠状动脉血管条实验观察含川芎血清、川芎主要活性成分川芎嗪(阳性对照)和空白血清(阴性对照)对BKCa的作用以及对离体猪冠状动脉血管条的影响。结果在内面向外式和贴附式膜片上,含川芎血清和空白血清对BKCa通道无激活作用,但在内面向外式膜片上,阳性对照川芎嗪对BKCa通道具有激活作用,且川芎嗪具有对抗高钾(45mM)去极化所致的冠脉血管条收缩的作用,含川芎血清和空白血清无此作用。结论川芎嗪对BKCa通道具有直接激活作用,含川芎血清在体外实验中对BKCa通道无明显激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 川芎嗪 血清药理学 膜片技术 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
下载PDF
物理因子对神经系统影响的研究现状和膜片钳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刚 程立君 +1 位作者 林凌 杨英超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4期279-284,共6页
人们生活的环境中物理因子的影响无处不在,物理因子对人神经系统的影响也是十分的突出。目前这方面的研究也很多,但是方法各不相同并且只是在生物整体或器官水平上的。膜片钳技术是一种先进的电生理技术,通过该技术研究物理因子对神经... 人们生活的环境中物理因子的影响无处不在,物理因子对人神经系统的影响也是十分的突出。目前这方面的研究也很多,但是方法各不相同并且只是在生物整体或器官水平上的。膜片钳技术是一种先进的电生理技术,通过该技术研究物理因子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可以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揭示物理因子作用下神经系统的某些重要的生理功能。文中回顾了国内外物理因子对神经系统的研究方法和现状,简要介绍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以及膜片钳的基本原理,提出了膜片钳技术在研究物理因子对神经系统影响中的可能应用与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因子 神经系统 膜片技术
下载PDF
膜片钳技术原理及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韩旭东 王益民 +1 位作者 刘彦强 孟燕妮 《实验室科学》 2011年第4期107-109,112,共4页
通过探讨记录细胞离子通道中的离子电流来反映细胞膜单一或多个离子通道分子活动的膜片钳技术和工作原理,以及其在中药单一提取成分、中药单味药以及中药复方研究中的应用,为中药在不同应用情况下的药效分析和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 膜片技术 中药方剂 药效分析
下载PDF
膜片钳实验技术系列讲座:第二部分 泵电流和运输电流的分析法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军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70-374,共5页
关键词 膜片技术 离子通道 实验技术
下载PDF
细胞电生理与膜片钳技术 被引量:13
17
作者 康华光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2000年第3期155-160,共6页
本讲座介绍细胞电生理的基本知识及其基本方法。包括细胞的简单结构、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生物电信号的产生机制。膜片钳技术是现代电生理研究的基本方法 ,它涉及实验系统的组建和实验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 细胞电生理 生物电信号 膜片技术
下载PDF
膜片钳技术在高血压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沈燕 史慧妍 +1 位作者 杨沙 王舒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年第1期87-89,共3页
膜片钳技术(patch-clamp technique)是1976年由Nehetr和Sakroann在电压钳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记录细胞膜离子通道电生理活动的技术。通过微电机与细胞膜之间形成紧密接触,采用电压钳或电流钳技术对生物膜上离子通道的电活动进行记录。
关键词 膜片技术 应用 高血压 膜离子通道 电生理活动 电流钳技术 分子水平 细胞水平
下载PDF
膜片钳技术在经络信息传递研究中应用探讨 被引量:1
19
作者 郑利岩 李春日 张小卿 《上海针灸杂志》 2009年第8期484-485,共2页
膜片钳技术自上世纪70年代建立以来,被广泛应用于生理学、药理学等多种学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为解决生物信息的跨膜信号转导问题提供了最先进的研究手段。针灸通过经络从多方面、多水平、多途径产生的治疗效应,也是一种生物信息... 膜片钳技术自上世纪70年代建立以来,被广泛应用于生理学、药理学等多种学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为解决生物信息的跨膜信号转导问题提供了最先进的研究手段。针灸通过经络从多方面、多水平、多途径产生的治疗效应,也是一种生物信息的传递,其作用是否与药物一样引起了细胞电生理、细胞生物学的变化,应用此技术予以深入研究,将会阐明其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络研究 膜片技术 针灸血清
下载PDF
膜片钳技术在昆虫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薛超彬 罗万春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96-499,共4页
膜片钳技术是现代电生理研究的基本方法 ,它以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为研究对象。离子通道是多种杀虫剂的作用靶 ,因此作为研究离子通道基本手段的膜片钳技术在药剂神经性作用机理研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关键词 膜片技术 毒理学 昆虫 细胞膜 离子通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