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5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状腺髓样癌术前诊断及细胞病理学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玉环 方庆全 +1 位作者 郑海燕 苏龙其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486-490,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学、超声、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在甲状腺髓样癌术前诊断的应用价值,并探讨甲状腺髓样癌的细胞病理学形态特征。方法回顾分析34例甲状腺髓样癌临床病例资料及细胞病理学特征,并与同期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及结节性甲状腺肿病例进... 目的探讨血清学、超声、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在甲状腺髓样癌术前诊断的应用价值,并探讨甲状腺髓样癌的细胞病理学形态特征。方法回顾分析34例甲状腺髓样癌临床病例资料及细胞病理学特征,并与同期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及结节性甲状腺肿病例进行比较,总结甲状腺髓样癌的细胞病理学形态特征。结果甲状腺髓样癌组血清降钙素、癌胚抗原、降钙素原检测值升高例数均显著多于甲状腺乳头状癌组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组。对照术后病理诊断,超声诊断甲状腺髓样癌的准确率为75.00%,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甲状腺髓样癌的符合率为91.67%。甲状腺髓样癌细胞病理学主要形态特征有:胞质不规则形或梭形、核偏位的细胞、双核或多核巨细胞、散在突出的大细胞、染色质呈“胡椒盐样”、梭形细胞、淀粉样物。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病理学特征:核增大,核卵圆形或不规则型,可见纵向核沟与核内假包涵体,常见小核仁,染色质毛玻璃样,常见浓厚胶质,偶见砂砾体。结节性甲状腺肿细胞病理学特征:可见成簇或小片蜂窝状的滤泡上皮细胞,核大小一致,分布均匀,常见多量巨噬细胞,背景可见较多红细胞及少量炎性细胞。结论血清降钙素、癌胚抗原、降钙素原检测与超声诊断对甲状腺髓样癌的术前诊断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掌握甲状腺髓样癌细针穿刺细胞病理学特征,可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及结节性甲状腺肿鉴别,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其术前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髓样癌 血清 超声 细针穿刺细胞 细胞病理学特征 术前诊断
下载PDF
免疫细胞化学在辅助浆膜腔积液细胞病理学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2
作者 李香菊 潘秦镜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1期45-48,共4页
免疫细胞化学是辅助浆膜腔积液细胞病理学鉴别诊断良恶性细胞的主要手段。腺癌细胞敏感抗体有B72 3、Ber EP4、MOC 31等 ;间皮细胞敏感抗体有calretinin、thrombomodulin、HBME 1等。最理想的标本制备方法是石蜡包埋法。
关键词 免疫细胞 腔积液 细胞病理学诊断 间皮细胞敏感抗体
下载PDF
胸腹水细胞块石蜡包埋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在胸腹水细胞病理学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0
3
作者 邱前程 卢善明 黄杰雄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43-44,共2页
目的 :探讨胸腹水细胞块石蜡包埋、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4 5例胸腹水标本进行石蜡包埋、切片、苏木精 伊红染色 ,CEA、CK(pan)、Cal、P5 3、PCNA、GST- ∏、P gp等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 :胸腹水细... 目的 :探讨胸腹水细胞块石蜡包埋、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4 5例胸腹水标本进行石蜡包埋、切片、苏木精 伊红染色 ,CEA、CK(pan)、Cal、P5 3、PCNA、GST- ∏、P gp等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 :胸腹水细胞块石蜡包埋技术 ,能收集到较多的有核细胞 ,苏木精 伊红染色色彩鲜艳、清晰 ,有时能观察到组织结构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背景清 ,阳性颗粒定位准确 ,可靠性高。结论 :该法的应用提高了胸腹水的阳性检出率 ,提高了疑难病例诊断的准确率 ,方法简单 ,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细胞染色 胸腹水细胞 石蜡包埋 病理学诊断 伊红 P-gp 有核细胞 结论 收集 技术
下载PDF
植物病毒的电镜诊断(续篇)——新增植物病毒科和属及其形态学和细胞病理学特征 被引量:6
4
作者 洪健 陈集双 +1 位作者 周雪平 李德葆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72-779,共8页
本文介绍国际病毒分类学委员会 (ICTV)最新发表的病毒分类第七次报告中新增植物病毒的科与属 ,重点描述了这些科 (属 )病毒的形态学和细胞病理学特征 ,目前被ICTV所承认的植物病毒已达 1 5科、72属 ,共 90
关键词 植物病毒 诊断 电子显微镜 形态 细胞病理学特性 病毒分类
下载PDF
全自动细胞DNA定量分析联合细胞病理学检查在良恶性浆膜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5
作者 贾静 石新兰 +2 位作者 李振强 李玉广 亢紫涵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9期2375-2378,2383,共5页
目的探讨全自动细胞DNA定量分析、细胞病理学检查及两法联合在良恶性浆膜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30例浆膜腔积液患者的积液标本的细胞病理学检查结果及全自动细胞DNA定量分析结果,以活检病理结果结合临床最终诊断为“金标... 目的探讨全自动细胞DNA定量分析、细胞病理学检查及两法联合在良恶性浆膜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30例浆膜腔积液患者的积液标本的细胞病理学检查结果及全自动细胞DNA定量分析结果,以活检病理结果结合临床最终诊断为“金标准”,统计两种方法单独及两法联合在良恶性浆膜腔积液诊断中的符合率。结果全自动细胞DNA定量分析技术诊断恶性浆膜腔积液的灵敏度略高于细胞病理学检查(73.5%vs.72.3%),特异度低于细胞病理学检查(89.8%vs.96.6%)。两法联合诊断恶性浆膜腔积液的约登指数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均高于单一细胞病理学检查(约登指数为0.733 vs.0.689,ROC曲线下面积为0.892 vs.0.853,P<0.001)或全自动细胞DNA定量分析(约登指数为0.733 vs.0.633,ROC曲线下面积为0.892 vs.0.832,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自动细胞DNA定量分析技术联合传统的细胞病理学检查可明显提高恶性浆膜腔积液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定量分析 腔积液 细胞诊断 病理学
下载PDF
滤泡性树突状细胞肉瘤4例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易华 简燚 +3 位作者 李娟 罗克枢 范严严 汪盛贤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9年第6期417-420,共4页
目的探讨滤泡性树突状细胞肉瘤的病理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特点。方法对4例滤泡性树突状细胞肉瘤的石蜡标本进行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果滤泡性树突状细胞肉瘤的病理特点为肿瘤细胞呈巢片状、旋涡状或束状排列,瘤细胞边界不清,胞质丰... 目的探讨滤泡性树突状细胞肉瘤的病理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特点。方法对4例滤泡性树突状细胞肉瘤的石蜡标本进行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果滤泡性树突状细胞肉瘤的病理特点为肿瘤细胞呈巢片状、旋涡状或束状排列,瘤细胞边界不清,胞质丰富,淡嗜酸性,常见多核或单核瘤巨细胞,胞核染色空淡,间质常有多少不等的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化:瘤细胞CD21、CD35和clusterin(+),部分肿瘤细胞EGFR、S-100、CD68、EMA和vimentin(+),CK和CD1a(-),Ki-67表达程度不一。结论滤泡性树突状细胞肉瘤形态学变化较大,确诊需要依靠详细的病理形态观察和多种免疫组化染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泡性树突状细胞肉瘤 病理学 免疫表型
下载PDF
肝细胞性结节与小肝细胞性肝癌Ⅱ——病理学与影像学鉴别诊断 被引量:5
7
作者 杨晓波 赵海涛 桑新亭 《癌症进展》 2013年第1期16-21,共6页
0引言 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恶性程度高,其形成是一个多步骤的过程,以不断累积的基因改变导致肝细胞脱离正常生长,造成不断再生的肝细胞具有恶变倾向性,部分肝细胞形成再生结节、不典型增生灶、不... 0引言 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恶性程度高,其形成是一个多步骤的过程,以不断累积的基因改变导致肝细胞脱离正常生长,造成不断再生的肝细胞具有恶变倾向性,部分肝细胞形成再生结节、不典型增生灶、不典型增生结节,最终发生肝细胞肝癌。这一过程中出现分子学、组织学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肝细胞性肝癌 肝脏不典型增生结节 病理学进展 影像进展 鉴别诊断
下载PDF
伸展细胞型室管膜瘤的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余力 肖莎 赖晃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3-175,共3页
 目的 探讨伸展细胞型室管膜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6例伸展细胞型室管膜瘤进行光镜、免疫组化、特殊染色、电镜观察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肿瘤主要由长梭形细胞构成,呈束状交错状、车辐状排列,可见围绕血...  目的 探讨伸展细胞型室管膜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6例伸展细胞型室管膜瘤进行光镜、免疫组化、特殊染色、电镜观察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肿瘤主要由长梭形细胞构成,呈束状交错状、车辐状排列,可见围绕血管分布,形成假菊形团。瘤细胞呈单极或双极突起细长,分化好,核分裂象罕见,未见坏死。免疫组化标记瘤细胞vim entin强阳性,GFAP、S -100蛋白、EMA阳性,Syn和HHF35阴性。超微结构观察见较多的中间细丝和发育好的的桥粒,以及细胞间腔隙内有微绒毛。结论 伸展细胞型室管膜瘤起源于脑室附近伸展细胞,是罕见的室管膜瘤的一个亚型,在诊断上往往易与其它梭形细胞为主的神经上皮肿瘤相混,病理诊断依赖于组织学、免疫组化、特殊染色和电镜观察。免疫组化和特殊染色在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展细胞型室管 病理学观察 vimentin S-100蛋白 临床病理特点 特殊染色 免疫组化标记 神经上皮肿瘤 鉴别诊断 电镜观察 HHF35 超微结构观 细胞构成 血管分布 GFAP 梭形细胞 病理诊断 细胞 车辐状 分裂象 强阳性
下载PDF
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的病理学诊断
9
作者 张春玲 刘绍忠 周大兵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23期93-95,共3页
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Subcutaneous panniculitis like T cell lyphoma,SPTCL)是一种较少见的皮肤T细胞淋巴瘤,目前一般认为起源于外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临床主要表现为皮下多发性结节、斑块或皮下肿块,伴有发热、消瘦等全... 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Subcutaneous panniculitis like T cell lyphoma,SPTCL)是一种较少见的皮肤T细胞淋巴瘤,目前一般认为起源于外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临床主要表现为皮下多发性结节、斑块或皮下肿块,伴有发热、消瘦等全身症状,缺乏特异性,易误诊。确诊主要依赖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基因重排等检测方法。现从病理学角度对该疾病目前研究状况进行综述,以期提高其病理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下脂炎样T细胞淋巴瘤 组织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
下载PDF
上皮型肺母细胞瘤病理学特点及诊断
10
作者 高靖 欧阳建东 黄培荫 《现代医学》 2003年第5期339-340,共2页
目的 探讨上皮型肺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 2例切除肿瘤的组织进行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 上皮型肺母细胞瘤是一种仅以上皮性成分为恶性的肺母细胞瘤 ,好发于 10岁以上儿童及成人。镜下可见... 目的 探讨上皮型肺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 2例切除肿瘤的组织进行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 上皮型肺母细胞瘤是一种仅以上皮性成分为恶性的肺母细胞瘤 ,好发于 10岁以上儿童及成人。镜下可见由恶性上皮性成分构成的假复层腺样结构 ,并见特征性的细胞团及菊形团样腺体。免疫组化结果示肿瘤成分表达CK ,部分可表达Syn及CgA。 结论 上皮型肺母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高分化恶性肿瘤 ,由于该肿瘤预后较好 ,需与其他类型的肺母细胞瘤及肺腺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型肺母细胞 病理学特点 诊断 鉴别诊断 免疫组织化 形态
下载PDF
小儿恶性淋巴瘤病理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超微病理学的临床研究
11
作者 谷仁凯 周容 +5 位作者 卢洁 董增义 孙立荣 佟琳如 庞秀英 刘毅 《中国小儿血液》 1997年第4期148-151,共4页
对35例小儿恶性淋巴瘤(ML)经病理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及超微病理学四个方面进行研究,旨在了解其间的相互联系及其临床意义。结果表明ML免疫分型呈多样化改变,免疫分型与病理类型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淋巴结染色体核型异常率高达... 对35例小儿恶性淋巴瘤(ML)经病理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及超微病理学四个方面进行研究,旨在了解其间的相互联系及其临床意义。结果表明ML免疫分型呈多样化改变,免疫分型与病理类型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淋巴结染色体核型异常率高达100%,霍奇金瘤的染色体核型变化较非霍奇金淋巴瘤复杂,并与病理类型有一定相关性。15例ML同时进行了病理及电镜分型诊断,病理亚型诊断答合率80%,电镜亚型诊断符合率93.3%。提示ML是一组高度异质性恶性肿瘤,上述四方面的改变与肿瘤细胞分化密切相关,在病理分型的基础上结合电镜检查,可提高ML各亚型分类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肉瘤 免疫 细胞遗传 超微病理学 儿童
下载PDF
脑膜血管周细胞瘤临床病理学分析(附病例报告1例)
12
作者 刘波 李涌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18期284-284,共1页
目的:分析和探讨脑膜血管周细胞瘤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对1例脑膜血管周细胞瘤的一般特征进行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染色以及术后随访,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结果:肿瘤大体呈结节状,镜下肿瘤呈分叶状,肿瘤细胞密集,呈短梭形,大小一致,... 目的:分析和探讨脑膜血管周细胞瘤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对1例脑膜血管周细胞瘤的一般特征进行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染色以及术后随访,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结果:肿瘤大体呈结节状,镜下肿瘤呈分叶状,肿瘤细胞密集,呈短梭形,大小一致,无特定的排列方式,伴有大量小血管腔。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CD34、CD99、Bcl-2、Vimentin均为弥漫阳性表达。结论:脑膜血管周细胞瘤少见,诊断时应注意与脑膜瘤和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周细胞 临床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布-加综合征隔膜组织病理学与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白卫星 李天晓 +3 位作者 翟水亭 马秀现 曹会存 王子亮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7期463-467,共5页
目的研究布-加综合征(BCS)隔膜组织与正常下腔静脉中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观察分析BCS隔膜组织的病理改变与患者性别和肝功能储备间相关性,进一步了解膜性BCS的发病机制。方法隔膜组织标本来自我院1988-2000年BCS患者外科切除组织蜡块,... 目的研究布-加综合征(BCS)隔膜组织与正常下腔静脉中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观察分析BCS隔膜组织的病理改变与患者性别和肝功能储备间相关性,进一步了解膜性BCS的发病机制。方法隔膜组织标本来自我院1988-2000年BCS患者外科切除组织蜡块,共34例,设为实验组;另外切取16例肾移植供体的下腔静脉组织,设为对照组。免疫组化检测TGFβR、PDGFR、FGFR和ET-1在隔膜组织内的表达。比较上述指标在BCS隔膜组织与正常下腔静脉表达的差异,并研究病理表现与患者性别及肝功能分级的关系。结果正常血管与BCS隔膜组织中均有TGFβR、PDGFR、FGFR及ET-1阳性细胞,4种指标在正常血管与BCS隔膜组织表达率分别为0.21±0.07和0.38±0.14(TGFR),0.30±0.08和0.52±0.07(PDGFR),0.24±0.06和0.50±0.11(FGFR),0.24±0.08和0.54±0.12(ET-1);隔膜组织中上述指标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血管(P<0.05)。隔膜组织中的表达率与患者性别之间并无明显关系(P>0.05);不同级别肝功能患者的ET-1表达有明显差异(P<0.05),肝功储备良好患者的ET-1表达率高于肝功能差。结论①炎症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BCS隔膜组织的形成。②BCS隔膜组织与正常血管对比,TGFβR、PDGFR、FGFR及ET-1表达存在差异。③上述生物因子的表达受多种因素影响,与患者性别无相关性,而与患者肝功能储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加综合征 病因 病理学 免疫 细胞因子
下载PDF
85例髓母细胞瘤临床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苗娜 楚慧 +4 位作者 王志强 蒲红伟 马志萍 李桂芳 佐力克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髓母细胞瘤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收集85例髓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观察其组织病理学及免疫学表型特征,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85例髓母细胞瘤患者中男性49例... 目的探讨髓母细胞瘤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收集85例髓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观察其组织病理学及免疫学表型特征,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85例髓母细胞瘤患者中男性49例,女性36例,平均发病年龄(9.35±1.18)岁。75例患者病变位于小脑(其中59例位于小脑半球,16例位于小脑蚓部),10例分别位于脊髓(5例)、第四脑室(1例)、大脑颞叶(1例)、大脑额叶(1例)、大脑枕叶(1例)、中脑(1例)。临床表现主要为颅内压增高、共济失调及患侧肢体运动障碍等,部分病人表现为言语不清、记忆力下降及肢体感觉麻木等。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突触素(Syn)阳性表达率为64%,β连环蛋白(β-catenin)阳性表达率为45%,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表达率为50%;NF、CD99肿瘤细胞散在或弱阳性表达;Vimentin、CK、Neu-N、EMA肿瘤细胞呈阴性表达;肿瘤细胞Ki-67增殖指数较高,约为60%。结论髓母细胞瘤儿童多发,预后不良,β-catenin和Ki-67免疫组化染色对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可能成为髓母细胞瘤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母细胞 组织病理学特征 鉴别诊断 免疫组织化
下载PDF
肺嗜酸细胞类癌2例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6
15
作者 陆鸣 陈书媛 +1 位作者 宋红梅 张长淮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2期77-78,共2页
目的 探讨肺嗜酸细胞类癌的病理学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 2例肺嗜酸细胞类癌的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及电镜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2例肺嗜酸细胞类癌的组织病理学特点 :瘤细胞胞质内有多量嗜酸性细颗粒。免疫组化 :角蛋白、... 目的 探讨肺嗜酸细胞类癌的病理学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 2例肺嗜酸细胞类癌的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及电镜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2例肺嗜酸细胞类癌的组织病理学特点 :瘤细胞胞质内有多量嗜酸性细颗粒。免疫组化 :角蛋白、NSE、CgA、Syn呈阳性表达 ,S 1 0 0呈阴性表达。电镜 :瘤细胞胞质内见多量神经内分泌颗粒和增多的线粒体。结论 肺嗜酸细胞类癌具独特的病理学特点 ,免疫组化和电镜结果有助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肺嗜酸细胞类癌 病理学 免疫组化 鉴别诊断 肺癌
下载PDF
肝脾γδ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耿舰 朱梅刚 +1 位作者 丁彦青 韩慧霞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8-90,共3页
目的探讨肝脾γδ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免疫表型。方法应用常规病理、免疫组化观察1例肝脾γδT细胞淋巴瘤并对相关文献进行调研。结果患者肝脾明显增大,镜下显示瘤细胞弥漫浸润脾脏红髓血窦,瘤细胞中等大,胞浆淡染,核染色质... 目的探讨肝脾γδ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免疫表型。方法应用常规病理、免疫组化观察1例肝脾γδT细胞淋巴瘤并对相关文献进行调研。结果患者肝脾明显增大,镜下显示瘤细胞弥漫浸润脾脏红髓血窦,瘤细胞中等大,胞浆淡染,核染色质较细腻,核仁不明显。肝脏血窦内瘤细胞呈佛珠状或线样浸润,免疫表型:瘤细胞表达CD45RO、CD3和TIA-1,而CD57、CD20和CD79a等标记阴性。结论肝脾γδT细胞淋巴瘤是较为罕见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预后较差,应注意与其他淋巴瘤和白血病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脾ΓΔT细胞淋巴瘤 病理学特征 免疫表型 鉴别诊断 诊断
下载PDF
感染旋毛虫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及组织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光玉 王云甫 +3 位作者 黄朝芬 钟萍 王珏 张幼林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398-1400,共3页
目的:观察感染旋毛虫小鼠组织病理学的改变及IL-2对感染旋毛虫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小鼠感染旋毛虫后,分别采用ELISA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不同时期外周血中IL-2含量、CD4+及CD8+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以及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小鼠... 目的:观察感染旋毛虫小鼠组织病理学的改变及IL-2对感染旋毛虫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小鼠感染旋毛虫后,分别采用ELISA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不同时期外周血中IL-2含量、CD4+及CD8+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以及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小鼠感染旋毛虫后1~5周IL-2的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增加;感染旋毛虫后的1~6周,CD4+T细胞较正常组明显减少,CD8+T淋巴细胞明显增多,CD4+/CD8+比值明显下降。幼虫移行寄生使受累的横纹肌发生变性、肿胀,横纹肌消失,虫体周围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的浸润。结论:旋毛虫感染造成宿主以横纹肌损害为主的病理过程。IL-2对感染旋毛虫小鼠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病/免疫 旋毛虫病/病理学 细胞介素2/分析 T 淋巴细胞亚群/分析 小鼠 . 旋毛虫感染 T淋巴细胞亚群 组织病理学
下载PDF
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10例临床病理及分子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荣君 黄海建 +1 位作者 柳秋月 郑智勇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8年第1期28-31,36,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AFH)的临床病理学及分子病理学特征。方法对10例AFH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化与分子病理学检测,随访治疗、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0例患者男女各5例,发病年龄6~76岁(平均33.7岁)。临床表现为皮... 目的探讨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AFH)的临床病理学及分子病理学特征。方法对10例AFH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化与分子病理学检测,随访治疗、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0例患者男女各5例,发病年龄6~76岁(平均33.7岁)。临床表现为皮下软组织肿块,咳嗽,或体检发现。肿瘤最大径1~7.5 cm(平均4.1 cm)。病理组织学表现,肿瘤有假包膜,包膜外具有"淋巴细胞套"。经典型(6/10)有实性区域和假血管腔隙;实性区瘤细胞梭形、圆形、卵圆形,呈束状、片状或不规则排列,轻度异型性,核分裂象少见(<2个/10 HPF)。假血管腔隙区域类似于血管瘤样,腔隙无血管内皮细胞衬覆。本组实体型4例,瘤细胞实性分布,无假血管腔隙或血管瘤样区域。免疫组化:肿瘤细胞vimentin(10/10)、a-SMA(3/10)、desmin(8/10)、CD68(5/10)、EMA(9/10)和CD99(8/10)(+),CD34、S-100、CD56、CD117、INI1、ALK1、HMB45和STAT6(-)。荧光原位杂交检测(FISH)10例均检测到EWSR1基因分离信号。结论 AFH是一种较为罕见的中间型软组织肿瘤,诊断依赖于形态学、免疫组化及分子病理学检测。治疗以手术完整切除为主,术后需要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 诊断 鉴别诊断 免疫组化 分子病理学
下载PDF
原发性肝细胞癌分子病理学研究与临床 被引量:9
19
作者 贺文广 门九章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191-192,共2页
原发性肝癌(primarylivercancer,PLC)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90%为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目前我国肝癌发病人数占全球55%,死亡人数约占全世界肝癌死亡人数的45%。随着以形态学为主的"传统病理学"向... 原发性肝癌(primarylivercancer,PLC)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90%为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目前我国肝癌发病人数占全球55%,死亡人数约占全世界肝癌死亡人数的45%。随着以形态学为主的"传统病理学"向形态学与分子学诊断相结合的"分子病理学"转变,原发性肝癌在发病、诊断、治疗、预后等方面有了新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病理学 肝癌死亡人数 原发性肝细胞 细胞肝癌 病人数 索拉非尼 肝癌诊断 分子 肿瘤血管生成 间质金属蛋白酶
下载PDF
颗粒细胞瘤14例临床病理学观察与文献复习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秋鹏 甘梅富 +2 位作者 王四玲 张建伟 周涛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10-513,共4页
目的探讨颗粒细胞瘤(granular cell tumor,GCT)的临床病理特征,并提高对颗粒细胞瘤的认识。方法分析2006年至2010年台州医院收治的14例颗粒细胞瘤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14例均表现为皮下或深部软组织无痛性的孤立性肿块。肿瘤位于食管6例... 目的探讨颗粒细胞瘤(granular cell tumor,GCT)的临床病理特征,并提高对颗粒细胞瘤的认识。方法分析2006年至2010年台州医院收治的14例颗粒细胞瘤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14例均表现为皮下或深部软组织无痛性的孤立性肿块。肿瘤位于食管6例,腰部及胸背部3例,左下腹壁1例,左上臂1例,阴囊1例,左肺上叶支气管1例,右肺上叶支气管1例。肿瘤直径0.3~4 cm,平均1.3 cm。镜下14例GCT形态相似,肿瘤由呈巢或片状排列的圆形或多边形细胞组成,胞质呈嗜伊红细颗粒状。免疫组织化学S-100和NSE阳性,1例CD68弱阳性,Desmin、CK阴性。14例GCT中13例良性1,例细胞不典型性。1例不典型病例及5例良性病例呈膨胀性生长,另8例良性病例呈浸润性生长。11例经随访5-38月,均未见复发和转移3,例失访。结论颗粒细胞瘤为一种少见的具有雪旺细胞分化的软组织肿瘤,可发生于任何部位。临床及形态学容易误诊,免疫组织化学标志对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细胞/病理学 软组织肿瘤 诊断 鉴别 随访研究 免疫组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