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藻糖和透明质酸对膜脂双层的保护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5
1
作者 张玉华 籍保平 +1 位作者 凌沛学 孟一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9-55,共7页
根据冻干脂质体药物保存率、粒径变化、玻璃化温度(Tg)以及磷脂与糖类相互作用,考察海藻糖和透明质酸(HA)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冻干-再水化过程中,海藻糖、乳糖、蔗糖、HA以及海藻糖和HA复配物均能抑制脂质双层融合与药物泄漏。HA... 根据冻干脂质体药物保存率、粒径变化、玻璃化温度(Tg)以及磷脂与糖类相互作用,考察海藻糖和透明质酸(HA)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冻干-再水化过程中,海藻糖、乳糖、蔗糖、HA以及海藻糖和HA复配物均能抑制脂质双层融合与药物泄漏。HA单独使用时保护作用较低,而与海藻糖组合后作用高于两者单独使用。海藻糖与磷脂间存在相互作用,该作用可能是海藻糖的-OH与磷脂PO2-形成的氢键。海藻糖和HA复配可以充分发挥两者的互补作用,即海藻糖的"水替代"作用与HA的"玻璃态"作用有机结合,因此保护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糖 透明质酸 膜脂双层 保护作用
下载PDF
Eu^(3+)对DMPC人工膜脂双层主相变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徐洪文 付素冉 +1 位作者 张束空 许振华 《化学研究》 CAS 1999年第1期21-24,共4页
利用付里叶变温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研究了Eu3+离子与人膜DMPC脂双层配位作用的影响,实验发现Eu3+离子对DMPC脂双层影响不局限于界面区域,而且扩展到整个酰基链,因而使DMPC脂双层的主相变温度提高了6℃。
关键词 DMPC双层 人工膜脂双层 铕离子 主相变温度
下载PDF
Eu^(3+)和Al^(3+)离子对DPPC人工膜脂双层主相变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徐洪文 傅素冉 +1 位作者 张束空 许振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1553-1555,共3页
天然生物膜组成复杂,直接用于研究困难较大.由于天然生物膜中脂分子的行为与人工脂双层膜的行为十分类似,故我们用单一磷脂制备人工脂双层膜来研究金属离子对其主相变温度的影响.膜的动力学性质依靠膜平面内的液体环境,决定膜流动... 天然生物膜组成复杂,直接用于研究困难较大.由于天然生物膜中脂分子的行为与人工脂双层膜的行为十分类似,故我们用单一磷脂制备人工脂双层膜来研究金属离子对其主相变温度的影响.膜的动力学性质依靠膜平面内的液体环境,决定膜流动性的膜成分是磷脂分子.磷脂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相变温度 DPPC 双层 生物
下载PDF
ns脉冲电场诱导细胞脂双层膜电穿孔的仿真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姚陈果 王剑飞 +2 位作者 李成祥 米彦 孙才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23-427,共5页
为探讨ns脉冲电场诱导细胞器膜产生电穿孔的机理,采用分子动力学软件从原子水平上分析了ns脉冲电场作用下细胞脂双层膜电穿孔形成及其孔径随时间变化的过程,研究了电穿孔形成的机理。结果表明,脂质分子的偶极子在脉冲电场作用下的振动... 为探讨ns脉冲电场诱导细胞器膜产生电穿孔的机理,采用分子动力学软件从原子水平上分析了ns脉冲电场作用下细胞脂双层膜电穿孔形成及其孔径随时间变化的过程,研究了电穿孔形成的机理。结果表明,脂质分子的偶极子在脉冲电场作用下的振动和转动导致脂双层膜出现初始缺损并诱导脂双层膜电穿孔;电穿孔初期的多微孔间存在耦合关系;在4~5 ns内电穿孔形成并达到动态稳定。结果与细胞脂双层膜的粗粒化模型计算吻合较好,为电穿孔技术在生物医学等方面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s脉冲电场 电穿孔 机理 双层 分子动力学 仿真
下载PDF
铂支撑的碘-聚吡咯修饰双层脂膜的I-V特性 被引量:6
5
作者 邰子厚 杨昌正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06-309,共4页
首次在铂丝新生表面上形成了碘-聚吡咯双层脂膜,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碘掺杂浓度对双层脂膜I-V特性的影响。用此法所得到的铂支撑双层脂膜十分稳定,可进一步用于生物传感器及分子电子器件的基础与应用研究。
关键词 双层 吡咯聚合 生物分子电器
下载PDF
脂双层膜表面结构与稳定性的原子力显微镜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孙润广 张静 齐浩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841-846,共6页
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 1,2 二油酸甘油 3 磷酸 1 甘油 (DOPG)脂双层膜的表面结构与稳定性 .实验结果表明 ,原子力显微镜的探针与脂双层膜的相互作用导致脂双层膜表面产生一个永久的损伤 .静电相互作用对脂双层膜结构和稳定性的影响表... 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 1,2 二油酸甘油 3 磷酸 1 甘油 (DOPG)脂双层膜的表面结构与稳定性 .实验结果表明 ,原子力显微镜的探针与脂双层膜的相互作用导致脂双层膜表面产生一个永久的损伤 .静电相互作用对脂双层膜结构和稳定性的影响表明 ,在NaCl溶液中制成的脂质体 ,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 ,它们的双层膜更稳定 .在低的NaCl浓度则经常被损伤 ,在 1mol/LNaCl溶液中制备的脂双层膜变得更稳定 .在KCl溶液中结果恰好相反 .在高的KCl浓度中经常被损伤 ,随着KCl浓度的降低 ,它们的双层膜更稳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结构 原子力显微镜 双层 稳定性 1 2-二油酸甘油-3-磷酸-1-甘油
下载PDF
平面双层脂膜系统用于植物离子通道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裴真明 汤章城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1993年第6期445-448,共4页
平面双层脂膜系统是人工用脂类涂制的脂双层(BLM)结合电测定来模拟生物膜离子通透的系统。在1963年,Mueller和Rudin首先报道将脂类的溶液涂在一个直径很小的孔上时形成了脂双层,且具有和生物膜类似的电学性质,为将模拟膜系统用于生物膜... 平面双层脂膜系统是人工用脂类涂制的脂双层(BLM)结合电测定来模拟生物膜离子通透的系统。在1963年,Mueller和Rudin首先报道将脂类的溶液涂在一个直径很小的孔上时形成了脂双层,且具有和生物膜类似的电学性质,为将模拟膜系统用于生物膜研究奠定了基础。但是到70年代后,才将一些抗生素类的物质嵌合入BLM进行离子通道的研究。将生物膜嵌入BLM则是在70年代后朗的事,但当时没有受到广泛的重视,直到80年代单离子通道记录及膜片钳技术兴起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双层 植物 离子通道
下载PDF
重装于平板脂双层膜的叶绿体CF_0-CF_1复合体的通透特性 被引量:1
8
作者 马学海 施玉樑 卫瑾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97-502,共6页
叶绿体H+-ATPase(CF0-CF1复合体)是光合磷酸化系统能量转换的关键装置。本工作报告,从菠菜提取、纯化了这种复合体,并成功地将其重装于平板磷脂双层膜。在电压钳位下,观察到,随着CF0-CF1复合体的参入,出... 叶绿体H+-ATPase(CF0-CF1复合体)是光合磷酸化系统能量转换的关键装置。本工作报告,从菠菜提取、纯化了这种复合体,并成功地将其重装于平板磷脂双层膜。在电压钳位下,观察到,随着CF0-CF1复合体的参入,出现跨膜通道样活动电导变化,这种变化可被Dicyclohexl-carbodiimide(DCCD)所抑制;参入了CF0-CF1复合体的脂双层的稳态膜电导随膜两侧H+浓度梯度的提高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体 CF0-CF1复合体 平板双层 通透特性
下载PDF
膜片电极支撑自组装双层脂膜中短杆菌肽离子通道的形成
9
作者 何永红 周焕英 +2 位作者 高志贤 晁福寰 房彦军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243-1246,共4页
通过一个两步程序在膜片电极尖端形成自组装双层脂膜:(1)膜片电极尖端沾取成膜液;(2)将吸附成膜液的尖端浸入电解液中,排除尖端多余的成膜液,通过电学方法监测双层脂膜的形成。将短杆菌肽通道蛋白分散在成膜液和电解质溶液中,在制备膜... 通过一个两步程序在膜片电极尖端形成自组装双层脂膜:(1)膜片电极尖端沾取成膜液;(2)将吸附成膜液的尖端浸入电解液中,排除尖端多余的成膜液,通过电学方法监测双层脂膜的形成。将短杆菌肽通道蛋白分散在成膜液和电解质溶液中,在制备膜片电极支撑双层脂膜过程中,短杆菌肽重组到双层脂膜中形成离子通道,对通道的一般特性进行了研究,并观察到通道开放和关闭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 片钳 片电极支撑双层 离子通道 短杆菌肽 自组装 电极 支撑 电解质溶液
下载PDF
双层脂膜上的特异性相互作用与其稳定性的关系
10
作者 胡新 王少华 +2 位作者 张宇锋 鲁先道 侯新朴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87-287,共1页
关键词 质体 代谢 双层 双层 药物相互作用 稳定性
下载PDF
脂双层膜上双冠醚对碱金属离子的选择性
11
作者 邰子厚 王德枌 +1 位作者 孙小强 H.Ti.Tien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7期760-762,共3页
1967年,C.J.Pederson合成了一系列大环多醚及其与碱金属离子形成的稳定配合物,其后,G.Eisenman等研究了由许多类脂物质所构成的人工双层膜上的渗透性和电导,指出大环化合物能促进碱金属阳离子的运送选择性,本工作用5种Schiff碱型双冠醚... 1967年,C.J.Pederson合成了一系列大环多醚及其与碱金属离子形成的稳定配合物,其后,G.Eisenman等研究了由许多类脂物质所构成的人工双层膜上的渗透性和电导,指出大环化合物能促进碱金属阳离子的运送选择性,本工作用5种Schiff碱型双冠醚作为离子载体修饰脂双层膜,研究了它们对碱金属离子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 双冠醚 双层 碱金属离子 渗透性
下载PDF
槲皮素修饰的双层脂膜的伏安研究
12
作者 邰子厚 章敏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0年第4期36-39,共4页
槲皮素修饰的从层脂膜作为研究抗病毒药物的一种模型体系,用循环伏安法测定了槲皮素在脂膜界面上的氧化还原性质和配位性质。在电位扫描过程中,微量铜离子能催化槲皮素的氧化,当双层脂膜的两侧存在着合适的氧化还原偶时,就会产生跨膜的... 槲皮素修饰的从层脂膜作为研究抗病毒药物的一种模型体系,用循环伏安法测定了槲皮素在脂膜界面上的氧化还原性质和配位性质。在电位扫描过程中,微量铜离子能催化槲皮素的氧化,当双层脂膜的两侧存在着合适的氧化还原偶时,就会产生跨膜的电子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双层循环伏安
下载PDF
以金纳米粒子为探针研究二价金属离子与脂质双层膜的相互作用
13
作者 刘小花 白海鑫 +1 位作者 李永芳 侯影 《河南科学》 2009年第A05期536-538,共3页
采用一步法制备了二1-联十六烷醇磷酸氢酯(DHP)脂质双层膜保护的金纳米粒子,并以此为探针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了二价金属离子Ca2+和Mg2+与金纳米粒子表面支撑的DHP双层膜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Ca2+和Mg2+能够促使DHP双层膜发... 采用一步法制备了二1-联十六烷醇磷酸氢酯(DHP)脂质双层膜保护的金纳米粒子,并以此为探针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了二价金属离子Ca2+和Mg2+与金纳米粒子表面支撑的DHP双层膜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Ca2+和Mg2+能够促使DHP双层膜发生聚集、融合和倒塌,并且Ca2+的作用要强于Mg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离子 二价金属离子 双层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下载PDF
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对脂双层膜的修饰
14
作者 侯新朴 张昭华 《齐齐哈尔轻工业学院学报》 1990年第4期37-40,共4页
本文以月桂酰氯与L-精氨酸反应,其产物和甲醇、干燥氯化氢反应,得到N~α—月桂酰—L—精氨酸甲酯(LAM),用以修饰磷脂双分子膜,实验证明,用此膜包载药物具有提高包封率,增加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 氨基酸 表面活性剂 双层修饰
下载PDF
S-甲基二硫代肼基甲酸的西夫碱双铜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在双层脂膜上的电子传递 被引量:2
15
作者 余宝源 邰子厚 孙炳寅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81-285,共5页
合成了S-甲基二硫代肼基甲酸的西夫碱双铜配合物并用各种物理方法对其进行了结构鉴定。生物试验表明配合物对各类微生物具有一定抑制作用。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经双铜配合物修饰的双层脂膜(bilayer lipid membrane,BLM)上的氧化还原反应... 合成了S-甲基二硫代肼基甲酸的西夫碱双铜配合物并用各种物理方法对其进行了结构鉴定。生物试验表明配合物对各类微生物具有一定抑制作用。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经双铜配合物修饰的双层脂膜(bilayer lipid membrane,BLM)上的氧化还原反应,表明配合物在膜内起电子递体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夫碱 活性 双层 电子传递
下载PDF
猪心室肌细胞膜K^+通道在人工磷脂双层的重装
16
作者 高晓东 韩圣娜 +2 位作者 崔金娟 华睿 汤树本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9-170,共2页
目的 :将提取的猪心室肌细胞膜上K+ 通道重装在磷脂双层上 ,用电压嵌方法研究离子通道。方法 :将猪心室肌制成匀浆 ,通过蔗糖梯度离心 ,分离出通道蛋白成分 ,利用双室系统将其重装在人工膜上 ,在电压箝位下记录通道电流。结果 :提取的... 目的 :将提取的猪心室肌细胞膜上K+ 通道重装在磷脂双层上 ,用电压嵌方法研究离子通道。方法 :将猪心室肌制成匀浆 ,通过蔗糖梯度离心 ,分离出通道蛋白成分 ,利用双室系统将其重装在人工膜上 ,在电压箝位下记录通道电流。结果 :提取的通道蛋白成分优势电导为 2 7~ 31pS ,此外还记录到有 15 ,5 0和 10 0pS的几种通道活动 ,其中以 2 7~ 31pS最为常见。经测定反转电位 ,确定它们为K+ 选择性通道。结论 :本研究在国内首次完成了心肌钾通道在人工脂双层膜上的重装 ,为在单通道基础上研究K+ 通道提供了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 心肌 钾通道 人工双层 心室 肌细胞
下载PDF
以双层脂膜为基础的生物传感器和器件及其应用及展望 被引量:5
17
作者 田心棣 Z.SALAMON +2 位作者 V.KOCHEV A.OTTOVA M.ZVIMAN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00-104,共5页
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自组装技术建立一个简单的BLMs。总结了同生物传感器和分子电子器件有关的BLMs的工作。讨论了BLMs的改进和前景。
关键词 双层 生物传感器 分子电子器件
下载PDF
二茂铁修饰的双层脂膜与抗坏血酸的作用
18
作者 乔珊珊 李玉英 《职业与健康》 CAS 1999年第7期21-22,共2页
近年来,随着对双层脂膜(bilayer lipid membrane BLM)研究的深入发展,人们开始对由BLM构成的生物传感器、生物燃料电池以及有机二极管开关等的可能性发生了极大的兴趣。然而,两个液相之间形成的平板膜(BLM)不稳定、寿命短,难于应用于实... 近年来,随着对双层脂膜(bilayer lipid membrane BLM)研究的深入发展,人们开始对由BLM构成的生物传感器、生物燃料电池以及有机二极管开关等的可能性发生了极大的兴趣。然而,两个液相之间形成的平板膜(BLM)不稳定、寿命短,难于应用于实践工作中。H.T.Tien发现了金属表面支撑所形成的双层脂膜(sBLM)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其寿命可达36h以上,从而为双层脂膜用于生物传感器的研制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茂铁 修饰 双层 抗坏血酸 生物
下载PDF
利用薄膜挤压法制备支撑脂双层膜
19
作者 贾晋 凌颖琛 方颖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39-1545,共7页
背景:人工支撑脂双层膜是最接近细胞膜的体外仿生模型,构建结构与功能均类似于真实细胞膜的脂双层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的:探索表面均匀且流动性高的支撑脂双层膜的最佳制备条件并检测指标。方法:采用薄膜挤压法,分别以孔径为0.1,0.... 背景:人工支撑脂双层膜是最接近细胞膜的体外仿生模型,构建结构与功能均类似于真实细胞膜的脂双层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的:探索表面均匀且流动性高的支撑脂双层膜的最佳制备条件并检测指标。方法:采用薄膜挤压法,分别以孔径为0.1,0.2μm的滤膜对脂质体分子过滤10次,保留未过滤样品作为对照组,通过原子力显微镜对其表面粗糙程度进行检测,探讨制备均匀程度较高的脂双层膜所需滤膜的最佳孔径。将160μL卵磷脂(10 g/L)分别与5,10,25μL荧光磷脂(1 g/L)进行混合,通过荧光漂白恢复技术对脂双层膜的流动性进行检测,探讨卵磷脂与荧光磷脂的最适比例。结果与结论:原子力显微镜实验结果显示,经过孔径为0.1μm滤膜过滤所得的脂双层膜表面均匀程度最高(P<0.01),其表面均方根粗糙度为(0.432±0.181)nm,当滤膜孔径大于0.1μm时,脂双层膜表面均匀程度差且存在较多的未铺展开脂质体囊泡。荧光漂白恢复实验结果显示,采用孔径为0.1μm滤膜过滤的脂双层膜荧光恢复程度最高,当卵磷脂(10 g/L)与荧光磷脂(1 g/L)体积比为160∶10时,采用孔径为0.1μm滤膜过滤的脂双层膜荧光恢复程度达到90%,且扩散系数大于1μm^2/s,符合优质脂双层膜的标准。实验提示利用薄膜挤压法制备脂双层膜时,卵磷脂与荧光磷脂的最适比例以及最佳滤膜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材料相容性 卵磷 荧光磷 支撑双层 挤压法 荧光漂白恢复 原子力显微镜 均匀性 流动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双层脂和膜生物能量学中的826-氧化还原反应
20
作者 田心棣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1年第2期3-13,共11页
本文对超薄人造双分子层膜(BLM)和叶绿体及线粒体生物膜中的电子过程进行了研究,总结了由伏安技术所得的近期实验。还讨论了基础电化学在膜研究中的应用,尤其对Eyring方程、Butler-Volmer方程和Tafel方程,以及按照膜孔电积作用在膜中的... 本文对超薄人造双分子层膜(BLM)和叶绿体及线粒体生物膜中的电子过程进行了研究,总结了由伏安技术所得的近期实验。还讨论了基础电化学在膜研究中的应用,尤其对Eyring方程、Butler-Volmer方程和Tafel方程,以及按照膜孔电积作用在膜中的电子过程的起源进行了论述。讨论了在缺少双层脂的情况下确定氧化还原蛋白组分的标准电位(U′_0,对双层脂膜中有关的电子转移和生物氧化还原提出了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 生物 伏安法 孔电积 生物能量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