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膜醭毕赤酵母KD-316-3复合保鲜液的抑菌机制与初步应用
1
作者 刘艺璇 陈海艺 +2 位作者 徐悦 陈存坤 郭红莲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2期13-20,共8页
该研究制备一种含10^(8) CFU/mL膜醭毕赤酵母KD-316-3(Pichia membranaefaciens KD-316-3)的海藻糖基复合保鲜液,以果实黑斑病菌链格孢霉菌(Alternaria species)为对象进行离体抑菌研究,并进行复合保鲜液的冬枣应用保鲜试验,用以探究复... 该研究制备一种含10^(8) CFU/mL膜醭毕赤酵母KD-316-3(Pichia membranaefaciens KD-316-3)的海藻糖基复合保鲜液,以果实黑斑病菌链格孢霉菌(Alternaria species)为对象进行离体抑菌研究,并进行复合保鲜液的冬枣应用保鲜试验,用以探究复合保鲜液的抑菌机制和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离体条件下,复合保鲜液处理能抑制病原链格孢霉菌的生长,拮抗效率26.48%,使病原菌菌丝生长畸形,电解质外渗,菌丝体核酸泄漏,胞内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在冬枣贮藏过程中,复合保鲜液能抑制冬枣果实失重率的上升,有效减缓冬枣果实的病斑腐烂,对果实丙二醛含量及多酚氧化酶活性也产生明显影响,提高过氧化物酶活性。综合分析,使用膜醭毕赤酵母KD-316-3复合保鲜液处理冬枣果实可抑制病原菌引起的腐烂,维持果实良好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醭毕赤酵母 保鲜液 抑菌机制 大荔冬枣 保鲜
下载PDF
膜醭毕赤酵母挥发性物质对灰葡萄孢菌的抑菌活性及组分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陈莹莹 张亚敏 郭红莲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64-69,共6页
为探究膜醭毕赤酵母(Pichia membranaefaciens)对采后灰葡萄孢菌的抑菌机制,该研究对其挥发性物质进行了抑菌活性与抑菌机制分析。结果表明,灰葡萄孢菌被挥发性物质熏蒸48 h时,菌丝长势明显受阻,抑制率高达72.41%,其产孢量始终低于空白... 为探究膜醭毕赤酵母(Pichia membranaefaciens)对采后灰葡萄孢菌的抑菌机制,该研究对其挥发性物质进行了抑菌活性与抑菌机制分析。结果表明,灰葡萄孢菌被挥发性物质熏蒸48 h时,菌丝长势明显受阻,抑制率高达72.41%,其产孢量始终低于空白组(P<0.05)。经熏蒸后72 h,菌丝体细胞膜内核酸、蛋白质的大量外泄(P<0.05)改变了细胞膜的通透性,同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到处理过的菌丝表面出现干瘪、皱缩甚至部分菌丝胞内的内容物渗漏。有伤接种实验证明熏蒸处理的番茄果实病斑直径仅为(1.47±0.16)cm,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分离鉴定到20种挥发性物质,主要组分为醇类(39.26%)、酮类(24.72%)和有机酸类物质(8.51%)。上述结果为研究酵母菌防控采后果蔬腐烂提供了理论依据,为生防菌的安全防腐策略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醭毕赤酵母 灰葡萄孢菌 抑菌机理 生物防治
下载PDF
茉莉酸甲酯提高膜醭毕赤酵母对杨梅果实采后绿霉病生防效力的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汪开拓 郑永华 +2 位作者 尚海涛 金鹏 芮怀瑾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16,共6页
研究了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复合膜醭毕赤酵母(Pichia membranaefaciens)处理对"乌种"杨梅果实由桔青霉(Penicillium citrinum)引起的绿霉病的抑制效果,同时分析了MeJA对酵母菌和病原菌生长以及果实抗病性的影... 研究了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复合膜醭毕赤酵母(Pichia membranaefaciens)处理对"乌种"杨梅果实由桔青霉(Penicillium citrinum)引起的绿霉病的抑制效果,同时分析了MeJA对酵母菌和病原菌生长以及果实抗病性的影响。结果显示:MeJA可有效提升P.membranefacien生防效力,10μmol/L MeJA与1×109CFU/mL P.membranefacien菌悬液的复合处理比单一处理能更有效抑制杨梅果实绿霉病的发生;该复合处理也更为显著的诱导了杨梅果实抗病相关酶活性的上升;此外,MeJA还可直接提高P.membranaefaciens在NYDB培养基和杨梅果实伤口处的数量,但MeJA对病原菌P.citrinum生长无抑制效果。这些结果表明,MeJA主要是通过直接促进拮抗酵母生长以及间接诱导果实抗病性来提升P.membranaefaciens生防效力,从而起到有效抑制杨梅果实采后腐烂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 病害 茉莉酸甲酯 膜醭毕赤酵母 桔青霉
下载PDF
膜醭毕赤酵母对草莓采后灰霉病抗病性的诱导 被引量:14
4
作者 张璐 张瑶 +1 位作者 刘丽丹 曾凯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286-291,共6页
研究拮抗菌膜醭毕赤酵母(Pichia membranaefaciens)对草莓采后灰霉病的控病效果,同时从诱导抗病性的角度探讨膜醭毕赤酵母对草莓灰霉病的生物防治机理。结果表明:酵母的浓度与控病效果有关,浓度越高,控病效果越好,1×107CFU/mL酵母... 研究拮抗菌膜醭毕赤酵母(Pichia membranaefaciens)对草莓采后灰霉病的控病效果,同时从诱导抗病性的角度探讨膜醭毕赤酵母对草莓灰霉病的生物防治机理。结果表明:酵母的浓度与控病效果有关,浓度越高,控病效果越好,1×107CFU/mL酵母悬浮液对草莓采后灰霉病有显著的控制效果,且不会对果实表皮造成损伤。拮抗酵母菌通过诱导草莓果实β-1,3-葡聚糖酶、过氧化物酶、苯丙氨酸解氨酶等抗性相关酶活性的增强,提高了果实对灰霉病的抵抗能力。结果说明了膜醭毕赤酵母能够用于控制草莓果实采后灰霉病,诱导果实抗病性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醭毕赤酵母 草莓 诱导抗病性 灰霉病
下载PDF
襄阳大头菜腌制液膜醭细菌群落结构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郭壮 沈馨 +4 位作者 董蕴 吴竞 凌霞 胡事成 赵慧君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43-147,共5页
使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3个襄阳大头菜腌制液膜醭样品的细菌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了解析。在门水平上,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硬壁菌门(Firmicutes)平均含量分别为62.12%和34.13%。在属水平上,相对含量>1.0%的细菌属分别为盐单... 使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3个襄阳大头菜腌制液膜醭样品的细菌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了解析。在门水平上,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硬壁菌门(Firmicutes)平均含量分别为62.12%和34.13%。在属水平上,相对含量>1.0%的细菌属分别为盐单胞菌(Halomonas)、色盐杆菌属(Chromohalobacter)、海杆菌属(Marinobacter)、盐厌氧菌属(Halanaerobium)、四联球菌(Tetragenococcus)和碱杆菌属(Alkalibacillus),其相对含量为26.31%、16.49%、8.13%、24.87%、6.13%和1.16%。在操作分类单元水平(OTU)上,发现14个平均相对含量>1.0%的核心OTU,其中OTU4083(隶属于盐厌氧菌属)、OTU4400(隶属于色盐杆菌属)和OTU846(隶属于盐单胞菌属)的累计平均相对含量为39.50%。由此可见,襄阳大头菜膜醭中的细菌微生物主要由隶属于变形菌门和硬壁菌门的6个属构成,且膜醭共有大量的核心细菌菌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襄阳大头菜 膜醭 细菌 多样性
下载PDF
襄阳大头菜腌制液中产膜醭酵母菌的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赵慧君 葛东颖 +4 位作者 沈馨 吴竞 刘伟 张振东 郭壮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3-36,共4页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研究了襄阳大头菜发酵过程中正常腌制液和长膜醭腌制液中酵母的多样性,同时利用纯培养技术对襄阳大头菜膜醭中的酵母进行了分离和鉴定。PCR-DGGE结果显示,在襄阳大头菜不同发酵状态腌制...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研究了襄阳大头菜发酵过程中正常腌制液和长膜醭腌制液中酵母的多样性,同时利用纯培养技术对襄阳大头菜膜醭中的酵母进行了分离和鉴定。PCR-DGGE结果显示,在襄阳大头菜不同发酵状态腌制液中酵母的多样性没有差异,均为鲁氏酵母(Zygosaccharomyces rouxii)和汉逊德巴利酵母(Debaryomyces prosopidis),但是在长膜醭大头菜腌制液中鲁氏酵母和汉逊德巴利酵母的生物量显著增加。从襄阳大头菜上的膜醭中分离出的酵母与DGGE结果一致。根据以上结果推断,鲁氏酵母和汉逊德巴利酵母存在于不同发酵状态的大头菜腌制液中,但是生物量不同,其的大量生长可能是引起膜醭出现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襄阳大头菜 腌制液 膜醭 酵母
下载PDF
膜醭毕赤酵母真空干燥制剂对热环境耐受力的提高 被引量:1
7
作者 张鸿雁 王文军 +2 位作者 邓丽莉 姚世响 曾凯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2-120,共9页
采用热处理、过氧化氢处理以及在酵母培养基中添加氯化钠、氯化钙等预处理方式提高膜醭毕赤酵母(Pichia membranifaciens)对逆境的耐受力,以此提高真空干燥后膜醭毕赤酵母的活性。对膜醭毕赤酵母进行40℃、40 min热处理后,膜醭毕赤酵母... 采用热处理、过氧化氢处理以及在酵母培养基中添加氯化钠、氯化钙等预处理方式提高膜醭毕赤酵母(Pichia membranifaciens)对逆境的耐受力,以此提高真空干燥后膜醭毕赤酵母的活性。对膜醭毕赤酵母进行40℃、40 min热处理后,膜醭毕赤酵母细胞内海藻糖含量升高,真空干燥后,经热处理后的膜醭毕赤酵母较对照组活性更高。5 mmol/L过氧化氢对膜醭毕赤酵母处理40 min后,膜醭毕赤酵母细胞内海藻糖含量升高,真空干燥后,经过氧化氢处理后的膜醭毕赤酵母较对照组活性更高。在培养基中添加0.1~0.9 mol/L氯化钠,1~10 mmol/L氯化钙均能诱导膜醭毕赤酵母细胞内海藻糖含量的显著提高,其中添加0.7 mol/L氯化钠后诱导的膜醭毕赤酵母细胞内海藻糖产生量最高,添加0.9 mol/L次之,添加5 mmol/L氯化钙后诱导的膜醭毕赤酵母细胞内海藻糖产生量最高;不添加任何保护剂时,添加0.7 mol/L和0.9 mol/L氯化钠培养后的膜醭毕赤酵母经真空干燥后活性较未添加氯化钠的对照组高;添加5 mmol/L氯化钙培养后的膜醭毕赤酵母经真空干燥后较未添加氯化钙的对照组活性高。在添加保护剂时,添加不同浓度氯化钠处理和添加不同浓度氯化钙处理后的膜醭毕赤酵母干燥后活性与对照组基本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添加氯化钠或氯化钙培养后的膜醭毕赤酵母在真空干燥过程中,保护剂对其活性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醭毕赤酵母 真空干燥 耐受力 热环境
下载PDF
CO_2胁迫对膜醭毕赤酵母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大群 华颖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86-790,共5页
膜醭毕赤酵母是传统盐渍菜腌制发酵过程中形成菌醭的主要微生物之一。以膜醭毕赤酵母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CO2胁迫处理后膜醭毕赤酵母上清液中电导率、蛋白质、核酸、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荧光强度,研究其对膜醭毕赤酵母细胞膜通透性的... 膜醭毕赤酵母是传统盐渍菜腌制发酵过程中形成菌醭的主要微生物之一。以膜醭毕赤酵母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CO2胁迫处理后膜醭毕赤酵母上清液中电导率、蛋白质、核酸、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荧光强度,研究其对膜醭毕赤酵母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O2胁迫处理使毕赤氏酵母菌浮液的电导率及其内部的蛋白质、核酸、MDA含量以及荧光强度都比对照的高,说明这些物质在CO2胁迫处理时一部分已泄漏到胞外,反映了经CO2胁迫处理后酵母细胞通透性发生了改变,从而导致了部分膜醭毕赤酵母的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胁迫 膜醭毕赤酵母 细胞通透性
下载PDF
腐败发酵蔬菜中产膜醭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长特性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何鹏晖 钱杨 +5 位作者 王猛 杨建涛 赵婷婷 蒋云露 车振明 饶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2-97,共6页
以发酵蔬菜为研究对象,分离和鉴定其中形成腐败膜醭的主要微生物,并分析其生长特性。利用胰蛋白胨大豆琼脂培养基分离培养发酵蔬菜腐败膜醭中的微生物,挑取50株单克隆回接到发酵盐卤胰蛋白胨培养基中培养,将能够在培养液表面显著形成膜... 以发酵蔬菜为研究对象,分离和鉴定其中形成腐败膜醭的主要微生物,并分析其生长特性。利用胰蛋白胨大豆琼脂培养基分离培养发酵蔬菜腐败膜醭中的微生物,挑取50株单克隆回接到发酵盐卤胰蛋白胨培养基中培养,将能够在培养液表面显著形成膜醭的菌株进行16S rDNA或18S 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这6株菌均为细菌,分别为枯草芽孢杆菌、弗氏柠檬酸杆菌、科氏葡萄球菌科氏亚种、普罗威登斯菌、克雷伯氏杆菌属和阴沟肠杆菌。利用5种发酵蔬菜模拟培养基培养上述6株细菌,发现不同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中产膜醭情况不同。枯草芽孢杆菌和科氏葡萄球菌科氏亚种除了能形成膜醭外,还能引起培养基pH值升高,并对氮源需求不高。克雷伯氏杆菌属和普罗威登斯菌仅在发酵盐卤胰蛋白胨培养基和发酵蔬菜汁胰蛋白胨培养基中形成膜醭。上述细菌可能是发酵蔬菜腐败膜醭形成的关键细菌和潜在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醭 发酵蔬菜 模拟培养基 16S RDNA PH值变化
下载PDF
膜醭毕赤酵母和壳聚糖复合处理对柑橘果实炭疽病的诱导抗病性(英文) 被引量:5
10
作者 田理刚 彭茹 +2 位作者 姚世响 邓丽莉 曾凯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28-237,共10页
以‘锦橙447’为试材,研究了膜醭毕赤酵母和壳聚糖复合处理对柑橘果实采后炭疽病的防治效果,以及在接种炭疽菌的情况下诱导柑橘果实抗病性的机制。结果表明:1×10~8 cells/mL的膜醭毕赤酵母和0.1 g/L的壳聚糖单独处理均能够有效抑... 以‘锦橙447’为试材,研究了膜醭毕赤酵母和壳聚糖复合处理对柑橘果实采后炭疽病的防治效果,以及在接种炭疽菌的情况下诱导柑橘果实抗病性的机制。结果表明:1×10~8 cells/mL的膜醭毕赤酵母和0.1 g/L的壳聚糖单独处理均能够有效抑制柑橘果实炭疽病的发病率,而复合处理的防治效果更好。膜醭毕赤酵母和壳聚糖复合处理能够增加NO、水杨酸、H_2O_2等信号物质的含量;提高苯丙烷代谢中间产物阿魏酸、对香豆酸、绿原酸的含量,相关防御酶如苯丙氨酸解氨酶、肉桂酸-4-羟基化酶、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的活力;以及病程相关蛋白如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力。该研究结果表明,膜醭毕赤酵母与壳聚糖复合处理可通过增强柑橘的抗病性来提高柑橘炭疽病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醭毕赤酵母 壳聚糖 胶孢炭疽菌 诱导抗病性 柑橘果实
下载PDF
膜醭毕赤酵母结合杀菌剂对柑橘果实采后病害的控制效果 被引量:8
11
作者 冯吉睿 周雅涵 曾凯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49-254,共6页
探究膜醭毕赤酵母与低剂量杀菌剂(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结合使用对柑橘采后病害的防治效果。通过筛选能与膜醭毕赤酵母结合使用的杀菌剂,考察柑橘常见病原菌对杀菌剂的敏感性,继而在果实上验证结合处理对柑橘采后病害的防治效果。离体实... 探究膜醭毕赤酵母与低剂量杀菌剂(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结合使用对柑橘采后病害的防治效果。通过筛选能与膜醭毕赤酵母结合使用的杀菌剂,考察柑橘常见病原菌对杀菌剂的敏感性,继而在果实上验证结合处理对柑橘采后病害的防治效果。离体实验的结果表明,多菌灵和甲基硫菌灵对酵母生长无抑制作用;柑橘青霉菌、绿霉菌和炭疽菌对两种杀菌剂敏感性不同,但半数抑制浓度(EC50值)均小于建议剂量的1%。果实活体实验的研究结果表明,膜醭毕赤酵母结合低剂量的多菌灵或甲基硫菌灵对柑橘果实青霉病、绿霉病的防治效果均好于膜醭毕赤酵母和低剂量杀菌剂单独处理;但膜醭毕赤酵母结合低剂量的甲基硫菌灵对夏橙果实接种炭疽病的防治效果不佳。同时,膜醭毕赤酵母结合低剂量的多菌灵或甲基硫菌灵对夏橙果实自然发病率的控制呈增效作用,对锦橙果实自然发病率的控制呈叠加作用,两种结合处理均能保证夏橙和锦橙的好果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醭毕赤酵母 杀菌剂 柑橘果实 采后病害
下载PDF
传统泡菜腐败过程中膜醭和盐卤的微生物区系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蒋云露 杨建涛 +4 位作者 何鹏晖 王猛 李成龙 陈功 饶瑜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305-313,共9页
目的研究以Lactobacillus plantarum为菌剂发酵的传统泡菜在腐败过程中微生物的区系变化。方法通过提取腐败前、中、后期3个阶段腐败膜醭及盐卤中微生物总基因组并构建16S r RNA基因文库,分析其细菌群落构成和动态变化,并通过丰富度指数... 目的研究以Lactobacillus plantarum为菌剂发酵的传统泡菜在腐败过程中微生物的区系变化。方法通过提取腐败前、中、后期3个阶段腐败膜醭及盐卤中微生物总基因组并构建16S r RNA基因文库,分析其细菌群落构成和动态变化,并通过丰富度指数SChao1和SACE、覆盖率及多样性指数H等揭示其群落多样性。结果从不同阶段膜醭和盐卤样品中共检测到Lactobacillus等15个属,盐卤及膜醭不同腐败阶段的微生物区系差异较大。其中L.plantarum为腐败前期膜醭及盐卤样品中的优势菌。腐败中期膜醭中的优势菌群为L.plantarum、Propionbacterium acidipropionici,腐败中期盐卤中的优势菌为L.plantarum、Enterococcus malodoratus、P.acidipropionici。而腐败后期样品中,膜醭的优势菌为E.malodoratus、Providencia rettgeri和Shewanella algae,盐卤的优势菌为Morganella morganii、S.algae、E.malodoratus和Proteus mirabilis。结论盐卤及膜醭中的微生物区系在腐败前、中、后期都以细菌为主并细菌种类有差异较大。腐败前期以革兰氏阳性为主,腐败后期以革兰氏阴性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蔬菜 腐败微生物 膜醭 盐卤 基因文库
下载PDF
膜醭毕赤酵母对侵染苹果的扩展青霉拮抗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苟心怡 高子晗 +2 位作者 田真 张婷 岳田利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715-1723,共9页
通过牛津杯法测定不同浓度膜醭毕赤酵母对扩展青霉体外抑制作用,将扩展青霉分别接入膜醭毕赤酵母和无菌水处理(对照组)的苹果,统计发病率和病变直径,结合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HS-GC-IMS)检测膜醭毕赤酵母拮抗组和对照组苹果的挥发... 通过牛津杯法测定不同浓度膜醭毕赤酵母对扩展青霉体外抑制作用,将扩展青霉分别接入膜醭毕赤酵母和无菌水处理(对照组)的苹果,统计发病率和病变直径,结合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HS-GC-IMS)检测膜醭毕赤酵母拮抗组和对照组苹果的挥发性物质。结果表明,酵母在10^(8) CFU/mL时抑菌圈最大(25.4 mm),并能显著抑制扩展青霉的孢子萌发率和芽管长度。培养10 d,酵母拮抗组的苹果发病率为10.6%,显著低于对照组(92.2%)。HS-GC-IMS共定性出38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酯类及醇醛化合物。对照组中丙酸乙酯、苯乙烯等含量显著高于酵母拮抗组。10^(8) CFU/mL膜醭毕赤酵母细胞悬浮液能够明显抑制扩展青霉和有效防治苹果采后青霉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醭毕赤酵母 扩展青霉 苹果 GC-IMS 青霉病
下载PDF
膜醭毕赤酵母和BTH结合使用对桃果实青霉病的抑制效果
14
作者 Shifeng Cao Zhenfeng Yang Zhichao Hu Yonghua Zheng 《保鲜与加工》 CAS 2011年第1期56-56,共1页
本文研究了0.2 g·L-1苯比噻二唑(BTH)提高膜醭毕赤酵母对桃果实采后青霉病的抑制作用效果。结果表明,0.2 g·L-1BTH能够增强膜醭毕赤酵母对扩展青霉菌诱发的桃果实青霉病的生物防治活性。二者结合使用,对青霉病的抑制作用比单... 本文研究了0.2 g·L-1苯比噻二唑(BTH)提高膜醭毕赤酵母对桃果实采后青霉病的抑制作用效果。结果表明,0.2 g·L-1BTH能够增强膜醭毕赤酵母对扩展青霉菌诱发的桃果实青霉病的生物防治活性。二者结合使用,对青霉病的抑制作用比单独使用膜醭毕赤酵母或BTH更有效。这种复合处理对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具有协同增效作用,这种作用可以诱发果实产生更强的抗病性,降低青霉菌对桃果实的伤害。而且使用这种复合处理方法,在20℃下贮藏6 d内,可很好地保持桃果实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和VC含量。说明使用BTH是增强膜醭毕赤酵母生物防治活性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防治 膜醭毕赤酵母 桃果实 BTH 青霉病 扩展青霉菌
下载PDF
膜醭毕赤酵母产尿酸酶培养条件的选择
15
作者 陈文华 刘彦成 +1 位作者 蔡福祥 李贵平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6年第5期431-432,共2页
膜醭毕赤酵母产尿酸酶培养条件的选择公卫学院卫生化学教研室陈文华,刘彦成大庆市第五医院内科蔡福祥,李贵平临床上测定生物样品中尿酸的含量,能辅助诊断肾炎、痛风、慢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尿酸酶专一性强,反应效率高,... 膜醭毕赤酵母产尿酸酶培养条件的选择公卫学院卫生化学教研室陈文华,刘彦成大庆市第五医院内科蔡福祥,李贵平临床上测定生物样品中尿酸的含量,能辅助诊断肾炎、痛风、慢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尿酸酶专一性强,反应效率高,因此,现在常用酶法诊断试剂盒检测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醭毕赤酵母 尿酸酶 培养
下载PDF
膜醭毕赤氏酵母在葡萄汁发酵期间的生长与存活
16
作者 于清琴 《葡萄栽培与酿酒》 1996年第4期41-43,共3页
叙述了5个膜醭毕赤氏酵母(Pichiamembranaefaciens)和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同时接种于葡萄汁中,在10℃、20℃下它们的生长与存活。研究了最初的溶解氧和接种量对... 叙述了5个膜醭毕赤氏酵母(Pichiamembranaefaciens)和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同时接种于葡萄汁中,在10℃、20℃下它们的生长与存活。研究了最初的溶解氧和接种量对其生长与存活的影响。4个菌种在发酵初期显示了一定的生长能力,直到发酵结束仍以102一103CFU/mL的浓度存活下赤。最初细胞量大、发酵温度低能促进膜醭毕赤氏酵母的生长与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醭毕赤氏酵母 发酵 葡萄酒 酵母生长 葡萄汁
下载PDF
膜醭毕赤酵母对杨梅果实采后绿霉病的抑制与抗病性的诱导 被引量:8
17
作者 汪开拓 郑永华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4-69,共6页
为研究膜醭毕赤酵母(Pichia membranaefaciens)对杨梅果实绿霉病的抑制及其对抗病性的诱导作用,将杨梅果实先接种15μL浓度为1×109cfu/mL的膜醭毕赤酵母菌悬液,风干1h后再接种15μL的1×105cfu/mL的桔青霉(Penicillium citrin... 为研究膜醭毕赤酵母(Pichia membranaefaciens)对杨梅果实绿霉病的抑制及其对抗病性的诱导作用,将杨梅果实先接种15μL浓度为1×109cfu/mL的膜醭毕赤酵母菌悬液,风干1h后再接种15μL的1×105cfu/mL的桔青霉(Penicillium citrinum)孢子悬浮液,然后转入(1±1)℃下贮藏8d,每隔2d测定果实腐烂率、病斑直径、抗病相关酶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以及总酚含量;同时分析了离体条件下P.membranaefaciens对P.citrinum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的影响。结果显示,P.membranaefaciens可显著抑制果实贮藏期间绿霉病的发生,并可诱导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PAL、POD和PPO活性和总酚含量的升高;同时P.membranaefaciens在离体条件下也明显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因此,P.membranaefaciens抑制杨梅果实采后腐烂与直接抑制病原菌生长以及间接诱导抗病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 病害 膜醭毕赤酵母 桔青霉 诱导抗病
原文传递
瓶装绍兴酒液面“醭膜”成因及预防措施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国军 尉冬青 宋海燕 《酿酒科技》 2004年第4期72-74,共3页
瓶装绍兴酒液面产生“醭膜”的主要原因有:1.酿酒原料及其原料所含的天然油脂;2.原料中的酯类物质的分解;3.酒中的呈香呈味物质及酯类物质溶解度降低;4.酒液与空气接触被氧化产生“醭膜”现象。预防措施:提高酿酒原料精白度,以免原料中... 瓶装绍兴酒液面产生“醭膜”的主要原因有:1.酿酒原料及其原料所含的天然油脂;2.原料中的酯类物质的分解;3.酒中的呈香呈味物质及酯类物质溶解度降低;4.酒液与空气接触被氧化产生“醭膜”现象。预防措施:提高酿酒原料精白度,以免原料中天然油脂进入酒体;加强作业现场的卫生管理,严防外部环境油质的污染;采用精过滤或膜过滤减少酒中的高级脂肪酸及相应的酯类物质。(孙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酒 成因 预防措施
下载PDF
群体感应抑制剂D-核糖对四川泡菜腐败变质的影响
19
作者 彭琴 刘蕾 +6 位作者 周子烨 邓西 陶雨飞 杨淑惠 涂明霞 钱杨 饶瑜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2-99,共8页
微生物的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广泛存在于发酵蔬菜中,其调控着蔬菜的发酵进程,影响了发酵蔬菜的产品质量;群体感应抑制剂(quorum sensing inhibitors,QSI)通过干扰微生物的QS系统来调控食品的腐败变质,对延长食品保质期具有重大... 微生物的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广泛存在于发酵蔬菜中,其调控着蔬菜的发酵进程,影响了发酵蔬菜的产品质量;群体感应抑制剂(quorum sensing inhibitors,QSI)通过干扰微生物的QS系统来调控食品的腐败变质,对延长食品保质期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该研究以四川泡菜为研究对象,选择了群体感应抑制剂D-核糖,研究其对外源添加腐败菌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克雷伯氏杆菌(Klebsiella Trevisan)、普罗维斯登菌(Providencia ewing)和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的泡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D-核糖处理后,泡菜膜醭的形成受到显著抑制并且有效维持了泡菜成熟时的pH。该研究进一步揭示了D-核糖处理后对单一腐败菌的生长、AI-2活性以及生物被膜的影响。结果表明,D-核糖处理后,在不影响腐败菌生长的情况下生物被膜的形成、AI-2的活性均受到抑制;扫描电镜发现,D-核糖处理后各腐败菌无法形成紧密的生物被膜,呈现单菌形式分布。以上结果将为开发新型泡菜防腐保鲜剂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感应抑制剂 D-核糖 膜醭 生物被 AI-2活性
下载PDF
蜜橘酸腐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以及不同抑菌剂处理对其控制效果 被引量:13
20
作者 赵一洁 唐毅 +3 位作者 王威浩 姚世响 邓丽莉 曾凯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30-237,共8页
为确定蜜橘果实酸腐病的致病菌及膜醭毕赤酵母、水杨酸和壳寡糖对蜜橘果实采后酸腐病的控制效果,从自然发病的蜜橘果实上分离出一株致病真菌,通过形态学特征、rDNA-ITS分析以及致病性检测,发现该真菌为蜜橘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 为确定蜜橘果实酸腐病的致病菌及膜醭毕赤酵母、水杨酸和壳寡糖对蜜橘果实采后酸腐病的控制效果,从自然发病的蜜橘果实上分离出一株致病真菌,通过形态学特征、rDNA-ITS分析以及致病性检测,发现该真菌为蜜橘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离体实验发现2.5 mmol/L水杨酸、质量分数1.5%壳寡糖处理能够抑制白地霉孢子萌发和菌丝的生长,膜醭毕赤酵母产生的挥发性物质能够抑制白地霉菌丝的生长。果实上的实验结果表明,1×10~8 CFU/m L膜醭毕赤酵母、2.5 mmol/L水杨酸、1.5%壳寡糖同孔接种和异孔接种处理均能够有效抑制蜜橘果实酸腐病的发病率和病斑直径的上升,其中同孔处理膜醭毕赤酵母效果最好,异孔处理水杨酸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橘 酸腐病 膜醭毕赤酵母 水杨酸 壳寡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