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髋膝关节关节置换术的多模式镇痛的临床效果
1
作者 邢超越 张振峰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3年第17期139-141,共3页
目的探究多模式镇痛对髋膝关节关节置换术患者的镇痛效果及血流动力学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赤峰松山医院收治的70例行髋膝关节关节置换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各35例,均行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患者... 目的探究多模式镇痛对髋膝关节关节置换术患者的镇痛效果及血流动力学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赤峰松山医院收治的70例行髋膝关节关节置换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各35例,均行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患者术后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试验组患者采用鸡尾酒式麻醉镇痛,均于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前、术后1~7d数字评分量表(NRS)评分,术前及术后即刻、术后6h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前与术后3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试验组患者下地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较短;与术前比,术后1~7 d两组患者NRS评分均逐渐降低,且试验组更低;与术前比,术后即刻、术后6 h对照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先升高后降低,血氧饱和度先降低后升高;而观察组术后即刻、术后6 h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即刻、术后6h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术前比,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髋关节评分均升高,试验组更高,除形态恢复评分外,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髋膝关节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给予鸡尾酒式镇痛麻醉,可缩短下地与住院时间,减轻术后疼痛,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关节置换术 硬膜外自控镇痛 鸡尾酒式麻醉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无痛病房模式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陈丽棠 韩蕊 林晓燕 《安徽医药》 CAS 2013年第11期2010-2011,共2页
目的探讨无痛病房模式干预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50例单侧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康复锻炼指导,无痛病房建立后,抽取50例单侧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实施... 目的探讨无痛病房模式干预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50例单侧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康复锻炼指导,无痛病房建立后,抽取50例单侧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实施无痛病房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静息状态下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量质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无痛病房护理干预,可以促进该类患者术后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 膝关节关节置换术 功能康复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3
作者 冯娟 钱晶晶 郑雪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A02期1475-1475,共1页
膝关节骨关节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导致膝关节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晚期的致残率非常高,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是一种根治性的治疗方法, 目的在于缓解膝关节疼痛, 矫正膝关节畸形, 改善患膝功能状态,... 膝关节骨关节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导致膝关节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晚期的致残率非常高,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是一种根治性的治疗方法, 目的在于缓解膝关节疼痛, 矫正膝关节畸形, 改善患膝功能状态, 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已经成为膝关节骨关节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常用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护理
下载PDF
联用加压冷疗系统和中药熏蒸治疗仪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疼痛的效果探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盛堂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8期72-73,共2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加压冷疗系统和中药熏蒸治疗仪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柏树乡卫生院就诊的70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70例患...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加压冷疗系统和中药熏蒸治疗仪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柏树乡卫生院就诊的70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70例患者随机分为冷疗-熏蒸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应用常规疗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联合应用加压冷疗系统和中药熏蒸治疗仪对冷疗-熏蒸组患者进行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其膝关节疼痛、肿胀的程度和膝关节功能改善的时间。结果:在治疗后6h、24h和48h,冷疗-熏蒸组患者膝关节疼痛、肿胀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冷疗-熏蒸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改善的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加压冷疗系统和中药熏蒸治疗仪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疼痛能够缓解患者膝关节疼痛、肿胀的症状,促进其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压冷疗系统 中药熏蒸治疗仪 膝关节置换术膝关节疼痛
下载PDF
中医膝关节穴位针刺联合手法治疗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膝关节屈曲度及活动度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永博 《医疗装备》 2020年第20期81-83,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膝关节穴位针刺联合手法治疗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膝关节屈曲度及活动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于盖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9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采用中医膝关... 目的探讨中医膝关节穴位针刺联合手法治疗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膝关节屈曲度及活动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于盖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9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采用中医膝关节穴位针刺治疗的4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将采用中医膝关节穴位针刺联合手法治疗的46例患者纳入试验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膝关节屈曲度及活动度。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膝关节屈曲度、内旋角度及外旋角度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中医膝关节穴位针刺联合手法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屈曲度和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 穴位针刺 中医手法 屈曲度 活动度
下载PDF
加速康复护理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置换术后患者关节功能、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6
作者 王楠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10期169-172,共4页
分析加速康复护理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置换术后患者关节功能、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抽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25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入院后均接受置换术进行治疗,并开展加速康复护理措施,... 分析加速康复护理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置换术后患者关节功能、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抽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25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入院后均接受置换术进行治疗,并开展加速康复护理措施,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膝关节功能评分,护理后25例患者的肌力水平、伸屈状况、行走稳定情况、行走辅助、行走距离以及疼痛程度评分均高于护理前,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心理状态评分,护理后25例患者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评分均低于护理前,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依从性,治疗依从性优者19名,占比76.00%(19/25)、治疗依从性良者5名,占比20.00%(5/25)、治疗依从性差者1名,占比4.00%(1/25)。结论 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置换术患者实施加速康复护理的价值显著,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护理 膝关节骨性关节置换术 关节功能 依从性 心理状态
下载PDF
关节镜清理术后定期注射玻璃酸钠与关节置换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短期对比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李宝权 崔白日 李晓光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08-811,共4页
目的 回顾性研究关节镜清理术后定期注射玻璃酸钠可否在一定期限内替换关节置换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方法 2008年1月~2012年8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膝骨性关节炎的患者共622例,病程6个月-15年,其中行全膝置换的患者272例,关节镜清理术后分别... 目的 回顾性研究关节镜清理术后定期注射玻璃酸钠可否在一定期限内替换关节置换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方法 2008年1月~2012年8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膝骨性关节炎的患者共622例,病程6个月-15年,其中行全膝置换的患者272例,关节镜清理术后分别于术后1周,半年,以后每1年注射一次玻璃酸钠的患者共350例。结果 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随访6~65个月,平均36.5个月,两种治疗方法不同时期治疗结果优良率比较置换组略差于关节镜组;按HSS评分标准膝关节评分,两组病例治疗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但两组间比较除了6个月时差异有显著性(置换组好于关节镜组)外,其他月份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关节镜清理术后定期注射玻璃酸钠是一种可在短期内替换关节置换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最大程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其替换时限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 玻璃酸钠 关节镜清理术 膝关节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氢吗啡酮用于老年关节置换术后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高玉兰 付静萍 《基层医学论坛》 2021年第14期1956-1958,共3页
目的探讨氢吗啡酮在老年髋关节、膝关节置换术后自控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高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髋关节、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10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所有患者手术采用... 目的探讨氢吗啡酮在老年髋关节、膝关节置换术后自控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高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髋关节、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10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所有患者手术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应用舒芬太尼行术后自控镇痛,观察组患者应用盐酸氢吗啡酮行自控镇痛。比较2组患者术后24 h、48 h镇痛泵按压次数、Ramsay评分以及6 h、12 h、48 h、72 h不同时段下静息状态的VAS疼痛评分情况,术前、术后24 h及术后72 h TNF-α、NE、Cor水平变化情况以及嗜睡、恶心呕吐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48 h在镇痛泵按压次数和Rasay评分上和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 h、12 h、48 h及72 h的VAS疼痛评分均比对照组更低(P<0.05)。2组患者术前应激水平各项指标相近(P>0.05),术后24 h及72 h 2组TNF-α、Cor、NE指标均提升,且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的变化幅度比对照组小(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观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氢吗啡酮应用于老年关节置换术患者中,镇痛效果显著,有助于缓解疼痛,降低应激反应,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关节/膝关节置换术 自控镇痛 氢吗啡酮
下载PDF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肿胀预防性护理 被引量:3
9
作者 徐巧巧 王海玉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1年第14期130-130,共1页
目的:探讨促进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关节肿胀的预防性护理.方法:对42例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在围术期进行系统预防性护理,术前帮助患者树立手术成功信心,进行必要功能锻炼指导;术后早期即进行分阶段的详细功能锻炼指导,并做好心... 目的:探讨促进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关节肿胀的预防性护理.方法:对42例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在围术期进行系统预防性护理,术前帮助患者树立手术成功信心,进行必要功能锻炼指导;术后早期即进行分阶段的详细功能锻炼指导,并做好心理护理.结果:本组术后10-15天出院,出院后均能自行拄双拐行走;均未发生关节肿胀;术后2周关节活动度为80°-100°,膝关节HSS评分为60-82分;术后随访6个月,关节活动度为85°-120°,膝关节HSS评分为82-90分,结论:系统化功能锻炼指导有利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关节肿胀 康复指导 预防性护理
原文传递
多学科合作疼痛管理对全髋关节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的影响
10
作者 陈灿 刘胜元 马建军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1年第2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合作疼痛管理对全髋关节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于该院行全髋关节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疼痛管理,研究组采用... 目的探讨多学科合作疼痛管理对全髋关节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于该院行全髋关节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疼痛管理,研究组采用多学科合作疼痛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疼痛数字评分(NRS)评分、住院时间及术后关节康复时间等。结果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关节康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各时段的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应用多学科合作疼痛管理模式的效果理想,能有效降低患者疼痛感,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并缩短住院时间及术后关节康复时间,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合作疼痛管理 全髋关节和全膝关节置换术 康复
原文传递
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改良髂筋膜腔隙阻滞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沛镔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第16期203-204,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通过超声引导下改良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联合坐骨神经阻滞(SNB)在临床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间入院治疗老年下肢骨折患者100例,以随机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50例,...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通过超声引导下改良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联合坐骨神经阻滞(SNB)在临床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间入院治疗老年下肢骨折患者100例,以随机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体表定位及神经刺激仪引导,观察组通过超声引导下使用髂筋膜腔阻滞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对比两组患者的阻滞成功率、术后患者疼痛的评价标准、患者术后并发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使用不同方案,对患者进行麻醉30min后,对照组患者麻醉成功人数为42人,占比84%,观察组患者麻醉成功人数为49例,占比98%,二组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麻醉成功率更见成效,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h内,对照组患者平均VAS疼痛评分为4.5,而观察组患者术后3h内,VAS平均疼痛评分为3.0,观察组术后阻滞效果更显著,对比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出现的相关并发症中,对照组患者8例出现血肿,4例出现神经感觉异常,6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局麻药中毒症状,而观察组患者出现的并发症明显较低,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改良髂筋膜间隙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在治疗下肢膝关节及膝关节以下骨折内固定术的患者中,具有显著的麻醉效果,与单纯体表定位及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的神经阻滞相比,具有精准注射,保证麻醉效果及减少神经损伤的优点,可用于膝关节及膝关节以下骨折内固定术的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髂筋膜间隙 坐骨神经 膝关节关节置换术 镇痛
下载PDF
Total knee replacement for posttraumatic degenerative arthritis of the knee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立东 熊炎 +1 位作者 严世贵 杨泉森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CAS 2005年第4期195-199,共5页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results of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 in patients with posttraumatic degenerative arthritis due to a previous fracture around the knee. Methods: We analyzed the results of 15 TKAs, perfor...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results of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 in patients with posttraumatic degenerative arthritis due to a previous fracture around the knee. Methods: We analyzed the results of 15 TKAs, performed from 1997 to 2003, in 15 patients with post-traumatic degenerative arthritis due to a previous fracture around knee. There were 3 women and 12 men with an average age of 58 years (range, 31-76 years). The time from fracture to arthroplasty averaged 8.2 years (range, 2-27 years). Internal fixation had previously been performed in 8 patients resulting in retained hardware. At the time of arthroplasty a femoral fracture malunion was present in two knees. Lateral retinacular release (4 knees), extensor mechanism realignment (1 knee) or 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1 knee) were needed at the time of arthroplasty. Results: Follow-up averaged 35 months (range, 12-73 months). No patient was lost for follow-up. According to the Knee Society Score scale, the mean preoperative knee score was 37 (range, 10-70) and functional score was 41 (range, 0-60). They wer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to a mean of 84 (range, 10-100) and 76 (range, 20-100) points, respectively at the latest follow-up. The mean knee arc of motion were improved from 84° preoperation to 94° at the latest follow-up. Postoperative manipulation under anesthesia for poor motion was carried out in 4 knees. No knee had aseptic loosening that required subsequent revision. Two knees developed superficial infection and were treated with debridement. It subsequently recovered with the retention of components. Conclusions: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function and relief of pain has been achieved in patients with previous fractures undergoing subsequent TKA. However, this procedure is technically demanding and patients are at increased risk for restricted motion and need more care following TKA.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outcome of TKA may be improved further by making special efforts to restore limb alignment, to ensure correct component positioning, and to manage soft tissue bal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hroplasty replacement knee ARTHRITIS COMPLICATION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