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行关节镜下缝合桥固定术的康复评定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杨树龙
任向宇
+5 位作者
刘哲
王天达
张腾
李昊鑫
齐岩松
张忠
《科技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64-71,共8页
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PCLAF)的术后康复期易发生膝关节不稳定、活动受限等并发症,预后不佳,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合桥固定术是治疗PCLAF的新型技术。以PCLAF患者为对象,旨在明确急性期行双排锚钉缝合桥PCLAF固定术的安全性、疗效及功能预...
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PCLAF)的术后康复期易发生膝关节不稳定、活动受限等并发症,预后不佳,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合桥固定术是治疗PCLAF的新型技术。以PCLAF患者为对象,旨在明确急性期行双排锚钉缝合桥PCLAF固定术的安全性、疗效及功能预后。利用后抽屉试验(PDT)、后移距离评估膝关节后向稳定性,检测膝关节活动度(ROM),采用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Lysholm评分及重返运动率评价患者的预后。康复评定结果显示,术后3个月CT示骨质愈合良好,术后1年与1.5年的PDT阳性率、后移程度、ROM、Lysholm、IKDC评分较术前均恢复良好,且未见差异,但术后1.5年的重返运动率显著高于术后1年。说明PCLAF患者在急性期行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合桥手术的骨质愈合好,康复进展顺利,术后1年即可恢复膝关节功能,预后佳,术后1.5年时76.5%的患者已重返体育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评定
双排锚钉缝合桥技术
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
骨质愈合
膝关节后向稳定性
膝关节
活动度
重返运动
功能预后
原文传递
双束股骨双隧道法重建后十字韧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17
2
作者
陈百成
毛远青
+3 位作者
高石军
王飞
邵德成
王晓峰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08-312,共5页
目的研究双束股骨双隧道法重建后十字韧带(PCL)限制胫骨后移、恢复膝关节后向稳定性的能力,并与单束重建法进行比较。方法用双束股骨双隧道、单束前位点和单束后位点三种方法对膝关节标本进行后十字韧带重建。术后分别于膝关节屈曲0...
目的研究双束股骨双隧道法重建后十字韧带(PCL)限制胫骨后移、恢复膝关节后向稳定性的能力,并与单束重建法进行比较。方法用双束股骨双隧道、单束前位点和单束后位点三种方法对膝关节标本进行后十字韧带重建。术后分别于膝关节屈曲0°、30°、60°、90°及120°时,对胫骨施行200N的后向作用力,测量胫骨相对于股骨后移的距离。结果在屈膝角度较小(0°~30°)的情况下,单束后位点重建法术后胫骨后移的距离与完整标本接近(P>0.05);但屈曲超过30°,特别是超过60°后,单束后位点重建法术后胫骨后移的距离明显大于完整标本(P<0.01)。在膝关节的整个屈曲范围(0°~120°)内,双束股骨双隧道和单束前位点重建法术后胫骨后移的距离与完整标本接近(P>0.05),在某些角度有轻微的过度限制胫骨后移的现象。结论双束股骨双隧道重建法,在膝关节的整个屈伸范围(0°~120°)内,可以有效地限制胫骨后移,恢复膝关节的后向稳定性;单束前位点重建法维持膝关节后向稳定性的能力也较强;而单束后位点重建法限制胫骨后移、恢复膝关节后向稳定性的能力最不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束股骨双隧道法
十字韧带重建
膝关节后向稳定性
单束重建法
修复术
原文传递
题名
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行关节镜下缝合桥固定术的康复评定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杨树龙
任向宇
刘哲
王天达
张腾
李昊鑫
齐岩松
张忠
机构
乌海市人民医院运动医学科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骨科中心
“中华医学会医师培训工程—中华运动康复医学培训工程”内蒙古培训中心
出处
《科技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64-71,共8页
基金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创新引导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960399)。
文摘
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PCLAF)的术后康复期易发生膝关节不稳定、活动受限等并发症,预后不佳,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合桥固定术是治疗PCLAF的新型技术。以PCLAF患者为对象,旨在明确急性期行双排锚钉缝合桥PCLAF固定术的安全性、疗效及功能预后。利用后抽屉试验(PDT)、后移距离评估膝关节后向稳定性,检测膝关节活动度(ROM),采用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Lysholm评分及重返运动率评价患者的预后。康复评定结果显示,术后3个月CT示骨质愈合良好,术后1年与1.5年的PDT阳性率、后移程度、ROM、Lysholm、IKDC评分较术前均恢复良好,且未见差异,但术后1.5年的重返运动率显著高于术后1年。说明PCLAF患者在急性期行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合桥手术的骨质愈合好,康复进展顺利,术后1年即可恢复膝关节功能,预后佳,术后1.5年时76.5%的患者已重返体育运动。
关键词
康复评定
双排锚钉缝合桥技术
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
骨质愈合
膝关节后向稳定性
膝关节
活动度
重返运动
功能预后
Keywords
rehabilitation assessment
double row anchor suture bridge fixationt
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vulsion fracture
bone healing
knee posterior stability
knee range of motion
return to sports
functional prognosis
分类号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双束股骨双隧道法重建后十字韧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17
2
作者
陈百成
毛远青
高石军
王飞
邵德成
王晓峰
机构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关节外科
出处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08-312,共5页
文摘
目的研究双束股骨双隧道法重建后十字韧带(PCL)限制胫骨后移、恢复膝关节后向稳定性的能力,并与单束重建法进行比较。方法用双束股骨双隧道、单束前位点和单束后位点三种方法对膝关节标本进行后十字韧带重建。术后分别于膝关节屈曲0°、30°、60°、90°及120°时,对胫骨施行200N的后向作用力,测量胫骨相对于股骨后移的距离。结果在屈膝角度较小(0°~30°)的情况下,单束后位点重建法术后胫骨后移的距离与完整标本接近(P>0.05);但屈曲超过30°,特别是超过60°后,单束后位点重建法术后胫骨后移的距离明显大于完整标本(P<0.01)。在膝关节的整个屈曲范围(0°~120°)内,双束股骨双隧道和单束前位点重建法术后胫骨后移的距离与完整标本接近(P>0.05),在某些角度有轻微的过度限制胫骨后移的现象。结论双束股骨双隧道重建法,在膝关节的整个屈伸范围(0°~120°)内,可以有效地限制胫骨后移,恢复膝关节的后向稳定性;单束前位点重建法维持膝关节后向稳定性的能力也较强;而单束后位点重建法限制胫骨后移、恢复膝关节后向稳定性的能力最不确定。
关键词
双束股骨双隧道法
十字韧带重建
膝关节后向稳定性
单束重建法
修复术
Keywords
Knee joint
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In vitro
分类号
R687 [医药卫生—骨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行关节镜下缝合桥固定术的康复评定及预后分析
杨树龙
任向宇
刘哲
王天达
张腾
李昊鑫
齐岩松
张忠
《科技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原文传递
2
双束股骨双隧道法重建后十字韧带的实验研究
陈百成
毛远青
高石军
王飞
邵德成
王晓峰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17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