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采用隐神经联合膝关节后囊间隙阻滞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1
作者 谢安 《大医生》 2024年第9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隐神经阻滞(SNB)联合膝关节后囊间隙(IPACK)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德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行单侧TKA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隐神经阻滞(SNB)联合膝关节后囊间隙(IPACK)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德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行单侧TKA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SNB进行阻滞)和观察组(采用SNB联合IPACK阻滞),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48 h内静脉自控镇痛(PCIA)按压频率少于对照组,镇痛补救占比低于对照组,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NRS评分具有时间、组间、交互效应差异。两组术后72 h低于术后24、48 h,术后48 h低于术后24 h但高于术后2 h,术后24 h高于术后2 h(均P<0.05)。两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具有时间、组间、交互效应差异。两组术后14 d大于术后1、7 d,术后7 d大于术后1 d但小于术前,术后1 d小于术前(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NB联合IPACK阻滞用于TKA可提高术后镇痛效果、促进患者膝关节活动度恢复,安全性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神经阻滞 膝关节后囊间隙阻滞 膝关节置换术 镇痛效果 安全性
下载PDF
收肌管阻滞联合腘动脉与膝关节后囊间隙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中的应用价值
2
作者 罗珂 《大医生》 2024年第3期61-64,共4页
目的 探析收肌管阻滞(ACB)联合腘动脉与膝关节后囊间隙阻滞(IPACK)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镇痛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4月广西骨伤医院收治的90例行TKA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目的 探析收肌管阻滞(ACB)联合腘动脉与膝关节后囊间隙阻滞(IPACK)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镇痛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4月广西骨伤医院收治的90例行TKA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给予ACB联合IPACK镇痛)、对照1组[30例,给予股神经阻滞(FNB)联合坐骨神经阻滞(SNB)镇痛]与对照2组(30例,给予ACB镇痛)。比较3组患者术后活动时间和膝关节功能恢复相关指标,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被动屈膝90°时间、主动直腿抬高时间及首次下地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对照1组均短于对照2组(均P<0.05)。3组患者术后第2天膝关节活动度均大于术后第1天,股四头肌肌力均强于术后第1天,每日行走距离均长于术后第1天(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天和第2天膝关节活动度均大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每日行走距离均长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对照1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2组(均P<0.05)。3组患者术后第1天和第2天股四头肌肌力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恶心、呕吐和伤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与FNB联合SNB或单用ACB比较,ACB联合IPACK用于TKA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更为确切,可实现膝关节早期自主功能锻炼,促进术后转归,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肌管阻滞 腘动脉与膝关节后囊间隙阻滞 股神经阻滞 坐骨神经阻滞 膝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腘动脉与膝关节后囊间隙阻滞联合收肌管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临床获益分析
3
作者 罗珂 武斌 黄朝欣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腘动脉与膝关节后囊间隙(IPACK)阻滞联合收肌管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术后疼痛、肌力恢复、膝关节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7月至2023年3月于广西骨伤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需进行全膝关... 目的探讨腘动脉与膝关节后囊间隙(IPACK)阻滞联合收肌管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术后疼痛、肌力恢复、膝关节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7月至2023年3月于广西骨伤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需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分为对照组(45例,行超声引导下收肌管阻滞镇痛)与观察组(45例,行超声引导下收肌管阻滞联合IPACK阻滞镇痛)。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相关指标,术后1、2、3 d休息、活动时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及股四头肌肌力与膝关节活动度。结果观察组患者首次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镇痛泵按压次数及补救镇痛患者占比低于对照组;与术后1 d比较,术后2、3 d两组患者休息、活动时VAS疼痛评分均呈逐渐降低趋势,且观察组术后1、2 d休息时和1~3 d活动时VA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与术后1 d比,术后2、3 d两组患者股四头肌肌力、膝关节活动度均呈逐渐升高趋势,且术后1、2、3 d观察组膝关节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与单独收肌管阻滞相比,IPACK阻滞联合收肌管阻滞可减轻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早期静息及运动疼痛程度,促进术后股四头肌肌力和膝关节运动功能的恢复,更有助于患者术后尽早进行康复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术 收肌管阻滞 腘动脉与膝关节后囊间隙阻滞 股四头肌肌力 膝关节活动度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联合腘动脉与膝关节后囊间隙(IPACK)阻滞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4
作者 邱涛 王朋 +1 位作者 李洋 刘伟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CAS 2023年第1期64-69,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FNB)联合腘动脉与膝关节后囊间隙(IPACK)阻滞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拟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FNB)联合腘动脉与膝关节后囊间隙(IPACK)阻滞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拟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超声引导下FNB,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FNB联合IPACK阻滞。比较两组术后舒芬太尼用量、PCIA按压次数、补救性镇痛比例、术后疼痛程度、膝关节活动度、下肢肌力、最长行走距离、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术后舒芬太尼用量、PCIA按压次数、补救性镇痛比例、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静息、活动时VAS评分均逐渐降低(P<0.05),术后膝关节活动度、小腿三头肌肌力、股四头肌肌力、最长行走距离均逐渐增加(P<0.05),观察组术后T0-4活动时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膝关节活动度、最长行走距离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静息时VAS评分、小腿三头肌肌力、股四头肌肌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FNB比较,超声引导下FNB联合IPACK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具有满意的镇痛效果,利于术后早期康复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神经阻滞 腘动脉与膝关节后囊间隙阻滞 前交叉韧带重建 镇痛 术后恢复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近端收肌管阻滞联合远端腘动脉与膝关节后囊间隙阻滞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肖李丹 熊伟 +1 位作者 徐菀璟 陈雅芬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90-595,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近端收肌管阻滞联合远端腘动脉与膝关节后囊间隙(IPACK)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以及对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于全麻下首次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87例,男16例,女71例,年龄6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近端收肌管阻滞联合远端腘动脉与膝关节后囊间隙(IPACK)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以及对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于全麻下首次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87例,男16例,女71例,年龄65~75岁,BMI 18~35 kg/m^(2),ASAⅠ—Ⅲ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近端收肌管阻滞联合远端IPACK阻滞组(A组,n=29)、股神经阻滞组(F组,n=30)和对照组(C组,n=28)。超声引导下采用0.25%罗哌卡因实施相应神经阻滞,A组行联合阻滞各15 ml,F组行股神经阻滞30 ml,C组不行神经阻滞。术毕均采用静脉自控镇痛。记录术后6、12、24、48、72 h静息和活动时的NRS疼痛评分,术后12、24、48、72 h股四头肌肌力和术后24、48、72 h膝关节活动度。记录术前1 d、术后2、15 h血清IL-6浓度。结果与C组比较,A组术后6、12、24、72 h静息和活动时NR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24、48 h膝关节活动度明显增加(P<0.05),术后2、15 h IL-6浓度明显降低(P<0.05);F组术后6、12、24 h静息和活动时NR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12、24 h股四头肌肌力明显减小(P<0.05)。与F组比较,A组术后6、12、24 h活动时NR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12、24 h股四头肌肌力明显增大(P<0.05),术后24、48 h膝关节活动度明显增加(P<0.05),两组术后IL-6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下近端收肌管阻滞联合远端IPACK阻滞可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对股四头肌肌力和膝关节活动度影响小且能减轻手术应激相关炎症反应,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肌管阻滞 腘动脉与膝关节后囊间隙阻滞 术后镇痛 膝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隐神经联合腘动脉与膝关节后囊间隙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6
作者 武茜 崔耀梅 +2 位作者 汤洋 杨程 郑曼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67-470,共4页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隐神经联合腘动脉与膝关节后囊间隙(IPACK)阻滞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11月拟行首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男25例,女35例,年龄50~80岁,BMI 18~25 kg/m^(2),AS...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隐神经联合腘动脉与膝关节后囊间隙(IPACK)阻滞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11月拟行首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男25例,女35例,年龄50~80岁,BMI 18~25 kg/m^(2),ASAⅠ—Ⅲ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隐神经联合IPACK阻滞组(SP组)和隐神经阻滞组(SN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前两组患者均行超声引导下隐神经阻滞,注入0.375%罗哌卡因15 ml。SP组随后行超声引导下IPACK阻滞,注入0.25%罗哌卡因20 ml。SN组不予IPACK阻滞。记录阻滞成功例数、术中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用量、苏醒后30 min、术后1、2、3 d膝关节活动度和最长行走距离、术后6、12、24、48、72 h静息和运动时VAS疼痛评分和神经阻滞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阻滞成功率、阿片类药物用量、术后膝关节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 d SP组最长行走距离明显长于SN组(P<0.05)。术后12、24 h SP组运动时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SN组(P<0.05)。SP组有1例在苏醒后有轻微足下垂,观察至术后1 d好转。结论超声引导下隐神经联合IPACK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可提供较完善的镇痛效果,更利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隐神经阻滞 腘动脉与膝关节后囊间隙阻滞 膝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腘动脉与膝关节后囊间隙不同入路阻滞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围术期镇痛效果观察 被引量:10
7
作者 叶久敏 卿忠 +3 位作者 杨光 易双强 董补怀 崔自强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1期1408-1411,1425,共5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不同入路腘动脉与膝关节后囊间隙(IPACK)阻滞联合收肌管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拟行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1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IPACK近端入路组(A组,60例)和IPACK远...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不同入路腘动脉与膝关节后囊间隙(IPACK)阻滞联合收肌管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拟行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1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IPACK近端入路组(A组,60例)和IPACK远端入路组(B组,52例)。全麻诱导成功后插入喉罩,A组采用超声引导下IPACK近端入路行IPACK阻滞联合收肌管阻滞,B组采用超声引导下IPACK远端入路行IPACK阻滞联合收肌管阻滞,收肌管阻滞均给予0.4%盐酸罗哌卡因25 ml;IPACK阻滞均给予0.4%盐酸罗哌卡因25 ml,术中静脉吸入复合全麻维持。观察手术后12、24、48、72 h静息状态、运动状态下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12、24、48、72 h膝关节的最大主动活动度、被动活动度,住院天数以及补救镇痛药物消耗量。结果:术后12、24、48 h两组静息状态VAS评分、运动状态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静息及运动状态VAS评分评分明显优于B组;术后72 h两组的静息及运动状态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12、24、48 h膝关节主动、被动活动度明显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72 h膝关节主动活动度、被动活动度、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药物使用量A组明显少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端入路IPACK阻滞联合收肌管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在术后12、24、48 h静息及运动状态VAS评分、膝关节主被动活动度、镇痛药物使用量使用量方面明显优于IPACK远端入路,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对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可优先选择膝关节近端入路行IPACK间隙阻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腘动脉与膝关节后囊间隙阻滞 收肌管阻滞 膝关节置换 术后镇痛 康复
下载PDF
腘动脉-膝关节后囊间隙阻滞与关节周围注射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慧 吴耀华 郝泉水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53-858,共6页
目的评价腘动脉-膝关节后囊间隙(infiltration between the popliteal artery and the capsule of the posterior knee,iPACK)阻滞对比关节周围注射(periarticular injection,PAI)在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镇痛... 目的评价腘动脉-膝关节后囊间隙(infiltration between the popliteal artery and the capsule of the posterior knee,iPACK)阻滞对比关节周围注射(periarticular injection,PAI)在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镇痛中的作用。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万方数据库中iPACK对比PAI对TKA术后镇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时间均从建库至2021年12月。2位研究者按照纳入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2位评价员独立对纳入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evMan5.3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6个RCT共440例患者。与PAI相比,iPACK组术后24 h吗啡累积使用量较少(MD=-4.21,95%CI:-7.18~-1.24,P=0.005),术后12 h运动状态和24、48 h静息状态、运动状态下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静息状态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第1天、第2天行走距离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PAI相比,iPACK阻滞能更有效地减轻TKA术后疼痛,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不影响术后活动,用于TKA术后镇痛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肌管阻滞 腘动脉-膝关节后囊间隙阻滞 关节周围注射 膝关节置换术 术后镇痛 META分析
下载PDF
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腘动脉与膝关节后囊间隙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镇痛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叶久敏 卿忠 +2 位作者 杨光 董补怀 景桂霞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8期1020-1024,共5页
目的:观察使用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行腘动脉与膝关节后囊间隙(IPACK)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首次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180例,按数字法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45例。所有患者均于全麻诱导前3... 目的:观察使用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行腘动脉与膝关节后囊间隙(IPACK)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首次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180例,按数字法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45例。所有患者均于全麻诱导前30 min取俯卧位,采用B超引导,取腘窝上入路行IPACK阻滞。A组不给予右美托咪定,仅给予0.3%罗哌卡因共计30 ml;B组给予0.4μg/kg右美托咪定+0.3%罗哌卡因共计30 ml;C组给予0.6μg/kg右美托咪定+0.3%罗哌卡因共计30 ml;D组给予0.8μg/kg右美托咪定+0.3%罗哌卡因共计30 ml。然后取仰卧位,所有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行收肌管阻滞,收肌管内注射0.3%罗哌卡因25 ml。术中持续全麻维持。术后观察静息状态、运动状态下的VAS评分,术后6、12、24、48、72 h观察各组膝关节活动度、住院天数、镇痛药物使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12、24、48 h,B、C、D组患者静息及运动状态下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2 h各组患者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B、C、D组患者48 h内膝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2 h各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患者住院天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B、C、D组患者术后72 h内氨酚羟考酮使用量明显小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方面:A组出现2例恶心呕吐,B组出现1例恶心呕吐,C组出现1例恶心呕吐,1例过度镇静,D组出现2例恶心呕吐,3例过度镇静,3例心动过缓,D组在过度镇静和心律失常方面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采用不大于0.6μg/kg浓度右美托咪定+0.3%罗哌卡因用于IPACK联合收肌管阻滞能有效缓解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周围疼痛,提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剂量安全,不良反应小。0.6μg/kg右美托咪定为比较安全可靠的推荐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剂量 罗哌卡因 腘动脉与膝关节后囊间隙阻滞 膝关节置换 镇痛
下载PDF
腘动脉与膝关节后囊间隙阻滞联合收肌管阻滞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赵珊珊 刘忠 张宗旺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98-803,共6页
目的比较腘动脉与膝关节后囊间隙(IPACK)阻滞联合收肌管阻滞(ACB)与坐骨神经阻滞(SNB)联合ACB的镇痛效果和对阻滞后小腿三头肌肌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50例,男13例,女37例,年龄50~80岁,BMI 18~39 kg/m^(2... 目的比较腘动脉与膝关节后囊间隙(IPACK)阻滞联合收肌管阻滞(ACB)与坐骨神经阻滞(SNB)联合ACB的镇痛效果和对阻滞后小腿三头肌肌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50例,男13例,女37例,年龄50~80岁,BMI 18~39 kg/m^(2),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IPACK阻滞联合ACB组(IA组)和SNB联合ACB组(SA组),每组25例。麻醉诱导前分别在超声引导下采取0.25%罗哌卡因实施相应神经阻滞。IA组行IPACK阻滞(20 ml)和ACB(10 ml);SA组行SNB(20 ml)和ACB(10 ml)。确认阻滞效果后,实施喉罩全麻。手术结束后,患者均采用静脉自控镇痛。记录术前1 d、离开PACU即刻、术后4、8、24、48 h及术后90 d静息及活动时VAS疼痛评分。记录术后48 h舒芬太尼用量、镇痛泵按压次数和补救镇痛例数。记录离开PACU、术后4、8、24、48 h小腿三头肌和股四头肌肌力。结果与SA组比较,IA组镇痛效果并不劣于SA组,VAS疼痛评分差值的95%CI上限均低于预设值1.0。IA组小腿三头肌肌力在出PACU即刻、术后4、8 h明显优于SA组(P<0.001)。两组术后48 h内舒芬太尼用量、镇痛泵按压次数、补救镇痛率和股四头肌肌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PACK阻滞联合ACB可提供与SNB联合ACB相当的术后镇痛效果,同时又最大限度的保留小腿三头肌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 收肌管阻滞 腘动脉与膝关节后囊间隙阻滞 坐骨神经阻滞 术后镇痛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膝关节后囊间隙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围麻醉期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青 刘松华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2年第2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膝关节后囊间隙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围麻醉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在全身麻醉气管插...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膝关节后囊间隙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围麻醉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下实施手术,术毕使用静脉自控镇痛,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手术开始前在超声引导下实施膝关节后囊间隙阻滞,比较两组麻醉术中指标,如术中瑞芬太尼用量、麻醉苏醒时间及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比较两组不同观察时间点静息及运动疼痛数字(NRS)评分变化和不同时间点致痛物质P物质(SP)水平变化,统计两组围麻醉期并发症,比较两组术后48h患肢ROM及Lysholm关节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麻醉苏醒时间及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h、术后24h及术后48h静息和运动时NR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h、24h、48h,观察组致痛物质S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围麻醉期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48h观察组患肢ROM角度大于对照组,Lysholm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使用膝关节后囊间隙阻滞,可显著减少术中麻醉药用量,促进患者麻醉恢复,减轻术后疼痛,减少围麻醉期并发症,进而达到促进患者早期康复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膝关节后囊间隙阻滞 膝关节置换 围麻醉期
下载PDF
B超引导下膝关节后囊间隙阻滞联合收肌管阻滞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效果
12
作者 王猛全 林月娥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第22期38-41,共4页
目的:观察B超引导下膝关节后囊间隙(IPACK)阻滞联合收肌管阻滞(ACB)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德化县医院2019年11月-2021年10月进行TKA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 目的:观察B超引导下膝关节后囊间隙(IPACK)阻滞联合收肌管阻滞(ACB)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德化县医院2019年11月-2021年10月进行TKA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B超引导下ACB,联合组采用B超引导下IPACK联合ACB。比较两组术后2、6、12、24 h静息状态和运动状态下疼痛程度,术后12、24、48、72 h膝关节活动度、股四头肌肌力,并比较两组术后康复情况。结果:联合组术后2、6、12 h静息状态及运动状态下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术后12、24、48 h膝关节活动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术后12、24、48 h股四头肌肌力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术后首次镇痛补救时间、补救镇痛次数及首次下床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B超引导下IPACK联合ACB可有效缓解TKA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术后早期关节活动度,并降低对股四头肌肌力的影响,从而更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后囊间隙阻滞 收肌管阻滞 膝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收肌管联合腘动脉与膝关节后囊间隙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镇痛中的应用效果
13
作者 罗珂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4期87-90,共4页
目的:分析收肌管联合腘动脉与膝关节后囊间隙(IPACK)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患者进行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间于广西骨伤医院接受TKA的7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Ⅰ组和对... 目的:分析收肌管联合腘动脉与膝关节后囊间隙(IPACK)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患者进行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间于广西骨伤医院接受TKA的7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25例/组)。为观察组患者采用收肌管联合IPACK阻滞进行镇痛,为对照Ⅰ组患者采用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法进行镇痛,为对照Ⅱ组患者采用收肌管阻滞进行镇痛。对比三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评分、股四头肌的肌力及膝关节的活动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4 h、8 h、24 h及48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Ⅰ组患者和对照Ⅱ组患者,其术后股四头肌的肌力、膝关节的活动度均高于对照Ⅰ组患者和对照Ⅱ组患者,P<0.05。结论:为TKA后患者采用收肌管加IPACK阻滞法进行镇痛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促进其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术 收肌管阻滞 腘动脉 膝关节后囊间隙 镇痛
下载PDF
腘动脉与膝关节后囊间隙浸润联合收肌管阻滞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运动功能的影响
14
作者 朱彩艳 陈剑明 +5 位作者 刘志恒 李俊杰 刘诗辉 白韬扬 邹吉鹏 刘友坦 《广东医学》 CAS 2024年第11期1457-1463,共7页
目的探索连续收肌管阻滞(CACB)联合腘动脉与膝关节后囊间隙浸润(IPACK)阻滞或联合坐骨神经阻滞(SNB)对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患者术后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拟行首次TKA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CACB联合IPACK组(IPACK组)和CACB... 目的探索连续收肌管阻滞(CACB)联合腘动脉与膝关节后囊间隙浸润(IPACK)阻滞或联合坐骨神经阻滞(SNB)对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患者术后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拟行首次TKA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CACB联合IPACK组(IPACK组)和CACB联合SNB组(SNB组),每组21例。全麻诱导前分别在超声引导下采用0.25%罗哌卡因行神经阻滞,IPACK组行收肌管阻滞(30 mL)和IPACK阻滞(30 mL),SNB组行收肌管阻滞(30 mL)和SNB(30 mL),两组均在收肌管内置管行连续镇痛。确认阻滞效果后行全麻诱导。记录患者术后首次下地站立时间,麻醉复苏室(PACU)内、术后MAX0~24 h、术后24 h、MAX24~48 h及术后48 h的静息时和活动时疼痛的数字评分(NRS)、改良Bromage评分、TUG试验、关节活动度(ROM)结果、股四头肌肌力、患者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术后大部分时间内,两组患者静息或活动时NRS评分相当,但SNB组患者PACU内活动时NRS评分较低。IPACK阻滞患者术后首次下地时间明显缩短,在PACU内的改良Bromage评分以及术后24 h和术后48 h的膝关节主动屈曲角度(ROM)更优,术后第1天可进行TUG试验的患者数量也明显较多。术后两组患者股四头肌肌力、满意度、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ACB联合IAPCK阻滞用于TKA术后患者术后早期运动功能恢复更好,且镇痛效果不亚于CACB联合SNB,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术 连续收肌管阻滞 腘动脉与膝关节后囊间隙浸润阻滞 坐骨神经阻滞 运动功能恢复
下载PDF
IPACK阻滞与LIA在膝关节矫形术的应用效果比较
15
作者 董星 李欣 赵克非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9期1061-1063,共3页
目的:比较腘动脉与膝关节后囊间隙(IPACK)阻滞与关节周围局部浸润镇痛(LIA)在膝关节矫形术后镇痛中的效果。方法:招募60例膝关节矫形术患者,随机分为IPACK阻滞组(I组)和LIA组(L组)。I组行IPACK阻滞,L组行LIA。记录疼痛评分、满意度评分... 目的:比较腘动脉与膝关节后囊间隙(IPACK)阻滞与关节周围局部浸润镇痛(LIA)在膝关节矫形术后镇痛中的效果。方法:招募60例膝关节矫形术患者,随机分为IPACK阻滞组(I组)和LIA组(L组)。I组行IPACK阻滞,L组行LIA。记录疼痛评分、满意度评分、主动屈膝最大角度、步行距离、镇痛补救率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L组比较,8h(T2)时点I组静态疼痛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71,P<0.05);与L组比较,T2,24h(T3)时点I组动态疼痛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277、-2.841,P<0.05);与L组比较,I组羟考酮应用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67,P<0.05);与L组比较,I组术后2~3d患者主动屈膝最大角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88、-2.426,P<0.05)。结论:IPACK阻滞较LIA更适合于膝关节矫形术后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腘动脉与膝关节后囊间隙阻滞 关节周围局部浸润镇痛 膝关节矫形术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收肌管阻滞联合腘动脉与膝关节后囊间隙阻滞在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
16
作者 吴香敏 吴鹏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23年第6期516-522,共7页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收肌管阻滞(ACB)联合腘动脉与膝关节后囊间隙(IPACK)阻滞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患者应激反应、膝关节屈曲肌力、膝关节活动度及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5月于简阳市中医医院麻醉科接受TKA术...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收肌管阻滞(ACB)联合腘动脉与膝关节后囊间隙(IPACK)阻滞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患者应激反应、膝关节屈曲肌力、膝关节活动度及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5月于简阳市中医医院麻醉科接受TKA术的100例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接受超声引导下ACB联合坐骨神经阻滞(SNB);研究组50例,接受超声引导下ACB联合IPACK阻滞。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指标、术中舒芬太尼用量、术后镇痛泵总按压次数、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应激反应[丙二醇(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皮质醇(CORT)]水平、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膝关节屈曲肌力、膝关节活动度。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拔管时间[(12.74±2.84)min vs(16.35±3.34)min]、首次下地活动时间[(32.48±4.29)h vs(49.63±5.58)h]、术中舒芬太尼用量[(0.63±0.12)μg/kg vs(0.92±0.25)μg/kg]、48 h镇痛泵总按压次数[(21.74±3.96)vs(24.96±4.6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822、17.229、7.395、3.742,P<0.05)。研究组手术开始30 min(T_(2))、手术开始60 min(T_(3))、手术结束(T_(4))时MDA、SOD、COR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2 h(T_(5))、术后24 h(T_(6))、术后48 h(T_(7))、术后72 h(T_(8))的静态、动态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_(5)-8时膝关节屈曲肌力、膝关节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3 d时POCD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ACB联合IPACK阻滞用于老年TKA术中可达到与ACB联合SNB阻滞相当的镇痛效果,但前者更利于降低应激反应与运动阻滞程度,减少维持麻醉药物用量,增加膝关节活动度,安全性高,且对膝关节屈曲肌力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膝关节置换术 超声引导 收肌管 腘动脉与膝关节后囊间隙 神经阻滞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下IPACK神经阻滞联合ACB在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
17
作者 何荣 郁娜 +2 位作者 高维龙 翟小猛 赵伟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6期36-40,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腘动脉与膝关节后囊间隙(IPACK)神经阻滞联合收肌管神经阻滞(ACB)在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行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1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CB组、IPACK组、IPACK+...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腘动脉与膝关节后囊间隙(IPACK)神经阻滞联合收肌管神经阻滞(ACB)在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行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1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CB组、IPACK组、IPACK+ACB组各42例。三组均在椎管内麻醉下行TKA,ACB组于术毕连接PCIA泵,并在超声引导下行ACB;IPACK组于椎管内麻醉完成后、手术开始前在手术侧行IPACK阻滞,术毕连接PCIA泵;IPACK+ACB组于椎管内麻醉完成后、手术开始前在超声引导下行IPACK阻滞,术毕连接PCIA泵,并在超声引导下行ACB。分别于术后8、12、24、48 h对患者膝关节静息、活动和膝关节后部进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价疼痛程度;术后24、48 h时测量主动屈膝的最大角度,评价膝关节主动活动度;记录术后PCIA泵有效按压次数、补救性镇痛次数,计算补救性镇痛率。观察患者术后24 h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包括恶心呕吐、头晕、神经损伤、神经阻滞穿刺部位感染出血等;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评分。结果术后8 h和12 h时,ACB组、IPACK+ACB组静息及活动VAS均低于IPACK组,ACB组膝关节后部VAS高于其他两组(P均<0.05);术后24 h和48 h时,三组静息、活动及膝关节后部VA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24 h时IPACK+ACB组膝关节主动屈膝最大角度大于其他两组(P均<0.01),术后48 h时三组膝关节主动屈膝最大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IPACK组相比,ACB组和IPACK+ACB组24 h内补救镇痛率降低,患者满意度提高,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P<0.05或<0.01)。结论超声引导下ACB联合IPACK阻滞可减轻TKA术后膝关节后部疼痛,增加膝关节主动活动度,且不增加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老年TKA患者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术 神经阻滞术 腘动脉与膝关节后囊间隙阻滞 收肌管阻滞 术后镇痛 老年人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近端收肌管阻滞联合远端IPACK阻滞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效果
18
作者 柏翰林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33期80-84,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近端收肌管阻滞联合远端腘动脉与膝关节后囊间隙(IPACK)阻滞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12月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先后顺序随机...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近端收肌管阻滞联合远端腘动脉与膝关节后囊间隙(IPACK)阻滞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12月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行超声引导下近端收肌管阻滞,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IPACK阻滞。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术后疼痛情况、下肢肌力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首次行走距离长于对照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自控静脉镇痛泵按压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舒芬太尼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24 h、48 h,两组小腿三头肌和股四头肌肌力均增加,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12 h、24 h,观察组静息和活动时视觉疼痛模拟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两组视觉疼痛模拟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近端收肌管阻滞联合远端IPACK阻滞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下肢肌力影响较小,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可促进术后快速恢复,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术 腘动脉与膝关节后囊间隙阻滞 收肌管阻滞 下肢肌力
下载PDF
腘动脉与膝关节后囊间隙浸润镇痛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静宇 赵国庆 李凯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618-621,共4页
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疼痛可能会导致患者功能锻炼延迟、住院时间延长、影响预后恢复等负面结果。临床上多用股神经阻滞(femoral nerve block,FNB)提供膝关节前内侧镇痛,而收肌管阻滞(adductor canal block,... 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疼痛可能会导致患者功能锻炼延迟、住院时间延长、影响预后恢复等负面结果。临床上多用股神经阻滞(femoral nerve block,FNB)提供膝关节前内侧镇痛,而收肌管阻滞(adductor canal block,ACB)与FNB镇痛效果相似,且可以保留股四头肌的肌力,正逐渐取代FNB。膝关节后方的镇痛可由近年来新提出的腘动脉与膝关节后囊间隙浸润(infiltration of the interspace between popliteal artery and the capsule of posterior knee,IPACK)提供,该技术不影响胫神经和腓神经的运动分支,不降低膝关节以下的肌力,有利于术后镇痛、促进早期功能锻炼与恢复、降低术后黏连,缩短住院时间。目前,国内对于IPACK的研究鲜有报道,文章通过查阅文献,就IPACK的作用机制、实施方法、与其他神经阻滞相复合的临床效果开展综述,以期为TKA的良好镇痛提供理论及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腘动脉与膝关节后囊间隙浸润 收肌管阻滞 膝关节置换术 疼痛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下连续收肌管阻滞联合膝关节后囊间隙阻滞在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价值 被引量:9
20
作者 徐露 胡玲 +3 位作者 魏昕 邵春晓 汪雪锋 王胜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876-879,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连续收肌管阻滞(ACB)联合膝关节后囊间隙(IPACK)阻滞在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行择期单侧TKA的9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连续收肌管阻滞(ACB)联合膝关节后囊间隙(IPACK)阻滞在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行择期单侧TKA的9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入3组,分别为单纯连续股神经阻滞组(F组)、单纯连续ACB组(A组)、超声引导下连续ACB联合IPACK阻滞组(I组),每组各30例。比较3组术后4 h(T_(1))、6 h(T_(2))、12 h(T_(3))、24 h(T_(4))、48 h(T_(5))的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股四头肌肌力、膝关节活动度、舒适度评分,以及围术期相关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F组、A组术后各时间点静息状态NRS评分、运动状态NRS评分均高于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术后各时间点股四头肌肌力、膝关节活动度均低于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A组术后各时间点舒适度评分均低于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恶心、呕吐、谵妄、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早于F组和A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F组和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连续ACB联合IPACK阻滞可有效减轻老年患者TKA后的疼痛感,提高肌力,增加关节活动度,缩短住院周期,促进早期康复,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神经阻滞 膝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后囊间隙 快速康复外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