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保留残端对膝关节稳定性的影响
1
作者 王艳辉 王申宇 安然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4期432-436,共5页
目的观察分析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中保留残端对膝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92493部队医院行关节镜下ACL重建的96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采取关节镜下ACL单束重建术中保留残端的48例患... 目的观察分析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中保留残端对膝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92493部队医院行关节镜下ACL重建的96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采取关节镜下ACL单束重建术中保留残端的48例患者纳入保留组;其中采取关节镜下ACL单束重建术中不保留残端的48例患者纳入未保留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膝关节稳定性(膝关节功能、膝关节功能前后稳定性、膝关节本体感觉)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时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Lysholm评分均升高,患膝Kneelax胫骨前移距离均缩小,被动活动察觉阈值、被动角度再生试验均改善(P时间<0.05);但术后3个月时,保留组患者上述指标改善均优于未保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组间<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ACL重建术中保留或不保留残端均能恢复膝关节稳定性,但与不保留ACL残端相比,保留ACL残端在术后近期可表现出更好的膝关节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关节 保留残端 膝关节稳定 本体感觉
下载PDF
关节镜下经胫骨隧道与经前内入路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膝关节稳定性比较
2
作者 王森 何芒 +1 位作者 夏俊峰 张印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945-949,共5页
目的 比较关节镜下经胫骨隧道与经前内入路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膝关节稳定性。方法 选择2019年9月至2022年12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经胫骨隧道组和经前内入路组,每组4... 目的 比较关节镜下经胫骨隧道与经前内入路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膝关节稳定性。方法 选择2019年9月至2022年12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经胫骨隧道组和经前内入路组,每组48例。经胫骨隧道组患者接受关节镜下经胫骨隧道前交叉韧带重建治疗,经前内入路组患者接受关节镜下经前内入路前交叉韧带重建治疗。手术过程中于关节镜下使用测深尺测量2组患者的股骨骨道长度,测量2组患者手术后1周时的股骨骨道冠状面中心线与关节线夹角角度及股骨纵轴线与股骨骨道夹角;采用Lachman试验和轴移试验评估2组患者术后1 a的膝关节稳定性,采用Lysholm评分和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KDC)评估2组患者术前、术后1 a膝关节功能;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经胫骨隧道组患者的股骨骨道长度显著长于经前内入路组(P<0.001),股骨骨道冠状面中心线与关节线夹角角度、股骨纵轴线与股骨骨道夹角显著大于经前内入路组(P<0.001)。术后1 a,经胫骨隧道组患者的Lachman试验阴性率和轴移试验阴性率显著低于经前内入路组(P<0.05)。术前、术后1 a,经胫骨隧道组与经前内入路组患者的Lysholm、IKD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1 a的Lysholm、IKDC评分显著高于术前(P<0.001)。经胫骨隧道组和经前内入路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42%(5/48)、6.25%(3/48);2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6,P>0.05)。结论 经胫骨隧道、经前内入路均可作为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入路方式,其中经前内入路能够获得更好的镜下视野、准确的定位及足够的隧道长度,利于维持膝关节稳定性,且具有良好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重建 经胫骨隧道 经前内入路 膝关节稳定
下载PDF
肌内效贴结合悬吊训练对男性前交叉韧带损伤术后膝关节稳定性的研究综述
3
作者 孟庆宏 王岸新 《当代体育科技》 2023年第32期14-17,共4页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在复位膝关节的稳定性和生理功能方面很有效,但是损伤前的肌肉力量无法完全恢复,即使手术恢复后,也同样存在骨关节炎的发生风险。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对中国知网(CNKI)关于“前交叉韧带损伤术后膝关节稳定训练”的关键...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在复位膝关节的稳定性和生理功能方面很有效,但是损伤前的肌肉力量无法完全恢复,即使手术恢复后,也同样存在骨关节炎的发生风险。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对中国知网(CNKI)关于“前交叉韧带损伤术后膝关节稳定训练”的关键词进行检索,对其发展背景、现状等问题进行分析和整理以形成综述,并提出相关训练建议:在膝交叉韧带断裂的术后恢复制订膝关节稳定性运动方案时,基于肌内效贴的力学、神经学机制与悬吊训练的评估及其在建立膝关节稳定性方面的作用,来制订膝交叉韧带断裂术后恢复膝关节稳定性训练方案,从而更有效地为患者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吊训练 前交叉韧带损伤术后 研究综述 膝关节稳定
下载PDF
关节镜下双束解剖重建术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膝关节稳定性的影响
4
作者 严方 周璞 +1 位作者 文顺 李前 《上海医药》 CAS 2023年第13期39-43,共5页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双束解剖重建术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损伤患者膝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将86例膝关节ACL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对照组行关节镜下单束解剖重建术治疗,观察...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双束解剖重建术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损伤患者膝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将86例膝关节ACL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对照组行关节镜下单束解剖重建术治疗,观察组行关节镜下双束解剖重建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膝关节功能、膝关节稳定性、下肢平衡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术后日常生活、疼痛、关节僵硬评分及总分,以及前抽屉试验阳性率、Lachman征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观察组术后BBS评分、FM-B评分、BI评分,以及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关节镜下双束解剖重建术治疗膝关节ACL损伤效果更佳,可提高膝关节稳定性,加快膝关节功能恢复,增强下肢平衡功能,改善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 关节镜下双束解剖重建术 膝关节稳定
下载PDF
腓骨近端切除术后膝关节稳定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智长 赵世昌 +2 位作者 张春林 杨庆诚 董扬 《实用骨科杂志》 2014年第11期991-994,共4页
目的探讨腓骨近端切除术后重建膝关节外侧稳定性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行腓骨近端切除的36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共28例,腓骨近端切除后行外侧副韧带和股二头肌腱止点骨性重建;对照组8例,不行韧带重建... 目的探讨腓骨近端切除术后重建膝关节外侧稳定性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行腓骨近端切除的36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共28例,腓骨近端切除后行外侧副韧带和股二头肌腱止点骨性重建;对照组8例,不行韧带重建。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类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术后行膝关节内翻应力试验,X线片测量膝关节外侧间隙,与健侧对比并分级。参照美国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会功能评分标准对关节功能进行评分。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0-52个月,平均35个月。末次随访时,试验组膝关节内翻应力试验均为阴性,关节间隙增大分级为A级;对照组膝关节内翻应力试验均为阳性,关节间隙增大分级为D级。试验组评分为(97.5±3.2)分,对照组为(86.5±3.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2,P=0.01)。结论腓骨近端切除后重建外侧副韧带及股二头肌腱止点,操作简单,可恢复膝关节外侧稳定性,利于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近端切除 膝关节稳定 韧带止点重建
下载PDF
等速肌力训练联合肌内效贴对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杨珺 盛扬 +2 位作者 赵玥 郑斌 熊贤诗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1年第3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等速肌力训练联合肌内效贴对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将80例骨关节炎患者按照数字双盲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臭氧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等速肌力训练联合肌内效贴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等速肌力训练联合肌内效贴对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将80例骨关节炎患者按照数字双盲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臭氧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等速肌力训练联合肌内效贴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膝关节稳定性Lysholm评分,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含量。结果:治疗组优秀35例,良好2例,尚可2例,较差1例,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优秀25例,良好3例,尚可3例,较差9例,总有效率为7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VAS评分、Lysholm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VAS评分、Lysholm评分、IL-1β、TNF-α、MMP-3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关节炎患者常规治疗期间接受等速肌力训练、肌内效贴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有效缓解疼痛,减少关节液中炎症因子含量,保证膝关节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 等速肌力训练 肌内效贴 膝关节稳定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闭链训练结合多角度等长肌力训练增强膝关节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于惠贤 陈亚平 +1 位作者 何蕾 柴双双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7年第1期1-3,7,共4页
目的前瞻性研究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行闭链肌力训练结合不同角度等长收缩练习对膝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搜集62例自体腘绳肌肌腱重建患者,年龄20~45岁。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实验组(B组),进行为期12周的康复治疗,随后指导下行家庭... 目的前瞻性研究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行闭链肌力训练结合不同角度等长收缩练习对膝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搜集62例自体腘绳肌肌腱重建患者,年龄20~45岁。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实验组(B组),进行为期12周的康复治疗,随后指导下行家庭康复治疗至12周。分别于6周、12周采集主动直腿抬高试验结果、平衡功能结果以及6个月后IKDC评分。结果实验组术后12周的主动主动直腿抬高迟滞大于5°的例数显著小于对照组(A组10例,B组2例),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周(A组:6.28±3.42;B组:3.97.28±0.87)和12周(A组:4.89±1.02;B组:0.78±0.19)两组平衡功能测试存在显著差异,B组分值显著小于A组;术后IKDC评分有明显差异。结论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行闭链肌力训练结合不同角度等长收缩练习可以提高终末伸膝肌力和术后平衡功能从而提高膝关节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重建 闭链肌力训练 肌肉等长收缩 膝关节稳定
下载PDF
量化胫骨前移度评估前交叉韧带断裂膝关节稳定性临床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袁颖嘉 《亚太传统医药》 2016年第2期95-97,共3页
目的:观察量化胫骨前移度对评估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术后膝关节稳定性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术患者21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完成前交叉韧带重建,运用Kneelax 3关节测量仪对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术... 目的:观察量化胫骨前移度对评估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术后膝关节稳定性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术患者21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完成前交叉韧带重建,运用Kneelax 3关节测量仪对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术前、术后情况进行定期随访测量胫骨前移度,分析处理测量值,并比较术前、术后定期随访所测量的胫骨前移度对膝关节稳定性及功能恢复的评估价值。结果:在接受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术后,患者胫骨前移度明显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术后1年,患肢胫骨前移度呈上升趋势,关节稳定性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93.56±4.21),明显高于术前的(62.56±3.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neelax 3可量化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的膝关节前向稳定性,且测量结果可作为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术后患者膝关节稳定性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术 胫骨前移度 膝关节稳定
下载PDF
保留前交叉韧带残端对膝关节稳定性的意义 被引量:23
9
作者 冯馨元 白伦浩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25-531,共7页
背景:前十字韧带保残重建被引入以改善预后,然而,残端的保存和受伤机制的影响,及其对重建的影响,这项技术的疗效还不确定。目的:探究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在术中保留韧带残端对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本体感觉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 背景:前十字韧带保残重建被引入以改善预后,然而,残端的保存和受伤机制的影响,及其对重建的影响,这项技术的疗效还不确定。目的:探究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在术中保留韧带残端对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本体感觉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关节运动医学科收治的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在关节镜下以自体腘绳肌腱作为移植物进行前交叉韧带重建,其中保留韧带残端的40例为保留残端组,术中完全清理韧带残端的40例为非保留残端组。所有患者修复后随访12个月以上。评价2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及本体感觉恢复情况。结果与结论:(1)2组修复后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评分较术前均显著提高,胫骨前移距离、被动活动察觉阀值、被动角度再生试验结果较术前明显降低(P <0.05);(2)保留残端组修复后3个月的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评分高于非保留残端组,被动活动察觉阀值、被动角度再生试验结果低于非保留残端组(P <0.05);(3)修复后3和12个月时,2组Kneelax胫骨前移距离及足底压力分析系统结果接近(P> 0.05);(4)结果提示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中保留前交叉韧带残端可加快本体感觉恢复速度,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保残重建 保留残端 非保留残端 膝关节稳定 本体感觉 步态足底压力分析
下载PDF
太极功法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稳定性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0
作者 叶银燕 牛晓敏 +2 位作者 仲卫红 李宇涛 付长龙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9年第3期70-75,共6页
膝骨关节炎是膝关节稳定性异常的重要原因,临床表现主要为关节疼痛、活动受限、肌力下降、本体感觉功能障碍、运动控制能力下降等,反之,膝关节稳定性下降也会加速关节炎的病情进展。运动疗法为改善膝关节不稳的有效手段,而我国传统功法... 膝骨关节炎是膝关节稳定性异常的重要原因,临床表现主要为关节疼痛、活动受限、肌力下降、本体感觉功能障碍、运动控制能力下降等,反之,膝关节稳定性下降也会加速关节炎的病情进展。运动疗法为改善膝关节不稳的有效手段,而我国传统功法太极是一种内外兼修、动静结合的运动疗法,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进行规律性的太极锻炼可以有效增强膝关节稳定性。从改善膝关节疼痛和活动度受限、提高下肢肌力、调控本体感觉与平衡能力,以及增强运动控制与姿势稳定性这几个方面综述太极运动对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稳定性的影响,并总结其可能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 太极功法 膝关节稳定 综述
下载PDF
前交叉韧带单、双束重建术后膝关节稳定性比较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刚 余家阔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3年第1期94-98,共5页
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断裂是膝关节常见的严重运动创伤。ACL断裂后会造成膝关节前后不稳及一定程度的旋转不稳和侧方不稳,并继发软骨损伤、半月板损伤、胫股关节关系异常和髌股关节关系异常,最终导致骨关节炎等。
关键词 膝关节稳定 前交叉韧带 双束重建 术后 关节关系 半月板损伤 运动创伤 软骨损伤
下载PDF
三维CT联合MRI分析膝关节ACL损伤重建术后移植物、周围结构与膝关节稳定性关系 被引量:14
12
作者 靳莉丹 申瑞田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18-423,共6页
探讨CT三维重建技术联合MRI检测球类运动致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重建术后移植物、周围结构与膝关节稳定性的关联性。选取238例球类运动致膝关节ACL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膝关节稳定性分为不稳组(31例)和稳定组(207例)。通过... 探讨CT三维重建技术联合MRI检测球类运动致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重建术后移植物、周围结构与膝关节稳定性的关联性。选取238例球类运动致膝关节ACL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膝关节稳定性分为不稳组(31例)和稳定组(207例)。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不稳组移植物连续性阳性率、移植物走向松弛率、螺钉阳性率、隧道周围骨质阳性率、关节腔内情况阳性率均高于稳定组;不稳组术后移植物信号强度、胫骨前移、Blumensaat角高于稳定组,ACL角低于稳定组(P<0.05);移植物连续性、移植物走向、螺钉、隧道周围骨质、关节腔内情况、术后移植物信号强度、术后胫骨前移、术后ACL角、术后Blumensaat角均为重建术后膝关节不稳的影响因素(P<0.05);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术后膝关节不稳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09。研究结果表明CT三维重建技术联合MRI检测膝关节ACL损伤患者重建术后移植物情况及周围结构与膝关节稳定性存在显著关联性,且在预测膝关节稳定性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 CT三维重建 磁共振成像 膝关节稳定 关联性
下载PDF
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肌内效贴对脑卒中患者膝关节稳定性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敏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S3期491-492,共2页
目的:研究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肌内效贴对脑卒中患者膝关节稳定性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治疗脑卒中膝盖关节不稳定患者68例(所属时间为2015年8月至2017年3月),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康复疗法)、观察组(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 目的:研究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肌内效贴对脑卒中患者膝关节稳定性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治疗脑卒中膝盖关节不稳定患者68例(所属时间为2015年8月至2017年3月),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康复疗法)、观察组(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肌内效贴疗法),各34例,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的稳定性。结果:根据对比2组脑卒中患者治疗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膝关节评分量表(LKSS)可以看出,实施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肌内效贴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稳定,2组治疗后的对比差异较大(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结论:针对脑卒中膝关节不稳定患者实施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肌内效贴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膝关节稳定性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神经肌肉电刺激 膝关节稳定
下载PDF
篮球运动中加强膝关节稳定性的重要性及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江桦林 王红俊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年第12期50-51,共2页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最复杂并且在体育运动中最易受伤的关节,尤其是以下肢参与为主的篮球运动中,膝关节损伤尤为常见。本文通过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篮球运动中常见的膝关节损伤和膝关节稳定性对篮球运动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得...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最复杂并且在体育运动中最易受伤的关节,尤其是以下肢参与为主的篮球运动中,膝关节损伤尤为常见。本文通过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篮球运动中常见的膝关节损伤和膝关节稳定性对篮球运动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通过加强膝关节稳定性的训练来预防篮球运动中膝关节损伤的几率,提高运动员的篮球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篮球运动 膝关节不稳 膝关节损伤 膝关节稳定 训练方法
下载PDF
第七届全国《膝关节稳定性重建新进展》学习班暨第五届京沪高级关节镜技术研讨会通知
15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3年第4期20-20,共1页
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关节镜外科主办的第七届全国《膝关节稳定性重建新进展》学习班暨第五届京沪高级关节镜技术研讨会将于2012年9月27日至9月29日在上海举行。
关键词 膝关节稳定 关节镜技术 学习班 重建 上海交通大学 关节镜外科
下载PDF
第三届全国《膝关节稳定性重建新进展》学习班暨京沪高级关节镜论坛通知
16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09年第3期50-50,共1页
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关节镜外科主办的全国第三届《膝关节稳定性重建新进展》学习班暨首届京沪高级关节镜论坛将于2009年9月25日至27日在上海举行。本学习班内容包括交叉韧带损伤、后交叉韧带损伤、膝关节后外侧韧带损伤、... 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关节镜外科主办的全国第三届《膝关节稳定性重建新进展》学习班暨首届京沪高级关节镜论坛将于2009年9月25日至27日在上海举行。本学习班内容包括交叉韧带损伤、后交叉韧带损伤、膝关节后外侧韧带损伤、膝关节后内侧韧带损伤和髌股关节不稳定的最新治疗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稳定 关节镜外科 学习班 论坛 后交叉韧带损伤 上海交通大学 第六人民医院 外侧韧带损伤
下载PDF
两个动作增加膝关节稳定性
17
作者 张良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1年第7期24-24,共1页
站立、行走、蹲下起来、上下楼梯、奔跑、跳跃等,每一个下肢参与的动作,都由膝关节屈伸活动承担了主要部分,当然也就离不开股四头肌的强力收缩和舒张。老年人想要增强股四头肌的耐力,可以试试下面两个动作:屈膝位等长运动屈膝位等长运动... 站立、行走、蹲下起来、上下楼梯、奔跑、跳跃等,每一个下肢参与的动作,都由膝关节屈伸活动承担了主要部分,当然也就离不开股四头肌的强力收缩和舒张。老年人想要增强股四头肌的耐力,可以试试下面两个动作:屈膝位等长运动屈膝位等长运动中,靠墙直角蹲动作适合大部分人。方法:背靠墙面,保持髋关节屈曲90度、膝关节屈曲90度,每天1分钟。该方法简单易行,效果显著,但是对膝关节还是有压力,不能做到无损害性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屈曲 等长运动 股四头肌 屈膝位 上下楼梯 膝关节稳定 损害性 老年人
下载PDF
胫骨隧道位置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稳定性的影响
18
作者 王庆 黄华扬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0年第4期260-260,共1页
关节镜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是骨科常见手术之一,生理性等长重建使移植物在膝关节屈伸过程中所受的张力相近。隧道制备中关于股骨隧道定位等距性及生物力学的研究较多,但有关胫骨隧道定位对生物力学影响的... 关节镜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是骨科常见手术之一,生理性等长重建使移植物在膝关节屈伸过程中所受的张力相近。隧道制备中关于股骨隧道定位等距性及生物力学的研究较多,但有关胫骨隧道定位对生物力学影响的报道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 膝关节稳定 骨隧道 生物力学 隧道定位 关节 移植物 生理性
下载PDF
三种手术时机下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和稳定性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匡萃琳 黄文娟 +5 位作者 胡建华 习丽娟 龙小彬 曾水平 刘映 刘燕珍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22期19-22,共4页
目的:探究三种手术时机下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膝关节功能和稳定性。方法:将2020年7月—2022年1月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96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其受伤至接受手术的时间分为早期组(n=36,受伤到接受... 目的:探究三种手术时机下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膝关节功能和稳定性。方法:将2020年7月—2022年1月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96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其受伤至接受手术的时间分为早期组(n=36,受伤到接受手术的时间≤3周)、中期组(n=32,受伤到接受手术的时间>3周且≤4周)及晚期组(n=28,受伤到接受手术的时间>4周)。三组患者均由同一组具备丰富临床经验的团队完成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比较三组术前、术后6个月的膝关节功能、膝关节稳定性和活动度,比较三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早期组IKDC膝关节主观评价表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Tegner膝关节运动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均大于中期组、晚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早期组Lachman试验阳性率和前抽屉试验阳性率均小于晚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尽可能早期实施,对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和稳定性的提升均有积极作用,且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膝关节功能 膝关节稳定
下载PDF
膝关节多韧带损伤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楼超 戴雪松 陆志剀 《现代实用医学》 2023年第4期425-428,共4页
膝关节是人体下肢最重要的关节,是完成人体行走的关键,它的结构也是人体中最复杂的,极易受到损伤。关节内的前交叉韧带(ACL)和后交叉韧带(PCL),以及关节外的内侧副韧带(MCL)和外侧副韧带(LCL)在维持膝关节稳定性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膝关节是人体下肢最重要的关节,是完成人体行走的关键,它的结构也是人体中最复杂的,极易受到损伤。关节内的前交叉韧带(ACL)和后交叉韧带(PCL),以及关节外的内侧副韧带(MCL)和外侧副韧带(LCL)在维持膝关节稳定性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膝关节多韧带损伤是指膝关节四条韧带中两条及以上发生损伤,在骨科中发生比例不高,但容易漏诊且严重威胁肢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交叉韧带 内侧副韧带 外侧副韧带 人体下肢 膝关节多韧带损伤 膝关节稳定 关节 肢体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