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0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膝关节镜下前外侧入路对累及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疼痛介质的影响
1
作者 张东伟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前外侧入路对累及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依据随机数表法将2019年5月~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70例累及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三切口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予以膝关节镜...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前外侧入路对累及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依据随机数表法将2019年5月~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70例累及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三切口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予以膝关节镜下前外侧入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以及术前、术后6个月疼痛介质指标。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用时、住院时间均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术前神经肽Y(NPY)、P物质(SP)以及前列腺素E2(PGE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NPY、SP以及PGE2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累及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膝关节镜下前外侧入路手术治疗效果确切,可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疼痛介质水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累及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 膝关节镜下前外侧入路 疼痛介质
下载PDF
膝关节前外侧入路联合后内侧入路治疗胫骨后外侧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2
作者 胡世锵 王小平 +3 位作者 黄俭 韦展图 陈路遥 吴玮玮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10期46-47,共2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前外侧入路联合后内侧入路治疗胫骨后外侧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1日—2020年5月20日本院收治的84例胫骨后外侧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n=59)与观察组(n=25).其中对照组采用膝关节前外... 目的:探讨膝关节前外侧入路联合后内侧入路治疗胫骨后外侧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1日—2020年5月20日本院收治的84例胫骨后外侧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n=59)与观察组(n=25).其中对照组采用膝关节前外侧入路治疗,观察组采用膝关节前外侧入路联合膝关节后内侧入路治疗,对比2组治疗优良率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膝关节评分为(22.35±5.13)分,高于对照组的(11.34±5.32)分,观察组优良率也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胫骨后外側平台骨折的患者进行膝关节前外侧入路联合后内侧路治疗,能够加快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治疗优良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外侧 后内侧 胫骨后外侧平台骨折
下载PDF
髌旁内外侧入路全膝关节置换治疗中重度外翻膝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体惠 王旭 +4 位作者 吴锦清 陈继良 王启金 许宏伟 林建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0期4825-4830,共6页
背景:中重度外翻膝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仍有假体限制性选择、软组织松解、髌骨轨迹恢复及骨缺损重建等关键问题需要优化,髌旁内侧入路治疗外翻膝存在加剧内侧软组织松弛等缺点,近年来发现髌旁外侧入路治疗外翻膝中具有显露及松解等优点。目... 背景:中重度外翻膝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仍有假体限制性选择、软组织松解、髌骨轨迹恢复及骨缺损重建等关键问题需要优化,髌旁内侧入路治疗外翻膝存在加剧内侧软组织松弛等缺点,近年来发现髌旁外侧入路治疗外翻膝中具有显露及松解等优点。目的:观察髌旁内外侧入路全膝关节置换应用于中重度外翻膝的疗效,旨在探讨更加适合中重度外翻膝的手术入路。方法:选择56例中重度外翻膝行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轮流进行髌旁内、外侧入路手术,外侧组28例行髌旁外侧入路全膝关节置换,内侧组28例行髌旁内侧入路全膝关节置换,所有患者均使用后稳定型膝关节假体。收集两组患者术中假体限制性种类、聚乙烯衬垫厚度、手术时间、出血量、股胫角、髌骨倾斜角、活动度、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评分、西安大略省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及并发症作为观察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外侧组髁限制性假体使用率明显低于内侧组,聚乙烯衬垫平均厚度低于内侧组,手术时间更短,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手术出血量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②56例患者随访2-5年,所有患者无假体松动及骨吸收迹象;末次随访外侧组髌骨倾斜角及胫股角小于内侧组,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评分及西安大略省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高于外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膝关节活动度无显著性差异;③两组各有1例患者切口脂肪液化及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形成;随访期间未发生感染、切口愈合不良、切口血肿、假体脱位、医源性神经损伤、异位骨化、假体周围骨折等情况;④提示髌旁外侧入路治疗中重度外翻膝可有效保护膝内侧软组织张力,更少使用髁限制性假体,髌骨轨迹更加友好,术后功能评分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重度外翻膝 膝关节 髌旁外侧 膝关节置换 软组织平衡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旁内外侧入路治疗中重度膝外翻畸形的疗效分析
4
作者 邓辉 廖光鹏 程楷 《外科(汉斯)》 2024年第4期71-79,共9页
目的: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旁内、外侧入路治疗中重度膝关节外翻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利川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行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中重度膝关节外翻畸形患者6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骨关节炎36例,类风湿... 目的: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旁内、外侧入路治疗中重度膝关节外翻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利川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行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中重度膝关节外翻畸形患者6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骨关节炎36例,类风湿关节炎24例。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分为内侧组28例、外侧组32例,内侧组采用髌旁内侧入路,外侧组采用髌旁外侧入路。分别比较2组一般基线资料、术中相关情况及末次随访膝关节功能等。结果:术前2组基线资料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研究具有可比性;外侧组手术时间较内侧组手术时间更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P > 0.05);术后末次随访2组在HSS评分及WOMAC评分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medial and lateral parapatellar approaches in the treatment of moderate and severe knee valgus deformity during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Methods: Sixty patients with moderate and severe knee valvaration deformity treated by surface replacement of artificial knee joint from January 2018 to December 2022 in the Four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including 36 cases of osteoarthritis and 24 case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internal test group (28 cases) and the lateral group (32 cases) according to the surgical method. The internal test group took the parapatellar medial approach and the lateral group took the parapatellar lateral approach. General baseline data, intraoperative relevant conditions and knee function at the last follow-up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aseline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surgery (P > 0.05), and the studies were comparable. The operative time of the lateral group was longer than that of the media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P > 0.05).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HSS score and WOMAC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t the last follow-up (P < 0.05). Conclusion: The lateral parapatellar approach can achieve better clinical results in the treatment of moderate and severe genu valva malformations. Compared with the medial parapatellar approach, the lateral parapatellar approach can provide better medial soft tissue tension balance, obtain good patellar trajectory, and shorten the operation time. Long-term follow-up of the lateral parapatellar approach can obtain higher knee functional scores, and experienced surgeons can be the first choice for the treatment of moderate and severe knee valva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术 膝骨关节 膝外翻 髌旁内侧 髌旁外侧 膝关节表面假体
下载PDF
关节镜下经胫骨隧道与经前内入路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膝关节稳定性比较
5
作者 王森 何芒 +1 位作者 夏俊峰 张印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945-949,共5页
目的 比较关节镜下经胫骨隧道与经前内入路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膝关节稳定性。方法 选择2019年9月至2022年12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经胫骨隧道组和经前内入路组,每组4... 目的 比较关节镜下经胫骨隧道与经前内入路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膝关节稳定性。方法 选择2019年9月至2022年12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经胫骨隧道组和经前内入路组,每组48例。经胫骨隧道组患者接受关节镜下经胫骨隧道前交叉韧带重建治疗,经前内入路组患者接受关节镜下经前内入路前交叉韧带重建治疗。手术过程中于关节镜下使用测深尺测量2组患者的股骨骨道长度,测量2组患者手术后1周时的股骨骨道冠状面中心线与关节线夹角角度及股骨纵轴线与股骨骨道夹角;采用Lachman试验和轴移试验评估2组患者术后1 a的膝关节稳定性,采用Lysholm评分和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KDC)评估2组患者术前、术后1 a膝关节功能;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经胫骨隧道组患者的股骨骨道长度显著长于经前内入路组(P<0.001),股骨骨道冠状面中心线与关节线夹角角度、股骨纵轴线与股骨骨道夹角显著大于经前内入路组(P<0.001)。术后1 a,经胫骨隧道组患者的Lachman试验阴性率和轴移试验阴性率显著低于经前内入路组(P<0.05)。术前、术后1 a,经胫骨隧道组与经前内入路组患者的Lysholm、IKD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1 a的Lysholm、IKDC评分显著高于术前(P<0.001)。经胫骨隧道组和经前内入路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42%(5/48)、6.25%(3/48);2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6,P>0.05)。结论 经胫骨隧道、经前内入路均可作为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入路方式,其中经前内入路能够获得更好的镜下视野、准确的定位及足够的隧道长度,利于维持膝关节稳定性,且具有良好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韧带重建 经胫骨隧道 膝关节稳定性
下载PDF
胫骨平台三柱骨折病人应用倒L入路联合外侧入路双钢板固定术治疗对其膝关节活动度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肖犇 李学军 《临床外科杂志》 2023年第7期666-669,共4页
目的分析应用倒L入路联合外侧入路双钢板固定术对胫骨平台三柱骨折病人膝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2017年1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胫骨平台三柱骨折病人88例,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4例采用外侧入路双钢板固定术,研... 目的分析应用倒L入路联合外侧入路双钢板固定术对胫骨平台三柱骨折病人膝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2017年1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胫骨平台三柱骨折病人88例,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4例采用外侧入路双钢板固定术,研究组44例实施倒L入路联合外侧入路双钢板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疗效和术后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术前、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为(90.12±11.30)分钟,术中出血量(463.20±70.10)ml,住院时间(3.08±1.12)天,膝关节锻炼时间(3.08±1.12)天,骨折完全愈合时间(14.58±2.64)周,可完全负重时间(16.27±3.65)周,均短于对照组[(98.42±12.18)分钟、(502.41±77.10)ml、(20.36±3.12)天、(5.54±1.69)天、(16.06±3.27)周、(18.67±4.21)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各项评分(87.06±10.06)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各项评分(82.69±10.30)分、愈合优良率(93.18%)、膝关节活动度[伸膝(9.54±2.36)、屈曲(135.28±28.48)]均高于对照组[(80.26±9.20)分、(74.12±9.20)分、(77.27%)、(8.06±2.06)、(121.64±2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平台三柱骨折病人采用倒L入路联合外侧入路双钢板固定术进行治疗可提高膝关节活动度,促进骨折愈合,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钢板固定术 外侧 倒L 胫骨平台三柱骨折 膝关节活动度
下载PDF
直接前入路与传统后外侧入路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效果比较
7
作者 秦征兵 段文博 +1 位作者 陈胜伟 张卓鹏 《淮海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160-164,共5页
目的:比较直接前入路(DAA)与传统后外侧入路(PLA)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20年5月—2023年5月行THA治疗的100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DAA组(n=52)和PLA组(n=48),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2组... 目的:比较直接前入路(DAA)与传统后外侧入路(PLA)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20年5月—2023年5月行THA治疗的100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DAA组(n=52)和PLA组(n=48),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2组围术期指标(切口长度、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和血清疼痛介质[P物质(SP)、前列腺素E 2(PGE 2)、5羟色胺(5-HT)、一氧化氮(NO)]水平,应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定量表评价患者髋关节功能,比较2组假体情况(前倾角与外展角)、髋关节被动角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DAA组患者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周期分别为(9.58±2.60)cm、(128.00±15.30)mL、(295.96±100.47)mL、(4.30±0.65)d,均小于PLA组的(13.30±3.69)cm、(167.80±18.32)mL、(428.00±120.63)mL、(6.48±0.71)d,手术用时为(82.78±10.15)min,长于PLA组的(63.58±8.8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DAA组患者SP、PGE2、5-HT及NO水平分别为(226.48±18.63)ng/mL、(32.88±4.00)pg/mL、(1.96±0.33)μmo/L、(29.10±4.68)μmo/L,低于PLA组的(280.47±21.68)ng/mL、(47.90±5.18)pg/mL、(3.00±0.41)μmo/L、(44.63±5.18)μmo/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DAA组患者Harris总分为(84.30±8.80)分,高于PLA组的(76.68±7.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6月后,DAA组患侧髋关节被动角度分别为(6.76±0.85)°、(5.35±0.66)°,小于PLA组的(9.35±1.75)°、(8.23±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A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92%,低于PLA组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PLA入路相比,通过DAA入路行THA术对患者创伤更小,术后疼痛更轻,可加速患者髋关节功能及本体感觉的恢复,安全系数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直接 外侧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前外侧与后外侧入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效果比较
8
作者 王玉玺 黄永华 李书良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7期144-146,共3页
目的:比较前外侧与后外侧入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3年7月于该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行后外侧入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 目的:比较前外侧与后外侧入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3年7月于该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行后外侧入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研究组行前外侧入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水平,手术前后髋关节功能[Harris髋关节功能量表(HH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两组HHS评分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术后1、3个月HH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 d,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外侧入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可改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提高髋关节功能评分,降低疼痛评分,效果优于后外侧入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但需延长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 外侧 关节置换术 关节功能 疼痛 并发症
下载PDF
关节镜下三入路联合椭圆隧道技术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的应用
9
作者 马寅华 陈肖燕 汤红伟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11期999-1003,共5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三入路联合椭圆隧道技术在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ACL损伤患者104例开展前瞻性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2组患者均行ACL重建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关节镜下...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三入路联合椭圆隧道技术在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ACL损伤患者104例开展前瞻性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2组患者均行ACL重建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关节镜下三入路联合椭圆隧道技术,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前内侧入路联合椭圆隧道技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骨隧道定位参数、术后移植物成熟情况、膝关节稳定性(Lachman试验)、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扶拐下床活动时间、弃拐行走时间、恢复运动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A/B大于对照组,a/c、α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12个月近端、中段、远端移植物信号/噪声比(SNQ)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膝关节稳定性优于对照组,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三入路联合椭圆隧道技术用于ACL重建术中能改善骨隧道形态,促进移植物成熟,缩短术后恢复进程,改善膝关节功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韧带重建术 椭圆隧道技术 关节 关节稳定性 膝关节功能 移植物
下载PDF
对比前外侧入路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早期临床价值
10
作者 郭会军 王胜利 《系统医学》 2024年第3期143-146,共4页
目的分析高龄股骨颈骨折实施前外侧入路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汶上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半髋关节置换术,根据不同入路方式分为有前侧组、后侧组,各43例。前侧组... 目的分析高龄股骨颈骨折实施前外侧入路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汶上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半髋关节置换术,根据不同入路方式分为有前侧组、后侧组,各43例。前侧组行前外侧入路,后侧组行后外侧入路。比较两组骨代谢情况、临床指标、髋关节功能、并发症。结果术后,两组骨钙素、I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以及I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前侧组骨钙素[(30.02±2.97)ng/mL]、I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27.74±3.52)ng/mL]、I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27.45±2.35)ng/mL]高于后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45、8.028、11.093,P均<0.05)。前侧组手术时间长于后侧组,前侧组出血量、引流量低于后侧组,前侧组切口长度、下床和出院时间短于后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两种入路方式均能维持高髋关节优良率,并发症发生风险低,但在恢复周期以及骨代谢方面前外侧入路价值更高,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更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临床指标 半髋关节置换术 骨代谢 外侧
下载PDF
微创前外侧肌间隙入路联合股骨颈保留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
11
作者 王林鹰 高练兵 周佳毅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8期3012-3017,共6页
目的评估微创前外侧肌间隙入路联合股骨颈保留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渭南市第二医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83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2例采用微创前外侧肌间隙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并保留股骨... 目的评估微创前外侧肌间隙入路联合股骨颈保留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渭南市第二医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83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2例采用微创前外侧肌间隙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并保留股骨颈,设为观察组;41例采用传统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设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男20例,女22例,年龄(63.75±6.76)岁;对照组中男23例,女18例,年龄(63.49±6.57)岁。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术前和术后1 d的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水平,术前和术后12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髋关节Harris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步态参数、两侧肢体长度差、髋臼旋转中心的纵向及横向位移。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1 d引流量、术后1 d CPK水平分别为(60.26±7.41)min、(210.45±33.94)ml、(7.71±1.96)cm、(82.35±8.48)ml、(384.75±29.76)U/L,对照组分别为(68.97±8.35)min、(328.15±42.06)ml、(11.27±2.43)cm、(117.89±12.12)ml、(668.40±45.94)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29、14.047、7.355、15.510、33.299,均P<0.001)。术后12个月,观察组的VAS评分、髋关节Harris评分、BBS评分、步频、最大步速、单足支撑时间百分比、足底压力差分别为(0.67±0.21)分、(90.45±9.37)分、(52.71±3.14)分、(96.79±8.12)步/min、(89.94±10.63)cm/s、(46.59±5.31)%、(9.02±1.03)%,对照组分别为(0.89±0.27)分、(82.63±8.04)分、(45.42±4.83)分、(81.14±7.59)步/min、(80.21±9.87)cm/s、(40.87±5.16)%、(10.61±2.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37、4.084、8.131、9.074、4.323、4.977、4.329,均P<0.001)。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12个月的双侧肢体长差、纵向与横向的髋臼旋转中心位移均低于对照组(t=5.473、7.707、10.698,均P<0.001)。结论微创前外侧肌间隙入路联合股骨颈保留有助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恢复,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 全髋关节置换术 微创 外侧肌间隙 股骨颈保留 关节功能 术后恢复
下载PDF
腓骨头上方入路与膝关节前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的比较
12
作者 许斌 周江山 +3 位作者 詹德平 潘律 过锡敏 储旭东 《临床研究》 2023年第9期1-5,共5页
目的比较腓骨头上方入路和膝关节前外侧入路治疗单纯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12月于无锡市惠山区人民医院接受的单纯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72例作为研究对象,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6)和研... 目的比较腓骨头上方入路和膝关节前外侧入路治疗单纯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12月于无锡市惠山区人民医院接受的单纯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72例作为研究对象,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6)和研究组(n=36)。对照组实施膝关节前外侧入路结合普通钢板进行治疗;研究组实施腓骨头上方入路联合腓骨头上方入路相配套的解剖钢板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术后相关数据,Rasmussen评价结果,术前或术后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价量表(HSS)、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膝关节活动度(ROM)。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骨骼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和负重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出现关节面塌陷4例,研究组未出现;研究组12个月随访的Rasmussen评分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3月、6月、12月和末次随访的HSS、VAS评分和ROM评分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研究组患者(术后3月和术后6月)HSS评分和VAS评分、(术后3月、6月和12月)的ROM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腓骨头上方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的疗效优于传统的膝关节前外侧入路,腓骨头上方入路具有解剖简单安全、术后愈合快、膝关节功能康复快和并发症少的优点,且本院自制的配套钢板可以更好的支撑和固定后外侧髁骨折块,更有益于骨愈合,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 单纯后外侧髁骨折 开放复位内固定 腓骨头上方 外侧
下载PDF
前入路及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指标及平衡能力比较
13
作者 杨得志 王婷 《大医生》 2024年第19期62-64,共3页
目的观察前入路及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对患者围术期指标及平衡能力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3年10月东海县中医院收治的70例行THA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 目的观察前入路及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对患者围术期指标及平衡能力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3年10月东海县中医院收治的70例行THA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术中采取后外侧入路,观察组患者术中采取前入路。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髋关节功能及平衡能力[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和Tinetti平衡与步态量表(Tinetti-POMA)评分]、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疼痛介质[5-羟色胺(5-HT)、前列腺素E2(PGE_(2))和P物质(SP)]水平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更长,切口长度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住院时间更短(均P<0.05)。两组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BBS评分、Tinetti-POMA评分均具有时间、组间、交互效应差异;两组患者术后3、6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BBS评分、Tinetti-POMA评分均呈升高趋势,且观察组术后3个月均更高(均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均更低(均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5-HT、PGE_(2)、S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更低(均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后外侧入路相比,前入路THA围术期指标更优,可帮助患者更快恢复髋关节功能及平衡能力,且炎症因子及疼痛介质水平均更低,同时安全性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 全髋关节置换术 关节功能 平衡能力
下载PDF
侧卧位直接前方入路和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临床疗效比较
14
作者 卜树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041-0044,共4页
对侧卧位直接前方入路与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方法 收集我院2022-2023年之间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200例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后外侧入路,观察组采取侧卧位直接前放入路。结果 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 对侧卧位直接前方入路与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方法 收集我院2022-2023年之间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200例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后外侧入路,观察组采取侧卧位直接前放入路。结果 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来说,采取侧卧位直接前方入路效果显著,不容易出血,可以使患者更早的康复,促进髋关节功能提高,是一种首选的手术入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卧位直接 外侧 全髋关节置换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微创直接前入路与后外侧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平衡功能及髋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
15
作者 裴汝星 《医药前沿》 2024年第5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直接前入路(DAA)与后外侧入路(PLA)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对股骨颈骨折(FNF)患者术后平衡功能及髋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聊城莘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FN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 目的:探讨微创直接前入路(DAA)与后外侧入路(PLA)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对股骨颈骨折(FNF)患者术后平衡功能及髋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聊城莘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FN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行THA治疗,对照组采用后外侧入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直接前入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Berg平衡量表(BBS)、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炎症因子、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BBS功能、Harris髋关节功能、VAS评分及炎症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BBS、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炎症因子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NF患者THA采用DAA效果优于PLA,手术切口更小,带来的创伤更小,并发症更少,首次下床、住院等时间更短,术后疼痛轻、炎症因子水平低,功能恢复更快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 微创直接 外侧 术后平衡功能 关节功能
下载PDF
前外侧入路联合改良后内侧入路治疗老年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
16
作者 唐可 刘晓晖 +1 位作者 诸葛恒艳 刘长增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698-701,共4页
目的 探讨前外侧入路联合改良后内侧入路治疗老年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1月—2021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医院收治的老年Pilon骨折患者1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入路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 探讨前外侧入路联合改良后内侧入路治疗老年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1月—2021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医院收治的老年Pilon骨折患者1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入路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接受前外侧入路治疗,观察组接受前外侧入路联合改良后内侧入路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踝关节功能、解剖复位效果及术后1年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踝关节功能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位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年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前外侧入路联合改良后内侧入路治疗老年Pilon骨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提高踝关节功能有效率和解剖复位效果,有效保护踝关节软组织,进而避免内固定物外露及软组织坏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LON骨折 外侧 改良后内侧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探讨额外侧锁孔入路与翼点入路夹闭术在前交通动脉瘤的应用效果
17
作者 李永康 蓝鹏 何培武 《中外医疗》 2024年第7期71-75,共5页
目的探讨于前交通动脉瘤中分别应用额外侧锁孔入路和翼点入路夹闭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3月-2023年5月邳州市中医院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手术的62例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31)和观... 目的探讨于前交通动脉瘤中分别应用额外侧锁孔入路和翼点入路夹闭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3月-2023年5月邳州市中医院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手术的62例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31)和观察组(n=31)。对照组行翼点入路开颅治疗,观察组行额外侧锁孔入路开颅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及认知功能改善程度,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260.16±75.27)mL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206.78±28.07)min及住院时间(7.34±1.84)d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78、7.405、7.404,P均<0.05);观察组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率、脑直回切除率均比对照组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出现术后新增颅内出血、短暂性缺血、感染、神经症状及脑积水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交通动脉瘤患者分别接受额外侧锁孔入路术和翼点入路夹闭术治疗均具有一定效果,但额外侧锁孔入路术的效果更理想,在改善神经及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存在显著优势,且不会产生严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动脉瘤 外侧锁孔 翼点夹闭术 认知功能 神经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前外侧入路联合胫骨远端L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研究
18
作者 周国辉 曾荇 吴方前 《当代医学》 2024年第9期144-147,共4页
目的探讨前外侧入路联合胫骨远端L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前外侧入路联合胫骨远端L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术式入路治疗,研究组采用前外侧入路联合胫骨远端L形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踝关节功能、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外侧入路联合胫骨远端L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疗效显著,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风险,有利于恢复踝关节功能,明显提升患者恢复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腓骨远端骨折 L形钢板内固定 外侧 关节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三切口联合入路与膝关节镜辅助下前外侧入路治疗累及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32
19
作者 邢晓伟 郭祥 涂源源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9年第18期1988-1992,共5页
目的探讨三切口联合入路与膝关节镜辅助下前外侧入路治疗累及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前瞻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2016年11月至2018年12月收住入院的94例累及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住院号单双平均分成两组,对... 目的探讨三切口联合入路与膝关节镜辅助下前外侧入路治疗累及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前瞻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2016年11月至2018年12月收住入院的94例累及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住院号单双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n=47)予三切口联合入路手术治疗,研究组(n=47)予膝关节镜辅助下前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观察两组入组时、出院时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膝关节评分量表(Lysholm评分)、膝关节活动度、疼痛介质、炎症因子变化并比较,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影像学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1)两组出院时疼痛评分、行走功能评分、稳定性评分、总分较入组时均显著升高(P <0. 05),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2)两组出院时屈曲、伸直、内旋、外旋较入组时均显著升高(P <0. 05),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3)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负重时间、骨折不愈合、关节面塌陷、内固定情况、内翻角、后倾角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 05)。(4)两组出院时较入组时P物质(SP)、前列腺素F2(PGF2)、神经肽Y(NPY)、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显著降低(P <0. 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与三切口联合入路手术比较,膝关节镜辅助下前外侧入路治疗累及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疗效确切,能提高膝关节功能和活动度,降低创伤性关节炎和关节面塌陷发生,缩短围术期时间,降低炎症因子和疼痛介质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胫骨平台骨折 三切口联合 关节 外侧治疗 关节功能 关节活动度
下载PDF
经膝关节前方正中入路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C2C3型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国宁 陆安静 +1 位作者 姜兴宇 尚永军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3年第8期726-728,共3页
目的探讨经膝关节前方正中入路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C2C3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1例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6例患者经膝关节前方正中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为观察组,5... 目的探讨经膝关节前方正中入路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C2C3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1例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6例患者经膝关节前方正中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为观察组,5例患者经内外侧双切口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为对照组。对比分析2组股骨髁关节面的暴露程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膝关节功能;评价经膝关节前方正中入路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C2C3型骨折的效果。结果经膝关节前方正中入路股骨髁关节面均可满意暴露。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少/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引流量及膝关节功能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膝关节前方正中入路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C2C3型骨折效果显著,具有暴露充分、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 股骨远端骨折 膝关节方正中 外侧双切口 C型骨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