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膝关节置换治疗内翻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被引量:7
1
作者 刘军 曹建刚 +4 位作者 张宇 田孟强 王磊 孙云波 孙振辉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23-526,共4页
目的:分析全膝关节置换(TKA)治疗内翻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手术经验及临床效果。方法:采用TKA治疗内翻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800例(939膝)。男246例(296膝),女554例(643)膝。参照改良Krackow分型,Ⅰ型480例(512膝),Ⅱ型22... 目的:分析全膝关节置换(TKA)治疗内翻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手术经验及临床效果。方法:采用TKA治疗内翻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800例(939膝)。男246例(296膝),女554例(643)膝。参照改良Krackow分型,Ⅰ型480例(512膝),Ⅱ型225例(278膝),Ⅲ型93例(147膝),Ⅳ型2例(2膝)。对手术情况、术后影像学、KSS评分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单膝平均手术时间(60±7)min。66膝骨缺损进行植骨或垫块填充,除5例深部感染外无假体松动发生。术后710dX线检查提示胫股关节角(TFA)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2例死亡外其余患者均获14年随访。术后4年KSS临床评分和功能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内翻角度分型的Ⅰ、Ⅱ、Ⅲ型患者术后4年K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00例患者中52例(6.5%)出现不同程度并发症。结论:TKA是治疗内翻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短期随访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改良Krackow内翻膝分型方法对术中软组织松解、骨缺损填充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骨关节炎 膝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后方稳定型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21例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吕志平 杨峻 +3 位作者 刘江华 沈云峰 李晓松 杨晓勇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9期122-123,共2页
目的探讨后方稳定型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疾患的优点及术中、术后应注重的一些问题。方法2003年10月至2009年7月,共计PSKA21个膝,男6例,女11例,其中双膝4例。年龄54~78岁。术前诊断全部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伴有骨质缺损4膝。术... 目的探讨后方稳定型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疾患的优点及术中、术后应注重的一些问题。方法2003年10月至2009年7月,共计PSKA21个膝,男6例,女11例,其中双膝4例。年龄54~78岁。术前诊断全部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伴有骨质缺损4膝。术前X线膝关节测量膝内翻畸形17例,膝外翻1例,屈曲畸形21例,有膝关节手术史4膝。21例随访2~60个月,平均30个月。根据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百分评分系统进行评估[1]。结果术前平均62分,术后平均89分,活动范围术前平均89°,术后平均115°,其中优14膝,良5膝,中1膝,差1膝。手术优良率90.0%。结论PS-KA可增加膝关节活动度和最大屈曲度,并限制其向后半脱位。它不但用于原发的膝关节疾病,还应用于膝关节手术后的患者。髌骨并发症在PSKA最常见,对于骨质疏松者,术中髌骨强力翻转易导致髌腱止点撕脱、上移,术后伸膝无力应予重视。强调术后的功能锻炼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 人工关节置换 膝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