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膝髋关节置换术后抗凝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1
1
作者 郭冬梅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第33期198-200,共3页
目的探索膝髋关节置换术后使用抗凝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的1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6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 目的探索膝髋关节置换术后使用抗凝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的1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6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膝髋关节置换术后使用抗凝药物不良反应中的护理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髋关节置换术后 抗凝药物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膝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症状性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情况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李白玲 王宇 李佳 《齐鲁护理杂志》 2018年第22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膝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症状性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情况,分析危险因素。方法:选择300例实施膝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症状性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分析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患者出现症状性静脉血栓栓塞症17例(5. 67%),... 目的:探讨膝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症状性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情况,分析危险因素。方法:选择300例实施膝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症状性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分析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患者出现症状性静脉血栓栓塞症17例(5. 67%),其中症状性深静脉血栓14例,症状性肺栓塞3例。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72岁、存在脑梗死病病史、住院时间较长是膝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出现症状性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性因素。4例症状性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术后1周内明确诊断,且症状性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的D-二聚体于术后1周内改变程度较大,相较于正常值而言明显更高。患者普遍存在下肢肿胀及疼痛主诉,部分患者存在血氧饱和度(Sp O2)降低、短暂性意识丧失等情况。结论:膝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发生症状性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因素较多,应密切观察高危人群,特别是术后7 d内应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临床表现、D-二聚体改变情况,降低症状性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性静脉血栓栓塞症 髋关节置换术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扶正通枢碗灸法治疗膝髋关节置换术后尿潴留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丰艳 迟荣香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2年第2期14-16,共3页
目的研究扶正通枢碗灸法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尿潴留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在本院骨科住院进行全膝、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拔除尿管尿潴留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预防尿潴留的基础措施,干预组... 目的研究扶正通枢碗灸法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尿潴留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在本院骨科住院进行全膝、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拔除尿管尿潴留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预防尿潴留的基础措施,干预组在基础措施的基础上实施扶正通枢碗灸法,观察两组拔管后的首次排尿时间、临床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结果干预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治疗后干预组的排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中医证候积分干预组在倦怠乏力、排尿顺畅程度、小腹坠涨不适等方面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临床疗效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通枢碗灸法能够有效防治膝髋关节置换术后尿潴留的发生,降低患者的不适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灸法 髋关节置换术 尿潴留
下载PDF
观察五项维度针对性护理对膝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关节功能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4
作者 翟淑红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6期0079-0082,共4页
观察于膝髋关节置换术上选择五项维度针对性护理的干预成效。方法 研究者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收入的膝髋关节置换术病人64例,随机划分入选病人为对照组(基础干预)和观察组(五项维度针对性护理),观察其干预成效。结果 在护理成... 观察于膝髋关节置换术上选择五项维度针对性护理的干预成效。方法 研究者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收入的膝髋关节置换术病人64例,随机划分入选病人为对照组(基础干预)和观察组(五项维度针对性护理),观察其干预成效。结果 在护理成效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 在膝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上实行五项维度针对性护理具有良好干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五项维度针对性护理 关节功能 自我管理能力
下载PDF
小剂量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在老年膝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5
5
作者 纪秀波 《中国医药》 2018年第7期1079-1082,共4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在老年膝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收治的膝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46例。A组蛛网膜下腔注入... 目的观察小剂量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在老年膝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收治的膝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46例。A组蛛网膜下腔注入0.50%的罗哌卡因;B组蛛网膜下腔注入0.25%的罗哌卡因。比较2组麻醉持续时间、运动恢复时间和感觉恢复时间;采用改良Bromage法评定手术侧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程度;观察不同时间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组麻醉持续时间、运动恢复时间和感觉恢复时间明显短于A组[(85±7)min比(103±10)min、(106±11)min比(127±14)min、(161±13)min比(196±15)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手术侧下肢运动神经阻滞Ⅰ、Ⅱ级多于A组,Ⅲ级少于A组[23.9%(11/46)比6.5%(3/46)、50.0%(23/46)比41.3%(19/46)、26.1%(12/46)比52.2%(24/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麻醉5、10、30 min时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明显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13.0%(6/46)比34.8%(1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25%浓度罗哌卡因在老年膝髋关节置换中的效果优于0.50%浓度罗哌卡因,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罗哌卡因 蛛网膜下腔麻醉
下载PDF
五项维度针对性护理对膝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关节功能及自我管理能力影响 被引量:19
6
作者 郝睿轩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2年第12期1730-1733,共4页
目的观察五项维度针对性护理对膝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关节功能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北京积水潭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84例行膝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照随机分层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于术后对患者实施传统常规... 目的观察五项维度针对性护理对膝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关节功能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北京积水潭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84例行膝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照随机分层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于术后对患者实施传统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予以五项维度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前后自我管理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关节功能(膝关节HSS评估量表以及髋关节Harr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的ESCA评分、膝关节HSS评分、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患者出院前ESCA各项目评分、术后6周HSS评分、术后1个月Harris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试验组以上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1.90%(5/42),低于对照组的33.33%(1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项维度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明显降低膝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可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关节功能 自我管理能力 并发症 五项维度针对护理
下载PDF
小剂量不同浓度罗哌卡因麻醉在老年膝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4
7
作者 张阿锋 高怀新 《贵州医药》 CAS 2020年第1期47-48,共2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不同浓度罗哌卡因麻醉在老年膝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膝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两组患者均行硬膜外麻醉,对照组予以0.25%的罗哌卡因麻醉,观察组予以0.50%罗哌... 目的观察小剂量不同浓度罗哌卡因麻醉在老年膝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膝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两组患者均行硬膜外麻醉,对照组予以0.25%的罗哌卡因麻醉,观察组予以0.50%罗哌卡因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不同时间血气指标和麻醉相关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运动阻滞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T 1~6时间点的SBP、MAP、HR、SpO 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相关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小剂量0.25%罗哌卡因更适合老年膝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麻醉,虽然麻醉起效时间较0.50%罗哌卡因长,但安全性高,更适合老年患者手术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 小剂量罗哌卡因 不同浓度 麻醉效果 血气指标
下载PDF
标准操作流程对膝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深静脉血栓预防管理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施慧 梁静娟 《护士进修杂志》 2019年第11期1021-1023,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Caprini风险评分的深静脉血栓预防标准操作流程对管理膝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深静脉血栓预防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2-4月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018年5-7月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Caprini风险评... 目的探讨基于Caprini风险评分的深静脉血栓预防标准操作流程对管理膝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深静脉血栓预防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2-4月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018年5-7月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Caprini风险评分后行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观察组进行Caprini风险评分后,依据骨科深静脉血栓预防标准操作流程进行管理。对两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护士和患者对深静脉血栓的认知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对深静脉血栓认知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深静脉血栓预防标准操作流程实施后,护士对深静脉血栓的认知明显提升(P<0.05)。结论深静脉血栓预防标准操作流程的使用降低了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提高了护士和患者对深静脉血栓的认知,对临床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prini风险评分 深静脉血栓 髋关节置换术 标准操作流程 护理
下载PDF
小剂量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老年膝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效果和不良反应率分析 被引量:24
9
作者 周强 王欣 李丹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152-153,共2页
目的探索小剂量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老年膝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效果和不良反应率。方法 60例老年膝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试验对象,采用数据库随机分组式,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分别进行治疗0.5%罗哌卡因麻醉、0.375%罗哌卡因麻醉,此项试验在2... 目的探索小剂量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老年膝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效果和不良反应率。方法 60例老年膝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试验对象,采用数据库随机分组式,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分别进行治疗0.5%罗哌卡因麻醉、0.375%罗哌卡因麻醉,此项试验在2015年6月18日-2018年4月18日期间进行。结果观察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18.46±2.38) s、平面消退时间(95.36±5.43) min、运动阻滞恢复时间(108.53±9.86) min、运动阻滞起效时间(7.52±1.34) min、不良反应发生率(6.67%)、麻醉后30 min Remesay评分(3.31±0.25)分、麻醉后30 min目测类比评分(2.19±0.42)分、麻醉后6 h Remesay评分(5.31±0.13)分、麻醉后6 h目测类比评分(0.43±0.08)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进行老年膝髋关节置换术时运用小剂量0.375%罗哌卡因麻醉更占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在膝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健康宣教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秋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24期4597-4599,共3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膝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健康宣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许昌医院263例接受膝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131例)和观察组(132例)。对照组髋关节置换术56例,膝关节置换术75例;观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膝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健康宣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许昌医院263例接受膝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131例)和观察组(132例)。对照组髋关节置换术56例,膝关节置换术75例;观察组髋关节置换术58例,膝关节置换术74例。在常规手术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患者接受品管圈活动管理。护理3个月,比较宣教效果、手术疗效(髋关节功能优良率、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治疗依从性。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宣教问卷评分分别为(75. 3±5. 6)、(93. 6±3. 4)分,观察组患者宣教问卷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患者髋关节功能优良率、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67. 9%(38/56)、74. 7%(56/75),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功能优良率、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84. 5%(49/58)、83. 8%(62/74)。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功能优良率、膝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率分别为74. 8%(118/131)、93. 9%(124/132),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品管圈活动用于膝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健康宣教中能够改善宣教效果,对提升手术疗效和改善治疗依从性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品管圈活动 健康宣教 治疗依从性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在膝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健康宣教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凤娇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8年第11期140-140,170,共2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膝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健康宣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90例膝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施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品管圈活动进行健康宣教。比较两组膝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对...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膝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健康宣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90例膝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施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品管圈活动进行健康宣教。比较两组膝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手术治疗依从性等相关数据。结果实验组膝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品管圈活动进行健康宣教在膝髋关节置换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减轻患者不良心理,提高其对手术的认知和遵医行为,提高满意度,改善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提升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活动 髋关节置换术患者 护理 健康宣教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小剂量不同浓度罗哌卡因麻醉对老年膝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晓东 《临床研究》 2019年第9期120-121,共2页
目的分析老年膝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应用小剂量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9年2月漯河市郾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膝髋关节置换术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三组,每组30例。三组患者均应用小剂量罗哌卡因麻醉... 目的分析老年膝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应用小剂量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9年2月漯河市郾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膝髋关节置换术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三组,每组30例。三组患者均应用小剂量罗哌卡因麻醉,根据不同浓度定为0.15%组、0.25%组、0.50%组。记录三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麻醉平面固定时间与消退时间,以及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与运动阻滞恢复时间,并比较。结果 0.15%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多于其余两组,麻醉平面消退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其余两组(均P <0.05);0.25%组麻醉平面消退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均短于0.50%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多于0.50%组,差异均明显(P <0.05);三组在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麻醉平面固定时间上对比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小剂量罗哌卡因应用在膝髋关节置换术中有不错的价值,但不同浓度下效果不同,其中0.25%浓度尽管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长,但麻醉平面消退时间与运动阻滞恢复时间较短,适合在老年人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罗哌卡因 小剂量 不同浓度 效果
下载PDF
用不同浓度的小剂量罗哌卡因对进行膝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实施腰麻的效果 被引量:2
13
作者 单勤亮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17期29-30,共2页
目的 :探讨使用不同浓度的小剂量罗哌卡因对进行膝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实施腰麻的效果。方法 :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攀钢集团总医院进行膝髋关节置换术的60例老年膝关节及髋关节疾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术中为A组患者使... 目的 :探讨使用不同浓度的小剂量罗哌卡因对进行膝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实施腰麻的效果。方法 :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攀钢集团总医院进行膝髋关节置换术的60例老年膝关节及髋关节疾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术中为A组患者使用3ml浓度为0.5%的罗哌卡因进行腰麻,为B组患者使用3ml浓度为0.25%的罗哌卡因进行腰麻。然后观察两组患者麻醉的效果、心率、平均动脉压及发生麻醉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A组患者使用麻醉药后至运动阻滞起效的时间长于B组患者,其使用麻醉药后至麻醉平面消退的时间及使用麻醉药后至运动阻滞效果消失的时间均短于B组患者,P <0.05。使用麻醉药后5min、使用麻醉药后15min、使用麻醉药后30min,A组患者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均高于B组患者,P <0.05。麻醉期间及麻醉后,A组患者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B组患者,P <0.05。结论 :与使用3ml浓度为0.5%的罗哌卡因相比,使用3ml浓度为0.25%的罗哌卡因对进行膝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实施腰麻虽然起效的速度较慢,但对其心率及平均动脉压的影响更小,麻醉效果消失的速度更快,其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 麻醉 罗哌卡因
下载PDF
小剂量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老年膝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红霞 《系统医学》 2020年第18期32-34,共3页
目的对小剂量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老年膝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研究回顾了2016年8月—2019年7月之间在该院进行了老年膝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98例患者资料,使用计算机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n=49)及观察组(n=49)。对照... 目的对小剂量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老年膝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研究回顾了2016年8月—2019年7月之间在该院进行了老年膝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98例患者资料,使用计算机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n=49)及观察组(n=49)。对照组患者采取2 mL 0.50%罗哌卡因,加上1 mL注射水配制成浓度为0.50%罗哌卡因注射液进行麻醉,观察组使用1 mL0.25%罗哌卡因和2 mL注射用水进行混合配制成为浓度为0.25%罗哌卡因的注射液进行麻醉,之后对比两组患者麻醉后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显效患者37例,所占比例为75.5%,麻醉有效患者9例,所占比例为18.4%,麻醉无效患者3例,所占比例为6.1%,麻醉总有效患者46例,总有效率为93.9%;对照组麻醉显效患者35例,所占比例为71.4%,麻醉有效患者3例,所占比例为6.1%,麻醉无效患者11例,所占比例为22.4%,麻醉总有效患者38例,总有效率为77.6%,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33,P=0.021)。结论在对患者进行老年膝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时,采取0.25%罗哌卡因麻醉方式的麻醉效果比较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老年 髋关节置换术 效果
下载PDF
老年膝髋关节置换术不同浓度罗哌卡因麻醉应用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隋秀慧 《中国农村卫生》 2020年第2期92-92,共1页
目的老年膝髋关节置换术不同浓度罗哌卡因麻醉应用分析。方法研究选择对象为我院接诊且实施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收录时间为2018年1月份-10月份共67例;按照腰麻罗哌卡因不同浓度分为A组(0.25%),B组(0.50%),两组麻醉后不同时间患者... 目的老年膝髋关节置换术不同浓度罗哌卡因麻醉应用分析。方法研究选择对象为我院接诊且实施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收录时间为2018年1月份-10月份共67例;按照腰麻罗哌卡因不同浓度分为A组(0.25%),B组(0.50%),两组麻醉后不同时间患者心率、MAP指标变化以及临床各项指标比较。结果组间比较:A组(0.25%)麻醉持续时间、运动恢复时间、感觉运动时间均显著少于B组(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5min、10min、15min时间段,A组心率、MAP指标与B组比较均有差异,P<0.05。结论老年膝髋关节置换术应用0.25%罗哌卡因3ml麻醉效果较好,安全性高,患者心率、MAP指标术中较为理想,可以作为临床应用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 不同浓度 罗哌卡因 麻醉
下载PDF
多种止血方法在膝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16
作者 吕建芬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22期156-157,共2页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用人造关节置换所有或部分关节以重建关节运动功能的一种修复手术。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患者多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血管的条件比较差,失血耐受差,因贫血导致的相关症状较多。因此,探讨多种止血方法,减少患者围术...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用人造关节置换所有或部分关节以重建关节运动功能的一种修复手术。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患者多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血管的条件比较差,失血耐受差,因贫血导致的相关症状较多。因此,探讨多种止血方法,减少患者围术期出血,以降低手术风险、促进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种止血方法 髋关节置换术 止血效果 失血量
下载PDF
骨科人工表面全膝/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自我管理依从性分析
17
作者 臧利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3年第13期88-91,共4页
目的:分析骨科人工表面全膝/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自我管理依从性。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河南省鹤壁市淇县人民医院接受骨科人工表面全膝/髋关节置换术的1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自我管理依从性进行分组,收集两组一般资料,经... 目的:分析骨科人工表面全膝/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自我管理依从性。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河南省鹤壁市淇县人民医院接受骨科人工表面全膝/髋关节置换术的1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自我管理依从性进行分组,收集两组一般资料,经单因素、Logistic多因素分析骨科人工表面全膝/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自我管理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186例骨科人工表面全膝/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经依从性量表评估中高自我管理依从性的有118例(63.44%),得分为(77.53±8.69)分;低自我管理依从性的有68例(36.56%),得分为(42.75±5.86)分,两组自我管理依从性得分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t=29.364,P<0.05)。自我管理依从性不受性别、合并症、费用支付方式、疾病类型、手术方式的影响(P>0.05);但可能与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社会支持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肥胖或超重、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家庭收入<4000元、无社会支持是影响骨科人工表面全膝/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自我管理依从性差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骨科人工表面全膝/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自我管理依从性受年龄≥65岁、肥胖或超重、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家庭收入<4000元、无社会支持等因素的影响,临床应及时予以患者针对性干预,提高自我管理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人工表面全/髋关节置换术 自我管理依从性 防治策略
下载PDF
老年膝髋关节置换术中小剂量不同浓度盐酸罗哌卡因麻醉的应用效果
18
作者 陈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9期94-97,共4页
探讨老年膝髋关节置换术中小剂量不同浓度盐酸罗哌卡因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中医医院2022年5月-2023年5月的老年膝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麻醉方式为0.05%罗哌卡因,研究组麻醉方式为0.25%罗哌卡因。结果 对照组... 探讨老年膝髋关节置换术中小剂量不同浓度盐酸罗哌卡因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中医医院2022年5月-2023年5月的老年膝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麻醉方式为0.05%罗哌卡因,研究组麻醉方式为0.25%罗哌卡因。结果 对照组麻醉持续时间、运动和感觉恢复时间比研究组长,麻醉后SOD水平、Cor水平、ET水平均比研究组高,麻醉效果比研究组低(P<0.05)。结论 老年膝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0.25%浓度的盐酸罗哌卡因进行麻醉效果理想,不仅可以提高麻醉效果,还可以降低患者的应激指标变化情况,有利于患者治疗安全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盐酸罗哌卡因 麻醉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 麻醉效果 SOD 感觉恢复时间
下载PDF
全膝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疼痛灾难化水平及影响因素的纵向研究
19
作者 秦芳 周亚琼 +1 位作者 吴红 魏婵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0期85-88,共4页
了解全膝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的疼痛灾难化水平情况,同时对相关影响因素展开分析,以期为临床护理干预服务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23.03-2023.04期间行全膝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共91例,采取纵向研究设计,分别在五个时间节点调查患者的相... 了解全膝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的疼痛灾难化水平情况,同时对相关影响因素展开分析,以期为临床护理干预服务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23.03-2023.04期间行全膝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共91例,采取纵向研究设计,分别在五个时间节点调查患者的相关信息,对比测量结果的差异性,分析患者疼痛灾难化的具体影响因素。结果 T1、T2、T3、T4、T5时间节点中,患者的疼痛灾难化评分T1最高,T5最低;在不同时间节点的疼痛灾难化、疼痛程度、社会支持、家庭关怀度、焦虑抑郁和睡眠情况均表现出显著差异(均P<0.05);测量时间、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疼痛程度、社会支持、家庭关怀度、焦虑抑郁和睡眠都是全膝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疼痛灾难化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全膝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存在较突出的疼痛灾难化水平,并表现出动态性变化,随着术后时间的推移,疼痛灾难化水平逐渐降低。所以临床可以通过对患者疼痛灾难化影响因素的了解,判断高危患者,并予以护理支持服务,可以减轻疼痛灾难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围术期 疼痛灾难化水平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全膝/髋关节置换患者短期内非计划性再入院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桂珊珊 曹亚琴 +1 位作者 闵继康 李恒 《护士进修杂志》 2020年第18期1690-1696,共7页
目的明确全膝/髋关节置换患者短期内非计划性再入院的危险因素,为护理人员提前评估并识别高危人群以便进行指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知网(CNKI)、万方(Wan fang)、维普(VIP... 目的明确全膝/髋关节置换患者短期内非计划性再入院的危险因素,为护理人员提前评估并识别高危人群以便进行指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知网(CNKI)、万方(Wan fang)、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搜索从建库时间至2019年12月关于全膝/髋关节置换患者短期内非计划性再入院危险因素的文献。由2位评估员独立筛选研究,提取资料,评估研究质量。采用Reve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文章,其中再次入院31280例,未再次入院663626例,共纳入全关节置换患者短期内非计划性再入院危险因素19个,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为年龄(MD=1.50)、男性(OR=1.26)、ASA等级3~4级(OR=1.70)、BMI≥40(OR=1.53)、抑郁史(OR=4.90)、饮酒史(OR=1.48)、手术时间(MD=5.28)、术前输血史(OR=2.05)、类固醇使用史(OR=1.55)、住院时间≥5d(OR=2.82)、医保报销(OR=1.70)、近期体质量下降(OR=2.68)、高血压(OR=1.25)、糖尿病(OR=1.41)、充血性心力衰竭(OR=2.86)、肝病(OR=1.66)。结论男性、ASA等级3~4级、BMI≥40、抑郁史、饮酒史、手术时间长、术前输血史、类固醇使用史、住院时间≥5 d、医保报销、近期体质量下降、高血压、糖尿病、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病是全关节置换患者短期内非计划性再入院的危险因素。提示护理人员应对相关因素采取干预,以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成本,优化医疗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入院 /髋关节置换术 关节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