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8篇文章
< 1 2 7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膦酸盐类药物用于钙化防御治疗的文献分析
1
作者 梁春苏 王少红 +4 位作者 张逸舟 刘鑫 牛子冉 史亦丽 张波 《罕见病研究》 2024年第2期214-220,共7页
目的分析双膦酸盐类药物用于钙化防御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收集报道双膦酸盐用于钙化防御的病例报告,提取患者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文献共18篇病例报告,患者20例,结果显... 目的分析双膦酸盐类药物用于钙化防御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收集报道双膦酸盐用于钙化防御的病例报告,提取患者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文献共18篇病例报告,患者20例,结果显示13例患者(65.0%)采用帕米膦酸盐治疗,4例患者(20.0%)采用依替膦酸盐,2例患者(10.0%)采用阿仑膦酸盐,1例患者(5.0%)采用唑来膦酸。13例患者(65.0%)完全康复,康复时间为0.5~9个月。大部分患者双膦酸盐类药物的耐受性较好(90.0%),1例不耐受帕米膦酸盐的患者在调整给药频次后康复,1例依替膦酸盐高给药剂量患者在停用后指标恢复正常。结论双膦酸盐类药物作为一种骨吸收的抑制剂,兼具有效性和安全性,有望用于钙化防御患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化防御 膦酸盐 帕米膦酸盐 阿仑膦酸盐 唑来
下载PDF
使用双膦酸盐药物患者种植体早期失败率及术后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的单组率Meta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叶鹏 朱姗姗 +1 位作者 陆支越 蔡业军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1期36-40,183,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使用双膦酸盐药物(bisphosphonates,BPs)患者种植体早期失败率及种植术后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medication-related osteonecrosis of the jaw,MRONJ)发生率,为临床评估相关风险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Wi... 目的系统评价使用双膦酸盐药物(bisphosphonates,BPs)患者种植体早期失败率及种植术后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medication-related osteonecrosis of the jaw,MRONJ)发生率,为临床评估相关风险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Wiley Online Library、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收集纳入各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5月发表的关于使用BPs患者种植体早期失败或种植术后发生MRONJ的临床研究。采用Stata 15.0软件对种植体早期失败率进行单组率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其中口服BPs患者植入1182颗种植体,静脉注射BPs患者植入79颗,共计1261颗种植体。口服BPs患者合并种植体早期失败率为1.7%(95%CI:0.3%~3.9%),MRONJ发生率为0。静脉注射BPs患者种植体早期失败率为0,MRONJ发生率为5.6%。结论口服BPs患者种植体早期失败率及术后MRONJ发生率低,与健康人群基本相当。静脉使用BPs患者种植术后发生MRONJ风险较高,临床适应证选择应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膦酸盐药物 种植体 早期失败 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 META分析
下载PDF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所致癌性疼痛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Meta分析
3
作者 李知非 左诗淳 唐静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24年第6期40-49,共10页
目的:系统评价复方苦参注射液(CKI)联合双膦酸盐(BPs)类药物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所致癌性疼痛(以下简称癌痛)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PubMed、Cochran... 目的:系统评价复方苦参注射液(CKI)联合双膦酸盐(BPs)类药物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所致癌性疼痛(以下简称癌痛)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PubMed、CochraneLibrary,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24年1月22日,收集CKI联合BPs类药物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所致癌痛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文献。通过Cochrane风险评估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并采用RevMan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出245篇文献,最终纳入27篇文献,共计2255例患者,其中对照组(单用BPs类药物)1108例,联合组(CKI联合BPs类药物)114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疼痛缓解率、生活质量评分[卡诺夫斯凯计分(KPS)]、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CKI联合BPs类药物的治疗效果均优于单用BPs类药物(P<0.01)。结论:CKI联合BPs类药物治疗可有效提高恶性肿瘤骨转移所致癌痛患者的疼痛缓解率、KPS评分,改善血清ALP水平,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苦参注射液 骨转移 疼痛 膦酸盐 META分析
下载PDF
双膦酸盐类药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宏业 邹春溶 《中国药业》 CAS 1999年第2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膦酸盐类药物 骨质疏松症 依屈膦酸盐 氯屈膦酸盐 帕屈膦酸盐 阿屈膦酸盐
下载PDF
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用药依从性研究进展
5
作者 姚玉红 何姣 +2 位作者 单琳 楼献萍 高倩 《护理与康复》 2024年第7期94-98,共5页
综述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用药依从性现状、影响因素、提高治疗依从性的措施,以期为临床制定干预策略提供参考。
关键词 老年 骨质疏松症 膦酸盐 依从性 综述
下载PDF
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接受双膦酸盐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6
作者 李大刚 陈世忠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7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双膦酸盐治疗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12月中山市中医院收治的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应用唑来膦酸治疗,观察组应用双膦酸盐(阿伦... 目的:探讨双膦酸盐治疗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12月中山市中医院收治的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应用唑来膦酸治疗,观察组应用双膦酸盐(阿伦膦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生活质量、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7 d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理、躯体、认知及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结论:双膦酸盐(阿伦膦酸钠)治疗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效果理想,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膦酸盐 不良反应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碳酸钙D3片、唑来膦酸盐联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的疗效分析
7
作者 陶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078-0081,共4页
探究碳酸钙D3片、唑来膦酸盐联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法随机选取2021.04-2024.04期间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碳酸钙D3片、唑来膦酸盐联合治疗,38例)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 探究碳酸钙D3片、唑来膦酸盐联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法随机选取2021.04-2024.04期间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碳酸钙D3片、唑来膦酸盐联合治疗,38例)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仙灵骨葆胶囊,38例),评估两组的BMD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BM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7.89%低于对照组26.32%(P<0.05);观察组疗效94.74%高于对照组78.95%(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三药联合的治疗方式,能改善老年患者骨质疏松的状况,缓解身体上的不适,同时提高骨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D3片 唑来膦酸盐 仙灵骨葆胶囊 老年性骨质疏松
下载PDF
特立帕肽和双膦酸盐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有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阿卜杜吾普尔·海比尔 阿里木江·玉素甫 +2 位作者 买合木提·亚库甫 麦麦提敏·阿卜力米提 吐尔洪江·阿布都热西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9-645,共7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特立帕肽和双膦酸盐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出关于特立帕肽和双膦酸盐治疗绝经后骨质疏...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特立帕肽和双膦酸盐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出关于特立帕肽和双膦酸盐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章18篇,使用EndNote X9软件管理文献,使用RevMan 5.3软件对所提取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主要分析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接受特立帕肽和双膦酸盐药物治疗后椎体骨折、非椎体骨折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共纳入18项随机对照试验,其中10篇文献属于中高质量文献,8篇文献属于低质量文献。Meta结果显示:①特立帕肽组骨折发生率(RR=0.56,95%CI:0.48-0.66,P<0.00001)低于双膦酸盐组,特立帕肽在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骨折方面优于阿仑膦酸钠(RR=0.50,95%CI:0.35-0.69,P<0.0001)和其他双膦酸盐(RR=0.58,95%CI:0.49-0.70,P<0.00001)。②根据不同随访时间,在超过18个月的研究中,特立帕肽在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骨折方面均优于双膦酸盐(RR=0.56,95%CI:0.48-0.69,P<0.00001)。③此外,文章发现特立帕肽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椎体骨折(RR=0.48,95%CI:0.37-0.62,P<0.00001)和非椎体骨折(RR=0.63,95%CI:0.51-0.78,P<0.0001)方面均优于双膦酸盐。④特立帕肽在增加腰椎骨密度(OR=4.16,95%CI:2.96-5.36,P<0.0001)和股骨颈骨密度(OR=1.02,95%CI:0.04-2.01,P=0.04)方面优于双膦酸盐。⑤特立帕肽与双膦酸盐之间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RR=0.95,95%CI:0.85-1.06,P=0.37)。结论:①特立帕肽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椎体骨折和非椎体骨折方面均优于双膦酸盐,但安全性及药物不良反应方面特立帕肽和双膦酸盐基本相似。②特立帕肽无论是短期(<18个月)还是长期(≥18个月)使用,在预防骨折发生率、提高腰椎骨密度和股骨颈骨密度方面,均优于双膦酸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立帕肽 膦酸盐 骨质疏松症 绝经后妇女 骨折 椎体骨折 骨密度 META分析
下载PDF
掺锶介孔生物活性玻璃负载双膦酸盐改善去卵巢小鼠骨流失 被引量:1
9
作者 周志 陈致介 +1 位作者 霍市城 李展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653-2658,共6页
背景:双膦酸盐通过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延缓骨质疏松进展,然而双膦酸盐严重的并发症如下颌骨坏死、非典型性股骨骨折等严重限制了其临床应用,需要寻求有效的替代疗法改善现有的临床困局。目的:制备掺锶介孔生物活性玻璃负载双膦酸盐(BPS@Sr... 背景:双膦酸盐通过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延缓骨质疏松进展,然而双膦酸盐严重的并发症如下颌骨坏死、非典型性股骨骨折等严重限制了其临床应用,需要寻求有效的替代疗法改善现有的临床困局。目的:制备掺锶介孔生物活性玻璃负载双膦酸盐(BPS@Sr-MBG),分析其抗骨质疏松活性。方法: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掺锶介孔生物活性玻璃,然后加入阿仑膦酸盐饱和溶液中制备BPS@Sr-MBG。①细胞实验:将小鼠骨髓巨噬细胞接种于96孔板内,加入含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配体的ɑ-MEM完全培养基进行破骨细胞诱导分化实验,同时分3组培养,空白组加入PBS,对照组加入双膦酸盐,实验组加入BPS@Sr-MBG。培养5 d后,F-肌动蛋白环染色观察破骨细胞分化情况。②动物实验:将24只雌性C57/BL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除假手术组外,切除去卵巢组、BPS组、BPS@Sr-MBG组小鼠双侧卵巢构建骨质疏松模型,造模1周后,BPS组、BPS@Sr-MBG组小鼠分别腹腔注射双膦酸盐溶液、BPS@Sr-MBG溶液,假手术组、去卵巢组小鼠腹腔注射PBS,1次/周。连续注射8周后,取小鼠股骨进行Micro-CT扫描及苏木精-伊红染色分析。结果与结论:①细胞实验:F-肌动蛋白环染色显示,与空白组比较,对照组破骨细胞面积占比与破骨细胞数量均减少(P<0.01);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破骨细胞面积占比与破骨细胞数量均减少(P<0.01)。②动物实验:股骨Micro-CT扫描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去卵巢组小鼠骨密度、骨小梁骨体积分数、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目均降低(P<0.05,P<0.01),骨小梁间距、结构模型指数升高(P<0.01);与去卵巢组比较,BPS组、BPS@Sr-MBG组小鼠上述骨参数均得到明显改善(P<0.01),其中以BPS@Sr-MBG组各指标改善更明显。股骨苏木精-伊红染色进一步证实了Micro-CT扫描结果。③结果表明:BPS@Sr-MBG可通过抗破骨效应与促骨形成发挥抗骨质疏松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生物活性玻璃 锶离子 膦酸盐 骨流失 骨髓巨噬细胞
下载PDF
双膦酸盐修饰生长分化因子5促进MC3T3-E1细胞的成骨分化
10
作者 李立斯 张成栋 +5 位作者 李小龙 叶姿妤 蒲超 杨在君 匙峰 肖东琴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3-379,共7页
背景:生长分化因子5作为骨形态发生蛋白的一员在软骨及骨组织修复领域表现出良好的应用潜力,增强生长分化因子5与骨组织的亲和力是提高蛋白使用效率的关键,因而开发具有骨靶向性的生长分化因子5蛋白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利用双膦酸盐修... 背景:生长分化因子5作为骨形态发生蛋白的一员在软骨及骨组织修复领域表现出良好的应用潜力,增强生长分化因子5与骨组织的亲和力是提高蛋白使用效率的关键,因而开发具有骨靶向性的生长分化因子5蛋白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利用双膦酸盐修饰生长分化因子5并探讨改性后蛋白对小鼠成骨前体细胞生长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化学交联法将生长分化因子5与帕米膦酸钠偶联,得到偶联帕米膦酸钠的生长分化因子5,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圆二色谱对其基团及结构进行表征,利用ELISA试剂盒测定生长分化因子5与磷酸钙的结合量以及生长分化因子5的体外释放量,用于表征其体外骨靶向性。将生长分化因子5(对照组)、偶联帕米膦酸钠的生长分化因子5(实验组)分别与成骨前体细胞MC3T3-E1共培养,以单独培养的细胞为空白对照,评价复合物对细胞增殖及分化等的影响。结果与结论:①红外光谱及圆二色谱结果表明,实验成功制备了双膦酸盐/生长分化因子5复合物且蛋白二级结构无显著变化;体外磷酸钙吸附结果表明,偶联帕米膦酸钠后,生长分化因子5与磷酸钙的吸附率增加了约1倍;在半胱氨酸存在条件下,偶联帕米膦酸钠的生长分化因子5的蛋白可释放出来;②CCK-8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培养4,7 d的吸光度值高于对照组、空白对照组(P<0.0001);培养7 d后,实验组碱性磷酸酶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空白对照组(P<0.0001);培养13 d后,实验组钙结节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空白对照组(P<0.0001);qRT-PCR结果检测结果显示,培养7 d后,实验组碱性磷酸酶、骨钙素及Runx2的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空白对照组(P<0.01,P<0.001,P<0.0001);③结果表明,双膦酸盐修饰有利于增强生长分化因子5与磷酸钙的结合能力,同时有利于增强其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分化因子5 膦酸盐 释放 MC3T3-E1细胞 增殖 分化
下载PDF
双膦酸盐抗三种顶复门原虫研究进展
11
作者 侯文燕 张营营 +1 位作者 张龙现 张素梅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5-190,196,共7页
顶复门原虫可引起严重疾病威胁人类健康,如每年导致近100万人死亡的疟原虫,感染全球约1/3人口的弓形虫以及导致新生儿腹泻的隐孢子虫等。这3种顶复门原虫对全球的生物安全和公共卫生构成巨大隐患,且目前在临床上有效治疗药物有限。双膦... 顶复门原虫可引起严重疾病威胁人类健康,如每年导致近100万人死亡的疟原虫,感染全球约1/3人口的弓形虫以及导致新生儿腹泻的隐孢子虫等。这3种顶复门原虫对全球的生物安全和公共卫生构成巨大隐患,且目前在临床上有效治疗药物有限。双膦酸盐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骨代谢疾病,但其化合物可有效抑制顶复门原虫生长,作用机制为竞争性抑制寄生虫类异戊二烯分子生物合成的2C-甲基-D-赤藓糖醇-4-磷酸途径(MEP途径)中的法尼基焦磷酸合酶,干扰类异戊二烯化合物的合成而发挥作用。本文综述了双膦酸盐化合物在疟原虫、弓形虫和隐孢子虫方面的相关研究,以期为临床治疗相关疾病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原虫 弓形虫 隐孢子虫 膦酸盐 类异戊二烯 MEP途径
下载PDF
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与双膦酸盐序贯治疗骨质疏松症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12
作者 姚娟娟 石春霞 +3 位作者 张乐媛 马俊 齐鸣瑞 田利民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059-3064,共6页
目的评价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和双膦酸盐序贯治疗对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间自建库... 目的评价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和双膦酸盐序贯治疗对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间自建库至2024年3月25日。由2名研究员各自进行文献检索、筛选、数据提取。采用Review Manager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针对可能的异质性来源根据试验组不同给药顺序进行亚组分析及敏感性分析。结果共纳入7项随机对照试验,包含2461例受试者,其中试验组1215例,对照组124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采用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与双膦酸盐序贯治疗对腰椎[SMD=0.90,95%CI(0.44,1.35),P<0.001]、全髋关节[SMD=0.68,95%CI(0.14,1.21),P=0.01]、股骨颈[SMD=0.45,95%CI(0.04,0.86),P=0.03]骨密度的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在降低治疗后骨折发生率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OR=0.72,95%CI(0.54,0.97),P=0.0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21,95%CI(0.99,1.46),P=0.06]。根据试验组给药顺序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双膦酸盐转换为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组[SMD=0.56,95%CI(0.09,1.03),P=0.02]或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转换为双膦酸盐组[SMD=0.97,95%CI(0.49,1.46),P<0.001]腰椎骨密度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双膦酸盐转换为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组全髋关节骨密度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SMD=0.66,95%CI(0.18,1.13),P=0.007]。敏感性分析提示本研究结果稳健。结论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与双膦酸盐序贯治疗可被推荐为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安全性良好,且序贯给药顺序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骨骼部位的不同反应进行个性化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 膦酸盐 序贯治疗 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下载PDF
脉冲电磁场联合双膦酸盐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13
作者 刘利群 胡俊 +4 位作者 张莉莉 袁忠 张楚焌 谈荣珍 杨盼盼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3期20-24,共5页
目的:观察脉冲电磁场联合双膦酸盐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5月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收治的9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三... 目的:观察脉冲电磁场联合双膦酸盐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5月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收治的9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30例。A组给予低频脉冲电磁场联合伊班膦酸钠治疗,B组采用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C组采用伊班膦酸钠治疗,三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三组性激素、骨密度、骨代谢指标、心理状态、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三组髋部及腰椎骨密度均提高,且A组高于B组、C组(P<0.05);治疗后三组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肽(T-PⅠNP)均降低,A组低于B组、C组,骨钙素(OCN)、25-羟维生素D均升高,A组高于B组、C组(P<0.05);治疗后三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降低,A组低于B组、C组(P<0.05);治疗后,三组健康调查量表36(SF-36)各维度评分均提高,且A组高于B组、C组(P<0.05);三组治疗期间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脉冲电磁场联合双膦酸盐治疗可调节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指标,提高骨密度,缓解骨痛,改善心理状况,提升生活质量,且治疗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磁场 膦酸盐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心理健康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探讨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14
作者 宾小昌 莫子韶 黄鑫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23期35-39,共5页
目的探讨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商品名:云克)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二... 目的探讨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商品名:云克)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二甲双胍联合阿法骨化醇片治疗,观察组接受二甲双胍联合云克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效果、骨密度、心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治疗后,两组晨僵时间短于治疗前,关节肿胀、关节压痛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晨僵时间(22.15±0.16)min短于对照组的(26.69±0.19)min,关节肿胀评分(1.21±0.22)分、关节压痛评分(1.21±0.21)分低于对照组的(1.59±0.26)、(2.34±0.25)分(P<0.05)。治疗后,两组髋部Ward三角区、L2~4的骨密度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髋部Ward三角区骨密度(0.69±0.11)g/cm^(2)、L2~42骨密度(0.76±0.11)g/cm高于对照组的(0.62±0.13)、(0.70±0.13)g/cm^(2)(P<0.05)。治疗后,两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B型钠尿肽(BNP)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AST(39.05±1.65)U/L、LDH(354.54±10.21)U/L、BNP(100.65±8.65)pg/ml低于对照组的(41.05±1.06)U/L、(379.48±10.16)U/L、(104.58±8.49)pg/ml(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与对照组的10.00%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云克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能更好的调控机体骨代谢状态,改善骨密度,并对心功能有保护作用,疗效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骨质疏松症 心功能 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 骨密度 骨代谢 疗效
下载PDF
双膦酸盐治疗26例成骨不全症的疗效分析
15
作者 蔡诗雅 梅亚曌 +1 位作者 章振林 张浩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9-429,共11页
目的回顾分析使用双膦酸盐(bisphosphonates,BPs)治疗成骨不全症(osteogenesis imperfecta,OI)的疗效并对比不同用药年限、给药途径及起始治疗年龄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目的回顾分析使用双膦酸盐(bisphosphonates,BPs)治疗成骨不全症(osteogenesis imperfecta,OI)的疗效并对比不同用药年限、给药途径及起始治疗年龄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质疏松和骨病专科接受BPs治疗的26例OI患者,年龄4~67岁,中位年龄12.5岁,其中男17例,女9例。观察治疗前后及治疗过程中骨代谢指标、生化指标、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脆性骨折发生率等变化。结果26例患者使用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或伊班膦酸钠治疗1~5年,给药途径为口服或静脉滴注。用药1年、2~3年及3年以上患者的腰椎BMD分别较基线增加了14.89%、70.73%、64.17%,股骨颈BMD分别增加了12.21%、42.58%、65.28%,全髋BMD分别升高了13.75%、38.95%、94.28%,用药>3年组的股骨颈及全髋BMD增长率显著高于用药1年组(P=0.028、0.002)。不同用药年限患者治疗后脆性骨折次数均下降,且下降幅度(%)及绝对值(次/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0、0.459)。口服和静脉用药患者骨钙素(osteocalcin,OC)下降幅度及各部位BMD改善程度相近,且2组患者脆性骨折发生次数均较基线显著减少。未成年组(年龄<18岁)患者治疗结束时腰椎、股骨颈、全髋BMD增加64.64%、45.31%和54.00%,且年均脆性骨折次数较基线减少。成年组(年龄≥18岁)患者治疗结束时骨转换生化标志物(bone turnover biomarkers,BTMs)水平显著下降,腰椎、股骨颈、全髋BMD无显著增加(P=0.393、0.567、0.473),但脆性骨折较基线显著减少(P<0.001)。结论不同用药年限对预防新发脆性骨折疗效相近,用药年限越长,对BMD的改善越显著;口服与静脉用药对新发脆性骨折及BMD的改善疗效相近;未成年OI患者接受BPs可显著增加BMD,未成年及成年患者接受BPs治疗均能预防新发脆性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不全症 药物治疗 膦酸盐
下载PDF
双膦酸盐类药物对前列腺癌生存及骨转移影响的Meta分析
16
作者 甘福 刘勇臻 +1 位作者 刘晓欢 黄群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910-917,共8页
目的:分析双膦酸盐类药物对前列腺癌患者总生存期(OS)及骨转移的影响,为探讨双膦酸盐类药物改善前列腺癌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计算机并配合手工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及Cochrane Lib... 目的:分析双膦酸盐类药物对前列腺癌患者总生存期(OS)及骨转移的影响,为探讨双膦酸盐类药物改善前列腺癌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计算机并配合手工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及Cochrane Library,搜索截止时间为2024年1月,检索文章为公开发表的关于双膦酸盐类药物辅助治疗前列腺癌的所有随机对照试验。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患者OS、风险比(HR)及其95%置信区间(95%CI),次要指标为骨转移引起的骨痛和骨相关事件(SREs)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使用Revman、Stata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项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双膦酸盐辅助治疗组和安慰剂组之间的OS结果为阴性(HR=-0.07,95%CI:-0.21~0.07,P=0.331);SREs发生率无明显改变(OR=0.88,95%CI:0.69~1.13,Z=-0.993,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双膦酸盐类药物无法延缓前列腺癌患者的病情进展和延长生存期,也无法降低骨转移所致SREs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膦酸盐 前列腺癌 疗效 安全性 META分析
下载PDF
艾灸联合双膦酸盐治疗中重度骨转移癌痛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志方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21-24,28,共5页
目的探究艾灸联合双膦酸盐治疗中重度骨转移癌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1月赣州市肿瘤医院收治的90例中重度骨转移癌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研究A组(n=30)和研究B组(n=30)。对... 目的探究艾灸联合双膦酸盐治疗中重度骨转移癌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1月赣州市肿瘤医院收治的90例中重度骨转移癌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研究A组(n=30)和研究B组(n=30)。对照组口服羟考酮缓释片,研究A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双膦酸盐治疗,研究B组在研究A组基础上给予艾灸治疗。比较三组患者临床疗效、镇痛起效和持续情况、生活质量情况。结果研究B组临床疗效高于研究A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三组患者镇痛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B组镇痛起效时间短于研究A组与对照组,镇痛持续时间长于研究A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研究B组患者睡眠、日常活动及精神状态各维度评分高于研究A组与对照组,且研究A组睡眠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生活质量的食欲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联合双膦酸盐治疗中重度骨转移癌痛患者,可缩短镇痛起效时间,延长镇痛持续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转移 癌痛 膦酸盐 艾灸 生活质量 临床疗效 疼痛
下载PDF
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联合甲氨蝶呤及硫酸羟氯喹治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红细胞沉降率及类风湿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洋来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8期20-24,共5页
目的:探究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联合甲氨蝶呤及硫酸羟氯喹治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红细胞沉降率(ESR)及类风湿因子(RF)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5月抚州市立医院收治的RA患者66例,选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目的:探究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联合甲氨蝶呤及硫酸羟氯喹治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红细胞沉降率(ESR)及类风湿因子(RF)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5月抚州市立医院收治的RA患者66例,选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3例。对照组接受甲氨蝶呤及硫酸羟氯喹治疗,观察组接受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联合甲氨蝶呤及硫酸羟氯喹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炎症因子水平、ESR及RF、类风湿关节炎活动度(DAS28)评分、症状改善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97%(32/33),高于对照组的75.76%(2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介素-6(IL-6)(3.52±0.47)pg/m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3.91±1.02)pg/mL,C蛋白反应(CRP)(12.33±5.15)mg/L,RF(31.62±15.16)IU/mL,ESR(25.89±10.69)mm/h,均低于对照组的(8.03±1.02)pg/mL、(7.94±2.54)pg/mL、(16.38±6.41)mg/L、(42.98±16.87)IU/mL、(35.92±11.84)mm/h,关节肿胀数目(2.01±0.45)个,关节压痛数目(4.15±1.31)个,均少于对照组的(4.05±1.56)、(6.14±2.02)个,僵硬时间(25.56±9.13)min,短于对照组的(32.85±11.85)min,双手平均握力(12.03±2.91)kPa,高于对照组的(9.51±1.05)kPa,DAS28评分(2.02±0.74)分,VAS评分(2.12±0.29)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38±1.29)、(4.15±0.5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联合甲氨蝶呤及硫酸羟氯喹在RA患者中应用效果较佳,能够减轻炎症反应,改善临床症状及关节活动度,减轻疼痛,且未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 甲氨蝶呤 羟氯喹 红细胞沉降 类风湿因子
下载PDF
氯膦酸盐脂质体通过消耗巨噬细胞延缓周围神经损伤后功能性修复的实验研究
19
作者 李云伦 许逸舟 +7 位作者 蔡家乐 许淑怡 张家琪 傅兰雅 马心蕊 何叶 王祥海 郭家松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5-269,277,共6页
目的探究巨噬细胞消耗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实验组小鼠腹腔注射氯膦酸盐脂质体消耗巨噬细胞后制备坐骨神经夹伤模型,另外部分小鼠注射空载脂质体后神经损伤作为对照组。术后7 d利用免疫荧光检测F4/80阳性巨噬细胞和GAP43阳性... 目的探究巨噬细胞消耗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实验组小鼠腹腔注射氯膦酸盐脂质体消耗巨噬细胞后制备坐骨神经夹伤模型,另外部分小鼠注射空载脂质体后神经损伤作为对照组。术后7 d利用免疫荧光检测F4/80阳性巨噬细胞和GAP43阳性再生轴突。术后28 d再次进行免疫荧光检测F4/80阳性巨噬细胞,并通过行为学、神经电生理检测运动功能和神经传导功能,腓肠肌称重和HE染色评估靶区肌萎缩。结果术后7 d和28 d,实验组神经夹伤远端巨噬细胞消耗效率均达到70%以上,术后7 d神经远端的GAP43阳性再生轴突比对照组更少、更短。术后28 d,实验组小鼠的运动能力和神经传导强度显著下降,神经传导潜伏期延长,腓肠肌湿重比和肌纤维面积显著变小。结论氯膦酸盐脂质体通过巨噬细胞消耗可导致神经损伤后的再生修复能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膦酸盐 周围神经损伤 功能性修复
下载PDF
双膦酸盐类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的研究及进展
20
作者 梁宇豪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1期180-184,共5页
双膦酸盐类(bisphosphonates,BPs)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等疾病,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大量报道指出其可通过抗血管生成及抑制骨吸收等作用引发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medication-related osteonecrosis of the jaw,MRO... 双膦酸盐类(bisphosphonates,BPs)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等疾病,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大量报道指出其可通过抗血管生成及抑制骨吸收等作用引发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medication-related osteonecrosis of the jaw,MRONJ)。MRONJ是一种严重的不良反应,根据剂量和使用时间的不同,这种药物不良反应可能很少发生(如口服双膦酸盐治疗骨质疏松症),也可能经常发生(如静脉注射双膦酸盐治疗癌症)。当前导致颌骨坏死的病理机制尚未完全明确,针对MRONJ的诊治也未形成统一共识,本文通过整理归纳近年来有关MRONJ的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等相关问题研究结果,叙述现国内外研究进展,为临床应用研究工作提供指导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膦酸盐 颌骨坏死 骨吸收 诊断标准 发病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