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负压伤口治疗联合臀上动脉穿支推进皮瓣修复骶尾部压疮 被引量:3
1
作者 辜为高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6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负压伤口治疗联合臀上动脉穿支推进皮瓣修复骶尾部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40例骶尾部压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臀上动... 目的探讨负压伤口治疗联合臀上动脉穿支推进皮瓣修复骶尾部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40例骶尾部压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臀上动脉穿支推进皮瓣修复术,观察组采用负压伤口治疗联合臀上动脉穿支推进皮瓣修复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和术后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创面最终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皮瓣成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内随访,观察组患者的骶尾部压疮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负压伤口治疗联合臀上动脉穿支推进皮瓣修复骶尾部压疮治疗效果显著,术后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伤口治疗 臀上动脉穿支推进皮瓣修复术 骶尾部压疮
下载PDF
指动脉背侧穿支推进皮瓣修复手指背侧缺损 被引量:5
2
作者 许明 张建超 +4 位作者 邹艳 钟贤 钱源源 李东 戴平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8年第10期780-782,共3页
背景:手指背侧缺损为手外伤中较常见损伤之一,修复方法较多,但均存在不足。目的:探讨指动脉背侧穿支推进皮瓣修复手指背侧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6年6月应用指动脉背侧穿支推进皮瓣修复手指背侧缺损的13例患者,缺损面... 背景:手指背侧缺损为手外伤中较常见损伤之一,修复方法较多,但均存在不足。目的:探讨指动脉背侧穿支推进皮瓣修复手指背侧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6年6月应用指动脉背侧穿支推进皮瓣修复手指背侧缺损的13例患者,缺损面积:0.8 cm×1.2 cm至1.0 cm×1.5 cm。切取皮瓣面积:0.9 cm×1.3 cm至1.1 cm×1.6 cm。结果:13例13指皮瓣全部存活。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6.3个月。患指皮瓣血液循环良好,两点辨别觉8~12 mm,指间关节主、被动活动正常。结论:指动脉背侧穿支推进皮瓣修复手指背侧缺损手术操作简单、风险小,且感觉、外观恢复良好,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损伤 动脉背侧穿 修复
下载PDF
单侧臀上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联合对侧向心性推进皮瓣修复骶尾部巨大压疮的临床效果
3
作者 李军 刘梦栋 +4 位作者 朱靓 罗玉明 杨琪瑛 高晓文 韩军涛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51-556,共6页
目的探讨单侧臀上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联合对侧向心性推进皮瓣修复骶尾部巨大压疮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效果。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2020年6月-2023年4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15例符合入选标准的骶尾部缺损面积>10.0 cm... 目的探讨单侧臀上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联合对侧向心性推进皮瓣修复骶尾部巨大压疮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效果。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2020年6月-2023年4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15例符合入选标准的骶尾部缺损面积>10.0 cm×10.0 cm的Ⅳ期压疮患者,其中男8例、女7例,年龄30~86岁。清创前的压疮均伴有不同程度感染、坏死。Ⅰ期行清创术及负压封闭灌洗治疗,清创后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为12.0 cm×10.5 cm~20.0 cm×17.0 cm。待创基感染控制后,Ⅱ期行单侧臀上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联合对侧向心性推进皮瓣修复压疮创面,穿支皮瓣面积为12.0 cm×7.0 cm~16.0 cm×10.5 cm。将供区创面直接拉拢缝合。术后,观察皮瓣成活、并发症及供区创面愈合情况。定期随访时,观察压疮复发情况、皮瓣外观与质地及供区瘢痕情况。结果术后,1例患者出现皮瓣下积液,经引流换药后成活,其余患者皮瓣均存活良好,无皮瓣下感染、局部坏死、窦道形成等情况;供区创面均愈合良好。所有患者均随访6个月以上,未见压疮复发;皮瓣外形无臃肿、质地柔软、抗压性及弹性好;供区创面愈合良好,瘢痕不明显。结论采用单侧臀上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联合对侧向心性推进皮瓣修复骶尾部巨大压疮的手术方式,操作简便易行,修复缺损面积大,供区可被直接缝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尾部 压力性溃疡 穿 上动脉
原文传递
保留感觉的胫后动脉穿支皮瓣V-Y推进修复踝周创面 被引量:7
4
作者 唐修俊 王波 +4 位作者 魏在荣 王达利 韩文杰 张文夺 李书俊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515-1518,共4页
目的探讨保留感觉的胫后动脉穿支皮瓣V-Y推进修复踝周创面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12年3月-2015年1月,采用保留感觉的胫后动脉穿支皮瓣V-Y推进修复踝周创面11例。男6例,女5例;年龄21~56岁,中位年龄37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3例,热压伤2... 目的探讨保留感觉的胫后动脉穿支皮瓣V-Y推进修复踝周创面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12年3月-2015年1月,采用保留感觉的胫后动脉穿支皮瓣V-Y推进修复踝周创面11例。男6例,女5例;年龄21~56岁,中位年龄37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3例,热压伤2例,烫伤2例,挫伤2例,医源性创面2例。病程1~3周,平均2周。内踝4例,外踝3例,足跟4例。创面伴骨、钢板或跟腱外露。创面范围4 cm×2 cm^5 cm×3 cm。皮瓣切取范围11 cm×4 cm^15 cm×6 cm。结果术后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1周后再次手术将胫后动脉离断,向前推移修复创面,近端植皮修复;2例皮瓣远端发生少许坏死,经换药后3周创面愈合;其余皮瓣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1个月。皮瓣色泽、质地、外形良好,踝关节活动正常。末次随访时,10例皮瓣恢复精细感觉,1例离断胫后动脉推进皮瓣恢复保护性感觉。结论保留感觉的胫后动脉穿支皮瓣V-Y推进修复踝周创面,具有血供可靠、手术操作简便、术后外观及感觉恢复较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周创面 胫后动脉穿 V-Y 创面修复
原文传递
远端携带胫后动脉穿支旋转V-Y推进皮瓣修复小腿中下段创面 被引量:4
5
作者 常树森 唐修俊 +6 位作者 王波 魏在荣 何春念 金文虎 邓呈亮 孙广峰 曾雪琴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1-243,共3页
外伤致胫前区中小面积软组织缺损临床多见,若骨外露会增加骨感染、骨不连的风险,邻近部位皮肤移动性差,减张缝合容易导致再次裂开,进一步破坏局部皮肤软组织。由于局部皮肤质地、色泽一致,应用局部旋转皮瓣修复是理想的简单修复方... 外伤致胫前区中小面积软组织缺损临床多见,若骨外露会增加骨感染、骨不连的风险,邻近部位皮肤移动性差,减张缝合容易导致再次裂开,进一步破坏局部皮肤软组织。由于局部皮肤质地、色泽一致,应用局部旋转皮瓣修复是理想的简单修复方法之一,但供区往往不能直接缝合,需要植皮修复,同时由于外伤常常导致局部组织挫伤,皮下血管网存在损伤的可能,若按传统随意皮瓣切取方法皮瓣远端不易成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复 小腿中下段创面 动脉穿 远端 肤软组织 胫后 切取方法 软组织缺损
原文传递
以腕背皮支为蒂的V-Y推进皮瓣修复掌背动脉穿支皮瓣供区 被引量:3
6
作者 周晓 许亚军 +2 位作者 芮永军 寿奎水 陈学明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07-308,共2页
2009年6月至2012年1月,我们对9例手指近节皮肤缺损的患者,采用掌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同时以腕背皮支带V-Y推进皮瓣对供区进行修复,疗效较好。
关键词 修复 供区 动脉穿 掌背 V-Y 2009年
原文传递
胫后动脉双穿支蒂V—Y推进皮瓣修复跟腱区小面积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扬 郑世军 +3 位作者 李琛琦 周明武 张广超 宋力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21-423,共3页
目的探讨以胫后动脉双穿支为蒂的V-Y推进皮瓣修复跟腱区小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采用胫后动脉双穿支为蒂的V-Y推进皮瓣修复跟腱区较小创面共8例,创面面积为1.5 cm×3.5 cm^3.5 cm×5.0 cm,皮... 目的探讨以胫后动脉双穿支为蒂的V-Y推进皮瓣修复跟腱区小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采用胫后动脉双穿支为蒂的V-Y推进皮瓣修复跟腱区较小创面共8例,创面面积为1.5 cm×3.5 cm^3.5 cm×5.0 cm,皮瓣切取面积为2.0 cm×8.0 cm^4.0 cm×12.0 cm。供区创面直接拉拢缝合。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随访内容有皮瓣外形、质地、色泽、弹性、臃肿度等。结果8例双穿支为蒂的V-Y推进皮瓣全部成活,皮瓣供区一期缝合。术后随访3~12个月,皮瓣外形、质地好,色泽、弹性好,无局部皮肤隆起,皮瓣几乎与周围组织相平。根据美国骨科协会足踝外科分会标准评定:优6例,良2例。患者均有较高的满意度。结论以胫后动脉双穿支为蒂的V-Y推进皮瓣,手术方法简单、安全,对皮瓣供区影响小,是修复跟腱区小面积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Y 穿 胫后动脉 修复 跟腱 显微外科手
原文传递
胫后动脉穿支为蒂的V-Y推进皮瓣修复胫前区骨外露较小创面22例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攀登 沈国良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48-450,共3页
胫骨前皮下软组织较少,且下肢容易遭受外伤,故外伤后胫骨前骨外露创面临床较常见。胫前区皮肤软组织移动度小,小面积创面常难于直接缝合,且常伴有骨外露而无法植皮修复,需要转移皮瓣修复。临床上常用邻近皮瓣修复胫前区创面,但继... 胫骨前皮下软组织较少,且下肢容易遭受外伤,故外伤后胫骨前骨外露创面临床较常见。胫前区皮肤软组织移动度小,小面积创面常难于直接缝合,且常伴有骨外露而无法植皮修复,需要转移皮瓣修复。临床上常用邻近皮瓣修复胫前区创面,但继发创面往往需植皮,存在所植皮片色素沉着及取皮区遗留瘢痕的不足。2014年3月-2016年5月,笔者单位采用以胫后动脉穿支为蒂的V-Y推进皮瓣修复胫前区骨外露较小创面22例,获得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复 骨外露创面 动脉穿 胫前 胫后 邻近修复 下软组织 肤软组织
原文传递
腓动脉穿支为蒂的V—Y推进皮瓣修复小腿中下段创面 被引量:6
9
作者 杨绍浦 彭祥志 +6 位作者 周丕育 周健 李尚权 马元俊 苏期波 张钦超 刘波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7-208,共2页
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我科采用腓动脉穿支为蒂的V-Y推进皮瓣修复小腿外侧中、下段中小面积皮肤缺损创面7例,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小腿中下段创面 修复 动脉穿 小腿外侧 肤缺损 中小面积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腓动脉穿支矩形推进皮瓣修复跟腱区软组织缺损10例
10
作者 肖军 邱忠鹏 +4 位作者 邵辉 戴毅 王思博 李刚 杜新辉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15-318,共4页
目的探讨以小腿后外侧肌间隙腓动脉穿支为血供来源的矩形推进皮瓣在修复跟腱区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9年2月-2021年2月,共收治跟腱区软组织缺损患者10例,软组织缺损面积3.0 cm×5.5 cm~4.5 cm×6.0 cm;应用小腿后... 目的探讨以小腿后外侧肌间隙腓动脉穿支为血供来源的矩形推进皮瓣在修复跟腱区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9年2月-2021年2月,共收治跟腱区软组织缺损患者10例,软组织缺损面积3.0 cm×5.5 cm~4.5 cm×6.0 cm;应用小腿后外侧肌间隙腓动脉穿支矩形推进皮瓣进行创面修复,供区皮肤直接缝合,术后定期门诊随访。结果 10例跟腱区软组织缺损创面均完全成活,经过6~12个月随访,皮瓣外观满意,皮瓣颜色、质地、厚度和跟腱区皮肤一致,供区皮肤仅遗留线形瘢痕,足部按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活动度评分96~98分,10例均为优。结论以小腿后外侧肌间隙腓动脉穿支为血供来源的矩形推进皮瓣在修复跟腱区软组织缺损创面具有良好的疗效,同时修复后的皮瓣颜色、质地、厚度方面较其他术式更接近跟腱区皮肤,适合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穿 小腿后外侧肌间隙 矩形 跟腱 修复
原文传递
负压封闭引流联合臀上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骶尾部压疮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付勇 李华强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82-1683,共2页
骶尾部压疮是多种原因导致长期卧床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其病程长,药物治疗效果差且易反复。臀上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常用于修复骶尾部褥疮,但因压疮常伴严重感染,若术前控制不当则导致手术失败。
关键词 骶尾部压疮 修复 动脉穿 治疗效果 负压封闭引流 长期卧床患者 常见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两种不同手术方法修复拇指末端缺损的效果对照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益 李文东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26期14-19,共6页
目的探讨手指掌侧推进皮瓣修复拇指末端软组织缺损与尺动脉腕上穿支皮瓣修复拇指末端软组织缺损两种手术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拇指末端缺损患者106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行手指掌侧推进皮瓣修复拇指末... 目的探讨手指掌侧推进皮瓣修复拇指末端软组织缺损与尺动脉腕上穿支皮瓣修复拇指末端软组织缺损两种手术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拇指末端缺损患者106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行手指掌侧推进皮瓣修复拇指末端软组织缺损的病例作为对照组,共53例;将行尺动脉腕上穿支皮瓣修复拇指末端软组织缺损的病例作为实验组,共53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伸屈功能分级、感觉分级和皮瓣血运。结果实验组伸屈功能分级、感觉分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动脉危象、静脉危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尺动脉腕上穿支皮瓣修复拇指末端软组织缺损对于术后手指功能恢复和感觉恢复具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指掌侧 动脉腕上穿 拇指缺损 后恢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