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颈椎侧方椎间孔镜入路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3
1
作者 王鹏 高梁斌 +6 位作者 付敏 蔡兆鹏 唐勇 黄霖 杨睿 陈铿 沈慧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经下颈椎侧方臂丛后解剖间隙进行椎间孔镜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40侧成人尸体标本,沿胸锁乳突肌后缘对应C3~7椎体作纵切口,由浅入深经臂丛前、后方按临床手术显露椎间孔途径逐层解剖观测至椎体及附件结构,并模拟手术,牵拉相应组... 目的探讨经下颈椎侧方臂丛后解剖间隙进行椎间孔镜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40侧成人尸体标本,沿胸锁乳突肌后缘对应C3~7椎体作纵切口,由浅入深经臂丛前、后方按临床手术显露椎间孔途径逐层解剖观测至椎体及附件结构,并模拟手术,牵拉相应组织,测量其牵拉角度、范围。结果①臂丛C5~8根长度、根角度及根间距测量结果表明臂丛前、后入路均可直视神经根对椎间孔周围病变进行操作;②C4~6横突与膈神经的距离测量结果表明与臂丛前入路相比,臂丛后入路不易伤及膈神经;③C3~7横突与颈交感干的距离测量结果表明与臂丛前入路相比,臂丛后入路不易伤及颈交感干;④胸导管70%在C7~T1水平汇入静脉角,C7水平臂丛前入路要注意保护胸导管,臂丛后入路不易损伤胸导管;⑤在C7横突水平处将椎动脉向外牵拉的距离为(2.5±0.4)cm,臂丛前、后入路均应注意保护椎动脉;⑥C7横突末端下方至胸膜顶的距离为(1.9±0.4)cm,C7水平臂丛前、后入路均可能伤及胸膜顶。结论下颈椎侧方臂丛后解剖间隙可为颈椎间孔镜手术提供安全的手术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侧方 臂丛后入路 椎间孔镜 应用解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