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臂内侧皮穿支逆行岛状皮瓣的局部解剖与临床应用
1
作者 李忠义 冀希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66-167,170,共3页
目的对臂内侧皮穿支逆行岛状皮瓣进行局部解剖研究,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手指背部皮肤缺损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臂内侧皮穿支逆行岛... 目的对臂内侧皮穿支逆行岛状皮瓣进行局部解剖研究,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手指背部皮肤缺损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臂内侧皮穿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组)36例及对照组(腹壁皮瓣修复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皮瓣成活率、二次手术率及患者住院平均时间等。同时选择20侧新鲜成人上肢标本进行臂内侧皮穿支逆行岛状皮瓣的纤维局部解剖观察。结果经过局部解剖发现,臂内侧皮穿支逆行岛状皮瓣血管为网状,在距离肱骨内上髁近端大约1em的位置有一逆行于臂内侧皮下组织内的恒定皮穿支,可以为臂内侧远2/3的范围提供血液供应。比较两组患者皮瓣成活率、二次手术率及患者住院平均时间,结果观察组36例皮瓣全部成活,5例进行了二次手术,住院时间14—24(18.3±3.8)d,上述数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肘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过程中应用臂内侧皮穿支逆行岛状皮瓣可靠、简便,皮瓣成活率高,瘢痕少,具有较好的美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内侧皮穿支逆行岛状皮瓣 局部解剖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前臂背侧骨间动脉穿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和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13
2
作者 郭晓波 苏薇洁 +2 位作者 朱文 马忠超 章一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92-995,共4页
目的采用前臂背侧骨间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不同部位的皮肤和软组织缺损,观察疗效并总结皮瓣特点和手术要点。方法收集接受前臂背侧骨间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术的36例手部皮肤和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修复部位、皮瓣设计、... 目的采用前臂背侧骨间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不同部位的皮肤和软组织缺损,观察疗效并总结皮瓣特点和手术要点。方法收集接受前臂背侧骨间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术的36例手部皮肤和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修复部位、皮瓣设计、手术过程及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文献复习对皮瓣特点及手术要点进行讨论和总结。结果 36例患者中,皮肤和软组织缺损位于手背区24例,虎口区、手掌区和拇指区各4例。皮瓣面积最小为4 cm×5 cm,最大为10 cm×14 cm;血管蒂长度3.0~7.5 cm;穿支数量11~15支12例,5~10支20例,1~4支4例;术后36例皮瓣全部成活,成活率100%;术后随访6~12个月,皮瓣血运、弹性、质地良好,患者手部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前臂背侧骨间动脉穿支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手部皮肤和软组织缺损的理想供区选择,其穿支出现率稳定、手术可操作性强、皮瓣成活率高,合理的皮瓣设计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侧骨间动脉穿逆行 设计 肤和软组织缺损 手部
下载PDF
指蹼动脉穿支为蒂逆行岛状皮瓣和指背逆行岛状筋膜蒂皮瓣两种术式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价值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焦成 冯志杰 +3 位作者 张吉龙 李宝明 马靖华 杨佐明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年第15期1638-1642,共5页
目的 对比分析指蹼动脉穿支为蒂逆行岛状皮瓣和指背逆行岛状筋膜蒂皮瓣两种术式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收治的60例手指皮肤缺损患者,以术式选择不同分为两组,行指蹼动脉... 目的 对比分析指蹼动脉穿支为蒂逆行岛状皮瓣和指背逆行岛状筋膜蒂皮瓣两种术式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收治的60例手指皮肤缺损患者,以术式选择不同分为两组,行指蹼动脉穿支为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者30例(指蹼组),行指背逆行岛状筋膜蒂皮瓣修复者30例(指背组)。比较两组皮瓣外观、感觉功能、质地及臃肿等情况,统计皮瓣成活率,计算皮瓣臃肿率,两点辨别觉,总主活动度、触觉、温度觉、压觉、手部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 指蹼组皮肤缺损面积和皮瓣切取面积为(11.21±1.97)、(14.76±2.42) cm^(2),均明显大于指背组[(4.95±0.85)、(6.08±0.96) c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皮瓣成活率、皮瓣臃肿率和两点辨别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 0.05)。指蹼组末次随访时手部有温度觉者占比为90.00%,高于指背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指蹼组手部压觉、手部功能均明显优于指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指蹼组末次随访时GQOL-74评分显著优于指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指蹼动脉穿支为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其血供更可靠,适用缺损面积更大,值得临床予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指肤缺损 指蹼动脉穿 逆行 外观 感觉功能 成活率 总主活动度
下载PDF
前臂背侧骨间动脉穿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欧阳阳钢 王洁 +2 位作者 刘瑞祥 黄晓瑜 陈先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第16期30-32,共3页
目的:观察前臂背侧骨间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65例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皮瓣修复治疗,其中前臂背侧骨间动脉穿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35例,为... 目的:观察前臂背侧骨间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65例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皮瓣修复治疗,其中前臂背侧骨间动脉穿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35例,为观察组,任意型皮瓣修复3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皮瓣存活率、手功能恢复、并发症及手术前后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皮瓣存活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0.00%、2.86%,与对照组的86.67%、2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3 d的VAS评分分别为(7.38±0.45)、(8.11±0.57)分,15 d的VAS评分分别为(4.52±0.23)、(6.65±0.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手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臂背侧骨间动脉穿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具有皮瓣存活率高、减轻患者疼痛、并发症少等特点,可作为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治疗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侧骨间动脉穿逆行 修复 手部肤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手背逆行岛状皮瓣与尺动脉腕上穿支微型游离皮瓣修复手指背侧皮肤缺损对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丁法明 张德志 +2 位作者 陈龙华 周程林 唐正华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2年第6期654-655,共2页
手指背侧皮肤缺损是手外中最常见的外伤之一,缺损后不仅影响患者的手功能,而且还严重影响手部美观,尤其是年轻女性患者。手指背侧皮肤缺损修复的方法众多,包括邻指皮瓣、腹部皮瓣、交臂皮瓣等多种修复方式圜。虽然上述修复方法手术... 手指背侧皮肤缺损是手外中最常见的外伤之一,缺损后不仅影响患者的手功能,而且还严重影响手部美观,尤其是年轻女性患者。手指背侧皮肤缺损修复的方法众多,包括邻指皮瓣、腹部皮瓣、交臂皮瓣等多种修复方式圜。虽然上述修复方法手术操作简单,但是患者术后多不能早期功能锻炼。为此,本次研究比较手背逆行岛状皮瓣和尺动脉腕上穿支微型游离皮瓣修复手指背侧皮肤缺损应用于修复手指背侧皮肤缺损的差异。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指背侧肤缺损 手背逆行 游离修复 尺动脉腕 微型 穿 女性患者 肤缺损修复
下载PDF
外踝上穿支逆行岛状皮瓣与接力邻近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深度缺损 被引量:1
6
作者 沈永辉 万绍乐 +2 位作者 蔡森 池征璘 曹学新 《临床骨科杂志》 2022年第5期674-678,共5页
目的 探讨外踝上穿支逆行岛状皮瓣与接力邻近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深度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外踝上穿支逆行岛状皮瓣转移修复16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深度缺损患者,创面面积7.0 cm×4.0 cm~12.0 cm×6.5 cm,皮瓣设计面积7.0 cm... 目的 探讨外踝上穿支逆行岛状皮瓣与接力邻近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深度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外踝上穿支逆行岛状皮瓣转移修复16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深度缺损患者,创面面积7.0 cm×4.0 cm~12.0 cm×6.5 cm,皮瓣设计面积7.0 cm×4.5 cm~15.0 cm×7.5 cm。皮瓣供区从其邻近区域切取腓动脉穿支皮瓣(11例)和腓肠外侧动脉穿支皮瓣(5例)接力转移修复,接力穿支皮瓣面积5.5 cm×3.0 cm~10.0cm×6.0 cm,第二皮瓣供区直接缝合。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2个月。术后未发生血管危象。除外踝上穿支逆行岛状皮瓣和腓肠外侧动脉接力穿支皮瓣分别有1块出现小面积坏死外,其余30块皮瓣均完全成活。末次随访时外踝上穿支逆行岛状皮瓣质地、色泽良好;接力邻近皮瓣质地、色泽、厚度与受区皮肤无明显差异;第二皮瓣供区仅留线性瘢痕。结论 采用外踝上穿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深度缺损,供区采用接力邻近皮瓣修复,手术简单,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踝上穿逆行 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供区 接力穿
下载PDF
腓动脉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苏洪青 高凤梅 +4 位作者 邵新中 魏国勇 吴占坡 赵洪林 张玉宝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6年第3期188-189,共2页
关键词 腓动脉 腓肠神经 胫神经 营养血管 逆行 穿
下载PDF
低旋转点腓动脉穿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跟腱外露 被引量:1
8
作者 彭晓旭 李士民 +1 位作者 刘俊旭 刘素娜 《实用医药杂志》 2017年第9期801-802,共2页
2014年6月—2016年12月,笔者采用腓动脉穿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跟腱外露15例,术后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低旋转点 腓动脉穿 逆行 跟腱外露
下载PDF
桡动脉鼻烟窝穿支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 被引量:3
9
作者 赵国红 谢振军 +3 位作者 郑竟舟 邓小兵 晋强 晋艳梅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5年第4期237-238,共2页
关键词 筋膜修复 手部肤缺损 逆行 鼻烟窝 桡动脉 手部肤软组织缺损 穿 转移修复 关节外露 功能修复
下载PDF
胫后动脉穿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中下段胫前创面 被引量:1
10
作者 崔留超 陈捷 张鲁山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6年第1期62-64,67,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胫后动脉穿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中下段胫前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10例小腿中下段胫前创面采用胫后动脉穿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供区游离植皮。结果术后10例皮瓣全部顺利成活,小腿供区创面植... 目的探讨应用胫后动脉穿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中下段胫前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10例小腿中下段胫前创面采用胫后动脉穿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供区游离植皮。结果术后10例皮瓣全部顺利成活,小腿供区创面植皮后全部成活,随访2-12个月,皮瓣血运良好.色泽接近周围正常皮肤,外形无臃肿,厚薄适中,有部分感觉恢复。结论胫后动脉穿支逆行岛状皮瓣不牺牲胫后动脉主干、小腿深筋膜、大隐静脉和隐神经,以内踝尖上4.0~10.0cm节段内穿支为蒂.可以修复小腿中下段胫前创面,适应证广,血管表浅恒定,手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成活率高,外形佳,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腿中下段胫前创面:胫后动脉穿 逆行
下载PDF
腓动脉穿支跨区供血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体会
11
作者 黄殿锋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33期203-204,共2页
目的探索分析腓动脉穿支跨区供血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临床应用。方法选择于我院进行疾病治疗的内踝及足跟皮肤缺损患者7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邻近皮瓣修复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采取腓肠神经营养... 目的探索分析腓动脉穿支跨区供血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临床应用。方法选择于我院进行疾病治疗的内踝及足跟皮肤缺损患者7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邻近皮瓣修复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采取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治疗。观察两组内踝及足跟皮肤缺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皮瓣坏死率11.11%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皮瓣坏死率44.44%,P<0.05。结论腓动脉穿支跨区供血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术治疗内踝及足跟皮肤缺损患者疗效显著,且皮瓣供血可靠,切取简单,并发症发生率较小,有较好的临床疾病治疗效果,值得积极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动脉穿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 逆行
下载PDF
皮穿支变异的小腿内侧岛状皮瓣在前足损伤中的应用
12
作者 马金来 王献伟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12期83-84,共2页
目的探讨皮穿支变异的小腿内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前足手术治疗方法与技巧。方法按小腿内侧逆行岛状皮瓣常规设计,切取时发现皮穿支变异,经重新设计原皮瓣为倒水滴状皮瓣或为蝌蚪状皮瓣,使进入皮瓣的皮穿支位置合适,血管蒂转位点向内踝远... 目的探讨皮穿支变异的小腿内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前足手术治疗方法与技巧。方法按小腿内侧逆行岛状皮瓣常规设计,切取时发现皮穿支变异,经重新设计原皮瓣为倒水滴状皮瓣或为蝌蚪状皮瓣,使进入皮瓣的皮穿支位置合适,血管蒂转位点向内踝远端分离,无张力修复前足。结果该组4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1-3年下肢功能、外观改善满意。结论术前术者对该皮瓣有充分思想准备,在皮瓣设计切取时考虑到胫后动脉皮穿支变异的可能性存在,术中可根据皮穿支进入皮瓣位置重新调整原皮瓣及血管蒂转位点,以达到顺利移植成活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腿内侧 穿变异 前足 修复
下载PDF
肌皮穿支瓣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侯团结 高学宏 +2 位作者 宁金龙 李小静 李平松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6年第5期597-599,共3页
关键词 穿 下血管网 随意型 20世纪 逆行 轴型 远端蒂 外科发展 带蒂转移
下载PDF
腓动脉骨皮穿支蒂小腿外侧皮瓣逆行转位修复外踝部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2
14
作者 许亚军 陈政 +4 位作者 包岳丰 周晓 张辉 周建东 陈学明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5年第3期238-240,共3页
目的 介绍腓动脉骨皮穿支蒂小腿外侧皮瓣逆行转位修复外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体会。方法对各种因素导致的外踝周围软组织缺损,采用以腓动脉在小腿中下1/3交界由腓动脉滋养动脉发出的皮支,即骨皮穿支为蒂的小腿外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 目的 介绍腓动脉骨皮穿支蒂小腿外侧皮瓣逆行转位修复外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体会。方法对各种因素导致的外踝周围软组织缺损,采用以腓动脉在小腿中下1/3交界由腓动脉滋养动脉发出的皮支,即骨皮穿支为蒂的小腿外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切取时可将腓肠神经外侧束包含于皮瓣内。结果本组12例.术后10例皮瓣均顺利成活,2例皮瓣术后远蒂端出现静脉回流受阻征象,经拆除蒂部缝线后完全成活,所有病例经3~6个月随访,皮瓣外形满意,供受区伤口愈合佳。结论采用腓动脉骨皮穿支蒂小腿外侧皮瓣逆行转位是修复外踝周围软组织缺损的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 小腿外侧逆行 显微外科
下载PDF
臂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指中小面积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项铁 周长凯 姚建 《中国医疗美容》 2018年第9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臂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指中小面积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待行手术修复中小面积手指损伤的患者6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两组。对照组(33例)采用手背逆行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臂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指中小面积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待行手术修复中小面积手指损伤的患者6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两组。对照组(33例)采用手背逆行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治疗。观察组(33例)实施臂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治疗。记录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情况、手指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患者情绪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供区结痂时间与愈合时间显著缩短(P <0.01),同时观察组愈合美观等级Ⅰ级的人数较对照组明显更多(P <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手指关节活动度及指腹感觉S4显著提高(P<0.01)。观察组治疗后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和汉密尔顿焦虑评价量表(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P <0.01)。与对照组[9.1%(3/33)]相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1/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臂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指中小面积皮肤缺损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患者创面愈合情况较好,功能恢复稳定,对患者情绪影响小,较为安全,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穿 手背逆行筋膜蒂 手指 中小面积肤缺损
下载PDF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16
作者 陈国荣 张路灯 凌宏亮 《医学信息(医药版)》 2010年第2期6-7,共2页
目的:研究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踝及足部组织缺损。方法:对24例足踝部组织缺损的患者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进行修复。结果:24例皮瓣完全成活,缺损的软组织完全修复。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 目的:研究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踝及足部组织缺损。方法:对24例足踝部组织缺损的患者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进行修复。结果:24例皮瓣完全成活,缺损的软组织完全修复。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可以有效治疗小腿踝及足部组织缺损,手术操作简单,皮瓣设计方便,无需损伤下肢的主要血管,不用进行血管吻合,皮瓣成活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浅动静脉 逆行 软组织缺损 腓肠动静脉穿
下载PDF
胫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
17
作者 宋基学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1990年第2期40-61,共2页
本文报告4例采用该疗法修复足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全部成功,其中有3例足底动脉弓损伤,靠踝部侧支循环网仍能保证皮瓣的血供。经随访皮瓣外形,功能良好,感觉恢复。本文就其优点及操作要领进行了论证。
关键词 胫后动脉 逆行 循环 伴行静脉 第二趾 血供 内踝网 外踝网 穿 跖背动脉
下载PDF
腓肠浅动静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12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志勇 王延斌 《武警医学》 CAS 2008年第3期256-257,共2页
关键词 腓肠浅动静脉 逆行 软组织缺损 腓肠动静脉穿
下载PDF
逆行骨间背穿支皮瓣修复手热压伤的治疗体会
19
作者 王成 孙杰 +3 位作者 张凯 肖文业 曲英伟 崔炳环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4年第12期59-59,61,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骨间背侧逆行穿支岛状皮瓣修复手部重度热压伤的疗效。方法:收治手热压伤患者32例,其中20例采用逆行骨间背侧皮瓣修复,皮瓣(5cm×6cm)^(12cm×10cm),术后给予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皮瓣颜色... 目的:探讨应用骨间背侧逆行穿支岛状皮瓣修复手部重度热压伤的疗效。方法:收治手热压伤患者32例,其中20例采用逆行骨间背侧皮瓣修复,皮瓣(5cm×6cm)^(12cm×10cm),术后给予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皮瓣颜色质地均佳,外形和功能恢复满意。结论:骨间背穿支皮瓣是修复手热压伤的较好的皮瓣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行骨间背穿 热压伤
下载PDF
改良指蹼动脉穿支掌背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对皮瓣成活率及手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曾冬莲 刘俊 +4 位作者 刘小仁 何雨生 王新平 李承杰 胡明山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10期1707-1709,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后的指蹼动脉穿支掌背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对皮瓣成活率及手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90例(90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观察组采用改良... 目的:探讨改良后的指蹼动脉穿支掌背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对皮瓣成活率及手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90例(90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观察组采用改良指蹼动脉穿支掌背皮瓣修复术,对照组采用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比较两组皮瓣长度、一期愈合率、皮瓣成活率;观察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患侧外观、运动、感觉、工作能力及总评分结果,比较其手功能恢复优良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一期愈合率、皮瓣成活率、手部外观、运动、感觉、工作能力及总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皮瓣长度明显长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手功能整体总恢复优良率为93.33%,远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改良指蹼动脉穿支掌背皮瓣相比较传统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操作更精细,皮瓣长度更长,能修复较远端的缺损组织,对于手功能的整体恢复治疗效果更好,更适用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指软组织缺损 改良指蹼动脉穿 掌背修复 掌背动脉逆行 成活率 手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