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臂外侧肌间隔卡压综合征及其防治 被引量:2
1
作者 黄山东 尹庆水 李凭跃 《创伤外科杂志》 2005年第1期24-25,共2页
目的 探讨肱骨骨折后桡神经卡压的发病机制和防治方法。方法 在防腐尸体标本上进行臂部桡神经行程观察。 7例肱骨骨折治疗后迟发性桡神经卡压 ,行臂外侧肌间隔切开松解桡神经。根据其发病机制命名为臂外侧肌间隔卡压综合征。结果 根... 目的 探讨肱骨骨折后桡神经卡压的发病机制和防治方法。方法 在防腐尸体标本上进行臂部桡神经行程观察。 7例肱骨骨折治疗后迟发性桡神经卡压 ,行臂外侧肌间隔切开松解桡神经。根据其发病机制命名为臂外侧肌间隔卡压综合征。结果 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桡神经修复后功能评定试用标准 ,优 6例 ,良 1例。结论 臂外侧肌间隔是肱骨骨折后桡神经卡压发生的决定性因素 ,臂外侧肌间隔切开是治疗和预防的有效方法。肱骨骨折的良好复位、用带锁髓内钉固定或调整好钢板位置 ,均能预防臂外侧肌间隔卡压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桡神经 臂外侧肌间隔 综合征
下载PDF
臂外侧皮瓣的显微外科解剖学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吉 姜树学 +3 位作者 郝咸春 杨果凡 陈宝驹 高玉智 《解剖学报》 CAS 1983年第4期354-358,461,共6页
对42侧成年人上肢臂外侧皮瓣的动脉来源、皮动脉在皮及皮下组织内的吻合情况及神经分布等进行了观察和测量。1.臂外侧皮瓣的动脉主要来自肱深动脉及桡侧副动脉皮支、肱外侧皮动脉和旋肱后动脉的皮支。皮瓣移植时主要以肱深动脉或桡侧副... 对42侧成年人上肢臂外侧皮瓣的动脉来源、皮动脉在皮及皮下组织内的吻合情况及神经分布等进行了观察和测量。1.臂外侧皮瓣的动脉主要来自肱深动脉及桡侧副动脉皮支、肱外侧皮动脉和旋肱后动脉的皮支。皮瓣移植时主要以肱深动脉或桡侧副动脉作为血管蒂。2.分布于臂外侧皮瓣的皮动脉在皮及皮下组织内吻合成微血管网。而由臂内侧、前臀上部来的皮动脉也参与这个动脉网的形成。3.臂外侧皮瓣的静脉包括浅、深两组:浅组是头静脉,外径较粗;深组是肱深静脉或桡侧副静脉,多数有两条与同名动脉伴行。皮瓣移植时,浅、深组静脉可依据受区的条件和需要分别或同时与受区的静脉缝合。4.臂外侧皮神经和前臂后皮神经在不周高度穿出臂外侧肌间隔,分布于臂外侧和前臂背侧皮肤。后者与桡侧副动脉后支的皮支极为密切。5.依据用红墨水灌注肱深动脉所显示的结果,讨论了臂外侧皮瓣的切取范围。臂外侧皮瓣可分为上、中、下臂外侧皮瓣,分别以旋肱后动脉皮支、肱外侧皮动脉和肱深动脉或桡侧副动脉作为血管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副动脉 后支 外径 旋肱后动脉 皮瓣移植 臂外侧肌间隔 皮支
下载PDF
肱桡肌的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陶永松 钟世镇 +2 位作者 刘牧之 陈子华 徐达传 《广东解剖学通报》 1981年第2期173-175,共3页
肱桡肌位于前臂桡侧,位置表浅,容易切取。在功能上,肱桡肌虽有协助屈肘和纠正前臂过于旋前或旋后的作用,但均为辅助性功能。肱桡肌切除后,由协同肌代偿,不致于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具有作为吻合血管游离移植的肌瓣或肌皮瓣的良好条件。
关键词 臂外侧肌间隔 屈肘 分支 尺动脉 桡动脉 血管束 挠神经 外侧 外侧 内侧面 动脉干 三头 骨间返动脉 长伸
下载PDF
桡神经受压综合征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俞寿民 邵静山 朱晞 《解剖学杂志》 CAS 1985年第2期115-118,共4页
为了观察压迫桡神经的腱性结构及其有关解剖,共研究了40具成人及10具新生儿的100侧上肢。在80侧成人上肢中均可见到桡侧腕短伸肌纤维桥及旋后肌弓,有肱三头肌纤维桥的48侧(60%),肱桡肌纤维桥的34侧(42.5%)。在20侧新生儿上肢中,这些腱... 为了观察压迫桡神经的腱性结构及其有关解剖,共研究了40具成人及10具新生儿的100侧上肢。在80侧成人上肢中均可见到桡侧腕短伸肌纤维桥及旋后肌弓,有肱三头肌纤维桥的48侧(60%),肱桡肌纤维桥的34侧(42.5%)。在20侧新生儿上肢中,这些腱性结构尚未完全发育,仅少数桡侧腕短伸肌纤维桥起始部与旋后肌弓近侧缘可出现一些结缔组织。测量了桡管上、中、下三段的长度,观察了各段内桡神经的毗邻关系。桡神经的浅、深支分叉部位在髁间线以上的33侧(41.25%),髁间线以下者29侧(36.25%),平髁间线的18侧(22.5%)。熟悉这些解剖内容,有助于桡神经受压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后 纤维 福洛斯弓 细胞 桡神经 挠神经 侧腕 臂外侧肌间隔 综合病症 综合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