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8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腌制时间对牦牛臂肌四头肌和背最长肌食用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王莉 张丽 +4 位作者 孙宝忠 周玉春 黄彩霞 王春晓 刘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6-131,共6页
为研究不同腌制时间对牦牛肉食用品质的影响,对成熟14d的甘南牦牛臂肌四头肌和背最长肌在腌制过程中与食用品质相关的指标进行测定分析,并在同等条件下以没有腌制的设为对照组。结果发现,所有对照组的结果均表现为异均不显著,72h的腌制... 为研究不同腌制时间对牦牛肉食用品质的影响,对成熟14d的甘南牦牛臂肌四头肌和背最长肌在腌制过程中与食用品质相关的指标进行测定分析,并在同等条件下以没有腌制的设为对照组。结果发现,所有对照组的结果均表现为异均不显著,72h的腌制显著降低了臂肌四头肌的红色度a*(p<0.05),而24h的腌制显著降低了背最长肌的亮度L*(p<0.05),但腌制时间对臂肌四头肌和背最长肌的黄色度b*影响均不显著。腌制过程中pH先下降,后显著上升(p<0.05)。此外,经过72h的腌制,臂肌四头肌的持水力和剪切力显著下降(p<0.05);而背最长肌的持水力和剪切力没有显著差异。研究表明,腌制会提高臂肌四头肌嫩度,并且降低臂肌四头肌的持水力,但对背最长肌的食用品质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腌制时间 牦牛 臂肌四头 背最长 食用品质
下载PDF
面臂肌张力障碍型癫痫的临床特征以及预后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梅娟 管得宁 +1 位作者 王晓云 徐运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43-446,共4页
面臂肌张力障碍型癫痫(faciobrachial dystonic seizure,FBDs)最早报道于2008年,被认为是一种免疫治疗有效的癫痫。它主要表现为单侧、短暂性的手臂以及面部的肌张力障碍样的发作,同时伴有抗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蛋白1(leucine-rich gliom... 面臂肌张力障碍型癫痫(faciobrachial dystonic seizure,FBDs)最早报道于2008年,被认为是一种免疫治疗有效的癫痫。它主要表现为单侧、短暂性的手臂以及面部的肌张力障碍样的发作,同时伴有抗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蛋白1(leucine-rich glioma-inactivated 1,LGI1)抗体阳性。LGI1蛋白是电压依赖型的钾离子通道复合物(voltage-gated potassium channel complex,VGKC-complex)的主要成分。虽然FBDs具有癫痫样的发作特征,但是其头皮脑电图在疾病早期常常是正常的。患者起病时常因其脑电图正常而被误诊为是功能性或精神性疾病。本文对FBDs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征意见现有治疗方案和预后进行总结,以便临床医生早期识别此病,及早进行免疫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肌张力障碍型癫痫 LGI1抗体 边缘叶脑炎 预后
下载PDF
大剂量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慢性肾衰患者臂肌围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朱士利 王景和 +2 位作者 盛建民 韦建新 周淑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5期112-112,共1页
关键词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慢性肾衰 大剂量 臂肌 患者 营养不良 治疗前后 2009年
下载PDF
以顽固性低钠血症伴阵发性面-臂肌张力障碍样发作为特征的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蛋白1抗体相关脑炎一例
4
作者 胡红蕾 从相国 +3 位作者 金兴倩 王淑娟 张洪美 赵晓东 《上海医学》 CAS 2022年第6期424-427,共4页
低钠血症是临床常见的电解质代谢紊乱性疾病,其临床表现轻重不一,鉴别诊断困难。本文通过分析1例伴面-臂肌张力障碍样发作的顽固性低钠血症患者的诊疗经过,最终明确诊断为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蛋白1(leucine-rich glioma-inactivated prot... 低钠血症是临床常见的电解质代谢紊乱性疾病,其临床表现轻重不一,鉴别诊断困难。本文通过分析1例伴面-臂肌张力障碍样发作的顽固性低钠血症患者的诊疗经过,最终明确诊断为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蛋白1(leucine-rich glioma-inactivated protein 1,LGI1)抗体相关脑炎所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以提示临床医师加强对非特异性临床表现疾病的鉴别诊断,积极扩展诊疗思路,及时明确诊断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钠血症 阵发性面-臂肌张力障碍样发作 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蛋白1抗体相关脑炎
下载PDF
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蛋白抗体致面-臂肌张力障碍发作的病例一例及文献回顾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卓 崔诗爽 +1 位作者 刘晓英 王刚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4期473-474,共2页
病例:患者为男性,68岁,因“发作性左上肢及口角不自主动作1个月”至我院就诊。患者入院前1个月,出现左上肢不自主运动,表现为左肩上抬,左肘弯曲,左前臂旋内,左腕伸直及左手指屈曲,不自主动作逐渐发展至左面颊及口角,头部向左侧抽动,持... 病例:患者为男性,68岁,因“发作性左上肢及口角不自主动作1个月”至我院就诊。患者入院前1个月,出现左上肢不自主运动,表现为左肩上抬,左肘弯曲,左前臂旋内,左腕伸直及左手指屈曲,不自主动作逐渐发展至左面颊及口角,头部向左侧抽动,持续数秒钟好转(见图1)。患者每日发作十余次,睡眠欠佳及劳累后发作频繁,发作时患者有流涎,胡言乱语,重复语言(如重复说“来电话了,快接电话”),但发作时神志清楚,无二便失禁,无舌咬伤。病程中患者神清,精神一般,饮食可,睡眠差(早醒伴入睡困难,每日睡眠3~4 h),近期体重减轻5 kg。患者13年前“因捐献肾源行左肾切除”;既往吸烟40支/天,已戒20年;饮白酒约100 m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臂肌张力障碍 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蛋白 诊断
下载PDF
25例儿童臂肌挛缩术后护理
6
作者 陈泽琼 《自贡医药》 1997年第4期62-62,共1页
关键词 儿童 臂肌挛缩 外科手术 护理
下载PDF
臂肌挛缩症治疗观察
7
作者 王建国 涂泽岩 《职业与健康》 CAS 1999年第11期 48,共1页
关键词 臂肌挛缩症 治疗 外科手术 疗效观察
下载PDF
男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臂肌围和体质量指数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联
8
作者 陶慧玲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1期1861-1863,共3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作为一种系统性疾病,有大量肺外不良影响.营养不良是导致COPD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此外,营养不良也有助于加重病情[1].因此,在处理COPD患者时应该评估营养不良.其中体质量和体质量指数(BMI)是2种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作为一种系统性疾病,有大量肺外不良影响.营养不良是导致COPD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此外,营养不良也有助于加重病情[1].因此,在处理COPD患者时应该评估营养不良.其中体质量和体质量指数(BMI)是2种评估COPD患者营养状况最简单的方法.但是BMI不够特异,肥胖患者也可以出现营养不良[2].而测量人体体征指标也是一种简单易行评估营养不良的方法.测定特定身体部位如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riceps skinfold thickness,TSF)可用来评估身体脂肪量[3].此外,肌肉质量可采用中臂肌围(mid-arm muscle circumference,MAMC)来估计.因此,本研究旨在评估男性COPD患者体征指标(BMI、TSF和MAMC)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联.现就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 疾病严重程度 体质量指数 臂肌 男性 营养不良 身体部位
下载PDF
锻炼臂肌的哑铃操
9
作者 韦公远 《健康生活》 2007年第17期53-53,共1页
给您介绍一套锻炼臂肌和胸肌的运动,从现在开始每天不停地做,您的手臂会结实、健美,到夏天穿着散发青春气息的短袖衫、T恤、无袖衫裙,就会充满信心了。首先准备一个2~3磅的哑铃,如果是体型细小的女性,3磅重哑铃即足够;如果是男... 给您介绍一套锻炼臂肌和胸肌的运动,从现在开始每天不停地做,您的手臂会结实、健美,到夏天穿着散发青春气息的短袖衫、T恤、无袖衫裙,就会充满信心了。首先准备一个2~3磅的哑铃,如果是体型细小的女性,3磅重哑铃即足够;如果是男性,可以每练10天加一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哑铃 臂肌 锻炼
下载PDF
大臂肌群的协调模式分析——三脚架原理和三肌联动现象
10
作者 王斌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年第8期3876-3878,共3页
1.概述 从人体肌群的分布结构来看,常常有三个肌肉组成三脚架的结构形式,能够遵循三脚架的力学原理完成一项动作功能,这样的三个肌肉按照三脚架原理联合工作的肌群协调模式本文称为三肌联动.联动概念和拮抗概念虽然文字不同,但力学... 1.概述 从人体肌群的分布结构来看,常常有三个肌肉组成三脚架的结构形式,能够遵循三脚架的力学原理完成一项动作功能,这样的三个肌肉按照三脚架原理联合工作的肌群协调模式本文称为三肌联动.联动概念和拮抗概念虽然文字不同,但力学含义有共同性,都含有形成平衡状态以及进行往复运动的意思,也可以把三肌联动理解为三肌拮抗.与杠杠原理(单个肌肉的工作原理)、拮抗原理(两个肌肉的协调工作原理)相比较,运用三脚架原理和三肌联动概念能够更好地理解肌群的协调模式以及动作的形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肌 协调模式
下载PDF
手术治疗臂肌挛缩症16例体会
11
作者 万林焰 《桂林医学》 2001年第1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臂肌挛缩症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肩关节镜手术中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上干阻滞对膈肌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梅海翔 胡海涛 +2 位作者 裴自琴 邓伦童 刘云洁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4年第1期84-87,共4页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手术中采用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上干阻滞对膈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全身麻醉下行肩关节镜手术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观察组行臂丛神经...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手术中采用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上干阻滞对膈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全身麻醉下行肩关节镜手术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观察组行臂丛神经上干阻滞。对比两组术后3 h、6 h、12 h、24 h的静息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屈肘、屈腕肌力评分;对比两组神经阻滞前及阻滞后30 min患者平静呼吸和深呼吸时膈肌移动度。结果术后3 h、6 h,观察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24 h,两组V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 h,观察组Lovett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12 h、24 h,两组Lovett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阻滞后30 min,观察组膈肌麻痹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行臂丛神经上干阻滞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均能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但臂丛神经上干阻滞对膈肌运动功能影响更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丛神经上干阻滞 间沟丛阻滞
下载PDF
超声引导肌间沟臂丛联合颈中间丛神经阻滞在锁骨手术的应用效果
13
作者 曾国红 王海泉 祝家群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5期954-956,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肌间沟臂丛联合颈中间丛神经阻滞在锁骨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选择本院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接诊的84例接受锁骨手术患者的病历资料,通过神经阻滞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及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肌间沟臂丛联合颈中间丛神经阻滞在锁骨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选择本院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接诊的84例接受锁骨手术患者的病历资料,通过神经阻滞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及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颈中间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 h(T_(1))、12 h(T_(2))、24 h(T_(3))、48 h(T_(4))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并比较术前、术后24 h的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及应激反应指标[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T)]变化,记录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T_(1)、T_(2)、T_(3)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T_(4)的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的炎症因子及应激反应的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的肌间沟臂丛联合颈中间丛神经阻滞可改善锁骨手术患者的镇痛效果,减少炎症反应和应激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手术 间沟 颈中间丛神经阻滞 视觉模拟评分 炎症反应 应激反应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联合肌间沟臂丛和肩胛上神经阻滞麻醉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14
作者 齐梦圆 徐进 赵燕鹏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9期184-187,共4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肌间沟臂丛和肩胛上神经阻滞麻醉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23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120例肩关节镜手术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联合组(n=60)、参照组(n=60)。联合组给予右美托咪定联合肌间沟臂丛和...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肌间沟臂丛和肩胛上神经阻滞麻醉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23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120例肩关节镜手术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联合组(n=60)、参照组(n=60)。联合组给予右美托咪定联合肌间沟臂丛和肩胛上神经阻滞麻醉,参照组给予肌间沟臂丛和肩胛上神经阻滞麻醉。比较患者不同时间点的镇痛效果[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最大肺活量(VC_(max))、用力肺活量(FVC)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FVC)差异;记录患者不良反应。结果在手术结束时、术后30 min及6 h时,组间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24 h、48 h时,联合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诱导后10 min、30 min及手术结束时,两组患者MAP、HR、SpO_(2)水平均较术前降低,且联合组高于参照组(P<0.05);术后24 h时,两组患者VC_(max)、FVC、FEV_(1)/FVC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联合组高于参照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肩关节镜手术的患者中,在肌间沟臂丛和肩胛上神经阻滞的基础上联合右美托咪定能够延长术后镇痛时间,减少侵入性操作引起的疼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且具有肺功能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镜手术 间沟丛神经阻滞 肩胛上神经阻滞 右美托咪定 镇痛效果
下载PDF
超声引导结合神经刺激仪定位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
15
作者 陈文凯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4年第13期1999-2001,共3页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结合神经刺激仪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采用超声引导,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结合神经刺激仪定...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结合神经刺激仪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采用超声引导,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结合神经刺激仪定位。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运动阻滞完成时间、感觉阻滞完成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皮温差低于对照组,操作时间、麻醉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麻醉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超声引导结合神经刺激器定位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能够减轻手术疼痛,增强麻醉效果,有利于手术顺利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神经刺激仪 间沟丛神经阻滞
下载PDF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
16
作者 黄少丹 余延良 邱惠玲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9期100-103,共4页
目的 分析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福建省罗源县医院于2021年8月—2023年8月接受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罗哌卡因浓度不同,分为对照组(0.3%罗... 目的 分析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福建省罗源县医院于2021年8月—2023年8月接受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罗哌卡因浓度不同,分为对照组(0.3%罗哌卡因)和观察组(0.5%罗哌卡因),各40例。比较两组的生命体征变化、麻醉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的平均动脉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11.20±1.38)min、镇痛持续时间(9.57±1.53)h、运动阻滞起效时间(8.10±0.59)min、感觉恢复时间(5.51±0.44)h,优于对照组(t=9.464、5.074、6.340、6.359,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5%罗哌卡因麻醉效果更好,痛觉阻滞效应好,麻醉起效快,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对生命体征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浓度 罗哌卡因 间沟丛神经阻滞 不良反应 生命体征
下载PDF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治疗颈肩及上肢痛的效果分析
17
作者 赵凤雪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023-0026,共4页
探究对患有颈肩及上肢疼痛的患者进行的是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这一方式来进行治疗,观察治疗的效果。方法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医护人员对样本进行了精心选择,选取的是2022年5月—2023年5月在本院进行颈肩治疗的患者共50例,将患者进行科学分... 探究对患有颈肩及上肢疼痛的患者进行的是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这一方式来进行治疗,观察治疗的效果。方法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医护人员对样本进行了精心选择,选取的是2022年5月—2023年5月在本院进行颈肩治疗的患者共50例,将患者进行科学分组,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两组的总人数为25例。给予观察组病患的是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这一治疗方式,给予对照组患者的是以往传统的常规治疗模式,医护人员对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做进一步地分析。结果 观察组病患在通过了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进行了规范化的治疗之后,所有病患的麻醉效果得到了提升,优良率明显升高,高达96.00%;对照组病患的麻醉优良率则相对而言比较低,为72.00%,两组患者优良率数据差异是十分明显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在经过了科学治疗之后,运动以及静息之后的6h、12h、24h、36h以及48hVAS评分开始有所下降,并且两组患者这方面的数据差异是相对而言是十分明显的(P<0.05),具有较好的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病患在经过了医护人员的科学治疗之后,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00%,对照组患者在经过了常规化治疗之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则略微较高,为28.00%,患者的数据差异比较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在经过了医护人员的科学治疗之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逐渐提升,达到了96.00%,观察组患者在经过了常规治疗之后,护理满意度一般,为68.00%,两组病患的数据差异相对而言较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医护人员通过对颈肩及上肢疼痛患者采取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这一治疗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升患者的满意度,且能减少患者的并发症,效果十分明显,具有推广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沟丛神经阻滞 颈肩 上肢痛 效果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不同类型上肢骨、折镇痛效果
18
作者 曾浩 邓富强 刘卫涛 《西藏医药》 2024年第5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不同类型上肢骨折镇痛效果。方法择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上肢骨折患者80例。按骨折不同类型分为尺桡骨骨折组(n=25例)、桡骨骨折组(n=28例)、肱骨骨折组(n...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不同类型上肢骨折镇痛效果。方法择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上肢骨折患者80例。按骨折不同类型分为尺桡骨骨折组(n=25例)、桡骨骨折组(n=28例)、肱骨骨折组(n=27例),均接受超声引导下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三组镇痛、镇静效果及舒适度、炎性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T1~T4:三组NRS评分,(P<0.05),尺桡骨骨折组NRS评分高于桡骨骨折组及肱骨骨折组(P<0.05);使用次数:尺桡骨骨折组PCIA使用次数多于桡骨骨折组及肱骨骨折组(P<0.05);Ramsay镇静、BCS评分(P>0.05);三组T0时点IL-6、TNF-α水平比较,(P>0.05),与T0时点比较,三组T4时点IL-6、TNF-α水平更高,尺桡骨骨折组IL-6、TNF-α水平高于桡骨骨折组及肱骨骨折组(P<0.05);三组不良反应,(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适用于不同类型上肢骨折术后镇痛,以桡骨、肱骨骨折效果最好,但尺桡骨骨折效果一般,可能与炎性反应控制不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骨折 间沟丛神经阻滞麻醉 超声
下载PDF
B超定位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骨折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19
作者 李家祥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017-0020,共4页
针对上肢骨折手术麻醉,探讨B超定位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23年1月-12月收治的70例上肢骨折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予以传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实验组采用B超定位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比... 针对上肢骨折手术麻醉,探讨B超定位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23年1月-12月收治的70例上肢骨折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予以传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实验组采用B超定位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比两组的麻醉效果、手术指标、尺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疼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手术后,实验组麻醉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麻醉阻滞起效时间、麻醉完成时间短于对照组,麻醉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阻力指数、搏动指数均小于对照组,血流量大于对照组(P<0.05);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上肢骨折患者,在手术麻醉操作中可以应用B超定位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方法,方法 能够将神经组织等清晰地呈现在麻醉师视野,有助于提高麻醉效果,缩短麻醉操作时间,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安全性和有效性都很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超定位 间沟丛神经阻滞 上肢骨折 麻醉
下载PDF
腋路复合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前臂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观察
20
作者 章惠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005-0008,共4页
探究腋路复合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前臂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取56例前臂手术病人分为两组内均含有28例的观察组、对照组,时间段选择2022年5月到2023年5月,分别以腋路臂丛神经阻滞、腋路复合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方式进行麻醉... 探究腋路复合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前臂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取56例前臂手术病人分为两组内均含有28例的观察组、对照组,时间段选择2022年5月到2023年5月,分别以腋路臂丛神经阻滞、腋路复合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方式进行麻醉。两组患者在麻醉完成后各项评价指标的对比。结果 在麻醉有关指标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腋路复合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可明显提高患者的麻醉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 腋路复合间沟丛神经阻滞 麻醉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